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总结(官方版)
诊断学实验心得体会
诊断学实验心得体会引言诊断学实验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和诊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我在参与诊断学实验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实验准备在进行诊断学实验前,我充分准备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工具。
首先,我阅读了与实验相关的教科书,并进行了课堂笔记的整理和复习。
其次,我使用了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诊断学课程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了与实验相关的病例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实验过程诊断学实验过程中,我首先从诊断思维的角度分析了病例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我对病人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信息进行了收集和分析。
然后,我仔细阅读了病历中的各项检查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比对,我可以对疾病的可能原因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分析完症状和检查结果后,我开始进行诊断推理。
我参考了教科书中的诊断流程,从病人的症状入手,逐步排除可能的疾病,最终得出一个最可能的诊断结果。
在整个推理过程中,我注重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每一步都有充分的依据和合理的推理过程。
在确定了诊断结果后,我还要根据病情的特点给出治疗和护理建议。
我参考了相关的治疗指南和流程,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此外,我还考虑了病人的个人情况和偏好,尽量让治疗方案更加个性化和可行。
实验收获通过参与诊断学实验,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分析病史和病人的症状。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诊断推理能力。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从症状推理到诊断结果,并通过检查和实验室结果进行验证和确认。
最后,我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与同学们进行病例讨论和分享心得时,我不仅学到了他们的观点和经验,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诊断学实验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参与实验,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临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PPT文档演模板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2)病理性增多
③急性大出血 可高达20×109/L (内出血)
④急性中毒
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PPT文档演模板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PPT文档演模板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 RDW 贫血类型
常见疾病
增高 正常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大细胞均一性 大细细非均一性
部分再障 巨幼细胞性性, MDS
正常细胞均一性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
急性失血性贫血 再障, PNH
减低 症
PPT文档演模板
正常 小细胞均一性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球形细胞增多
临床意义:
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 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PPT文档演模板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与慢粒的区别
类白血病反应
慢粒白血病
明确的病因 临床表现 白细胞数及分类
嗜碱及嗜酸性 粒细胞中毒 粒细胞及血小板 骨髓象
中性粒ALP Ph’染色体
有原发病 原发症状明显 <100 ×109/L,以分 叶及杆状核为主
常见于VitB12、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5 RBC大小不均:RBC红细胞之间大小相
差
悬殊,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各
种
增生性贫血
PPT文档演模板
实验诊断学重点总结,很有用
PPT文档演模板
(二)红细胞形态异常
诊断学实验总结(官方版)
实验诊断学总结第一章总论概念[1]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第二章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血细胞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3.血小板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1、一些缩写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2、红细胞计数Erythrocyte Count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1-2 min,于高倍镜下计数 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
(完整word)诊断学总结,推荐文档
诊断学总结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定义】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1、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2、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3、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1)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
2、非致热源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3)引起散热过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变、心衰【病因与分类】1、感染性发热:各类病原体引起的感染2、※非感染性发热:(10类)(1)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2)结缔组织疾病:SLE、皮肌炎、硬皮病(3)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药物热、溶血反应(4)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甲状腺炎、痛风(5)血栓及栓塞疾病: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6)颅内疾病: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7)皮肤病变:广泛性皮炎、鱼鳞癣(8)恶性肿瘤:(9)物理及化学性损害:中暑、大手术后、重度安眠药中毒、内出血、骨折(1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①原发性低热②感染治愈后低热③夏季低热④生理性低热【※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①低热:37.3~38℃②中等热度:38.1~39℃③高热:39.1~41℃④超高热:41℃以上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了解):①体温上升期②高热期③体温下降期【※热型及临床意义※】(了解)(定义及代表性疾病)1、寒战: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疟疾2、结膜充血: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3、单纯疱疹: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淋巴结肿大:风疹、转移癌、白血病、淋巴瘤5、肝脾肿大: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白血病6、出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急性白血病7、关节肿痛: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8、皮疹:麻疹、风疹、猩红热、水痘、斑疹伤寒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流脑、斑疹伤寒、乙脑、中毒性菌痢、中暑);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第三节水肿【※定义】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诊断学实训报告本周总结
一、实训背景本周,我参加了诊断学实训课程,这是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实践环节之一。
通过本周的实训,我对诊断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部分诊断技能。
二、实训内容1. 病历书写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病历书写的基本原则和格式,掌握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3份病历的书写,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2. 体格检查本周,我重点学习了全身系统体格检查。
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我掌握了望、触、叩、听等基本检查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实训,我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辅助检查本周,我学习了常用辅助检查项目,如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等。
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我了解了各项检查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如何分析检查结果。
4. 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病例的讨论和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我对病例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周的实训,我对诊断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技能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团队协作方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疾病的诊断要点掌握不够熟练。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将在课后加强自学,查阅相关资料,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在实训过程中,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我将在课后多进行模拟操作,熟悉各种检查方法。
3. 团队协作能力需加强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我将在课后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诊断技术实验报告总结
诊断技术实验报告总结在本次诊断技术实验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对诊断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本次实验报告的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诊断技术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诊断流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诊断工具和试剂,包括但不限于显微镜、血细胞计数器、生化分析仪等。
实验方法涵盖了样本采集、样本处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步骤。
实验过程:1. 样本采集:我们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2.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如离心分离、稀释等,以便于后续的检测。
3. 检测与分析:使用不同的诊断设备和技术对样本进行了检测,包括细胞计数、生化指标测定等。
4.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每一步的操作和所得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和结果。
例如,在血液样本中,我们检测到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以及血糖、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水平。
尿液样本中,我们分析了尿蛋白、尿糖等指标。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某些指标与正常值存在偏差,这可能指示了某些病理状态的存在。
例如,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的发生,而血糖水平的升高则可能与糖尿病相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诊断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而且学会了如何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
实验结果表明,准确的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对于结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提高实验技能,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议与展望:针对本次实验,我们建议加强对实验操作的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素养。
同时,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接触到更多先进的诊断工具和技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验诊断学心得体会
实验诊断学心得体会实验诊断学是一门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并确定疾病或异常的诊断方法和过程的学科。
在学习实验诊断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诊断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实验诊断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判别方法。
通过对大量的样本进行实验,可以获得疾病相关的指标和参数,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客观的诊断标准。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来判别不同类型的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其次,实验诊断学的实验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
在样本采集、实验条件、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要严谨细致地把握每个环节,减小误差的发生。
只有在实验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数据需要经过统计分析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不同样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确定与疾病相关的指标和参数。
统计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预测模型和判别标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因此,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对实验诊断学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
此外,实验诊断学的实验结果需要与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的参考依据,但最终的诊断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来确定。
实验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代替临床医师的判断和经验。
因此,在实验诊断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实验结果和临床表现,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总结起来,实验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和确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判别方法。
在学习实验诊断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以及严格控制实验过程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的必要性。
实验诊断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血液学检查(一)红细胞检查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相对性增多:血浆容量减少,使得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绝对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所引起。
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是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点为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不同程度增多。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可见病理性减少:见各种贫血:①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内在、外在异常②巨幼红细胞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③红细胞丢失过多二网织红细胞的检测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
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B12及叶酸后。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2、病理性增快:风湿热、结核病等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贫血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黏液水肿3、血沉减慢:严重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重度缺乏者,血沉可减慢,临床意义较小四血细胞比容HCT/PCV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临床意义: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用于计算补液量的参考2、减低:见于各种贫血五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鉴定:ABO血型抗体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抗原结合而发生凝集反应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一管——主测,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一管——次测,两者合称交叉配血临床意义:输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ABO血型与器官移植;亲缘鉴定;可疑血迹、精斑、毛发的鉴定;某些疾病相关性的调查(二)白细胞检查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一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感染最常见)、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湿疹、剥脱性皮炎等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临床意义甚小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淋巴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放射性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三)血小板的计数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①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反射性损伤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血小板增多:①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值性疾病②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四)凝血因子检测一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Ga2+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临床意义:APTT延长:见于因子Ⅱ、Ⅴ、Ⅷ、Ⅸ、Ⅹ、Ⅺ、Ⅻ、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用于细胞因子Ⅷ、Ⅸ、Ⅺ缺乏以及他们的抗凝物质增多;监测普通肝素和诊断狼疮抗凝物质的常用试验APTT缩短: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原理:在被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临床意义: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使用抗凝物质和异常抗凝血物质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第二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测一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二尿液标本的收集:(标本)应在半小时之内送检1 首次尿:清晨首次尿2 随即尿: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的临时检验3 24小时尿:清晨8点(此时的膀胱刚刚被排空)到第二天早上8点(此时做最后一次的采集)4 餐后尿:午餐后2小时收集尿标本三尿液标本的保存1 冷藏2~8摄氏度保存6~8小时2 加入化学试剂:甲苯、甲醛、麝香草酚、盐酸、冰乙酸四一般性状检查尿量增多:暂时性多尿、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减少: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肾后性少尿尿液外观血尿: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以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快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脓尿和菌尿:尿内含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时,尿液呈白色混浊或云雾状乳糜尿和脂肪尿: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乳糜尿3.气味:正常气味来自尿中挥发的酸性物质;长时间放置后尿素分解出现氨臭味;新鲜尿液即有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有机磷中毒,尿带蒜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呈烂苹果味;苯丙酮尿症,尿有鼠臭味4.尿液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尿比密受尿中可溶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
实验诊断学总结
血液的一般检查【各参数参考值】1.红细胞(1)红细胞计数 [ RBC ](×1012/L ):成年男性 4.0~5.5 成年女性 3.5~5.0 新生儿6.0~7.0(2)血红蛋白 [ HGB ](g/L ): 成年男性 120~160 成年女性 110~150 新生儿170~200(3)红细胞比容 [ HCT ]: 男性42%~49% 女性37%~48% (4)平均红细胞容积 [ MCV ](fL ): 80~100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 MCH ](pg ): 26~32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MCHC ](g/L ): 310~350 (7)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 RDW ]: <14.9% 2.网织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pg ): 成人 0.5%~1.5% 新生儿2%~6%3.白细胞(1)白细胞计数 [WBC ](×109/L ): 成人 4~10(4000~10000/μl ) 新生儿 15~20(15000~20000/μl ) 6个月~2岁 11~12(11000~12000/μl )4.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 [ PLT ](×109/L ):100~300 (2)平均血小板体积 [ MPV ](fL ): 7~11(3)血小板比容 [ PCT ]:0.1%~0.3%成年女性新生儿 1012/L成年女性8 4 12 16 20 ×109/L(4)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15%~17%【参数的临床意义】1.红细胞(1)贫血轻度HGB<=120;中度HGB<=90;重度HGB<=60;极重度HGB<=30 生理性:儿童、妊娠、老年病理性:造血原料缺乏(Fe、B12、叶酸);外周血丢失破坏过多;骨髓造血障碍(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男RBC>6.0,HGB>170;女RBC>5.5,HGB>160 相对性:体液丢失导致血浆量减少,如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绝对性:生理性新生儿、久居高原、剧烈体力劳动运动、情绪激动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肾病、肿瘤(3)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平均值参数:用于贫血分类诊断(42.网织红细胞反映骨髓红细胞生成能力增多: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减少:骨髓红细胞系增生减低,见于再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白血病3.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下午,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劳动,饱食,高温严寒,应激等急性感染:G+菌为主,特别是化脓性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实验诊断学》笔记重点知识总结
实验诊断学第一章、血液学1、红细胞(RBC)计数(选择)【参考值】成年男子:4.0-5.5成年女子:3.5-4.0新生儿:6.0-7.0临床意义:(1)生理上:新生儿、气压降低、精神因素、剧烈运动、年龄与性别差异、妊娠(2)病理上:1)RBC↓:贫血A.急、慢性RBC丢失过多;B.RBC寿命↓:溶血;C.造血原料不足;D.骨髓造血能力↓。
2)RBC↑:A. 原发性RBC↑:骨髓增生性疾病;B.继发性RBC↑:机体缺氧;C.相对性RBC↑:体内水分丢失。
2、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底线。
以血红蛋白(Hb)为标准:成年男子HGB<120g/L,成年女子HGB<110g/L轻度:90——110(120)中度:60——90重度:30——603、网积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有嗜碱性物质(RNA),是表明骨髓造血能力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的临床意义:(1)反应骨髓造血能力:1)增多:表示骨髓造血能力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能力低下,再生性障碍、白血病。
(2)贫血疗效观察;(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4、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率,沉降速率和红细胞本身、血浆成分相关,后者为主要因素。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1)生理上:老人、儿童、孕妇。
2)病理上: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5、血细胞比容(PCV):又称“血细胞压积”,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比值。
临床意义:增高:血液浓缩;减少:贫血。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指每L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克数),用g/L表示。
7、粒红比例:是指粒细胞系的百分数÷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所得的比值,正常值为(2—4):1。
8、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因某些刺激产生的类似于白血病的血象反应。
【实验诊断学】总结3
十一、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实验诊断(1)参考区间:血清钾3.5-5.3mmol/L(2)临床意义1)血清钾减低:a摄入不足:消耗性疾病、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或厌食b排出增多:严重呕吐、腹泻及胃肠引流使钾从胃肠道丢失,肾性失钾,醛固酮等物质分泌增多,利尿剂等等c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碱中毒、胰岛素治疗、甲亢等等2)血清钾升高:a摄入过多:输入大量库存血、补钾过多过快等b排泄障碍:急性肾衰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c细胞内钾的移出:重度溶血或组织损伤,呼吸障碍引起组织缺氧和酸中毒等(3)影响因素1)标本溶血2)未及时离心分离血清2、血钠测定(1)参考区间:血清钠137-147mmol/L(2)临床意义1)血清钠减低:a摄入不足:长期低盐饮食、饥饿、营养不良b胃肠道丢失:幽门梗阻、呕吐、腹泻等因丢失大量消化液而失钠c尿钠排出增多:肾小管病变使钠重吸收障碍,长期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d皮肤失钠:大面积烧伤血浆渗出,大量出汗e大量浆膜腔积液引流2)血清钠升高:a摄入过多:进食过量钠盐或注射高渗盐水,心脏复苏时输入过多碳酸氢钠等b体内水分摄入过少或丢失过多:渗透性利尿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时,大量出汗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d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肿瘤等可产生脑性高钠血症3、血氯测定(1)参考区间:血清氯96-108mmol/L(2)临床意义1)血清氯降低:a摄入不足:饥饿、营养不良、长期低盐饮食b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等引起,长期使用利尿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转移过多:急性肾炎、肾小管疾病等,氯向组织内转移;酸中毒时氯向细胞内转移d水摄入过多e呼吸性酸中毒:增加HCO3-的重吸收,使氯的重吸收减少2)血清氯升高:a摄入过多:食入或静脉输入过量NaCl等b排泄减少:泌尿道阻塞、急性肾小球肾炎无尿者等c脱水:血氯浓缩性升高d呼吸性碱中毒、HCO3-减少、血氯代偿性升高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血液气体分析4、Ph(1)参考区间:7.35-7.45(2)临床意义1)决定是否有酸血症或碱血症,ph正常不能排除有无酸碱平衡失调2)但凭ph本身不能区分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5、二氧化碳分压(PCO2)(1)原理:PCO2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浆中CO2所产生的压力;血液PCO2基本反映氯肺泡PCO2,能了解肺泡的通气情况,是判断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衡的重要指标(2)参考区间:35-46mmHg(动脉血)(3)临床意义:1)PCO2<35mmHg,为原发性呼吸性碱中毒或继发性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2)PCO2>46mmHg,为原发性呼吸性酸中毒或继发性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6、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1)参考区间:21-26mmol/L(AB动脉血),21-25mmol/L(SB)(2)临床意义1)AB与SB均正常,酸碱平衡正常2)AB与SB均低于正常,为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3)AB与SB均高于正常,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4)AB>SB,提示CO2潴留,多见于通气功能不足所致的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5)AB<SB,提示CO2排出过多,多见于通气过度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7、缓冲碱(BB)(1)参考区间:45-52mmol/L(全血)(2)临床意义:BB反应代谢因素的指标;BB升高提示有代谢性碱中毒,BB降低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8、碱剩余(BE)(1)参考区间:-3—+3mmol/L(全血)(2)临床意义:BE反映总的缓冲碱的变化,只反映代谢变化,不受呼吸因素影响;BE升高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9、CO2结合力(1)参考区间:22-31mmol/L(动脉血)(2)临床意义:指血液中结合状态的CO2,反映体内的碱储备量,受呼吸和代谢因素的影响;CO2CP升高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CO2CP降低提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10、氧分压(PO2)(1)原理:PO2是指动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分压,是确定SaO2的重要因素(2)参考区间:75-105mmHg(动脉血)(3)临床意义:是缺氧的敏感指标11、氧饱和度(SO2)(1)原理:SO2为Hb实际结合氧含量与应当结合氧含量之比,即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2)参考区间:90-98%(动脉血)(3)临床意义:反映组织细胞供氧情况,与PO2成正比例12、氧解离曲线和P50(1)原理:氧解离曲线是PaO2与SaO2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P50是PH=7.4、PaCO2=40mmHg条件下,SaO2为50%时的PaO2(2)参考区间:24-28mmHg(3)临床意义1)P50升高:曲线右移,Hb与O2亲合力降低,有利于释氧2)P50下降:曲线左移,Hb与O2亲合力升高,不利于释氧13、阴离子间隙(AG)(1)原理:AG是指血清中主要阳离子Na+浓度与主要阴离子Cl-、HCO3-浓度之和的差值(2)参考区间:8-16mmol/L(3)临床意义:反映血浆中固定酸含量的指标,可鉴别不同类型的代谢性酸中毒十二、骨代谢紊乱实验诊断(一)钙、磷和镁检测1、血钙(总钙和离子钙)测定(1)原理:血液中的钙以蛋白结合钙(45%)、复合结合钙(5%)和游离钙(50%)形式存在,检测血钙水平对了解骨代谢及骨代谢紊乱性疾病有重要意义(2)参考区间:血清总钙2.10-2.55mmol/L(成人)血清离子钙1.16-1.32mmol/L(成人)(3)临床意义1)低钙血症:若伴有高磷血症者,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若伴有低磷血症者,见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症2)高钙血症:多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恶性肿瘤或肿瘤转移等(4)注意事项1)在特定疾病中测定离子钙的含量更为准确:如妊娠妇女、新生儿;大量输入含有柠檬酸的血液或新鲜冰冻血浆;异常蛋白血症等等2)样本采集与处理必须规范2、血磷测定(1)原理:体内的磷除了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外,大部分磷是以有机大分子如磷脂、磷蛋白等有机磷形式存在,难以测定;血磷的测定通常是指测定血浆中的无机磷(2)参考区间:0.87-1.45mmol/L(成人)(3)临床意义1)高磷血症:多见于维生素D中毒、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糖尿病2)低磷血症: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Addison病等(4)血磷与血钙之间的关系:健康人血钙和血磷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在35-40之间,当乘积过低可发生佝偻病或软骨病,乘积超过40,钙磷可以骨盐的形式沉积在骨组织中3、镁测定(1)参考区间:0.80-1.20mmol/L(成人)1)低镁血症:见于a肾脏丢失: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多尿等等b消化系统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呕吐、腹泻等c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d其他:急性胰腺炎、慢性酒精中毒等2)高镁血症:临床上少见(二)骨代谢调节激素测定1、甲状旁腺素(PTH)测定(1)原理: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之一,总的生理效应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2)临床意义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PTH增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见于腺瘤;肾衰竭、钙和维生素D缺乏等出现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可以增高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PTH降低:多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切除术后2、活性维生素D3测定(1)原理:维生素D是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3是维生素中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活性形式(2)参考区间:血清1,25-羟化维生素D3为40-160pmol/L血清25-羟化维生素D3为35-150pmol/L(3)临床意义1)25-羟化维生素D3的水平受阳光辐射、纬度、皮肤色素沉着等多种因素影响2)维生素D缺乏可使儿童患佝偻病,成人患骨软化病3)1,25-羟化维生素D3小于25-30ng/ml时不利于钙的吸收3、降钙素(CT)测定(1)原理: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分泌受血清钙离子调节;CT与PTH共同参与体内钙代谢的调节,它们对血钙的调节效应相反(2)临床意义1)CT分泌增加:严重骨骼疾病和肾脏疾病时可见降钙素增高,CT也是诊断甲状腺髓样癌(C细胞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对于判断治疗效果和观察有无复发有较好价值2)CT分泌减少:见于甲状腺切除后或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十三、内分泌疾病实验诊断(一)垂体激素检测1、生长激素(GH)测定(1)原理:GH是由腺垂体嗜酸细胞分泌的,具有脉冲式节律和昼夜节律性,脉冲频率及脉冲高度在青春期最大,宜在午夜采血测定,单次测定意义有限,应动态检测(2)临床意义1)G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功能减退、垂体性侏儒、遗传性或继发性GH缺乏症2)GH增加:主要见于垂体肿瘤所致的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也可见于异源性GHRG或GH综合征2、IGF-1及IGFBP-3测定(1)原理:IGF-1和IGFBP-3均呈GH依赖性,在血液中半衰期远比GH长,因此推荐IGF-1和IGFBP-3作为GH紊乱诊断的首选项目1)IGF-1或IGFBP-3显著降低:考虑GH缺乏症2)IGF-1或IGFBP-3显著增高:考虑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1)原理:ACTH分泌同样表现出脉冲方式及昼夜节律性(夜间水平低,清晨达到高峰)(2)临床意义:结合皮质醇测定主要用于垂体相关的ACTH缺乏、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低下、ACTH过量分泌,以及皮质醇增多症的鉴别诊断1)ACTH与皮质醇均升高:下丘脑、垂体病变或异源性ACTH综合征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2)ACTH下降,皮质醇升高: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3)ACTH升高,皮质醇下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4)ACTH与皮质醇均下降:下丘脑、垂体病变所致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1)原理:TSH是由腺垂体合成的糖蛋白,生理作用是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发育、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SH不与血浆蛋白结合,检测的干扰因素比甲状腺激素少,是目前国内外推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的首选指标(2)临床意义1)TSH增高:见于原发性甲减、异源性TSH分泌综合征等2)TSH降低:见于甲亢、继发性甲减(TRH分泌不足)5、促性腺激素测定(1)促黄体生成素(LH)测定1)原理:LH与FSH二者协同调节和刺激性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和功能;LH水平在女性月经周期的中期呈现最高峰,诱导排卵和形成黄体,在男性主要刺激睾丸Leydig细胞产生睾酮2)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异常月经周期的评估、不孕的诊断评估、卵巢功能评估以及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评估①FSH和LH持续升高:原发性卵巢衰竭②FSH和LH降低:此闭经为继发性卵巢衰竭③连续检测LH用于排卵预测,在LH上升后30小时内,排卵能预期发生(2)卵泡刺激素(FSH)测定1)原理:FSH控制女性月经周期,促进卵泡成熟,月经中期呈现高峰,对于男性,FSH起诱导精原细胞发育的作用2)临床意义:同LH6、泌乳素(PRL)测定(1)原理:PRL由腺垂体合成并间歇性分泌,主要刺激乳汁的生成和分泌,即生育后开始并持续分泌乳汁,PRL也是促进乳房发育所必需的,对性腺的发育、分泌也起作用(2)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高泌乳素血症的实验诊断及鉴别诊断1)PRL分泌减少:导致乳汁减少、黄体功能不全2)PRL分泌增多:主要见于垂体泌乳素瘤,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失调、闭经溢乳7、抗利尿激素(ADH/AVP)测定(1)原理:ADH由神经垂体分泌,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肾脏排水量减少,产生抗利尿作用(2)临床意义1)ADH增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性尿崩症、脱水等2)ADH降低:松果体瘤、垂体瘤等垂体疾病、中枢性尿崩症(二)甲状腺激素检测1、甲状腺素(T4)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测定(1)原理:大多数T4与T3与蛋白质结合,无生物活性,T3的亲合力要比T4低10倍左右;循环中T3主要由T4在甲状腺以外的组织器官脱碘生成的(2)临床意义1)T4增高:见于甲亢和血TBG增加2)T4降低:见于甲减、甲状腺炎、TBG减少、肾病综合征、低T4综合征和药物的影响3)T3增高:见于甲亢和血TBG增加4)T3降低:见于甲减、低T3综合征和药物的影响5)从单项指标来说,T3是诊断甲亢最可靠和敏感的指标,T4是诊断甲减最可靠和敏感的指标T3型甲亢:约有5%的甲亢病人T3增高而T4正常低T3综合征:在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时,外周T4转变为rT3增加,转变为T3减少,此时血清T4正常而T3减低,称为低T3综合征2、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测定(1)原理:fT4是T4的生理活性形式,不受其结合蛋白的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是反映甲状腺激素活性更好的指标;fT3是T3的生理活性形式,与T3成比例,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较为灵敏的指标(2)临床意义1)fT4增高:见于甲亢、甲状腺不敏感综合征2)fT4降低:见于甲减、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也见于肾病综合征3)fT3增高:见于甲亢、甲状腺不敏感综合征4)fT3降低:见于低T3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应用糖皮质激素3、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测定(1)原理:rT3也是由T4在甲状腺以外的组织器官脱碘生成的,在血中与T3、T4维持一定的比例,可以反映甲状腺激素在体内代谢情况(2)临床意义1)甲亢时血清rT3增加,甲减时血清rT3降低2)rT3是鉴别甲减与非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非甲状腺疾病,血清中rT3增加,T3/rT3比值降低3)羊水中rT3可作为胎儿成熟的指标(三)甲状腺相关蛋白及自身抗体检测1、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原理:TG是甲状腺细胞合成并释放入甲状腺滤泡的滤泡腔中的糖蛋白(2)临床意义1)TG增高:见于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时等等2)TG测定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鉴别3)TG主要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2、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测定(1)原理:TBG为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人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转运蛋白(2)临床意义1)主要用于评估TSH水平或临床症状与T4、T3浓度不相符合的情况2)甲亢时TBG降低,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甲低时则相反3)非甲状腺疾病中,肝硬化时血清TBG增加;严重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时,TBG降低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1)原理:TPO存在于甲状腺细胞的微粒体中,并表达在细胞的表面(2)临床意义:TPOAb升高见于90%的慢性桥本甲状腺炎以及70%的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1)原理:TGAb是甲状腺滤泡胶质中甲状腺球蛋白的自身抗体(2)临床意义:在60-70%的桥本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粘液性水肿的患者中有升高,也有20-40%Graves病的病人升高5、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1)原理:TRAb是一组抗甲状腺细胞膜上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可与TSH受体结合,通过刺激作用诱发Graves病,导致甲亢和甲状腺肿(2)临床意义:主要用于Graves病的诊断,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90%以上;也可用于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能否停药的指标;在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RAb检测可预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会在短期内复发(四)肾上腺激素检测1、醛固酮测定(1)原理: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分泌受到RAAS系统的调节(2)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醛固酮增多症的实验诊断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浆醛固酮多>500pmol/L,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血浆醛固酮多>1000pmol/L2)原发性或继发性醛固酮减少症时血浆醛固酮多<100pmol/L2、尿17-羟类固醇(17-OH)测定(1)原理:17-OH包括尿液中所有C-17上有羟基的类固醇物质,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可间接反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状况(2)临床意义1)尿17-OH增高:可见于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亢、肥胖症、应激状态等等2)尿17-OH降低: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3、皮质醇(cor)测定(1)原理:cor是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分泌呈脉冲式,具有昼夜节律变化,峰值在6-8时,谷值在午夜10-12时,且峰值/谷值>2(2)临床意义1)cor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其昼夜变化消失;也见于肾上腺瘤、胰腺瘤、口服避孕药、库欣综合征、应激状态等等2)cor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肾上腺结合等等4、儿茶酚胺(CA)测定(1)原理:CA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2)临床意义:CA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对于交感肾上腺系统肿瘤的诊断和监测至关重要1)CA增高:嗜铬细胞瘤2)CA降低:Addison病(五)性腺激素检测1、孕酮(P)测定(1)原理:P属于类固醇激素,主要在黄体的细胞以及妊娠期的胎盘中形成,P的浓度与黄体的生长与退化密切相关,生理功能为与E2协调形成月经、维持妊娠、促进乳腺腺泡发育等(2)临床意义:和E2、促性腺激素联合用于继发性闭经、月经异常原因的查找,还用于黄体、胎盘功能及异常妊娠的诊断1)P增高:生理性增高表明女性排卵;病理性增高见于黄体化肿瘤、卵巢囊肿、分泌孕酮等类固醇激素的肿瘤等疾病时2)P降低:病理性降低见于垂体功能衰竭、卵巢功能衰竭、黄体功能不全、胎盘发育不良、妊娠毒血症、胎儿死亡等2、雌二醇(E2)测定(1)原理:E2由卵巢产生,是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是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的重要调节因素等等(2)临床意义:主要用于不孕症激素治疗的监测、卵巢功能评价1)E2增高:见于女性性早熟、男性女性化等2)E2降低: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3、睾酮(T)测定(1)原理:T是体内最主要的雄激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单一睾酮测定价值有限,应结合促性腺激素分析(2)临床意义1)仅T增高:见于甲亢、肝硬化2)T升高促性腺激素下降:见于男性假性早熟、睾丸肿瘤等3)T与促性腺激素均升高:见于真性早熟、下丘脑或垂体肿瘤等4)仅T下降:见于甲减、营养不良等5)T下降促性腺激素升高:见于男性原发性性幼稚症或特发性青春期迟、睾丸病变6)T与促性腺激素均下降:见于下丘脑、垂体受损所致的继发性性幼稚症4、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测定(1)原理:DHEAS是在肾上腺或腺外组织由DHEA经磺酸化合成(2)临床意义:用于鉴别诊断多毛症与男性化、疑为肾上腺皮质肿瘤(特别是肾上腺皮质腺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1)原理:hCG是一种由胎盘绒毛组织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分泌的糖蛋白激素(2)临床意义:检测血清hCG浓度升高见于1)可在受孕1周后诊断怀孕2)在妊娠前3个月hCG异常升高提示绒毛膜癌、葡萄胎、多胎妊娠,故此期间测定hCG 特别重要3)hCG升高还可见于生殖细胞、卵巢、膀胱等肿瘤的病人4)hCG降低提示流产、宫外孕、妊娠毒血症、死胎等十七、恶性肿瘤实验诊断1、肿瘤标志物(TM):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2、甲胎蛋白(AFP)(1)原理:AFP是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逐渐消失,血清AFP浓度的检测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胚胎细胞肿瘤的重要指标(2)临床意义1)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约有50%的患者AFP>300ug/L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AFP升高不超过300ug/L3)生殖腺胚胎性肿瘤:如畸胎瘤、睾丸癌等4)妇女妊娠:妊娠期间7-8月达到高峰,一般小于400ug/L,分娩3周后恢复正常3、癌胚抗原(CEA)(1)原理:CEA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胚胎期主要存在于胎儿的胃肠管、胰腺和肝脏,出生后明显降低;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2)临床意义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2)血清CEA连续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也可用于化疗病人的疗效观察3)95%的非吸烟健康人血清CEA<5ug/L,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ug/L(3)评价:CEA不是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其价值在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等方面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原理: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临床上将其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良性前列腺疾病时也可轻度升高(2)临床意义1)PSA用于诊断、监测前列腺癌的病程和对治疗的反应,还适用于50岁以上男性的筛查2)某些良性疾病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疾病病人血清PSA水平可轻度升高(4-10ug/L)3)f-PSA/t-PSA比值:当t-PSA在4-10ug/L之间时,f-PSA/t-PSA比值<10%提示前列腺癌,>25%提示前列腺增生,其特异性达90%,准确性>80%4)采集标本前进行直肠镜、膀胱镜、导尿或前列腺按摩等检查,可导致血清PSA升高5、组织多肽抗原(TPA)(1)原理:TP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2)临床意义1)许多肿瘤TPA均升高,但主要见于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特别是对膀胱转移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2)良性疾病如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和胃肠道疾患也可见到血清中TPA升高3)妊娠的最后3个月可见TPA升高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1)原理:SCC存在于鳞状细胞癌的胞质中,是一种较好的鳞癌肿瘤标志物(2)临床意义1)SCC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鼻咽癌时,血清中SCC升高2)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肺炎等等也可见SCC升高7、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1)原理:细胞角蛋白是一种支持蛋白,与肌动蛋白丝和微管共同构成了细胞支架,是上皮细胞的特征性指标;CYFRA21-1不是器官特异性或肿瘤特异性蛋白,但其经常出现于肺部组织且特别易于出现于肺部恶性肿瘤结合处(2)临床意义1)CYFRA21-1是非器官特异性的,阳性见于所有的实体肿瘤2)CYFRA21-1升高亦可见于良性疾病3)与NSE联合检测,NSE是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4)评价:CYFRA21-1是监测肺癌患者的病程和疗效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8、糖链抗原15-3(CA15-3)(1)原理: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属于糖蛋白(2)临床意义1)乳腺癌时患者CA15-3升高,但在乳腺癌初期敏感性低于54%,故不宜作为筛查和诊断指标;CA15-3可用于监测乳腺癌的进展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敏感性达60-80%2)CA15-3升高还可见于几种肿瘤的进展期,如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对于乳腺癌,CA15-3优于CEA,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灵敏度9、糖链抗原125(CA125)(1)原理: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存在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病人的血清中(2)临床意义1)CA125首选用于协助诊断卵巢癌,估计疗效和监测病程2)在不同的妇科良性肿瘤和累及附件的炎症中,有时可见CA125的明显升高3)宫颈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肺癌也可引起CA125一定程度的升高10、糖链抗原19-9(CA19-9)(1)原理:CA19-9又称胃肠癌相关抗原,在正常人的分泌物如唾液、精液、乳汁中也存在(2)临床意义1)CA19-9作为胰腺癌的标志物,其敏感性为70-85%2)CA19-9水平升高还可见于其他良性疾患,如胰腺炎、胃肠道和肝炎,血清水平一般在100U/ml左右3)当没有炎症或胆汁阻塞性炎症时,CA19-9水平持续升高强烈提示有恶性胰腺疾病的存在11、糖链抗原72-4(CA72-4)(1)原理:CA72-4是胃肠道肿瘤和卵巢癌的标志物,还存在于不同的胎儿组织中(2)临床意义1)CA72-4是监测胃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灵敏度优于CA19-9和CEA2)CA72-4还在粘膜卵巢癌中出现,结肠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也可增高1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原理: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rr亚基),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目前认为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标志物;NSE也存在于正常红细胞和血小板中,标本溶血会影响测定结果,因此采血时药特别注意避免溶血(2)临床意义1)NSE可用于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治疗标志物2)NSE还是诊断神经母细胞瘤的很有价值的指标3)与CYFRA21-1联合检测提高敏感性。
实验诊断学总结
棒状小体: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状物质,一条或数条不定,称为棒状小体。
本-周氏蛋白尿: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
此种蛋白质在pH4.9±0.1 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到90℃~100℃时又可再溶解,而温度下降至56℃左右时,蛋白又凝固,故又称凝溶蛋白。
柏油样便: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黑色粪便,因形似柏油称为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服用活性炭或食用较多动物血、肝、口服铁剂。
代谢性酸中毒:指原发地[HCO3-]浓度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PH降低, [HCO3-]降低,PCO2 降低。
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
胆酶分离:肝功能受损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LT升高显著。
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
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多见于重症肝炎。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回肠末端95%胆汁酸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脏,以重新形成结合胆汁酸,分泌入胆汁,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低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60g/L或清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DIC:由于致病因子的作用,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蛋白尿:当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正常人尿蛋白<40mg/24h,成人上限是150~200mg/24h,下限是10mg/24h,定性试验是阴性。
尿清蛋白正常人上限是30mg/24h,超过以上标准称蛋白尿。
非结合胆红素:游离的胆红素在血流中与ALB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病态造血)、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各种诊断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摘要:本报告总结了多种诊断实验的方法、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不同诊断实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实验在临床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实验,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本报告将对各种诊断实验进行总结,包括生化实验、免疫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二、生化实验1. 实验方法:生化实验主要包括血液生化、尿液生化、肝肾功能检测等。
2. 实验原理:通过测定血液、尿液中的生化指标,了解患者体内的生化代谢状况。
3. 操作步骤:采集患者血液、尿液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检测。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三、免疫学实验1. 实验方法:免疫学实验主要包括血清学实验、细胞免疫实验等。
2. 实验原理: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指标,了解患者免疫功能。
3. 操作步骤: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检测。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相关疾病。
四、微生物学实验1. 实验方法: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等。
2. 实验原理: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病原微生物,了解患者感染病原体。
3. 操作步骤:采集患者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分离、培养、鉴定。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患者感染病原体种类,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
五、分子生物学实验1. 实验方法:分子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PCR、基因测序等。
2. 实验原理: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特定基因、DNA序列,了解患者遗传病、肿瘤等疾病。
3. 操作步骤:采集患者标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基因测序等。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六、总结1. 优势与局限性:各种诊断实验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完整版)实验诊断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_考试前复习用
1、网织红细胞参考值成人:0.005~0.015(0.5~1.5%)新生儿:0.03 ~0.06(3~6%)绝对值:24~84×109 / L2、溶血性贫血是RBC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属于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血细胞的发展规律原始→成熟[ 胞体]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 胞浆] 量:少→多染色:深蓝→浅蓝→浅红颗粒:无→有,非特异性→特异性[ 胞核]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核型:规则→不规则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密集→紧缩成块核仁:有→无核膜:不明显→明显[ 核浆比] 大→小(巨核细胞相反)4、粒红比值的定义:粒细胞系统各阶段总和与有核红细胞系统(成熟红细胞除外) 总和之比。
正常值:2~4 : 15、造血干细胞既可产生和自己功能相同的细胞,又能产生造血祖细胞及各种不同系列的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特点: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能力6、骨髓增生程度的分级(1-10%)(0.5-1%)(<0.5%)临床意义:增生极度活跃:亢进增生明显活跃:旺盛增生活跃:基本正常增生减低:减低增生极度减低:衰竭7、骨髓各细胞比例:名称比例(%)粒细胞系统40-60红细胞系统20淋巴细胞系统20单核细胞系统<4浆细胞系统<2巨核细胞系统7-35个/L8、尿液比重参考值:成人在1.015 - 1.025间,晨尿一般大于1.020临床意义: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失水等肾血流灌注不足。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
若持续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实质严重损害。
9、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1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用系统学理论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环节,制定措施加以控制11 参考值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值范围。
12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 ,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的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作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实验诊断学】总结1
一、绪论1、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检验学提供的结果或数据,由医师结合临床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影像资料/病理检查等,经过逻辑思维与科学分析,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也可以为科学研究、预防疾病、健康普查、卫生保健、个体化医疗和遗传咨询等提供实验依据的一门学科2、床旁检测(POCT):为由非专门技术人员操作、能快速检测并快速获得检测结果仪器或技术,亦称及时检测;包括血糖、心肌标志物、出凝血功能、血气、电解质、感染及治疗药物监测等项目3、实验诊断学的常用参数(1)参考值:指对特定条件下(健康人群)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2)参考区间:指对抽样的个体(健康人群)进行某项目检测,由95%抽样所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所确定的范围(3)临床决定水平:又称为医学决定水平,指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的检测水平,即临床处理患者的“阈值”,检查结果高于或低于“阈值”,医生应采取相应措施;例:AFP(参考范围<25ug/L),若>25,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若>400,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阈值(4)危急值:是指某些检测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预示病情严重,是医生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检测值(5)临界值:是介于参考区间与临床决定水平之间的检测值,是指同一项目检测时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所得检测结果的分界值;临床上常以参考区间的上下限作为临界值(6)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用于寻找最佳判断限及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4、分析性能指标(1)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指标,用标准差(SD)或变异系数(CV)表示(2)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用以判断检测系数是否存在系统误差(3)检出限:能与“空白对照”相区别的能测出的待检物质的最小值(4)灵敏度:试验方法对最小分析量的检测能力(5)特异度和干扰:特异度即专一性,试剂只对待测物质起反应、而不与非待测物质发生反应;干扰是指标本中某些非待测物质并不与试剂起反应,但会以其他形式使待测物质测定值增高或降低(6)分析范围:指某方法可以测定到准确结果的浓度范围(7)介质效应:分析标本中除了分析物以外的其他所有组分称介质,介质可能加强反应,也可能已知反应(8)携带污染:上一分析对下一分析所引起的干扰(9)回收试验:将已知浓度的分析物定量加入到待测样本中,分析所用检测方法对已知浓度定量分析物的实际检出能力5、实验诊断项目临床评价指标(1)敏感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即所有患者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2)特异度: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即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3)阳性预测值:诊断性试验阳性者中有病者所占的比例(4)阴性预测值:诊断性试验阴性者中无病者所占的比例(5)准确性: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二、临床一般检验与疾病1、血液一般检测(一)全血细胞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常规)(1)RBC计数和Hb测定临床意义:1)减少:①生理性减少:生长发育造成的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儿童);造血功能减退(老年人);血容量增加(孕妇);长期饮酒等等②病理性减少(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和地区的正常人最低值划分贫血严重程度的血红蛋白标准:Hb<30g/L:极重度Hb在30g/L-60g/L:重度Hb在60g/L-90g/L:中度Hb>90g/L:轻度2)增多:①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山居民;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等等②病理性增多:可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相对增多:暂时性血液浓缩如呕吐、高热、腹泻等等绝对增多:原发性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增多(如组织缺氧引起EPO代偿性增高、肿瘤或肾脏疾病引起EPO非代偿性增高)(2)血细胞比容测定(Hct)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RBC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参考值:男40%-50%、女35%-45%)临床意义:1)升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和RBC绝对增多2)降低:见于各种贫血,是诊断指标之一(3)红细胞平均值参数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以fl为单位(参考值:82-100fl)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以pg为单位(参考值:27-34pg)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表示(参考值:316-354g/L)贫血的形态学分类(4)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测定:是反应RBC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参考值:<15.4%)临床意义:与其他指标一起协助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白细胞参数的检测1)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3.5-9.5)x109/L新生儿:(15-20)x109/L临床意义:①生理性增多:主要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刺激等等②病理性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2)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①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感染、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在生理情况下,外周WBC及中性粒细胞存在日内变化,新生儿WBC计数较高②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x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x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病毒或原虫等感染性疾病、再障等血液性疾病等等(补充:脾功能亢进)2、淋巴细胞:①淋巴细胞增多:病理性增多见于病毒或某些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相对增高)、排斥反应等②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接触放射性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3、单核细胞:①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感染或血液系统等疾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②单核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浸润骨髓以及由于其他血细胞增多引起的相对减少4、嗜酸性粒细胞: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某些恶性肿瘤、骨髓增殖型疾病等②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判断预后、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判断等5、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6)血小板参数1)PLT计数参考值:125-350X109/L临床意义:①PLT减少: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等)、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消耗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分布异常(脾大、肝硬化,导致PLT潴留于脾脏内)、假性PLT减少(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等)②PLT增多:原发性增多(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继发性增多(炎症、急性大失血及溶血后和脾切除术后等)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参考范围:7-13fl)①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低、MPV减低;周围血破坏增多致血小板减低,MPV升高②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征:MPV与血小板同时持续减低、说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先升高3)血小板比容(PCT):(参考范围:0.11-0.28%)①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②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PLT减少症等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反映外周血小板体积异质性参数(参考范围:10-18fl)增大多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巨血小板综合症、血栓性疾病等(二)血细胞形态检查(1)红细胞形态正常大小RBC呈双凹圆盘形,平均直径为7.2微米,瑞氏染色后为淡红色,中央着色较边缘淡1)红细胞大小变化:小细胞、大细胞、巨细胞等等2)红细胞形态改变: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棘形、泪滴形、裂片形、细胞缗钱状等3)红细胞染色异常:正常色素性、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4)红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构: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巨幼贫、铅中毒)、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2)白细胞及其分类形态1)中性粒细胞①正常形态:胞体呈圆形,直径10-13微米,胞质丰富,染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性颗粒,胞核有杆状和分叶状,呈深紫红色,染色质紧密块状②形态异常1、中毒性改变:表现为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核变性等,见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2、分叶过多:核分叶常超过5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等3、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PH畸形4、棒状小体:胞质中紫红色细杆状物,可鉴别白血病类型M3③核象变化1、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5%时,称为核左移,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2、核右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在5叶以上者>3%时,称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及炎症恢复期等2)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及过敏性疾病等病毒性感染或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3)单核细胞形态与异常:异常可见颗粒减少,空泡、吞噬等现象4)嗜酸性粒细胞形态与异常:略5)嗜碱性粒细胞形态与异常:略(3)血小板形态1)正常PLT形态:胞体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2-3微米,呈淡蓝色或淡红色,内含细小颗粒2)PLT异常改变①大小变化:明显大小不均,巨大PLT直径可达到20-50微米以上,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髓性白血病及某些反应性骨髓增生活跃性疾病②形态的变化:可见无颗粒型PLT,即血小板内无颗粒,呈灰蓝色或淡蓝色,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毛细胞白血病③分布情况:PLT卫星现象(血小板粘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周围的现象,有时可见血小板吞噬现象);血小板聚集异常(功能正常的PLT在外周血涂片上可聚集成团)(三)网织红细胞(Ret)测定(1)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RBC,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之间的过渡型细胞;由于胞浆内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液进行活体染色,嗜碱性物质即被染成浅蓝或深蓝色(2)Ret计数:(参考值:0.8-2.0%;绝对数(24-84)x109/L)临床意义:1)增多:提示骨髓红系增生活跃,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等,出血停止后Ret逐渐恢复正常,临床上应用这一特点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2)减少:提示骨髓红系增生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急性白血病、某些化学药物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3)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参考值:29-35pg)CHr较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更能敏感地反映新生红细胞中的Hb合成变化,是判断铁缺乏的早期和灵敏指标(四)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1)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即红细胞沉降速度参考值:男性:0-15mm/h女性:0-20mm/h(2)影响ESR的主要因素1)血浆中各种蛋白比例的改变,与总蛋白浓度无关2)RBC数量和形状的影响(3)临床意义1)ESR增快①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童或60岁以上的高龄者、妇女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②病理性增快: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其他2)ESR减慢:意义不大三、贫血及红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1、红细胞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的生成、结构、代谢或凋亡发生异常,造成各种与红细胞相关的疾病;临床上分为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2、贫血: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参考区间下限的一种症状(1)临床特征1)一般临床表现:疲乏,无力,皮肤、黏膜和甲床苍白2)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心悸,心率加快,呼吸加深3)神经系统:头晕目眩,耳鸣,头痛等4)消化系统:厌食,恶性,消化不良等5)特殊表现:溶血-黄疸,脾大等(2)分类1)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①红细胞生成减少:1、骨髓衰竭2、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障碍3、无效造血4、造血功能受抑5、骨髓浸润6、DNA合成障碍7、Hb合成障碍8、红系造血调节异常9、原因不明的造血功能低下②红细胞破坏增多:1、红细胞内在异常:遗传性RBC膜缺陷病、RBC酶缺陷、血红蛋白异常2、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性溶血、同种免疫性、药物免疫性、机械损伤、化学系因素、生物性因素等等③红细胞丢失过量:1、急性失血性贫血:创伤性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等2、慢性失血性贫血: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等2)细胞形态学分类:略3)骨髓增生程度分类: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3、贫血的实验诊断(1)实验诊断项目1)一般血液学检测(血常规)2)血细胞涂片检查:观察细胞形态3)网织红细胞检测:是反映骨髓红细胞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4)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测和骨髓组织病理学检查(2)实验诊断路径1)确定有无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略2)贫血的类型确定4、常见红细胞疾病的实验检测及诊断(一)缺铁性贫血(IDA):是指机体摄入铁不足、铁代谢障碍或贮存铁耗尽,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代谢试验(1)血清铁(SI):血清中的铁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另一部分呈游离状态,检测后者在血清中的含量即为血清铁临床意义:1)降低:生理性铁需要量增加、IDA、感染或炎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增高:红细胞产生或成熟障碍(AA)、铁利用下降、红细胞破坏增多、铁吸收增加、肝脏贮存铁释放和转铁蛋白合成障碍(2)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饱和铁)称为血清总铁结合力;通常血清铁仅能与1/3的转铁蛋白结合临床意义:1)降低:生理性降低、转铁蛋白合成不足、转铁蛋白丢失、其他2)增高:生理性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IDA)、铁蛋白从单核-吞噬系统释放增加(3)血清转铁蛋白(STf):一种能结合Fe3+的糖蛋白,主要由肝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妊娠期、慢性失血,尤其是IDA2)降低:遗传性转铁蛋白减少症、营养不良、溶血等(4)转铁蛋白饱和度(TS):临床上常以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表示临床意义:1)减低:结合病史可诊断为IDA2)增高:见于血色病、过量铁摄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5)血清铁蛋白(SF):主要由肝合成,是铁的贮存形式之一,其含量能准确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情况临床意义:1)降低:见于体内贮存铁减少(IDA、妊娠)、铁蛋白合成减少、Vc缺乏等2)增高:见于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或感染、恶性疾病、甲亢)、组织内的铁蛋白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6)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组织受体的游离形式,转铁蛋白受体的数目反映了机体对铁的需求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IDA早期和红系造血增生时,可用于ID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降低:可见于再障、慢性病贫血、肾衰等综上所述:IDA的铁代谢试验指标变化为血清铁: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血清转铁蛋白: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升高(二)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本病特点为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比例超过10%,同时粒系、巨系也可见巨大改变主要实验室检测(1)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1)原理:血清叶酸应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诊断,而红细胞叶酸不受短期内叶酸摄入情况的影响,能反映机体叶酸的总水平和组织的叶酸水平2)临床意义:①降低:常见于MA、溶血性贫血、甲亢、营养不良等②升高:常见于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长期素食者等(2)血清维生素B12测定1)原理:维生素B12缺乏时,影响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形成,间接导致DNA合成和神经髓鞘质合成障碍,进而出现有神经精神症状的巨幼细胞性贫血2)临床意义:①降低:见于MA、恶性贫血、胃肠疾病(内因子分泌减少,影响维生素B12的转运)等②升高:见于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肝细胞损害等(三)再生障碍性贫血(AA):由于获得性的原因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非造血组织增多、血液三系细胞减少和网织红细胞减少为实验检测特征的一类贫血(四)溶血性贫血(H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分类:(1)按先天性、获得性和发病机理分类(2)按溶血发生的部位分类1)血管内溶血:为红细胞在血管内(血液循环)中直接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到血浆中形成血红蛋白血症;多为获得性,常急性发作2)血管外溶血:为红细胞在血管外,即脾脏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被吞噬破坏,之后血红蛋白就地分解代谢;多为先天性,呈慢性发作;患者常有脾大(3)按溶血发生的急慢分类1)急性溶血:起病急,有发热及全身症状,重者可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急剧下降,出现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症;发作12小时后可发生黄疸2)慢性溶血:起病缓慢;除了可代偿者无明显表现外,常出现贫血、黄疸和脾肿大溶血性贫血的筛查试验(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测定1)原理:当红细胞破坏后存在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入血,称为血浆游离血红蛋白2)临床意义:增高表明存在血管内溶血(2)血清结合珠蛋白(Hp)测定1)原理:Hp是血红蛋白的转运蛋白,其作用是运输血管内游离的血红蛋白至网状内皮系统降解2)临床意义:①降低:各种溶血性贫血、鉴别肝内(显著减少)和肝外阻塞性黄疸(正常或升高)、传单②增高:急性或慢性感染、结核病、组织损伤、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等等(3)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慢性血管内溶血(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自身产生的抗红细胞抗体而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过多的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诊断AIHA的首选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1)原理:在盐水介质中,IgG类不完全抗体只能致敏红细胞,而不能使红细胞凝集,加入抗人球蛋白后,抗人球蛋白分子的Fab段与包被在红细胞上的IgGFc段结合,促使红细胞凝集,而未致敏的红细胞则不出现凝集2)临床意义:阳性可怀疑AIHA(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引起的遗传性溶血病;其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见到较多小球形红细胞RBC渗透脆性试验(1)原理:RBC在低渗NaCl溶液中逐渐膨胀破裂溶血,是测定RBC对不同浓度的低渗NaCl溶液的抵抗力,其取决于RBC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表面积大体积小,说明抵抗力大而脆性较小(2)临床意义:1)脆性增加:见于HS、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2)脆性减低:见于地中海贫血、IDA、肝病等(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接蛋白合成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良性克隆性溶血性疾病血细胞膜CD55/CD59表型分析临床意义:以CD55/CD59阴性RBC大于5%,CD55/CD59阴性的中性粒细胞大于10%作为PNH诊断的临界值,本法是目前诊断PNH最直接、最敏感、最特异的方法(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的,以红系细胞异常增生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特点:以JAK2V617F基因突变为特征;以红系增高为主,同时伴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同程度增高四、白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当骨髓造血异常或某些局部及全身因素影响骨髓造血时,外周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功能等出现异常变化,通过血细胞常规检验(血常规)可以部分地反映出来,但骨髓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质量)出现的变化(骨髓象)常更为典型或特异(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分级(2)正常骨髓象各系统比例1)粒系细胞:约占总有核细胞的40-60%2)红系细胞:约占20%左右3)淋巴系细胞:约占20%,儿童可达40%4)单核细胞:<4%;浆细胞<2%5)巨核细胞:7-35个/1.5x3cm大小6)其他细胞:少量(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临床意义1)造血系统疾病:用于分类、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2)某些血液病及其相关疾病:用于协助诊断3)某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4)恶性肿瘤骨髓转移5)某些类脂质沉积病(4)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评价1)骨髓象分析:需要结合血象的变化分析辅助诊断: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①某些疾病血象相似而骨髓变化显著不同,如非白血性白血病与AA②某些疾病骨髓象无明显变化而血象变化显著,如传单③某些疾病血象无明显变化而骨髓变化显著,如MM、戈谢病2)注意事项:①骨髓取材、涂片、染色良好时,才可进行骨髓象检查②血友病禁忌骨髓检查;骨髓液抽取约为0.2-0.3ml,过多易导致血液稀释③对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患者需骨穿明确诊断3)原始细胞计数:白血病一般计数500个有核细胞2、骨髓病理学检查:在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低下时,骨髓病理学检查(又称骨髓活检),能真实反映骨髓造血细胞的造血状态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意义:(1)较全面地衡量造血细胞增生程度以及造血组织、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的容积比例,如AA、骨髓增生性肿瘤,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2)当纤维组织增多及骨质增生时易发生“干抽”,骨髓活检可以反映造血状态及纤维组织增生程度(3)协助某些血液病的诊断,如MDS、毛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浸润时(4)活检比涂片有助于预测疾病的预后(5)骨髓活检可以观察重要的骨髓组织学变化,如铁的储存增多及减少、炎性肉芽肿等等3、细胞化学染色:是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将形态学与化学或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技术,利用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化学反应对血细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代谢产物等在细胞原位作定性及半定量检查(1)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染色):主要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鉴别诊断原始粒细胞——部分阳性早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阳性且呈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强阳性嗜碱性粒细胞——阴性原始单核细胞——阴性;幼单核和单核细胞——弱阳性淋巴和巨核细胞及各阶段幼稚红细胞——阴性(2)酯酶染色:1)酯酶种类:特异性酯酶(SE)/(CAE):为粒系细胞所特有非特异性酯酶(NSE)/(NAE):可存在于多种细胞单核细胞酯酶(NBE):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2)非特异酯酶氟化钠抑制试验①CAE强阳性,a-NAE染色呈阴性或弱阳性,但其阳性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则为粒系(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②a-NAE染色和a-NBE呈阳性或强阳性,但其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则为单核系统(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染色):。
实验诊断学知识点大汇总(一)2024
实验诊断学知识点大汇总(一)引言概述: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很多诊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巧。
本文将对实验诊断学的知识点进行大汇总,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实验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对临床实验的理解和操作水平。
一、实验诊断学概述1. 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和作用2. 实验诊断学的分类3. 实验诊断学的发展历程4. 实验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二、实验室常规检验1. 血液学检验a. 血常规检验b. 凝血功能检验c. 血型鉴定d. 共享病原体检验2. 尿液学检验a. 尿常规检验b. 尿妊娠试验c.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d. 尿培养和药敏试验3. 生化学检验a.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b. 肝功能检验c. 肾功能检验d. 电解质检验e. 血脂检验三、免疫学检验1. 免疫学基础知识a. 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b.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和功能c. 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d. 免疫系统的器官和组织2. 免疫学检验方法a. 免疫荧光法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 免疫电泳d. 免疫沉淀法e. 免疫组化方法四、微生物学检验1.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a. 微生物的分类和形态特征b.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c.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2. 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检验a. 革兰氏染色b. 细菌培养和鉴定c. 真菌培养和鉴定d. 病毒检验e. 寄生虫检验五、分子诊断学1. 分子诊断学基础知识a. DNA的结构和功能b. RNA的结构和功能c. PCR技术原理d. 基因测序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e. 基因表达和基因组学2. 常见分子诊断方法a. 荧光定量PCRb. 基因芯片技术c. 基因重组技术d. 蛋白质质谱法e. 基因编辑技术总结: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实验诊断学进行了大汇总。
从实验诊断学的概述开始,我们深入了解了实验室常规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和分子诊断学的知识点。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引言:实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和诊断疾病。
本实验报告旨在对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探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实验诊断学是通过对患者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获得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信息。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实验诊断学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如血液中的蛋白质、酶和细胞等,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2. 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诊断学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学等方法,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3. 数据分析和解释:实验诊断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来得出疾病的诊断结论,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二、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方法实验诊断学涉及多种实验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1.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免疫学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等。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的特定基因或DNA序列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3. 生化学方法:生化学方法是实验诊断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化学物质来判断疾病的存在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生化学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尿液分析和体液电解质测定等。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在实验诊断学中,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分析和合理讨论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几个方面:1. 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诊断学中的实验结果往往是大量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 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总结
实验诊断学期末复习总结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将临床医学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期末复习阶段,对这门学科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对实验诊断学的期末复习总结。
一、血液学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白细胞总数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应激等情况;白细胞减少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等有关。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和程度。
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多可能与炎症、骨髓增殖性疾病等有关。
2、骨髓细胞学检查了解骨髓增生程度,判断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等系统的发育情况。
对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止血与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如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
凝血因子测定: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用于判断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
二、尿液检查1、一般检查尿量:增多可能与糖尿病、尿崩症等有关,减少可能与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有关。
外观: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蛋白尿可能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2、化学检查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定性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蛋白情况,定量检查能更准确地反映蛋白排出量。
尿糖:阳性可能与糖尿病、肾性糖尿等有关。
3、显微镜检查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的出现可能提示相应的疾病。
管型:如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等,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三、粪便检查1、一般性状检查颜色与性状:黑色柏油样便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脓血便常见于肠道炎症、肿瘤等。
2、显微镜检查细胞: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肠道炎症,红细胞提示肠道出血。
3、隐血试验用于检测消化道少量出血,对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有一定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诊断学总结第一章总论概念[1]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血细胞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3.血小板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1、一些缩写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 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 1-2 min,于高倍镜下计数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
公式:RBC/L= 5个中方格总数×5×10´200×106报告格式: Δ.ΔΔ×1012/L 3.81×1012 /L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各种红细胞的形态3.相关检测[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2].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男性42-49% 女性 37-48%[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MCH=血红蛋白(g/l)/ 红细胞百万数/µl参考值: 26-32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 310-350g/L MCHC=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100g/L[5].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RDW=S.D./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11.5-14.5%RDW 的统计学实质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 CV RDW<14%类型 MCV MCH MCHC 临床类型大细胞贫血 >100 >32 310-350 巨幼细胞贫血正常细胞贫血 80-94 26-32 310-350 AA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 <80 <26 310-350 慢性炎症性贫血肾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6 <30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4.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加)相对性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
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增高:由于缺氧而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约 25 %,引起血液稀释;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低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
病理性: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5.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正常参考值:[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在完全成熟之前的过渡型红细胞。
由于胞浆中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用煌焦油兰等染料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可见蓝绿或蓝色的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成人:0.5%-1.5%新生儿(<3月):2%-6%[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达20%以上)、急性大失血。
贫血治疗有效。
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1-2日即开始,1周左右达最高峰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有再生障碍危象时6.白细胞测定[1]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计数法:以 2% 冰醋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
然后将悬液充入细胞计数池内,低倍镜计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
计算原则同红细胞。
原理(显微镜计数原理):用 2 % 乙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
混匀并滴入计数室中,低倍显微镜下计数 4 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公式:WBC/L = 4 格白细胞总数¸ 4×10×20×106报告格式:Δ.ΔΔ×109/L参考值:成人4.0~10.0 × 109/L;新生儿15.0~20.0 × 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增高)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剧烈运动、淋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
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
如术后12~76h,WBC常>10.0×109/L;急性心肌梗死后1~2d,常见WBC明显增高;急性溶血亦见WBC 增多,增多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
急性大出血:如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WBC 迅速增多常达20.0×109/L。
这可能是应激状态、或内出血一过性缺氧。
急性中毒:如安眠药、滴滴畏中毒, WBC可高达20×109/L以上,代谢性酸中毒。
如糖尿病、酮体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WBC增多,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并能吸引骨髓储备池WBC释放。
(白细胞减少)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低至2.0×109/L;病毒感染。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网状细胞病(恶组);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
脾功能亢进破坏过多、脾素抑制骨髓生成;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服氯霉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2]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游走、吞噬 50 ~ 70%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致敏反应0.5 ~ 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释放组织胺、肝素0 ~ 1%单核细胞(monocyte):吞噬、清除死亡细胞及异物3~ 8%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体液、细胞免疫20 ~ 40%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生理特性:渗出性、变形性、趋化性、吞噬性骨髓血液分裂池成熟池储备池边缘池循环池4-5d 1-3d 2-3d核左移: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分叶核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增多:6%:轻度左移;10%:中度左移;25%:重度左移或称为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患儿男, 2.5岁,日本籍,于10天前因受冷而发热,自测体温38℃(腋下),无畏寒、头痛、呕吐、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 WBC 28.9×109/L,阿莫西林0.125g 3/日治疗,无明显好转,4天后患儿面、背及双上肢皮肤反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停药否无区别。
1999年7月5日急诊住我院。
实验室检查,血象:Hb110g/L, WBC 23×109/L,血小板 121×109/L,幼稚型异常淋巴 56%,成熟淋巴 21%,嗜酸性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 21%,骨髓穿刺二次,骨髓细胞分类象同血涂片象。
细胞核右移: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5% 时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一过性地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
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剧烈运动、热水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病例:患者朱全妹,女性,47岁,因砖墙砸伤腰骶臀部致左下肢活动受限伴腰骶臀部皮肤发紫5天于2001—12—04由急诊收治入院。
1.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2.腰骶部、髂后部、右臀后部皮肤严重挫擦伤伴皮下积血 3.骨盆严重骨折 4.会阴部、肛门严重挫裂伤血常规检查结果:Hb:92g/L RBC:3.0×1012/L PLT:271×109/LWBC:32.7×109/L:中幼粒细胞: 2% ;晚幼粒细胞:5%杆状核粒细胞:35% ;多核粒细胞:45% ;淋巴细胞:9% 单核细胞: 4%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某些血液病;脾功能亢进;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Lymphocyte病理性增多见于:病毒性感染;某些慢性感染;各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移植术后、AIDS单核细胞Monocyte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见于: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及粟粒性结核;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慢性嗜酸性白血病及淋巴瘤7.血小板计数platelet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生成;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计数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增多 > 400×109/L;见于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脾切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