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01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01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⑥药筛
1英寸(0.0254m)的面 积内有多少个网孔数
筛号是以筛孔的内径大小确定,共包括9种筛号。 (通常以目数表示)
27
(14) 计量
⑥药筛 粉末等级
最粗粉
最大颗粒直径 <
一号筛
最小颗粒直径 ≥
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 能
中 粉通 细 粉过
最细粉
极细粉
二号筛 四号筛 五号筛 六号筛 八号筛
干燥至恒重: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 下干燥1h后再进行。
灼热至恒重: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30min后 再进行。
③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 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 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 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25
3.2.2 标准术语
(14) 计量
④比例符号 1→10:1.0g或1.0ml加溶剂使成10ml 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甲醇醇-水(50:50)
⑤液体的滴 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⑥药筛 ⑦乙醇
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乙醇
26
3.2.2 标准术语
(14) 计量
药典》为2010版。 (2)内容(2010版)
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内容包括凡例、 正文和附录。
8
3 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药品质量标准术语
3.2.1 中国药典 (2)内容 凡例: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
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质量检定 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这些原则与规定也就是药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必须遵循 的要求,常称之为药品质量标准术语。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研究方案模板范文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研究方案模板范文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研究方案模板范文研究方案模板论文题目: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原料药是制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原料药项目开题阶段,存在着质量问题,如不合理的合成路线设计、不合格的催化剂选择等,导致了原料药质量不达标的风险。

因此,开展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研究,对于提高原料药质量,保障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现状,探索提高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有效方法,为药品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 调查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现状,包括开题合理性、合成路线设计、催化剂选择等关键环节。

2. 分析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如人员经验不足、技术设备缺乏等。

3. 探索提高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方法,如完善开题流程、加强技术培训等。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调查相关文献,了解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2. 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药企和科研机构,了解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

3. 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提供依据。

四、预期成果1.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对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

2.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问题分析报告:分析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提升方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五、研究计划1. 第一年:调查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现状,撰写调研报告。

2. 第二年:分析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撰写问题分析报告。

3. 第三年:探索提高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方法,撰写提升方案。

4. 第四年: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1] 王明,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J]. 制药工程师,2019,36(1):50-54.[2] 张强,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制药工程师,2018,35(3):58-63.以上是一个原料药项目开题质量研究方案的示例模板。

原料药研发流程及内容课件

原料药研发流程及内容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本内容
• 3、工艺数据的积累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是一个不 断探索和完善的动态过程,药物研发者需要对制备工艺反 复进行试验和优化,以获得可行、稳定、收率较高、成本 合理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在这个重复完善的过程中 ,积累充足的实验数据对判断工艺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质量研究提供有关信息。因此,在药物研发过 程中,研发者应积极主动收集有关的工艺研究数据,尽可 能提供充分的原料药制备数据的报告,并对此进行科学的 分析,作出合理的结论。充分的数据报告也将有利于药品 评价者对原料药制备工艺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的 积累贯穿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本内容
• 2、起始原料和试剂的要求
• 2.3 内控标准
• 一般内控标准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1)对名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要有清楚的描述; • (2)要有具体的来源,包括生产厂家和简单的制备工艺; • (3)提供证明其含量的数据,对所含杂质情况(包含有毒溶剂)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料药制备研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阶段
• 1、确定目标化合物 通过文献调研、药效学筛选实验或其
它有关基础研究工作,确定拟研发的目标 化合物。 • 2、设计合成路线
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参考本合理、收率相对较高的合成路线。
原料药制备研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六个阶段
• 4、结构确证 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确证目标化合物
的结构(参见《原料药结构确证研究的技 术指导原则》)。 • 5、工艺优化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前言原料药是药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质量影响着最终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原料药质量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内容原料药质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物理性状物理性状指的是原料药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味道、相对密度、熔点、沸点等性质。

对于不同的原料药,其物理性状也有所不同。

研究物理性状可以为原料药的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并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纯度检测纯度是指原料药中所含的目标化合物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纯度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比较法、光谱法等。

纯度检测是衡量原料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果对于制定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都至关重要。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指测定原料药中的目标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含量测定较为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吸收光度法、荧光法等。

含量测定是判定原料药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杂质检测杂质是指原料药中除目标化合物外的其他化合物。

杂质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常用的杂质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荧光法等。

杂质检测是保证原料药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剂型特性研究原料药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与其他药物和辅料混合,形成了药品的剂型。

剂型特性包括药品的外观、PH值、颗粒度、溶解度等,对于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剂型特性研究需要根据不同的药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测试。

原料药质量研究是药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各项研究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原料药质量的研究,可以为制定药品的质量标准、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药品生产的效率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帮助。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配制滴定液用分析纯或化学纯(需标定),用 基准试剂配制可不经标定直接按称重计算
杂质限度检验用标准溶液,用优级纯或分析纯 制备试液或缓冲液用分析纯或化学纯
试验用水和指示剂 试验用水均指纯化水(除另有规定) 酸碱度检查用水指新沸放冷到室温的水 酸碱性试验未指明指示剂的,均指石蕊试纸
药典的查阅方法:索引
1、美国药典与美国国家处方集
美国药典: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缩写USP 美国国家处方集: The National Formulary,缩写NF 1980年二者合并为一册,缩写.英国药典
British 3.日本药局方 由日本药典委员会编制,缩写JP Pharmacopoeia,缩写BP,目前 为2011 年版,即BP(2011)
管环境和条件影响,凡例中用不同的术语表示贮
存和保管的基本要求。 例:遮光、密闭、密封、阴凉处、凉暗处、
冷处等
8、检验方法和限度
& 药典收载的原料药及制剂应按规定的方法检验,
改变方法要做比较试验
& 原料药:用%含量表示,除另有说明,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仅指按现有规定方
法可能达到的数值,不代表药品的真实含量
HPLC法 GC法 其它法 总计
0 0 38 337
0 0 71 550
0 0 77 694
8 2 61 682
56 113 270 4 8 9 105 124 116 919 1410 1629
2005年版:
仅二部采用色谱法的品种达848种
(次),较2000年版增加566种(次)
第五节 主要的国外药典
(或μ g)计,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

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

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原料药与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基本流程解析在医药行业中,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料药研发流程及内容课件

原料药研发流程及内容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本内容
• 5、工艺的优化与中试
一般来说,中试所采用的原料、试剂的规格应与工业化生产时一 致。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单体和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原料药的实 验室研究和中试与合成药物相关单元操作要求基本相似。在工艺优化 和放大过程中,中试规模的工艺在药物技术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义,是评价原料药制备工艺可行性、真实性的关键,是质量研究的基 础。药物研发者应特别重视原料药的中试研究,中试规模工艺的设备 、流程应与工业化生产一致。原料药的工艺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 着工艺的不断优化,起始原料、试剂或溶剂的规格、反应条件等会发 生改变,研发者应注意这些改变对产品质量(如晶型、杂质等)的影 响。因此,应对重要的变化,如起始原料、试剂的种类或规格、重要 的反应条件、产品的精制方法等发生改变前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 及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情况进行说明,并对变化前后产品的质量进行比 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本内容
• 3、工艺数据的积累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原料药的制备工艺研究是一个不 断探索和完善的动态过程,药物研发者需要对制备工艺反 复进行试验和优化,以获得可行、稳定、收率较高、成本 合理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在这个重复完善的过程中 ,积累充足的实验数据对判断工艺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质量研究提供有关信息。因此,在药物研发过 程中,研发者应积极主动收集有关的工艺研究数据,尽可 能提供充分的原料药制备数据的报告,并对此进行科学的 分析,作出合理的结论。充分的数据报告也将有利于药品 评价者对原料药制备工艺的评价。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的 积累贯穿于药物研发的整个过程。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
3~4ml 温度范围
纯度高的药品馏程短 纯度低的药品馏程长
?? ?2D0
(5 )比旋度 比旋度 具有光学异构体的药物有
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但它们的 旋光性能是不同的,一般分为左旋体、 右旋体和消旋体。
(6)黏度 液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牛顿液体 流动时所需的切应力不
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纯溶液或低分子 物质溶液)
熔融同时分解 2.5 ~ 3 ℃/min
d. 温度计
0.5 ℃刻度,且经校正
(2 )凝点 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
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3 )相对密度 20 ℃ 液体药物密度/ 水密度
比重瓶法: 供试品用量少,较常用 韦氏比重秤法: 仅用于易挥发液体
(4)馏程(液体) 在标准压力下,由第 5滴→ 剩
用黑体字列出小标题,构成 法 定标准 ,测定方法均收载于药典
“附录”中。
(1)熔点
1)定义:ChP(2010) 规定:熔 点系指一种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 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 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
2)法定测定方法: 毛细管测定法,分三法: 第一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性状】本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 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沸水中略溶,在水和乙醇中极微溶 解,在氯仿和乙醚中几乎不溶;在氨溶液 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VI C)为256 ~ 261℃,熔融时同时分解。
? 3、物理常数 药物的物理常数是检 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 熔点、馏程、相对密度、凝点、比 旋度、折光率、黏度和吸收系数等
r: 0.999 灵敏度:S/N=3的最低检测浓度
含量限度的确定
? 1.剂型 ? 2.生产的实际水平 ? 3.主药含量:较大:95.0 ~105.0% 居中(1 ~ 30mg) :93.0 ~107.0% 较小( 5 ~ 750 μg)90.0 ~110.0%

(完整版)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精讲

(完整版)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精讲

(完整版)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精讲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性状(一)外观聚集状态、色泽、臭、味、结晶性是对药物感官的一般性描述,一般无法定方法检查,但仍应准确描述。

(二)溶解性1. 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结构和性质,考查药物在水与常用溶剂中的溶解度。

应选择与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的溶剂,配制制剂、制备溶液和精制操作有关的溶剂,避免使用昂贵的、毒性大的、不常使用的溶剂。

2. 表述方式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等术语来表示(见《中国药典》凡例)。

3. 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凡例的规定操作。

25±2℃,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三)理化常数理化常数包括:熔点, 馏程, 凝点, 比旋度, 折光率, 黏度, 相对密度, 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吸收系数等。

测定物理常数可以鉴别药物,也可以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注意事项:应按药典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测定前应按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

测定理化常数时应用精制品进行测定;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理化常数范围,用试制的药物来测定。

固体药物:熔点、吸收系数。

液体药物:馏程、相对密度、黏度、折光率。

油脂类还需测定: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

有手性中心的药物:比旋度。

1、熔点照《中国药典》”熔点测定法”测定。

(1)中国药典使用毛细管法测定熔点,以供试品局部液化的温度作为初熔的温度,以全部液化的温度作为全熔的温度。

(2)所用的传温液、毛细管、升温速度等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应按药典要求进行测定。

(3)应使用分浸型的温度计,温度计应用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

(4) 应用D S C 予以佐证。

2、吸收系数(1)测定方法配制高、低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吸光度在0.3~0.4和0.6~0.8之间)各2份,或配制吸收度在0.1~0.8的系列浓度的溶液,在5台不同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按下式计算吸收系数。

要求:应使用对照品进行测定。

测定前应对容量仪器进行校正。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物分析-药品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
实验室要求;分析方法验证(准确度、精密度等效 能指标)
3. 含量限度的制定
原料药(按干燥品计)一般≥98.5%;制剂按标示 量的百分含计。根据剂型、剂量等确定。
(七)贮藏
选择合适的贮藏条件,以避免或减缓药品在正 常的 贮存期限内的质量变化。
药品的贮藏要求及有效期限的设置,主要 通过其质量和稳定性试验研究确定
1、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供试品,加速和长期试验用3 批供试品
2、原料药与制剂需满足规模要求 3、质量标准与研究时一致 4、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包装与上市产品应一致 5、方法需经一系列验证。
(二)稳定性试验的内容 稳定性试验内容根据药物结构、剂型等进行选择。 原料药:主要有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地、 吸湿性,以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制剂:一般有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及与剂型相 关的检查项目如片剂的溶出度或释放度等。 1. 稳定性试验结果的界定 原料药的“显著变化” ;药物制剂的“显著变化”
凡例: 正确使用药典进行药品质量 检定的基本原则,共性问题
正文: 药品标准
附录: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 和指导原则
(三)药品名称
• 通用名: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载入国家正

式药品标准中的药品法定名称。
• 化学名:根据IUPAC命名原则
• 商品名:生产厂家在申请生产新药时注册的

商品名称。
• 外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
+0.0003 -4.25
• 0.79
11.98
0.00
2.在乘、除法中,积、商的误差是各数值相对误差传 递的结果,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相对 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如:0.12×9.678234=0.12×9.7=1.2

原料药研究流程

原料药研究流程

原料药研究流程1、全面查找USP、EP、CP、JP、BP标准及进口标准、试行标准;2、购买原研制剂全面认证分析;3、设计实验方案(合成工艺、制剂工艺、分析方法等);4、依据自身工艺制订有针对性的标准。

一、前期准备1、调研原料药相关资料,包括性质、用途、国内及进口制剂剂型及规格、国内生产申报厂家数情况,市场前景等。

2、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立立项目的与依据。

3、是否有合法原料提供,原料价格。

4、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原研标准、国内首仿标准、药典标准。

5、专利情况:查阅原料药的所有合成路线,涉及专利规避6、合成路线选择:在不侵犯专利的情况下,全面比较文献资料,设计选择最佳合成路线,列举设备清单,合成时间估算,计算原料成本等7、项目立项:明确项目存在的风险,包括试验难易程度、设备是否齐备等,然后确立项目。

8、原料采购选择:A、采购需提供原料厂家资质、发票、检验报告、标准、购销合同等证明性文件B、原料的规格、包装,价格成本计算。

C、原料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

D、原料需要有两家及以上的供货商,以防原料断货风险9、原料检测确定原料的合法来源,参照相关标准对原、辅料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书。

二、工艺研究1、小试条件探索,优化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当量、溶剂、溶剂量等反应条件,做到每一个反应条件有理有据;后处理不需要详尽对比,符合实验常理即可2、原料使用情况清晰可查,不合格中间体及产品不可随意丢弃3、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TLC、LCMS、HPLC等,确保反应原料及杂质得到有效监控;如果不能有效监控,可能需要重做实验补充数据4、实验记录:A、实验记录详尽真实,谱图必须可追查原始数据,以备核查;B、可以采用备用本事先记录实验,然后转至实验记录本;C、实验谱图编号最好采用特殊专门编号,不一定按照页码,例如:MED1206-M4-A2D、成功失败的反应都需要谱图支持5、质量标准与中间体控制:通过累积的实验数据确立中间体的合格标准,并且能重复做出合格中间体,保证相应的纯度、收率和稳定性6、终产品的检测:运用药典方法检测产品,一般为总杂小于0.5%,单杂小于0.1%,特殊情况会有其他的杂质范围,单杂大于0.1%,需要鉴定杂质结构;另外还有,溶剂残留、重金属含量、晶形等要求。

化药质量研究工作流程及内容

化药质量研究工作流程及内容

化药质量研究工作流程及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化学药品质量研究工作是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zhuantie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应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进行。

原料药的一般研究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1、性状1.1 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为药物的一般性状,应予以考察,并应注意在贮存期内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如实描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挥发等情况。

1.2 溶解度通常考察药物在水及常用溶剂(与该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的、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溶剂等)中的溶解度。

1.3 熔点或熔距熔点或熔距是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熔点或熔距数据是鉴别和检查该原料药的纯度指标之一。

常温下呈固体状态的原料药应考察其熔点或受热后的熔融、分解、软化等情况。

结晶性原料药一般应有明确的熔点,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同时分解的品种应同时采用热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1.4 旋光度或比旋度旋光度或比旋度是反映具光学活性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

对这类药物,应考察其旋光性质(采用不同的溶剂),并测定旋光度或比旋度。

1.5 吸收系数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也是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

药物的吸收系数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按照规范的方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1.6 其他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可反映物质的纯度。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若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相对密度。

凝点:凝点系指一种物质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物质的纯度变更,凝点亦随之改变。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凝点。

馏程:某些液体药物具有一定的馏程,测定馏程可以区别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折光率:对于液体药物,尤其是植物精油,利用折光率数值可以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物的纯杂程度。

药物分析一般程序

药物分析一般程序

新药开发中药物分析一般程序1.原料药质量标准的确定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确定一般程序,这里将它分为三大阶段:合成工艺待确定期,合成工艺确定期,稳定性试验考察期。

1.1 合成工艺待确定期一个原料药首先由药物合成部进行合成工艺的确定,在其进行工艺确定期间,就已经与药分部门有了密切的联系。

协助合成部门的工作:帮助确定反应步骤的终点控制、反应产物的纯度监控,所能提供的分析方法可能有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或熔点等。

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查阅有关该药品的各方面信息,比如该药的理化性质(性状、溶解度、熔点、旋光性质、紫外光谱、鉴别方法等)、检查项(一般杂质检查、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和该药物的稳定性等等。

1.2 合成工艺确定期合成工艺路线打通后,合成部门将会提供试制的三批样品(已确定该药物结构)供分析部门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试验用,一般来说,所提供三批样品应该是成熟的工艺条件,以一定规模制备得到样品,此时我们的质量研究工作正式开始。

1.2.1 质量研究工作理化常数:性状(外观、臭、味)、溶解度、熔点、比旋度、紫外吸收系数鉴别:化学法、色谱法、光谱法检查:酸碱度、溶液澄清度与颜色、干燥失重或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无机盐、无菌、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有机溶剂残留、有关物质含量测定:容量法、光谱法、色谱法1.2.2 质量研究试验顺序安排1.3 稳定性试验考察期按照中国药典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我们的稳定性研究包括三大部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

考察项目:样品性状、有关物质和含量这三项必须考察(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可能无法考察有关物质),另外诸如:熔点(若质量标准中规定了熔点检查,或能测出准确熔点且熔点低于250℃的样品,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溶液颜色与澄清度(若为供注射用原料,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pH值(若为供注射用原料,稳定性研究中必须对其检查)等项目则根据各药物的性质而具体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zhuantie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原料药的质量研究应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进行。

原料药的一般研究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1、性状1.1 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外观、色泽、臭、味,结晶性等为药物的一般性状,应予以考察,并应注意在贮存期内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如实描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挥发等情况。

1.2 溶解度通常考察药物在水及常用溶剂(与该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的、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溶剂等)中的溶解度。

1.3 熔点或熔距熔点或熔距是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的重要物理常数之一,熔点或熔距数据是鉴别和检查该原料药的纯度指标之一。

常温下呈固体状态的原料药应考察其熔点或受热后的熔融、分解、软化等情况。

结晶性原料药一般应有明确的熔点,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同时分解的品种应同时采用热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1.4 旋光度或比旋度旋光度或比旋度是反映具光学活性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

对这类药物,应考察其旋光性质(采用不同的溶剂),并测定旋光度或比旋度。

1.5 吸收系数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也是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

药物的吸收系数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按照规范的方法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1.6 其他相对密度:相对密度可反映物质的纯度。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若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相对密度。

凝点:凝点系指一种物质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物质的纯度变更,凝点亦随之改变。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凝点。

馏程:某些液体药物具有一定的馏程,测定馏程可以区别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折光率:对于液体药物,尤其是植物精油,利用折光率数值可以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物的纯杂程度。

黏度:黏度是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测定液体药物或药物溶液的黏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度。

碘值、酸值、皂化值、羟值等:是脂肪与脂肪油类药物的重要理化性质指标,在此类药物的质量研究中应予以研究考察。

2、鉴别原料药的鉴别试验要采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反应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2.1 化学反应法化学反应法的主要原理是选择功能团专属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别。

包括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盐类的离子反应等。

2.2 色谱法色谱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GC)、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和薄层色谱法(T 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等。

可采用GC法、HPLC法的保留时间及TLC法的比移值(Rf)及颜色等进行鉴别。

2.3 光谱法常用的光谱法有红外吸收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 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UV)。

紫外法应规定在指定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必要时,规定最小吸收波长;或规定几个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比值或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度,以提高鉴别的专属性。

3、检查检查项目通常应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药品按既定的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需要控制的杂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因此要进行质量研究,并结合实际制订出能真实反映药品质量的杂质控制项目,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3.1 一般杂质一般杂质检查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等。

对一般杂质,试制产品在检验时应配制不同浓度系列的对照液,考察多批数据,确定所含杂质的范围。

3.2 有关物质有关物质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副反应产物,以及贮藏过程中的降解产物等。

有关物质研究是药品质量研究中关键性的项目之一,其含量是反映药品纯度的直接指标。

对药品的纯度要求,应基于安全性和生产实际情况两方面的考虑,因此,允许含限定量无害的或低毒的共存物,但对有毒杂质则应严格控制。

毒性杂质的确认主要依据安全性试验资料或文献资料。

与已知毒性杂质结构相似的杂质,亦被认为是毒性杂质。

3.3 有机溶剂残留由于某些有机溶剂具有致癌、致突变、有害健康、以及危害环境等特性,而且有机溶剂残留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精制等后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故应对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在药品中的残留量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可参阅“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3.4 晶型许多药物具有多晶型现象。

因物质的晶型不同,其物理性质会有不同,并可能对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故应对结晶性药物的晶型进行考察研究,确定是否存在多晶型现象;尤其对难溶性药物,其晶型如果有可能影响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时,则必须进行晶型的研究。

晶型检查通常采用熔点、红外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分析等方法。

对于具有多晶型现象的药物,应确定其有效晶型,并对无效晶型进行控制。

3.5 粒度用于制备固体制剂或混悬剂的难溶性原料药,其粒度对生物利用度、溶出度和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必要时需测定粒度,检查原料药的粒度分布,并规定其限度。

3.6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溶液的酸碱度是原料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通常应作此二项检查,特别是制备注射剂用的原料药。

3.7 干燥失重和水分此二项为原料药常规的检查项目。

含结晶水的药物通常测定水分,再结合其他试验研究确定所含结晶水的数目。

质量研究中一般应同时进行干燥失重检查和水分测定,并将二者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3.8 异构体异构体包括顺反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等。

由于不同的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或生物有效性,甚至产生相反的药理活性,因此,须作不同异构体的检查。

具有顺、反异构现象的原料药应检查其异构体。

单一光学活性的药物应检查其光学异构体,如对映体杂质检查。

3.9 其他根据研究品种的具体情况,以及工艺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检查研究项目。

如聚合物药物检查平均分子量等。

抗生素类药物或供注射用的原料药(无菌粉末直接分装),必要时检查异常毒性、细菌内毒素或热原、降压物质、无菌等。

4、含量(效价)测定凡用理化方法测定药品含量的称为“含量测定”,凡以生物学方法或酶化学方法测定药品效价的称为“效价测定”。

化学原料药的含量(效价)测定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原料药的含量(效价)进行研究。

(二)原料要质量研究的一般内容原料药质量研究应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分的基础上进行。

原料药的一般研究项目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几个方面。

1.性状1.1、外观、色泽、嗅、味、结晶性、引湿性等外观、色泽、嗅、味、结晶性、引湿性等为药物的一般性状,应予以考察,并应注意在贮存期间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如实描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挥发等情况。

1.2、溶解度通常考察药物在水中及常用溶剂(与该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溶剂等)中的溶解度。

1.3、熔点或熔距熔点或熔距是已知结果化学原料药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熔点或熔距数据是鉴别或检查该原料药的纯度指标之一。

常温下呈固体状态的原料药应考察其熔点或受热后的熔融、分解、软化等情况、结晶性原料药应有明确的熔点,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同时分解的品种应同时采用热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1.4、旋光度或比旋度是反映具有光学活性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

对这类物质,应采用不同的溶剂考察其选光性质,并测定旋光度或比旋度。

1.5、吸收系数化合物对紫外可见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之一,应进行研究。

1.6、其它相对密度:可反映物质的纯度。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若纯度不够,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称度的变化而改变。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相对密度。

凝点:是指一种物质有液体凝结成固体时,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

物质的纯度变更,凝点亦随之改变。

液体原料药应考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凝点。

馏程: 某些液体药物具有一定的馏程,测定馏程可以区别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

折光率:对于液体药物,尤其时植物精油,利用折光率数值可以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物的纯杂程度。

粘度: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

测定液体药物或药物溶液的粘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度。

碘值、酸值、羟值、皂化值等:时脂肪与脂肪油类药物的重要理化指标。

在此药物质量研究中应进行研究。

2.鉴别原料药的鉴别试验药采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反应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2.1、化学反应法主要原理是选择官能团专属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别。

包括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盐类的离子反应。

2.2、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可采用气相法、液相法的保留时间及薄层的比移值和显色进行鉴别。

2.3、光谱法有红外光谱和uv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是原料药鉴别试验的重要方法,应注意根据产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制样方法。

UV法应规定在指定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必要时,规定最小吸收波长;或规定几个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或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以提高鉴别的专属性。

3、检查检查项目通常应考察安全性、有效性和纯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药物按既定的工艺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产生需要控制的杂质,包括工艺杂质、降解产物、异构体和残留溶剂等,因此要进行质量研究,并结合实际制定出能真实反应产品质量的杂质控制项目,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

3.1、一般杂质一般杂质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砷盐、炽灼残渣等。

对一般杂质,试制产品在检验时应根据各项试验的反应灵敏度配制不同浓度系列的对照溶液,考察多批数据,确定所含杂质的含量。

3.2、有关物质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起始原料、中间体、聚合体、负反应产物,以及贮藏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等。

有关物质研究是药物质量研究中关键性的项目之一,其含量是反应药物纯度的直接指标。

对药物的纯度要求,应基于安全性和生产实际情况两方面的考虑,因此,允许含一定量的无害或低毒的共存物,但对有毒杂质则应严格控制。

毒性杂质的确认主要依据安全性试验资料或文献资料。

与已知毒性杂质结构相似的杂质,已被认为是毒性杂质。

具体内容可参阅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3.3、残留溶剂由于某些有机溶剂具有致癌、致突变,有害健康、以及危害环境等特性,且残留溶剂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精制后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故应对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在药物中的残留量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可参阅化学药物有机溶剂残留量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