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大学英语由EGP向EAP过渡时期的教学改革探索
大学英语由EGP向EAP过渡时期的教学改革探索作者:谭鉴琴兰燕吕雪松刘智娟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35期文/谭鉴琴兰燕吕雪松刘智娟【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正由当前的通用英语(EGP)向学术英语(EAP)转变。
在重重困难之下,学术英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EGP仍然是国内大学英语课的主流。
学生已普遍厌倦传统教学方式,促使高校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探索发现,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提供的移动学习模式成为大学英语从EGP到EAP过渡时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移动学习;通用英语(EG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Abstract】Fac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focu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being transferred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 to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However, EAP has not dominated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of unresolved difficulties while EGP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Students have been fed up with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erefor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have to search for alternative teaching approach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guaranteed by the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evitably adopted in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EGP to EAP.【Key words】mobile learning;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 collegeEnglish teaching reform【作者简介】谭鉴琴(1976-),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兰燕(1980-),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吕雪松(1976-),女,四川安岳人,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刘智娟(1970-),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习得。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EGP+ESP初探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EGP+ESP初探论文导读::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应试教育”。
与ESP的区别和联系。
英语语言教学包括EGP教学和ESP教学。
大学英语开设ESP课程的必要性。
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EGP,ESP,必要性,可行性一、引言随着大学英语提高时期选修课开设的增多,国内许多专家(章振邦[1]、秦秀白[2]、蔡基刚[3]、陆俭明[4])认为应该把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重心从基础英语EGP(English forGeneral Purposes)逐步向专门用途英语E SP(English forSpecific Purposes)教学方向转移,应定位在偏重于学术或者专门目的需要的英语教学上。
ESP教学已成为培养既明白英语又明白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要紧途径,其教学目的确实是把英语作为其专业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而为其专业服务。
本文拟对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EG P+ES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以便大学英语教学顺利得进行从基础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以期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对ESP教学的重视。
二、EGP与ESP的区别和联系英语语言教学包括EGP教学和ESP教学。
其中,EGP要紧是指学校中典型的语言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把握语言的五项差不多技能(听、说、读、写、译),其要紧教学内容只涉及一样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教育都属于EGP的教学范畴,也确实是说EGP的教学模式贯穿了我国整个基础教育。
而这仅仅是社会各行各业英语语言需求的一个基础,不能使学生今后应对各种具体的英语语言交流场合。
明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仅仅开设EGP课程已不能满足学习者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对英语的某些专门需求。
ESP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社会进展的产物。
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进展可行性,英语在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中成为最普及的交流工具,EGP差不多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多种学习需求和交际的需要,ESP就应运而生了,它使英语学习与学业、职业和就业等各种需求联系起来。
构建ESP与EGP相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时 代 的发 展 急切 需 要 复合 型 、 应 用 型 的人 才 , 作为 高 等 教育 的 重 要组 成 部分 , 大 学英语 教 学应 该服 务于 社会 , 促进 复 合型 、 应 用型 人 才 的培 养 。然 而 , 现 阶段 , 我 国大学 英语 教学 在课 程 的设 置 、 教材 的选用、 及评 估 方 式等 方 面 已很 难适 应 时代 的 发 展和 需 要 。首 先 , 课 程设 置 单一 , 大 多 数 院校 没有 开设 E S P课程 。目前 , 大 学英 语 课 程 主 要 以基 础 英 语 阅 读 为 主 , 缺少 跨 文 化 素 养 和 交 际应 用 性 等 课
2 、 教 材 设 置
一
、
E GP与 ESP相 融合 的理论 依据
E G P主要 强调 听 、 说、 读、 写、 译 等英语 语 言的基 本技 能 , 以为 学 生 奠定 扎 实 的语 言 基础 为 目 的 。在 我 国 ,E G P教 学模 式贯 穿 于 整 个 基础 教 育 过程 中, 如 大 学 英语 开 设 的精 读 、 听 力 等课 程 。E S P是 指 与某 种 特 定专 业 、 学 科等 相 关 的英 语 。 以专业 知 识 为基 础 , 为 了 培养 学 生运 用英语 开 展工 作 的能 力 , 开 设 了英语 课程 , 如 金融 英语 、 商务 英语 、 新 闻英语 、 旅游 英语 、 法律 英语 等 。 可见, 在 教学 内容 和培养 目标 方面 上 ,E G P与 E S P之间 存在较 大 的 差 异 。此 外 , 两者 是 相 辅相 成 、 连 续统 一 的 关 系 。E S P以 E G P 为 基础 ,E S P教学 是在 E G P教学 的基 础上 继 续提 高学 生 的语 言应 用 能 力 。E S P又 是 E G P的升华 与 拓展 , 通过 E S P教学 , 针对 学 生的 实 际需 要 , 培养 和 提高 学 生的语 言 工作 能力 。E S P教学 加强 学 生语 言 的 基 本技 能 , 同时 也有 助 于 拓 宽学 生 的 知识 面 。E G P + E S P模 式 的大学 英语 教学 的最终 目标是 培 养复合 型 、 应 用性 英语人 才 。
民办院校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探索——以大连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
文化视野433民办院校大学英语EGP+ESP 教学模式探索——以大连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陶 丽 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是各高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学者赞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相结合。
本文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基于《分类高考改革背景下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改革研究》项目,从EGP 和ESP 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两个方面,浅析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创新性和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EGP;ESP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433-01一、研究背景在分类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院校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分类高考改革背景下民办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改革研究》课题组积极探索如何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何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技能的需求,如何让大学英语成为大学生实现职业规划的助推器。
通过校外调研和校内讨论,制定出EGP+ESP 教学改革方案,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融为一体,形成动态的、全面的教学和考核体系。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本课题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
二、突破性进展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当前,全国高校几乎都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此轮改革呈现一个主要特点:从单一到复合,人文化倾向突显。
即大学英语教学从单纯注重语言的工具性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转型,从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过渡到综合素养培养。
结合这一背景,大连科技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积极探索,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现状和学科定位的改革模式:EGP+ESP 教学模式,在本科一年级(第一和第二学期)开设通识英语课程(EGP),在本科二年级(第三和第四学期)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程(ESP),通过二者结合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基于EAP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一 ㊁引言 大学英语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 对 英 语 学 科 的 兴 趣 , 并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 了解英美文化 知 识 , 完善语法体系, 进 而能够走出国门 , 用世界语言和世界上各 个 国 家 的 人 进 行 交 流, 提高学生 的 综 合 素 质 . 因 此 , 加强英语教学 E A P 教 学, 能有效提高教学质 量 , 同 时 增 加 学 生 学 习 热 情, 刺激学生进 行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 二 ㊁大学英 语 教 学 中 进 行 E A P视角下教学模式探讨的重 要性 有效提高学生适应英语市场的能力 进行 E 不仅对教师本身潜能的最大限度开发 A P 教学 , 有着积极作用 , 同时能够在教师专业知识 的 带 动 下 促 进 学 生 进行英语专业思维 的 形 成 , 促 进 师 生 协 同 发 展㊁ 互相进步的 良性循环局面 ,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事业的 发 展 有 着 一 定 程 度 的推动作用 . 目前中国市场对英语 专 业 人 才 十 分 重 视 , E A P 视角下的英语实践专 业 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受 到 社 会 的 广 泛关注 , 能为企业培 育 出 更 适 合 的 人 才 , 也日益受到各大企 业的重视 . 本文通过 对 教 学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的 培 养 模 式 和 校 企联合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 注重分 析 校 企 联 合 ㊁ 企业代培㊁ 学校定向招生几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 探讨 研 究 哪 个 方 式 是 最 适合最有效 的 英 语 E A P视角下实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模式 . 三 ㊁谈大学 英 语 教 学 中 如 何 加 强 E A P教学的实践应用与 探索 作为 高 校 教 师, 需 要 在 教 学 中 注 重 实 践, 有意识地培养 并且结合二 十 一 世 纪 的 教 学 风 格 特 点 , 把握 E A P 教学模式 , 住新课改的创新教 学 ㊁ 人 本 教 学 理 念, 结合大学英语课本的 知识体系 ,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 E A P 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 大学英语听力 E 1. A P 教学实践与应用 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 教 学 能 力 , 实现英语 教学的新突破 , 进行 新 的 理 念 创 新 , 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的 创新 , 在丰富自身英语教学经验的 同 时 加 强 E 积极 A P 教学, 进行自身教学理念创新 , 明确进行 E 通过 A P 教学的重要性, 从学生的角度 E A P 教学实现教 师 角 色 与 学 生 角 色 的 互 动 , 出发 , 通过 E A P 专业 综 合 技 术 的 运 用 来 提 高 学 生 对 英 语 问 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 新 时 期 中 国 在 经 济 建 设 上 取 得 了 瞩 目 成就 , 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加入世 贸 组 织 对 中 国 市 场 经 济有一个良 好 的 刺 激 , 也加强了英语专业性人才之间的竞 争 . 人才素质是英语专业性人才竞争 的 重 要 力 量 , 因此一系 列的大学英语专业 技 能 型 人 员 受 到 了 部 分 企 业 的 重 视 . 大 学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 : 实践与教学结合模 式, 即校内自主进行 学 生 的 实 践 安 排 以 及 课 程 设 置 ; 另一种 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 即是职业院校与英 语 专 业 性 人 才 进 行 后台提供式办学指 导 . 目 前 中 国 部 分 高 校 的 大 学 英 语 专 业 技能型专业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 育 培 养 目 标 , 教育特 色不突出 , 导致了中国高校大学英语专业 技 能 型 专 业 人 才 教 育模式单一化 ㊁ 机械化 , 缺乏教育活力 . 2. E A P 视角下高校教学模式探讨实例研究分析 贵州省某大学在新时期的剧烈市场 竞 争 下 , 为了提高本 校学生的专业素质 , 加强对大学英语专业 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 模 式的对比研究工作进行部署 , 从而形成了 独 特 的 人 才 教 育 模
EAP视角下国际合作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9页word资料
EAP视角下国际合作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一、引言自1986年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际科技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教育领域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我国教育领域了解、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环境中,英语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国内大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要求的标准,还要与合作项目对英语的要求保持一致。
以大连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的中外合作项目(2+2)(“2+2”是“国际合作双校园项目”的简称,学生首先在国内学习两年,接受英语语言强化和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然后赴合作方大学学习两年专业课)中的商科为例,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与专业学习的联系;不仅要满足学生生活交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学生在国外学习的需要,同时为将来在国际商务背景下工作和生活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从这一意义上说,需要我们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进行深层、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以学生需求分析为导向,以学术英语EAP教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外合作项目(2+2)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
二、研究设计随着国际学校对留学生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学生自身需求的变化,国际合作院校必须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因此,国际合作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学术英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筑以需求分析为基础的EAP课程建设。
1理论基础Dudley-EvansT.&StJohnM.J.(1998)定义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 (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课程教授特定的语言学习者在专业、职业或工作场所需要或者能够使用得当的语言和交流技能。
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探索一、EGP与ESP的内涵EGP和ESP是目前英语教学的两个重要的分支。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即通用英语,也被称之为普通英语或公共英语,是指以语音、词汇、语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的语言教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便学生顺利的通过测验以及进行日常的英语对话。
从我国英语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小学英语课程至高中的英语课程基本上都属于EGP英语教学的范畴。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是在1960年左右诞生的,是指联系着一些特定职业、学科的应用型英语课程,可以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实现英语知识的技能化和专业化。
一般而言,ESP 可以分为科技英语、商业英语和社会英语三大类型。
二、EGP与ESP两者的关系EGP与ESP分别属于英语教学的不同领域,它们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适用的具体需求和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并且EGP与ESP在词汇、语法、语用、修辞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尤其是ESP在词汇特点、语法结构、篇章框架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根据具体的领域产生不同的效果,如“visibility”这个单词在通用英语中一般翻译成“可视性”,但是在商业英语中被翻译成“知名度”;再如单词“tie”,在通用英语中翻译成“领带”或者“领结”,而在轨道交通专业英语却是“枕木”的意思。
其次,EGP与ESP两者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EGP主要以英语语言的普遍现象为授课内容,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的普遍性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而对于ESP而言,它不仅满足了学习者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课程学习还具有较强的专业内涵,重点放在分析和探讨英语各种功能语体的特殊性上,为某些特定的职业的实际应用而服务。
因此,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并且ESP是无法被EGP所取代的。
以EGP与ESP结合为导向的中职升本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
以EGP与ESP结合为导向的中职升本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ESP 教学是我国近年来英语教学的新趋势,为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提供了契机和改革方向。
而面对中职起点的本科生,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不能一味的追求EGP教学向ESP教学的简单过渡,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面寻求一条EGP和ESP相结合的改革道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行各业急需大量既精通专业又能用外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这就对高校人才,尤其是外語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重心都围绕着EGP向ESP的转变,而对于中职起点的本科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难题。
二、EGP 和ESP的关系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即普通用途英语,是为提高学习者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服务的,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
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根据学习者的特定学习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知名高校如北大、清华、复旦等,相继开设了ESP 课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加入ESP课程的研究中,ESP教学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正如蔡基刚指出,ESP课程可以视为EGP课程的延伸。
需要指出的是,ESP属于语言学范畴,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性,其特点决定了不但要强化基础知识训练,又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知识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升本科的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简单的由EGP向ESP 转变。
三、中职升本学生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1. 学生情况为积极配合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广西的几所高校于2013年开启中职升本科对口招生,相对与通过高考升入本科的高中毕业生,中职升本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英语基础薄弱。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国际视阈下将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EGP与ESP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国际视阈下的教学模式理念,接着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为例,展示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模式设计部分,作者提出了一套结合EGP与ESP特点的教学方案,并探讨了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
在总结了实践经验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并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EGP、ESP、国际视阈、教学模式、实践经验、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英语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将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相结合,通过国际视阈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和探讨的教学方式。
EGP和ESP的关系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英语课程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础知识,而高职教育更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将EGP和ESP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也能够学习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需求。
在国际视阈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也变得尤为重要。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打造符合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通过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和评估,可以更好地探讨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并构建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结合EGP和ESP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培养需求,还要适应不同专业领域的英语教学需求。
怎样有效地结合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教学模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一项挑战和难题。
在传统ESP教学中,注重专业术语、专业技能的培养;而EGP注重基础英语知识和日常交际能力的提高。
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兼顾,还能够符合学生在职场中实际运用英语的需求。
在国际视阈下,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成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EGP and ESP teaching mod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lies in its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real-world communication skills. By combining the general English proficiency (EGP) with the specific needs of vocational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students are better equipp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uture industries and careers. This approach not only ensures that students develop a solid found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enables them to apply these skills in practical contexts relevant to their field of study.2. 正文2.1 EGP与ESP教学模式概述EGP指的是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探索--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教学改革为例
学模式 能够照顾 学生 的现状 ,满足学生 的需求 ,表 明了学生对 2 . 研究 目的 :在连续两个学 期的 E G P通用英语课程 后 ,笔 E S P课程学 习的积极 态度 。由于 E S P课程是为学生的专业服务 , 因此教 师可 以加大 E S P课程 的实践 教学 ,可 以开 展多种多样 的
文章编号 :I S S N2 0 9 5 - 6 7 1 1 / Z 0 1 - 2 0 1 5 - 0 1 - 0 1 0 1
一
、
教学改革背景
业有着重要作用 。 3 . 实验 班大部 分学 生 ( 9 1 % )认 为 目前开 设的 E S P课 程对
从小 学 、初 中 、高 中延伸到大学 的 E G P( E n g l i s h f o r G e n e r a l
P u r p o s e )即通 用 英 语 教 学 ,主 要 教 授 的 是 基 本 英 语 知 识 ,它 强 他们 的专业 学 习有 帮 助 ,而 常规 班 由于没有 开 设 E S P课 程 , 调英语 的基本语言结 构 。按这一模式 在独立学院开展 E G P英语 8 2 % 的学生认为 E G P课程对它们 的专业 几乎没有帮助 。实验班
独 立学 院学生普遍 基础较差 、主动性较 弱 ,虽然这使 以语言训 英语 时间为 7—9小时 ,而常规班仅有 1 3 % 的学 生投 入同等时 练为核心的 E GP成为必不可少 的教学方式 ,但 E S P( E n g l i s h or f 间 ,他们普遍花在英语上 的时间较少 。 s p e c i f i c P u po r s e)即 “ 专 门 用 途 英 语 ” 目前 正 成 为大 学 英 语 的 改 4 . 实验班 同学 即开设 了 E G P + E S P教学模式的班级 ,有 8 5 % 革 方 向,其 主导思 想是 “ 通过英 语获取需 要 的信 息 ,为 自己的 的学 生对 目前 的教学 感 到满 意 ,而采 用传 统 E G P教 学模 式 的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际视阈下的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国际视阈下的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解释一下什么是国际视阈下的EGP和ESP。
EGP是指面向一般需求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而ESP是指面向特定需求的英语教学,以满足学生特定领域的语言能力需求为目标,例如商务英语、医学英语等。
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就是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专业语言能力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实际需求。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将国际视阈下的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上的最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更好地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将国际视阈下的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国际化的教材和文献,来引导学生学习专业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最新进展。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上的专业发展动态。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一、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EGP的特点EGP是指“面向一般目的的英语”,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涵盖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
EGP着眼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一般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常生活和一般交际需求。
ESP是指“面向特定目的的英语”,它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能力,例如医学英语、商务英语、酒店管理英语等。
ESP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根据学生未来专业领域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
3. 综合教学模式的特点综合教学模式将EGP和ESP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英语能力,还能满足学生在未来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需求。
这种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跨学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将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英语教学之中。
他们构建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将通用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专业要求。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将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广泛,很多课程都以此为教学理念和目标。
一些院校将英语教学以专业为基础,设置了专业英语课程,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教授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这种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还满足了学生对一般英语能力的培养需求。
一些高职院校还将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项目制学习、任务型教学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
1. 优势(2)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这种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又能适应专业领域的英语需求,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 挑战(1)教师素质需求。
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了解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一、 EGP与ESP相结合的理论基础1. EGP的教学原则EGP是指利用欧洲语言参考框架的指导原则,帮助学生了解和评估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EGP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 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学习者能力的反思和评估-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记录和规划ESP是指根据学习者的专业需求和学科背景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语言学科。
ESP 的教学特点主要包括:- 以学科内容为中心- 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以任务为驱动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将EGP的教学原则和ESP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1. 设定学习目标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者期望达到的语言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要求,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就业需求,设计ESP教学内容和任务,同时引导学生使用EGP的工具和方法,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和规划。
2. 教学内容设计3. 任务驱动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语言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专业文献阅读和撰写、专业实践模拟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中自主学习、自主评估和自主规划。
4. 实践案例分享在ESP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专业实践经验,并根据实际问题展开跨学科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使用专业术语和方法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
通过实践案例分享和跨学科的讨论,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 增强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通过EGP工具和方法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水平和专业需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得到了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2. 提高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ESP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设计,学生得到了跨学科的培训和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GP+ESP”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
[摘要]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类高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直不尽如人意。
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根据EGP 和ESP 教学理念,探究构建“EGP +ESP ”的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GP +ESP ;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1-0068-0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GP +ESP ”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①———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王娟(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襄阳441025)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烈,另外,市场对高层次英语人才需求也越来越紧迫,因此,培养更多复合型英语人才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EGP (通用英语)+ESP (专门用途英语)模式旨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因此,将“EGP +ESP ”模式融入高校英语教学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根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1]。
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一直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在所有的独立学院几乎都是必修课程,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
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各高校的学生具有明显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特点,导致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的绝大多数,教学经验不足独立学院以往依托母体院校师资、聘请退休教师和兼职人员的现象虽然已经得到改善,但全职教师依然存在本科生多,助教多,课时量多;高学历少,高职称少;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国际视阈下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而在国内,高职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针对这一情况,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型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如何结合国际视阈下的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与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合适方式,成为了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EGP与ESP的教学模式EGP教学模式是指面向广大学生群体,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模式,它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教学。
而ESP教学模式则是一种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英语教学,它的特点是以专业术语和实际应用为重点,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中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EGP与ESP教学模式的结合至关重要。
一方面,EGP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时有更好的语言运用能力;ESP教学则能够满足学生在具体专业中的语言需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
二、国际视阈下的需求国际视阈下,需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更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能够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国际化的舞台上表现出色。
结合国际视阈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将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言能力,还能够在专业领域中灵活运用英语,实现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有机结合。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1. 语言基础能力:EGP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在ESP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专业需求,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包括专业术语的掌握、专业文献的阅读、专业报告的撰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作者:陈懿蒋曲博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单纯的EGP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EAP;EG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151-03一、引言《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学术应用能力,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挑战。
笔者认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是开展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即学术英语)的基础,而EAP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目标的必然途径。
那么如何将EAP和EGP相结合,找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路?本文将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论述,首先介绍改革的现状,重点论述EAP的理论依据、EAP和EGP的关系、EAP和EG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一)学生学习需求转变对比《英语课程标准》出台前,现在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普遍提高。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高中生达到八级标准,即达到进入高校学习的水平。
而九级要求学生词汇量达到4500左右,与《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一般要求中所建议的学生词汇量达到4500几乎一致。
也就是说,很多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
普通英语大学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普遍提高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滞后带来的矛盾,带来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学习积极性。
一般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在第一和第二学年,授课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
成绩好的同学即便不参加英语课程的学习,也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课程学习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类同学往往倾向于自主学习较多,课堂学习形同虚设。
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对于大学英语课堂老师的全英授课很难跟上,挫败感强,容易放弃英语学习。
还有部分学习欲望强烈的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受到四级考试的驱使,希望老师上课以四级练习为主,而不是进行好像毫无目的性的课本学习,学习积极性下降。
2.应试教育的导向。
尽管近年来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也旨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侧重于应对四级考试。
尤其到了第三学期,很多高校基本忽略了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课程教学,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四级考试的应战中。
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了一个误导,大学英语学习不过如此,只要过了四级就万事大吉了。
3.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满意度低。
蔡基刚等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对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两千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英语基本没有提高和有些下降的平均为52.45%。
对大学英语教学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平均为50.39%”[2]。
从此调查结果来看,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与其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二)社会需求变化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专业人才的英语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还要求他们能提高学习英语原版教材、进行自主学术阅读、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学术英语能力。
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通常是1—4学期进行基础英语课程的学习,5—6学期进行专业英语学习。
然而,高校大学英语前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只能满足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要求。
第三学年的为期一年的短暂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只能学到专业英语的皮毛。
事实上,专业英语的教材由于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加上有些教师的全英授课,普遍难度较大,学生很难跟上,学习效果不佳。
(三)大学英语教师遭遇危机大学英语课程学分减少,课时被压缩。
大学英语课程贯穿了大学生前两年的学习,每个学期的课时都在60以上,比很多大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数还要多,这还不包括第三学年的“高级英语”学习。
然而,英语学习耗时长,效果差,引起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不满。
蔡基刚(2004)说:“在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在她们的工作中用不上英语或用不到这么高深的英语,因而没几年基本忘掉,我们不能不为我国教育资源、智力、人力的巨大浪费而感到悲哀。
”[3]一些高校的管理层开始削减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数量,减少英语课的学分。
也有专家提出取缔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开设英语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那么,大学英语教师的未来在哪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一)理论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按用途可分为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和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
EGP的教学以学习英语语言共核为主,意指基于英语语言的语言特征的共性,适用于任何专业的共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学习。
ESP,是“以教授学术英语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4]。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可分为三类:EGAP (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即通用学术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即专门学术英语)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即行业英语)。
EGAP指进行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讨论、学术讲座等各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ESAP指学生以本专业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学习,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等。
EOP是指如旅游英语、文秘英语、护士英语等具有较强行业应用的专门英语语言的学习,这类的学习者多为英语专业或者专业要求不高的学习者。
以下要讨论的EAP指的是第一类,通用学术英语。
(二)EGP和EAP的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有些高校就已经开设过各种类型的EAP课程。
但由于承担EAP课程的教师外语水平有限,加上教学模式的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EAP课程逐渐没落。
本世纪初,各高校又掀起一股双语教学的热潮。
事实证明,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本身英语水平不高,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或者口音太重,很多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毫无概念,又没有对于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章的系统而有效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面对晦涩枯燥难懂的专业课只能是望尘莫及。
近几年,双语教学急剧降温。
与此同时,EAP教学也再度受到了学界的关注。
国内一些专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是逐渐向EAP转移,最终以EAP代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
章振帮指出:“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是便可以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
”[5]杨惠中也提出:“多次大规模社会调查需求分析的结果都确认: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通过英语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性质上就是专门用途英语,”[6]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虽然将逐渐向EAP转移,但同时提出EAP不意味着要替代EGP。
EGP和EAP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阶段,共同为最终的教学目标EASP服务。
EGP是EAP的基础,只有在学习者完成了EGP的学习之后,才能开始EAP的学习。
龙芸认为,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有三个阶段:“第一层次:基础阶英语阶段EGP——语言基础的奠定;第二层次:应用提高阶段EAP——共性语言知识;第三层次:双语教学BLT——专业语言能力的提升。
”[7]EAP既是本科生双语课程的保障,又是研究生提高英语文献阅读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
1.教学模式。
根据全国各高校英语水平的差异,各高校可以因材施教,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不同的教学规划。
对于综合素质较高的重点院校,可以采取纯粹EAP的模式。
因为学生大多已经完成第一层次EGP的学习,那么就可无须浪费时间在EGP的重复学习上。
对于基础较差的普通院校,可采取EGP和EAP相结合的模式。
至于EGP和EAP课程的学时比例,各高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试行在大学的前三个学期进行EGP学习,第四学期开始EAP学习,实行效果较好。
比如广西医科大学在第四学期开设了两个临床医学本科EAP实验班,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教师发放的调查问卷来看,82%的学生的满意度是很好,认为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帮助。
2.教材。
EGP的教材可基本沿用原有的优秀大学英语教材,不过在内容和学习量的挑选上要经过仔细考量。
不能是简单机械地逐册学习,每个单元面面俱到,或者像某些高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本应在四个学期上完的课程压缩到三个学期完成。
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压力大,课业重,毫无重点,囫囵吞枣。
对于教材内容重复或者枯燥难懂的单元可略去,要上的单元也可对内容进行筛选,相应增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新鲜资讯和对主题进行课外拓展。
EAP的教材的选用尤需谨慎。
以往很多的EAP教材都存在选材旧、主题过时、内容枯燥、教材内容设置形式单一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以纸制形式出现。
现在一些新的EAP教材虽然较以往教材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例如主题大众化,内容设置形式多样化,难度降低,配套听力及视频资料齐全。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的选择主观任意性强,缺乏代表性;基于学术写作和翻译的文章较少,多是培养学术阅读的文章;听力资料的主题与读写教材的文章主题不一致,学生在学习时有混乱感。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著作单位尽量挑选权威刊物的经典篇章;适度增加一些旨在提高学习者学术写作和翻译技能,可供学习者学习模仿的范文,比如挑选一些文献综述做范文,听力资料的主题尽可能跟读写教材的主题一致。
3.教学内容和方法。
EAP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专业英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进行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讨论、学术讲座、速记等各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韩金龙借鉴英国大学EAP课程,认为我国EAP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文体、写作、口语交际和学术文化”。
[8]文体包括对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特点的认识;写作主要指对实验报告及论文的撰写;口语交际指进行基本学术交流的能力,包括听懂学术讲座,进行简单的学术讨论;学术文化是让学生了解基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于学术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