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
古迹

地 宫
• 如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4.中国古代帝陵 (1)秦始皇陵 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帝王陵寝制度。 (2)西汉帝陵,11为皇帝临位,其中汉武帝茂陵最大。 (3)唐代帝陵 唐十八陵,太宗昭陵开以山为陵先例,乾陵是两个黄帝陵墓。 (4)宋代陵墓 北宋陵墓位于河南巩县,南宋帝陵位于浙江绍兴。 (5)元代陵墓 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草原。 (6)明代帝陵 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景泰陵。 (7)清代陵墓 关外三陵(新宾永陵,沈阳福陵和昭陵) ;遵化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 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唐昭陵
•
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式:在地宫之上筑高大圆形的砖城,称宝城;宝 城内填土形成一个高出城墙的大圆顶,称宝顶;在宝顶前筑一方形城台, 城台上建一方形明楼,楼内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这种由宝城宝顶和 方城明楼组合成一体的陵体,是明、清两代皇陵采用的封土形式。
明 长 陵 的 三 大 院 落
• •
②陵区建筑
• 罗马式建筑盛行于10世纪至12世纪,基督教 堂的主要形式。建筑以水平线为主体,屋 顶为圆拱形,门窗也多采用同心多层的小 园券,宽厚的墙壁,粗大的圆柱,不掺杂 复杂的装饰。整个建筑线条简单浑圆,造 型厚实稳重。代表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斜 塔和比萨主教堂、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等。
比 萨 教 堂 建 筑 群
第7章
遗址遗迹类旅 游资源
第一节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一、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含义 (一)广义的历史古迹 指人类社会留下的遗迹和遗物。 (二)狭义的历史古迹 主要指历史活动遗址、古建筑、古陵墓 和历史文物。 (三)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 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 益的历史遗址和遗物。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以下是关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分类表:1. 自然景观类:- 山脉、山峰和岭系- 湖泊和水源- 河流和瀑布- 海洋和海岸线- 森林、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2. 历史遗址和古迹类:- 古代城市遗址- 古代建筑物(宫殿、寺庙、古塔等)- 古代墓地和陵墓- 历史战场和要塞3. 传统艺术和表演类:- 戏剧和音乐表演- 舞蹈和芭蕾- 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 传统节日和庆典4. 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类:- 文化遗产村和历史街区- 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机构- 古老的图书馆和收藏品5. 原住民文化和民族风情类:- 原住民村落和保留区- 传统民族工艺品和服饰- 独特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表演- 民族美术品和手工艺品6. 宗教遗址和宗教仪式类:- 古代宗教圣地和建筑物- 宗教节日和仪式- 宗教艺术和雕塑- 神庙和寺庙7. 美食文化类:- 传统菜肴和烹饪技巧- 食品市场和街边小吃- 烹饪课程和美食导览这些分类是为了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不同的分类可以相互结合,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同时,这个分类表也可以用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文化和旅游资源是世界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业不仅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下面将逐一介绍上述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中的各类资源。
首先,自然景观类是指各种自然地貌和地理特征。
山脉、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景观因其壮观和匠心独具的美丽景色而吸引着大量游客。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和探险家。
而尼亚加拉瀑布则以其壮观的景色赢得了世界知名度。
其次,历史遗址和古迹类是游客们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的绝佳途径。
古代城市遗址、古建筑物和墓地等都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文化积淀。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世界的奇迹,它们代表着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工程成就。
而中国的长城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历史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及鉴赏

第七章历史遗址遗迹旅游资源及鉴赏第一节概述一、历史遗迹的概念1、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遗址遗迹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迹、遗址、遗物,是古代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和见证,反映了历史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筑、艺术、风俗等特点和水平,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由于距现代人生活时代久远,保存又不完整,需要人去考证、分析,因而有一种神秘感。
其中以历史时代早、保存较好、而又距城市或风景点近的遗址,旅游的开发价值大。
2、历史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历史遗址遗迹。
历史遗址遗迹只有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可以视为旅游资源:(1)历史的知名性,该遗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2)文化的展示性,历史遗址旅游是历史文化的体验之旅,只有物质遗存丰富,文化内涵浓厚的历史遗址,才能让普通游客看有所知,知有所思,感触深刻,难以忘怀;(3)开发的可能性,旅游者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对历史遗址的遗存环境带来干扰,影响遗址的寿命,旅游开发不会对其造成负面影响的历史遗址才允许进行旅游开发利用。
3、历史遗址遗迹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历史已成为过去,但历史又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得以延续和保留,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性的具体反映,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写照,揭示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历史遗址考古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础,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
漫长而又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对现代人而言,充满陌生、神秘、奇特、有趣之感,了解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变,探索人类进步的脚步,追寻社会文明的真谛,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
追寻历史遗址就是追溯历史,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是现代人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可靠媒介之一,能够化解旅游者的思古、忆古、怀古之情,满足增长历史知识的需要。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清西陵
中国历史文物古式的场所,可分为 佛教文化建筑、道教文化建筑、伊斯兰教文 化建筑、基督教文化建筑等。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建筑
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白马寺——中国官方营建的最早的佛寺
概址,包括人类化石、原始聚落遗址、生产工具和
论生活用品等。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旅 游 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源 概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旅 游 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源 概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表现手法
工笔画、写意画、半工写
特定用途
寺观壁画、卷轴画、年画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创作思想及审美情趣
文人画——水墨写意与 诗书画相结合作为其表 现形式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宫廷画——反映统治阶级 的思想立场和审美情趣, 并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绘画 由宫廷专职画家制作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资古城与古城遗址 源夏、商、周时开始筑城,战国后出现较大的城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古城建筑
中国古城一般筑有城墙,城墙外有护城 河,城内有皇城、宫城、内城。 城墙用来阻止敌人侵犯。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

古代陵墓遗址
代表:秦始皇陵、汉茂陵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
意义: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 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战场遗址
定义:古代战场遗址是 指历史上战争或战役发 生地点的遗址,包括战 场、营地、防御工事等。
特点:具有历史、文化、 考古等多方面价值,是 了解古代战争史、军事 史的重要途径。
类型:包括古代战 场、城堡、要塞、 军事设施等。
价值:对于研究古代战 争史、军事史、社会史 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 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
古代水利工程遗址
定义:古代水利工程遗址是指历史上修建的水利工程遗留下来的建筑、设施和遗迹。
特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促进经济发展: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是 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保护和开发这些资 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
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历史遗址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国际形象:保护历史遗址有助于提高 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
建立保护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这些资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 方面的价值,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了解和 欣赏,可以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 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 发展。
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价值
历史价值: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帮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 艺术价值: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是艺术鉴赏的重要资源 科学价值:为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提供研究材料,推动科学的发展 旅游价值: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讲解

说
明
历代修建的长城所遗存的残迹。
古代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等遗迹。
古代著名战事、战役的发生地。
古代其它军事设施的遗迹、遗址。
古代关税交纳、报关结关场所遗址。
旅居外地商人设立的馆舍遗址。
古代票号、商号、店铺遗址。
举例 湖北楚长城遗址 甘肃居延塞烽燧台 辽宁萨尔浒战役遗址 河北冉庄地道遗址 泉州市舶司古海关遗址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西平遥古票号店铺
三、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 方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良 渚文化等。
2、典型特征 ⑴婚姻状况:一夫一妻的从男居婚姻; ⑵开始铜器的制造; ⑶ 石斧、石锄、石镰等农具的出土,农业进入 高效锄耕阶段; ⑷ 制陶出现了转轮法工艺,更加规则均匀美观, 龙山黑陶成为标志。 ⑸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阶级的形成。
经废弃、或掩埋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 迹和遗物。
(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
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 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筑
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址 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 动遗物(文物)。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浙江缙云独峰书院 河南登封元代观星台
函谷关、玉门关等 子午岭的秦直道 秦岭褒斜栈道 新疆塔什库尔干
盖茨河畔古驿舍遗址
古运河
古代用作航运的人工水道残段。
京杭大运河北部残段
古代水利 工程遗址
古水渠 古井
废堤坝
古代用作排水、灌溉人工水道残段。 新疆坎儿井遗址
古代开挖取水的井筒。
杭州唐北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游资古战场遗址 源险要的据守地形,留下一些战争遗迹。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资古城与古城遗址 源夏、商、周时开始筑城,战国后出现较大的城
概
论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管理教研室
古城建筑
中国古城一般筑有城墙,城墙外有护城 河,城内有皇城、宫城、内城。 城墙用来阻止敌人侵犯。
游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资
源第
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概四节
二、青铜器遗存
论历
史 文 物
三、陶瓷器遗存
四、雕塑遗存 五、古代绘画遗存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游一、原始社会文物遗存 资 源原始社会的石器 概新石器时代玉器和陶器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 资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源从人类形成到有文字记载历史以前的人类活动遗
概址,包括人类化石、原始聚落遗址、生产工具和
论生活用品等。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旅 游 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源 概 论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桂林旅专景区开发与管理教研室
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特点
历史性和时代性 广泛性和集中性 民族性和地域性 多样性和动态性 人为性和不可再生性
旅
桂桂林林旅旅游游高高等等专专科科学学校校
游 第八章 中国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资
源第二
一、古人类文化遗址
概节
论人类
二、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历
史 文
旅游学概论(第五章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五)按照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分类 1、有限旅游资源 有限旅游资源指有一些旅游资源不能够持续地、无
限量地供给,对其使用必须制定计划性、保护性的措施 ,来保证以后的旅游者仍可使用该旅游资源。
•
有限可以是指该旅游资源存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有限 性,如一些古建筑;
•
也可以是某一些旅游资源供给数量的有限性,及存 在一个客容量的问题,需要旅游业经营者采用一定的供 销途径来予以控制。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对旅游资源细分为8个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 (参见教材102页表5-1)。
• A 地文景观
• E.遗址遗迹
• B 水域风光
• F.建筑与设施
• C 生物景观
• G.旅游商品
• D 天象与气候景观
• H.人文活动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1)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2)古迹旅游资源(含地面和地下的历史遗存、古
迹等)。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2、人文旅游资源 (3)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含各类宗教建筑、宗教园 林、宗教艺术、宗教文化现象等)。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1)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观看视频资料,注意里面介绍了哪些民俗风情旅游资 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2)购物旅游资源。
•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分法 3、社会旅游资源 (3)城市景观旅游资源。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一)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一)
文化和旅游资源分类表是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按照类别划分进行整理,以便游客更好地了解各地独特的文化和旅游景点。
下面将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别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文化类资源:
1. 古代文明遗址:如西安兵马俑、洛阳白马寺等,它们是我国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2. 风景名胜区:如黄山、张家界等,这些景区以其瑰丽的自然风景和文化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 名人故居:如曲阜孔庙、天津齐白石故居等,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是了解名人风采和文化底蕴的绝佳场所。
二、旅游类资源:
1. 沙漠景观: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鄂尔多斯沙漠等,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美景天堂。
2. 海岛旅游:如海南、台湾等,以其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水上活动而著名,更是不少蜜月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3. 公园游览:如北京颐和园、上海中山公园等,这些公园树木葱茏、花草盛开,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亲子旅游的好去处。
三、特色类资源:
1. 民族习俗:如广西龙船节、重庆渝北李子篮节等,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
2. 美食文化:如四川火锅、湖南米粉等,各地的特色美食为游客带来味觉的享受,让人流连忘返。
3. 特色城市:如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以其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光,成为了游客们体验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总之,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我国独具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宝藏,通过有序的分类整理,可以更好地梳理宝藏的内容和吸引力,让更多游客对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四)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四)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黄龙洞
桂林芦笛岩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五)红层地貌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二、海洋旅游资源
基岩海岸景观丰富,岩岸、沙滩、碧海、白浪, 有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台、海蚀崖、海蚀拱 等各种海蚀地貌和沙堤、连岛沙洲、沙嘴等海 积地貌。沙堤、沙嘴常常把一部分海湾封闭起 来成为泻湖,有时湖中还有湾,湾中又被湾口 沙嘴隔成小湖。湾 中有湖,湖中有湾,景观独 特。站在基岩海岸上,背有起伏的山丘,前有 散罗的岛屿,极目处,水天相接,观大海之空 阔,视巨浪之澎湃,听海涛之轰鸣,思宇宙之 浩瀚,心潮逐浪,能产生无限的激情,是游览 观光的好地方。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一)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
华山
黄山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二)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旅游资源
三. 名山旅游资源 (二)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
大同火山群
长白山火山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四、湖泊旅游资源 1、构造湖
滇池
洱海
第五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四、湖泊旅游资源 1、构造湖
青海湖
洞庭湖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教学大纲

《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教学大纲学时数:72课程类型:专业课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职业技术课,本大纲是依据2010年院编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的。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主要讲述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类型、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程序。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类型,掌握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三、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旅游资源内涵、特征及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内涵二、旅游资源的特征三、旅游资源分类概述四、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理解。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的界定和识别。
[教学建议]前两个知识点建议采取启发——讨论——总结的授课方法。
后两个知识点建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旅游资源分类及识别的讲授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中主要的、常见的基本类型的特征、成因、属性,学会识别不同基本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三、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四、天文气象类旅游资源[教学重点]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内容的识别。
[教学建议]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授,并请学生对某一项旅游资源归类。
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系统,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中主要的、常见的基本类型的特征、成因、属性,学会识别不同基本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一、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二、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三、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四、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教学重点]各类人文旅游资源内容的识别。
[教学建议]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讲授,并请学生对某一项人文旅游资源归类识别。
《旅游资源分类》课件 (2)

旅游资源国际交流
旅游资源合作
国际间旅游资源共 享合作
旅游资源联合 开发
多国合作共同开发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共同 保护
国际旅游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交流
跨国间旅游资源交 流合作
回顾旅游资源分 类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分类是整理和管理旅游资源的基础,有助于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
制定合理的旅游资 源开发计划
旅游资源设计
设计旅游景点和线 路的布局
旅游资源评价
评估旅游资源的品 质与特色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景点开发
打造各具特色的旅 游景点
旅游产品开发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 的旅游产品
旅游活动开发
丰富多彩的旅游活 动策划
旅游线路开发
规划多样化的旅游 线路
旅游资源利用
旅游资源保护
要保护环境、文化 和社会资源
保障游客安全
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措施
旅游项目管理
开发优质项目
旅游资源保护法 律法规
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自然保护法、文物保护法、旅游法和 环境保护法等法规,规范了旅游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促进 了旅游资源的合理管理与保护。
旅游资源管理机构
国家旅游局
制定政策法规
文化艺术资源包括各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遗产、美术馆展览、 文学艺术表演和音乐舞蹈表演等。这些资源传承着民族的 文化传统,展示着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01 风土人情
反映地方文化的习俗和风情
02 乡村民俗
乡村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
03 地方特色美食
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
结语
文化的传承
旅游资源07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1.体现出一定时期特殊的人文精神
等级森严
•中轴对称:严肃庄重、井井有 条
实践理性
中庸思想 情感特征
•平面铺展 •土木材料:温和、轻捷、平缓
•红色:喜庆;黄色:富贵 •五行(五色土) •风水
2.框架式结构
以木栏、木柱、木梁、木椽等构成房屋的主要框架 墙倒屋不塌
功能灵活多变
三大名楼: 岳阳楼(湖南) 藤王阁(江西) 黄鹤楼(湖北)
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
声音悠长,堪称奇趣,
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
的神秘气氛。
(三)陵墓建筑景观
1、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 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 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 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 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 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 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3.抬梁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 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 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 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 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 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 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 、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
古建筑是指古代人们利用自然界的土、石、木等 建筑材料,经过设计,运用一定的建筑技术和建筑 艺术,建成供人类生产、生活和其它活动使用的房 屋和场所。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是世界三大主要 建筑体系。
二、中国古代建筑旅游资源审美特征
【中国旅游地理】古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四)古战场
古战役的战场遗址、遗迹及有关历史 事件的遗迹无不吸引着游人前往怀古凭吊 及观赏。在我国,较著名的是赤壁之战的 古战场遗址,它位于湖北蒲圻县西北36公 里的长江南岸,此处有赤壁、南屏、金鸾 三山,起伏毗连,苍翠入绘,景色诱人。
草船借箭 赤壁怀古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第一节 古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一、古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概述
古遗址、古遗迹是指古代人类生产、 生活等活动所遗留下来的遗址、地点,是 人文资源中年代最古老的景观形态表现。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二、主要古遗址、遗迹类型
(一)古人类遗址
古人类遗址是自从人类发展到有文字记载以 前的人类历史遗址,包括古人类化石、原始部落 遗址、原始人生产和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及劳动 产品等。
俯瞰故宫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2.古代城防建筑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类型主要有城墙、 城门河长城。
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城墙只有北京故 宫、西安、平遥、兴城、寿县和江陵等地 的古城墙。
平 遥 古 城 墙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3.古代工程
包括古代桥梁、水利工程等。 古代桥梁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有:河 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广西程阳桥、苏 州宝带桥、四川安澜桥、泉州洛阳桥、安 平桥等。古代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典型代 表有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陕西郑国渠、 荆江大堤、黄河大堤、京杭大运河等。
北 京 天 坛
南京中山陵的牌楼
黄鹤楼
中国的大汶口文化遗址、楼兰古文化 遗址、美洲的玛雅文化遗址、伊拉克的空 中花园遗址等。
第三章 人文旅游资源
(三)古都
人类历史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而 且在不同朝代不仅建有自己的都城和城市 体系,而且各诸侯国、邦国也都有自己的 都城和城市。世界著名的古城帝都有:中 国的西安和北京、俄罗斯的彼得堡和莫斯 科、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墨西哥的 墨西哥城„„
旅游地理学——第5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2、作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必须要能够通过对其利用而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资源有这样一些内涵:
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 “资源”的概念本身即意含着“有用”的内涵; 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
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必须使用的纯粹 接待因素; 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一个 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在另一个地方 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3)气候生物
天文/气象景观景型、日照景型、空气景型、 冰雪景型、雾/雾凇景型、气候景型、原始植 物群落景型、风景林景型、风景草原/草甸景 型、观赏花草景型、野生动物栖息地景型、游 憩性渔猎地景型、构景地表土壤景型
(4)其他
上述未包括的自然景观景型
2、人文景系
(1)历史遗产
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防御 体系遗址、古城与古城遗址、帝陵与名人陵墓、 皇室/官署建筑群、宗教/礼制建筑群、殿堂、 楼阁、古塔、牌坊/门楼、碑碣、传统建筑小 品、古典园林、近代西洋建筑、名桥、传统聚 落/田园、古井、古民居、石窟/摩崖石刻、 古代水利/交通工程、历史街区、历史纪念地、 革命纪念地
• 即旅游资源都分布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一
定的地理环境、建筑艺术、民俗、宗教、文化的特点。
4、综合性
• 即在同一旅游地区内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是交错在一起的,很少
孤立存在。
5、季节性
• 即旅游资源受所在地理纬度、地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自然
景观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6、永续性
• 即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可以供人们永远利用,而旅游者所带走的只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类
史前人类 活动遗址
古代居住 地遗址
古代生产 地遗址
小类 原始洞穴遗址 原始村落遗址
原始文化层 城池遗址 村落遗址 矿山遗址 冶炼遗址 窑场遗址 作坊遗址
说
明
史前人类居住使用过的各类洞窟。
史前人类栖居的聚落和文化遗址。
史前人类活动痕迹、遗物的堆积层。
废弃的古代城市、城堡、城镇遗址。
历史时期曾使用的古代村落遗址。
例如:各种可移动的文物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根据时间分类 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 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商周青铜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址 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址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 近现代史迹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3)根据文化内涵分类
实用代表
河姆渡文化:位于浙 江余姚罗江乡河姆度 村,保存四层文化层, 其中三、四层距今 7000-6000年,发现 干栏式建筑和榫卯结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件 构。
实用文档
马家窑文化: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 4500年。
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 器高14.1cm、口径29cm。 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 出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 型,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 绘实用人文档物形态的作品。
举例 湖北楚长城遗址 甘肃居延塞烽燧台 辽宁萨尔浒战役遗址 河北冉庄地道遗址 泉州市舶司古海关遗址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 山西平遥古票号店铺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古代科教 文化遗址
古代交通 通讯遗址
古书院学堂 古科研遗址
关隘遗址 古驿道遗址 古栈道遗址
古驿站邮站
古代读书讲学场所遗址。 古代科学研究实验场所遗址。 古代交通关口、关城遗址。 古代交通干道的遗址。 古代于悬崖绝壁架设的窄路遗迹。 古代用于交通通讯的中途住宿、补 给、换马的场所遗址。
第五章 历史遗址遗迹类
旅游资源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一、历史遗址概述 1.历史遗址概念的界定 (1)广义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各类社会活动所遗留 下来的一切活动痕迹和遗物,包含除现代人类活动 产物之外的所有历史时期、所有表现和存在形式的 历史产物。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古代矿藏开采形成的矿洞、矿坑等。
古代炼制矿石的场址。
古代制陶、制瓷、烧砖、制瓦窑址。
古代器物制作的手工作坊遗址。
举例 北京猿人遗址 西安半坡遗址 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海南海底村落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 河南铁生沟冶铁遗址 江西景德镇古瓷窑 铜、玉、漆器作坊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历史遗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2)历史遗址的历史性
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性的具体反映。 (3)历史遗址的文化性
历史遗址具有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性, 是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旋涡纹瓶:为马家窑文化 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 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 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 一。
实用文档
三、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方 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良渚 文化等。
实用文档
2、典型特征 ⑴婚姻状况:一夫一妻的从男居婚姻; ⑵开始铜器的制造; ⑶ 石斧、石锄、石镰等农具的出土,农业进入高 效锄耕阶段; ⑷ 制陶出现了转轮法工艺,更加规则均匀美观, 龙山黑陶成为标志。 ⑸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阶级的形成。
确,但地面和地下历史遗存缺乏,无较多痕迹 和遗物可寻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 例如:赤壁古战场遗迹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遗址类旅游资源: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 地点准确,具有较为丰富的地面和地下文化 遗存的活动场所。
例如:郑州二里冈、西安半坡
实用文档
遗物类旅游资源:一般指非固定文物, 是指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创造和使用、能够 反映古代社会发展、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 器物。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 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 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 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 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 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实化用文中档 心。
实用文档
盘龙城遗址,距武汉市区仅5公里。东西长 1100米,南北宽1000米。城址坐落在整个遗址 的东南部,平面形状略呈方形,城内发现有三处 大型宫殿基址。
(2)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利用,现在已经废
弃、或掩埋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迹和 遗物。
实用文档
(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
动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 留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
筑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 址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动 遗物(文物)。
陕西郑国渠首遗址
废港口
废弃使用的港口、码头、渡口。
台湾彰化鹿仔港遗址
革命遗址 近代革命活动所形成的活动场所、事件发生地等。
实用文档
延安革命旧址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三、历史遗址的旅游吸引因素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 4、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
实用文档
(2)娘子关 处山西、河北
两省的交界处,是长 城上的著名关隘,人 称万里长城第九关。 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 作为省内外的标志。
“楼头古戌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
实用文档
2.驿道和驿站遗址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 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起点,经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 道。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 道三条路线。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四.历史遗址类资源的旅游开发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 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五.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 1、历史遗存的保护 2、遗存环境的保护 3、出土文物的保护 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
二、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1.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涵盖范畴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
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历史遗址。
三个条件:历史的知名性; 文化的展示性; 开发的可能性;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
2、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分类
(1)根据历史遗址的遗存形式
遗迹类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托,空间地点较准
实用文档
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
二、古代交通道路遗址 1.关隘遗址
即关津要隘,是古代设于交通要道、险峻 之地、边关要塞、出入路口的防御守卫设施.
实用文档
典型代表: (1)函谷关遗址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北15 公里处。西据高原,东临 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 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 关要塞之一。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
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 山顶洞人头盖骨 广西柳江人、云南丽江人等。
实用文档
体态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细小化,出现了弓箭,掌握了捕鱼技术; 具备早期的审美观念; 婚姻状况:血缘内婚向族外婚过渡。
柳江人头盖骨
实用文档
二、母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主要文化遗存: 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的马
大类
古代军事 活动遗址
古代商贸 活动遗址
小类 长城遗址 烽燧遗址 战场遗址 其它军事遗址 海关遗址 会馆遗址 古商号遗址
说
明
历代修建的长城所遗存的残迹。
古代军事报警的烽火台等遗迹。
古代著名战事、战役的发生地。
古代其它军事设施的遗迹、遗址。
古代关税交纳、报关结关场所遗址。
旅居外地商人设立的馆舍遗址。
古代票号、商号、店铺遗址。
实用文档
3、主要代表
(1)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存 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大 汶口,距今约6000-4000 年,小型房屋出现,陶器 种类多样。
彩陶器座 (江苏邳州大墩子出土 )
实用文档
(2)龙山文化 1928年山东章丘龙山镇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 常见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
和薄壁蛋壳黑陶,故曾称为 黑陶文化,后改称龙山文化。
家窑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
实用文档
2、典型特征 ⑴磨制石器; ⑵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出现; ⑶原始村落出现; ⑷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彩陶文化成为其典 型的标志; (5)婚姻状况:族外婚姻制度
实用文档
3、主要代表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于 1953年。1954-1957年 经过5次发掘,出土房屋 遗址45座、墓葬250余座 生产生活用具万件之多。 1958年,建成我国第一座 遗址博物馆。
实用文档
第二节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旅游资源 一、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1、直立人阶段遗址
大约从人类起源到10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云南元谋猿人(25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115万年) 北京猿人(70~20万年)
实用文档
猿人头骨
实用文档
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生理特征,但保留较多的 原始性。 使用打制石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 利用天然火种取暖和加工食物。 婚姻状况:血缘婚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