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文言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文言文阅读
9.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
【答案】①写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②为什么捎去那么多钱财现在都花完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可以用直译和意译两种,一般我们要采用直译的方法,要注意句子中关键字的理解。(1)里注意“撰”翻译成“写”,“贽”翻译成“礼物”。(2)里注意“何”翻译成“为什么”,“业”翻译成“已经”。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
10.【甲】【乙】两文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各是什么?(2分)
【答案】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机会刻苦求学。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读通文意,抓住主要内容。细读文章可知,【甲】文段通过写自己求学艰难告诉马君则要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乙】文段前半部分劝诫儿子要生活节俭,后半部分借孟子的话劝诫儿子要能吃苦以及勉励儿子要爱学习。二者合二为一即可。
(节选自班固《后汉书》)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远方入门不顾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1期)(原卷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及答案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及答案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历下区二模(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①闻其名,将推毂②之,召诣行台③白④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⑤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湜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选自《宋史·侯蒙传》)【注释】①黄湜(shí):人名。

②推毂(gǔ):荐举。

③行台: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所。

④白:禀告。

⑤行:巡视。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2分)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11.侯蒙年少时“急义好施”,是(1)之人。

为官后,转运使黄湜“欲翻致其罪”,却发现“无一疵可指”,通过(2)(写作手法)表现了侯蒙(3)的特点。

(3分)9.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评分意见】本题2分。

只画1处,画错或者多画均不得分。

10.之后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两个分句翻译正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1分。

“既而”译为“不久(后)”、“随后”、“之后”“后来”皆可。

“始”译为“才”,若译为“开始”不得分。

11.(1)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等)(2)侧面描写(3)秉公执法(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等)【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

第一空和第三空意思对即可【评分细则】(1)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乐于助人、大方、仗义等也可,只答善良\等不得分)(2)侧面描写(衬托也可,只答对比、反衬不得分)“衬托“等关键性词语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3)秉公执法(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做事严谨等也可,只答清廉、关心百姓等不得分)【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

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之事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原卷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2019年山东德州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德州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二、阅读(5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22 题。

(一)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湖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渐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7.这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民间传说有关。

(3 分)8.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 分)9.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3 分)(二)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 分)(1)四时.俱备( ) (2)沉鳞.竞跃( ) 11. 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3 分)(三)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

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

②幽潜:指幽居避世。

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2.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2019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汇编

2019各地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汇编

1.(2019·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0题。

(4分)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

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

故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9.行为是由自身做出来的,无法掩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这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是注意关键词“发”翻译为“做出来”,“掩”翻译为“掩饰”。

10.结合本段文字的中心观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2分)10.要注意一言一行,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提高品德修养。

【解析】本题考查主旨的把握和拓展能力。

选文主要讲述了积少成多,注重积累,根据这个中心展开论述即可。

【参考译文】我听说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所以古代的圣人,没有一个不是由默默无闻而变成美名远扬,由卑微而达到显赫;因此,尧起步于诸侯之位,舜兴起于深山之中,并不是一日之内突然显赫起来,应该说是逐渐达到的。

言语是由自己说出来的,不能阻塞;行为是由自身做出来的,无法掩饰;言语和行为,是治理天下的重要内容,君子正凭借着它而感动天地。

所以,能做好一切小事的人,才能成就大业,能注意一切细微的人,才能功德彰明。

本身积累善德,就像人的身体长高时那样,每天都在增长自己却不知道。

2.(2019·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2019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词、综合运用及解析

2019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词、综合运用及解析

2019济南中考语⽂课外⽂⾔⽂、古诗词、综合运⽤及解析1.(⼆)课外⽂⾔⽂阅读阅读下⾯的⽂段,完成9~11题。

(共8分)司马旦字伯康。

清直敏①强,虽⼩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②。

以⽗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

郑有妇蔺讼夺⼈⽥者,家多⾦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年不决。

旦取案⼀阅情伪⽴见,黜③吏⼗数辈,冤者以直。

⼜井元庆豪欺乡⾥,莫敢谁问,旦擒致于法。

时旦年尚少,上下轻之,⾃是惊服。

吏捕蝗,因搔民。

旦⾔:“蝗,民之仇,宜听⾃捕,输之官。

”后着为令。

【注释】①敏:精明。

②释:放下③黜:罢免。

9.⽤“/”给下⾯的⽂字断句。

(只画⼀处)(2分)旦取案⼀阅情伪⽴见10.⽤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3分)虽⼩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

11.结合⽂章内容,说⼀说你对司马旦的评价。

(3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的诗歌,完成12~13题。

(共8分)过⼭农家顾况板桥⼈渡泉声,茅檐⽇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天晴。

12. 三、四句中写了⼭农“”“”两个劳动场⾯。

“莫嗔”“却喜”刻画了⼭农的形象特点。

(4分)13.从表现⼿法的⾓度赏析“板桥⼈渡泉声,茅檐⽇午鸡鸣。

”(4分)三、(5分)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认真贯彻落实⼗九⼤精神,弘扬济南“⼆安”⽂化,由中国李清照⾟弃疾学会、济南⾼新区管委会、济南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弃疾逝世81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邀请展暨弘扬济南“⼆安”⽂化研讨座谈会在济南齐鲁艺术馆举⾏。

此次邀请展共荟萃80余位书法家的90余件作品,书写内容全部为⾟弃疾经典诗词,如此规模在全国尚属⾸次。

【材料2】对联是根据汉字⾳、形、义的特点构成。

⼀般要求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致、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

下⾯是李清照纪念馆“归来堂”对联:上联:红⾬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下联:黄花⼀卷⾼歌⽐瘦漱⽟词②【材料2】李清照纪念馆“归来堂”对联中的下联有词语打乱了顺序,请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和上联的内容调整,下联正确的顺序是。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题。

(4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④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释】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

②栖迟:停留,居留。

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

⑤吊:凭吊。

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7.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存在,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14分)猫说[明]薛瑄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

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

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

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岀穴者月余日。

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

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

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

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

物之有能者,必有病。

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泯泯⑤,饥哺饱嘻⑥,一无所为。

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⑦也,犹屏伏不敢岀。

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

”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⑧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

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

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释】①铦(xiān):锋利。

②絷维:系缚。

③遽(jù):突然。

④比:等,待。

⑤伈(xǐn)伈:恐惧。

泯泯:茫然无知。

⑥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

⑦匿形致己: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

⑧数(shǔ):责备,斥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相与:(2)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适:(3)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舍: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C.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的一组是()(2分)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③遽起而捕之④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嘻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⑥又亟往捕之而走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一期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一期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两文中都表现了两人的交情深厚,当王安石在逆境中还不忘给少述写信,希望他不要过分担心自己,告诉我们好朋友要互相关心。当王安石为官时,虽然来往不多,但两人的交情并没有断,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据此作答。
译文:
(甲)少述(孙侔,字少述)先生:我来到京城已经有几个月字,想要谋个一官半职。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船也被火烧了,自己生活所用的器物也都被烧了,唯一没有被烧的就是我这个人罢了。人大多有不如意的时候,难道只是我吗?但是先生您喜爱我的善良淳厚,大概也想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是否安好,所以到了这里。什么时候能够相遇,以此来减轻我愁苦的心情呢?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述,千万保重。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及: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_
(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__
(4)不私于物私:__________
(5)今则不然然:__________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及”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8.选文中诸葛亮论述的理论依据可以用《孟子>两 D

2019山东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9山东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9全国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2019·德州卷】慧庆寺玉兰记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

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

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

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

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

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②者之可久也。

花虽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记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

②幽潜:指幽居避世。

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2.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4.翻译下面句子。

(3分)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15.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答案】12.B(3分)13.D(3分)14.然而,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或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3分)15.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潜心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

(4分)【2019·临沂卷】猫说[明]薛碹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

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硕.果(shuò)轻盈.(yíng)山麓.(lù)悲天悯.人(mǐng)B.桑梓.(zǐ)要塞.(sè)田垄.(lǒng)一气呵.成(hē)C.空旷.(guàng)卓.越(zhuó)掺.杂(chān)彬.彬有礼(bīn)D.涉猎.(liè)澄.澈(chéng)挚.友(zhì)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俊俏候选人大廷广众妙手偶得B.劳碌工笔画美不胜收平易近人C.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丰功伟绩D.硬朗斑马线喜出望外讴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开展“改革先锋”称号评选活动,会在全社会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

B.“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一定会让济南这座城市蓬筚生辉....。

C.深厚的底蕴源于读书时的好高骛远....,在书香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D.莱芜大峡谷自然风景巧夺天工....,山峻水美,古木参天,令人陶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地努力,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B.神威E级计算机落户济南,未来其计算将超过每秒百亿亿次左右。

C.为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学校团委将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诵读。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草房子》中桑桑为帮助家庭败落的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喜爱的鸽子。

B.《三国演义》中赵云骁勇善战,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出了阿斗。

C.《简•爱》中女主人公从小就有独立的性格,因而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赏。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饱经沧桑,他身上有一种不肯认输的精神。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硕.果(shuò)轻盈.(yíng)山麓.(lù)悲天悯.人(mǐng)B.桑梓.(zǐ)要塞.(sè)田垄.(lǒng)一气呵.成(hē)C.空旷.(guàng)卓.越(zhuó)掺.杂(chān)彬.彬有礼(bīn)D.涉猎.(liè)澄.澈(chéng)挚.友(zhì)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俊俏候选人大廷广众妙手偶得B.劳碌工笔画美不胜收平易近人C.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丰功伟绩D.硬朗斑马线喜出望外讴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分)A.开展“改革先锋”称号评选活动,会在全社会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

B.“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建,一定会让济南这座城市蓬筚生辉....。

C.深厚的底蕴源于读书时的好高骛远....,在书香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D.莱芜大峡谷自然风景巧夺天工....,山峻水美,古木参天,令人陶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地努力,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B.神威E级计算机落户济南,未来其计算将超过每秒百亿亿次左右。

C.为喜迎祖国七十华诞,学校团委将举办“祖国,你是我的骄傲”诵读。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草房子》中桑桑为帮助家庭败落的杜小康,卖掉了自己喜爱的鸽子。

B.《三国演义》中赵云骁勇善战,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救出了阿斗。

C.《简?爱》中女主人公从小就有独立的性格,因而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赏。

D.《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饱经沧桑,他身上有一种不肯认输的精神。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诗词理解(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比邻而居。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在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8.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从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嵋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嵋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峨嵋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念的情感。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嵋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封事,谤木之遗也。

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2期)(原卷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2期)(原卷版)

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一、【2019年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砍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

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

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

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积累迁移法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①______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②____之意。

(2)查阅词典法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素:①未经染色的生绢;②本然的,未加修饰的;③真情,后作“愫”;④蔬菜、瓜果类食品;⑤一向,平素;⑥预先。

(3)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乙)文“家贫,客.耕东莱”中“客”是____________之意。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将鼓之.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屠惧,投以.骨C.乃召见于.楼上/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西入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19年济南中考语文部分真题汇总(文字+图片版)

2019年济南中考语文部分真题汇总(文字+图片版)

2019年济南中考语文部分真题汇总(文字+图片版)
2019年济南中考语文部分真题汇总来了,具体详情如下所示:
课内文言文
考的是《唐雎不辱使命》。

课外文言文来自于《墨子》的《法仪》,据说是下面的一段: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已。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古诗赏析考的是清代词人蒋春霖的《柳梢青》,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搜索到了两个版本,不知道试卷采取的哪个版本。

柳梢青·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

白楝(栋)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栏未温。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说明文阅读考的是一篇关于书房的文章,题目叫《有此一间,不求广厦》。

作文题目是:《走向深处》
完整版的真题,后期如有收到再和大家分享,中考网祝福今年的小朋友都能考出理想成绩,加油!。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2019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诗词理解(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XXXXXX城阙辅三秦,XXX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XXX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XXX不见下渝州。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是远在天XXX,也如同比邻而居。

”C.“有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在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嵋山头,明月反照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8.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3分)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从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峨嵋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嵋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峨嵋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缅怀的情绪。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嵋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XXX,字XXX,魏州曲城人。

有大志,通贯书术。

十年,为侍中。

XXX滞狱不决者,XXX。

征办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告退,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

”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山东济宁市2019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笔墨,歌咏春燕的文..。

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赋不胜..之作。

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枚.举.,多有精粹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

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惟妙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

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 B )A.角(jiǎo)色吝惜不胜(shènɡ)枚举B.精粹(cuì) 寥寥跃(yuè)然纸上C.翩跹(qiān) 景像脍炙zhì)人口D.即(jí)便嘹亮惟妙惟肖(xiāo)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2分)( C )A.刮目相看简洁B.情有独钟简捷C情有独钟简洁 D.刮目相看简捷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2分)( D )A.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B.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像“五线谱”一样C.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像“五线谱”一样D.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人微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 D )A志愿者不怕付出,当他们默默奉献爱心的时候,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①?——欧阳修《归田录》
(乙)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 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 赠遣之。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①匈奴,式上书,愿输②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③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④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
示例三卖油翁:不管本领有多大,都应含蓄内敛。猎虎翁:不管是练就精湛高深 的技艺功夫,还是要获得成功,都须有坚毅的心志。
12.答案:示例一借事说理。作用:两文叙述真人真事,从中引申出普遍的规律或道理。这 种写法深入浅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描写细致传神。作用:甲文“睨之”“但微颔之”的细节将人物轻蔑自负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连用“置”等一系列动词描述酌油过程,将娴熟技艺和自若神情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来)。乙文用“搏”“扑”“跃”和“奋臂”“屹立”等一系列动词描述杀虎的惊险情景,将虎之凶猛与翁之武艺高强栩栩如生的表现 出来。
一个有缺点的人,能用他的长处为人谋事,我们应该给他成长的机会;反之,那些
表面看似有优点的人,却把它的缺点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人不光难堪大任,更可
能祸患无穷。
【2019·滨州卷】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 适:
(3)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 舍: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C.未有问面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卜式,河南郡人。把种地放牧作为谋生手段。当时汉朝正和匈奴战争,卜式就上书给武帝,愿意捐献出一半家财帮助边境上的战争。武帝就派遣使者问他:“你想做官吗?”卜式回答说:“我从小放羊,不懂得做官,不想做官。”使者又问:“你家里难道有冤情,你想申诉冤情吗?”卜式回答说:“我从小和别人没有争执,同乡里生活贫困的我就借钱借物给他,行为不端正的我就教导他,我所居住的地方的人都喜欢听从跟随我,我有什么缘故被别人怨恨呢?”使者又说:“如果这样,那么先生究竟想要什么呢?”卜式就说:“当今天子进攻匈奴,卑臣愚昧地认为贤能之人应为民族气节而死,有钱有物的应捐献出自己的财物,只有这样,才能消灭匈奴。”
(节选自班固《汉书》)
【注释】①事:此指交战。②输:送出。③见:被。④死:为……而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元方入门不顾
C.遂许先帝以驱驰
杂然相许
D.上使使问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泰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①铦(xiān) :锋利。②絷(zhí)维:系缚。③遽(jù) :突然。④比:等,待。⑤伈(xǐn)心:恐惧。泯泯:茫然无知。⑥饥哺饱嘻:饥则吃食,饱则嬉闹。⑦匿形致已:意为故意躲藏以捕获自己。⑧数(shǔ) :责备,斥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 相与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 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 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2.下列与“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3.下列句子与“为人所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4.翻译下面句子。(3分)
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
15.文中写两处玉兰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答案】12.B(3分)
13.D(3分)
14.然而,不是朱先生因为(或凭借)太史的身份(或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寺的玉兰,终究没有人知道。 (3分)
已则伈伈泯泯⑤,饥哺饱嘻⑥,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已⑦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遵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⑧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2019全国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19·德州卷】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答案:
(1)A
(2)B
(3)①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
②我一生和别人没有争执。
(4)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
(5)①报先帝忠陛下②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③忠君爱国
【2019•东营卷】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2.《猫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分)
【答案】8.共同、一起
适逢、恰好
舍弃(抛开)
9.C
10.A
11.我正感到很是诧异,这时刚好又有小鸡从屋外走过,它又非常迅捷地追了过去,等
我赶上,它已经把小鸡吃了大半了。
1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有些人看似有优点, 其实一无是处!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示例三擅设悬念。作用:甲文先说射技“举世无双”,而卖油翁“但微颔之”, 这一悬念令读者产生了心理期待。乙文写请来的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 这样的人焉能伏虎?此外老翁先除虎再吃饭的请求,使用武器的短小简陋,把虎 唤醒等都形成了悬念。这样写令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情节跌宕曲折,扣人心弦, 引人入胜。
示例四运用映衬(衬托)。作用:甲文两人身份、神态、对话构成映衬关系,使人物形象特征鲜明生动,主旨更加突出,行文充满趣味。乙文“近城有虎暴,伤猎 户数人”与老翁深厚的功夫互相映衬,本领之高低优劣显而易见。
【2019·菏泽卷】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康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0.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猫“类有能”的一组是(2分)
①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 ②恐其噬已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已则似心泯泯,饥哺饱嘻 ⑤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无他,但.手熟尔
但:
②尔安敢轻.吾射
轻:
③老翁手.一短柄斧
手:
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
则:
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分)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
【答案】10.答案:①只②轻视③手持,手拿④竟然,原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