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合集下载

第六章教育调查法

第六章教育调查法
LOGO
(三)按照调查的内容分 : 1、学科性的典型调查 :是与学科建设相联系的一种调查,通
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个别事物或个别总体的调查研究,得出某 专题研究的一般结论。 2、反馈性的普遍调查 :是为了了解现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 题以及提出决策办法而进行的。 3、预测性的抽样调查:主要是用于对某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趋 势动向进行预测研究。
四、访谈调查法的实施程序
一般来说,访谈大体来说分为访谈准备、访谈过程的控 制、结束访谈等几个阶段。
LOGO
第四节 访谈与问卷的应用训练
请大家看123页的案例
LOGO
定的答案,被试通过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完成的问题。 2、开放式答案:开放式答案指在问卷中只提出问题,
不提供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
LOGO
六、问卷调查法的实施程序
(一) 明确调查目的 (二)确定问卷的内容 般来说,问卷调查常常用于了解个人态度或具体行为等
方面的问题。 问卷的主体常常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个人基本资料(事
况、建立某个问题的一般指标为目的的调查。 2、比较调查 :以比较两个群体或两个时期教育的情 况为目的的调查。 P102 举例
LOGO
(二)依据调查的范围分: 1、 全面调查 :也称普遍调查,是对研究对象的总体
进行的调查。 2、非全面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选一部分
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 此外还有: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个案调查
LOGO
LOGO
LOGO
LOGO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整个调查研究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了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要熟悉被调查者及他们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外部工作; 第三方面要对调查的过程进行监控。

第6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

第6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

(一)确定测验目的



在这一步主要要解决3个问题: 1、明确测量对象 2、明确测量目标 ——目标分析(用外显行 为将测量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3、明确测量用途 ——描述、选拔、诊断、 验证假设。
例如:工作任务分析
Being good at school work
good at English
good at math
good at science
speaking
listening
writing
reading

Whether or not some construct is unidimensional depends on the purpose to which you want to put the measurements.
10.便于施测,评分简洁,格式不要引起误解。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1、预测 预测的目的在于获得被试对测验项目做何种反应的资料。 它既能提供那些题目意义不清、容易引起误解等质的信息, 又能提供测验项目优劣的量的指标。 预测应注意的问题是: 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时准备施用的群体,虽然人数 不必太多,但要具有代表性。 预测的情境应力求同正式测验的情境一致。 预测的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以便每一受测者都能将题目做完。 施测者应对受测者的反应加以记录。 2、项目分析


(2)选择题编写原则

优点:适合测量多种目标;书写量减少;评分客观;可有多个答 案,考察学生的辨别能力;有多项答案,减少猜测成分。 缺点:命题费时,编写困难。


编写原则:
选项要多些,避免被试的猜测(4-5个),最好是多项选择题。 同一测验每题后的答案个数要相等 题目选项要么都简单,要么都详细,要一致 每题的备选答案要以简短为宜,必要的叙述、相同的词句放在题 干中 少用“以上皆是”或“以下皆非”的答案 对错答案随机排列,使被试无法猜测。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演示教学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演示教学
的词句放在题干中 ❖ 少用“以上皆是”或“以下皆非”的答案 ❖ 对错答案随机排列,使被试无法猜测。
(3)填空题(简答题)编写原则
❖ 每句话缺得是重要字句,且和上下文有密切联系。 ❖ 只有唯一答案,最好只能用一个词填 ❖ 空格不宜过多。不要因留下空格而丧失题意的完整
性 ❖ 不应照抄原句,助长学生死记硬背的学风 ❖ 空白放在句子的后边,不宜放在前边 ❖ 空白长度大小要一致
(5)匹配题(只测量简单记忆力)选题原则
❖ 刺激项目与反应项目位置清楚,一般反应项目在右 边。
❖ 匹配项目不宜过多或过少,最好使用不完全匹配。 6—15个项目,反应项目多2-3个。
❖ 匹配方法要有明确规定和说明 ❖ 同一组的题干与选项最好印在同一页。
(6)操作测验题选题原则
❖ 明确操作所测量目标,将其具体化。 ❖ 指导语简单明确。 ❖ 记分方法确定。
(三)编辑测验项目
1、收集测验资料
收集测验资料应该遵循的原则: ❖ 资料要丰富。 ❖ 资料要有普遍性 ❖ 资料要有趣味性
2、选择测验材料的方法
❖ (1)理论法:理论推演法的特点是以理性的逻辑或 已知的人格理论作为测验编制的基础。测验者根据 要测的人格概念,找出有关的行为、情绪状态、信 念等,编成具体项目。然后,再依据试测的结果与 理论假设是否一致,对初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并建立常模。
第6篇心理及教育测验的编制
第一节 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 序
一、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目的性、典型性、灵活性、科学性原则
二、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
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确定测验目的。②制定编题计划。 ③编辑测验项目。④预测与分析。 ⑤合成测验。 ⑥测验标准化。 ⑦鉴定测验。 ⑧编写测验说明书。

第六章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讲课文档

第六章教育测验的常模及其建立讲课文档
——参照测验的常模资料
测验分数的解释
(一)解释测验分数的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2.对导致测验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 防片面极端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 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 6.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二、常模的用途
• 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 • 用途
–不同学科领域中的表现 –能力与成就发展在其团体中的相对位
置状况 –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
三、常模的获取
• (一)获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常模团体 –地区性,全国性 –合理的抽样方案 –常模团体的抽取(是否按年龄分组) –常模团体的大小
• (二)常模资料的统计学描述
(6)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T=70Z+500
各种导出分数与正态分布对应图
第三节 标准分数及其应用
• 一、定义 :
Z XX S
• (二)性质:平均数为0 ,标准差为1 • (三)应用
比较同一个体不同科目的成绩
例如:对某校高二学生进行期中学习质量 检测,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平均数分别 是80分、70分和85分,这三种成绩的标准差 分别是10分、15分和12分。某学生的三科成 绩分别是85分、82分和90分,问:该生这三 科成绩哪一科最好?
二、年级常模
• 不同年级学生在某种测验上的正常的 一般的表现水平
• 测验的平均分和相应的年级当量
年级当量
• 两位数表示,第一位为年,第二位为月 • 一学年有10个月在校学习,其余两个月对测验
成绩的影响不计 • 例如,四年级中期成绩
数学-5.5,语文-5.0, 阅读-6.0,英语-4.5 • 不同时期,不同学科,单位不相等 • 一般水平,而非优秀水平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5、平波型分布 即中低高分人数差不多。学生的学业成 绩呈平波型分布,表明大中小几种难度 的试题比较接近,或学生的基础相差不 大,试题区分度低,需要提高区分度。 6、陡峭型分布 即中分人数很多,低高分人数极少。学 生的学业成绩呈陡峭型分布,表明难度 中等的试题比例过大,缺乏区分度或学 生的基础相差不大,要提高试题的区分 度。
布氏上述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 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 余依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 价。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 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 这六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 高级依次排列,组成层次结构。
情感领域
接受:觉察到某一事物的存在,愿意接受某种 特定刺激和有选择的注意这个事物。 反应:受到动机的充分驱动,积极注意某种观 念,并伴随着主动参与行为。 价值评价:接纳并赋予某一客体、现象和行为 以价值。 组织:将各种不同的价值结合起来,解决它们 之间的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的、一致的价值体 系。 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形成的价 值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控制个体行为,形成 内化的加之行为,产生性格化的人生模式。
606 × 308 × - 568 - 287 ———— ———— 168 181
×

835 - 217 ———— 618

(四)明确测验对象
应考虑被试的年龄特征、教育水 平和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五)确定测验内容
测验内容的确定,实际上也就是内容抽样 的决定和测验目标的确立相结合而成。 这一结合过程必须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 确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构成:p106 测验目标 测验内容 测验目标和测验内容的比例
(六)测验的编制与组织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按照测验形式分类
按照测验的形式,可以将教育测验分为笔试测验、口试测验和实操测验。笔试测验主要通 过书面形式进行,口试测验则通过口头形式进行,实操测验则需要学生实际操作来展示自 己的技能和能力。
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测验编制应紧扣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确 保测验内容与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激励学生进步
测验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自我比较和 进步的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提 高自己的成绩。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改进
教师专业培训
改进教学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教育测验的编制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促 进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教师可以调 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 效果和质量。
确定测验目的
明确测验的目标和用途,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拔优秀学生等。
设计测验蓝图
根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内容、题型、难度和时间分配等,确保测 验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制定评分标准
为每个题目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确保评分过程客观、公正。
培训施测人员
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测验的目的、内容、施测流程和 评分标准。
猜测因素等属性。通过项目分析可以对题目进行筛选和改进,提高测验
的整体质量。
02
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是指被试者在该题目上的通过率,难度系数过高或过低都会影
响测验的鉴别力和可靠性。在编制测验时,应合理设置题目的难度系数,
以使测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03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被试者的鉴别能力,高区分度的题目能够更
测验的类型
按照测验目的分类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一、测验目标的分析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测验的目标是编制测验的出发点和依据。

我国认知领域目标五分法层次结构: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创造我们在确定测验目标时应注意:1.深入分析教学目标2.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测验目标要求越高,分类越细,类目就越多,反之,越少。

一般以分3—6类为宜。

)3.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各类目标之间的叠层性与序层性。

)二、选择测验题型与试题编制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说明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明确测验目标,题量尽可能大,试题的覆盖面尽量宽,掌握好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注意改进题型,每道试题的编写要讲究科学性,制定好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和评卷的具体要求,拼卷和检核。

三、建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反应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四、测验实施命题是为实施服务的,科学的命题必须配以严格的实施,质量才得以保证。

测验实施要抓好如下工作。

1、指定专人做好考务工作2、确定测验形式和审查学生测验资格3、考场的组织(1)考场布置(2)对监考人员的要求(3)对考生的要求(4)对领导的要求4、测验评卷与测验质量检查5、补考五、测验分析要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取四个指标,那就是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前两个指标主要是对整个测量而言,后两个指标则主要是对测量的项目而言的。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的程度,亦即测量的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应了考生的实际水平。

〈一〉、信度(一)信度的概念1、信度指实测值和真值相差的程度2、信度指统计量与参数值之间的接近程度3、信度指两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二)信度的类型1、稳定性系数(又称重测信度)2、等值性系数3、内部一致性系数4、论文式测验的信度系数5、评分者信度(三)提高信度的方法1、测量误差的来源(1)测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2)测验的实施所引起的误差(3)被试所引起的误差2、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1)适当增加测验题目的数量(2)测验的难度要适中(3)测验的内容应尽量同质(4)测验的程序应统一(5)测验的时间要充分(6)评分要尽量做到客观化、减少评分误差〈二〉、效度(一)效度的概念效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教育测验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教育测验编制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2.标准化测验对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 高,然而教师自编测验限于条件达到这样的标准 比较困难,可低于0.6-0.8的信度要求。
二、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的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 分以及分数解释这一全过程程序的一致性。
实现过程:
1.对测题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作为筛 选题目的标准;
2.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时限; 指导语分为给主试的指导语(说明、要
3.认知策略 :指统设学习者观察、思考 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在控制过程。
(二)确定教育测验的内容
教育内容和测验内容不是同一关系,测验内容 只是教育内容一个很小的抽样。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
测验目的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合计
内容范围 1 1 13 9 4 3 2 32
内容范围 2 3 5 6 3 2 2 21
9.应尽量避免“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 的选项。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这一选项。
10.正确答案应以随机方式安排在各个选项 里,不要有明显的位置趋势,以避免猜测因素的 影响。
以上原则均针对单选题,若编制多选题时,除 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注意:1.不要指名正确 选项的个数;2.正确选项数一般不要多于错误 选项数。
①横向设计:各个知识在整个测验的知识范围 内的相对地位和重要程度(确定各部分知识所 占的比重)
②纵向设计:了解各组知识在不同学习水平中 的具体要求,从而决定相应的比例
③汇总与调整
目标
内容
知道
理解
解释
基本术语 天气符号 具体事实 影响天气形成因素 气象图
气压
1
1
1
3
3

1
1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加涅的分类法
梶田叡一的教育
认知策略(问题解决) 高级规则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规则 智力技能 体验 智力技能 概念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辨别 认知领域目标 言语信息
技 能 领 域
态 度 领 域
适应 练习 模仿 观察
形成价值情结 组织价值体系 形成价值观念 反应 接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运动技能
提高 目标 情感领域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2、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③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 力,包括学习者控制自己的注意、选择性知觉、调节编 码方式、提高记忆的质量等能力。
④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另一种技能,它的一个 显著的特点就是,只有经过长期不断地联系,才能日益 精确和连贯。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行为后果 认知因素
精神运动领域目标
态度
情感因素
基础 情感领域目标 目标 认知领域目标
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由泰勒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等人进一步发 展。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 年);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 (1964年);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 能(1965年[辛普森Sinpson,E·J·]、1972年[哈 罗Harrow,A·J·])。
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③、价值评价(valuing) 价值接受;对某一价值的偏好;信奉(坚信)。 行为特征:学生对某物或某事产生喜欢或厌恶的态度。对诗 歌的偏好——找各种诗歌来读等。 ④、组织(organization) 价值的概念化;价值体系的组织。 行为特征:学生把某一或某些价值观认识综合到价值等级系 统中,并区分他们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技术与原理学习那一方面更重要。 把各种价值观组成一个价值复合体,并使这些价值形成有序 关系。即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排序。——价值体系(长、近利 益等)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新分解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新分解
干有语义上的联系等。 • 保持选项之间的同质性。
• 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 • 6、同一测验中每个测验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牵连。 • 7、选项的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精炼。 • 8、应尽量避免使用“以第上31页皆/共是10”5页、“以上皆非”的选项。
一般来说,无意提供的暗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 面: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 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 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 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 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 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第24页/共105页
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
(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
第22页/共105页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 概念的使用。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 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 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第23页/共105页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 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 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 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 程。
第5页/共105页
二、试题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要脚踏 实地以及站在自己祖国坚实的文化土壤上。最关键,还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对基 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教学基本条件设施建设,深化 教育改革,寻找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试题改革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最佳切 入点。

07-心理与教育测量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07-心理与教育测量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第八章
心理与教育测验 的编制与实施
郑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讲述纲要
第一节、 第一节、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第二节、测验的实施 第四节、实例 第四节、实例: 第五节、 第五节、课堂讨论
编制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测验目的 二、制定编题计划 三、编辑测验项目 四、预测与项目分析 五、合成测验 六、测验标准化 七、鉴定测验 八、编写测验说明说
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与功能 测试者必须具备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与 概念,方能了解测验的性质与限制。使用 者必须在解释之前从测验的编制手册中, 详细了解编制过程的标准化及测验的信度、 效度、常模等是否适当。更重要的是要知 道能测量什么,不能测量什么。
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
测验的实施
测验情境
包括测验场地(通风、光线、噪音)、座位、 答案纸型等 心理测验时不准外界打扰
测验的实施
测验焦虑
以测验来威胁被试 警告被试一定要努力 告诉被试答题要快,才能答完 恐吓被试“如果测验失败,后果很严重”
测验的实施
与受测者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努力引起受测者对测验的兴趣,取得 他们的合作
六、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内容
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受测者施 测相同的或等值的题目,测验内容不同, 所测得的结果无法比较。
六、测验的标准化
相同的测验情境 相同的指导语 相同的测验时限
六、测验的标准化
测验评分: 对反应要及时清楚的记录 要有一张标准答案或正确反应的表格,即记 分键 将受测者的反应语记分键比较,确定受测者 反应的应得分数
收集测验资料
资料要丰富 资料要有普通性

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六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第一节
二、典型性原则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题目是教学目标的一种抽样,须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 编制测验前须编制能够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双 向细目表,它包括各项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各方面的 分数分配情况。
第一节
三、灵活性原则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即测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题型(主客 观题相结合),难度要适宜(由易到难排序)。 四、科学性原则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编拟题目须考虑题目的形式、内容、以及被试特点。 测验取材基本要求: (一)测验取材要有目的性——依据测验目的取材。 (二)测验取材要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全部内容, 以保证测验的效度。 (三)测验取材要有普遍性——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 选取难易适当,适合大部分被试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 的材料。 (四)测验取材要有鉴别性——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 区分开来,并使其看到自己的差距。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较通用题型 (一)是非题 ——由一个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判断真或假,是或非,对或 错等,答案只有两种可能。这些陈述句子包括事实、术语的定 义、原理的表述等。 主要功能——是测量学生判断陈述句子的正确性的能力。 优点——容易编写,适用于各学科测验,记分客观,取样范围 大。 缺点——不适合于测量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学生答题猜测因 素较大。
合计 32 21 15 15 17 100
由上图可见,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测验目标、测验 内容以及二者的比例,即权重。权重代表了这部分内容的相对重 要性。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合计 22 21 8 22 22 100
例 1 初中化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细目表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2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2 第三章 碳 3 1 1 1 0 2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6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5 合计 26 12 13 14 18 17

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网络课堂答案

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网络课堂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一、教育测量的含义(33分)本节测验题:智力测量属于A. 物理测量B. 心理测量C. 生理测量D. 社会测量二、教育测量的特点、教育评价的含义(35分)提出“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命题的是谁?A. 麦柯尔B. 孟子C. 桑戴克D. 孔子三、教育评价的特点、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产生(35分)现代教育评价产生的标志是A. 《比纳.西蒙量表》B. 科举考试C. T.B.C.F制D. “八年研究”四、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30分)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创立者是A. 枯巴和林肯B. 比纳和西蒙C. 桑代克和麦柯尔D. 泰勒与布鲁姆五、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30分)我国教育法规定的两项基本教育制度:一是教育督导制度,二是A. 教育评价制度B. 教育考试制度C. 教育测量制度D. 教育评估制度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信度一、信度概述(31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越接近,说明测验的信度A. 越低B. 无法判断C. 越高D. 需要验证二、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同质性信度(一)(35分)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先后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A. 等值性信度B. 等值稳定性信度C. 分半信度D. 重测信度三、同质性信度(二)、评分者的信度(一)(31分)若2个评分者评阅N份试卷,计算评分者的信度可用A.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公式B.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C. 积差相关系数公式D. 肯德尔和谐系数公式四、评分者的信度(二)、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33分)估计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需要预先确定A. 淘汰的人数B. 达标的比例C. 通过的人数D. 决断的分数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效度一、效度概述、内容效度的含义(30分)下列适合于内容效度的测验是A. 能力倾向测验B. 成就测验C. 人格测验D. 性格测验二、内容效度的估计方法、结构效度(38分)下面哪种测验的效度不属于结构效度?A. 智力测验B. 焦虑测验C. 动机测验D. 学科测验三、效标关联效度(44分)效标关联效度也称为A. 实证效度B. 预测效度C. 同时效度D. 逻辑效度第四章教育测量与评价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一、难度及其计算、区分度及其计算(一)(40分)最适宜的难度系数是A. 0.50B. 0.00C. 1.00D. -1.00二、区分度的计算(二)、区分度与信度和难度的关系(31分)难度系数越接近何值,题目的区分度越大?A. 0.50B. 1.00C. 0.00D. -1.00第五章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数的整理和转换一、教育测量与评价分数的整理(32分)被试者只有连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同测验取舍分数线,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教育测验法的实施步骤

教育测验法的实施步骤

教育测验法的实施步骤1. 确定教育目标•分析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结果。

•确定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

2. 设计测验任务•根据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测验任务,确定需要测验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制定测验题目,并且确保题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确定测验的形式和要求,如笔试、口试、实践等。

3. 编写测验题目•根据测验任务和形式,编写相关的测验题目。

•确保题目的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提供明确的选项和答案。

•对于问答题,提供具体的问题和要求。

4. 确定测验形式和流程•确定测验的时间和地点。

•确定测验的形式,如闭卷、开卷、在线等。

•确定测验的流程,包括签到、说明、布置试题、答题、收卷等。

5. 组织测验活动•通知学员参加测验,提前告知时间、地点和形式。

•按照测验流程组织测验活动。

•监督学员的答题过程,确保测验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收集学员的测验答卷。

6. 分析测验结果•对学员的测验答卷进行评分和统计。

•分析学员的得分情况,了解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根据测验结果,评价教育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质量。

•利用测验结果进行学习反馈和指导。

7. 提供反馈和改进•对学员的测验结果进行反馈,给出评价和建议。

•针对学员的不足之处,提供相应的改进和培训措施。

•对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

•继续监督和评估学员的学习进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8. 进行测验效果评估•根据学员的学习结果和反馈,评估教育的实际效果。

•对教育测验法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评估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对教育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教育测验法的实施步骤的一个简要概述,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教育测验,并实现教育目标的达成。

当然,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测试中三类常见“错题”: (1)科学性错误,包括概念错误、试题设计不当、表述不当; (2)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 (3)命题技术错误,包括试题类型不当、与试题编制要求相悖以及试题考查目 标不明确。
针对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可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师对“错题”的正确识别状况令人担忧: 概念 错误(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87%);设计不当(初 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7.3%);表述不当(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0.7%);超出 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9%、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23%); 试题类型不当(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17%、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9%);与试题 编制要求相悖(初中被调查者之中能够识别者占74%);试题考查目标不明确(小学被调查者之中能 够识别者占19%)。
(1)教育测验目的直接影响着测验的编制; (2)明确不同教育测验目的的多重性、差异性; (3)充分考虑测验对象的教育基础与心理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主过渡
第一节 教育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二、典型性与一致性原则(高信效度)
内容抽样具有代表性: (1)知识面的涵盖要广 (2)考核层次与教学要求相符合 (3)难度水平符合要求
(6)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 调查测验 • 诊断性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不足,鉴别被试在学习功课方 面的困难,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 救措施。 • 水平测验 • 预测性测验 • 准备性测验
(7)按测验的用途分类 • 总结性测验:以测量成绩作为最终产物,目的是
基本方法:动宾结构的短语法,行为动词说明行为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4.测验双向细目表
测验内容 内容范围 1 内容范围 2 内容范围 3 内容范围 4 内容范围 5 合计 知识 1 3 1 1 6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理解 13 5 5 3 6 32
运用 9 6 3 4 2 24
分析 4 3 2 4 3 16
综合 3 2 2 4 3 14
评价 2 2 2 2 8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是进一 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各门课程可设计出总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可设计出单元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又可设计出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还可设计出知识点教学目标。
第一节
二、典型性原则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题目是教学目标的一种抽样,须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 编制测验前须编制能够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双 向细目表,它包括各项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各方面的 分数分配情况。
第一节
三、灵活性原则
编制测验的一般原则
即测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题型(主客 观题相结合),难度要适宜(由易到难排序)。 四、科学性原则
测验设计
(1)命题三要素 • 情境:注意材料的选取,要有真实性,要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联系学生生活,切忌胡编乱造。 • 立意:注意试题的价值取向,要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 立意。 • 设问:注意问题的指向性、科学性,不出偏题、怪题

(2)命题设计的内容: –测验形式的确定(纸笔、操作或口头) –测验题目形式的确定(主观、客观) –测验具体题型的确定与题目编制 –测验题目量的确定 –测验时间的确定 –测验题目的编制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较通用题型 (一)是非题 ——由一个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判断真或假,是或非,对或 错等,答案只有两种可能。这些陈述句子包括事实、术语的定 义、原理的表述等。 主要功能——是测量学生判断陈述句子的正确性的能力。 优点——容易编写,适用于各学科测验,记分客观,取样范围 大。 缺点——不适合于测量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学生答题猜测因 素较大。
合计 32 21 15 15 17 100
由上图可见,命题双向细目表由3个要素组成:测验目标、测验 内容以及二者的比例,即权重。权重代表了这部分内容的相对重 要性。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合计 22 21 8 22 22 100
例 1 初中化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细目表 测验内容 知识 理解 运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第一章 氧 6 3 4 4 3 2 第二章 氢 7 2 2 3 5 2 第三章 碳 3 1 1 1 0 2 第四章 溶液 6 3 3 1 8 6 第五章酸碱盐 4 3 3 5 2 5 合计 26 12 13 14 18 17
第二节
二、分析教育目标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1.教育目标的分析一般以布卢姆等建立的教育目标分 类学为依据。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 域,每个领域再分若干层次,其中认知领域分为知识、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布卢姆认 为,教育目标分类,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基础,上一层 目标包含了下一层目标。 该分类突出了基础知识、 能力发展和实际操作技能,适用于学科测验的编制, 是编拟双向细目表的依据。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3.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一种更具体的、可观察的教学 目标,亦称学习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 具体的表述。” 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体明确,具有可观察、可测量的性 质。 它令师生都清楚地知道通过教与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 的变化,要说明产生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行为的标 准。 一般情况下,行为目标应该包括: ——行为(如“能将文章中阐明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 子进行分类”) ——条件(如“提供一篇报纸上的文章”)、 ——标准(如“至少85%的句子分得正确”)、 ——对象(如“学生”)。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编拟测验双向细目表的一般步骤为:
(2)根据知识内容的重要性和综合性程度进行纵向 设计。 ——重点的综合性知识占的百分比大一些,次要的基 本性知识占的百分比要小一些。 ——具体分配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学习内容及其重要程 度。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3)根据纵横双向比例把实际得分点分配到中间每 个格子中去,这样就制成了测验的双向细目表。 ——编制试题时,可明确方向和任务; ——题目编成后,复校时有对照的依据; ——计分时,可按照表中的百分比和得分点来确定各 题目的分数。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的具体而明确的双 向细目表是编制教育测验的基础。
语言清楚准确。提示语要科学,答案明确无争议(尤 其主观题应拟出标准答案及各种可接受的变式)。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一、确定测验目的 二、分析教育目标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四、试测与分析
五、编制测验
第二节
一、确定测验目的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根据需要确定目的,从而保证测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选择题 (5)归类选择:列出一组事物,并将事物分类,要求按一定标 准选出归类正确的项; (6)承接选择:给定一个或几个待续的句子然后列出几个承接 句子,要求选出其中衔接恰当的承接句子。 (7)排序选择:将几个事物列出几种排列顺序,要求选出排列 顺序正确的项; (8)填空选择:在一句话中空缺一些字、词、句或标点,要求 在备选几种答案中选出恰当的填补项。 优点——选择题评分客观、准确、省时。 缺点——但编制费时较多,不大适宜测量学生的组织知识能力 和表达能力。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有实验证明布氏的六个类别中“分析”、“综合”是 处于同一层次水平的类别。 一些专家认为,布氏的“知识”“理解”“应用”的 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而“分析”“综合”“评价” 三个层次的信度和效度都不明显。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吸收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合理部分的 基础上提出的认知领域目标有五分法(识记、理解、 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和四分法(识记、理解、简 单应用、综合运用)。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编拟题目须考虑题目的形式、内容、以及被试特点。 测验取材基本要求: (一)测验取材要有目的性——依据测验目的取材。 (二)测验取材要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全部内容, 以保证测验的效度。 (三)测验取材要有普遍性——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 选取难易适当,适合大部分被试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 的材料。 (四)测验取材要有鉴别性——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 区分开来,并使其看到自己的差距。
0.94 0.16 0.57 0.30
0.15 0.13 0.45 -0.06
5.编制测验
学业成就测验分为教师自编测验和标准化测验两类。 二者的区别为: (1)标准化测验采用标准化程序来编制考题,有通用性 和可比性,而前者就个别班级命题,在班际和校际之间缺乏 通用性和可比性; (2)标准化测验对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教师自 编测验限于条件达到这样的标准比较困难,可低于0.6-0.8的 信度要求。
测验的标准化 ——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分数解释这一全过程 程序的一致性。 实现过程: (1)对测题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作为筛选题目的标准; (2)确定统一的指导语和时限; 指导语分为给主试的指导语(说明、要求、记分法、时限 )、给被试的指导语; (3)测验评分客观公正; (4)测验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常模);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三、测验取材并编拟题目 题型的分类——A封闭式和B开放式。 A封闭式题型——答案是固定的,十分明确,评分客观、可靠。 又可分为选择型和提供型。选择型的要求略低于提供型,前者 只要求确认,而后者要求再现。 ——选择型又包括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等,其中选择题又 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单项选择又分为正误式和比较式。 ——提供型包括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B开放式题型——正确答案的自由度比较大,由评卷者掌握。 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写作题、设计题、翻译题等。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双向细目表说明了有关测验的内容及其比重、测验的 目标、水平等,是确定测验题目的内容、覆盖面、数 量以及分数分配等的重要依据,是编制测验的蓝图。 编拟测验双向细目表的一般步骤为: (1)按照各级教学目标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的一般 比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横向设计。 ——按知识18%、理解28%、应用30%、分析13%、综合 8%、评价3%左右为宜。 ——学生的实际水平较低时,前三类占比大一些,反 之小一些。
测验的技术分析与鉴定——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例2:以上海高校二年级基础英语摸底测验中的四个例题为例,样本总数 为178人。
题 序 52 79 87 91 组别 高分组 低分组 高分组 低分组 高分组 低分组 高分组 低分组 a 48* 45* 10 9 38* 18* 1 3 四个题分析结果 选答人数 b c d 0 0 0 1 0 2 18 0 20* 25 6 4* 3 1 6 10 4 12 15 19 13* 11 7 17* 难度 未做 0 0 0 4 0 4 0 10 区分度
测验目的——测验的对象、目标、功用。 即测谁、测什么、为什么测。
测验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确定测验目的必 须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也是检查测验质量的依据。
第二节
编制测验的一般步骤
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测验所要测量的是哪一种属性? ——是智力还是学科成绩? (2)测验的对象是儿童还是成人? ——是幼儿、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3)测验的内容和范围? ——是语文还是数学? (4)测验的性质与用途? ——是选拔录取测验还是成绩测验? ——是目标参照测验还是常模参照测验? ——是速度测验还是难度测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