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及第1章概论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
![环境学概论_第一章_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56aab43cf84b9d528ea7a7f.png)
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变
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可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 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 环境要素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例如: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
由大气组成大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
环境学概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论目录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部分 第二节 环境问题 第三节 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在宇宙中最适 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地球是个独立体,不能与别 的星球交流与合作。 目前适于人类生存的只有一 个地球,人类应该庆幸和珍惜 宇宙对我们的厚爱,倍加爱护 地球环境。我们有责任和义务 去了解地球家园的环境和出现 的问题,这样才能懂得如何去 珍惜地球,保护环境。
广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 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
狭义的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或生活
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
失调。
(1)第一环境问题(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也称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自然界 发生异常变化,分两类: 一是如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海啸、台风、水 旱灾害等自然灾害; 二是自然界本来就存在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如某些地方水土中缺少(或过多)某些人体所需的化学 元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地方病)。
(二)环境学的内容
(三)环境学的分科
(四)环境学的主要任务
一、 环境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环境科学是经过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从零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0193bc5da50e2524d7ff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第一章(绪论)控制工程概论
![第一章(绪论)控制工程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90765a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a.png)
[例]
第一章 绪论
一.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例]
属于
开环
控制
方式
原理方框图
输入量
ui
uo
输出量ω
给定电位计
放大器
电动机及负载
第一章 绪论
一.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例]
属于
闭环
控制
方式
输入量
ur 给定电位计
△u
uo
放大器
e
输出量ω 电动机及负载
测速发电机
第一章 绪论
[例]
用于船舶推 进器中的离 心式调速器
第一章 绪论
四. 控制系统举例——定值控制系统
用于船舶推进器 的电子式调速器
第一章 绪论
四. 控制系统举例——定值控制系统
直 流 调 速 系 统
第一章 绪论
四. 控制系统举例——定值控制系统
第一章 绪论
四. 控制系统举例
(二) 随动系统 随动系统的输入信号是一个随时间任意变化 的函数(事先无法预测其变化规律),系统的任 务是在有扰动的情况下,保证输出量以一定的精 度跟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系统中, 输出量通常是机械位移、速度或加速度。随动系 统也称为自动跟踪系统(或伺服系统)。
第一章 绪论
作业:P16 1-5
N
பைடு நூலகம்
Hi
Ho
浮子、联杆
进水阀
水箱
第一章 绪论
作业:P16 1-5
N
Hi
Ho
浮子、联杆
电位计
电机
进水阀
水箱
第一章 绪论
作业:P16 1-6
ωi
飞锤、弹簧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和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和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9037028fab069dc5122013a.png)
3.观点和特征
1)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 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 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是流动和循环着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 的机能;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
■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特征: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基础是20世纪以 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
■其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 生态自然观等方面;
■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 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 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动观和时空观; ■实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从存在到演化、从确定
性到随机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线性到非线 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 展; ■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 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 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 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 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重视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 系。
3.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 技术的重要纽带。
4、自然辩证法与其邻近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 学等,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 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f90b024ccbff121dd368333.png)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40 学时为授课学时,8学时为课堂作业 时间。
第一章 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出无限丰 富的社会财富。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创造价值,自身获取利润 的主要环节。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 组成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利器。
(一)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 (二)流程生产型和加工装配型 (三)备货生产和订货生产
(四)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1、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划分 (1)工作地生产类型的划分 ①工序数目法 指根据固定于工作地工序数目的多少来确定工作地的生产 类型。s1—1
②工序大量系数法
所谓大量系数就是指工序单件工时与零件出产节拍(零件 出产节拍r为计划期有效工时总数除以计划期全部零件产量) 的比值。(s1—1) (2)小组、工段、车间、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3)按零件大小、产量划分(s1—1)
(七) 劳动管部门
劳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根据各个生产部门 的特点,合理配置员工,以达到最佳组合效果。并负责企业员工的技 术、技能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
(一)企业的基本任务
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 体,其基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 品或服务,同时要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 产出,以期获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狭义的生产管理:是以产品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 理,即对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转换过程)直至产品 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管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系统作为对象的综 合性的、系统的管理。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心理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c2e5792af90242a995e524.png)
2020/6/30
•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 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 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 镜头。
• 5、与两个陌生人在一起
30%
• ······
• 他人在场,责任分散
2020/6/30
3、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 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 方式进行,一种是问卷法,另一种是访谈法。
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1936年成功预测罗斯 福的当选,误差不到1%
基本原理 矛盾论 中和论
西方:古希腊的传统,以逻辑和分析思维为主 同一律
基本原理 矛盾律 排中律
2020/6/30
孔子的观察人的道理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
2020/6/30
二、心理学研究什么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
个体心理
2020/6/30
•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科学教育出版社。 • (3)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 等
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 • (4)戴维 . 迈尔斯 著,侯玉波等译:《 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6/30
(二)应用心理学
(6)管理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 (8)法律心理学 (9)医学心理学 (10)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工程心理学 (12)体育运动心理学 (13)航空航天心理学 (14)政治心理学 (15)经济心理学
绪论与第一章
![绪论与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4e4fefde76eeaeaad1f330ba.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要点(其中带“★”者应作为要点中的要点来理解和掌握)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本节重点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①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
(参考教材P4—P6第1段)●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
(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
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86a2df0703d8ce2f00662335.png)
• 德谟克利特: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
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黑格尔认为: “哲学是人的精神故 乡”,如果没有哲学,就如 同走进一座庙宇, “其它 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两方面 (3)为何- 不能回避的问题 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 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人们实际活动的基本问题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黑格尔哲学
缺陷-唯心主义的体系
德国古典哲学
精华-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费尔巴哈哲学 缺陷- 不彻底性(历史观 形而上学性
上的唯心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 ·斯 密(1723-1790)
主要代表人物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
理论贡献- 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的科学内涵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初物质”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
原子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赫拉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火
德谟克利特:世界的本原是原子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世界的本原是金、木、 水、火、土 古代印度:世界的本原是地、火、水、风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 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2、为什么
(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
![文学概论 绪论及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3ee1647fd5360cba1adbb0.png)
“滋味”说
钟嵘最早以 “滋味”论诗:“五言居文词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理过其辞,淡乎寡 味”。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文之难,而诗之难 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 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 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 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比兴”说
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 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 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刘勰《文心雕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 也。” 朱熹《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 兴其实是暗喻。
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2年版。 2、《文艺学论纲》(修订本),胡有清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1年版。 4、《谈美》,朱光潜著,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2年版。
5、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 照进,童庆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诗学· 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罗念生,杨翰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 7、《美学》,黑格尔,朱光潜译,商务印 书馆1979年版。 8、《拉奥孔》,莱辛,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66a889a2161479171128f6.png)
机械 暴力
损伤
组织破坏 血管破裂 出血 血压 组织缺氧
交感神经兴奋 失血 组织缺氧
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管收缩 凝血功能启动
血压 止血 心功能加强
抗损伤反应
2.因果交替
1)原始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产生一定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引起另一些变化。
2)原因不存在,因果交替仍能推动疾病过程继续发 展。
(二)地位
1、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2、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3、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 4、桥樑性学科 5、实验性学科
(三)内容
1.总论: 绪论和疾病概论 2.病理过程:(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 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 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3.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三、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2)注意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
糖尿病 疖、痈
尿毒症
肾性骨病
二、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内环境恒定
神经机制 效应器
感受器
体液机制
传出神经 细胞分子机制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一)神经机制 - 直接损害神经系统
◆乙型脑炎病毒破坏CNS 乙型脑炎
◆狂犬病病毒
疫苗
狂犬病
抑制神经递质合成、释放、分解,促进病因与神经递质 结合,减弱或阻断正常递质作用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病理生理学?
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及机制的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学的桥梁课。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二、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和内容
(一)任务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机
制,研究患病机体机能、代谢变化及其 机制,从而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 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一章 绪论
![人类学概论 第四版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820e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c.png)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二)比较法的主要操作模式
• 在人类学中,有三种主要的比较法操作模式: • 1. 隐含的比较法
在田野工作中,当观察到目标文化的实践时,人类学家会不时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的相似实践进 行比较。这种隐含的比较法通常产生有价值的理论建构。 • 2. 两元文化比较法 这需要系统地对照和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实践,以识别共性和差异性,并建立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于解释文化之间的差异。 • 3. 多元文化比较法 这种方法涉及到多个文化场景的比较。例如,研究者可能会比较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以识别共 性和差异性。
学者学会当地的语言,以便更好地与研究对 象交流和理解他们的文化。
长时间居住于研究对象的社区,通常不少于 一个年度周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和社会互动。
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学者不仅是旁观者, 还积极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生活,以获得 更深入的洞察。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fford Geertz)将文化视为象征系统, 强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如何塑造了社会行为者的看法 、感知和思考方式。他强调文化的象征性和意义的构 建。
后现代主义派强调文化的建构性和多样性,认为文化 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性的过程,而意义是通过互 动和交流而形成的。
三、学科标志:田野工作与民族志 (一)田野工作的特征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三)什么是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家的理想之一,它 允许我们在不同文化之间验证理论、发现共 性和差异,以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深入理解。
跨文化比较建立的前提是承认文化具有 多样性、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虽然各地 的社会与文化存在差异,但仍存在着一些共 同的可供分析的单元与要素。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78b17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c.png)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二 )机能主义 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三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环境决定论”(华生)
三、心理学的谱系
6、广告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法律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
咨询心理学家
大众心理学家
心理治疗师
记忆是怎样存储在大脑中的? 生物心理学家
精神药理学家
问题
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教一条狗听从命令?
实验心理学家
三、心理学的谱系
(一 )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6、认知心理学 7、人格心理学 8、变态心理学 9、动物心理学 10、心理测量学
三、心理学的谱系
(二)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2、临床心理学 3、咨询心理学 4、工业心理学 5、管理心理学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四)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柯勒 考夫卡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六)认知心理学( )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 1908-1970) 罗杰斯
投射测验法
罗夏克墨渍(迹)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中国文化概论_绪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_绪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f5c8c5a3c1ec5da50e27066.png)
(简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P16)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 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 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 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 交通。
气候变化大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 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 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 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 病虫害等等。(P17)
三、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地域文化的 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 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 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 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 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 得失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 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 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 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先秦时期, 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 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 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 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狭义文化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 (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 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 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 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765fdad15abe23482f4dfd.png)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 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法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统一
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 的自然观 唯物辩证 的历史观
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 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就是 这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和 突出表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和交换关系,资产阶 级所有制关系,这个 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 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 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 资产阶级社会,现在 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 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 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唯物史观
从必然到自由
客观事物
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
研究、认识 认识论
客观规律
辩证法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 • 2、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从狭义上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 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从阶级属性讲
——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人类解放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 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十月革命胜利
2006年1月21日,人们高举列宁画像在列宁 陵墓外聚集敬献鲜花,纪念列宁逝世82周年。
第一章园艺植物栽培概论绪论
![第一章园艺植物栽培概论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8167a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5.png)
第一章园艺植物栽培概论绪论引言:园艺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种植和培育各类植物,在固定的土地上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植物生长体系的过程。
园艺植物栽培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它涉及到植物学、生物学、土壤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也需要艺术家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技巧。
本章将围绕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展开介绍。
一、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园艺植物栽培是在固定的土地上进行的一系列植物生长管理活动。
它既包括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播种、种植、浇水、施肥、修剪等,也包括一些高级的技术手段,如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组织培养等。
园艺植物栽培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生产植物,以满足人们对食物、药材、观赏植物等的需求。
园艺植物栽培包括蔬菜园艺、果树园艺、花卉园艺等多个领域。
蔬菜园艺主要指人们对蔬菜的种植和管理,以生产出优质的蔬菜。
果树园艺则是指果树的栽培和管理,以获得丰收的果实。
花卉园艺则是指各类花卉的种植和养护,以满足人们对美丽花卉的需求。
二、园艺植物栽培的原理1.土壤适宜性土壤是园艺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壤的适宜性对于园艺植物栽培来说至关重要。
适宜的土壤应具备以下特点:肥沃、富含养分、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通气性好等。
此外,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也不同,因此在选择种植植物时需要考虑土壤的适应能力。
2.光照条件光照是园艺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光照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选择种植位置和植物品种时,需要考虑光照条件。
3.温度条件温度是园艺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不同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选择种植植物时需要考虑温度条件,尤其是对于温度敏感的植物。
4.水分条件适宜的水分条件对于园艺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缺水或过多的水分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确保植物获得适宜的水分供应。
结论:园艺植物栽培是一门宝贵的学科和艺术,它不仅帮助人们满足生活的需要,也为人们提供了美丽和满足审美需求的文化艺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1.1 材料的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称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重点)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第1章 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1.1.1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1 强度、刚度与塑性
静拉伸实验
第1章 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拉伸曲线四个阶段
• 2、 es 屈服阶段
变形不明显。 卸载,试样的伸长部分恢复,保留一部分残余变形。 屈服:载荷不增加或略减小,试样继续伸长。
Fs:屈服载荷
σS:屈服点 σS = Fs / A 0
拉伸曲线四个阶段
• 3、 sb 强化阶段
变形明显。变形均匀发生 形变强化:塑性变形增大,变形抗力逐增。
力,也称屈服强度。计算公式为
• • 式中 • •
σ0.2=F0.2/S0
(1-4)
σ0.2——规定残余伸长应力,MPa;
F0.2——残余伸长率达到0.2%时的载荷,N;
S0——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②抗拉强度: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称为
抗拉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
σb=Fb/S0
(1-5)
σs=Fs/S0
(1-3)
• 式中 σs——屈服点,MPa;
•
Fs——试样屈服时的载荷,N;
•
S0——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按GB/T 228—2002
规拉定伸可力用后规,定其残标余距伸长长度应部力分σ的0残.2表余示伸。长σ率0达.2表到0示.2试%时样的卸应除
1.1.1材料的力学性能
静拉伸实验
(1)拉伸试样:拉伸试样的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类。在国家标准 (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对试样的 形状、尺寸及加工要求均有明确的规定。图1-5所示为圆形拉伸试 样。
第1章 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1.1.1材料的力学性能
(2)力-伸长曲线:拉伸试验中得出的拉伸力与伸长量的关系曲 线叫做力伸长曲线。
三、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及特点 【内容体系】
一条线,两张图,三种材料,四把火
【课程特点】
工 程 材 料 基 础
基
钢
础
的
理
热
论
处
理
常 用 工 程 材
合 理 选 材
料
材 料 的 力 学 性 能
材 料 的 晶 体 结 构
材 料铁 的碳 结合 晶金 与相 相图
热 处 理 原 理
钢钢 的的 整表 体面 热热 处处 理理
热 处 理 工 艺 设 计
金 属 材 料
非 金 属 材 料
图
复 合 材 料
材 料 的 选 用
原
则
典 型 零 件 的 选 材 分
析
工工 业程 用铸 钢铁
非 铁 金 属 与
颗
粒
层
增
状
强 复 合 材 料
复 合 材 料
绪论
四、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课程性质及学习方法】 【学习目的】 【学习任务】
图1-6是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纵坐标表示。
力 F,单位是N;横坐标表示伸长 量Δl,单位是mm。由力伸长曲
线可以看出,随着拉伸力的不断 增加,试样经历了以下几个变形 阶段:
拉伸曲线四个阶段
• 1、oe 弹性变形阶段
变形不明显,卸载,试样恢复原状。 Fe:弹性变形的最大拉伸力
σe:弹性极限 σe = Fe / A 0
• 式中 σb——抗拉强度,MPa;
•
Fb——试样承受的最大载荷,N;
•
S0——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抗拉强度表示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均匀变形
的抗力。零件在工作中所承受的 应力,不允许超过抗拉
强是为屈度机强,械比否零。则件屈会设强产计比生和高断选,裂材则。的材抗主料拉要强强依度度据的。σb和有在屈效工服利程点上用σ把s率一σs高样/σ,,b称但也
Fb:拉伸试验的最大载荷
σb:抗拉强度 σb = Fb / A 0
拉伸曲线四个阶段
• 4、 bk 颈缩阶段 颈缩:最大值Fb后,直径发生局部收缩。
Fk : 断裂载荷 (极少使用)
伸长集中在缩颈,直至断裂。
(1)强度
•
①屈服点: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
继续伸长(变形)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其计算公式为
(1-7)
•
S0——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S1——试样拉断后缩颈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mm2。
2 硬度
抵抗外物压入的能力,称为硬度――综合性能指标。 (1)布氏硬度HB ( Brinell-hardness )
适用于未经淬火的钢、铸铁、有色 金属或质地轻软的轴承合金。
布氏硬度计
❖ <450HBS; 适用范围: ❖ <650HBW;
过高也不好,一般以0.75左右为宜。
(2)刚度
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 弹性模量E (切变模量G)
(3).塑性
•
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常
用的塑性判据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它们也是由拉
伸试验测得的。
•
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
比称为断后伸长率,其计算公式为
•
δ=(l1- l0)/l0×100%
• 式中 δ——试样断后伸长率,%;
(1-6)
•
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
•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
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 缩率,其计算公式为
•
ψ=(S0-S1)/S0×100%
• 式中 ψ——断面收缩率,%;
按照物理效应分类
压电材料、光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 声光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激光材料等
从应用角度分类
结构材料、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汽车材料、核材料 建筑材料、包装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信息材料
从化学角度分类
无机材料 有机材料
按照开发和应用时期分类
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
绪论
二、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示意图
洛
( Rockwll hardness )
计
氏 硬
度
定义:每0.002mm相当于
绪论
一、材料与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 【材料科学】 【材料的分类】
材 料 的 分 类
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按照使用性能和用途特点分类
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按照结晶状态分类 按照物理性能分类
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材料 准晶材料、液晶材料
高强度材料、绝缘材料、高温材料 超硬材料、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透光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