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染料黄连对棉织物的染色研究
黄连提取液对柞蚕丝绸的染色研究
柞 蚕 丝 绸 是 天 然 蛋 白质 纤 维 , 有 吸 湿 、 气 、 2 实验 方 法 具 透 抗菌 、 防紫 外线 、 穿着 舒 适 、 健 皮 肤 的 作 用 , 保 同时 兼 2 1 染 液 的提取 .
有粗犷豪放 、 雍容华贵的外在风格 , 素有纤维皇后之 称 取 黄 连 5 g 经 机 械 粉 碎 后 加 入 蒸 馏 水 0, 美誉 , 自古 以来 , 一直被用作高档服饰面料。用合成 10 rL 室温 下浸泡 6~ 0O , a 8小 时 , 热至 9 ℃ ~ 5 , 加 O 9℃ 染料染 柞 蚕丝 绸 , 格低 廉 、 艺 简便 、 价 工 色谱 齐 全 、 色 保 持此 温 度 3 O分钟 , 如此 提取 3~ 5次 , 出残 渣 , 滤 即 泽鲜 艳 、 牢 度 好 , 此 , 成 染 料 在 丝 绸 染 色 中 已 得 黄 连提 取液 ( 液 ) 也 可 根 据 需 要 将 提 取 液进 行 色 因 合 染 ,
贾艳梅
( 汉科技 学院化 工 学院 , 武 武汉
4 07 ) 303
摘要 : 讨 了天然染料黄连在柞蚕丝 绸染 色中的应用 , 定 出合理 的染 色工艺。结果表 明, 探 确 黄连提 取液 可以上 染柞
蚕 丝绸, 并且牢度较好 。
关 键 词 : 连 ; 色 ; 蚕 丝 绸 黄 染 柞 中 图分 类号 :S9 . T 10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17 (0 8 0 17 19 2 0 )2—03—0 2 2
洗衣 粉 2~ / 纯碱 2~ / ; 平 加 0 5 g 3g L; 3g L 平 . /
物碱 类 天然色 素 , 因此 黄 连 也是 一 种 天然 染 料 , 蛋 L 4  ̄ ~5 ℃ 加 入 各 种 助 剂 , 温 至 9 ℃ , 温 3 对 ;0C O 升 O 保 O 白质纤维 具有 较好 的染 色 效果 。利 用 黄 连提 取 液 对 分钟 。 柞蚕 丝绸 进 行 染 色 , 既保 证 了柞 蚕 丝 绸 的纯 天 然 品
天然染料染色实验报告
天然染料染色实验报告染料的染色方法: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 染色方法也不相同, 大概有以下4 种染色方法。
直接染色法某些植物染料的天然色素对水的溶解度好, 染液能直接吸附到纤维上, 就可以采用直接染色法, 如栀子、姜黄等媒染法某些植物染料天然色素对水的溶解度颇好, 染液成分虽然能直接吸附到纤维上, 但为提高染色牢度, 要求采用媒染法进行染色。
媒染的过程一般分为先染色再媒染、先媒染再染色或先媒染再染色再媒染等方法。
一: 先染色再媒染天然色素对水基本不溶解, 但其配糖体能溶解于水, 并与纤维吸附, 要求采用后媒染使之固着, 如栀子、槐花。
其染色步骤如下:1. 染色: 被染织物在染液中沸染20~30 分钟。
2. 媒染: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依色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媒染剂,媒染剂一般可用含铝、铁、锡等金属离子的化学品。
即把煮染过的织物或服饰放在含有媒染剂溶液中浸渍30~40 分钟, 就完成了媒染过程。
3. 水洗: 媒染后需要把染色物再投入水中再清洗一下, 取出即可。
还原法植物中已存在形成天然色素化合物, 而在染色过程中最终生成水不溶解的色素, 如蓝草。
其他染色方法利用植物染料中天然色素对酸碱性的溶解度不同, 使之在纤维上固着染色, 如红花、郁金.植物染料的染色(一)染色方法及工艺流程植物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不同,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染色方法有无媒染染色(桅子黄、桅子蓝)、先染后媒染法染色和先媒后染法染色。
对合成纤维有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
一般染色工艺流程是:染液制备(植物与水混合煮沸1h 左右,提取染液)→染色(染液加热,浸入织物15~30min)→媒染(染色织物浸入媒染浴中30~40min)→水洗→干燥。
如直接染可进行多次染色,先媒染后染色的织物上染率较高,先染色后媒染的织物匀染性较好用天然染料,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以下三点:(1)天然植物染料含量低,提取时需消耗的植物数量大,不利于环境保护,提取后的植物三废治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成本也高。
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棉织物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染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序。
传统染料多数为化学合成染料,具有色彩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等问题。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天然染料的研究和应用。
天然染料是指通过从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中提取染料,用于染色的染料。
相较于化学合成染料,天然染料具有生态环保、无毒无害、颜色鲜艳等优点。
近年来,天然染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扩大。
在棉纺织品中,天然染料可以在保证颜色艳丽的情况下提高棉织物的品质,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领域之一。
因此,本文将就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做深入探究。
二、选题意义1. 生态环保:天然染料的提取过程相对于化学合成染料更加环保,对环境和人体都没有过多的污染和伤害。
2. 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天然染料可以通过可持续采摘,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
3. 丰富的色彩:天然染料来源广泛,可以提供出各种不一样的色彩,为棉织物染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 践行文化传承:天然染料多数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其染色工艺也是非常独特精湛的,培养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天然染料的提取方法:阐述包括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在内的天然染料提取方法,比如水浸法,油浸法,酒精浸法和蒸馏提取法等。
2. 天然染料在棉织物上的应用:解析天然染料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技术、工艺流程等,总结天然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效果和优点。
四、研究方法1. 文献搜集: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和互联网资源,获取到关于天然染料提取和应用的相关资料。
2. 实验方法:从常见的天然染料中选取数种染料进行实验,对比其对棉织物的染色效果;通过实验总结出天然染料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技术等。
五、预期结果1. 掌握天然染料的提取方法,并了解其提取条件、提取效果等。
棉织物植物染料染色效果摸索及改性研究
棉织物植物染料染色效果摸索及改性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
在纺织行业中,传统的化学染料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比之下,植物染料因其天然、环保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与化学染料相比,植物染料在染色效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效果尤为明显,因为棉纤维自身的特性使其对植物染料的吸附能力较差。
因此,如何提高棉织物植物染料的染色效果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对棉织物染色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摸索和改性研究。
首先,我们选取了多种常见的植物染料,如蓝莓、茶叶和紫花地丁等,进行了染色实验。
通过调整染料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参数,我们探索了最佳的染色条件。
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染料浓度和增加染色时间可以显著提高染色效果。
然而,仅仅依靠调整染料条件并不能完全解决棉织物植物染料的染色问题。
因此,我们进一步进行了改性研究。
通过对棉纤维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如酶解和预染等,我们试图增加棉纤维与染料之间的亲和力,从而提高染色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表面处理的棉织物在植物染料的染色效果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不同植物染料之间的配伍性,并尝试了多种混合染色的方法。
通过将具有互补色的植物染料混合使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棉织物的多色染色。
这为棉织物植物染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摸索和改性研究,成功地提高了棉织物植物染料的染色效果。
这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对植物染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棉织物植物染料将在未来的纺织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关于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品扎染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品扎染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雷雨霖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0期摘要:植物染料的运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随着人们真正认识到化学合成染料对人体与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新颖而环保的天然植物染料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纺织品扎染的实际出发,分析扎染技术,从常用染料与色彩运用等方面,探讨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品扎染的应用,旨在推动纺织品染料的绿色环保发展,在纺织品扎染中充分发挥天然植物染料的价值。
关键词:纺织品;扎染;天然植物染料;色彩;应用我国棉纺织品色彩丰富多样,纺织品色彩文化也是整个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然染料是传统纺织品印染所使用的主要染料,包括生物染料与植物染料及矿物染料等。
其中,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古代称为“草木染”,主要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根与花及草等提取色素,通过实施扎染与蜡染及挑花等工艺对纺织品进行上色。
传统染色技术较为发达且成熟。
中国具有民族和民间特征的色彩文化,是中国民间色彩文化的珍宝,发祥于大众的社会生活中,影响着当地人的习俗理念与思想情感。
考虑到化学合成染料对人体与环境的破坏性,以及传统染色技术与现代工艺技术融合的需求,将天然植物染料应用到纺织品扎染中,对满足人们的心理与生理的审美需要具有积极作用。
1 扎染技术分析扎染古称染缬、夹缬、扎缬与绞缬,是一种古老而简单、传统而独特的民间染色技术。
扎染工艺主要分为扎结与染色两部分,而扎染工艺的特点是先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然后在织物完成上色后将打绞成结的线拆除。
将扎染技术运用到纺织品上色中,利用线或绳子采用各种方式对布料或衣片进行绑扎,将绑扎好的织物整体或局部放入染色液中,使织物因局部绑扎而形成自然特点的图案,突显利用扎染工艺进行纺织品上色的变化自然。
扎染工艺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都存在过,在我国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也广泛流传与应用。
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文化遗址出土的紫红娟地的“鹿胎缬”绞缬织物残片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具有一定的扎染工艺水平。
超声波对黄连染苎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对黄连染苎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裴家凤;付成款;柯贵珍【摘要】天然植物黄连既是著名的中草药,也是常用黄色植物染料。
通过超声波对黄连植物染料进行萃取并对苎麻机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超声波法与常规法萃取染液的萃取率、染色情况及织物色牢度,探讨两种方法染色中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温度及不同染色介质对麻织物k/s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可提高黄连染料的萃取率,并赋予苎麻织物较好的上染效果,提高染色牢度。
所得到的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浓度X 1,染色温度为70℃,染色时间为40min。
%Natural plant berberine is a famo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hich is also commonly used as the yellow vegetable dyes. By extracting berberine dye and dying ramie fabric through ultrasonic, compar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berberine extract, dyeing conditions and color fastness through ultrasonic and common methods, we discussed these two dyeing methods,influence of dyeing time, dyeing temperature and different dyeing medium on ramie fabric,s k/s val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extraction rateof berberine dye, and get better dyeing effect. We got the best dyeing condition the dyeing medium is X1,the temperature is 70℃,the dyeingtime is 40min.【期刊名称】《武汉纺织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天然染料;植物染料;黄连;超声波法;染色【作者】裴家凤;付成款;柯贵珍【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3.63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美观,对服装的要求逐渐趋向于舒适化,自然化和高档化。
黄土媒染黄檗染料的棉织物生态染色工艺研究
黄土媒染黄檗染料的棉织物生态染色工艺研究
崔永珠;张弛;于洋
【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27)2
【摘要】选用黄色系天然染料--黄檗对纯棉织物进行了染色,并利用天然黄土粉作为媒染剂进行了媒染处理.通过实验确定了黄檗染纯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10 g/L,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结果表明,由黄土媒染处理的黄檗染色织物色牢度可提高2~3级.染色后织物完全达到生态检测标准.
【总页数】5页(P183-187)
【作者】崔永珠;张弛;于洋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纺织轻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轻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34;辽阳中泽针织染整有限公司,辽宁,辽阳,11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3.62
【相关文献】
1.天然染料稀土媒染剂环保染色工艺研究
2.天然染料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媒染工艺研究
3.紫苏染料的提取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4.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研究
5.紫苏染料的提取及其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天然植物染料配色染棉织物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植物染料配色染棉织物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振新
申请号:CN201310618218.9
申请日:20131128
公开号:CN103603212A
公开日:
201402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染料配色染棉织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将两种不同植物原料按不同提取方法得到染液,然后根据染液的染色性能合理调配出混合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从而得到不同的颜色。
本发明打破了植物染料颜色品种单一的缺陷,丰富了植物染料在棉织物上的颜色品种,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均匀,色泽柔和自然,色牢度高,不容易褪色、变色。
申请人:李振新
地址: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高新七星区桂磨大道起点任远中学
国籍:CN
代理机构: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石晓玲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应用研究
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面料中的染色性能及抗菌性能应用研究摘要:天然植物染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这一特点已成为纺织行业的研究重点,并指导着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方法、染色性能在纺织中的应用以及抗菌性能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性能;抗菌性能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求纺织工业发展印染新技术,使用环保染料,克服工业染色的发展瓶颈。
化学染料对环境污染严重,若是化学染料与人体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而天然植物染料具有无污染、无毒损的特点,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保护人类健康。
一、天然植物染料分类介绍目前常用的天然植物染料有300多种。
常用的分级方法可参考现有数据,主要取决于颜色、染色工艺和化学结构。
按颜色分类,即按染色织物的颜色分类。
比如:黄色系的代表染色植物有日本槐、糯米、沱黄、栀子等,红色染色植物代表有红花、茜草等,黑色染色代表植物包括冬青叶、肥皂叶和鼠尾等;常见的天然紫色植物有紫草等。
按染色工艺可分为直接型、还原型、分散型等。
从化学结构上看,它们主要是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靛蓝、二丙酮等。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常见的染色植物有日本槐花、红花等。
天然类胡萝卜素植物染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稳定的预热性能。
在植物的天然颜色中,姜黄具有代表性,它在沸水中煮沸后,可直接在天然纤维上染色,具有抗病毒和抗真菌作用。
二、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天然染料的染色方法有直接染色、媒染和还原染色法。
直接染色是指对于水溶性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溶液可直接被纤维吸收,可使用直接染料。
直接染色法是指天然植物染料可以直接染色,但由于染色速度慢,必须使用媒染剂。
常用的媒染剂包括钾盐、铁盐和铝盐。
金属离子在媒染过程中起着结合的作用,使天然植物染料、金属和组织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还原染料是指植物的天然色素不溶于水的事实。
必须使用还原剂溶解植物色素,使其粘附在纤维上,然后在氧化后恢复其水溶性特征,并将其附着在组织上。
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在毛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3)媒染剂,尤其是铁盐,对黄连染毛织物有明显的增深效果。 (4)直接染色和预媒染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较好,皂洗牢度较低,媒染剂对皂洗牢度的改善程度不高。
参考文献:
[1] 余志成,周秋宝. 五倍子色素对真丝的染色机理及性能研究[J]. 纺织学报,2003,24(3):187-189. [2] 陈建国. 我国民族植物色素的应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19(2):21-24. [3] D. Cristea,G. Vilarem. Improving light fastness of natural dyes on cotton yarn[J]. Dyes and Pigments,2006,71:39-46. [4] 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 第 2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5] 孙云嵩. 黄色植物染料及染色[J]. 丝绸,2003,(1):31-33.
L*
a*
b*
△E
c*
75.32
3.54
40.80
31.15
40.95
63.60
11.29
48.43
44.01
49.73
68.35
8.50
48.14
41.10
48.88
60.06
6.37
45.57
42.39
46.02
H0 85.04 76.87 79.98 82.04
表 6 中的结果表明媒染剂对黄连染毛织物有明显的增深效果(色差值ΔE 明显增加)。各预媒染织物的偏红 值 a*均增大,尤其是铁盐媒染织物。另外,经过预媒处理后,彩度值 c*,偏黄值 b*都有所增加,而明度值 L* 和 色相角 H0 呈减小趋势。 2.5 色牢度测定
天然色素在纺织品上的染色性能
天然色素在纺织品上的染色性能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天然染料应用历史悠久,对环境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环保、健康、绿色意识渐入人心,天然染料又以其环保、健康等优点重新受到关注。
目前天然染料在蚕丝、羊毛、棉等天然纤维上应用较多,应用技术相对成熟;但在锦纶、涤纶等合成纤维上应用较少。
自然界中很多天然染料羟基较多,亲水性强,不适合疏水性强的合成纤维染色。
因此,有必要对天然染料进行改性,降低其疏水性,提高其在合成纤维上的上染量,并且可以拓展天然染料对合成纤维染色的色谱范围以及适用天然染料的品种。
研究表明:(1)红花黄不易被酸和碱水解,栀子黄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红米红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这表明,根据天然染料甙键原子的不同,在酸性条件下,C-甙比O-甙难水解;甙键具有酯的性质,遇碱易水解。
(2)改性时氢氧化钠浓度以及温度对改性色素的疏水性有影响。
改性后栀子黄色素和红米红色素分子结构变,疏水性增强,对锦纶的上染率高于未改性的色素。
(3)栀子黄色素和红花黄色素对锦纶的染色主要借助于末端的氨基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随着pH值的升高,上染率降低。
红米红色素受pH值的影响导致共轭结构变化,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
(4)红花黄、栀子黄以及红米红对锦纶具有良好摩擦、皂洗、耐洗牢度,基本都在4级以上。
栀子黄色素对羊毛、腈纶、锦纶、涤纶、醋酯的沾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但对棉的沾色牢度在2~3级。
红米红在锦纶上的耐光牢度较差,基本在2级左右;在蚕丝上的耐光牢度稍好,基本达到3级左右。
前媒和后媒法对提高织物的耐光牢度均有明显的效果。
天然染料的定义天然染料包括所有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中能够提取的染料,也就是从天然来源得到的染料。
除极少数外,天然染料是非亲和性的,须与媒染剂一起使用。
媒染剂一般是金属盐,对着色物质和纤维都有亲和力,在纤维中媒染剂与染料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或色啶。
天然染料包括某些还原染料、溶剂染料、涂料、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只有一种天然碱性染料,尚未发现天然硫化染料、分散染料、偶氮染料或原地显色染料。
黄连素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与功能整理
化学染料也被称为合成染料、人工染料,可以根据染色对象适当调整配比,以保证染色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皂洗、耐日晒、耐汗渍色牢度,在灵活性与制备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化学染料的制备与使用造成了大量的废水、废气等,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背景下,适宜采取污染小、环境友好的植物染料染色[1-2]。
植物染料大多从含有色素植物的叶、茎、皮、根、花等部分中提取,依据染色机理,常将植物染料分为直接型、还原型、媒染型与阳离子型[3]。
植物染料不仅对人体皮肤刺激性较小,还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4]。
本实验从黄连中提取色素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黄连素对棉织物染色与抗菌整理的可行性。
1实验1.1材料与仪器织物:平纹机织棉(实验室自织,经纬纱线均为18.2tex ,经纱密度为360根/10cm ,纬纱密度为320根/10cm );试剂:黄连(购于药店),L (+)-酒石酸、碳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平平加O (上海森斐化学品有限公司),氯化钠(连云港冠苏实业有限公司),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连医学院)。
仪器:PTT-A+200电子天平(1/1000,常州市亨吴国辉(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摘要:探讨了黄连素对棉织物的优化染色工艺与染色棉织物的抗紫外和抗菌性能。
优化染色工艺为:pH 8、染色温度70℃、黄连素用量2%(omf),此时K /S 值达1.831,染料吸附量达3.161g/kg ,UPF 值大于30,UVA 透射率低至0.889%,对大肠杆菌与肺炎杆菌的抗菌率高于67%,洗涤10次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肺炎杆菌的抗菌率也高于20%,染色棉织物具备良好的抗紫外与抗菌性能。
关键词:黄连素;棉织物;上染工艺;抗紫外线;抗菌中图分类号:TS193.2;TQ61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0439(2020)09-0052-03Dyeing process and functional finishing of cotton fabric with berberineWU Guohui(Jiangxi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Nanchang 330201,China)Abstract:The optimal dyeing process of cotton fabrics with berberine and the anti-ultraviole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dyed fabric were studied.The optimal dyeing process was as follows:pH 8,dyeing tem⁃perature 70℃,berberine dosage 2%(omf).At this time,K /S value could reach 1.831,dye adsorption capacity could reach 3.161g/kg,UPF value could reach more than 30,and the transmissivity of UVA could be as low as 0.889%.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E .coli and p .pneumoniae was higher than 67%,and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E .coli,S .aureus and p .pneumoniae after 10times of washing was also above 20%,which showed that the dyed fabric had good anti-ultraviolet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Key words:berberine;cotton fabric;dyeing process;UV resistance;antibacterial黄连素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与功能整理收稿日期:2019-02-03基金项目:2019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S19106)作者简介:吴国辉(1978—),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与材料,E-mail :********************。
黄连素的提取及其对锦纶6的染色性能
究 了染 色 温 度 、H 值 和 元 明粉 用 量 对 染 色 织 物 K S值 的影 响 , 讨 了 黄 连 素 在 锦 纶 6上 的 提 升 性 能 、 附 性 能 以 p / 探 吸
及染 色 织 物 的 牢 度 。 结果 表 明 , 水 提 取 法 1次 提 取 即具 有 较 高 的 效率 , 取 产 物 的 主 要 成 分 为 黄 连 素 , 色 织 物 用 提 染
的 K S值 随 着 染 色 温 度 的升 高 逐 渐 降低 , / 随着 染 色 p 值 的升 高 逐 渐 增 大 , 明粉 对 染 色 有 一 定 的 缓 染 作 用 , 温 H 元 高 条 件 下 黄 连 素 在 锦 纶 6上 的 吸 附速 率 远 大于 低 温 条 件 下 的 吸附 速 率 , 连 素 在锦 纶 6上 的 吸 附 符 合 L nm i吸 附 黄 ag ur
天然染料对纯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天然染料对纯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王坤;李媚
【期刊名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8(035)003
【摘要】探讨从菱角壳、莲子壳中提取色素,并将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性能研究.菱角壳、莲子壳对纯棉织物的染色性能.在此次单因素探究时得出菱角壳色素对纯棉织物染色时最佳温度、媒染剂、媒染方法分别是80℃~100℃、硫酸亚铁、后媒染;而莲子壳色素相对应的分别是40℃~60℃、硫酸亚铁、后媒染色.【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王坤;李媚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0;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1620;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3
【相关文献】
1.红色系中草药对纯棉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J], 王坤;赵恒代
2.天然染料对纯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J], 王坤;李媚;;;
3.天然染料在真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研究 [J], 许磊; 张蓉; 虞琳; 姚平
4.纺织品染色用天然染料的抗紫外性能研究进展 [J], 韩军;付宇鑫;孙旸;杨萌
5.花生衣天然染料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J], 刘倩倩;田悦;邱振豪;李建红;王梅珍;侯秀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织物的天然染料媒染工艺研究_张建波
文章编号: 1000- 4017( 2005) 16- 0008- 04
M ordan t dyeing of cotton fabric w ith natural dyestuffs
ZHANG Jian-bo1, WANG Sheng-x ia2, W ANG B ing1, ZHU P ing1
将润湿的织物放入含有天然植物染液的染浴中, 于 90 染 60 m in; 然后降温至 70 , 加入媒染剂再升 温至 90 , 染色 30 m in, 取出后处理。 2. 4. 4 轧染法染色
浸轧媒染液 ( 二浸二轧, 轧余率 80% )→烘干→染 色→后处理 2. 5 染色性能测试
2. 5. 1 表观得色量 ( K /S ) 采用 Dataco lo r电脑测色仪, 在同一波长下测染色
( 预媒、同浴、后媒染色法 )工艺对棉织 物染色, 并 与其 它媒染 剂 ( 单宁 酸、硫酸 亚铁、明矾 )作 比较。 结果表
明, 采用稀土媒染轧染工艺效果较好, 文中给出了天然染料用稀土媒染棉织物的染色工艺条件。
关键词: 轧染; 媒染剂; 稀土; 天然染料; 棉织物
中图分类号: TS193 53
文献标识码: A
黄色 2. 32 浅紫红 5. 25 深紫红 9. 15
性络合物而固定在纤维上; 在同浴染色时, 染料分子与
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易结合成不溶性的络合物, 导致 染浴中染料分子浓度降低; 而在预媒染色中, 一些媒染
剂会从织物上剥落下来进入染浴, 在染浴中与染料分
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总之, 后两种方法都会降低有 效染料分子浓度。
准确称取 5 g商品茶叶加入 100 mL 蒸馏水中, 在 100 恒温水浴锅 中搅拌加 热, 分 别萃取 30、60、90、 120 m in后静置 24 h; 过滤, 滤液即可用作染液。 2. 4 染色
改性黄连素的制备及其对腈纶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2021年2月第40卷第2期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Feb.,2021Vol.40No.2改性黄连素的制备及其对睛纶等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刘玉霞,李仟,买文鹏(河南工程学院化工与印染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黄连素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黄连素进行提纯和改性,用红外、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黄连素改性前后对睛纶、棉、毛、蚕丝等6种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发现,改性后,除睛纶外对其他织物的染色性能都有明显提高,日晒牢度也有所改善.关键词:黄连素;提取;改性;染色;K/S值;日晒牢度中图分类号:TS19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21)02-0027-04天然染料与合成染料相比,具有环境相容性好、容易被微生物降解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天然染料的开发与应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黄连素是唯一具有阳离子化学结构的植物性染料,能够直接上染丝、羊毛和阴离子改性棉等但是,黄连素在色牢度方面表现较差,导 致其应用前景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黄连素改性前后对睛纶、棉、毛、蚕丝等6种织物的染色性能.1实验部分1.1实验材料纺织材料:蚕丝机织物,纯棉机织物(市售, 140g/m2),纯羊毛机织物(市售,140g/m2),月青纶机织物,锦纶机织物,涤纶机织物(以上均为标准织物).试剂:无水乙醇,冰乙酸,浓盐酸,甲醇,KBr,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连粉末(中药房购买),pH 值缓冲溶液(采用氢氧化钠和磷酸、乙酸、硼酸三酸溶液配置).1.2实验仪器仪器:Thermo Nicolet IR200型红外光谱仪, Bruker DPX400(400MHz)型超导核磁共振仪,红外线高温高压染色机,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一派印染技术有限公司),YG 611E日晒牢度测试仪(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CE-7000A测色配色仪(美国爱色丽公司). 1.3实验方法1.3.1黄连素的提取与提纯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研究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称取10g黄连粉末,以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然后加入30 mL10%的乙酸溶液,60七水浴加热,然后趁热抽滤.滤液滴加浓盐酸沉淀结晶,得黄连素粗品.粗品用水重结晶纯化.1.3.2黄连素的改性称取2g黄连素纯品,放入50mL耐热堆竭中,置于高温电炉加热反应.加热程序:室温下38min 加热到190弋,然后持续加热15min.自然降温至80弋,取出,自然冷却.黄连素的改性反应见图1.图1黄连素的改性1.3.3染色方法称取未改性黄连素和改性黄连素各1.0g,加水溶解,倒入500mL容量瓶中定容待用.收稿日期:2020-06-19作者简介:刘玉霞(1979-),女,河南荥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不对称催化.27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在红外线高温高压染色机内对织物进行染色,浴比1:50,用缓冲液调节染液pH值为4~5.常温入染,升温速率1弋/min,在设定温度条件下染色(涤纶织物130弋,其他织物100玄)1h,结束后水洗、烘干.1.4测试方法颜色特征值测定:测定试样的K/S值,选用D65光源和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然 染 料 黄 连 劝 棉 织 物 硇 染 色 研 究
张奇鹏 张玲玲
( .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 工程 学院 1 浙江
‘
浙江 绍兴
3 0 00 1 2
2 . 理工大 学 材料与纺织学院 浙江
浙 江 杭州
30 1 10 8)
摘要 :采 用天然染料黄 连的提取 液对 棉织物染 色,通过试验 确定 了预媒 染染 色的最佳 工艺条件 ,并采用超 声 波对黄连 染 色的最佳 工艺进行 染色实验 ,分析 了超声波对各种 染 色方法的影 响,比较 了K S 和颜 色特征值的 /值 变化 。对织物 色牢度 测试表 明黄连 染棉织物 的水洗牢度 较差 ,但超 声波及媒 染处理可以改善织物 的水洗牢度 。
14 黄连染液的提取 .
称 取2 g 0 黄连 ,浸泡6 m n 0 i ,加水5 0 L 0 m 煎煮5 m n 0 i
离子在 纤 维上形 成络 合物 ,从 而获得 良好 的染 色 牢 度 。媒 染法 可 以分 为预媒 染色 法 、同浴 媒染 法和 后
媒 染色 法 。预媒 染色 法染 色深度 较好 ;同浴媒 染 法 在 染色 过程 中染 液 易产 生沉淀 ;后 媒染 法匀 染性 较 好 ,但 染色 深度 差 。棉织 物 天然染 料 染色一 般用 预 媒染色 法 。 本 实 验选 用不 同用 量 的硫酸 锰和 硫 酸锌 作 为预 媒染剂 。在 染色 前 先将织 物在 两种 金 属溶液 中 处理 5m n 0 i ,然 后再进 行 染色 ,染 色完 毕测 得织物 的K S /
关键词 :黄连 ;媒 染;超 声波;棉 织物
中图分类号 :T 9 .2 S 1 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3 O2 1 )6 o 09 0 o 5 9 5 (O 2O 一 0 0 — 3
在全 世 界兴起 绿 色环 保潮 流 的今 天 ,纺织 和 服 装 产业都 趋 向绿色 和 天然化 。受到 “ 朴 归真 ”、 返 “ 回归 自然 ”服饰 潮 流 的影响 ,天 然染 料在 经历 了
值如下图2 示 : 所
3 .6 3 .2
后过滤 ,将滤渣加等量 的水再煎煮两次 ,过滤 ,合 并
两次滤液,加水 定容至 10 m 作为染液备用 。 00L
1 1试样 . 纯棉织物 2 t x 1e 6 ×5 ) 1e ×2 t x( 0 8
作者简 介 :张奇鹏 (9 一 ,男 ,河 南洛 阳人 ,硕士研 究 18 ) 3
生,讲 师。主要研 究领域为纺织品染整技 术的研究与开发等
1 0
染
整
技
术
V 1 4N . o. o 3 6
J n2 1 u .0 2
酸锌 ,均 为分析 纯 ,黄连 ( 购 中药材 ) 市 ,中性 皂片
( 市购商 品) 13仪器 没备 . D tC 1r 0 测色配色仪 ,2 型酸度计 ,电子天 a a o o6 0 5 平 ,电热恒 温水浴 锅 ,振 荡恒温水浴 锅 ,电炉 ,K 一 Q 10 型超声波清洗器 ,定量刻度吸管,容量瓶等 。 0B
张奇鹏等 : 天然染料 黄连对棉织物的染色研究
9
【 编者按 】
本文作者使 用超声波搅拌方法 ,可提 高得 色深度与 染色牢度 , 目前还 不能应 用于 实际生产 中,超声波在清 洗 方面 已经有 了实际应 用的 离子 。但在染 色方 面, 目前还 不成 熟,尤其是 大生产 的染 色均匀性 问题 尚未攻克 。
它是 含 阳离子 型色 素 的天 然植物 染料 ,属 于季
铵类 生物 碱 。 由于 具有 季铵 结构 ,因此 小檗碱 的水 溶性 良好 ,可 用来 染丝 绸和羊 毛织 物得 到较 为鲜艳
的黄色【 。黄连既具有染色性又具有抗菌性 ,在环保 2 ] 及保 健意 识不 断提 高 的今 天 ,开发 其为 绿色保健 植
火 、清 内热 、解 毒 ,素有 “ 中之 王 ” 的美 称 。它 药 含 有 多种 生 物 碱 , 药 理作 用 非 常 广 泛 ,对 痢 疾 杆
收稿 日期 :2 1一 l2 0 1l一5
物 染 料是值 得探 索 的 ,故对黄 连在棉 织物 上 的染 色
性 能进行 了研 究。
1 实验材料及检测指标
2 2预媒染对 黄连染 色效果 的影响 . 天 然染 料上 染棉 织物 的方法 主要 是媒 染法 。这
种 方法 主要 是用 含过 渡金 属离 子 的传 统 媒染 剂对 棉 针 织物进 行 处理 ,可 以提 高天 然染料 对棉 织物 的上 染 率和 染色 深度 。染 色后 ,天 然染料 分 子与 重金 属
菌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链 球 菌 、肺 炎 球 菌 等 均 有 抑 制 作 用 。黄 连 中含 有 的主 要 色 素 成 分 是 小檗 碱 (e b r n ) B r e i e ,其 分子式 为:
1 0 年 的冷 落 之后 ,人们 已经 开始 大 范 围地研 究 5多
开发 其种 植 、生产 、加 工和 染色 技术 。天 然染 料 的 利用 与工 业化 生产 又成 为研 究 的热 点 。国际上 对 天 然 染 料染 色性 能 的研 究主要 集 中在亚 洲 ,特别 是 印
12药 品 . 氢氧 化 钠 、无 水碳 酸钠 、硫 酸钠 、硫 酸 锰 、硫
由图l 可知 ,随着黄连 染液浓度 的升 高,上染 到
棉织 物上 的染 料越 多 ,织物 表面 颜色 越深 ,且 基本 上呈直 线关系 。本实验选 取8 L m 作为黄连染 液的标准
浓度来研究媒染和超声波对染色 的影响。
OMe
O Me
度 、 日本 。我 国对 天然 染料 的开 发也 正在 积极 的探
索之 中…。本文对天然染料黄 连用于棉织物 的染色工 艺和染色 性能改善等方面进行 了研究 。 黄 连 ,是 毛茛 科 多年 生草本 植物 ,其根 连珠 而 色 黄 , 故 名 黄 连 。 它 性 味 苦 寒 , 主 要 功 能 为 泻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