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研究意义和过程

合集下载

第一章-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调查研究概述调查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调查可以澄清教育问题,了解教育现状,获得教育经验和教训,概括教育规律,预见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调查研究的涵义一、调查研究的定义调查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了解现状,考察事实,收集材料,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教育现象的实证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来解释、说明研究问题的活动。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调查,指运用观察、询问、测量等方式收集事实和数据,这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二是研究,指通过对事实资料的思维加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特征,正确地解释教育现象的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调查研究是教育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通常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自然情境中收集数据,效率较高。

另外,它不需要控制条件或操纵被调查的对象,涉及范围广,手段多样化,便于实施,特别适用于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

二、调查研究的历史调查研究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

从《旧约圣经》上就曾提到:瘟疫之后,上帝对摩西和亚伦的儿子以利撒神父说:“对二十岁以上的以色列子民进行普查”。

调查研究最原始的形式就是提问,通过提问了解情况。

历史上有关提问的最著名的人就是苏格拉底,他通过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励学生思考并逐步发现答案。

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采用口试的方式来甄别官员是否称职。

弗洛伊德则是以自我发现式提问著称,他通过鼓励病人讲述自己的体验,逐步引导他们发现并了解自己病症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调查可以通过面对面形式的口头交流进行。

当然,调查也可以把问题编制成纸笔形式的问卷进行。

1880年,马克思曾在法国工人中进行过一次调查,共邮寄了25000份问卷以了解工人遭受雇主剥削的程度。

①对研究变量的精确测量,来自于奎特莱特在统计学方法和技术方面的重要研究,以及高斯对概率论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证明和算术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统计学新进展的贡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
具体操作阶段, 实施是研究工作的具体操作阶段,通过实施使 研究方案变为现实,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 研究方案变为现实,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 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督和调整、 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督和调整、研究资料 的收集和整理。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的收集和整理。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搜集材料,形成科学事实( (1)搜集材料,形成科学事实(2)分析事实或 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原有理论,形成新理论。
如何设计研究方案 选定研究课题后, 选定研究课题后,研究者结 合文献查阅的情况,在分析、 合文献查阅的情况,在分析、 比较、借鉴的基础上, 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具体地 确定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确定课题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对研究方法和步骤有一个总 体设想, 体设想,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 思路.即对研究工作进行统筹 思路. 规划,预先考虑资料来源、 规划,预先考虑资料来源、选 择资料收集的方法、 择资料收集的方法、安排资 料收集的程序性活动,形成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方案( 料收集的程序性活动,形成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方案( 施工蓝图). 施工蓝图).
1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 研究对象的客观性 研究过程的客观性 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2 、科学研究的系统性 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 科学研究本身的系统性 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
3 、科学研究的创造性 内容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 方法的创造性
1.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 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 解决某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解决某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要有科学的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根据事实和资 要有科学的研究假设。 要有科学的研究假设 料对研究问题设想的答案或结论。 料对研究问题设想的答案或结论。研究问题要有明 确的研究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确的研究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3.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就是制定一个科 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 要有科学的研究设计 学的研究计划,包括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学的研究计划,包括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选择研 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和形成研究计划。 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和形成研究计划。 4.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 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 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 划的认识活动。 划的认识活动。 5.要有某种程度的创新。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在对客 要有某种程度的创新。 要有某种程度的创新 观规律的遵循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观规律的遵循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就是对 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方法、 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 策略等有所突破。 策略等有所突破。

1.教育学原理-第1章-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原理-第1章-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表现。

教育现象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做是“教育问题”时,才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③教育问题具有生成性、社会性、价值性,其不等于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但教育问题必定以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为基础。

④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各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研究任务: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②由于我们对规律的掌握要经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及其价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方面。

3、教育学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解释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②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者的兴趣,加深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教育学产生于发展阶段三、几种教育学1.实验教育学①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②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依曼和拉伊③代表著作有梅依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④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⑤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忽视人的社会性,提倡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和发现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和原则的发展,丰富深化人类的教育认知与理解进,而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并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2.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的自身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教育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加深刻,教育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

(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当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

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

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特点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

新型教育需要新型教师,教育创新推动着教育研究的发展。

(3)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还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

(4)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现代社会变化快速,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教育价值研究是关于当前教育的价值分析以及教育价值未来追求与确证的研究,是对教育进行的价值规范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意义性、功用性,决定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育事实研究是关于教育事实状况的现实研究,是对教育发展具体实施的实证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实然性,是展开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前提。

事实和价值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是“实然”和“应然”的问题。

教育研究活动中既要准确掌握教育发展的社会事实,更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一章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讲义 第一章

第一章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一、科学研究及其价值(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科学:科学是某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经历;科学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态度;研究:人们探求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发现新的事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得新认识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并不是以“教育科学”为对象的研究,而是以“教育”为对象,具体说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的科学研究。

展开来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二)教育科学研究有何特性可以把科学研究的特征概括如下:1.问题性科学研究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每一项科学研究,总是因某个某些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所引起,而每一个研究者(或研究者群体) 的研究思路的措施,又总是围绕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没有真实的问题,也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2.创造性科学研究是以求新为目的的人类实践,需要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寻找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欲求新,就不可能因循守旧我得须在解决科学问题的角度、方法、材料或结论上,向人类提供育的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发现前人尚未检验过的识与实践成果。

3.历史继承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往往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前赴后继地努力。

4.规范性欲使科学研究得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克服随意性,从而保证全过程的客观性,这就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比如研究假说的表述、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结果的推论等等,都必须严格遵循科学(学术)界要求共同遵循的原则,其研究过程及其结果才会得到公认。

第01节 教育研究的功能与意义

第01节 教育研究的功能与意义
Method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讲人
周勇
教育学博士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认识《教育研究方法》 引言 认识《教育研究方法》课程
一、《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性质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是宁波大学师范类专业必修课程 教育科研方法》 之一; 之一; 旨在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训练有素 的教育科研技能; 的教育科研技能;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与创新、 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教育实践研究与创新、实现 持续专业发展《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方法要求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课堂讲授与师生对话相结合,加强案例分析环节, 课堂讲授与师生对话相结合,加强案例分析环节,让学 生深度参与课堂对话活动, 生深度参与课堂对话活动,促进学生对教育科研方法基 础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础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课堂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加强科研训练环节, 课堂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加强科研训练环节,每次 课布置适量作业或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提出问题、 课布置适量作业或练习,让学生亲自体验提出问题、设 计方案、展开研究的基本过程,促进科研意识、 计方案、展开研究的基本过程,促进科研意识、创新意 科研态度与科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识、科研态度与科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合作交流环节,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加强合作交流环节,按不 同科研训练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同科研训练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案例分 教师给予点评,强化课程学习成效, 析,教师给予点评,强化课程学习成效,培养交流与反 思能力。 思能力。
二、教育研究的价值意义
1、教育研究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切实实现自身变革的内 在机制。 在机制。 2、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各种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各种教育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3、教育研究能力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教育研究能力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4、从事教育科研是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内驱力的重要源泉。 从事教育科研是激发中小学教师工作内驱力的重要源泉。 5、就目前而言,学习教育研究,进行教育研究方法训练, 就目前而言,学习教育研究,进行教育研究方法训练, 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成为更好的专业教育工作者、 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成为更好的专业教育工作者、运用 研究成果指导实际的教育决策实践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研究成果指导实际的教育决策实践会产生长期的影响。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0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新增考点1: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出来的,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共六条。

具体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有三个意思,即读书按一定次第,前后不要颠倒;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安排并遵守读书计划;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虚怀若谷,静心思考,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

涵泳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必须身体力行,见诸行动。

(5)着紧用力。

读书要抓紧时间,反对悠悠然;读书要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居敬指读书要精神专注,持志指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意志力坚持下去。

新增考点2:教育的形态从教育系统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教育的最早独立形态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出现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产之后,学校教育形态出现最晚。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考点1:教育的概念【常考题型:单选、判断】最早提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最早解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出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广义的教育: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点2:教育的属性【常考题型:单选、判断】(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3)继承性—不同时期有共同点;(4)长期性—时间周期较长;(5)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超前”或“滞后”;(6)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7)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六)教育问题的二难性 教育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悬而未决的 二难教育问题。 (七)教育问题的开放性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产生的教育 问题也具有开放性。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已有的观点 过去人们习惯于采用二分法对一种 研究的性质进行归类: 1.从学科属性上将其归于自然科学研 究或社会科学研究。 2.从研究对象上将其归于价值研究或 事实研究。 3.从研究功能上将其归于发展理论研 究或解决实践研究。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教育研究的目的包括着事实、价值 和行为三方面,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 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具有综 合性。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性质
2.动态性。它关注人作用下的事物的 转化。包括多方面、多形态、多事态、 多主体、多时态的多重多次转化。其复 杂程度是任何物质形态间和任何精神形 态间的转化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
本章学习内容


一、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教育研究的性质 三、教育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一、教育研究的对象 (一)已有的观点 1.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 2.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3.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包括实 践形态的存在与理论形态的存在两个方 面,即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我们的观点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 识到或预见到了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以及教育研究者探究教育 问题时所特有的学科视角、研究指向, 是教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质所在。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对象

二、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由于教育问题来自教育这一复杂的人 为事物,使得任何一个教育问题的提出 及其解决都被纠结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之 中。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34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阶段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者选择适当的形式将研 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明确地表述出来公之于众的主要 形式。 这是教育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重要 环节。它包括: 1) 确定论文的题目及研究报告的类型
2) 拟定写作提纲
3)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具体写作
35
教材以外的参考资料
董奇: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 展与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 问题,认识和掌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总结教育历史经验 2、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征得参与者的同意
2、保障参与者退出的自由 3、保护参与者免遭身心伤害 4、尊重参与者的隐私与秘密
26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研究 步骤
撰写 选题阶段 查阅文献 研究设计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研究报告
27
(一)选题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即选题, 就是确定研究什么问题的过 程。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是关键的一步。 标准: 价值性 新颖性 可行性
如调查、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
10
3、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也称因果性研究,是指探 寻教育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教育现 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 “ 为 什么 ” 的科学研究类型,即在认识到 教育现象及其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 弄清楚教学与现象之间的原因。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一) 科学与教育科学
科学 是 “ 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 法而得到系统的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PPT课件

《教育研究方法》PPT课件
教学研究主要指学校教学工作研究,往往侧重于解 决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教学研究比较多的是运用研 讨的方法、总结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局部的、 带有地区性的经验,不一定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教育科研所研究的范围很广,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 了探索教育规律,研究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强调研 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研究结果一般可以推 广,常用论文、专著形式反映出来。
1.了解已有的思想观点 2.获取有关的材料或数据 3.借鉴同类研究的研究方法 注: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精选课件ppt
13
第四章 研究过程的设计 本章重点:教育研究的设计
第一节 教育研究设计的意义 一、什么是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就是引导教育研究进行的设计或策略。 二、定量教育研究设计和定性教育研究设计
精选课件ppt
14
一、分析研究变量 (一)变量的类型
1. 因果变量和相关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 相关变量
2. 研究变量与无关变量 (二)研究变量的选择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一)总体和样本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即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 个体。 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精选课件ppt
3
(二)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一个一个地进行
研究,研究对象可以是个别学校、个别学生,也可以 是一节课,等等。此类研究可以对对象进行深入、全 面的研究,针对性强,但其代表性小。
成组研究是对多数的对象进行研究。由于研究数量 多,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处理,易得出科学结论, 但不便对个别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2.观察的意义
观察是科学认识经验层次中第一和基本的认识过程 科学研究的初始阶段或者说基本阶段离不开观察。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研活动方案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研活动方案

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研活动方案第一部分: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学校教育则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研活动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方案。

第二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是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可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同时,研究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师教育、学生发展等方面。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特点,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效果。

教师教育是指对教师进行培训和研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学生发展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生理等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第四部分:教研活动的目的与形式教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教研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交流研讨等,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灵活选择。

第五部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益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学习,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观念和态度。

其次,教研活动可以提供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

同时,教研活动还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性质整理自叶重新(2005)教育研究法。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性质整理自叶重新(2005)教育研究法。
15
五、依研究的時間分類
1.縱貫研究 (longitudinal research) 2.橫斷研究 (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 3.橫斷後續研究 (cross-sequential research
16
1.縱貫研究 (longitudinal research)
對相同的一個人或一群受試者,經 由長期蒐集資料,觀察其前後變化 情形,發現因果關係。 例如,……. 。 優點—探究個體或身心發展變化。 缺點 — 對象流失、物理環境和受試 者的身心特質不易標準化、工具的 信效度難確定、不易推論到其他對 象。
12
三、依蒐集與分析資料的技術分類
• 1.量的研究 • 以問卷、量表、測驗或實驗儀器 為研究工具,蒐集數量屬性資料, 資料處理分析後,提出研究結論 • 2.質的研究 • 以錄音機、錄影機、攝影機等工 具來蒐集與記錄資料,加以整理、 歸納與分析以文字說明研究發現 事實,適用於小樣本
13
表1-1 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之比較(鼎茂,p.1-8)
• 6. 進 行 研 究 設 計 (研究架構、研究 對象、研究工具、 實施程序、資料處 理) • 7.分析資料 • 8.得到研究結果 • 9.提出結論 • 10. 提出建議。
20
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性質 整理自葉重新(2005)教育研究法。 台北:心理。
教育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1. 研究的涵義 2. 教育研究的重要性 3. 以科學方法研究教育 4. 教育研究的目的
1
第四節 教育研究的類別
一、依研究目的分 1.基礎研究(pure research) • 2.應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 3.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 4. 評鑑研究( evaluation research )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涵义
一、研究及科学研究
研究:用系统的、客观的方法,探究自然与社会现象 的历程,以期获得客观以及可靠知识的过程或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 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 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活动。

⑥ ⑧


三、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
(一)主要优点 简便易行、所获资料可靠性较高、可纵贯分析教育现 象。 (二)主要缺点: 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 高,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使观察结果失真。



第二节、教育观察法的设计
一、确定观察内容
首先要解决“观察什么”的问题,合格的观察内容必 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准确地反映、体现观察目的; 能被操作。
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往往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境、人物、行为表现、频率及 持续时间。 该方法往往采用两种方式:日记描述法、秩事记录法。



二、无结构参与式观察
该方法的实施步骤是:确定观察的问题和对象,进入 观察情境,记录观察资料。


三、有结构非参与式时间取样观察
其实施步骤是:确定观察问题的结构,确定观察时间 段和观察对象,编制记录表。通常的评课指标体系即 为此法的运用之成果。


四、有结构非参与式事件取样观察
其步骤是:确定所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制定记录表 并实施观察和记录。
第四章:教育实验法



第一节、教育实验法概述
一、教育实验法的历史发展
从一般教育实践中的试验到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科学的 教育实验的形成,大约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一 是得益于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的启示,二是得益于教育 实践活动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 最初的教育实验经由心理学而引入教育研究之中。德 国梅依曼于 1901 年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概念, 到50年代已渐趋成熟。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教育研究方法1-4章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意义人类的活动可以粗略的地分成三个层次:本能水平、经验水平和有意识的反思水平。

教育研究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要求,这充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

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1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3 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研究过程不是死板的,步骤是可以跳跃或交叉的。

特定的研究情况与上述研究步骤可能是冲突的,但所有研究都是系统的。

教育研究的效度不管研究指向哪个目标,我们都期望研究是有效,也就是具有效度。

我们说某件事是有效的,是希望它基于事实或证据,是“能够被证明的”。

包括两个概念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研究生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

信度是效度一个必要保证,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教育研究的分类基于研究的目标和目的区分,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指向特定的问题;基础研究的指向则具有普遍性,它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

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它是由教师或行政官员来操作的,以帮助地方学校决策和教师改进教学的方法。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极端典型的意义上说,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第一章《认识学前教育研究 》

第一章《认识学前教育研究 》
研究设计的方法 ● 实施阶段:包括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 ● 总结评价阶段:包括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
法、推广运用的方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 的基本步骤与
方法
(二)按问题的性质分类
● 理论方法:是对复杂的教育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 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 律或一般性结论。包括归纳演绎类比等。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 的内涵与意义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概念:
学前教育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原理 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现象 和问题进行探究,以揭示学前教育的本质 和规律、解决学前教育实践的问题、提高 学前教育质量的活动。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 的内涵与意义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任务
课题研究:是幼儿园研究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幼儿研究 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一是由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组织的 各级规划课题;二是根据本园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立 的园级课题。
教学研究:指围绕某一教学(或游戏)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而 进行的研究活动,由示范、观摩、研讨等一系列研究行为 组成。
专题研究:根据本园工作的实际需要,就教师工作中迫切 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
实证研究:描述历史现象、田野现象或实验中的现 象,研究方法为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理论研究(变革研究):主要是为改造教育实践,改 造教育世界,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
应用研究:逻辑研究,研究方法包括:类比、比较、 批判。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 的类型与原则
(五)课题研究、教学(或游戏)研究、专题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认识学前教育研究
内容:
第一节
•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意义和过程一、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了解和熟悉教育研究的方法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必要条件教育研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1、选择课题的意义研究始于问题。

选择课题是教育研究的第一步选题恰当与否,对能否顺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课题选得好,研究往往事半功倍,能迅速取得成果。

2、选择课题的途径1)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2)立足现实又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新的动态和趋向3)注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联系4)凭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发现课题5)从各级科研主观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选择6)从有争议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上选择课题3、选择课题的标准1)价值原则(一是应用价值,二是理论价值)2)创新原则(选题具有时代感、有新意、角度独特)3)可行原则主观条件:涉及研究者自身的条件客观条件:涉及研究的物质条件时机条件:涉及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的发展成熟程度等。

4、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1、怀疑通过怀疑提出问题,最终结果有二种:一是证实了你的怀疑是对的,得到新的结论二是证明了你的怀疑是错的,维持了原来的结论2、变换角度向研究较少、较薄弱的方面转化,向研究的空白点转化。

操作性定义(p25)1、条件描述法:规定某种条件,观察产生的结果饥饿状态下的小白鼠研究被剥夺食物24小时的结果竞争关系下儿童友谊形成研究2.指标描述法对所解释对象的测量手段、测量指标、判断标准作出规定对发散思维研究60秒内回答砖的不同用途:10项以上,优秀;5-9项为一般;5项以下为差。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一章全篇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一章全篇
一、 学前教育研究的任务
(五)进行跨文化国内外比较教育研究
对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 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学前教育发展 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汲取他国的长 处,为我国学前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 供借鉴。同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 前教育的共同规律和差异性,也可以开 阔视野,形成新的学前教育观念。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三、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种方法的顺序 这三种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有层次的,总的 趋势是从思辨向实证,从实证向数学发展。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四、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由于 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不同, 研究者采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包括以 下基本的研究步骤。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三、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程 序和路径,有组织、有计划、系 统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构建教育理 论的方式,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重要工具。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三、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 思辨的方法 指通过叙述、争论、辨析,用逻辑推理来 解释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用历史法,文献法。 总结经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时都会用到思辨的方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任务与意义
二、 学前教育研究的任务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总结教育 的历史经验,研究教育领域中存在的理论 与现实问题,预测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 国内外教育的比较,从而揭示学前教育发 展的规律,构建教育理论体系,更好地指 导学前教育实践。学前教育研究的具体任 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方法主主讲讲人人 宋宋学学红红绪 言第一章 教育研究的意义和过程●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第二节怎样判断教育研究的优劣? ●第三节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教师应是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苏霍姆林斯基二、怎样判断教育研究的优劣?●有两个概念反映了教育研究的优劣,即教育研究的效度和教育研究的信度。

(一)效度●教育研究的效度是指结论可准确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反映了研究是基于某个事实或证据的,能够被证明,因此是有效的。

●内在效度: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指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

内在效度● 【研究问题】研究两种不同训练方案对6年级男生体育技能测试成绩的影响● 【做法】两个班随机指定28名学生,两个班都是上午上课,分别采用不同方案,同一教师教授,历时16周,最后由该教师亲自测试● 【研究问题】三种类型教材对6年级学生自然科学课学习的影响● 【做法】三个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教授3-4个班级,各采用一种不同的教材,9周后测试,测试题各任课教师自己出,其中有一个学校按能力高低分班,参加试验的老师所带的班级为能力强的班级。

外在效度● 正例:● 【研究问题】调查小学生家长对学校课程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做法】该学区有5所小学,每校随机选择25位同学的父母进行电话访谈,有详细的会谈细则,对于因故不能参加或不愿被访谈的家长,有一个随机取代程序。

会谈结束后,125个访谈者中只有6个是被替代的。

● 【分析】结论可推广范围只是那些孩子在这5所小学的家长,不能推广到其他学区。

但是如果125个父母中只有22%接受了访谈,则研究结果的推广范围甚至不能包括这5所小学的所有家长。

外在效度● 反例:● 【研究内容】注视时间长短对无意义符号回忆的影响● 【做法】将教学心理学专业的10个研究生志愿者每2人一组,共5种时间间隔,对每人分别呈现20个无意义符号,每次呈现后,被试立即回忆,根据回忆的正确情况得出个人的表现● 【分析】假如表现分数随时间延长而提高,这一结论能推广到哪些人群?只是这10个人,因为“志愿”而影响了研究的外在效度。

●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都是一种度的概念,不可能得到纯粹的内在或外在效度,提高内在效度可能会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亦然。

因此,研究者需要求得一种平衡,使某一结果既得到合理解释,又具有某种程度的推广价值。

(二)信度●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

●包括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两个指标。

它是效度的重要保证。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如多人收集资料,能否有一致的选择标准?多人观察并纪录,是否能达成一致意见?● 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即可重复性。

三、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教育研究有不同的深度,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育研究水平划分●教育研究分类(一)教育研究水平划分●一般来说,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的水平:●1)知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应该发生的还是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性质如何。

●【例】张洪语文成绩下降了【例】三分之一的学生这道题做错了●2)探索原因水平●这一水平要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要寻找产生某种教育问题的内在原因,并探求解决的办法,即要搞清楚: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能否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改变现有的状态?●【例】一位老师上课发现同学们对他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原因是学生不适应他的教学方法,于是改变教学方法,果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迁移推广水平●这一水平要回答: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如前面那位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兴趣的老师是否可以推论出学生兴趣的提高是因为教学方法的改变引起的?还不能这么说,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证实某种方法在不同的条件或情况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这一水平的研究,一般需要专门的设计和适合的测量工具。

●4)理论研究水平●这一水平要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那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和原则。

这是要把上述研究的结果与一定的理论联系起来,弄清改革中所用的方法或采取的措施是在哪些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概括出以这些研究为依据的理论模型或原理,用这些原理可以指导更广泛的教育实践。

(二)教育研究分类●1.按目的、功能和作用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例】研究对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学习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分析】该研究可以增加人们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认识。

●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的特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按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

●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也许理论并不明晰确定,但理论的基础存在于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之中。

●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在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研究者的角色成为特定情境的一部分,相信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有很大关系,强调整体作用,认为事实和价值无法分离,研究所获得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强调事实、关系和原因,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不是关心整体的作用,相信事实和价值可以分离。

●定量研究者对结果和产品予以极大的重视,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而定性研究者比定量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更经常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但在具体的方法论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经常是混杂的,各种方法都可以被置于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连续体之中图1-1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连续性比较●实验研究是按照一个假设,通过人为控制某种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分析现象的变化和产生的结果,进而论证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

实验的参与者在实验处理中应是随机指定的●【例】研究3种不同锻炼时间对稳定心率的作用。

随机抽取60名成年人,20人一组,三组分别锻炼半小时、45分钟,1小时,每一时间长度的运动量是确定的,锻炼计划为期两个月,被试稳定心率的情况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

这里实验的变量是锻炼时间。

●准实验研究与实验研究一样,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但是研究中被试是被“自然”地分配组别,比如班级。

由于教育研究中随机分组有时无法实现,所以教育研究更经常采用的是准实验研究方法。

●【例】研究某教学方案的效果,3个班级用这个方案,3个班级作为对照组,10周后,所有6个班的学生参加统一考试。

●调查研究是了解现实中某些问题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在现实中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出某些普遍的特征或某种发展趋势的方法。

所研究的变量是现有自然情境中的变量。

●【例】当今大学生择业倾向研究●如果调查是为了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则称为回溯研究●【例】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学校的态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

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是否某种态度模式总是与特定的成绩得分相联系?如果是的,那么是这种态度影响成绩得分吗?”在研究中,研究者要对学生进行归类,包括对测量态度和认知能力、技能成绩的手段进行适当的归类,但不能干扰学生或影响他们的态度或运算的得分。

●历史研究是利用文献或其它资料,通过批判性的探究重建过去,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或改进现实的研究方法。

●【例】我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研究。

●质的研究(实地研究、人种学)研究是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的科学描述的过程。

大量依赖于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

在研究着手之前很少有具体的假设。

●【例】研究某校的自然课的基本情况。

研究者要在上自然课的班级进行一年多的考察,做大量的实地笔记,与学生和老师面谈,在此基础上,对这所学校的自然教学情况做出精确的描述和解释。

●个案研究(对单个组或单个人的仔细考察);●相关研究(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的研究)●比较研究(按一定标准对相互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都可以贯穿在上述研究类型之中。

表1-1:按一般方法论对研究的分类四、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上图实线框内为研究的一般活动,虚线框不是表示活动,但也是研究的组成部分,箭头表示的是活动与现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理论、与被扩展、被修改的新理论和新认识之间的关系。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研究,所用的具体模式可能不同,但进行研究的总体思路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问题这是研究过程的初始活动,有时也是最困难的。

问题必须能体现出特定的意义。

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设计假设,确定变量,查阅文献,获得与所研究的问题或所使用的方法有关的信息。

●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之前,一切测量的手段都必须明确,如果研究手段进行了改进,必须在大规模收集资料之前试行,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集中、编码,为分析做准备。

●分析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产生结果,阐述数据。

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加工并进行抽象概括,就得到了论述和验证假设所需要的信息。

●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分析资料得到结论后,研究者必须明确他准备提供什么信息。

分析必须有解释,结论必须明白提出。

参阅文献●《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袁振国主译,威廉威尔斯曼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讨论题● 1、举例说明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2、如何来确定定量研究中的量,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很难量化,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3、解释效度与信度问题?●1、谈一谈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2、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3、试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4、从你曾经做过的教育研究(论文)中选一个,分析该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可以如何改进?有哪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第二章选题与取样第一节选题•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心理旋转中的外部参考框架的眼动研究•城市绿化景观观赏性测评研究•不同学业成绩类型学生执行功能发展•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fMRI研究•归因风格、时间压力对购买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一、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观察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