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真实新闻

合集下载

伊朗人质事件 35 周年,CIA 教你看《逃离德黑兰》

伊朗人质事件 35 周年,CIA 教你看《逃离德黑兰》

伊朗人质事件 35 周年,CIA 教你看《逃离德黑兰》时值伊朗人质危机 35 周年纪念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在 twitter 上重述历史,并拉来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做反面教材,告诉人们真实和虚构的区别。

逃离德黑兰人物原型与卡特总统在白宫合照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很快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就被占领,66 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但其中有六个美国人逃了出来躲在其他地方。

CIA 特工利用一部虚构的伊朗背景科幻片的拍摄为借口,为这 6 人伪造了护照。

1980 年 1 月,他们在加拿大和瑞典使馆人员的协助下顺利脱逃。

2012 年电影《逃离德黑兰》便改编自这一传奇事件,而电影英文名“Argo”更是来自那部虚构的科幻片。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 CIA 都指出哪些情节是虚构的,括号里是真实情况:1. 美国大使馆占领时,这 6 名外交官直接去了加拿大大使的住处并在那里生活了三个月。

(在此之前,其中 5 个人辗转过很多地方)2. 美国中情局只派出 1 个官员来营救这 6 名外交官。

(2 个)3. 中情局官员和 6 名外交官前往市中心取景。

(一直呆在使馆内)4. 该任务在计划离开前夜被取消。

(之前营救计划就已被批准)5. 机票没有准备好,并且需要等待重新审查知道所有机票被授权和确认。

(机场一切顺利)6. 这些美国人被守卫扣留在机场,直到通过给“Studio Six”打过电话确认身份。

(订的早班飞机,守卫人员还没起床)7. 撕碎的纸片被拼好,其中一个外交官的头像被辨认出,飞机在跑道上被追赶。

(碎纸拼好了,但没有人被辨认出来)8. 飞机离开伊朗的机场后,美国人在欢呼和庆祝。

(这可是真的,甚至还有许多用来庆祝的血腥玛丽)依照推文中所叙述,影片中的高潮部分,在德黑兰市场进行的假取景和最后的拦截飞机都是电影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编造的。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戏剧冲突,《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也就没有那么精彩了。

尽管有虚构的成分,但是中情局还是为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每个人的勇敢与智慧而鼓掌。

逃离德黑兰真实事件是什么

逃离德黑兰真实事件是什么

逃离德黑兰真实事件是什么
逃离德黑兰真实事件是什么
《逃离德黑兰》的真实事件是,在1979年的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一次危机。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很多人至今仍认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

在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领导人阿亚图拉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激起大批伊朗人围在美国大使馆进行抗议活动。

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学生4000余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在90名使馆人员中,有52名被扣,其中有3人是在伊朗外交部被俘的。

在使馆被占领时,有六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一幢公寓中躲藏了起来,直到他们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帮助下,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获得庇护。

这六名美国人是马克·里杰克、科拉·阿姆本·里杰克、约瑟夫·斯塔夫德、凯瑟琳·斯塔夫德、罗伯特·安德斯和亨利·李·沙茨。

他们获得了假的加拿大护照,因此得以在1980年1月20日加使馆关闭时,安全地离开。

而没有暴露其美国公民的身份,中情局为他们提供了护照并实施了整个营救行动。

1。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

《逃离德黑兰》背后的真实故事作者:佚名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04期横扫金球奖等多项大奖后,《逃离德黑兰》在北京时间2月25日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6名美国外交人员被困伊朗,为了救出他们,中情局特工想出一个异想天开的营救计划——用假装拍电影的方式前往营救。

实际上,这部颇具好莱坞式英雄情结的电影,是以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中的真实故事为蓝本的。

整个营救过程听起来荒谬,但它确实发生过。

6名美外交人员趁乱逃脱1979年11月4日,一群伊朗革命激进分子冲入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使馆内66名外交人员与平民被挟持,整场危机延续了444天,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全部获释。

电影《逃离德黑兰》说的就是这444天的混乱中的一段插曲。

事件发生时,有6名美国外交人员趁乱逃脱。

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这6人在伊朗东躲西藏,后来藏匿到加拿大外交官的家中。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非常清楚,这6人被发现是迟早的事,一旦被发现,到时不只这6人,加拿大政府也可能被卷入这场外交风暴中。

美国中情局最终决定由伪装大师门德斯策划此次营救任务。

门德斯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让6名外交官顺利通过伊朗安检。

由于他们在大使馆任职,因此身份很容易被识破。

门德斯为此想出了一个超乎人们想象的疯狂计划——把他们伪装成为拍电影来伊朗选址的好莱坞工作人员。

假制片人实施真计划门德斯创建了一个伪造的电影制作公司“第六工作室”,并打印商业名片、雇佣员工,以防有伊朗人打电话来核实。

他还在娱乐报纸上做了有关这部电影的广告。

当时门德斯的好莱坞朋友手上刚好有一个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剧本,但其拍摄计划已落空,这恰好给门德斯提供了资源。

最终门德斯将这部伪造的科幻电影命名为《阿尔戈号》。

“阿尔戈”号是希腊神话中的一条船,由伊阿宋等希腊英雄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建成,众英雄乘此船取得金羊毛。

细心的门德斯还给这6名美国外交官安排了相关的好莱坞从业履历、加拿大化名和伪造护照。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

《逃离德黑兰》的灵感源自07年《连线》杂志一篇揭秘文章,和大多号称“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好莱坞电影相同,它也是杜撰多于史实。

影片开头,编导精心为观众炮制了一番简练却不准确的“伊朗近代史入门”: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的总理默罕默德·摩萨德克开始对伊朗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这一举动触犯了驻伊美英石油公司的利益,于是两国联手煽动政变,解散了摩萨德克政府,扶植以伊朗国王礼萨·巴勒维为首的新政权。

但是,巴勒维的残暴统治以及一系列背离伊斯兰传统的举措很快激起民愤。

最终,伊朗人民在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下于1979年发动革命,推翻了巴勒维王朝,并迫使巴勒维逃往美国。

又于同年11月4日占领美国驻伊领事馆,将当时使馆中大部分人劫为人质。

混乱中,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逃脱,随后躲入加拿大驻伊使馆避难。

如何将这六人安全撤出形势日渐失控的德黑兰,成了美国政府的燃眉之急。

音乐音乐并不是本片的主旋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中,音乐只是偶尔穿插,简单说来,像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间奏乐,但又是不可或缺的。

它作为一种提示,过渡,为了避免观众长期收听声音语言出现疲劳感,它在影片情节变化中作为间隔或过渡。

比如化妆师John Chambers出现的时候,导演LES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特工托尼进入黑德兰时音乐的转化等等。

镜头电影开场比较惊艳,一些零碎抖动的手提式摄影配合快速凌厉的剪辑非常真实的重现了当年伊朗人民攻占美国大使馆的场景。

镜头始终聚焦在事件的本身,没有任何放大解读,不带任何多余的评价,甚至是与事件有关的暴力和流血,也只是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匆匆带过,这样的匆匆带过留给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

另外一些特写镜头,比如去洛杉矶,去黑德兰,飞机上的俯拍,镜头的拉升,长时间的停留意在告诉影片地点的转换,观众思维也应该转化。

还比如对特工托尼的镜头特写,导演的主观意识,是拍摄者刻意强调和加重,以期让主角特工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给观众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

《逃离德黑兰》:国家形象的塑造

《逃离德黑兰》:国家形象的塑造

《逃离德黑兰》:国家形象的塑造在一次上课时听老师推荐了《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于是就专门抽出时间看了一下。

《逃离德黑兰》根据一篇为名“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

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

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

在营救过程中,门德兹自己伪装成一个电影制片人,6名外交官则谎称是和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叫“Argo”。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逃离德黑兰》都是一部典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而且是一部很好看的美式主旋律电影。

它通过一个中情局特工解救人质的事件,在潜移默化中颂扬了特工的奉献和爱国精神,同时又表达了美国的自我价值观,那就是对生命(且不说是人权吧)的尊重,成功塑造了国家形象。

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当受困人员因得救在飞机上喜极而泣的时候,其惊心动魄之后的感染力跨越了国别和民族的差异,感动了所有的观众。

所以,《逃离德黑兰》在叙事上让人不厌倦,在主题上让人不反感,这便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的拍法。

尽管片子只是还原了一段拯救人质的事件,不过“重现”正是它的可贵之处,因为它如实地反映那个混乱的时代和一段匪夷所思的中东往事,暴戾疯狂的伊斯兰革命,歇斯底里的伊朗平民,一筹莫展的白宫,以及妙想天开的中情局,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价值观折射片,好莱坞一干电影人的仗义出手,成就了这部“电影中的电影”,男主角的勇气和责任让其成为救世主般的英雄,其上司的勇于担当在关键时刻让这个“最好的滥主意”变为成功的现实,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感受到了一股激励人心的正能量,白宫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果断迅速,中情局不像印象中的那样冷冰冰,好莱坞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功利,电影的时代背景虽然阴暗压抑,却让人心中充满温暖,六个公民的生命原来如此重要,成功塑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

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令人心悸的影片,它讲述了一对夫妇在伊朗德黑兰被迫分开的故事。

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伊朗政治动荡时期的恐惧和压迫。

首先,影片的氛围营造非常出色。

导演利用了大量的紧张音乐和快速剪辑,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紧张和紧迫感。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感到心跳加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危险之中。

其次,影片对于政治压迫的描绘非常深刻。

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在政府的监视和威胁下所经历的恐惧和绝望。

这种真实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心痛和愤怒。

最后,影片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

主人公在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他们的爱情也在逆境中得到了升华,成为了支撑他们生存的力量。

总的来说,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

它让观众体会到了政治压迫的恐怖,也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 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令人心跳加速的惊悚片,它不仅令人震撼,同时也引人深思。

影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对夫妇在伊朗革命期间被困在德黑兰的故事。

导演本·阿弗莱克巧妙地将紧张的情节和人性的复杂性融合在一起,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

首先,影片的紧张氛围让人目不转睛。

从一开始,观众就被带入了主人公的困境中,感受到了他们的恐惧和绝望。

导演运用了紧凑的剪辑和逼真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德黑兰,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了种种险境。

每一次逃亡的过程都让人屏住呼吸,紧张感持续不断,让人难以忘怀。

其次,影片对人性的描绘也令人深思。

在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主人公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同时也暴露出了人性的弱点和复杂性。

在面对种种危险和诱惑时,他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这让观众不禁思考:在极端环境下,我们是否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影片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总的来说,《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惊悚片,它不
仅带给观众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导演巧妙地将紧张的情节和人性的复杂性融合在一起,让影片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它将给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观影体验。

逃离德黑兰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

逃离德黑兰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

逃离德黑兰逃离德黑兰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一步伟大的电影作品,加拿大与美国的国际合作救出六个中情局人员更是一个伟大的案例。

改编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真实政治故事,开篇一下子就进入了主题,进入了一个悲剧,伊朗人质危机爆发。

影片讲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

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Tony Mendez 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伪装成好莱坞制作人和导演等,并成功将其带离伊朗,逃离德黑兰。

要看懂这部影片,首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在美国治病的伊朗前国王巴列维。

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伊朗方面的要求。

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维,则不释放人质。

这次人质事件是在美伊关系急剧恶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1978年,伊朗发生大规模反巴列维王朝运动。

1979年1月16日,巴列维被迫离开伊朗,流亡国外。

2月1日,霍梅尼结束15年流亡生活回到伊朗,宣布成立革命临时政府。

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

由于美国一贯支持伊朗前国王巴列维,霍梅尼对美国抱有极大戒心。

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1978年10月2日,美国政府不顾伊朗当局抗议,让巴列维赴美治病,引起伊朗的不满和疑虑。

10月29日,霍梅尼在库姆市发表演说时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谴责美国政府支持巴列维,表示伊朗人民将给予回击。

伊朗国内掀起反美浪潮,由是发生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和扣押使馆人员事件。

这个真实的逃离德黑兰的行动直到1997年才被解密,得以向世人公开。

所以,本阿弗莱克才根据这个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导演了这一步“政治惊悚片”。

看完这部片最大的感觉是,影片中紧张的气氛中不乏一些小幽默,比如,在国务院和CIA讨论对被困人员的营救方案时,举了其他几个不可能的例子,让观众忍俊不禁。

逃离德黑兰简介

逃离德黑兰简介

◎简介最新电影《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

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不过以当时的局势,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本·阿弗莱克饰)负责人质营救事件。

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Argo)。

一句话评论要把赞誉送给本·阿弗莱克,又导又演的他,给我们送上了一出精彩的政治惊悚剧。

——影片的讲述手法充满了智慧,而且年代感和细节方面也做的很不错。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题材之上,阿弗莱克还加入了很多令人会心的幽默。

——《好莱坞报道者》出人意料的,在阿弗莱克的第三部电影中,喜感成为了最夺人眼球的元素。

——《综艺》作为讲述中情局历史上最怪异行动的影片,《逃离德黑兰》充满了娱乐性和观赏性。

——《卫报》幕后制作说不清的历史伊朗人质危机是在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一场危机事件。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很多人至今仍认为,这场人质危机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竞选连任失败。

1980年伊朗驻伦敦大使馆人质事件与本次事件同时发生。

在领事馆被占领的时候,有六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一栋公寓中躲藏了起来。

后来这六个当时最大年龄只有34岁的美国人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帮助下,得到了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的庇护。

随后,加拿大ZF帮助他们获得了假的加拿大护照,因此他们得以在1980年1月20日安全离开加拿大使馆,而没有暴漏他们的美国公民的身份。

而在同一天,加拿大就关闭了驻伊朗使馆。

评述《逃离德黑兰》中塑造的美国形象

评述《逃离德黑兰》中塑造的美国形象

评述《逃离德黑兰》中塑造的美国形象观看完了电影,有很大的感触,对塑造的美国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逃离德黑兰》中,素来有“世界警察”之称的美国,以“善良无辜”的形象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逃离德黑兰》是一个以真实的故事为原型的。

其历史背景是1979年11月4日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的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使馆的66名工作人员成为人质,444天后,伊美达成协议,人质全部获释,在使馆被占领时,6名美国人成功逃脱并在加拿大和瑞典大使馆躲藏起来,最终在加拿大外交人员的协助和美国中情局的安排下,于1980年初安全回国。

这是当时震惊全球的伊朗人质事件,电影正是以此为背景进行了演绎。

一、运用反衬的手法来塑造美国以及整个美国人民的形象。

电影所描述的伊朗是一个宗教至上,充满暴力倾向,疯狂而残忍。

但据当时参加占领的学生的回忆,其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应该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伊朗。

1979年伊斯兰革命将伊朗从一个波斯国家变为伊斯兰国家,宗教的力量高于一切。

1979年12月公布的宪法规定,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什叶派是伊朗政府的主要构成。

他们对西方的文化有天然的排斥,而对原教主义则格外的坚定。

与美国划清界限的姿态和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孤立使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似乎脱离了国际社会前进的节拍。

随着2005年内贾德总统保守派逐渐占据伊朗的决策核心,改革派则逐渐日益边缘化,虽然多年来的文化沟通小有成效,但伊朗与非伊朗教国家的三观差异日益明显,对话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进行。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伊朗人们对西方国家特别是对于美国有一种特别的敌视态度,能有这样的态度我们是可以理解的。

但影片中的过度暴力化,疯狂而残忍形象的显露出来又是不符合事实的。

作为与伊朗国家形象的对立面的美国人民则在影片中是善良无辜,毫无反抗能力的形象出现的。

这就好比把伊朗和美国的国家形象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而影片中伊朗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反面的,而美国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正义的,正面的国家形象。

戏里乾坤:《逃离德黑兰》

戏里乾坤:《逃离德黑兰》

戏里乾坤:《逃离德黑兰》
安东尼·雷恩;熊西利亚斯
【期刊名称】《电影世界》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这是本年度好莱坞最精彩的电影之一,它既有趣,又严肃,既荒诞不经,又残酷真实,它是一部关于拍电影的喜剧电影,也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政治片,它充满才华和探索精神,也充斥着辛辣讽刺和敏感的信仰教分歧,但更关键的是,它居然来自于真人真事。

本·阿弗莱克执导的新片《逃离德黑兰》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一1979年11月,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一场劫持人质风波。

当时,一群示威的伊朗人闯入美国大使馆挟持了超过五十名美国人作为人质。

有六个美国人从后门逃出,跑到加拿大使节的住处避难。

这六个人如何获救,或者像行话说的一"逃出敌营"(exfiltrated)?华盛顿当局下达了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帮助那六个美国人离开伊朗。

任务落到了CIA技术保障部的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安东尼·雷恩;熊西利亚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戏里乾坤大观剧受益多——与领导同志聊看戏 [J], 王德彰
2.心中有大爱戏里有乾坤——评裴艳玲与京剧《响九霄》 [J], 周大明
3.历史题材影像的现实映射——以《逃离德黑兰》为例 [J], 任远
4.电影《逃离德黑兰》的视听语言分析 [J], 苏小雅
5.戏里有乾坤——独具特色的开阳阳戏 [J], 张江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逃出德黑兰:伪装大师在行动

逃出德黑兰:伪装大师在行动

逃出德黑兰:伪装大师在行动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0年第23期30年前,在震惊世界的伊朗扣押美国外交人员的事件中,有6名美国外交官成功地从伊朗革命卫队的眼皮子底下潜逃出德黑兰。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负责伪装技术的特工托尼·曼德茨受命策划、参与了整个行动过程。

如今,70岁的曼德茨(1 990年退休)和妻子乔娜(也曾在CIA搞伪装技术工作)都在华盛顿的“国际间谍博物馆”董事会任职。

临危受命1997年8月的一天傍晚,57岁的托尼·曼德茨和妻子返回马里兰州的家中日寸,发现大门上插着一封信。

“什么地方来的?”妻子问道。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曼德茨一边看着信一边回答,“真是意想不到。

”曼德茨从信中得知,在CIA成立五十周年之际,自己将被授予“尖兵”荣誉奖。

他兴奋得无法入睡,一直待在书房中凝视着CIA历年来颁发给他的各种奖章。

在邻居眼中,曼德茨是一个儒雅的退休政府官员,曾获得竞赛优胜奖的艺术工作者。

而现在,CIA最终揭去了他的面纱,公布了他25年秘密特工的真实身份。

曼德茨拿起一枚铜质奖章,脑海里回忆起1 980年那个令人生畏的一个月,他冒着生命危险,从伊朗救出6名美国外交人员的经历。

1979年11月,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精神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的追随者们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把60多名美国外交人员扣作人质。

霍梅尼要求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将流亡到美国、在纽约市治病的伊朗前首相遣返伊朗,接受审判。

当时,有6名美国外交人员侥幸从使馆里溜了出来,躲在加拿大驻伊朗大使馆里。

12月下旬,CIA负责伊朗情报的头目诺伯·加莱特打电话紧急召见曼德茨。

“形势十分危急。

”加莱特说道。

虽然新闻界暂时没有将6名待在加拿大使馆的“客人’的消息捅出去,但这一情况随时都可能被曝光。

如果那样的话,6名美国人和帮助他们藏匿的加拿大人将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曼德茨是CIA的伪装技术大师。

历史上的《逃离德黑兰》

历史上的《逃离德黑兰》

历史上的《逃离德黑兰》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3年第3期在本届斩获金球奖的电影︽逃离德黑兰︾极有可能问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桂冠本·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讲述的是上个世纪80 年代的一个非常离奇的故事。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加拿大的帮助下,成功营救了一些被抗议者围困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的美国人。

剧情的真实与虚构《逃离德黑兰》获得奥斯卡电影金像奖7 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

这一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究竟又有多少杜撰成分呢?马克·里杰克在美国外交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德黑兰大使馆。

他当时就知道这份工作相当不容易。

他解释说:“1978 年10 月开始接到这份工作时伊朗的情况就已经非常糟糕。

德黑兰街头已经出现了暴力抗议示威,伊朗国王是不是能熬过时局也不清楚。

结果到了1 月份,国王宣布退位,之后流亡出国。

”1979 年夏天马克学了半年的波斯语后赴任,妻子科拉随后也到了伊朗。

科拉虽然不是外交人员,但是也拿到了一份工作合同,因为当时美国在伊朗的大使馆非常需要能说波斯语的工作人员。

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情况会如此急转直下。

美国在德黑兰的大使馆占地26 公顷,周围环绕着超过一英里长的围墙,只有13 名陆战队员把守。

在马克到达之前,大使馆已经被反美示威者占领过一次,他们呆了几个小时后离去。

1979 年11 月4 日,当示威者再次闯入大使馆时,马克还以为他们还是会像上次那样很快就撤走。

“抗议主要是因为美国同意接受伊朗国王前去接受治疗。

我和科拉工作的领事大楼距离大使馆至少有 5 分钟的距离,而且有门通向街道。

那些占领了大使馆的人都忘了我们的存在,或者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在意我们。

”阿弗莱克的影片《逃离德黑兰》中描写的抗议者占领领事馆这一段给马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段影片部分是在伊斯坦布尔拍摄的,还有一部分在加利福尼亚拍摄。

已经退休了的马克说,这是他第一次认真想想在大使馆主楼里的50多个美国人当时的情境。

《逃离德黑兰》:危险一触即发

《逃离德黑兰》:危险一触即发

《逃离德黑兰》:危险一触即发
李娟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14(000)015
【摘要】上映于2012年的《逃离德黑兰》改编自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影片以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为背景,讲述了六名被困于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中情局撤退专家托尼的帮助下,成功获救回国的故事。

影片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戏剧性、欣赏性融于一体。

特定的历史背景、惊险曲折的情节走向、浓郁的人性关怀以及一定的反思立场,也使其具有不少吸引眼球的元素。

本文从纪实的影像风格、多线程叙事与美国精神的体现,探讨了影片的审美特色。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李娟
【作者单位】枣庄学院,山东枣庄 27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策略 [J], 白光
2.历史题材影像的现实映射——以《逃离德黑兰》为例 [J], 任远
3.电影《逃离德黑兰》的视听语言分析 [J], 苏小雅
4.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J], 张静
5.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J], 张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逃离德黑兰生死时速的紧张逃亡

逃离德黑兰生死时速的紧张逃亡

逃离德黑兰生死时速的紧张逃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座充满神秘与危险的城市——德黑兰。

这座城市曾经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逃亡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阿里的普通人。

他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温馨的家庭。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波打破了这份宁静。

阿里被无辜地卷入其中,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那个黑暗的时刻,阿里深知自己必须逃离德黑兰,才能保住性命。

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踏上了这条生死未卜的逃亡之路。

阿里开始小心翼翼地规划着自己的逃跑路线。

他避开了人多眼杂的主要街道,选择了一些偏僻的小巷和胡同。

每走一步,他都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发现。

因为一旦被发现,等待他的将是无法想象的后果。

阿里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引人注目。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焦虑,但同时也有着坚定的决心。

他知道,自己不能回头,只有向前才有生的希望。

在逃亡的过程中,阿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他会遇到巡逻的士兵,只能躲在角落里,屏住呼吸,等待危险过去。

有时,他会迷失方向,在错综复杂的街道中徘徊。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活下去。

有一次,阿里差点被一个警惕的居民发现。

那个居民看到阿里鬼鬼祟祟的样子,起了疑心,开始大声询问他的身份。

阿里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强装镇定,编造了一个借口,才勉强蒙混过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离德黑兰的边境越来越近。

但这也意味着危险越来越大。

边境地区的防守更加严密,巡逻的士兵也更加频繁。

阿里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

他观察着士兵的巡逻规律,寻找着防守的漏洞。

终于,在一个夜晚,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趁着士兵换岗的间隙,他悄悄地越过了边境的铁丝网。

那一刻,阿里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他知道,自己终于逃离了德黑兰,摆脱了死亡的威胁。

但他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里不敢停留,继续向前奔跑。

法律知识:了解常见法律案例与条款

法律知识:了解常见法律案例与条款

法律知识:了解常见法律案例与条款引言你是否曾经想过,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法律纠纷该怎么办?或者是否在阅读新闻时看到了一些法律术语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案例和条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案例和条款,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法律知识。

1. 案例:《致命的面纱》H2案例介绍《致命的面纱》是一部由美国律师和作家哈珀·李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小镇上一起虚假指控的法律案件。

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位贫穷的黑人男子汤姆·罗宾逊,被指控强奸了一位白人女性。

尽管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证明汤姆有罪,但由于社会背景和偏见的影响,他最终被判有罪并被处以死刑。

H3案例意义《致命的面纱》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法律中的偏见和不公正。

它让我们思考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种族和阶级歧视。

通过了解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法律系统的局限性和改进的空间。

2. 案例:《模仿游戏》H2案例介绍《模仿游戏》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了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破解纳粹德国的恩尼格码并对二战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故事。

然而,由于当时同性恋行为被视为非法,图灵最终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定罪,并被迫接受化学阉割。

他于1954年自杀身亡。

H3案例意义《模仿游戏》这个案例向我们揭示了法律中的不公和道德困境。

尽管图灵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却因为违背了当时的道德观念而被定罪。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法律应该是公正和人道的,不应该受到固有的偏见和社会价值观的束缚。

3. 条款:合同H2条款介绍合同是法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条款,它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双方或多方约定的法律文件。

合同可以用于约定商业交易、租赁、贷款等各种法律关系。

它具有约束力,一旦当事人违反合同,对方可以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H3合同的要素一个有效的合同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意愿:合同是基于自愿达成的,各方必须出于自愿并真实的意愿参与合同。

《震撼人心的电影《逃离德黑兰》》

《震撼人心的电影《逃离德黑兰》》

《震撼人心的电影《逃离德黑兰》》电影《逃离德黑兰》是一部由本·阿弗莱克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影片,于2012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了一名美国中情局特工在伊朗革命期间成功营救六名被挟持的美国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紧张刺激的场面和出色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

影片以1979年伊朗革命为背景,讲述了美国大使馆遭到伊朗学生武装分子袭击,六名美国人被挟持为人质的事件。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斯(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伊朗,试图将这六名被挟持的美国人成功带出伊朗。

门德斯化身为一名电影制片人,与被挟持的人员一同伪装成电影剧组成员,以取景地点的名义成功混入伊朗,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

电影《逃离德黑兰》不仅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真实事件改编的背景,更是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在片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他将门德斯特工的坚毅、果敢和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动容。

影片中的紧张气氛和惊险场面也让观众们屏息凝神,跟随着主人公的每一个步伐,经历着一次次生死考验。

导演本·阿弗莱克巧妙地运用影像语言和剪辑手法,将故事情节处理得恰到好处,让整部影片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除了剧情和表演,电影《逃离德黑兰》还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当时伊朗动荡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线索,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和丰满。

同时,影片也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国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让观众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总的来说,电影《逃离德黑兰》以其真实事件改编的背景、扣人心弦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精湛的制作水准,成为一部令人震撼的佳作。

这部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更在艺术和文化上赢得了赞誉,成为影坛的经典之作。

影评 - 逃离德黑兰

影评 - 逃离德黑兰

影评 - 逃离德黑兰电影影评 - 逃离德黑兰《逃离德黑兰》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以其真实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导演贾法尔·帕纳西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出色的叙事能力,将观众带入了伊朗政治动荡时期的德黑兰,展现了一个充满危险和希望的世界。

首先,电影通过逼真的场景和精心搭建的背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当时伊朗的政治氛围。

从街头巷尾的示威抗议到政府军队的镇压,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感受到紧张和恐惧。

导演通过这些细节,成功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了主人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

其次,电影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一个人在极端情况下的选择和生存。

主人公阿里安是一位年轻的电影制片人,他和他的女友在德黑兰参加电影节。

然而,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他们陷入了困境,无法离开这个被冲突和暴力笼罩的城市。

电影通过阿里安的眼睛,展现了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艰难选择,这让我深感共鸣。

在极端的环境下,我们往往会被迫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而这种无奈和痛苦正是电影所传达的核心信息之一。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人们在危机中的真实面貌。

在德黑兰这个被战争和冲突所笼罩的城市,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断地权衡利益和道德。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动机,他们的行为既让人愤怒又让人心碎。

这种真实而复杂的人性描绘,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选择。

最后,电影的音乐和摄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的运用非常巧妙,既能够增强紧张和悬疑的氛围,又能够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摄影师通过精心的构图和运用暗色调,将德黑兰的压抑和恐惧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电影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

总的来说,电影《逃离德黑兰》通过其真实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成功地展现了一个政治动荡时期的德黑兰。

它让观众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同时也引发了对人性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走进德黑兰 还原一个真实的伊朗

走进德黑兰 还原一个真实的伊朗

走进德黑兰还原一个真实的伊朗《逃离德黑兰》(Argo)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上世纪70年代德黑兰扑面而来的煞气让人对这个地方心生畏惧。

其实,在伊朗,针对游客的暴力犯罪几乎没有听说过。

只要遵守入乡随俗的礼仪,你所遇到的就都是热情和友好。

一次伊朗行,会还给你一个真实的德黑兰。

“伊朗安全吗”,这可能是人们心头的首要问题,常年战火的伊朗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国家。

那你就错了。

其实,在伊朗,针对游客的暴力犯罪几乎没有听说过。

只要遵守入乡随俗的礼仪,你所遇到的就都是热情和友好。

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稚嫩孩童总是热情与你打招呼,面对镜头也从不排斥,反而很乐意被拍照。

伊朗人喜喝红茶,一群人围坐在地毯上,中间放着简易的茶具,口中嚼着半块方糖,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讲述着他们美丽动人的故事。

德黑兰的饮食以面食为主,街上售卖各式各样的饼,薄的、厚的、用石头烤的,很像中国新疆饭店里的馕,波斯语读音也是“馕”,但饭店里菜的种类比较少,可以数出来:烤鸡块、烤鸡腿、烤巴巴,还有就是土豆、牛肉加上番茄汁煮制成的菜。

在德黑兰除了交通高峰时间,公路上很少能看到指挥交通的警察。

因此,交通状况十分糟糕,在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

或许有很多人看了电影后对德黑兰的印象就被框死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动荡的德黑兰,想要真相,必须亲临。

美女惊艳波斯街头自古以来,波斯美女就闻名于世,时至今日,伊朗美女依然能排在世界三甲之内。

走在德黑兰市中心的街头,特别是德黑兰大学附近地带,不时就有高挑、白净、迷人的伊朗美女从身边擦肩而过。

关于波斯的印象一开始仅仅只是一些电影里的碎片,比如头缠绷带的怪异商人,身着性感服饰妖艳的波斯美女,还有一脸温顺和一眼神秘的波斯猫。

波斯美女通常都拥有一头乌黑的波浪秀发,轮廓分明的五官和精致的妆容与傲人的身材。

特别是她们的眼睛,如波斯猫一样神秘。

她们真的很漂亮,或者说太漂亮了,所以《古兰经》里教诲女人们“不要向外人展示美艳”以免引起男人的欲念,尽管把男人的欲念归罪于女人的漂亮有些牵强,但凡是到过德黑兰的人竟都有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逃离德黑兰” (Argo)的作家,完全不知道他讲的事情;前加拿大大使说: “有趣的是好莱坞的编剧(Chris Terrio)对于他谈论的事情一无所知,” 泰勒周四在多伦多 Ryerson 大学跟学生会见时说到。

CBC 报道。

(原新闻见第 2
页)
前加拿大驻伊朗大使 Ken Taylor 严厉批评了反伊朗的美国电影 Argo, 他 说,编剧完全不晓得他讲的事情。

在本月底 Argo 出席奥斯卡奖典礼, 得到最佳照片、 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

由美国电影制片人本· 阿弗莱克导演的惊悚片,大致基于中央情报局官员托 尼· 门德斯对 1979 年伊斯兰革命后,接管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时,救援 6 位 美国外交官的所谓的历史记录。

在 1979 年所谓的行动开展时,由加拿大演员 Victor Garber 扮演的泰勒 是驻伊朗的加拿大大使。

他批评 Argo 运用了无限的创作自由, 包括对伊朗人 “黑与白”的描绘以及 其他伪造的场景。

他补充道:Argo 描述伊朗人的方式并不完全是正确的。

前加拿大大使表明,“Argo 并没描述伊朗社会‘更传统的一面’、‘更热情好客的 一面’以及‘他们试图寻找某种程度的正义。

’” 接管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革命大学生认为,使馆早已经变成了一个间谍 巢穴,企图推翻新成立的伊斯兰共和国。

政治分析人士说, Argo 揭露了美国精美的计划, 即利用所有媒体的宣传, 以便在全球范围内煽动伊朗恐怖说。

观察家们进一步猛烈掊击 Argo 的导演以铅板和讽刺的风景描述伊朗社会, 他们指出阿弗莱克故意在电影里嘲笑伊朗人的习俗和传统。


1


一月中旬,伊朗宣布了一个大的电影项目计划,是关于 1979 年的美国使 馆的事件的,以便用真实的图景来描述已经被 Argo 篡改的历史性的事件。

伊朗导演及演员“Ataollah Salmanian” 被指定去呈现这个故事, 以便对阿 弗莱克缺乏历史真实性却轰动一时的电影做出适当的反应。

伊朗版本的电影称为“普通职员的记事”,讲述了伊朗革命者将 20 名美国 人质交还给美国的故事。


英文原新闻如下:
‘Argo’ writer has no idea what he's talking about: Ex-Canada envoy
Sun Feb 17, 2013 11:53AM GMT The amusing side is the script writer (Chris Terrio) in Hollywood had no idea what he's talking about.” Former Canadian Ambassador to Iran Ken Taylor
2


Former Canadian Ambassador to Iran Ken Taylor has heavily criticized the anti-Iran American film Argo , saying that the screenwriter has “no idea what he's talking about."
“The amusing side is the script writer (Chris Terrio) in Hollywood had no idea what he's talking about,” Taylor said during an audience with Ryerso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oronto on Thursday, CBC reports.
Argo heads into the Oscars later this month as a nominee for best picture, with
Terrio up for a best adapted screenplay Oscar. The thriller directed by US filmmaker Ben Affleck is loosely based on the allegedly historical account by former CIA agent Tony Mendez about the rescue of six American diplomats during the takeover of the US Embassy in Tehran after Iran’s 1979 Islamic Revolution. Taylor, whose role is played by Canadian actor Victor Garber in the movie, was Canada’s ambassador to Iran in 1979 when the alleged operation took place. He criticized Argo for incorporating a myriad of creative liberties that included the "black and white" portrayal of Iranian people and fabricated scenes, adding that Argo “characterizes people in a way that isn't quite right.” The former Canadian envoy argued that Argo didn't portray “a more conventional side,” and “a more hospitable side” of the Iranian society as well an “intent that they were looking for some degree of justice.” The revolutionary Iranian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took over the US Embassy believed that the embassy had turned into a den of espionage which aimed to overthrow the nascent Islamic Republic establishment. Political analysts say Argo unmasks the elaborate US scheme to employ every medium in its propaganda apparatus to incite Iranophobia across the globe. Observers have further lashed out at the director of Argo for portraying a stereotyped and caricatured view of the Iranian society and noted that Affleck has consciously sought to ridicule the very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Iran. In mid-January, Iran announced plans to mount a big cinematic project on the 1979 US embassy incident to give a true image of the historical event distorted in Argo. Iranian filmmaker and actor Ataollah Salmanian is slated to represent the story as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to Affleck’s blockbuster and ahistoric film.
3


The Iranian version titled The General Staff chronicles the story of the 20 American hostages who were deliver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Iran’s revolutionaries.
翻译:MOHAMMAD KADKHODAEI (穆凯) 北京语言大学- 博士生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编辑:JESICA (宋小芳)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