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人格的结构_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_孙灯勇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形成机制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形成机制自恋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中心、自吹自擂、自我夸大为特征的人格类型,其表现为对自身的高度自负和自我崇拜。
自恋型人格特征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爱、夸大自我能力、缺乏同理心以及对批评的过度敏感。
这种人格类型的形成机制涉及个体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自恋型人格的特征之一是自爱。
自恋者往往对自己产生过高的自我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加重要、优越和有价值。
他们常常过度自负,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远远超过实际情况。
这种过分的自信心和自我中心的态度,使得他们经常展现出高傲的行为和态度。
夸大自我能力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一个特征。
自恋者倾向于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他们经常吹嘘自己的才华和成就,不顾及事实的真实性。
他们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看成是非常特别和独一无二的人,对自己过高估计。
缺乏同理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自恋者通常难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往往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他们往往忽视别人的情感和需求,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
首先,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因素可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自恋可能与个体的基因相关,遗传因素可能使得一些人更容易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此外,家庭环境也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过分赞扬可能使得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态度。
同时,缺乏父母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也可能导致个体在后来的发展中缺乏同理心。
社会文化环境也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社会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和外貌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时,个体更容易产生自恋型人格的倾向。
同时,社会对明星和名人的过度崇拜和追捧也可能影响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
综上所述,自恋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中心、自吹自擂、自我夸大为特征的人格类型。
其特征多样,包括自爱、夸大自我能力、缺乏同理心以及对批评的过度敏感。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机制涉及个体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了解自恋者的心理机制沟通的关键
了解自恋者的心理机制沟通的关键自恋是指过分迷恋自己、过度关注自我和自我满足的一种心理特征。
自恋者通常以高度自大、缺乏关心他人和对他人的需求漠不关心为特点。
了解自恋者的心理机制对于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自恋者的心理机制以及有效沟通的关键。
一、自恋者的心理机制自恋者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尊过高自恋者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过高的评价。
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优秀无比,所以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2. 缺乏同理心自恋者往往无法真正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满足,很少能够真正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3. 控制欲强自恋者往往希望能够控制周围的人和事,以满足他们的自我中心需求。
他们喜欢掌控一切,很难倾听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二、了解自恋者的沟通关键要与自恋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 倾听和尊重尽管自恋者可能不大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但我们仍然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沟通中,倾听对方的意见,并给予肯定和尊重,这样更容易打开对话的空间。
2. 呈现证据自恋者通常对自己的问题和错误不敏感。
因此,在沟通中,我们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引导他们反思和改变。
3. 保持冷静与自恋者进行沟通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他们可能会试图操控你的情绪或展示自己的优越感,但我们不能被情绪带动。
保持冷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4. 将焦点放在他人自恋者主要关注自己,很少关注他人。
在沟通中,我们可以通过将焦点放在他人,引导他们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样有助于他们从自我中心的思维转变为他人关怀的思维。
5. 强调合作和共同目标自恋者往往喜欢竞争和控制,不愿意与他人合作。
在沟通中,我们可以强调合作和共同目标的重要性,以减少对方的抵触心理,增加沟通的顺利性。
6. 给予积极反馈自恋者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往往非常高。
在沟通中,我们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积极反馈,加强他们的自尊心,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影响他们的行为。
自恋型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探析
自恋型人格形成的家庭因素探析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对自己过高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轻视,自视甚高且自私自利。
许多学者已经指出,家庭环境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家庭因素在自恋型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一、父母的过分溺爱和过度赞扬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者之一。
过分溺爱和过度赞扬可能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大和自负的个性特征,为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当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过分的赞扬和崇拜时,他们容易形成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认为自己是独特、出色且不可替代的人。
这种过分赞美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的自负心态和对他人的轻视。
二、父母的过度关注和过分关心过度关注和过分关心的父母会过度照顾孩子的需求,缺乏适当的边界和规矩。
这种宠溺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形成对他人的期望过高,并对他人的需求缺乏关注和认同。
他们可能在行为上显得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和需求,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风格助长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三、缺乏父母的约束和规范家庭中缺乏父母的约束和规范也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和界限时,他们可能无法学会适应社会规则和他人需求的考量。
他们可能更容易表现出自私、自我中心和缺乏同理心的行为,进一步助长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四、家庭的过度竞争和争斗氛围家庭中的过度竞争和争斗氛围也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当父母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和争斗时,孩子可能学会以自我为中心,将自我利益放在首位。
这种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自私和缺乏合作精神的人格特征,进一步促进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五、缺乏情感支持和父母的失职对孩子情感支持的缺乏和父母的失职行为可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爱、关心和支持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缺乏家庭情感支持和父母的失职行为可能使孩子形成情感上的依赖和对他人的敌视,进一步培养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综上所述,家庭因素在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自恋型人格的测评及相关研究
自恋型人格的测评及相关研究作者:杨邵峰郭丰波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0期摘要自恋型人格具有自大或傲慢的行为、权利感、共情缺乏和乐意剥削其他个体的特点,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个体一方面具有内在的自我积极性,另一方面具有人际间的防御性,它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恋型人格特征、测评方法以及相关研究。
下一步的研究趋向应重点关注自恋型人格的性别差异及其社会互动特点。
关键词自恋型人格特征评估测量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0引言自恋最早出现于希腊神话,而作为心理学概念,它最早由Ellis提出并被精神分析学家进一步阐明。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II)中被描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过度沉迷于自我,需要崇拜和浮夸、缺乏同情的人格障碍。
近年来,随着对自恋型人格研究的深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自恋被认为是从健康个体自尊的基本特质到严重病理性人格障碍的连续体。
临床心理学家将自恋视为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具有自大或傲慢的行为、权利感、缺乏共情和乐意剥削他人,它与情绪的不稳定性和负性情绪状态体验倾向有关。
而社会-人格心理学家则认为自恋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群中的人格特质,这种亚临床的自恋具有一定的情绪弹性和外向性。
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随着近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表现出明显的自恋倾向,尤其是年轻人。
以大学生为样本的人格障碍调查研究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大学生人格障碍亚型中占有较高比重,其阳性检出率为14.5%,且男性高于女性。
这表明自恋型人格在我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类型,因此有必要对自恋型人格展开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恋性人格的特征、测评方法及其相关研究。
1自恋型人格的特征随着对研究的深入和测量工具的开发,社会-人格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存在于正常人群之中。
自恋个体具有高度膨胀、积极但不现实的自我观点,他们对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兴趣,并表现出采用自我调节策略来验证积极自我观点的特点。
自恋人格结构
科恩伯格和科胡特对自恋的理解
自恋性质: 客体关系: 分类: 理论:
科恩伯格
科胡特
自恋作为防御
自恋作为发展停滞
被防御了
自恋客体关系
边缘人格 组织
自恋人格障碍(非DSM中的NPD)
客体关系+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的扩展(狭义自体心理学)
科恩伯格、移情焦点疗法与边缘人格
客体关系理论+自我心理学
病态夸大自体结构:现实自我+理想自体+完美客体 自恋防御
自恋客体关系摆荡
Self-Rep
夸大,自我满足 不需要什么
轻蔑、贬低
Object Rep
被贬低的客体 不能提供什么
被贬低 ,不能提供 什么
害怕、猜疑
傲慢、独立的 优越者
自恋人格结构
表面的客体关系
夸大,自我满足
情感是轻蔑的
负面、贬低、剥削的客 体关系
不
低边缘性 人格组织
偏执性
轻躁狂性
可
分
边缘状态
疑病性
类分裂性
边缘性人 格障碍
恶性自恋
析
性
分裂型
反社会性
水平分类
人格组织 的精神病 性水平
极端 严重
显性自恋与隐形自恋
显性自恋:科恩伯格的自恋人格障碍与科胡特的自恋行为障碍(垂直分裂)
DSM5:自恋人格障碍
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 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中点进行他们的质量工作(Gabbard 1998;Mitchell 1088)。
Jonathan Cheek 隐形自恋测试
我很容易就陷入自己感兴趣的世界,而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我感到自己的气质和大多数人都不同或我很特别。 当我走进一间屋子时,我总感觉其他人都在盯着我看。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和嘲笑所伤害。 当有其他人来诉说他们的烦恼和伤心事,占用我的时间并期望得到我的
自恋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视角
自恋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视角自恋,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过度自我认同和自我追求的心理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自恋人格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人们对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本文拟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探讨自恋人格形成的背后因素,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自恋社会的文化环境自恋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个体追求物质享受、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呈现成为主流价值取向。
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个人宣传能力的提升,使得个体更加容易表达和宣扬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进一步放大了自恋人格的特征。
二、教育体制对自恋人格形成的影响教育体制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恋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当前的教育追求升学率和分数,对个体的成功只关注表面的成绩,忽视了对个体内在品质的培养,导致一些个体产生了过度的自我认同和自大的倾向。
从小到大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的变化,也让一部分人形成了自恋人格。
三、家庭教育方式对自恋人格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对个体的发展和人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些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对其一味宠爱,缺乏合理的教育和规范,容易造成孩子自恋的倾向。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对孩子过分严苛,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同样会使孩子倾向于过度追求自我价值的展示。
四、媒体对自恋人格的塑造与散播媒体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传播和塑造作用,也加剧了自恋人格的形成。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个人炫耀、自夸和求赞行为,给个体传递了追求个人认同和赞誉的信息。
同时,媒体追求讨喜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中让部分人形成了缺乏真实性和虚荣心的自恋人格。
五、自恋人格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自恋人格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在个体层面上,自恋人格使得个体更加自信和积极,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维护。
然而,过度自恋的个体常常表现出自私、冷漠和缺乏同理心的特点,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自恋人格的高发会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加剧,从而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影响。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对策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对策自恋型人格指的是一种对自我过度关注、自我中心、自我夸耀以及对他人评价的扭曲认知的心理状态。
本文将从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恋型人格的成因1.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过度溺爱、放任和过分夸奖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恋型人格。
这种教养方式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适当的反馈和自我评价能力,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
2. 心理防御机制:自恋型人格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来掩盖内心的自卑和不安全感。
通过自我中心和自夸来满足需求,转移对自己内心问题的关注。
3.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在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文化氛围下,个体更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
二、治疗对策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自恋型人格的首选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这种人格障碍的治疗中。
通过与心理治疗师合作,自恋型人格者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改变扭曲的认知和态度,提高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2. 社交技巧培训:自恋型人格者常常面临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通过社交技巧培训,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如适当表达自己的需求、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感受等。
3. 情绪管理训练:自恋型人格者常常面临自我情绪无法控制的问题。
情绪管理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提高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以减少与他人的冲突和摩擦。
4. 群体治疗:群体治疗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让自恋型人格者有机会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和反馈,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问题,并获得他人给予的建设性意见和支持。
结论:自恋型人格的成因涉及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防御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治疗自恋型人格一般采用心理治疗、社交技巧培训、情绪管理训练以及群体治疗等综合手段。
通过综合治疗,自恋型人格者有望逐渐改善自我中心和自夸的行为,提高适应他人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达到更健康、平衡的心理状态。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
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
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
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
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
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
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
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
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关系因素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关系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恋人格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视甚高以及对他人缺乏关注和同理心的人格特征。
本文将探讨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关系因素,并分析其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自恋人格形成的影响1.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过度溺爱是指父母过分宠爱孩子,过度迁就其需要,缺乏恰当的约束和教育。
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孩子常常被宠坏,他们习惯了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易形成自恋人格,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同理心。
2. 父母的过高期望和要求父母过高的期望和要求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而不断努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大心理。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将自己看作是家庭的中心和核心,缺乏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
这种自大心理往往伴随着他们一生,成为他们自恋人格的一部分。
3. 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不平衡有些家庭的权力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常常是某一方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支配和控制。
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可能会学习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家庭关系因素对于自恋人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自恋人格对个体和家庭的影响1. 对个体的影响自恋人格往往伴随着对自己的过高评价和自负的态度。
个体因为过度关注自身,容易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破裂。
此外,自恋人格还常伴随着缺乏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注,使得个体在处理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时显得不灵活和欠缺情商。
2. 对家庭的影响自恋人格的个体往往希望自己在家庭中占据核心地位,追求权力和支配他人。
这种个人的追求常常与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相冲突,容易引起家庭关系的紧张和矛盾。
家庭成员在面对自恋人格的个体时可能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从而导致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
三、改善自恋人格的家庭关系建议1.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注意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关注,但也要适度进行约束和教育。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成因剖析
自恋型人格特征及成因剖析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异常高自我评价和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往往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过分肯定,优越感的夸大以及对他人的轻视和忽视。
本文将对自恋型人格的特征以及其成因进行剖析。
一、自恋型人格的特征1. 高度自我评价:自恋型人格的人常常对自己有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聪明绝顶、容貌出众等,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过分夸大。
2. 强烈的优越感:自恋型人格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出色,他们相信自己懂得更多、更有才华,并且相信自己配享受特权和尊重。
3. 缺乏共情能力:自恋型人格的人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缺乏兴趣和理解,他们往往只关注和关心自己,对他人的情感和困境缺乏同理心。
4. 自我中心:自恋型人格的人常常把自己放在所有他人之上,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贴。
5. 追求特殊和独特:自恋型人格的人追求与众不同和独特的体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并得到特殊的关注。
二、自恋型人格的成因1. 父母的过分溺爱:自恋型人格可能与父母过分溺爱有关,这种溺爱导致了孩子过分依赖和高度负面评价他人的态度。
2. 童年早期经历:自恋型人格可能与童年早期的负面经历有关,如遭受家暴、虐待、失去亲人等,这些经历可能造成对他人失去信任并建立高度自我保护机制。
3. 社会文化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可能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重视成绩和外貌,以及社会对成功人士的追捧都可能促使个体形成自恋型人格。
4. 自我认知扭曲:自恋型人格可能由于个体对自我的认知扭曲,即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过分夸大和理想化,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
5. 情感缺失:自恋型人格可能源于个体对情感的丧失和压抑,他们通过自恋来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结论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异常高自我评价和自我中心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过分肯定、优越感的夸大以及对他人的轻视和忽视。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与父母过分溺爱、童年早期经历、社会文化影响、自我认知扭曲以及情感缺失等因素有关。
隐性自恋研究综述
隐性自恋研究综述作者:王青筠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12期自恋,在临床领域被视为一种人格障碍,在非临床的领域,一般认为自恋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意味着对自己的过多关注。
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者将自恋人格看作一种倾向来进行研究,而不是一种有/没有自恋人格障碍的有或无的研究。
本文所提的自恋指的是非临床领域人人都有的自恋。
自恋的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后又有多种理论学派尝试对其作出解释(孙灯勇,郑佳,2009)。
自Wink提出显性自恋(overt nareissism)和隐性自恋(covert narcissislll),有大量研究表明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是有差异的(郑涌,黄藜,2005; 令狐萌,施春华,2011)。
显性自恋者会直接表现出夸大感,明显的表现欲、自我膨胀、特别醉心于获得别人的羡慕,而隐性自恋者的夸大感很大程度上是处于潜意识中的,外在的表现则是抑郁、过分敏感和焦虑表现出低自尊。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结构和机能上,他们的理论解释也不一样。
近二十年,国外对于自恋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是大多集中在对显性自恋的研究,隐性自恋的研究相对较少。
并且,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多,而儒家文化推崇中庸,维护道德伦理。
在此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自恋表现得没有西方人那么明显,隐性自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特色。
所以本研究把焦点放在隐性自恋的研究的现有研究情况和进展,为隐性自恋特别是中国人的隐性自恋研究做一个铺垫。
1、隐性自恋的来源隐性自恋最早由Wink提出(1991)"Wink认为,现有的测量自恋的量表的测量结果常常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自恋与其他心理特征的相关研究也常常出现矛盾的现象"由此他提出,自恋应该分为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自恋者有可能在体验夸大感的同时体验到自卑感。
而两种形式观点认为自恋具有显性、隐性两种形式,前者是以自我扩张、需要他人关注为特征,后者是自卑的、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的、普遍感到不满意为特征。
自恋型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模型分析
自恋型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模型分析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对自我评价过高、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和合作意识等特征。
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社会影响因素、文化影响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自恋型人格形成的社会文化模型。
一、社会影响因素社会影响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代社会强调竞争与个人成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荣誉的心态逐渐增强。
社会的功利导向和竞争环境,使得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与成功直接相关,从而容易造就自恋型人格的产生。
二、文化影响因素文化影响是自恋型人格形成的一种重要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会对个体的自恋型人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个体所处的文化中是否强调个人独立、自我实现和个体利益,都会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同时,媒体、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也为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和资源。
三、个人心理因素个人心理因素对于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自恋型人格往往与个体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密切相关。
个体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家庭教育、自我认知方式、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例如,过度夸奖、溺爱的家庭环境,容易造成自我中心和自我价值过高的个体心理。
综上所述,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文化模型的结果,包括社会影响因素、文化影响因素和个人心理因素。
社会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文化对个体行为规范的塑造、以及个体自尊、自信的形成,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促使自恋型人格的产生。
深入研究自恋型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心理现象,从而寻求有效的应对和干预策略。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学探源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学探源自恋人格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我过分夸大和自爱的态度。
这种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与他人的相处关系,以及个体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家庭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自恋人格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对自恋人格的影响在家庭动力学中,家庭环境对个体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对自恋人格产生影响的例子:1. 父母过分溺爱:过分溺爱是指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和宠爱的现象。
这种过分溺爱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恋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并期望别人对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无条件满足。
2. 家庭成员的表扬和赞赏:家庭成员对个体的表扬和赞赏在培养自恋人格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经常被人表扬和赞美,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进而形成自恋的态度。
3. 家庭冲突和矛盾:家庭中的冲突和矛盾也可能对个体的人格产生影响。
在家庭关系紧张的环境中,个体可能会寻求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通过自恋来保护自己的内心。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恋人格的影响在家庭动力学研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对自恋人格形成产生影响的例子:1. 过分溺爱与放任教养:过分溺爱和放任教养是父母教养方式中常见的两种。
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和纵容,以及缺乏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和教导,可能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视过高的自恋态度。
2. 拒绝与忽视:父母对孩子的拒绝和忽视也可能对孩子的自恋人格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情感表达,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没有被重视和认可,进而形成自恋的态度。
3. 过分赞扬与过度控制:有些家庭中,父母可能过分赞扬孩子的一切行为,使其形成过度自信的态度。
另一方面,过度控制的父母可能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使其形成对自己过分依赖的自恋思维方式。
三、自恋人格的后果和处理方法自恋人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社交关系和生活质量。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高度自负,需要持续的赞扬和崇拜,并且缺乏对他人的关切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并探讨治疗该障碍的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童年经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有些研究发现,童年时期过分被溺爱或者过分受到赞美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多的肯定和赞扬,导致他们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成因之一。
来自缺乏关爱和满足的家庭环境的人更容易对自身缺乏安全感,从而通过自我吹嘘和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此外,家庭中的权威和权力不均衡经常导致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孩子可能学会利用自负来维持他们的地位。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当社会风气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表面形象和外在成就时,个体更容易被这种价值观影响而形成自恋型人格。
二、治疗策略1. 心理疏导治疗自恋型人格的首要方法是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并引导他们逐渐转变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
心理疏导需要有耐心和关怀,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认知。
2. 心理训练自恋型人格的治疗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进行。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自觉,培养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加强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关注。
这包括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来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在治疗自恋型人格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患者常常需要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失败或者批评时不过分自责或愤怒。
通过教授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积极思考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自我中心的倾向。
4. 社交技巧培训自恋型人格的治疗也需要帮助患者学习适当的社交技巧。
这包括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社交冲突等。
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姓名:黄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基础心理学指导教师:郑涌20040501大学生自恋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基础心理学郑涌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健康研究生:黄藜(2001122)摘要自恋是一种形式多样化的综合性人格构造,~般认为是指个体的心理兴趣过分的集中于自身而排斥他人。
自恋与个人的自我观念、自尊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自恋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并且两种形式的自恋与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自恋人格的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初测问卷,经过初测和相应统计分析,形成正式问卷。
最后,使用自编的自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7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自编的大学生白恋人格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大学生显性白恋人格的4个维度;权欲、优越感、特权感、自我钦羡,大学生隐性自恋人格的3个维度:易感质、特权感、自我钦羡。
这一结构和自己的理论假设基本一致。
(2)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隐性自恋人格总体上有着显著的相关,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隐性自恋人格的易感质维度与显性自恋的权欲、优越感两个维度无显著相关。
这些都表明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人格的特征既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差异。
(3)大学生自恋人格特征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自恋人格的权欲、自我钦羡这两个维度上男、女大学生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的自恋人格特征总体上存在显著学科差异,并且在自恋人格的权欲、特权感这两个维度上文、理科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自恋人格的优越感、自我钦羡、易感质这几个维度上文、理科大学生差异不显著。
(5)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心理异常症状总体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隐性自恋这一类型与心理异常症状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自恋?创造力!
本科生毕业论文自恋者更具有创造力?能力需求匹配的调节效应院系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管理人资姓名田民丽学号U*********指导教师贺伟2016年4 月22 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自恋者更具有创造力?能力需求匹配的调节作用摘要关键词:自恋、创造力、能力需求匹配abstractKeywords: narcissism; creativity; demands-abilitiesfits引言1.1研究背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追星族”、“哈韩族”转变成更多关注自身的“哈ME族”,从“芙蓉姐姐”、“凤姐”等网络红人现象到网上疯传的各种自拍照片和视频,以及大批出现的“90后网络作家”所变现出来的自我个性张扬,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各种关注和言论,他们视这种关注自己、并对自身所有方面过分关注的心理状态为自恋。
(自恋的研究概述)从 1914 年弗洛伊德最早涉足自恋这一领域以来, 自恋(narcissism)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关于自恋,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严格的操作性定义。
早期的自恋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
自恋型防御机制的种类及内容
自恋型防御机制的种类及内容自恋型防御机制,乍一听感觉有点陌生,但其实这玩意儿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一把“隐形武器”,帮我们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伤害。
说得直白点,它其实是一种内心防线,专门用来让我们在遭遇挫折或负面情绪时不至于崩溃。
说到自恋型防御机制,它不仅仅是“我很棒,我很牛”,这种表现看似自信,实则隐藏着内心的脆弱。
怎么说呢?举个例子,你身边可能有那种做什么事情都特别注重自己形象的人,外表光鲜亮丽,私下可能却是个内心不安的人。
这就是自恋型防御机制的一种体现。
废话不多说,咱们来仔细看看这种机制的不同种类和内容。
一、自恋型防御机制的几种表现最常见的,就是“理想化”。
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人,看谁都觉得好,谁都特别完美?他们对身边的人充满了崇拜,好像所有人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一样。
可是,实际上,理想化并不是真正的尊重别人,而是通过把别人捧得高高的,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
这种人有时候真让人头疼,你跟他们说个简单的事情,他们就能把你夸得天花乱坠,仿佛你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说白了,他们喜欢高看别人,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暂时忘掉自己心里的缺陷。
这种人看似和大家都相处得特别好,但其实他们心里可能在默默地给自己打分,试图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就是“贬低他人”了。
这听起来好像有点阴暗,其实不然。
很多自恋型人格的人会通过降低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比如,你在朋友聚会上表现得特别好,别人都夸你聪明、能干、体贴,这时总有人会立马跳出来说:“其实也没什么,谁都会做啊。
”或者,“这也算什么,别人都能做到。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通过贬低别人,来维持自己心里的那种优越感。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恋型防御机制,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保持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完美形象”。
一旦别人开始超越自己,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动摇,于是就通过贬低他人来稳定自己脆弱的内心。
再有,就是“幻想”了。
你知道吗?自恋型防御机制的背后,有时隐藏的是对现实不满的强烈逃避。
当一些人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挫折或不如意时,他们会开始创造一套自己的“完美世界”。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模型
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模型自恋人格是指个体对自我过度关注,总是认为自己是最重要、最优秀的存在,并且缺乏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特征。
自恋人格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动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模型。
家庭是个体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家庭动力是指在家庭中产生和维持的各种力量、因素和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家庭动力,它们可能促成自恋人格的形成。
首先是父母的溺爱与过度赞扬。
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是过度保护和给予无条件的赞扬,让孩子形成过于自信和中心化的态度。
这种过度赞扬可能会使孩子对自我产生过高的评价,产生自我优越感,从而形成自恋人格。
其次是家庭中的权力分配不平等。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严苛,强调自己的权威和掌控力,剥夺了孩子的个体发展空间和自主权。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对自我过度关注,以及强烈的控制欲望,从而倾向于形成自恋人格。
最后是缺乏情感支持与亲密关系。
家庭中缺乏情感支持和亲密关系,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对孩子的情绪反应缺乏关注和理解。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可能会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赏,进而形成自恋人格,以此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
综上所述,自恋人格形成的家庭动力模型可以从父母的溺爱与过度赞扬、权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缺乏情感支持与亲密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家庭动力对于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理解和关注家庭动力对于预防和干预自恋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因此,家庭成员应该注重平衡的爱与责任、平等的权力分配,以及情感的交流与支持,来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儿童期自恋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展望
儿童期自恋人格的形成、发展及展望高爽;张向葵【摘要】自恋人格作为自我观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人格特质.但是在诸多探讨自恋的结构和模型的推进之下,对于自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却关注较少.当前研究对儿童期自恋形成主要从生理因素和社会化经验两个层面进行解释.结合个体在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下自我评价的特征,分别从童年早期至青春期自恋的前兆、起点和表现来探讨自恋的发展过程.未来研究需围绕自恋人格的机制研究、研究方法以及干预辅导等方面展开.【期刊名称】《应用心理学》【年(卷),期】2018(024)002【总页数】9页(P123-131)【关键词】自恋人格;形成;发展;儿童【作者】高爽;张向葵【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 130024;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长春1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因迷恋爱上自己水中倒影以至憔悴身亡的故事。
早期研究者从精神病态和临床学角度对自恋进行界定,认为自恋是一种病态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我重要性与独特性的夸大、不合实际的权利感、极度渴望赞美、剥削他人的倾向以及傲慢等特点(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非临床视角探索自恋,社会-人格心理学家将自恋视为普遍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一种连续的特质变量,认为自恋是一种不切实际夸大的,但同时又很脆弱且高度依赖于他人评价,并认为自己享有某种特权和待遇,是一种较为广泛的人格结构(Morf & Rhodewalt,2001;严顺琴,张宁,2009)。
追溯到个体早期自恋人格,已有研究发现,自恋人格在儿童期即可测量与鉴别(Thomaes,Stegge,Bushman,Olthof,& Denissen,2008;Thomaes,Bushman,Oro bio de Castro,& Stegge,2009),而个体早期自恋导致的适应不良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羞耻感、敌意、同伴拒绝和攻击行为等适应不良问题都受个体早期自恋人格的影响(Barry & Malkin,2010;Jezior,Mckenzie,& Lee,2016;Rasmussen,2016;Reijntjes ,et al.,2016;Thomaes,Bushman,Stegge,& Olthof,2008;Thomaes,Stegge,Olth of,Bushman,& Nezlek,2011)。
政治行为的心理机制:行为主义取向心理学的解释
政治行为的心理机制:行为主义取向心理学的解释
孙灯勇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10()6
【摘要】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取向来探讨政治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认为政治行为的形成是由习惯强度和内驱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揭示政治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然而行为主义本身所遭受到的价值是否能够中立,以及还原主义倾向等的劫难,导致采用行为主义的范式来解释政治行为时也受到一些困惑。
【总页数】3页(P53-55)
【关键词】政治行为;习惯强度;内驱力
【作者】孙灯勇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063
【相关文献】
1.中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超华生”行为主义者 [J], 马前锋
2.要重视抓好心理学基础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心理学译著《行为主义讲演录》读后 [J], 雷鸣球
3.我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评介[J], 郭永玉
4.浅析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临床心理学的影响 [J], 刘逸峰
5.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转变 [J], 陈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83期)2009(5)Journal o f Huazho ng A g ricultur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收稿日期:2009-06-18*湖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基金项目(20072S 0072)。
作者简介:孙灯勇(1973-),男,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孙灯勇1),郑 佳2)(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自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是西方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人格特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分析,到自恋人格结构的探讨与测量,发展到考察自恋与自我概念、攻击、宽恕、权欲和马基雅弗利主义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研究对于揭示自恋人格特质的内涵,以及自恋对个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恋;结构;机制中图分类号:G 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09)05-0032-06The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Relevant Research o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SUN Deng -y ong 1),ZH ENG Jia 2)(1)School o f Psy chology ,H 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 ubei ,430070;2)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s ,H uaz hong Norm al University ,W uhan ,H ubei ,430079)A bstract As a co mmo n perso nality trait ,narcissism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w estern personal and so cial psy cholog y .A g 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co nducted on narcissism in the w estern psy cho -logical academia ,ranging from theoretical analy sis ,to the enquiry and m easure of the structure of nar -cissism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 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and other relative variables ,such as self -concepts ,ag g ression ,forgiving ,entitlement and M achiavellianism .A ll the research has g reat signifi -cance fo r psy cholog ists to reveal no t only the content of narcissism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f narcissism on individuals .Key words na rcissism ;structure ;m echanism 自恋(narcissism )一词源于希腊语narkisso s ,意指水仙花。
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 )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每天茶饭不思,面水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
心理学界借用这个词来描述人们自恋的现象。
1899年,Nacke 首次用自恋一词来描述个体像对待性对象(sexual o bject )一样地对待自体的一种态度。
1914年,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一文中对自恋的起源、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次做了详细的阐释[1]。
自恋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引入很快引发了心理学者们对自恋的理论与临床的研究。
社会评论家拉斯奇曾在《自恋主义文化》一书中指出自恋人格特质在人群中广泛存在。
很多心理学者把自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2]。
自恋者高度地自我关注,以自我为中心,极为乐观地评价自己,需要他人持续的关注和钦羡,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功和名誉反复地幻想。
一、自恋人格的结构20世纪80年代起的一系列关于自恋的实证研究,促进了自恋的自我报告测量工具的发展。
借助自恋测量工具,许多学者对自恋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第5期孙灯勇等: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1984年,Emm ons用因素分析法提取出四个相互独立的因子:领导/权威(leadership/autho rity),优越感/自大(superiority/a rrogance),自我沉迷/自我钦羡(self-abso rption/self-admiration),剥削性/权欲(exploitativeness/entitlement),这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9、0.70、0.81、0.68[3]。
后来,Raskin和Terry用因素分析提取七个因子:权威(autho rity)、表现欲(exhibition)、优越感(superi-o rity)、权欲(entitlem ent)、剥削性、自我满足感(self-sufficiency)、虚荣(v anity);同时他们修订了自恋人格量表(NPI),保留了其中40个项目,修改后的量表(NPI-40)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4]。
近年来,研究者对NPI的结构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Kubary ch等在非临床样本的研究中,对N PI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自恋的三因素模型:权力/表现欲/特殊人物(pow-er,e xhibitionism,special perso n),并认为这一模型最为合适[5]。
他们提出自恋的三因素模型可能有类似于智力的层次性结构。
Ames等将40个项目的NPI量表发展为一个单一维度的16项目的NPI量表(NPI-16),它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很好的内部效度、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并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6]。
二、自恋人格形成机制1.早期精神分析论自恋弗洛伊德从内驱力模式和力比多的角度描述自恋,认为自恋涉及本能性能量从客体撤回以及力比多对自我的投注。
弗洛伊德把自恋比作睡觉或生病的人[34],这时候,人把全部情感从外界撤回,被迫从对象撤回的力比多无法找到返回对象的路径,于是便转向自我,结果全部能量和注意都积聚于自我之中,就产生了可以称之为自恋的态度。
这种力比多对自己的身体和人格而非对对象的执着不是例外的或毫无意义的,相反,这种自恋很可能是普遍的和原始的现象,有了这种现象然后才会有对对象的爱,而自恋现象却不必因此而消失。
自恋分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两种。
儿童将力比多投向自己和养育自己的女人,是一种原发性自恋,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随着个体的发展,个体将力比多投向客体。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力比多会由客体返回并积聚于自我之中,形成继发自恋[1]。
2.客体关系论自恋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恩认为,儿童早期无法把“好的”和“坏的”父母形象综合起来,在他害怕坏父母对他的侵犯时,又将前来拯救他的好父母加以理想化,这种混乱的客体关系主要是由早期的人际关系造成的。
如果后来的经验没有证实并把现实成分引入儿童对其父母最早形成的幻想中,他就会感到难以区分自我与自我以外的形象。
一方面他会把自我与客体的好的和坏的形象加以严格区分,另一方面又把自我和客体的形象混合在一起,这是由于儿童没有能力承受矛盾心理或焦虑而产生的。
他的愤怒使他不能承认对他所爱的人也有对抗情绪,当儿童感觉受到他自己的侵犯性情绪(先是投射向他人,接着又作为内心的“魔鬼”回到内心)的严重威胁,就试图通过对财富、美丽和无限权力的幻想来补偿自己所经历的愤怒与嫉妒。
这些幻想连同他用以保护自己的内在化了的好父母形象,形成了“宏大的自我观念”的核心,夸大、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也建立了起来[2]。
如果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未被组织的幻想变得比较统一,婴儿就会克服“自己是万能者,能控制整个世界的错觉”[34],而形成健康的自恋。
康伯格(Ke rnbe rg)将自恋看作父母拒绝或疏忽儿童的产物,他认为父母对儿童的冷漠拒绝,会使儿童防御性地退避,并认为唯能信任、依赖或爱自己[35]。
他认为自恋个体将力比多投注在一个不正常的夸大的自我上,而这个夸大的自我是基于不成熟的真实和理想自我表现,以及理想客体表现之上的。
个体将积极的、理想的自我及他人的特征整合在一起,而建构出一个夸大的自我。
为了维持夸大但又脆弱的自尊,病态自恋个体会防御性地避免意识到自己或他人的消极方面[36]。
康伯格用力比多发展的阶段模型来解释自恋的产生,他认为力比多会依次在自体性欲(auto eroticism)、自恋、对客体的爱(o bject love)这三个阶段无差别地发展。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力比多有所消退,则会导致自恋个体无法达到“对客体的爱”,而最终停留在自恋阶段[35]。
现代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Ko hut)更看重自恋在心理健康上所扮演的角色[35]。
他认为孩子出生后除生理需要之外,还有心理的需要,并将这些心理需要称为“正常的自恋需要”(normal narcissistic)。
科胡特认为正常的成人都有自恋倾向,并且终生需要由自体客体提供的对自体的反映。
科胡特认为初步的自体,既有一个客体———被理想化的双亲意象,3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83期)也有一个主体———夸大的自体[34]。
他详细分析了自体(self)正常发展所必须满足的三方面:自体-客体需要(self-object needs)、理想化需要(idealized)、以及归属感。
所有个体早期都有得到“理想化父母意象”的需要,理想化需要的创伤性挫败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无法发展出“自我抚慰”(self-soo thing)的能力,儿童便会产生自恋[37]。
在健康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得到了修正,并被导向现实的追求,而被改造和被结合的夸大性可以为个体提供能量、雄心和自尊,因而健康的自恋表现为创造性、幽默和投情能力[34]。
3.社会学习观自恋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 o f narcissism)由Millon提出,他认为自恋的发展不是源于父母对儿童的冷漠拒绝或贬低的看法,而是源于父母对儿童的过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