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望江南》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和韵律。

1.2 教学内容:介绍《望江南》的作者杜甫及其创作背景。

朗读《望江南》全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杜甫及其诗歌创作。

教师朗读《望江南》,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朗读《望江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望江南》中的重点词语。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解析《望江南》中的重点词语,如“江南”、“楼台”、“江水”等。

分析词语在古诗中的意义和作用。

2.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词语在古诗中的意义。

教师解析重点词语,并解释其在古诗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例句练习,运用所学词语。

第三章:句子解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望江南》中的重点句子。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中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解析《望江南》中的重点句子,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

分析句子在古诗中的意义和作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句子的意义。

教师解析重点句子,并解释其在古诗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翻译和改写句子,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第四章:意境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感受《望江南》的意境。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中意境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望江南》中的意境,如江南的美景、作者的情感等。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古诗中的意境。

4.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意境的特点。

教师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意境。

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意境的理解。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望江南》的作者、词语、句子和意境等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5.3 教学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

《望江南》教案设计

《望江南》教案设计

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望江南》诗歌。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律。

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学生通过学习诗词,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望江南》诗歌。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律。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学生对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和注释。

写作纸张和文具。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或白板。

音响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江南景色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江南美景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望江南》的写作背景。

4.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江南》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提供相关注释和背景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特点。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示例分析和创作。

4.4 创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

5.2 背诵与理解:检查学生对《望江南》诗歌的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和表达。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创作与鉴赏:评估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对诗歌意境和韵律的欣赏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教师推荐与《望江南》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描写江南的诗句或文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

《望江南》教学设计福禄中学吴华军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析词解句,疏通文意。

2、培养诵读的能力。

3、体会含蓄细腻、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5、体验词作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内涵。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2、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培养诵读的能力。

2、体会含蓄细腻、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1、培养初步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2、体验词作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内涵。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2、制作课件,备好说课案,准备好多媒体及网络资源。

五、教学过程(背景音乐《望江南》)课前与学生互相认识一下,语文科代表、班长、学习委员、读书最勤奋的、最喜欢唱歌的、最喜欢打球的等等,虽然我不能一下子记住你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我能记住你们每张纯真的笑脸,感受到你们那颗火热的、青春的、充满激情的心!第25课预习了没有?1、导入新课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望江南》,由音乐艺术的美引入文学艺术的美。

展示课文题目《望江南》2、文学常识及作家作品。

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己查询“关于词的简介”,了解有关词的一些常识。

然后教师链接有关作家及作品的网络资料,学生了解。

3、听、读课文,然后析词解句,疏通文意。

4、品析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内涵。

侧重于人物心理的角度去体验、揣摩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并让学生用语言、表情来深入体验、强化。

同时注意迁移和拓展。

如联系《荷花淀》孙犁里边的人物的心理刻画。

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用《生死不离》这首歌进行情感迁移体验。

5、总结这首词的写作艺术手法。

6、思想情感的迁移体验。

在教师机上分发作业给每位学生,让他们做了并展示。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

望江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江南》。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江南景色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诗歌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词语解释、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和《望江南》的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题目《望江南》。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 解析诗歌:(1)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3)学生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4. 词语解释:(1)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学生记录,加深理解。

5. 背诵诗歌:(1)学生自主背诵诗歌。

(2)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望江南》。

(2)写一篇关于《望江南》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望江南李清照美丽的江南景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课后拓展: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李清照的其他诗词,了解她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望江南教学教案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学教案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望江南》。

(2)理解诗歌《望江南》的主题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望江南》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望江南》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望江南》的背诵与朗读。

(2)理解诗歌《望江南》的意境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诗歌《望江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诗歌《望江南》。

(2)了解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3)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望江南》。

(2)查阅作者背景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诗词学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作者白居易及其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望江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望江南》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望江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歌中的美景。

(2)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望江南》的主题和意境。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望江南》。

2. 写一篇关于诗歌《望江南》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3.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学习,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或时间分配等,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望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望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

望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望江南教学设计篇一:望江南教学设计“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望江南》单位: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姓名:高翔飞日期:2013年9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望江南》【设计者】郑州一中经开区实验学校高翔飞【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10页)【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内容分析】《望江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

本文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

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跌宕,用语质朴含蓄,是一首值得品味咂摸的花间词代表词作。

本词处于第25课《词五首》的第一首,选编本首词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晚唐花间词典雅优美的特点,读出词作者的心境和情趣,跨越时空界限,和古人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有自己独特而美的感受,体会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意象,品味意境,进而深刻领悟词作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并且结合自己独特的感悟,用诵读的方式把词的味道读出,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关于词的文体知识,另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词意思、概括内容的能力。

但是学生距离词作的年代久远,鉴赏诗词要跨越时空,这就需要调动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尽可能的引导孩子感知诗词意象,熟悉意象特点,以便能够身临其境,更深刻的感知诗词创造出来的情境,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重点。

但考虑到初中生对意象、意境这些比较抽象的诗歌专有名词理解有难度,所以,把难点确定为“观意象,品意境,悟感情”的方法掌握上。

望江南教学教案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学教案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望江南》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其诗意。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感受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记忆。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感悟。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介《望江南》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望江南》,理解诗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意境及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境,分享各自的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讲解鉴赏方法:(1)介绍古典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其他古典诗词。

(2)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分享,评价其鉴赏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深入探究兴趣。

7. 布置作业:(1)背诵《望江南》。

(2)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课外古典诗词。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诗句分析,掌握诗词鉴赏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诗意。

2. 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的意境。

3. 品味诗情:通过反复品读,体会诗中的情感。

4. 体会表达:分析诗人的表达技巧,理解其艺术特色。

《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案

《望江南》教案
一、教案题目:《望江南》
二、教学对象:初中九年级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有感情的诵读诗词和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翻译全文,理解每句诗词的深层次含义。

3、情感目标: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1、给词划分节奏,并带有感情的朗读。

2、分句解析,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所包含所表达的含义。

3、翻译全文,总结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相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而又新鲜的主题,老师这里有一首相思的词,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感悟感悟词的节奏韵律。

你能否准确划出它的节奏?(3分钟)
2、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温庭筠。

(6分钟,花间派,花间鼻祖,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和韦庄齐名,时称“温韦”)
3、大声朗读课文,这首词中有哪些景物,表现了思妇什么样的心情?(7分钟,愁苦,相思)
4、分句解析,“梳洗罢”“独”“皆不是”等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思妇的心理变化过程。

(20分钟,体会作者的用词的精炼及所表达的情感)
七、板书(4分钟)
望江南
梳洗罢时间早上
地点室内希望
人物女性
皆不是失望
白蘋洲肠断。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望江南》温庭筠

《望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节奏、语气、停顿的变化表现诗词的情感;3.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悟中使学生多一份情感经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阅读诗词中的作用,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去品析诗词的意境;(难点)2.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如何让学生揣摩诗词在精心锤炼的寥寥数语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准确的与诗人对话。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温庭筠(公元812~870?),晚唐词人,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相貌丑陋,故又“温钟馗”之称。

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

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词风浓艳,辞藻华丽,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3.赏析作品(一)听读想象训练:听范读,闭眼想象词中所写情景——想象画面之美(二)自由诵读想象训练: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词语背后的丰富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三)读中创文————体会感情之浓想象训练:用第一人称描绘“过尽千帆皆不是”时人物的心理活动。

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烘托。

(四)揣摩读法————准确把握情感(五)问题探究朱光潜认为“把‘肠断白蘋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觉无穷。

” 你认为如何?(因前几句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

“斜辉”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联想的空间,再以“断肠”涂饰,便一泻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

)(六)拓展延伸阅读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现代诗《错误》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

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

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

《望江南》(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望江南》(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望江南》(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望江南温庭筠教学目标1.结合的生活经受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把握的感情。

3.品尝诗歌语言。

4.培育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设想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同学熟读成诵。

品尝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教学方法品读法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于喜爱江南,所以始终以来我特殊喜爱一首诗,郑愁予的《错误》,在坐的有没有我的知音?(假如没有人说读过)没关系,我想通过我的介绍,我会让大家也喜爱上它。

(出示这首诗)老师范读,看得懂吗?有没有哪个词语让你觉得很特殊?“漂亮的错误”,一个女子始终在等待一个声音响起,那就是“达达的马蹄声”,由于这个声音或许就意味着自己心爱的人从远方回来了,每一次的“达达声”都会拽出一颗悸动的心,然而那却是一个漂亮的错误,由于马背上的人只是过客,不是归人,所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就如“莲花的开落”,很凄美的故事。

齐读一遍,接下来老师还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同样凄美的故事。

二、简介温庭筠,字飞卿,晚唐闻名诗人,他生而貌丑,但才思灵敏,诗词俱佳,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

三、朗读感知1、请听录音范读,留意朗读的感情基调和节奏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词的大意出示以下词语:倚(yǐ)(凭靠)斜晖(夕阳的斜光)脉脉(mò)白蘋(pín)洲动手写写吧3、齐读,其他同学想想: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同学讲出:(一个女子希望丈夫归来)四、赏析全词1、你从哪里读出了“希望”?(独倚望江楼)师:这个“独”字表明什么?(女子孤独孤独)师:这个女子一早起来就梳洗装扮,凭栏远眺,体现女子怎样的心情?(感动、满怀盼望,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生齐读这这句)师:你还从哪里读出女子在“希望”?(过尽千帆皆不是,)师:一个“皆”字体现了什么?表现女子怎样的心理?(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

《望江南》教案设计

《望江南》教案设计

《望江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江南》。

(2)理解《望江南》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望江南》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江南的美景,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领略诗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望江南》。

(2)理解《望江南》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难点:(1)分析《望江南》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望江南》的原文、译文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望江南》,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望江南》的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望江南》,理解诗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望江南》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望江南》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讲解诗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5. 朗读与背诵:(1)学生集体朗读《望江南》。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背诵《望江南》。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望江南》原文,并标注生字词。

2. 结合诗意,创作一幅描绘江南美景的绘画作品。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望江南》的诗意和表达手法。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提高学习兴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望江南》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望江南》教案设计

《望江南》教案设计沙河市第二中学姚鑫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九年级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让学生查找关于词的知识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尝试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词课题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生平、词的风格及相关作品。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能力。

掌握吟诵欣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3、知道诗词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的,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4、赏读诗词启发想象,培养悟性、灵性、创造性及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

2、赏读诗词启发学生的想象,掌握方法,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性及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2、认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变化中的态度,在感悟中与古人交流,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多一份宝贵的情感经历。

教学步骤: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二、简介温庭筠三、读顺全词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 “皆不是”“脉脉” “悠悠”“肠断”。

了解大意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明已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词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蘋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构成叙述—描写一抒情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描、抒(或事、景、情)五、读出情味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例如:“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江南》教学设计
广东省饶平县东山中学李志松
教学目标:
1、积累优美诗句,培养赏析能力。

2、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3、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意境,明白主旨。

2、背诵课文并会默写。

教具: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近日,网络风行一词,形容内心之郁闷难过。

大家可知是何词?
(生)“香菇蓝瘦”
“香菇蓝瘦”之类网络词语的流行,让人“香菇蓝瘦”。

我们的前人为我们创造了极富表现力、极富美感的汉语言。

到了我辈这儿,竟只会喊“香菇蓝瘦”,叫人情何以堪!
那么,我们的古人是怎样表现内心的“想哭难受”的呢?
今天我们来读著名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
二、教师范读《望江南》,注意抑扬顿挫,要求学生认真听,教师读完检测学生对这首词朗读节奏和重音的把握。

明确节奏划分如下——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三、学生初读《望江南》,读两遍。

四、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望江南》。

关键词有——
梳洗;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白蘋洲。

适时引导学生作比较阅读——
1、“独倚”比较解读:
[宋]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与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比较。

2、“白蘋洲”比较解读: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

(孟浩然《送元公之鄂渚》)
霜风红叶寺,夜雨白蘋洲。

(马戴《将别寄友人》)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张籍《湘江曲》)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

(赵徵明《思归》)
五、教师解读《望江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

六、引导学生表述诗词主旨:《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诗中人因何而断肠?
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②思念和盼望的人始终没有出现又没有音信。

七、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

景物层出,情感起伏。

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八、学生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