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608a798d6529647d2728528d.png)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 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 (二)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 (三)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两周
• (四)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 成瘾物质所致。
• (二)心理症状群 1.焦虑。 2.自责自罪 患者对自己既往的一些轻微 过失或错误痛加责备。 3.精神病性症状 主要是妄想或幻觉。 4.认知症状 抑郁症伴发的认知症状主 要是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属可逆。
• 5.自杀观念和行为 抑郁症患者半数左右会出现 自杀观念。 • 6.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 发动的迟缓和思流的缓慢。在行为上表现为运动 迟缓,工作效率下降,重者可达木僵程度。 • 7.自知力 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自知力完整。
• 二
临床表现
1.情感高涨:患者表现为轻松、愉快、热情、 乐观、兴高采烈、无忧无虑。这种情感是愉快的 并具有相当的感染力。
• 2.思维奔逸:是指思维联想速度的加快,患者言 语增多、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感到说话的速度 远远跟不上思想。
• 3.意志行为增强:即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病 人的精力异常充沛,且兴趣广泛,活动明显增多, 但做事缺乏计划性,虽终日忙碌不停,常常是虎 头蛇尾。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攻击或毁物行为。
5.文拉法辛:是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 还有轻度的DA再摄取抑制作用。低剂量 时以5-HT为主,中等剂量以5-HT和NE 作用为主,高剂量时则有多巴胺作用, 所以对重性抑郁使用文拉法辛缓释剂 150mg/日时就能达到5-HT和NE再摄 取的作用,起效快,高剂量时对难治性 抑郁效果好。 6.米氮平:被称为NE和特异性5-HT能抗 抑郁剂,其他类都是5-HT和NE再摄取 抑制剂,而米氮平是增加NE和5-HT的
心境障碍的概念
![心境障碍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2230119c5da50e2524d7f79.png)
1.1心境障碍的概念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程。
1.2心境障碍类型按ICD-10分类,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等几个类型。
1.2.1躁狂发作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
发作应至少持续1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躁狂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
若躁狂反复发作,按ICD-10归类为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表现:1、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
典型的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境轻松、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
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幽默,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
语量大,语速快,口若悬河,有些自感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
联想丰富,概念一个接着一个的产生,或引经据典,或高谈阔论,严重时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因而活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有的表现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爱与人开玩笑,爱接近异性;注重打扮,行为轻率和莽撞,自控能力差。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c9e6fac92cc58bd63186bd99.png)
4、认知症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认 知扭曲。 5、自杀观念和行为:最终会有10%--15% 死于自杀。扩大自杀、曲线自杀、微笑 自杀。 6、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思维迟缓,言语减少,思考困难,木僵。 7、自知力:部分病人自知力完整,伴有精 神病症状者自知力不完整甚至完全丧失1、睡眠紊乱:早段失眠最多见、末段失眠 (早醒)最具特征性。 2、食欲紊乱: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为70%左 右。
1、躁狂发作 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历 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 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 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症状标准] 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 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 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3)语量增多;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二、分类(CCMD—2—R)
躁狂症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躁狂相 抑郁相 混合相 快速循环相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抑郁症 环性心境
其他情感障碍
分类(CCMD—3)
躁狂发作 轻性躁狂症 无精神病性躁狂症 有精神病性躁狂症 目前为混合发作 复性性躁狂症 轻性抑郁症 目前为快速混合 发作 无精神病性抑郁症 有精神病性抑郁症 复发性抑郁症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 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 不良后果。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 分裂症的诊断。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98224ad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2.png)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
第14页
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疗标准 第 二版》中情感性(心境)障碍诊疗标准
❖ 躁狂症诊疗标准 ❖ 一、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连续最少一
周,在心境高扬期,最少有下述三项;
❖ 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 联想加紧,或意念飘忽,或自觉说话速度跟不上思维活动速度; ❖ 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不持久,或有随境转移; ❖ 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 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尤其灵活,或身体尤其健康,或精力尤其
❖ 诊疗: 躁狂抑郁症(躁狂发作)。经锂盐治疗一月病愈。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
第21页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
第8页
二、抑郁症(型或期): 情感低落,抑郁忧虑,对有或事兴趣变得冷淡;自觉联想迟缓、思索困
难,消极意念沉重,感觉活着没有意思还不如死,且有自卑、自责或 自罪,甚至有罪恶妄想。
意志减退,精神不振,缺乏主动性,有时连日常生活也需人督促,动作 迟缓,重者终日呆立,愁容不展,泪流满面,有卧床不起,甚至呈木 僵状态。有自杀意念强烈,重复出现自杀企图及行为。
❖ 深入查询病史,据家眷回想,六个月前一度没有原因情绪低落,在家 不出门,说话少,不愿做事,自觉人生无味,在家休息二月后上班, 一切正常。
❖ 个性直爽,乐观,喜交际。 ❖ 家族中母曾患精神病,经往院治疗恢复良好。
临床医学情感性心境障碍
第20页
❖ 躯体检验和神经系统检验未发觉异常。精神检验: 仪态端正,接触主 动,谈笑风生,一见如故,主动唱: “中国心,”边唱边舞,说“这 是对伟大祖国母亲爱”。对医院提出十条“建设性意见”,说是“对 医院改革一片心意。”认为自己“是个全才之人,文武双全,人才难 得,但历史证实切不可做孤家寡人,要团结群众,买鸡鸭,送些香烟, 仅是吃小亏占大廉价。
精神疾病(心境障碍)精选知识总结
![精神疾病(心境障碍)精选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d32e0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e.png)
心境障碍知识总结1:什么是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临床上主要有抑郁症和躁狂症两种基本类型。
如果两型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则为双相障碍,即躁狂抑郁症。
而躁狂症或抑郁症是指仅有躁狂或抑郁发作,习惯上称为单相躁狂或单相抑郁。
临床上单相躁狂较少见。
2: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即心境高涨或易激惹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正常。
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情感高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漫无边际的无端喜悦,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异常兴奋,似乎整天处于幸福欢乐的海洋之中,且这种主观心理体验十分鲜明。
患者洋溢着欢乐的风趣和神态,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绚丽,自己也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有的患者尽管情感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愉悦,时而激动暴怒。
部分患者临床上是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并不表现为情感高涨,故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可出现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
甚至可达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
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心境障碍的诊断及干预策略
![心境障碍的诊断及干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5dcd9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9.png)
治疗
抑郁发作的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ECT治疗
治疗
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 1.急性期
(1)尽力减轻和缓解急性症状,缩短病程, 若非难治性患者,一般6-8周应达到此目的。 (2)抗抑郁药应尽早使用,同时注意监测药 物治疗不良反应。
(3)抗抑郁药疗效不佳时可并用其他药,如 抗精神病药、部分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 酸盐、妥泰等。
临床表现(附: 老年性抑郁)
老年性抑郁患者除有抑郁心境外,还表现有: (1)突出的焦虑烦燥情绪 (2)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不适体更为明显 (3)认知功能损害症状(如计算力、记忆力、理 解和判断能力下降) ,类似痴呆表现 (4)躯体不适体诉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 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5)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 无和罪恶妄想。
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原则: 药物安全性高 药物疗效确切 无/少有药物相互作用
(6)对前途虽感悲观, 但经劝说鼓励, 仍 会有好转, 一般不会有绝望感;虽有乏力或 精神不振, 但不会出现严重的思维和行为抑 制。
临床表现(附: 恶劣心境障碍)
(7)常伴随有焦虑、强迫症状的出现。 (8)躯体症状诉说也较常见, 常伴有头 痛、背痛、四肢痛等慢性疼痛症状, 尚有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如胃部不适、腹 泻或便秘等。 (9)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噩梦、睡 眠较浅为特点, 但无明显早醒、昼夜节律 改变及体重减轻等生物学方面改变的症 状。
常在750-1000mg/d。一般在合用治疗后的714天见效, 锂盐的剂量不宜太大。
2)三环类抗抑郁药与甲状腺素联用, 晨 加服三碘甲腺原氨酸(T3)25µg/d, 1周后加 至37.5-50µg/d, 可在1-2周显效, 疗程1-2个月, 不良反应小, 但可能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焦虑、面红。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fee58900f78a6529647d532f.png)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 ),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等方面的改变,躯体症状也很常见。
心境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抑郁(depression )和躁狂(mania)两种截然不同的障碍。
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
本章重点介绍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第-节概述心境障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还包括环性心境障碍( cyclothymia )和恶劣心境(dysthymia )两种持续性心境障碍。
公元前4世纪,Hippocrates将抑郁症描述为一种"厌食、沮丧、失眠、烦躁和坐立不安并首先使用了忧郁(melancholy )这个词,认为是黑胆汁和痰(phlegm)影响到脑而引起。
古希腊人认为躁狂是→种疯狂乱语发现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表现为愤怒、情感不稳、失眠,有时感到悲伤和自卑,他还指出有交替发作的倾向。
法国医生Falret( 1854年)曾描述躁狂和抑郁可在同一患者身上交替出现,命名为"环性精神病(folie cirulaire )" ,其症状为发作性,可自行缓解。
德国精神病学家Kahlbaum( 1882年)首先提出躁狂和抑郁不是两个独立疾病,而是同一种疾病的两个阶段,指出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同时他将慢性抑郁命名为恶劣心境(dysthymia),将以心境高低波动为特征的障碍命名为环性精神障碍(cyclothymia)o Kraepelin ( 1896年)通过纵向研究,将躁狂和抑郁合二为一,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insanity, MDI ),这一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第八章心境障碍
![第八章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00fdd291d4d8d15abf234e15.png)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 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 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 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 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大文豪
海明威
天才科学家 达尔文
大画家
梵高
伟大领袖 丘吉尔
影视巨星 玛丽莲梦露
身边的案例
压力太大 中国富豪选择自杀
据《中国企业家》记者调查并报道,2005年1月 1日,山西鑫龙稀土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赵 恩龙从四层楼跳下死亡,年仅52岁;时隔两天, 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金花股份副董事长徐凯在 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终年56岁。 就在相关调查结束之际,又传出黑龙江辰能哈工 大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庆斌于1月13日 跳楼自杀。因为消息封锁甚严,所以未能及时见 报。
• 事实之四:大部分自杀发生在抑郁症状开始改善的 三个月之内,此时个体仍然是抑郁的。与在医院或 者在抑郁的最低谷时相比,个体在这个时候更容易 接近武器以及有更多的能量去实施他们的自杀计划。
• 寓言之五:自杀更多发生在有钱人当中
• 事实之五:对于社会中的不同阶层,自杀率是 一样的
• 寓言之六:自杀是病人的行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节 主要类型
一、抑郁症
“因为我是知识分子, 所以我有一定的医学常 识,我也不忌讳,我在 这儿应该告诉大家,我 得的是抑郁症,而且是 很严重的抑郁症,重度。 每天睡不着觉。我每天 到了早上八点,看到太 阳冉冉升起,别人都开 始上班,自己却躺在床 上无法入睡,非常煎熬”
小崔,听说你抑郁了?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d0323e1fa21614791711281c.png)
10
5-HT1A
突触前膜 释 放
5-HT1A
突触后膜
cAMP
Ca2+↓
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再利用
5-HT
MAO-A 降解 磷脂酶C系统
再 摄 取
PI 5-HT2A
Ca2+↑ 5-HT假说
11
α2
突触前膜 释 放
β1
突触后膜
cAMP
抑制 磷脂酶C系统
Ca2+↓
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再利用
NE α2
再 摄 取
心境障碍
李广智 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
1
心境障碍的概述(1)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病 (affective disorder),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 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 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 症状或慢性化。
脑电生理变化
睡眠脑电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总睡 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REM睡眠潜 伏期缩短,且抑郁程度越重,REM潜伏期 越短;REM睡眠密度增加。
17
slee p
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Rapid eye movements) sleep
3.遗传方式: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方式。 4.分子遗传学研究:Egeland(1987)认为双相障碍 的基因定位于11p15.5,Mendlewicz(1987)推测其 基因定位X染色体的q27区域上。但以上两说均有待进 一步证实。
9
神经生化改变
2.NE假说:β1受体和α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躁狂症患 者NE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017情感(心境)障碍
![017情感(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81035505647d27284b7351b0.png)
3. 心理治疗: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 的患者,与药物同时应用。 急性期:药物 阳性症状消失: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交待病情、预后, 用药指导,正确对 待疾病、配合治疗。
行为疗法—改善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改善。 体育锻练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1.长期治疗的原则 2.心境稳定剂基础性使用原则 3.联合用药原则 4.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6.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有密切 关系(尤其是抑郁症) 有人发现病前1年经历的生活事件频 度是正常人的3倍。 抑郁症一病前92%有促发的生活事件。 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女性易患本病。
三、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三高) 1.情感高涨 愉快、兴奋、得意洋 洋、笑逐颜开,具有感染力,不 稳,易激惹,攻击行为。
去甲肾上腺素(NE) 抑郁发作与NE 功能降低有关,躁狂发作与NE功能 提高有关,临床上用三环类抗抑郁 药物均能抑制5-HT和NE的回收,故 具有抗抑郁作用。
多巴胺(DA) 抑郁症与DA功能降 低有关,躁狂症与DA功能增高有关。 r~氨基丁酸(GABA) GABA是中 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小学毕业后在农村务农,一年后来北 京,与母亲及继父家人一同生活,做 过临时工,卖过菜,后来在北京木材 厂当工人。36岁左右调至一木材厂, 做过班组长,女工委员。工作能干, 与同事关系好,生活上省吃俭用,一 心一意照顾孩子,对丈夫体帖。
病前性格:内向,情绪不稳,爱发脾 气,爱埋怨。婚育史:28岁结婚,婚 后夫妻感情好,育两子,体健。
家族史:父母两系三代无精神病人及 性格古怪者。 体格检查: 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
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头发蓬乱。 患者被强迫送入病房,主被动接触 差,语速中等,语音低,语量较多, 主动叙述心中的不快。 否认有幻觉,未引出明显逻辑障碍和 思维内容障碍。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77b7f7e46294dd88d0d26b76.png)
临床表现
不同的分类观点
原发性——继发性
心因性——内因性
精神病性——神经症性
激越性——迟缓性
单相——双相
发作性——慢性
临床表现
病程特点
* 躁狂发作:春夏季多发,平均3个月;
* 抑郁发作:秋冬季多发,平均6个月;
* 双相障碍:间歇交替发作,缓解期精 神活动正常,预后较好。
诊
断
诊断
一、诊断要点
* 以持久的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伴有思维 和意志活动障碍,知情意三者协调 * 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 * 无自知力 * 发作性病程,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 有情感性精神障碍阳性家族史 * 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2 抑郁:甲状腺机能减退、脑血管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 癫痫、脑肿瘤
常用药物:
激素、避孕药、抗癌药、利血平、左旋多巴
诊断
心境障碍
既往史 起病 躁狂抑郁发作史 快 病前性格 循环性格
精神分裂症 无躁狂抑郁发作史 孤僻多疑 隐袭
症状
病程 治疗
情感症状为主
精神活动协调
分裂症状为主
精神活动不协调
临床表现 脑子不转了,象生锈的机器 我变成了废物 活 着 太 没 意 思 高 兴 不 起 来
二、抑郁发作
心境低落(晨重夜轻) 思维迟缓 自我评价过低 意志活动减退(抑郁性木僵 自杀) 躯体症状(早醒) 抑郁性假性痴呆 轻度抑郁
说不出的难受
好象到了世界末日
临床表现
三、其它亚型
1 双相障碍:两次以上发作。亚型:混合发作, 快速循环型转相时,持续时间短 2 环性心境障碍:环性人格,躁狂抑郁程度较 轻,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3 恶劣心境: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程度轻而持 久,无精神运动性抑制,心因为主,无遗 传史,有自知力
情感性心境障碍
![情感性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83b9f84bdd88d0d232d46a34.png)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整理课件
1
一、心境障碍概述: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好坏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 活。 每个人面临压力时出现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 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是暂时的,无社会功能损害。
一旦情感反应过于强烈或过于平淡,持续时间 过久,刺激强度过大,就可能发展为心境障碍。
整理课件
2
1.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躁郁症)
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要 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组功能 性精神障碍。
主要症状:情感、思维、行为障碍。
功能性精神障碍:脑部找不到器质性改变。
表现形式:单向障碍、双相障碍
整理课件
3
2.特点:
(1)周期性反复发作倾向(有些女病人 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
整理课件
18
(二)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兴奋机体消耗过
大有关。
2.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与情绪易激惹,情
绪控制力下降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与精神运动性兴奋有关。 4.思维过程紊乱:与思维内容及形式有关。 5.社交障碍:与情绪不稳定,言行紊乱有关。
整理课件
19
(三)护理目标
5.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2年,抑
郁的严重程度达不到复发性轻抑郁
的诊断标准。
整理课件
17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应用
一、躁狂病人的护理:
(一)评估:
1.生理:面色(红润)、面容(目光炯炯有神,无倦 容)、食欲好、体重下降、心率增快、性欲亢进、睡 眠(入睡困难、早醒)
2.心理: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多。
3.家庭社会评估:家族史、生活环境、社会参与和可利 用的支持系统。
医学专题精神病学第七版第八章心境障碍
![医学专题精神病学第七版第八章心境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e40b67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d.png)
第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 一些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中5-HT的代谢产物5-羟 吲哚乙酸5-HIAA)含量降低,浓度越低,抑郁程 度越重,伴自杀行为(xíngwéi)者比无自杀企图者更低; 抑郁发作患者和自杀患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HT 或5-HIAA的含量降低。
• 常见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 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 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发作。另外经济状况 差、社会阶层低下者易患本病。
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三、临床表现
➢ 心境障碍典型(diǎnxíng)临床表现可有 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一)抑郁(yìyù)发作
抑郁发作(depressive)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 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泣低”症状,但这些 (zhèxiē)重度抑郁发作时典型症状不一定出现在 所有的抑郁障碍患者中。
目前认为,抑郁发作的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 理症状群和躯体症状群。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 并且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或给本人造成 痛苦或不良后果。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三十一页。
2.抑郁(yìyù)性认知
常有“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用。 无望(hopelessness):想到将来,感到前途渺茫,
悲观失望,预见自己的将来要出现不幸,包括工作、 财政、家庭、健康等,认为自己无出路。
无助(helplessness):在悲观失望的基础上,常 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 信心扣决心,认为治疗是无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在30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 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 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0.4复发性躁狂症[F30.8其他躁狂发 作]
【诊断标准】 (1)目前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并在 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1次发作符合上述某一 型躁狂标准; (2)从未有抑郁障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双相 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 (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 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
【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 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 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 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1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 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说明】本躁狂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30.43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有精神病 性症状的躁狂[F30.8其他躁狂发作]
符合30.4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 合30.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30.9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F30.8;F30.9]
31双相障碍[F31]
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 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 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
31.6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 的抑郁[F31.5]
目前发作符合32.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标准。
31.7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 [F31.6]
【诊断标准】 (1)目前发作以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 替(即在数小时内)为特征,至少持续2周躁 狂和抑郁症状均很突出; (2)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或 躁狂标准。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31.9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F31.8; F31.9] 31.91双相障碍,目前为快速循环发作 [F31.8]
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 每次发作符合30.1轻躁狂或30躁狂发作、32.1 轻抑郁或32抑郁发作,或情感障碍的混合性发 作标准。
32抑郁发作[F32]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 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30.41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轻躁狂 [F30.8其他躁狂发作]
符合30.4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 合30.1轻躁狂标准。
30.42复发性躁狂症,目前为无精神病 性症状的躁狂[F30.8其他躁狂发作]
符合30.4复发性躁狂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 合30.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30.1轻性躁狂症(轻躁狂)[F30.0]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 合30躁狂发作标准。
30.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F30.1]
除了在30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 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 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0.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F30.2]
目前发作符合30.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31.4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F31.3]
目前发作符合32.1轻抑郁标准,以前至少有1 次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标准。
31.5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 的抑郁[F31.4]
目前发作符合32.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标准。
31.1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F31.0]
目前发作符合30.1轻躁狂标准,以前至少有1 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31.2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 的躁狂[F31.1]
目前发作符合30.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 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31.3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 的躁狂[F31.2]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 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 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 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说明】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30躁狂发作[F30]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 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 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 症状。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 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 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 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30 躁狂发作 31 双相障碍 32 抑郁发作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39 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第5位编码表示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F30-F39]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 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 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 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 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