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心得体会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模版(3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模版2023年,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经过多年改革和努力,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三农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在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更加明显。
这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劳动力的不足,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压力。
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给农民的生活和就业带来了诸多困难。
其次,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仍然突出。
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来解决。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速相对较慢,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也不尽如人意,这使得农民的创业和致富动力不足。
再次,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急需解决。
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相对薄弱,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和社会保障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
同时,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亟待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和就业条件。
例如,在农村建设更多的道路、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增加农民的交通和信息便利。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效益。
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民的创新能力提升。
再次,要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走向农业产业化、农村企业化道路。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最后,要注重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基层服务能力。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一、引言2023年,我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农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学习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了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总结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展望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
二、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我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农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决定性力量,只有解决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和农村的经济落后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深入了解三农问题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虽然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一直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农村经济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农村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次,农村教育医疗水平的不均衡。
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普遍较低。
四、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在了解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我对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努力和创新表示肯定。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农村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
政府还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了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
五、个人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在学习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农民的生活品质。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导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
然而,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村问题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2024年,我参与了一项调研工作,深入农村地区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困境。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就2024年的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三农问题的现状】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2024年,农民的收入增长仍然较为缓慢。
尽管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农民的劳动报酬和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农产品供需失衡,导致价格过低,农民收入不足;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农民难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难以增加收入。
2.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尽管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是农村地区的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仍然不够完善。
农村交通不便,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拓展。
农村电力和水利设施的不足,也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3.农村教育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低下。
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就医困难。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有限,农村人民享受不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4.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农村地区水土流失、农药残留等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使得农村环境脏乱差,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二、三农问题原因分析】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仍然占主导地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缺乏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好三农工作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到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下是我对做好三农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做好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农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
农村地区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战场。
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农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
农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素质和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 促进农民增收。
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4. 提高农民素质。
要加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大国三农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三农”发展战略,即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在这个过程中,三农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从事三农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现将我在三农教育中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深入农村,了解农民需求三农教育首先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使三农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
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开展三农教育提供依据。
二、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传统的三农教育模式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创新教育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实践教学。
将课堂教育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组织农民参加田间地头、养殖场、农产品加工厂等地的实践活动,使农民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2. 开展远程教育。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师资队伍,为三农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4.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注重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具体措施如下:1. 分层次教育。
根据农民的文化程度、生产技能和需求,将农民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
2. 分类教育。
针对不同产业、不同领域,开展分类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
3. 长效教育。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四、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三农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此刻,我的心已经激动不已了,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具有重要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于要开展了!华岩镇,我们将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是贫困的山区,还是普通的小镇?还有,华岩的父老乡亲热情吗?他们会欢迎我们吗?在那里,我们的活动可以顺利完成吗?困难也好,艰辛也罢。
我们带着的始终是希望与梦想!以科技文化服务社会,以学习实践锻炼成才,用自己的知识为华岩的明天添一份力,我相信,我们去的地方是美好的,我们去了之后,她将更加美好!笔录之二:村小城镇化建设的典范西山村7月12日上午9时许,重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服务队一行19人来到华岩镇西山村进行农村小城镇化建设调研活动,西山村村委会万村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同我们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近一个小时的座谈中,万村长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他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西山村的发展现状。
从人多地少的劣势条件到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思路,从农村二元结构调整到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构想,无一不体现着他的种种先进理念。
他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召着我们。
西山村村委会深刻领会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使得西山村的城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华岩镇乃至九龙坡区的典范!免费座谈会中,我们的服务队成员们就西山村发展现状与前景、西山村在开展小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等问题与万村长进行了交流。
透过西山村的现状,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小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及实际执行情况,从而圆满地完成了关于小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的前期调研任务,也为我们此次暑期三下乡总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笔录之三:关注三农大型户外宣传活动7月11日上午8:30,重庆工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材料服务队在华岩镇举行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的大型户外宣传活动。
我们向广大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详细地解读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等活动。
2023“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大全5篇
2023“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大全5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重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在农村和乡村振兴浪潮中必然会有发展。
无论是发展原始种植型农业,还是发展新型创新型农业,农村的人才严重缺失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农村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到农村,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其落户农村、发展农村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农村大学生回到农村发展比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
他们知道农村最需要什么,也知道农村的真正问题,与村民沟通起来也更有亲近感,更容易扬长避短,在乡村振兴中做出贡献。
为了农村和乡村振兴,重在真心实意地把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推到更有发展前途的岗位上,不能因为他们年轻,因为他们只能到农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热一阵冷一阵,或者有小家子气,害怕大学生走在自己前头,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善于从农村能人中发现和挖掘人才。
农村大学生生于、长于农村,并在农村摸滚打爬了多年,对农村情况和农村需求了如指掌。
加强对这些人进行定向培训,并根据他们的发展及所作出的贡献,为他们提供晋升、发展的更优通道,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加速提质,有助于他们在乡村振兴中不断成长。
2023“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大全精选篇2“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老城是农业型乡镇,抓好是“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擦亮碑亭菊花、上明柑桔等经济名片。
要依托专业合作社,通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壮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
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延长产业链。
二是要组织专班,着力抓好地力补贴政策落实。
三是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防汛抗灾工作。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农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我们要加强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科学制定乡村规划,合理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我们还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我们要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农村改革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安排和模式创新,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
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的精神,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三农工作培训心得
三农工作培训心得篇一:三农工作培训心得2023三农培训心得体会7篇三农培训心得篇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通过本次讲座,我认识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几点很重要:把年轻人,能人,发展为党员,改变党员结构,为基层组织提供人才保障。
四谨慎选择适合该村项目在村两委干部尤其是支书想干事的前提下,谨慎选择项目,做到万无一失。
五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工作把军王庄村作为第二故乡,用心用情开展工作。
目前我村需要改进提高落实的工作非常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完成,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相信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我有这个决心,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三农培训心得篇3一学习感受一是收获大。
经过系统学习,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大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了党性修养。
二是学风正。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要收获1改善了理论知识结构。
授课的老师都是学术造诣较深在重庆畜牧兽医系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他们全面系统地讲解了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畜牧兽医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方法与技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畜产品与牧业标准化应用文写作技巧等,并深入解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成过程和现实意义。
这些对于我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从中领会和掌握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重要指导作用。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范文3篇篇一:学习贯彻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习贯彻三农工作是贯彻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第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农业的现代化不仅能稳定小农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因此,学习贯彻三农工作是为了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其次,农村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农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学习贯彻三农工作,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最后,农民是国家的重要资源。
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劳动和智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学习贯彻三农工作,可以加强农民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技术进步。
同时,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
总之,学习贯彻三农工作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积极动员和引导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篇二:学习贯彻三农工作的感悟学习贯彻三农工作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任务和义务,也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
通过学习贯彻三农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三农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农工作需要我们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3篇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3篇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一三农工作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好三农工作是保障农民利益、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需要多维度思考,深入了解农村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推动三农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是关乎农民福祉、农村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工作。
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繁荣农村的基础。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治能力和组织力,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只有保障农民福祉,实现农民的小康生活,才能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贫困地区农民的发展是农村工作的重点。
贫困地区是我国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地区的农民长期以来受到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落后等多方面问题的困扰。
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民来说,脱贫致富是他们的夙愿,也是国家的承诺。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我们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产业素质、技术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助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是农村工作的核心。
在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保证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根本稳定。
贯彻农村工作重要论述,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产品的供给,保障粮食安全。
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证农田的良好生产环境。
总之,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是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推动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
只有深入思考,结合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民的富裕生活、乡村的振兴发展。
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心得体会二学习贯彻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深入了解和关心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的需求和利益。
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把论述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推动农村农民真正从改革发展中受益。
首先,我意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农工作感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基层干部,我有幸见证了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历程,亲身参与了农村发展的伟大实践。
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我深感三农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现将我的感触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2. 农村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农村稳定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
3. 农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
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基石。
二、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重大。
以下是我对三农工作的几点认识:1. 深入了解农民需求。
要深入了解农民在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 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要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5. 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要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通用10篇)1.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一深入三农一线,我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厚重与希望。
农民们的勤劳与坚韧,如同大地般质朴而坚实。
每一次与农户的交谈,都是对乡村生活的重新认知。
了解到他们面对的自然挑战与市场波动,我更加明白了“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这份工作让我学会了倾听,倾听农民的心声,倾听大地的呼唤。
我深知,只有真正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二三农工作,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田间地头,我见证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
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
.三农工作不仅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更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我为自己能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而感到自豪。
3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三走进农村,我深刻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三农工作让我学会了平衡,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让乡村在发展中保持原有的美丽与宁静。
4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四三农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
每一次走进农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三农事业奋斗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5 .三农工作心得体会篇五参与三农工作,让我有机会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见证了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过程,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的恩赐与农民们对土地的深情厚谊。
这份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三农工作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乎亿万农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做好“三农”工作是一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和建设美丽乡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从事“三农”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一、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做好“三农”工作中,首先要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利益诉求。
农民是我国农村的主体,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只有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例如,在制定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时,要考虑到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和品种;在推动新农村建设时,要重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要加强对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例如,在道路建设方面,要修建农村公路,解决交通不便问题;在水利建设方面,要加大对水库、灌溉系统等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
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三、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农业科技是提高农民产业水平的关键,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加强农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同时,要加强农技人员与农民的联系,密切农技推广与农民需求的对接,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针对农民在农产品贮藏、加工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加工和流通能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村基层延伸,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金融服务。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本(四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本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三农问题。
在2024年,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2024年三农问题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觉得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关键。
过去,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大规模、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2024年,我们要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方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例如,发展农业生态化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其次,我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传统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
在2024年,我们应该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从事其他产业,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我觉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但仍然存在着城乡差距。
在2024年,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最后,我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过去,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土地流转难、权益保护不足等。
在2024年,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农村土地集约经营,提高农民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2024年的三农问题需要我们以更加科学的理念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来解决。
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和农民的共同富裕。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迈向更加美好的农村发展新时代!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3篇做好三农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篇1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积极深入基层联系点上开展活动,察民情,解民意,力所能及地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个多月来,通过自己亲身下基层、具体为群众服务,让我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感触,对如何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一、带着使命感真心下基层干部下基层,是给村民带来麻烦?还是带来实惠?这是关系到干部下基层能否受到农民朋友欢迎和赢得良好口碑的问题,也关系到能否树立良好干部形象的问题。
我带着使命、带上行李,不乘专车、不摆架子进驻居委会。
我与群众一起干农活,一起在树阴下吃饭,一起在院子里纳凉,一起坐在石凳上唠嗑,与时大叔、李大婶拉拉家常、谈谈琐事: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生孩子了,谁家小孩考上大学了,村情村事都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解。
与群众的交谈过程中,我细细地品味着群众质朴的话语,用心记录着大家谈到的问题。
村里穷、路不好,盼望新农村建设早日解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这两年农药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粮食价格不好,盼望出台农资价格补贴政策,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村小学校舍虽然修建了,但教师力量不够,教学设备简陋,盼望暑假后增添师资力量,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还有青壮年就业再就业问题,老百姓就医问题。
二、为民办实事真情惠百姓通过开展解民情、解矛盾,解难题的活动,农村不仅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要用创新的办法去做,真正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
1.农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家的宅基地和土地问题。
由于近几年来土地政策的变化以及土地挂钩、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涉地政策的执行,有些村民对相关政策理解任有偏差,甚至不理解。
57岁的老党员在xx年土地挂钩活动中率先搬迁,但因为各方协调出现问题,让老时的宅基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我立即召开老时、村组干部、相关对象户,开展面对面对话。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例文(四篇)
2024年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例文一、引言三农问题作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紧密关联着亿万农民的福祉与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谨就个人对三农问题的学习心得与体会进行如下总结。
二、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
农业产业链的畅通与稳定,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2. 农民是社会的根基。
农民的幸福感和福祉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三、农村发展现状的了解1. 农村人口流失现象显著。
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民带来了收入不稳定的风险。
四、三农问题原因的分析1. 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农村地区缺乏与城市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机遇。
2. 农村经济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价格机制不够市场化,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3.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三农问题改革成果的总结1. 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多年增长。
2. 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多元化渠道,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六、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1. 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综合实力。
2. 推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023三农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2023三农工作培训心得体会三农工作培训心得篇1我是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农业厅组织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特色班的学习。
培训内容丰富,专家授课与实地观摩相结合。
通过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领略了现代农业发展魅力,受益匪浅。
一、通过学习,使我对现代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
做为基层农技人员,虽然对现代农业进行了一定学习,但是认识还很不全面,听了专家的讲课,使我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了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产销一体,组织化程度非常高的农业;现代农业是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小农经营效益低下,必须整合土地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现代农业是标准化的农业:在听了李鑫教授的标准化农业后,给我震动很大,认识到了标准化农业的重要性。
现代农业是先进技术集成的农业:我县农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先进农业技术的贡献率。
二、对自己工作有了新的定位。
原来我对农技推广工作认识就是搞好技术服务,教会农民怎样干就是全部。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用工业化的思维去谋划农业,必须跳出农业发展农业。
三、本次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我感到,本次课程安排是学校老师费了很大的心血,充分照顾了我们基层农技人员的需求。
通过学习,使我掌握了很多适用并先进的技术,更好的服务农业。
在高素质团队训练一课中,对我如何工作启发很大,是我认识到去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更好的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最后,感谢西农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三农工作培训心得篇2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四川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学习。
5天的培训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校园生活,每一天都很充实,很快乐,并受益匪浅。
几天来,从教学培训内容的精心编排,到农技专家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无不体现了学校对本期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栽培,使学员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培训,端正态度,自觉学习,上课认真做好笔记,下课相互交流和沟通,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千方百计增加农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形成了学习培训的良好氛围。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三农问题心得体会范文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我对三农问题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农村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
一些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而另一些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收入相对较高。
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农村的两极分化现象,使一部分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和收入增长,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可能性。
其次,三农问题的存在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密切相关。
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导,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是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此外,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方式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潜力。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产业链利益分配,可有效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也能够增强农民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再次,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存资源,土地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存在着流转不畅、土地承包权不明确、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对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
因此,有必要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优化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支持。
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动农村金融机制改革,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难题。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福利待遇,增强他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中小学三农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中小学三农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项教育改革,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一、三农教育的意义三农教育是指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开展的教育活动。
它包括农业知识教育、农村文化教育、农民素质教育等。
开展三农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三农教育,农民可以学习到农业科技、农村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农教育有助于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推动农业现代化。
三农教育可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
4. 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
三农教育有助于农民了解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开展三农教育的实践体会1. 注重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农业知识、农村文化、农民素质教育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例如,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可以适当增加农村题材的课文、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农村、认识农业。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农业知识、农村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实践活动,如参观农业科技园区、种植养殖体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农业、体验农村生活。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农村文化传承活动,如学习民间艺术、参观民俗博物馆等。
4. 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要重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营造关爱农村学生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加强与农村家庭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创新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心得体会【篇一: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之分析邓小平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可想而知,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
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主要焦点之一。
这次两会中温家宝对于三农问题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看完这次两会对于三农问题的报告后,我们对于以下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1. 新生代农民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村各种的发展局限,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进入城市寻求发展机会。
近几年,“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频频出现。
它与传统农民工有什么不同呢?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对农村生活也渐趋陌生;他们成年后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经历更多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目前新生代农民给城市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农业发展也带来很多压力,就变成农村里面又青黄不接,在城市里面变成了农村农业人士在城市当中游民也很多,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需求高于传统农民工,但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封闭型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的开放型社会保障的转变步伐,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基础养老制度。
有些缺乏专业技术和较高素质的务工农民只能提供低水平的劳务,在务工过程中缺乏竞争力。
政府要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使其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且提高工作质量。
另外,还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益,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我们不能对农民工持歧视态度,要重视其劳动成果。
2.粮贵也伤民对于农民来说,粮价是其日夜最关心的事了,它关系着农民的收入问题。
粮食价格受着多方面因素影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的频繁、水资源的短缺、土壤的有机质下降,肥力减弱厉害,不可持续、城镇化对可耕面积的挑战、石油等大众商品推高通胀预期,农业往往是对通胀的最后确认,也是补涨过程、因石油上涨带来的农业所需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
从近几年的粮食价格来看,粮食价格呈上涨趋势,专家预计2012年粮食价格还是会持续保持上涨。
温家宝粮价问题提出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
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
对于粮价大部份的我们就此认为这样农民的口袋就越来越鼓了,农民就因此开心了。
然而,情况不是这样的。
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吃不消,甚至会采取另外一种的粮食替代品,从而使粮食产而不售,从而使农民没有收入,这样就伤民。
在粮价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市场的客观规律,视市场而定粮价,而不能盲目提价。
3.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
我们以福建福安农民收入为例,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7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6 年增长了0.92倍; 2012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9532元,增长14%,以此可知,农民的收入正逐年上升,不过城乡贫富差距还是在拉大。
由于这种持续不变情况,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农民采取了取消农业税的措施,使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
尽管消农业税对农民增收不会产生较直接的效果,但对农民较低的纯收入来说,取消农业税无疑是增加现金流入的一个方面。
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可自行支配用非农收入交税的那部分资金了,农民的生活也无疑会得到一定改善,农民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他们的增收行为。
随着农业现代投入的增加,农业利润的下降,中央在种粮上进行了直补,还有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柴油补贴,这对于他们的致富并没有起着多大的作用。
中国大多数农民没有从土地中爬起来,有的甚至一生都在拿着锄头,何必如此呢?这或许就是有的农民始终保持低收入的原因。
这次两会上提出农民的增加收入手段缺乏力度,而我们应该就此采取措施。
我们要鼓励农民进行多方面的创收,如在种植、养殖方面,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政府应该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调整农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总结:这次的两会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解决三农问题更重要的是倾听农民的心声,政府要从走到农民群众当中去,政府应该完善群众表达民意机制,多增加意见和建议渠道。
【篇二:学习三农问题心得体会】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
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83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
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
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
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
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
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
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
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
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
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
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
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
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
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但是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
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
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
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
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
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
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
“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状况(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
“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
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
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
“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
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