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词类活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产生该名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例如,“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意为“使 ……称王”。
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征。例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 上》)中的“小”,意为“认为……小”。
“认为……美”。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例子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生”和“死”,意
为“让百姓活着有好的生活,死了也没有遗憾”。
定义:形容词为了宾语怎么样。表示主语为宾 语而产生某种性质或状态。
“死国可乎”中的“死”,意为“为国而死”。
05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作动词
表示计算、测量的动作
如“数一数”、“量一量”中的“数”和“量”。
名词作副词
01 02 03 04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 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方式、程度等。
例子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兄”原为名词,此 处用作副词,表示“像对待兄长一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箕畚”原为名词,此处 用作副词,表示“用箕畚装”。
01
概念:在句子中,名词用作形容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 、特征或状态。
02
例子
03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中,“利”和“强”原为名 词,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锋利的”和“强健的”。
04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中,“坚”和“锐”原为名词, 此处用作形容词,分别表示“坚固的”和“锐利的”。
词类活用动、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课件)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舜勤於民事而野死。
——《国语·鲁语上》
(五)动词作状语
动词表示动态,修饰另一个动词,作状语。
1.动词用作状语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
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过秦论》
2.动词+“而”或“以”+动词谓语
语法
名词、动词作状语
第二节 词类活用的几种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作状语 (五)动词作状语
(四)名词作状语
土崩瓦解 道听途说
星罗棋布 虎踞龙盘
名词作状语的主要功能
1.表示状态,主要用于比喻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名词作状语的主要功能
2.表示态度:“像对……一样”
彼秦者,虏使其民。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战国策·赵策》 ——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孙膑列传》
名词作状语的主要功能
3.表示方式或根据:“用……”“根据……”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史记·陈涉世家》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苏轼《石钟山记》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商君列传》
名词作状语的主要功能
4.表示方位或处所:“在……”“从……”“向……”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庄子·秋水》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课件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一定是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①荘公寤生,驚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二)形容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的条件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仪列传》) ③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秦策》) 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
四、为动用法
凡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既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或“意动”去解释,而是要在动词和宾语间加进一个适当的介词,和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才能正确理解该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主语为宾语发出动词表示的动作,即主语为宾语而动。 ①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②墨子见歧道而哭之。(吕氏春秋·疑似)
形容词的活用包括四种情况:用作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用作使动和意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比如: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①中“曲”是形容词,意为“弯曲”,在句子中作动词“中”的主语,临时充当了名词的语法功能,意为“曲度”; ②中“高”是形容词,意为“高的”,在句子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临时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意为“高处”。
A.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一定是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①荘公寤生,驚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二)形容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的条件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仪列传》) ③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秦策》) 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
四、为动用法
凡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既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或“意动”去解释,而是要在动词和宾语间加进一个适当的介词,和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才能正确理解该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主语为宾语发出动词表示的动作,即主语为宾语而动。 ①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②墨子见歧道而哭之。(吕氏春秋·疑似)
形容词的活用包括四种情况:用作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用作使动和意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比如: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①中“曲”是形容词,意为“弯曲”,在句子中作动词“中”的主语,临时充当了名词的语法功能,意为“曲度”; ②中“高”是形容词,意为“高的”,在句子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临时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意为“高处”。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踢”。
副词+名词
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 公移山》)中的“负”是名词,前 有副词“命”,活用作动词,意思 是“背”。
否定词+名词
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中的 “军”是名词,前有否定词“不” ,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中的“活”是动词,后接宾语“之” ,活用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活下来”。
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有时会采用词类活用的手
法。例如,“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中的“介入”原为名词,在此处活
用为动词,准确地表达了警方参与调查的动作。
03
广告语
广告语中常常使用词类活用的手法来吸引眼球、传递信息。例如,“一
饮解千愁”中的“解”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表达了酒能消
遇到不确定的词类活用情况时,及时查阅权 威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
06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与练习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场景
01
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词类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
表现力。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江岸的生机勃勃。
02
纠正方法与技巧
深入理解词义 学习语法规则 多读多练 注意语境 勤查工具书
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明确不同词类 的特点和功能。
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了解不同词类在句子 中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对词类活 用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根据上下 文判断正确的词类活用方式。
副词+名词
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 公移山》)中的“负”是名词,前 有副词“命”,活用作动词,意思 是“背”。
否定词+名词
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中的 “军”是名词,前有否定词“不” ,活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
名词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中的“活”是动词,后接宾语“之” ,活用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 活下来”。
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有时会采用词类活用的手
法。例如,“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中的“介入”原为名词,在此处活
用为动词,准确地表达了警方参与调查的动作。
03
广告语
广告语中常常使用词类活用的手法来吸引眼球、传递信息。例如,“一
饮解千愁”中的“解”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象地表达了酒能消
遇到不确定的词类活用情况时,及时查阅权 威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
06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与练习
词类活用的实际应用场景
01
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中,词类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作品的艺术
表现力。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到来后江岸的生机勃勃。
02
纠正方法与技巧
深入理解词义 学习语法规则 多读多练 注意语境 勤查工具书
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明确不同词类 的特点和功能。
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了解不同词类在句子 中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对词类活 用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根据上下 文判断正确的词类活用方式。
2022年初升高之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课件83张
例句1:饭疏食饮水《〈论语〉 十二章》 名词“饭”+名词“疏食”=动 宾:“饭”→动词,吃饭。 例句2:但微颔之《卖油翁》 名词“颔”+代词“之”=动宾: “颔”→动词,点头。
例句3:指目陈胜。 (指:用手指,目:用眼睛注视。)
例句4: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器:器重)
(2)名词(或代词“之”)+ 名词=主谓:后名→动 【分析】两个名词形成主谓结 构时,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句1:一狼洞其中。 名词“狼”+名词“洞”=主 谓:“洞” →动词,打洞。
(3)(当作)名词+动词: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分析】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为看待对象,表示修饰关系,“当 作……那样”和“像对待……那样”。 例句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名词“兄”+动词“事”:名词“兄”→状语,当作兄长那样。 例句2:齐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名词“客”+动词“待”:名词“客”→状语,当作客人那样。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例句: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让……做丞相)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使……臣服)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称王)
⑤汗牛充栋。
(使……出汗)
⑥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出汗)
4.名词的意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 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 语当作怎样。
(6)名词 +补语(介词结 构):名→动 【分析】补语的位置通常在动 词之后。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 前,句中又没有其它动词时, 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例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 休于树。 名词“歌、休” +补语(于途、 于树):名词“歌、休” →动 词,“唱歌、休息”。 例句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舍” +补语(于其址): 名词“舍” →动词,筑舍定居。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课件[26张
感谢您的观看
学习目标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 类型,如名词活用为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等。
学会运用词类活用的 知识,提高阅读和理 解文言文的能力。
熟悉词类活用的判断 方法,能够准确识别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现象。
02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 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充当 其他词类使用的情况。
类型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
判断方法
01
02
03
语法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判断 某个词是否临时具备其他 词类的语法功能。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某 个词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和用法。
词汇积累
通过积累常见的词类活用 实例,提高对词类活用的 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动词使动用法
指动词放在动词前面,充当使动词后的宾语,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进行 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是动词使动用法,表示“使……活下来”。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指形容词放在名词的位置上,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的人或物。例如:“此其志 不在小”(《鸿门宴》),“小”是形容词作名词,表示“小的目标”。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词类活用概述 • 词类活用分类详解 • 词类活用练习与解析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语言 现象,指在特定语境中,某些实 词或虚词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 充当其他词类使用。
02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文 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对 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目标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 类型,如名词活用为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等。
学会运用词类活用的 知识,提高阅读和理 解文言文的能力。
熟悉词类活用的判断 方法,能够准确识别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现象。
02 词类活用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 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充当 其他词类使用的情况。
类型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等。
判断方法
01
02
03
语法结构分析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判断 某个词是否临时具备其他 词类的语法功能。
语境理解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某 个词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和用法。
词汇积累
通过积累常见的词类活用 实例,提高对词类活用的 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动词使动用法
指动词放在动词前面,充当使动词后的宾语,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进行 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是动词使动用法,表示“使……活下来”。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指形容词放在名词的位置上,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的人或物。例如:“此其志 不在小”(《鸿门宴》),“小”是形容词作名词,表示“小的目标”。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词类活用概述 • 词类活用分类详解 • 词类活用练习与解析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语言 现象,指在特定语境中,某些实 词或虚词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 充当其他词类使用。
02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文 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对 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教学课件
•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5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例: • 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梅妻鹤子。 • 鱼肉百姓。 •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
26
八、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 测试一下,看下面哪句为意动,哪 句为使动:
• 张君至,秦王迎之。 • 张君至,秦王去之。 • 张君至,秦王友之。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
•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17
2、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充当 主语或宾语时,用作名词
• 例: • 群贤毕至,少老咸集。 • 今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 乘坚策肥。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18
四、动词的活用 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
• 有个别使动、意动都通。如:鱼肉百姓。 可翻译为意动式:以百姓为鱼肉任意宰割, 也可翻译为使动式:使百姓成为鱼肉。
29
2
(2)、表示态度:
• 例: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
(3)、表示出处:
• 例: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赵襄王郊迎甘罗。
4
(4)、表示工具
• 例: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得佳者笼养之。
5
2、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27
1、可在内容方面去区别
• 使动用法重点是放在行动上,意动 用法重点是放在认识上。我们判断 时,主要看句子是行动上的还是认 识上的。
• 项伯杀人,臣活之。 • (战争)寡人之妻。 • 梅妻鹤子。
28
2、从形式上看要符合语言习惯。
25
2、名词的意动用法
• 例: • 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梅妻鹤子。 • 鱼肉百姓。 •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
26
八、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 测试一下,看下面哪句为意动,哪 句为使动:
• 张君至,秦王迎之。 • 张君至,秦王去之。 • 张君至,秦王友之。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
• 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17
2、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充当 主语或宾语时,用作名词
• 例: • 群贤毕至,少老咸集。 • 今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 乘坚策肥。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18
四、动词的活用 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
• 有个别使动、意动都通。如:鱼肉百姓。 可翻译为意动式:以百姓为鱼肉任意宰割, 也可翻译为使动式:使百姓成为鱼肉。
29
2
(2)、表示态度:
• 例: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
(3)、表示出处:
• 例: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赵襄王郊迎甘罗。
4
(4)、表示工具
• 例: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得佳者笼养之。
5
2、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27
1、可在内容方面去区别
• 使动用法重点是放在行动上,意动 用法重点是放在认识上。我们判断 时,主要看句子是行动上的还是认 识上的。
• 项伯杀人,臣活之。 • (战争)寡人之妻。 • 梅妻鹤子。
28
2、从形式上看要符合语言习惯。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ppt
九、古代汉语的为动用法
1、定义: 所谓为动,即“为宾语而怎么样”。 “为”有三层含义: 1)表示动作的对象。“给“”替“ 2)表示动作的目的。”为了“ 3)表示动作所关涉的事物。”对“
甲、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来实行这个谓语动词 所表示的动作。
①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 上。(庄子·骈拇)
B、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 宣2 ) ②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 (史· 东越列传)
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赵策) ②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魏其武安侯 列传)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那幺这就是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
3、 动词作状语与连动式的差别 动词作状语,是对作谓语的动词起修饰、 限制作用,表示一种伴随的、次要的行为。 主次分明,毫不含糊。 而连动式则表示具有时间先后的两种行为, 两个动词之间无主次之分,只表示一种顺 承关系。 ①《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至而自 谢。” ②《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枹 而鼓。”
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卫·氓》 ②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 身。《诗·秦·黄鸟》 ③藉令秦始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嗣之, 虽四三皇与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 炳麟·秦政记)
七、名词作状语
甲、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和方式
这种情况是,作状语的普通名词以它所代表的 事物的某种状态或动作特征,去描绘谓语动词所 表示的行为动作,多带有比喻的意义,含有 “象……一样”、“跟……似的”。
乙、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主语主观上把它后面的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 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常见文言现象小结之词类活用PPT课件
常见文言现象小结 之词类活用ppt课件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分类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量词的活用 • 其他词类活用现象
01
CATALOGUE
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 改变其基本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 出和语境相适应的意义的现象。
名词使动用法
总结词
名词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后面紧跟宾语,构成“名词+宾语”的结构,此时名词表 示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齐桓公以霸”(名词“霸” 用作使动,表示使齐桓公成为霸主)。
名词使动用法
示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用作使动,表示使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
总结词
形容词在文言文中被用作动词,表 示使某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
A
B
C
D
详细描述
例如在句子“求也退,故进之”中,“进 ”原为形容词,表示“前进的”,但在这 里用作动词,表示“促使前进”。
总结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时,通常出现在句中作谓 语,并且后面常带有宾语或补语进行修饰 或说明。
形容词使动用法
副词活用
副词在文言文中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中的“乃”字,原为副词,表示转折关系 ,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才”。
介词活用
介词在文言文中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列传》)中的“西”字,原 为介词,表示方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西进军”。
词类活用的辨析与判断
目录
• 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分类 • 名词的活用 • 动词的活用 • 形容词的活用 • 数量词的活用 • 其他词类活用现象
01
CATALOGUE
词类活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 改变其基本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 出和语境相适应的意义的现象。
名词使动用法
总结词
名词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后面紧跟宾语,构成“名词+宾语”的结构,此时名词表 示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齐桓公以霸”(名词“霸” 用作使动,表示使齐桓公成为霸主)。
名词使动用法
示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用作使动,表示使先破秦入咸阳者成为王 )
总结词
形容词在文言文中被用作动词,表 示使某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或状态。
A
B
C
D
详细描述
例如在句子“求也退,故进之”中,“进 ”原为形容词,表示“前进的”,但在这 里用作动词,表示“促使前进”。
总结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时,通常出现在句中作谓 语,并且后面常带有宾语或补语进行修饰 或说明。
形容词使动用法
副词活用
副词在文言文中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中的“乃”字,原为副词,表示转折关系 ,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才”。
介词活用
介词在文言文中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列传》)中的“西”字,原 为介词,表示方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西进军”。
词类活用的辨析与判断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29张
规律四: 名词后面带代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 1、乃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规律五: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名词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④富国强兵
愚:使……愚笨 尊:使……尊贵
富、强:使……富,使……强
• 十一、形容词意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 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 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 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穷:看尽 明:照明
高:升高 私:偏爱
• 十、形容词使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 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 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 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⑥少仲尼之闻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闻:见识
• 六.动词使动用法 •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
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 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 五.动词用作名词
•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为动词用作名词, 意思是败逃的人。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 1、乃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规律五: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名词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④富国强兵
愚:使……愚笨 尊:使……尊贵
富、强:使……富,使……强
• 十一、形容词意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 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 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 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穷:看尽 明:照明
高:升高 私:偏爱
• 十、形容词使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 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 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 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⑥少仲尼之闻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闻:见识
• 六.动词使动用法 •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
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 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 五.动词用作名词
•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为动词用作名词, 意思是败逃的人。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 通用
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 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 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 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 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 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 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 的东西”。
❖ 从上例可以看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充当 主语时,我们除了关注它的位置关系与语法作用外, 通常情况下,它的前面会有一个修饰语“其”;如 果动词活用为名词不达意,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有 的时候会用表示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 “之”。例如:
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 之卫。《左传·崤之战》
❖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两 个特点:一是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 ;一是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例 如:
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二、词类活用 ❖ 1、动词的词类活用 ❖ 2、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3、名词的词类活用 ❖ 4、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 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数词
❖ 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 连词、语气词。
二 、 词类活用
1、词类活用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 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即由甲类词临时活 用为乙类詞,叫实詞活用(詞类活用)。
2、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兼类: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 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
❖ 句中“积”“卫”“出”“入”都是动词, 在句子中都充当宾语,其前面有结构助词“ 之”,用以表示修饰关系,这些动词都临时 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在翻译中, 要将动词译为一个与这个动作有关的名词或 者名词性的短语。以上四个词语分别译为“ 粮食”“保卫工作”“出产的东西”“收入 的东西”。
❖ 从上例可以看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充当 主语时,我们除了关注它的位置关系与语法作用外, 通常情况下,它的前面会有一个修饰语“其”;如 果动词活用为名词不达意,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有 的时候会用表示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 “之”。例如:
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 之卫。《左传·崤之战》
❖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两 个特点:一是在句子中处于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上 ;一是具有名词的属性,充当名词的语法功能。例 如:
古代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二、词类活用 ❖ 1、动词的词类活用 ❖ 2、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3、名词的词类活用 ❖ 4、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
❖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 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代词、数词
❖ 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 连词、语气词。
二 、 词类活用
1、词类活用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 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即由甲类词临时活 用为乙类詞,叫实詞活用(詞类活用)。
2、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兼类: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 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 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 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PPT课件
(孟子•梁惠王上)
——可灵活译为“尊敬”和“爱护”,但这并不是
“老”和“幼”的实际词汇意义,而是从语法关系上辗 转而来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
书)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19页,共51页。
名词的意动用法
成语、方言中遗留的: 草菅人命 党豺为虐(以豺为党而共同作恶) 鱼肉百姓 大人马小孩(马、牛,任人宰割,引申为任人欺 负) 强的虾弱的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第11页,共51页。
5.能愿动词後的名词用如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名词用作一定条件下 活用为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法)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
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属于词兼类。
第5页,共51页。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 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 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 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 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以上表示比喻。
南下 北上 东进 西行
——以上表方向。
第27页,共51页。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如名词
——可灵活译为“尊敬”和“爱护”,但这并不是
“老”和“幼”的实际词汇意义,而是从语法关系上辗 转而来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与元九
书)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19页,共51页。
名词的意动用法
成语、方言中遗留的: 草菅人命 党豺为虐(以豺为党而共同作恶) 鱼肉百姓 大人马小孩(马、牛,任人宰割,引申为任人欺 负) 强的虾弱的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第11页,共51页。
5.能愿动词後的名词用如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史记·甘茂列传)
名词用作一定条件下 活用为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商君书·更法)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
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属于词兼类。
第5页,共51页。
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活用: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 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 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 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 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以上表示比喻。
南下 北上 东进 西行
——以上表方向。
第27页,共51页。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如名词
古代汉语七词类活用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用作使动 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
“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依凭”指抽象的东西,例如: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2、“吾义固不杀人。” 《墨子·公输》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 词作状语时,其所表示的含义,与“岁”、 “月”、“日”的正常含义不同。
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 听之。《礼记·檀弓下》
6、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 策·赵策》
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3、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孟子·告子下》 5、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语文]古代汉语词类活用ppt课件
以下是详细识别的几种情况: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动词。 2、名词、描画词在特指代词所、者的前后,名词
用如动词。 3、名词、描画词在能愿动词后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5、名词、描画词放在“之〞、“我〞的前面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7、名词用“而〞衔接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 下有一个用如动词。
>〕
〔4〕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汉书·食货志上>〕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 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现代汉语俗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急人所难,不远
千里,均属此类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太史郑嗣对鲁僖公:“既然他把她[小妾]看作夫人, 难道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写进史书吗〞〕 <谷 梁传·僖公八年>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把国君当作国君。 柳宗元<封建论>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的或活“把用宾构语当成作。什么〞, 多是客观
的看法或意念。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 于描画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需 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五、为动用法
〔为宾语发出某个动作〕
1.夫人将启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2.邴夏御齐侯。<左传·鞌之战>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连用的名词有结合〔并列〕、偏正、 同位三种关系,假设不是这三种关系, 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说关系〔主 谓〕、或补充关系〔动补〕。那么其中 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普通是前一 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置之其坐”中的“坐”,原为名词“座位”,这里活用为动词 “坐下”。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原为形容词“旧的”、 “新的”,这里活用为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名词作状语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原为名词“狗”,这里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的方式,意思是“像狗一样”。
动词意动用法
01
示例
02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03
04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置于句首
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 郡”中的“桂林、象郡”,形容词 “桂林、象郡”被用作名词,表示 地名。
形容词后接“者”
如“此四者用兵之患也”中的“四 者”,形容词“四”后接“者”, 表示名词性概念。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 容词“善”后接宾语“留侯张良”, 表示动词性概念,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后接补语
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形容 词“王”后接补语“关中”,表示动词 性概念,意为“称王于关中”。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 “劳”,形容词“苦”和“劳”后接宾语“心 志”和“筋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名词意动用法
示例 “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
“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03 动词活用
动词作状语
总结词
动词在句中充当状语,表示行为的方式、状态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日蹙。 (柳宗元.捕蛇者说)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
C.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溯
❖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
❖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7)
——“往日”或“从前”
.
19
D.时,表示及时、按时、当时
❖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 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 为动用法
.
12
❖ 名 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
❖ 形容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 动 词→
使动用法(及物、不及物动词)
❖ → *为动用法
——特殊述宾结构
.
13
一、名词作状语
❖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之一, 也是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在教室]上课。
❖ 只有时间名词和少数一般名词可直接充当状语。
我们[明天]看电影。 他[感情]用事。
.
15
❖ 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 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 【古汉:“直接”——现汉:“介+名 ”】
❖ (1)时间名词 ❖ (2)普通名词 ❖ (3)处所、方位名词
.
16
1.时间名词作状语
❖ 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古今一致】 ❖ 今天我休息~朝辞白帝彩云间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 有时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更复杂。【特殊】 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
17
A.岁、月、日+行动性动词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
❖ 但有时候这种判断颇不易作出。
.
8
❖ 郭锡良先生专门探讨过“衣”等词在上古汉 语九部典籍里名词和动词用法的频次(如 “衣”,动38%,名62%),认为把“衣” 等用如动词视为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 语史论集》43-48页,商务,1997)。
❖雨
.
9
❖ 同一性:音—同<形也同>、义—引申
❖ 朝[zhāo]、[cháo] ❖ 解衣衣(yì)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wànɡ)我,我何面目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 谨食之,时而献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E.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语 连接
❖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朝而往,暮而归。(欧阳修.醉翁亭记)
❖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史记·商
而)
❖ 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表示频数、经常,“岁岁”、“月月”、
“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
18
B.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
君列传)
.
20
2.普通名词作状语
❖ 指古代汉语常有的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 状语的现象。就其与动词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言,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2)表示比喻
(3)表示对人的态度
.
21
(1)表工具、依据(“用、依照……+名”)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秦策) ❖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异读别义】
.
10
❖ 例一: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10) ❖ 例二: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
上高宗封事)
❖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 我的手被电电了一下。
.
11
总体而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只
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的活用,
用法则分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
❖ 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狼)猬缩蠖屈,蛇盘龟息,听命于先生。(马
中锡.中山狼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
14
❖ 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
❖ 现代汉语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充当状 语必须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1
词类:
❖ 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在句子 中充当结构成分的能力,对词在语法上的分 类。
❖ 实词:能够充当句子结构成分(主、谓、宾、 定、状、补),有实在意义。
❖ 虚词:在句子结构中起连接或黏附作用,表 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
2
❖ 句子成分的位置: ❖ 定→主→[状→述(谓)]→[定→宾]→补 英:形 名 副 动 形 名 汉: ❖ 名词——主语、宾语、定语 ❖ 动词——谓语 ❖ 形容词—定语、谓语、状语 ❖ 副词——状语
兼类
.
7
❖ 活用
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 固有的语法属性。
❖ 兼类
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 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 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因而这 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
3
❖ 实词: 体词性词类:名词、代词 谓词性词类: ❖动词 ❖形容词、数词、副词
❖ 虚词: 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许P120:助词“之” ,“者”、“所”】
.
4
古代汉语的词类分析方法
❖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 某个词在某一语法位置上出现的频率在确定
其所属词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统计的方法 是确定古代汉语词类的最基本方法。 ❖ 古代汉语一字多词、一词多义现象多,词义 分析对于词类的确定非常重要: 【词类—(义项分析)→同一性→义项归类】
.
5
❖ 肘: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鞌之战) ❖ 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劝学)
❖ 坚、锐: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活用
.
6
疾 ❖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 ❖ 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武帝纪) 食 ❖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元)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 “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
C.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溯
❖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
❖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左传·昭7)
——“往日”或“从前”
.
19
D.时,表示及时、按时、当时
❖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 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 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 为动用法
.
12
❖ 名 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作状语
❖ 形容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 动 词→
使动用法(及物、不及物动词)
❖ → *为动用法
——特殊述宾结构
.
13
一、名词作状语
❖ 名词作状语是古代汉语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之一, 也是古代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在教室]上课。
❖ 只有时间名词和少数一般名词可直接充当状语。
我们[明天]看电影。 他[感情]用事。
.
15
❖ 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 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
❖ 【古汉:“直接”——现汉:“介+名 ”】
❖ (1)时间名词 ❖ (2)普通名词 ❖ (3)处所、方位名词
.
16
1.时间名词作状语
❖ 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古今一致】 ❖ 今天我休息~朝辞白帝彩云间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 有时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更复杂。【特殊】 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
17
A.岁、月、日+行动性动词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
❖ 但有时候这种判断颇不易作出。
.
8
❖ 郭锡良先生专门探讨过“衣”等词在上古汉 语九部典籍里名词和动词用法的频次(如 “衣”,动38%,名62%),认为把“衣” 等用如动词视为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 语史论集》43-48页,商务,1997)。
❖雨
.
9
❖ 同一性:音—同<形也同>、义—引申
❖ 朝[zhāo]、[cháo] ❖ 解衣衣(yì)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wànɡ)我,我何面目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 谨食之,时而献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E.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语 连接
❖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朝而往,暮而归。(欧阳修.醉翁亭记)
❖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史记·商
而)
❖ 日饮食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表示频数、经常,“岁岁”、“月月”、
“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
18
B.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
❖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
君列传)
.
20
2.普通名词作状语
❖ 指古代汉语常有的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 状语的现象。就其与动词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言,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2)表示比喻
(3)表示对人的态度
.
21
(1)表工具、依据(“用、依照……+名”)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秦策) ❖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异读别义】
.
10
❖ 例一: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10) ❖ 例二: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
上高宗封事)
❖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 我的手被电电了一下。
.
11
总体而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只
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的活用,
用法则分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
❖ 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狼)猬缩蠖屈,蛇盘龟息,听命于先生。(马
中锡.中山狼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
14
❖ 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
❖ 现代汉语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充当状 语必须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
1
词类:
❖ 根据词与其他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在句子 中充当结构成分的能力,对词在语法上的分 类。
❖ 实词:能够充当句子结构成分(主、谓、宾、 定、状、补),有实在意义。
❖ 虚词:在句子结构中起连接或黏附作用,表 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
2
❖ 句子成分的位置: ❖ 定→主→[状→述(谓)]→[定→宾]→补 英:形 名 副 动 形 名 汉: ❖ 名词——主语、宾语、定语 ❖ 动词——谓语 ❖ 形容词—定语、谓语、状语 ❖ 副词——状语
兼类
.
7
❖ 活用
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 固有的语法属性。
❖ 兼类
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 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 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因而这 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
3
❖ 实词: 体词性词类:名词、代词 谓词性词类: ❖动词 ❖形容词、数词、副词
❖ 虚词: 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
★【许P120:助词“之” ,“者”、“所”】
.
4
古代汉语的词类分析方法
❖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 某个词在某一语法位置上出现的频率在确定
其所属词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统计的方法 是确定古代汉语词类的最基本方法。 ❖ 古代汉语一字多词、一词多义现象多,词义 分析对于词类的确定非常重要: 【词类—(义项分析)→同一性→义项归类】
.
5
❖ 肘: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鞌之战) ❖ 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劝学)
❖ 坚、锐: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活用
.
6
疾 ❖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 ❖ 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武帝纪) 食 ❖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