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2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西方经济学部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由于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不同数量的同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也是不同的。

但是,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往往却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就会有一定的差额,这一差额就构成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图1-1来表示。

图1-1 消费者剩余如图1-1所示,反需求函数()d P f Q =表示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即图1-1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2.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这个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

3.流动性陷阱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理论力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理论力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15 科目名称: 理论力学--------------------------------------------------------一、每题1分,共10分1、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A 2. C 3. C 4. C 5. D 6. A 7. B 8. C 9. B 10. D三、填空题1. 2s /cm 50 OB 成 30角。

(5分) 2. r ω r 2ω。

(5分)3. s /cm 150 2s /cm 450。

(5分)4. e m ωω)2(2122e r m + 222)2(41ωe r m + 24αω+me α)2(2122e r m +。

(8分) 5. (119.6N ,rv m mg F 2=-。

(2分)6. 2u , R u /2。

(4分)7.24 ,4π。

(4分)8. 10m/s 2, 5m/s 2; 5m 。

(6分)------------------------------------------------------------------------------------------9. 静止 , 静止 。

(4分) 10.121(3)4l ωω+,2121(115)6ml ωω+(6分)四、计算题 1、解:图(1) 图(2)分析BC (如图(1)所示)020=-⋅=∑M l F MNC B可得40NC F kN = 分析AB (如图(2)所示)10,202x AxF F F q l =--∙=∑ 可得 100Ax F KN = '0,0yAy RB FF F =+=∑ 可得 40Ay F KN =-110,2203A A M M F l F l =+∙∙+∙=∑ 可得 240A M kN m =-∙------------------------------------------------------------------------------------------2、解: 图(1)图(2)1. 速度分析v R v O A 2323=⋅=ω v v v v A D C 23=== 以D 为动点,E O 1为动系(如图(1)所示)r e D v v v += v v v D e 43330cos == RvC O v e E O 4311==ω(顺时针方向) 2.加速度分析分析AD 杆,以A 为基点A BOvCO 160 D Er vD ve v------------------------------------------------------------------------------------------Rv R a O n A2222==ωt CA n cA n A C a a a a ++=沿Y 轴投影可得cos300ntA CAa a-+=23tCA v a R=,2233Rv AC a t CA CD==α(逆时针) 以D 为动点,E O 1为动系(如图(2)所示)D C r t e n e t AD n A D a a a a a a a +++=+=沿Y 轴投影 D C t e t AD n A a a a a -=- 30cos 30sinRv R aAD t AD 3262=⋅=α Rv v a r EO DC 89221=⋅=ω可得 221831Rv C O a t e E O ==α(顺时针)3、解:10T =2122122122122)3(412121212121ωr M m ωMR ωMR ωmr T +=⋅+⋅+⋅=111Mg S sin 30(Mgr)2W M M ϕϕ=-∙∙=-1αMⅠO 1 T FA B C 30O ⅠⅡO M 1ω2ω2o v------------------------------------------------------------------------------------------21T T W -=221111(3M)(Mgr)42m r M ωϕ+=-122Mgr(m+3M)r M α-=112111,2O O T J M mr M F r αα=∙=-∑所以 M(6)2(3M)T M mgr F m r+=+4、解::题图 4-4------------------------------------------------------------------------------------------(3分)------------------------------------------------------------------------------------------。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03-植物生理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03-植物生理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03 科目名称:植物生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C B B A A A C CD DD B C D B C A B C C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渗透势(2)0(3) 2.5 g.kg-1(4)种皮限制(5)胚未完成后熟(6)胚未完全发育(7)抑制物质的存在(8)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9)氧化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10)氧化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11)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12)锌(13)锰或氯(14)氯或锰(15)负向地性(16)感性(17)向化性(18)气孔蒸腾(19)角质蒸腾(20)蛋白激酶------------------------------------------------------------------------------------------(21)蛋白磷酸酶(22)PEP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或烯醇丙酮酸磷酸(23)CO2或二氧化碳(24)OAA或草酰乙酸(25)AMP(26)ATP(27)ADP(28)CTK或细胞分裂素(29)蛋白质(30)蔗糖(31)淀粉(32)纤维素(33)ETH或乙烯(34)CTK或细胞分裂素(35)IAA或生长素(36)GA或赤霉素(37)ETH或乙烯(38)细胞质(39)叶片(40)韧皮部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2.二氧化碳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外界CO2浓度。

3.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4.组织培养: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的技术。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2012农业综合4-342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2012农业综合4-342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期货交易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定买卖合同,而货款的交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2、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3、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4、政策的过程模型也被称为政策生命周期模型,它试图通过阶段性的描述,对政策进行了程式化的分析。

5、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6、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农村社会的整体出发,通过农村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以综合的观点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7、农村权利结构是指农村社区的决策权力在各个阶层的分配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决策人的阶层构成及组织形式。

8、现代农业是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手段装备的,采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科研成果的、运用管理科学和电脑等管理设备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A;2、C;3、D;4、A;5、C;6、B;7、C;8、C;9、D;10、B;11、A;12、B;13、C;14、C;15、B;16、D;17、C;18、C;19、B;20、C;21、D;22、A;23、B;24、A;25、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⑴产品贡献。

(NEW)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1年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822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0年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822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经济学部分(75分)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需求价格弹性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等产量线4.机会成本5.公共产品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1.供给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小于一年的时期。

4.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一定相交在短期边际成本的最低点。

5.产品无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第一部分:经济学部分一、名称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 稀缺性2 机会成本3 无差异曲线4 规模经济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16分)1 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可以通过提价的方法,达到增加总收益的目的。

2消费者可以在X和Y两类商品之间进行选择,其单位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x 和Py,那么,在给定预算约束条件下,消费者要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购买最后一单位X所获得边际效用等于购买最后一单位Y所获得边际效用。

3厂商生产产品Y,需要X1和X2两种要素,其价格分别为P1和P2,在给定成本约束条件下,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时,所决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X1、X2)达到最佳,即X1的边际产量等于X2的边际产量。

4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线。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分24)1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并画图说明供给变动,对均衡状态的影响。

2绘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3 绘图说明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状态(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利润水平)。

四、案例分析(15分)暑期,小李去天目山旅游,一路攀爬来到山顶,正当又饥又渴时,遇见一位卖西瓜者。

小李问:“西瓜多少一斤?”卖瓜者:“5元一斤。

”虽然,小李觉得有些贵(山下同样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的西瓜为2元一斤),但小李还是没有抵挡住诱惑,买了一个西瓜。

因西瓜较大,小李只吃了半个西瓜,小李准备将剩下的半个西瓜带到山下;并且心里盘算着:这是我花5元一斤卖来的西瓜,如将它带到山下(对此是需要付出了劳动的),说不定还可以买个好价钱,至少不会低于5元钱每斤吧!请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1)你觉得小李带回山下的西瓜能够卖出好价钱吗?为什么?(2)小李将西瓜带到山下,为此付出了劳动,是否能够增加西瓜的价值,从而提高该西瓜的价格?第二部分管理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浙江农林大学341(合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341(合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
第1页,共7页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341 科目名称: 农业知识综合三 --------------------------------------------------------
农业机械化部分
1、根据下图简述苗盘育秧播种机的工作原理。

(15
分)
答:盘育秧播种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人工放盘→充土→洒水→播种→覆土→人工取盘)。

……………………………….(3分)
将内衬软盘的硬盘连续放置于一端输送带上,输送带由三角带轮驱动,主动三角带轮依靠链条驱动,它们与其他各机构同步联动。

………………………….(3分)
充土由充土机构完成,充土皮带自动将床土箱的土壤送出,落人育秧盘,用经过人字形旋转毛刷,压实和平整盘内土壤,一般充土层为2cm 厚。

可通过调节皮带与上方刮土板的间隙来调整充土厚度。

………………………….(3分)。

浙江农林大学2012-2013计量经济学A

浙江农林大学2012-2013计量经济学A

浙江农林大学2012- 2012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A 卷) 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 A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B .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 .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2. 对于01ˆˆi i i Y X e ββ=++,以ˆσ表示估计标准误差,ˆY 表示回归值,则( ). A .ˆσ=0时,ˆ()0i i Y Y -=∑ B .ˆσ=0时,2ˆ()0i i Y Y -=∑ C .ˆσ=0时,ˆ()i i Y Y -∑ 最小 D .ˆσ=0时,2ˆ()i i Y Y -∑最小 3. 某一特定的X 水平上,总体Y 分布的离散度越大,即2σ越大,则( ). A .预测区间越宽,精度越低 B .预测区间越宽,预测误差越小 C 预测区间越窄,精度越高 D .预测区间越窄,预测误差越大 4. 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的( ). A. i C (消费)=500+0.8 i I (收入) B. i Q (商品需求)=10+0.8 i I (收入)+0.9 i P (价格) C. i Q (商品供给)=20+0.75 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50.6i L (劳动)0.4i K (资本)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序列相关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 序列相关的原因有经济变量的惯性作用 C. 检验序列相关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 修正自相关的方法有广义差分法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6. 调整的判定系数2R 与多重判定系数2R 之间有如下关系( ). A.2211n R R n k -=-- B. 22111n R R n k -=--- C. 2211(1)1n R R n k -=-+-- D. 2211(1)1n R R n k -=---- 7. 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赋予不同观测点以不同的权数,从而提高估计精度,即( ).A.重视大误差的作用,轻视小误差的作用B.重视小误差的作用,轻视大误差的作用C.重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D.轻视小误差和大误差的作用8. 结构式方程中的系数称为( ).A .短期影响乘数B .长期影响乘数C .结构式参数D .简化式参数9. 如果某个结构式方程是过度识别的,则估计该方程参数的方法可用( ).A .二阶段最小二乘法B .间接最小二乘法C .广义差分法D .加权最小二乘法10. 有限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中,通过将原来分布滞后模型中的参数表示为滞后期i 的有限多项式,从而克服了原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中的( ).A .异方差问题B .序列相关问题C .多重共性问题D .参数过多难估计问题11. 设消费函数为i i i o i u Dx b x b D y ++++=101αα,其中虚拟变量⎩⎨⎧=农村家庭城镇家庭 0 1D ,当统计检验表明下列哪项成立时,表示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有一样的截距项,不一样的斜率( ).A.o a =1,o b =1B. o a ≠1,o b ≠1C. o a ≠1,o b =1D. o a =1,o b ≠112. 模型中引入实际上与解释变量有关的变量,会导致参数的OLS 估计量方差( ).A .增大B .减小C .有偏D .非有效13. 线性回归模型的变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i e 不满足( ).A .i e 0∑=B .i i e Y 0=∑C .i i cov(X ,e )=0D .i ie X 0∑= 14. 定义某企业的生产决策是由模型01t t t S P ββμ=++描述的(其中S t 为产量,P t 为价格),又知:如果该企业在t-1期生产过剩,经营人员会削减t 期的产量。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20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201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科目代码: 838 科目名称: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
经济学部分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
稀缺性: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指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经济物
品总是不足的。

因此,需要将有限的资源在无限的需求之间进行分配,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3
机会成本:是指人们在做出某一选择时,所放弃的其它可能的选择,所能够带来的最大收益。

3
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方式能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效用,在图
形上表现为凸向原点的一条曲线。

4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两种要素投入量按照同样比例增
加时,产量的增加幅度超过要素投入增加幅度。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共20分)
------------------------------------------------------------------------------------------
第1页,共8页。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4 科目名称:林业经济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2、森林资源3、轮伐期4、产业政策5、森林旅游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

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

5、政府对林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200亩,租金为3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220元/亩,2009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200元/亩,2010年又已投入50元/亩。

若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价格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四、论述题(20分)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状况。

五、案例分析题(25分)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政府日益重视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具体行动和进程如下:——2007年6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被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根据该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从2007年7月开始,历时2年多,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通过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该网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现已开展了多项政策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为成员间分享经验,提高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浙江农林大学2012-2013计量经济学B

浙江农林大学2012-2013计量经济学B

Hannan-Quinn
-227.0337 criter.
14.88612
Durbin-Watson
560.5650 stat
1.84348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请分析(1)哪个模型更佳,并给出三种理由; (2)对你选择的最佳模型进行解释. (3)判断你选择的模型在95%的置信度下参数的显著性.
C
143.3265 260.4032 0.550402 0.5864
X1
0.555644 0.075308 7.378320 0.0000
X2
0.250085 0.113634 2.200791 0.0362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2)确定参数的标准差,并计算其区间估计; (3)判断一下该模型的拟合情况.
得分
2. 设有联立方程模型: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恒等式:
其中,为消费,为投资,为收入,为政府支出,和为随机误差项,请回 答: (1)指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先决变量 ;(2)识别该联 立方程模型 (3)分别提出可识别的结构式方程的恰当的估计方法
Mean dependent
0.971419 var
8401.468
S.D. dependent
0.970433 var
2388.459
Akaike info 410.6950 criterion
14.93592
4891441. Schwarz criterion 15.02843
Hannan-Quinn
A.
B.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期货交易;2、农业剩余劳动力;3、农产品供给;4、政策的过程模型;5、恩格尔系数;6、农村社会学;7、农村权利结构;8、现代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A.土地 B.劳动力C.农机具 D.资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B.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C.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收入降低D.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A.向境外移民 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 D.向农业外部转移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5、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表明()A.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B.价格的变动幅度大C.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D.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6、如果农产品需求弹性是富有弹性,那么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量变动幅度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其他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 )A.生产周期长 B.自然环境影响大C.收获时间集中 D.空间分散8、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的数量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9、一股情况下,农产品需求与()成正方向变化A.农产品价格 B.农产品成本C.消费者的构成 D.消费者收入水平1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A.产量 B.效用 C.规格 D.品质11、政策生命周期模型也被称为是( )A.政策过程模型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C.理性决策模型 D.浙进决策模型12、下列政策手段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A.价格管制手段 B.财政手段C.法制手段 D.信用管制手段13、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农业政策增加 B.农业政策删减C.农业政策分解 D.农业政策更新14、系统模型认为,政策的输出是( )的结果A.社会团体和个人互动 B.政治系统与社会团体互动C.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 D.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15、土地整合和土地利用政策属于(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16、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农村发展 B.农民增收C.农业增产 D.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17、农村社会学产生于()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18、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A.西欧 B.东欧C.美国 D.日本19、《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A.李景汉 B.费孝通C.杨开道 D.梁漱溟20、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民完全是个()的概念A.居住地 B.身份C.职业 D.生产方式21、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A.费孝通 B.梁漱溟C.杨开道 D.李景汉22、家庭是社会的(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C.趣缘群体 D.弱势群体23、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A.农村党支部 B.村民委员会C.乡镇人民政府 D.公安派出所24、1908年,美国政府成立的农村生活委员会是()A.主持美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机构B.负责美国农村救济工作的机构C.主持美国农村家庭主妇培训的机构D.负责美国农村儿童福利的机构25、农村社会的主体是()A.农业经济B.农村人口C.农村土地D.乡镇企业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分离。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得分 2 分,共 10 分)1、土壤2、矿物3、粒级4、阳离子交换量5、土壤养分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得分 1 分,共 10 分)1、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白云母2、与花岗岩具有相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

A、闪长岩B、安山岩C、流纹岩D、辉长岩3、下列岩石中是变质岩的为()。

A、大理岩B、石灰岩C、白云岩D、石英斑岩4、属于 2:1 型次生矿物的是()。

A、三水铝石B、蒙脱石C、高岭石D、氧化铁5、某土壤容重为1.2g/cm3,问该土壤 1 公顷(1 万平方米)30 厘米土层的干重是()。

A、3600 吨B、1200 吨C、3000 吨D、360 吨6、盐基常接近于饱和的土壤是()。

A、石灰性土B、红壤C、砖红壤D、黄壤7、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

A、 Na+B、NH+4C、Mg2+D、H+8、土壤氮形态中,()是最主要形态。

A、有机态氮B、NO3-C、NH4+D、NO2-9、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的是()。

A、尿素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氢铵10、土壤容重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温度B、质地C、有机质含量D、孔度三、简答题(共 20 分;答题要求:对影响因素要简单阐述理由)1、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

(4 分)a、正长石与斜长石b、白云母与黑云母2、比较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点。

(4 分)3、什么是土壤有效水?影响有效水最大含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4 分)4、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哪 2 种?(4 分)5、为什么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4 分)四、问答题(共 10 分)1、详细阐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

植物生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5 分,共 25 分)1、共质体途径2、伤流3、诱导酶4、荧光现象5、原初反应6、抗氰呼吸7、临界暗期8、糖酵解9、抗性生理10、冷害二、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植物必需元素必须符合的 3 个条件?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4、植物向光性的原理?5、外源脱落酸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植物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质体2.树皮3.维管组织4.定根5.年轮6.栅栏组织7.完全叶8.双受精9.单性结实10.四强雄蕊二、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

考研资料xx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考研资料xx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考研资料xx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3.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公共产品:指那些不具备消费或使用的竞争性的商品,有时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6.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或者: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二、简答题:1.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对于一般商品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当然也有例外,如劳动的供给。

但计算器这类普通商品的供给是遵循这条规律的。

题目中1970年10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7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

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供给线向右移动,假设对计算器的需求状况不变,新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均衡产销量却大大增加。

2.变动规律:三条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即为U字型曲线。

相互关系:(1)SAC和SMC之间的关系。

SMC从下而上穿过SAC 的最低点。

在SAC的下降阶段,SMC在SAC的下方,在SAC的上升阶段,SMC在SAC的上方。

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S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SAC曲线的变动。

(2)AVC和SMC之间的关系。

SMC从下而上穿过AVC的最低点。

(3)比较SAC和SMC之间的交点和AVC和SMC之间的交点,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

3.(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含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
18 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 A.西欧 B.东欧 C.美国 D.日本
19 《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 A.李景汉 B.费孝通 C.杨开道 D.梁漱溟
20 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民完全是个( )的概念 A.居住地
B.身份 C.职业 D.生产方式
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渐进决策模型
12 下列政策手段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 A.价格管制手段 B.财政手段 C.法制手段 D.信用管制手段
13 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农业政策增加 B.农业政策删减 C.农业政策分解 D.农业政策更新
14 系统模型认为,政策的输出是( )的结果 A.社会团体和个人互动
目 录
2010年浙江农林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7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1 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农业的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分离。 ( )
2 恩格尔定律指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不断下 降。( )
3 供给价格弹性是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与商品自身需求相对变动的 比值。( )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36农业经济学2014,2016--2017年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36农业经济学2014,2016--2017年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林业经济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森林碳汇2、林权3、森林认证4、森林资源5、林产品市场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1. 简述环境性林业资源的供求特征。

2. 比较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南方集体林区,国有林、集体林。

3.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4. 设一林业生产函数为Q K Lαβ(1)该简单的生产函数中,一般而言K 和L分别代表什么?(2)这两点在林业方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根据该生产函数,这两类要素其边际产出分别是什么?(4)可否推导其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的边界条件?5. 森林采伐的最优轮伐期一般考虑哪三类经营目标?从经济收益角度考虑,哪一类目标是最合理的?原因是什么?三.论述题(25分)1.市场失灵在林业中有哪些表现?市场失灵一般需要如何解决?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纸上标明确认选项,每个小题2分,共20分)1.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农业仅指()。

A.畜牧业B.林业C.种植业D.渔业2.家庭承包制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

A.结合B.合并C.分离D.连在一起3.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是指()。

A.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化的幅度B.需求量变化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化的幅度C.价格的变化幅度小D.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小4.根据需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与价格变动关系是()。

A.同方向变动B.反方向变动C.互不影响D.其它关系5.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

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6.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

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 )。

最新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汇总

最新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汇总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与答案——339农业知识综合一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得分2分,共10分)1、土壤2、矿物3、粒级4、阳离子交换量5、土壤养分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得分1分,共10分)1、下列矿物中无解理的是()。

A、正长石B、斜长石C、石英D、白云母2、与花岗岩具有相同矿物成分的岩石是()。

A、闪长岩B、安山岩C、流纹岩D、辉长岩3、下列岩石中是变质岩的为()。

A、大理岩B、石灰岩C、白云岩D、石英斑岩4、属于2:1型次生矿物的是()。

A、三水铝石B、蒙脱石C、高岭石D、氧化铁5、某土壤容重为 1.2g/cm3,问该土壤1公顷(1万平方米)30厘米土层的干重是()。

A、3600吨B、1200吨C、3000吨D、360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6、盐基常接近于饱和的土壤是()。

A、石灰性土B、红壤C、砖红壤D、黄壤7、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

A、Na+B、NH+4C、Mg2+D、H+8、土壤氮形态中,()是最主要形态。

A、有机态氮B、NO3- C、NH4+ D、NO2-9、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的是()。

A、尿素B、硝酸铵C、硫酸铵D、碳酸氢铵10、土壤容重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温度B、质地C、有机质含量D、孔度三、简答题(共20分;答题要求:对影响因素要简单阐述理由)1、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

(4分)a、正长石与斜长石b、白云母与黑云母2、比较砂土和粘土的肥力特点。

(4分)3、什么是土壤有效水?影响有效水最大含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4分)4、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哪2种?(4分)5、为什么土壤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4分)四、问答题(共10分)1、详细阐述土壤有机质的肥力作用。

植物生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5分)1、共质体途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2、伤流3、诱导酶4、荧光现象5、原初反应6、抗氰呼吸7、临界暗期8、糖酵解9、抗性生理10、冷害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植物必需元素必须符合的3个条件?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4、植物向光性的原理?5、外源脱落酸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植物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质体2.树皮3.维管组织4.定根5.年轮6.栅栏组织7.完全叶 8.双受精 9.单性结实 10.四强雄蕊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4 分)
1、需求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机会成本
4、资本边际效率
5、自然失业率
6、流动偏好陷阱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单说明理由,每题 5 分,共 30 分)
1、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

2、规模的内在经济性和不经济的存在,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常呈先降后升的 U型。

3、当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4、外部不经济的经济活动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5、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为:i+g=c+t。

6、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财政应增加税收或者减少政府支出。

三、问答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2、试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需求曲线。

3、什么是垄断市场?形成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4、作图:消费曲线(c),消费加投资曲线(c + i)和 45°线,并用它们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5、结合图形分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共 46 分)
1、已知某生产函数为 Q=5L+12K-2L2-K2。

试求:
(1)当 K=20 时,求出总产量、平均产量最大时的劳动投入量;
(2)L 的价格为 3,K 的价格为 6,总成本为 TC=114,试求该企业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10 分)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3、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5、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6、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

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单说明理由,每题 5 分,共 25 分)
1、边际产量增加使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减少使总产量减少。

错。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的一阶导数,边际产量小于 0 才导致总产量下降。

2、规模的内在经济性和不经济的存在,使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常呈先降后升的 U型。

对。

规模经济是指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产出增加的幅度,因此导致平均成本下降。

3、当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对。

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组成部分,总收益等于总成本意味着经济利润等于零。

4、外部不经济的经济活动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错。

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是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5、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关系为:i+g=c+t。

错。

三部门经济是包括企业、家庭和政府,总需求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总供给为消费、储蓄和税收,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就必须满足投资加政府购买支出等于储蓄加税收。

6、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财政应增加税收或者减少政府支出。

错。

经济萧条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只有增加财政支出或者减少税收才能解决萧条。

三、问答分析题
1、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答:可以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只适用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弹性大于 1,这些商品降低价格,导致需求量增加的幅度超过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增加;“谷贱伤农”主要是指粮食丰收了,由于供求的作用粮价下跌,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导致收益减少。

2、试用价格—消费曲线推导需求曲线。

把每一个 P1 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 X1 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图 7 分,文字 3 分)
3、什么是垄断市场?形成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含义: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3 分)
原因:(1)政府借助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2)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3)某些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就可满足全部需求;(4)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5)自然垄断。

(7 分)
4、作图:消费曲线(c),消费加投资曲线(c + i)和 45°线,并用它们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图略。

(4 分)
消费+投资和 45°线的交点决定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收入。

在均衡点的左边表明有效需求大于产出,企业扩大产出,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在均衡点的右边表明有效需求小于产出,企业减少产出,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6 分)
5、结合图形分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答:图略(4 分)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主要有工资成本推动的和利润推动的两种情况。

(6分)
四、计算题
1、(1)L=1.25 时总产量最大,L = 是平均产量最大(5 分)
(2)L=4 K=17(5 分)
2、(1)Q=20,LAC=200,利润=8000(4 分)
(2)该行业不处于长期均衡,因为价格与平均成本不等或者利润大于 0(3 分)
(3)Q=10,LAC=100,利润=0 (4 分)
(4)当 Q=20 时,LAC 的一阶导数大于 0,处于上升阶段,即为规模不经济阶段。

(3 分)3、(1)把空格填上(2 分)
(2)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是 150(2 分)
(3)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按各个阶段的产值计算,总产值是 370(2 分)(4)在各个阶段上增值共为 150(2 分)
(5)重复计算即中间产品成本为 220 (2 分)
4、(1)IS 曲线方程:y=6000-250r LM:y=2000+250r(4 分)
(2)y=4000,r=8 (2 分)
(3)政府购买增加 400 (3 分)
(4)货币供给量增加 1000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