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先在性”角度认识哲学唯心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逻辑先在性”角度认识哲学唯心主义关于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通常的解释是:人们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首先,遇到的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即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对于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不同回答,基本上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二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是主张物质自然界是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是第二性的,都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凡是断言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意识或者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都是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尽管物质的本原论这个唯物主义方法的客观根据已经被科学史和人们普遍经验所证实,因为任何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但是唯心主义为什么还要无视科学事实否认物质本原呢?哲学唯心主义为什么还能够长期存在呢?一些“聪明”哲学家为什么搞这种唯心主义?这正是人们最为大感不解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事实问题,有一个逻辑关系问题,要解开这个谜,必须从必“逻辑先在性”角度认识哲学唯心主义。

一、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的区别

列宁曾经指出,“从粗陋的、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形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不过是胡说。相反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这说明哲学唯心主义长期存在有深刻的认识论的根源,因此,列宁评价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朵。人的认识不是直线的,而人们在理解人的认识的时候,却往往是从认识的某个环节出发,把它作为理解人的认识的出发点。由此便造成了认识中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而这些却恰恰是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如何理解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呢?这里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理论问题,就是“时间先在性”和“逻辑先在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在先”作了“时间在先”与“逻辑在先”两方面含义的区分。他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称为“哲学辞典”)中明确指出:“在先和在后意指,在有的情况下,如在每一个种里都有某一最初的本原,在先即事物距离某一或单纯地、或自然地、或在地点上、或为某些人规定了的本原较近,例如,就地点来说,在先就是距离自例地规定了的某一地点较近,例如,中点、或终点;或者距任意规定之点较近,距离现在较远的就是在后。就距时间来说,离现在较远的在先,例如,发生过的事件,特洛伊战争先于波斯战争,因为它更远于现在;然而,未来的事件来说,较近于现在的在先,例如奈麦亚运动会先于庇提亚运动会,由于它更近于现在。现在被当作最初的本原或始点”。“另一意义下的在先,就认识而言的单纯意义上的在先。在认识上在先的事件中,又有原理上在先和感觉上在先区别,在原理上普遍的东西在先,感觉上个别事物在先。在原理上偶性在整体之先,例如文雅的就在文雅的人之先,因为,如果没有部分,原理的整体也将不复存在。当然,如果没有一个文雅的人存在,也就没有文雅这一偶性。”

亚里士多德分析“在先”的第一层含义是时间在先,他认为时间在先是指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一事件先于他事件而发生,这一事物、一事件较之他事物、他事件就具有时间上的“先在性”。亚里士多德分析“在先”的第二层含义是逻辑在先。他用锐角要直角来定义,半圆要圆来定义,说明了直角对锐角、圆对半圆的逻辑关系上的优先地位。他还用灵魂与具体动物的关系说明逻辑在先。他认为,动物的灵魂按照公式即按照形式和本质说,是动物的本体,至少在我们要定义动物的每个都分时,都不能离开它们的功能,即不能离开灵魂的作用来定义,因此,灵魂总是先于具体动物。他这里所说的先后,不是时间上和排列上的先后,而是指是否更根本、是否更是本质的意思。“时间先在性”是容易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具体地说,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这一事物较之他事物就具有时间上的“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因而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客观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内容而存在,因而客观世界是意识内容的本原。这不仅符合人类的经验常识,而且不断地被科学所证实。正因为如此,旧唯物主义才对哲学唯心主义感到惑不解;把意识说成是物质的本原,这不是纯粹的“胡说”吗?其实,旧唯物主义没有弄清哲学唯心主义把意识说成是物质的本原的真正

含义,哲学唯心哲主义强调意识先于物质,并不是在时间先在性意义下讲的,而是在逻辑先在性意义下讲的,而旧唯物主义则以为哲学唯心主义是在时间先在性意义下把意识说成是物质的本原,如果真是这样,那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当然是胡说。因此,要超越旧唯物主义这种简单认识,并认清哲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必须从逻辑先在性角度进行思考。“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它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先地位”也就是说事物间哪个更根本、更本质。如柏拉图强调一般先于个别,更理念先于事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先于自然、人类社会等,都是就逻辑先在性而言的。可见,相对于“时间先在性”问题,“逻辑先在性”问题难于理解,它需要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自在意义的“从逻辑先在性”认识哲学唯心主义

从总体上看,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问题,可以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哲学唯心主的产生与演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哲学唯心主义的演化,是同片面夸大以至歪曲这两种情况是的“逻辑先在性”密不可分的。

自在意义的逻辑先在问题,是指事物的本质对是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这里所说的逻辑优先地位,并不是说先有事物的本质,后有事物的现象,而是说事物的本质决定了事物自身的产生、演化和灭亡。就事物自身而言,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谁先谁后的时间先在性问题。这种自在意义上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只能是成立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的“逻辑”之中,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以“逻辑”系去把握的本质与现象的产物。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之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之所以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是因为事物的本质较之事物的现象正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必须肯定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从而以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去把握和说明纷繁复杂的现象。

在早期希腊哲学的发展中,巴门尼德是一个转折点,他把前人的哲学研究问题追求宇宙自然“在时间上”最古老的最原始的开端一本原转移到一个新的问题上来了。在他以前,哲学家提出问题、思考和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万物如何生成和变动的。在巴门尼德看来,研究这些问题获得的只是凡人的意见,属于他们说的意见之路,凡人看到的是这个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巴门尼德却要在这种多样的变动的意见之上,寻求唯一的永恒的真理,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求更高一级的真理即唯一真实的、不变的存在。用后人的话说,就是要透过现象去深入研究本质,尽管他不可能认识到真正的本质,但在西方哲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从这个方面提出问题的人,要求人们的视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引向对永恒单一的本质的认识,这样追求宇宙自然“时间上”最古老的最原始的开端的自然哲学道路不同,巴门尼德致力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质,他称之为存在。后来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沿着巴门尼德开创的哲学道路,致力于揭示运动的本质,他不满足于感觉意义上的运动,而是要追究“运动真实性”,也就是如何以概念的方式去表达运动的本质。当然,他最终由于不懂得运动本身是矛盾,得出了否定运动的真实性的结论。

尽管他们不可能认识到真正的本质,但是他们肯定了本质对现象的逻辑优先地位,这种思想直接影响着柏拉图。柏拉图的“理念”是从巴门尼德的“存在”发展而来的。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单一的、是永恒不变的、是绝对的、是思想而不是感觉的对象,它是从可感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共相即本质,每一类事物都有它们的共相即理念,所有事物的“理念”就构成了“理念世界”或“本质世界”,可感事物就构成“可感世界”与“现象世界”。“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可感事物是“理念”的摹写。从而柏拉图把巴门尼德的两个领域(存在与非存在)发展为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两个世界理论。这是因为柏拉图把巴门尼德所肯定的本质对现象的逻辑先在性加以了夸大,把这种认识的逻辑先在性对象化给事物本身,把这种认识的“本质”与“现象”以逻辑形式对立起来,也歪曲了这种自在意义的“先逻辑在性”,把本质看成是独立于现象之外,并且决定事物存在的某种本原的东西。

三、自为意义的“逻辑先在性”认识哲学唯心主义

所谓自为意义上的“辑先在性”,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一客体关系,即主体的经验知识、思想、激情、意志、目的等对客体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马克思重视主体对客体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重要方面,就是对世界的理解,客体原则”,由“客体原则”进入到“主体原则”,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