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 偿流形成,而补偿流的形成和东南信风密 切相关。同时,秘鲁寒流冷海水上泛,带 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加之沿海多
云雾笼罩,日照不强烈,利于沿海的湾游生物的大量 繁殖场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鳀鱼,
凤尾鱼等800多种鱼类及贝类等。
•
寒流交汇形成的。大西洋东北部边缘海。位于大 不列颠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 比低地之间 。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
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
毛鳞鱼
3.4米长的鲱鱼王
•
北海道渔场世界第一大渔场——
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 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
可怜的海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呼吁全世界采取措施来保护海 洋资源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1:加大对渔业水体污染整治 2:控制近海水域捕捞,养护渔业资源减少浪 费性渔业活动 3: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建立渔政巡航执法体 系 4:建设鱼类自然保护区,恢复和增加鱼类资 源,同时发展水产养殖业 5:做好人工放流增殖工作
鳀鱼
凤尾鱼
•
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
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盛产鳕鱼。
促 进 血 液 循 环 的 鳕 鱼 美 食
•
鳕鱼邮票
形成原因
•
寒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 流 )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 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 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 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 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狭鳕
远东拟沙丁鱼 秋 刀 鱼
鲑鱼
太平洋鲱鱼
在北海道人看来,北海道有三样美 味:螃蟹、鲑鱼料理和拉面。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北美洲的河流、河流凌汛、四大渔场)
知识点北美洲的地形、河流北美洲的平均海拔为700m,高原和山地占58%。
北美洲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区:①东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南高北低,北侧为拉布拉多高原,南侧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北-西南);②中部:以平原为主,分布着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③西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分布着墨西哥高原、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南-北)。
北美洲的河湖众多,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①西部:河流短小,水流湍急,水能较为丰富;②中部和东部:河流水流平稳,通航便利。
图1 北美洲的地形与河流凌汛凌汛,一般发生在冬末春初,上游河流解冻,下游依旧结冰阻塞着河道,使得河流水位上涨。
凌汛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①季节。
主要发生在冬末春初,此时温度回升,低纬度的河流河段逐渐解冻;②流向。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温度回升时,上游(低纬度)河冰先融化,下游(高纬度)仍然结冰;③冰期。
河流要有结冰期,才会随着温度的回升,上游、下游依次融化。
如下图所示,冬末春初时,黄河凌汛最容易发生。
凌汛主要发生在“由南向北流“的河道,南部河段(上游)先解冻,北部河段(下游)仍然冰封,阻塞河道,因此会造成水位的上涨,产生凌汛现象。
图2 黄河凌汛段示意图例题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
16、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①凌汛②水土流失③河岸决堤④水位暴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7、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A. 北太平洋西部B. 北太平洋东部C. 北大西洋西部D. 北大西洋东部答案:C、D精讲精析:(1)分析河流解冻带来的影响。
①由题干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由西南流向东北,因此为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即从温暖的地区流向寒冷的地区;②当气温回升时,低纬度地区(即温暖的南方地区,也就是河流的上游)先解冻,高纬度地区(河流的下游)后解冻;③因此河流上游河水流动,但下游河流仍结冰,即出现了凌汛现象,会导致上游的河水,被下游浮冰堵塞,水位暴涨,河岸决堤,因此选项C正确。
高中地理洋流总结
大题总结一、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重点)大题中问渔场形成的洋流原因:寒暖流交汇(必须答洋流的具体名称),海水上下搅动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泛到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必须答洋流的具体名称)使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泛到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扩展:渔场形成的原因1、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使得水的环境发生变化,鱼类不敢贸然向前,于是在交汇处聚集;由于冷暖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使下层的营养盐类到达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衍,进而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上升补偿流由于沿岸(秘鲁和非洲本格拉海区)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形成离岸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2、大陆架地区,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例如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之一)二、世界洋流的分布洋流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暖流,大洋东侧为寒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暖流,大洋东侧为寒流2、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分布在北半球)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分布规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侧为寒流,大洋东侧为暖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分布规律:40°S-60°S海区,形成规模巨大(世界上最大寒流)、横贯三大洋、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南极点俯视图为顺时针)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盛行东北风,环流呈逆时针方向;夏季盛行西南风,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冬季环流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组成;夏季环流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南赤道暖流组成(北赤道暖流地区成为环流的中心势力微弱);扩展:环流中的洋流除了夏季的索马里寒流皆为暖流的原因1.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其道理与位于低纬度的赤道洋流属于暖流是一样的。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
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亚洲的北海道渔场,欧洲的北海渔场,北美洲的纽芬兰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只有南美洲的秘鲁渔场,是由于秘鲁沿海盛行上升补偿流,将深海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
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南信风。
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主要海产北海渔场,鳕鱼、鲱鱼、毛鳞鱼日本北海道渔场: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鳕鱼秘鲁渔场:秘鲁鳀鱼北海道渔场世界第一大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纽芬兰渔场位置及性质:位于加拿大境内,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天下“渔仓”——走进世界四大渔场
天下“渔仓”——走进世界四大渔场2019-11-25 09:19:53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国际上把世界海洋划为16个大渔区,即太平洋和大西洋各分西北、东北、中西、中东、西南、东南几部分,印度洋分为东、西两部分和地中海、黑海及南极海区。
按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又把世界海洋分为四大渔场,它们分别是北太平洋渔场、东北大西洋渔场、西北大西洋渔场和秘鲁沿海渔场。
如今我们餐桌上的主要海洋鱼类多产自于大西洋与太平洋。
而按洋流划分的秘鲁、纽芬兰、北海以及北海道四大渔场作为中心渔场分布在世界海洋四大渔场之中,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下这著名的世界四大中心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位于亚洲东部、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海域,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
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迁徙洄游鱼类的流动性,而且由于捕鱼业的科技发达以及养殖渔业的不断发展,这里成为世界性大渔场。
北海道附近的海水难能可贵的未受污染,四周面海的北海道是鱼类的宝库。
经过寒流密度较大,潜入暖流水层之下。
在其前缘与黑潮之间形成“潮境”,鱼类饵料极其丰富,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主要渔业品种包括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秋刀鱼和远东拟沙丁鱼等。
鲑鱼鲑鱼是一种流行的食品,我们市场常见的三文鱼即大西洋鲑鱼(99%)都是人工饲养,而在太平洋出产的鲑鱼则超过80%是野生捕捞。
鲑鱼的食法有多种,日本人会把鲑鱼肉切成刺身或制成寿司,亦会把鲑鱼头制成盐烧鲑鱼等菜式;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热或冷烟熏方式制作烟熏鲑鱼,或把鲑鱼制成罐头以便储存。
狭鳕狭鳕又称明太鱼。
狭鳕身体长形,后部侧扁;体长可达900毫米,头体有小圆鳞。
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四大渔场555
海鸟说, “天 空是我的家, 海本 是天空。
让我们一起帮助鱼 儿,帮助鸟儿,帮助一切 海洋里的生物一起保护我 们的海洋吧!
Thank You!
4:海水密度的差异,冷水下沉,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
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下层营养盐类带到 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 饵料
美丽的北——地处亚洲东部的 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 本暖流的交汇,北海道渔场于北海道 附近的海域。 日本北海道渔场主要产鱼类型:鲑鱼 (三文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 东拟沙丁鱼、秋刀鱼
鲑 鱼(三文鱼)
狭鳕
秋刀鱼
沙丁鱼
三大蟹:毛蟹、多罗波蟹、石蟹
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
渔场面临的生态问题
1:渔业是人类食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但是 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天然渔场正遭受枯竭 的危险。 2:每年有650多万吨垃圾被倾倒进海洋,使得许 多渔场逐渐消失,全球渔业资源面临枯竭。 3:鱼类的减少影响海洋食物链,也会迫害到其 他鱼种。 4: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 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 境而造成的污染,称为海洋石油污染,也叫 “黑色污染”,是目前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 海洋污染。
世界四大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 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 曾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可以上岸”的说法。 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
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
1:北海道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 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北海道附近的海域,所以 渔业资源丰富。 2: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 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3: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阳光充足。
[全]高中地理(四大渔场的成因、洋流、黄河凌汛)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四大渔场的成因、洋流、黄河凌汛)考点详解一、四大渔场的成因1、 [盐碱性土壤]:四大渔场在沿海地区,多水淡原因,地下水也是淡水,又有潮汐周期,因此生长在这里的植物会受到盐碱性土壤的影响,形成了四大渔场。
2、 [四周海岸]:四大渔场南北长达600千米,东西宽达200千米,由行政区划组成,东侧与中国南海环绕,西侧与中国台湾环绕,南侧与中国福建、浙江、广东环抱,北侧与南海侧岸接壤,因此周围是海水,为四大渔场所环绕。
3、[沿海地盘]:四大渔场位于沿海地域,沿海多海洋性气候和风土特征,植被以海岸棕榈为主,滨海湿地茂密,沿海潮间带特别丰富,多海岸小山灌溉条件良好,海洋多样性极为丰富,毗邻较大的海域,渔业资源相对集中,因此生态环境极其优越,为四大渔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4、[淡水源]:四大渔场均水淡,且淡水源多,水质极佳,溪河流出湖泊入海,形成洪波,洋流产生威力强劲的浪,为海洋生物的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进而成为丰富的洄游渔场。
二、洋流洋流是指一个国家的海水流往另一个国家的海域的一种气候现象。
洋流具有特有的特征,具有气候效应、将影响地球气候变化及全球海洋环境的宏观影响。
洋流又分为暖流和冷流,暖流是从南纬来的洋流,温暖、湿润,热量丰富,表现出温盐空间分布等特点,而冷流是从北纬来的洋流,温度低、水体灰白,水温0℃左右,通常伴有冰片和冰块,带有气候效应。
三、黄河凌汛黄河凌汛是指由于黄河的汪洋不在,上游的流量大,所以这种洪水把水流上涨到一定的程度才横向涌出,流入岱宗头等河口,形成凌汛现象。
黄河凌汛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上游过多的雨水增加了洪水量,洪水量大,水量增加,形成洪水轰击现象,洪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入河口,从而形成了黄河凌汛的景象。
因此,除了黄河的自身形态无法阻挡汛期洪水外,人类活动也是情况发生的一个原因,会加剧洪水的泛滥,出现整个黄河流域向湖泊灌溉的状况。
f海洋资源(知识点)
1.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2.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3.知识点:世界四大渔场分别为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国的北海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
日本的北海道渔场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而成,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相交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秘鲁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寒流的上升流而形成的4.知识点: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轻烃、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小分子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是一种非化学计量型晶体化合物,或称笼形水合物、气体水合物,因其可以燃烧,俗称可燃冰。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90%),所以又常称为甲烷水合物,纯天然气水合物。
5.知识点: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轻烃、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小分子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是一种非化学计量型晶体化合物,或称笼形水合物、气体水合物,因其可以燃烧,俗称可燃冰。
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甲烷(>90%),所以又常称为甲烷水合物,纯天然气水合物。
6.知识点: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约占全部海洋油气资源的60%, 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约占30%。
从区域看, 海洋石油分布与生产极不平衡。
海洋中有哪些著名的渔场?
海洋中有哪些著名的渔场?一、北冰洋渔场北冰洋渔场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渔场之一,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北冰洋区域。
该渔场以极具商业价值的海产品种类繁多而闻名,如大西洋鳕鱼、北极鲣鱼、北极大比目鱼等。
这些海产品不仅是食品供应的重要来源,还被广泛用于制作鱼肝油、鱼肚等高级食品和药品。
北冰洋渔场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保护北冰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渔业开发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二、南海渔场南海渔场位于东南亚地区的南海海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渔场之一。
南海渔场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如鱼类、虾类、贝类等。
这里的渔业资源对于沿海国家的经济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南海渔场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因为涉及到争议岛屿的归属和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问题。
对于南海渔场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至关重要,以确保地区的和平稳定和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大西洋渔场大西洋渔场横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渔业地区之一。
该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大西洋鳕鱼、鲑鱼、龙虾等。
大西洋渔场的渔业活动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大西洋渔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大西洋渔场的生态环境,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制定科学管理方案。
四、印度洋渔场印度洋渔场位于东非和南非之间的印度洋海域,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渔业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多种珍稀的海洋生物资源,如金枪鱼、鳐鳯、鲨鱼等。
印度洋渔场的渔业产品远销全球,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非法捕捞、过度渔业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印度洋渔场的海洋生态系统面临重大威胁。
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印度洋渔场的海洋资源是当务之急。
五、太平洋渔场太平洋渔场横跨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是全球最重要的渔业地区之一。
该渔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金枪鱼、鳕鱼、鲑鱼等。
太平洋渔场的渔业活动对于沿岸国家的经济和食品供应至关重要,也是地区间合作的重要领域。
[全]高中地理(钓鱼岛、大陆架、洋流、四大渔场)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钓鱼岛、大陆架、洋流、四大渔场)考点详解•1、海底的地形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①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③岛弧和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④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地壳活动较为稳定;⑤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一般来说,由陆地到海洋,依次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地(洋盆)——大洋中脊(洋中脊),如下图所示。
图1 海底的地形•2、世界洋流的分布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做洋流。
按照洋流的性质(冷、暖),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带来了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带来充足的水汽和降水。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世界的洋流流动方向,如下图所示:图2 世界洋流的分布例题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A. 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B. 有寒流经过C. 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D. 盛行上升补偿流答案:A精讲精析:(1)分析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①钓鱼岛位于我国的东海,位于我国台湾和日本之间,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光线充足,有利于生物的光合作用,因此鱼类的饵料丰富;②河流入海口处的营养盐类丰富,但钓鱼岛并不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因此选项C错误。
(2)分析钓鱼岛附近的洋流。
①寒流与暖流交汇,或者盛行上升补偿流的地区,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②但钓鱼岛附近为日本暖流,没有和寒流交汇,也不是上升补偿流,因此选项B、D错误。
总结•四大渔场的成因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分析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海水较浅,光照充足);②分析钓鱼岛附近的洋流性质(日本暖流)。
北海渔场是哪两个洋流交汇形成的
北海渔场是哪两个洋流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一个渔场,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来自北极的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一个渔场,冷暖水流在此交汇,鱼产丰富,种类繁多,主要产鲱、鲭、鳕等鱼,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大西洋暖流,又名北大西洋西风漂流,是大西洋北部权力最强的暖流,是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处在欧洲以西,北美洲以东。
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量随墨西哥湾暖流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其流量值为2×107~4×107万立方米/秒。
东格陵兰寒流是发源于北冰洋,沿格陵兰岛的东海岸向南流动的一支寒流。
它源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流经格陵兰海和丹麦海峡,沿格陵兰岛东岸南下并绕行于格陵兰岛南端,最后汇入西格陵兰洋流。
它降低周围温度,对于维持格陵兰岛宏大的冰原和格陵兰海西北的冰盖有重要作用。
东方北大西洋暖流的水蒸气被极地东风吹向西方,经由东格陵兰寒流冷却,形成降雪堆积在格陵兰岛上,形成广阔又厚重的冰原。
世界四大渔场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冰冷海水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及四大渔场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及四大渔场
秘鲁附近有寒流经过,寒流把表层海水带走,海底的水上升以补偿表层被带走的海水,于是就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海面,大量的营养物质形成了有利生长环境,所以此处就变成了闻名世界的渔场。
扩展资料
秘鲁渔场形成原因
秘鲁沿岸处在东南信风带内,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
表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翻,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因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北纬40度,东经150度附近,日本;
纽芬兰渔场:北纬45度,西经60度附近,加拿大;
北海渔场:北纬60度以南,北纬50度以北,0度经线附近,西欧多个国家共有;
秘鲁渔场:南纬20度,西经75度附近,秘鲁。
世界四大渔场英语作文
世界四大渔场英语作文The world boasts four prominent fishing grounds, each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Let's explore these remarkable areas.One of the famous fishing grounds is located in a specific region, known for its abundant fish population and diverse species.Another fishing ground is renowned for its rich marine ecosystem and the large quantity of fish it supports.The third fishing grou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viding employment and supporting local economies.The fourth fishing ground is significant not only for its fishing industry but also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efforts.These four major fishing ground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lobal fishing industry an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eeting the demand for seafood worldwide.However, they also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such as overfish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illegal fishing activities.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se fishing grounds, various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including implementing effective conservation policies, promoting responsible fishing practices, and conducting regular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In conclusion, the four major fishing grounds in the world are not only important sources of food and economic activity but also require our collective efforts to protect and preserve them for future generati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芬兰渔场位于加拿大境内,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它同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秘鲁渔场齐名。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引起营养盐类纽芬兰渔场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鱼类在此大量繁殖。
素以“踏着水中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著称。
纽芬兰渔场-形成原因来自北冰洋沿拉布拉多半岛南下的洋流称拉布拉多寒流,它在纽芬兰岛东南北纬40°附近与墨西哥暖流相汇,造成这一海域经常大雾弥漫及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拉布拉多洋流(LabradorCurrent)为一个在北大西洋的冰冻洋流由北冰洋南部沿着加拿大拉布拉多省(Labrador)岸边,经过纽芬兰岛,再向南流向新斯科舍。
拉布拉多洋流为巴芬岛洋流(BaffinIslandCurrent)及西格陵兰洋流(WestGreenlandCurrent)的伸延。
墨西哥湾暖流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
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两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
这股来自热带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纽芬兰渔场-发现经过15世纪末期,航海术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使欧洲掀起了开辟新航路、到世界各地探宝的热潮。
150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派塞巴斯蒂安·卡波特率领两艘帆船出海探航。
船队先经纽芬兰渔场过冰岛和格陵兰岛,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卡波特考察了北纬64度的拉布拉多半岛东海岸,在经过今天的哈得逊海峡后,船队进入一片开阔的大海,卡波特将其命名为太平洋(即今天的哈得逊湾)。
因惧怕严寒和浮冰,船员拒绝深入“太平洋”探查,并以哗变相要挟,卡波特只得退出哈得逊海峡,并于1509年返航。
虽然卡波特未能如愿以偿地找到去亚洲的新航路,却发现了一个隐藏了千年的宝藏———纽芬兰渔场。
看到眼前多得令人吃惊的鳕鱼,卡波特这样描述:“这里的鳕鱼多得不需用渔网,只要在篮子里放块石头沉到水中再提上来,篮子里就装满了鱼。
”随着纽纷兰渔场这一渔业宝库的发现,大批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纷纷来到纽芬兰浅滩捕鱼,并在纽芬兰岛沿岸建立起了一座座大小渔村。
当时,欧洲有许多人还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但是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供应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因为捕鱼作业不但规模巨大,而且路途遥远,气候变化无常。
由此培育出的训练有素的海员,后来成为英格兰和荷兰舰队的中坚力量,并在击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纽芬兰渔场在挽救了欧洲的同时,也挽救了当时被饮食禁忌所困的教会。
天主教会规定在斋戒日不许吃肉,但是可以吃鱼。
当时根据规定,星期五、复活节前40天以及宗教日历上特别加注的日子,都是不许吃肉的,而一年中这些日子加起来超过大半年。
由于没有足够的鱼,这大半年的时间,教徒们就只能依靠素食和精神过日子了。
长期吃素导致教士们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严重危及宗教在欧洲的传播和持续发展。
鳕鱼干是一种耐保存又便宜的高蛋白食品,纽芬兰渔场源源不断的鳕鱼干使教徒的生活由苦熬变成享受,那些守斋日也变成了吃腌鳕鱼干的好日子。
鳕鱼成了16世纪欧洲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
纽芬兰渔场-毁于贪婪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是如此之多,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捞捕殆尽。
纽芬兰海域传统的捕鱼方式是由较大的渔船运载数只小渔船,到离岸较远的海域卸纽芬兰渔场下小船。
每只小船上有两到三名渔民。
他们分头在附近撒网捕鱼。
当小船满载后便驶向大船,卸下舱中的收获,然后再继续撒网。
一只小船每天往返两三次。
晚饭后渔民们还要在大船上将当日捕到的鲜鱼腌制起来保存。
数日后大船满载而归,驶回纽芬兰岛上的渔村。
渔民每年都要定期休息,而渔民休息的日子又正好赶上了鱼类繁殖的季节。
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虽然捕捞量较大,但因为避开了鳕鱼群的产卵繁殖季节,从而保证了鱼群数量能够不断地繁衍并保持了生态的平衡。
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湾,使渔场遭遇灭顶之灾。
拖网船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所到之处鱼鳖虾蟹都在劫难逃。
这一次,人们不需要把“战果”运回到岸上处理,因为宽大的渔轮上配备了现代化的冷冻技术,一条龙式的作业方式能把捕捞上来的鲜鱼速冻保鲜。
这些渔轮夜以继日地作业,不管晴天雨天,也不顾鱼类是否处于繁殖季节。
据统计,这种大规模作业的渔轮一个小时便可捕捞200吨鱼,是16世纪一条传统的渔船整个渔季捕捞量的两倍。
1949年,正当鳕鱼快要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纽芬兰加入了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的第十个省。
加拿大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陆续勘察纽芬兰渔场的鱼群状况,他们发现渔场的生产量开始急速下降,1975年已经减少了60%。
1977年加政府以保护渔业资源为由,宣布了200海里领海权,把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渔船排除到了大部分纽芬兰渔场之外。
鳕鱼带来的财富实在太诱人,加拿大政府也抵挡不了。
他们把欧洲和美国的渔般排除到纽芬兰渔场之外,却开始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的渔业公司。
这些受到政府支持过度捕杀的工业集团采用现代化的破冰船和高科技电子、声纳技术,让残存的鳕鱼无处可逃,并且将这一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殆尽。
到20世纪90年代,鳕鱼数量下降到20年前的2%,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了纽芬兰渔场的禁渔令。
这使经营了近500年的纽芬兰第一大产业———捕鱼业顷刻破产,近4万渔民失业。
失去谋生手段的纽芬兰人被迫远走他乡,岛上的人口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流失了10%。
这还间接造成了岛上许多村镇的荒弃和不少家庭的破裂。
加拿大政府不得不以每年4亿加元的补偿计划,来解决纽芬兰失业渔民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
然而,直到2003年———禁渔令实施了11年后,纽芬兰水域还是一片死寂,昔日似乎取之不尽鳕鱼,如今却是踪影难觅。
更致命的是,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鳕鱼基因已经开始变异,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就意味着无论花多少钱,都不可能再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的日子了。
无奈之下,加拿大渔业部只得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纽芬兰(Newfoundland)①北美洲东海岸外大西洋岛屿,属加拿大纽芬兰省。
在圣劳伦斯湾外。
北以贝尔岛海峡与拉布拉多半岛相望,西南以卡博特海峡和新斯科舍半岛相隔。
面积11.2万平方公里。
沿海多属60米以上悬崖,内陆则是岩石裸露、起伏不大的低高原,一般高度多在3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814米。
主要河流均东北流注入大西洋。
海岸曲折,多半岛、港湾。
属寒冷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凉,较湿润,年雨量约1,000—1,500毫米。
多雾。
大部地区生长针叶林,以云杉、松为主。
有铁、铜、银、石棉、石油等矿藏。
东南面的纽芬兰浅滩,正当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最大渔场之一。
②加拿大东部的一省,是加拿大最年轻的省份,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第十个省。
位于加拿大东北角,濒大西洋岸。
由纽芬兰岛和拉布拉多半岛东部组成,两者之间为贝尔岛海峡隔开,最狭处仅15公里。
面积40万5,720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都是人迹罕至的森林,沼泽、湖泊和山岭。
人口57.3万(1990),分布于沿岸的小城市,他们多以捕鱼为生。
省会圣约翰斯。
由于冬纽芬兰 纽芬兰季海港冰封,渔船不能出海,渔民都过着半年捕鱼,半年领取政府失业救济金过活,加上近年各国政府不断扩阔沿岸捕鱼领域,加拿大渔船能进入作业的渔场越来越少,渔民的收入大受影响。
海岸曲折。
内地大部为高原。
主要河流哈密尔顿河。
拉布拉多铁矿的开发,使经济发展较快。
铁矿石的产量占全国的52%。
主要工业有造纸、纸浆、石油、水产加工等。
主要城市有圣约翰斯、科纳布鲁克。
纽芬兰渔场-主要海产鳕鱼鳕科(Gadidae)大型冷水性重要经济鱼,学名Gadusmorhua。
产于北大西洋两侧,一般栖于近底层,其分布由近岸带鳕鱼到深海区。
是名贵食用鱼,其肝可制鱼肝油。
具三背鳍、二臀鳍、一腭须。
体色多样,从淡绿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为暗淡红色到鲜红色;体上并有深色斑点。
一般捕捞个体的体重可达11.5公斤(25磅),但最大的可达1.8米(6英尺)长,91公斤(201磅)重。
以其他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食量大,是贪食的洄游鱼类。
北太平洋东部及西部均产的大头鳕(G.macrocephalus)与大西洋鳕很相似,但较小,最大可达75厘米(30英寸),斑驳的浅褐色,侧线白色。
属冷水性底层鱼类,为北方沿海出产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
鳕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0.4克。
其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上不少国家把鳕鱼作为主要食用鱼类。
除鲜食外,还加工成各种水产食品,此外鳕鱼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D,是提取鱼肝油的原料。
鳕鱼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北方水温0℃~16℃的寒冷海里。
•09-03-08 10:073楼vx[高三]世界第一大渔场——地处亚洲东部的日本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形成原因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而且因为捕鱼业的科技发达,国家的养殖渔业发达,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渔场。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
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大陆后的向北分支。
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一带,东到日本以东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相接。
为世界著名的暖流。
其特点是:洋流高温、高盐、水色高、透明度大。
其形成有三方面的因素:一、北赤道暖流遇大陆而偏转北上。
二、夏季海洋风的吹拂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吹拂。
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日本暖流是北赤道暖流在菲律宾群岛东部向北偏转而形成的。
它的主流沿台湾岛的东岸、琉球群岛的西侧向北、直达日本群岛的东岸,在北纬40°附近与千岛寒流相遇,在西风吹送下,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日本暖流是北太平洋西部流势最强大的一股暖流,它在台湾岛东面的外海处,其宽度约有100—200千米,深200米,最大流速每昼夜可达60—90千米,平均流量每秒约2200万立方米。
由于日本暖流来源于北赤道暧流,因此水温和盐度均较高。
水温夏季达29℃,冬季为20℃,二者向北逐渐降低;盐度在150—200米层达到最大值,为3.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