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思想对贾谊辞赋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屈原思想对贾谊辞赋的影响

中文师范041班盛淑珍

摘要

汉初贾谊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进取心,鲜明地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制创始时期积极用事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贾谊同屈原有着相近的人生遭际,同屈原一样,时刻以国家兴亡的责任感来要求自己,《吊屈原赋》、《惜誓》和《鵩鸟赋》是他在谪居期间所作,在思想和内容上、艺术手法上都深受屈赋的影响。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抑郁愁闷,批判了统治阶层贤愚不分,压制摧残人才。贾谊的辞赋思想感情强烈,如同屈赋一般,把对黑暗的社会的揭露和鞭挞,把怀才不遇的愤懑与忧伤,把对人民的关怀和同情,都强烈而集中表现出来。

关键词:贾谊,辞赋,屈原,传承

贾谊,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从政时间只有短短的11年,却多次上书给汉文帝,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礼仪、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许多思想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产生过一定影响。贾谊20岁便出任博士和太中大夫,汉文帝采纳了贾谊许多的政策性意见,他差一点位列公卿,可谓是仕途得意。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贾谊很早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只活到33岁。贾谊一生志洁行廉,竭忠尽智,却数次被弃置不用,他的生平遭遇赢得了不少文人骚客的同情感慨。贾谊不能见容朝中重臣,被排斥出朝廷,他的一生共作了七篇辞赋,《汉书·艺文志》载“贾谊赋七篇”。[1]今存五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楚辞》载有《惜誓》,《古文苑》载有《旱云赋》、《虚赋》,而《虚赋》残缺甚多。贾谊的赋为“屈原赋之属”。[2]屈原和贾谊有着相似的命运遭遇,屈原的人生经历和爱国精神对贾谊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屈原的楚辞富有抒情色彩,贾谊的赋与之一脉相承。

一、屈贾的共性特征

司马迁的《史记》中,最动情的杰作当属《屈原贾生列传》,而屈原与贾谊二人相差数百年,却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白居易的《读史》中曾涉及到将屈贾二人作对比:“良时真

可惜,乱世何足钦?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3]他认为贾谊在政治上的不得志超过了屈原,屈原生之时,楚怀听信谗言,而楚国社会问题复杂,统治黑暗,屈原遭受流放应在情理之中,然而贾谊所处的西汉繁荣昌盛,他又受明君的赞赏,其郁郁不得志更能引起人的同情和感慨。

(一)相近的人生经历

贾谊的一生丰富多彩又遭遇坎坷,在汉初文学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的背景下,他的辞赋为当时乃至后世的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传至今完整的辞赋只有四篇:《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和《惜誓》。贾谊的骚体作品,尤其是《吊屈原赋》开了汉一代仿骚的风气,引发了一个模仿屈原辞作的热潮,汉代文坛抒写个人情感,特别是忧愤、哀怨之情时,往往不由自主地采用骚体来充当情感的载体。

贾谊深受儒家经典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权衡轻重、审查事理的能力和深刻批判现实的勇气。在他被贬出京,路过湘水之时,与屈原“被馋放逐”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贾谊在长沙受到爱国思想的启迪,并将一腔爱国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楚臣屈原一生为内修法度、举贤任能的政治理想而奋斗,然而最终却饮恨投入汨罗江的清流之中,汨罗江是湘江的支流,就在长沙城北,贾谊从北方来长沙必经此地。他的爱国壮举直接影响了贾谊,使他能全面立足于“国”来考虑治国方略,他后来所写的许多政论散文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屈原为理想抗争的事迹必然让血气方刚的贾谊为之震撼,屈作中“不遇”的哀怨情结自然也引起了他的共鸣,这就形成了《吊屈原赋》的感情基调。

(二)相似的时代背景

屈原身处封建社会开端的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整日烽火不断,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并伺机而动。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 这也包括屈原精通法律,善造法令和娴于言说,诗人的忠信为众人所仇恨,是处于争夺政治地位而引起的极度心理,小人谗言而君王缺乏明察,以至于屈原离尤见疏,仕途上出现坎坷,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最终被流放湘水。但是诗人对祖国命运前途的担忧却未损丝毫,他那高洁的品格,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一是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贾谊深受屈原影响,并且和他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

战国时,君王可以选择臣子,臣子也可以选择君王,屈原能纵观九州,辅助国君。西汉时,天下统一,贾谊就只能“沕深潜以自珍”,“远浊世而自藏”,在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中洁身自好。汉初大一统的政治形态,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此时文人多数都满怀希望,精神饱满,表明出积极向上的情怀,并且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实施自己的抱负。陆贾、枚

乘、晁错、贾谊都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但是由于统治者安于现状,奸佞小人无事生非,他终究不能被重用。贾谊曾多次上疏,回顾史实,批评时政,在经济政治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议。贾谊与屈原所处时代不能一概而论,屈原被放逐,多是由于楚怀昏庸以及小人谗言,而贾谊贬谪,则是多方面缘由,统治者汉文帝谦恭谨慎,却有些守成固旧,朝廷重臣周勃、灌婴认为贾谊的主张不合时宜,纷纷指责他,而佞臣邓通又嫉妒贤良,谗言诋毁贾谊,而他自身性格意气用事、急于求成、考虑不周,导致自己的政见未被接受。处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政治环境,难以成就自己的功业,令其不由地悲天悯人,对民生疾苦虽然同情,但是又为现实的黑暗所打击,因此他辞赋感情激越,思想却甚为悲观。

荣格说:“心理的模式加工的素材来自人的意识领域,如人生的教训、情感的震惊、激情的体验,以及人类普遍命运的危机,这一切便构成了人的意识生活,尤其是他的情感生活。诗人在心理上同化了这一素材,把它从普通地位提高到诗意体验的水平并使它获得表现。”

[5]贾谊的《吊屈原赋》通篇都以对屈原命运的咏叹作为构思模式,抒发自己的不幸。“贾谊的遭遇与屈原相似,所以他能比别人更深刻的理解屈原,同情屈原,敬仰屈原”。[6]这是他写这篇赋的思想情感的基础。赋中他先简略地写了自己被贬,到长沙“待罪”。这就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与屈原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了,引出了对屈原的凭吊,接着他托与屈原投身的汨罗江合流的湘水,传达了他对屈原的敬仰和追伤之情。

二、贾谊对屈原的接受

贾谊的辞赋是汉初优秀的骚体赋,这些骚体赋多受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直接影响而于汉初刚刚形成的一种赋体,它是汉赋的雏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文体在汉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境界开阔,规模宏大,而且能蕴含深厚的意蕴,如枚乘的《七发》等,往往通过描写事物或记叙事件来达到言其情志的作用。贾谊结合了屈原辞赋和荀子赋的特点,前者侧重于抒情,后者重在说理,他综合了这两种辞赋,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形象动人,情意深长,比喻贴切,对比鲜明,句法参差,铺陈有序,擅长叙事,说理和抒情,呈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他的代表作《鵩鸟赋》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承认宇宙万物是自然产生的,认识到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的“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他肯定了万物存在着变化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

贾谊的辞赋除了受先秦荀子等诸子百家的影响,在形式以及情感方式上多受屈原、宋玉等人的影响,尤其是屈原的楚辞,屈原赋是楚辞中最优秀,最突出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卜居》、《渔父》、《招魂》等,这些作品也正是屈原精神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