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芯片常用衬底材料
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
![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4f0cb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f.png)
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1. 衬底制备:首先选取合适材料的衬底,常用的有蓝宝石、氮化镓等,然后对衬底进行化学处理和机械抛光,使其表面平整。
2. 外延生长:在衬底上进行外延生长,将不同掺杂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沉积在衬底表面上,以形成发光材料的结构。
3. 掩蔽光刻:对外延层进行掩蔽光刻工艺,形成LED芯片的图形结构,用于定义LED的器件尺寸和形状。
4. 腐蚀和清洗:利用化学腐蚀技术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然后进行清洗和去除残留的化学物质。
5. 金属化:在LED芯片上涂覆金属层,用于连接电极和引出电信号。
6. 制作外部结构:通过蚀刻、抛光等工艺制作LED芯片的外部结构,以增强其光输出效率和耐久性。
7. 包装封装:将LED芯片粘合在导热底座上,并进行封装,以保护LED芯片免受环境影响,同时方便其与外部电路连接。
以上是一般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会因制造厂商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整个制造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工艺控制,以确保LED芯片质量稳定和性能可靠。
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制造工艺复杂,但却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
在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LED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继续探讨LED芯片制造的工艺流程以及相关内容。
8. 灯珠封装和分选:LED芯片制造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灯珠的封装和分选。
在这个步骤中,LED芯片会被粘合到LED灯珠的金属基座上,并且进行封装。
封装处理能够提高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学性能,并加强其抗腐蚀、抗湿度、抗压力和保护等功能。
封装也会影响到LED灯珠的光学特性,如散射角度和光衰减等。
在封装完成后,LED灯珠还需要进行分选,按照光电参数和颜色参数进行分类,以保证生产出来的LED灯珠能保持一致的性能和颜色。
9. 测试与筛选:LED芯片的测试是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LED芯片需要经过电性能测试、光电特性测试、色彩性能测试等多项测试,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led芯片工艺
![led芯片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b437f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1.png)
led芯片工艺LED芯片工艺是指制造LED芯片的过程和技术方法,包括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器件制备、封装等。
下面将对LED芯片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材料准备。
制造LED芯片的材料主要包括衬底材料、外延材料和粘结材料。
衬底材料一般选择为蓝宝石或碳化硅,外延材料则是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在衬底上制备出LED晶粒,而粘结材料则用于将晶粒粘结在芯片上。
接下来是晶片制备。
晶片制备主要包括晶粒生长、总反射镜制备、pn结制备等步骤。
晶粒生长是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将外延材料在衬底上生长出LED晶粒。
总反射镜制备则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高反射率的金属或介质镜层,用于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pn结则是通过掺杂技术,在晶粒中形成p型和n型区域,用于形成LED的正负极。
然后是器件制备。
器件制备主要包括金属电极制备、传输层制备、抗反射层制备等步骤。
金属电极制备是在晶粒表面制备电极层,用于提供电流流通和电流集中的功能。
传输层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透明导电层,用于增强电流的传输效果。
抗反射层则是在晶粒表面制备一层抗反射膜,用于减少表面反射损耗。
最后是封装。
封装是将制备好的LED晶片封装在外壳中,用于保护晶片并提供光亮效果。
封装过程中还要添加透镜和基座等部件,用于调节和支撑发光效果。
封装还需要进行焊接、封装材料固化等步骤,最后通过测试检测确保LED芯片的质量。
除了以上的工艺步骤,LED芯片的制造还需要严格的清洁环境和专业的设备。
由于LED芯片制造过程中对杂质和灰尘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在洁净室中进行制造,并且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来进行加工和检测。
总结起来,LED芯片工艺包括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器件制备、封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的流程和技术方法,可以制造出质量优良、性能稳定的LED芯片。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LED芯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市场对高亮度、高效能的LED产品的需求。
三种LED衬底比较
![三种LED衬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573537e27284b73f2425058.png)
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蓝宝石(Al2O3)·硅 (Si)碳化硅(SiC)[/url]蓝宝石衬底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发光二极管的原料
![发光二极管的原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df6c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0.png)
发光二极管的原料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发光功能。
它是由特定的原料制成的,这些原料是实现LED发光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LED的原料及其特性。
一、发光材料1. 发光材料:LED的发光材料是由特定的化合物构成的,常见的材料包括氮化镓(GaN)、砷化镓(GaAs)、磷化铟镓(InGaP)等。
不同的发光材料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等。
二、衬底材料1. 蓝宝石衬底:蓝宝石是制造LED最常用的衬底材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可有效降低LED的发热量,并提高LED的光电转换效率。
2. 碳化硅衬底: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衬底材料,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与蓝宝石相比,碳化硅衬底能够更好地降低LED的发热量,提高LED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三、导电材料1. 金属材料:LED中的电极需要使用导电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银、铜、铝等。
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可确保电流流过LED时的高效能转换。
2. 透明导电材料:LED的透明电极通常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锡(ITO)薄膜。
透明导电材料能够保持LED的发光效果,并提高LED的光电转换效率。
四、封装材料1. 玻璃封装:LED的封装材料常用玻璃,具有良好的光透过性和耐高温性能,能够保护LED芯片,并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
2. 塑料封装:除了玻璃封装外,LED还常用塑料封装材料。
塑料封装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好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LED封装的需求。
五、其他辅助材料1. 焊料:LED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料进行电极的连接。
常见的焊料有锡铅焊料、无铅焊料等,能够确保电极与导线的可靠连接。
2. 胶水:胶水在LED制造中常用于封装和固定LED芯片。
它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性能,确保LED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光二极管的原料包括发光材料、衬底材料、导电材料、封装材料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LED芯片制作流程
![LED芯片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e037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b.png)
LED芯片制作流程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芯片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电子器件。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芯片已成为照明、显示和通信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LED芯片制作的流程,从材料准备、晶片制备、封装和测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材料准备LED芯片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所需的材料。
以下是常见的LED芯片制作所需材料:1.衬底材料:LED芯片通常以蓝宝石或硅基片作为衬底材料。
2.外延材料:外延材料是在衬底上生长的材料,通常为GaAs(镓砷化镓)或InP(磷化铟)。
3.掺杂剂:为了调节LED芯片的发光功率和光谱特性,需要添加适量的掺杂剂,如硅、锌、镁等。
4.金属线:用于提供电流给LED芯片的金属线,通常为金或铜线。
5.光学材料:用于封装LED芯片的透明材料,如环氧树脂或硅胶。
晶片制备外延生长外延生长是制作LED芯片的关键步骤之一。
外延生长是指在衬底材料上生长外延材料。
这一过程通常通过分子束外延(MBE)或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等方法进行。
1.清洗衬底:首先,将衬底材料进行清洗,以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2.磊晶:在清洗后的衬底表面,通过外源原子束或气相反应的方式,使外延材料逐层生长在衬底上,形成结晶的外延层。
晶圆加工在外延层生长完毕后,需要对晶圆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制作成最终的LED芯片。
1.剥离:将衬底材料从外延层上剥离,通常采用机械剥离或化学剥离的方法。
2.制造PN结:在外延层上通过掺杂剂添加,形成PN结,即正负电荷的结合面。
3.打孔:通过化学腐蚀或机械打孔等方式,形成电极接触孔。
4.极性标记:在晶圆上标记正负极性。
封装为了保护晶片并提供适当的电气和光学性能,LED芯片需要进行封装。
1.胶水应用:将LED晶片粘贴在塑料或金属基底上,并使用胶水固定。
2.金属线焊接:使用金属线将LED芯片的电极与封装基底连接。
3.导光板安装:安装导光板,以提高光的效果,并引导光线发射。
LED生产工艺及封装步骤
![LED生产工艺及封装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fe5e0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LED生产工艺及封装步骤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能量转换器。
LED的生产工艺及封装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LED的生产工艺及封装步骤。
1.衬底选材LED的衬底选材通常采用氮化镓(GaN)材料。
GaN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热特性,能够满足LED工作时需要的高温和高电流。
2.薄膜生长在衬底上生长多个层次的半导体材料薄膜。
通常包括衬底的缺陷层、n型导电层、活性层和p型导电层。
这些薄膜的顺序和厚度会影响LED的电性能和光性能。
3.芯片制备将薄膜衬底切割成小块,形成独立的LED芯片。
每个芯片都要经过电性能测试和光性能测试,以确保符合要求。
4.金属电极制备在LED芯片上制备金属电极。
金属电极一般是由金属薄膜或金属线制成,用于引出电流和控制电池的正负极性。
5.封装材料选择在LED芯片上方涂覆一层透明的封装材料。
这种封装材料通常选择有机树脂或硅胶,能够保护LED芯片并提高光的折射率,提高光的输出效率。
6.色温和亮度校正根据需要,对LED的色温和亮度进行校正。
通过调整封装材料的混合比例和制造工艺,可以使LED发出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光。
7.封装将LED芯片放置在封装材料内,利用封装设备将封装材料固化。
这一步骤可以选择多种封装方式,如晶粒封装、敞口封装和有灯泡的封装等。
8.电性能测试对封装好的LED进行电性能测试,包括电压、电流、电阻和功率等参数的测量。
确保封装后的LED与设计要求一致,并具有稳定的电性能。
9.光性能测试对封装好的LED进行光性能测试,包括颜色、亮度、发光角度和光衰等参数的测量。
确保封装后的LED具有稳定的光性能,并满足应用需求。
10.温度老化测试将封装好的LED放置在高温环境中进行老化测试。
通过长时间高温老化测试,可以评估LED的长期稳定性和寿命,并提前筛选出潜在的缺陷。
11.出货检验对符合要求的LED进行出货检验,保证质量和性能的一致性。
LED灯珠生产流程介绍
![LED灯珠生产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5be42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3.png)
LED灯珠生产流程介绍1.LED芯片生产LED芯片是LED灯珠的核心部件,其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衬底材料:常见的有蓝宝石(Sapphire)和硅(Silicon)等。
(2)外延生长:将特定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化学气相外延在衬底上生长出LED外延片。
(3)切割与明亮化:将外延片切割成小块,进行去背面处理和化学腐蚀等工艺,以提高光的亮度和均匀度。
(4)金属电极沉积:在外延片的两侧分别沉积金属电极,以便后续封装时与其他元件连接。
2.基板制备基板是LED芯片的承载平台,常见的基板材料有金属基板和陶瓷基板。
基板制备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基板材料: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或陶瓷材料。
(2)打磨与切割:对基板进行打磨和切割,以获得所需大小和平整度。
(3)涂覆导热胶:在基板上涂覆导热胶,用于提高LED芯片的散热性能。
(4)极化:通过电化学或热极化方法对基板进行极化处理,以提高LED芯片性能。
3.封装封装是将LED芯片和其他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LED灯珠的过程。
封装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选:将生产好的LED芯片按照亮度和颜色进行分类分选。
(2)胶水涂布:在基板上涂布导热胶或封装胶,用于固定LED芯片和其他元件。
(3)焊接:通过焊接技术将LED芯片与基板上的金属电极连接在一起。
(4)封装:将LED芯片、基板和其他元件一起封装在透明的封装材料中,形成完整的LED灯珠。
(5)测试与筛选:对封装好的LED灯珠进行电学和光学测试,筛选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6)包装与贮存:将合格的LED灯珠进行包装,并进行贮存和出售。
以上是LED灯珠生产的主要流程,其中涉及到了LED芯片生产、基板制备和封装等多个环节。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LED灯珠生产过程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LED灯珠的亮度、效率和可靠性。
led芯片的原材料
![led芯片的原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7ab37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2.png)
led芯片的原材料
LED芯片的原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 衬底材料:通常采用蓝宝石(sapphire)或硅(silicon)作为衬底材料,其具有高热导性和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用于支持LED芯片的构造。
2. 流片材料:通常使用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GaAs),砷化铟镓(Indium Gallium Arsenide,InGaAs)和砷化铟镓镓(Indium Gallium Nitride,InGaN)等半导体材料来制造LED 芯片。
3. 推向材料:LED芯片的推向材料主要是高纯度的红磷(Phosphor),用于将基础的蓝色LED发出的蓝光转换为其他颜色的光,例如白光LED中常用的黄磷。
4. 金属电极材料:常用的LED芯片电极材料是金属合金,如多元合金(alloy)和银(silver),用于提供电子和空穴注入的电流路径。
5. 封装材料:封装材料主要用于保护LED芯片以及提供灯泡的外壳。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环氧树脂(epoxy resin)和硅胶(silicone),它们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热性能。
以上是LED芯片的一些常见原材料,不同类型的LED芯片可能使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实现不同的发光特性和性能。
LED芯片工艺介绍
![LED芯片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5e23c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d.png)
LED芯片工艺介绍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具有低功耗、长寿命、高亮度等特点。
在LED芯片制造过程中,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LED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LED芯片的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步骤。
首先,LED芯片制造的第一个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磷化镓砷)以及GaInP(磷化铟镓)。
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决定LED芯片的发光效果和色温。
接下来,需要进行外延生长。
外延生长是指将所选的半导体材料在衬底上连续沉积成一层晶体薄膜。
常用的衬底材料有蓝宝石(Al2O3)、氮化镓(GaN)等。
外延生长主要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分子束外延(MBE)等技术。
外延生长的质量决定了后续工艺的可行性和LED芯片的性能。
然后,进行晶圆加工。
晶圆加工是将外延生长的晶体薄膜进行切割成一片一片的LED芯片。
主要的工艺步骤包括光刻、腐蚀、局部氧化等。
在光刻过程中,先将光刻胶涂覆在晶片表面,然后使用掩膜和紫外线曝光,再进行显影和固化,最后用化学溶液或离子束进行刻蚀。
在腐蚀过程中,使用化学溶液对晶片表面进行腐蚀,以便形成想要的结构和形状。
在局部氧化过程中,使用高温氧化方法,在晶片表面形成氧化硅膜。
接下来,进行金属化。
金属化是为了制作LED芯片的电极和导线。
在金属化过程中,使用蒸发、溅射等方法将金属材料沉积在LED芯片表面,然后通过光刻和腐蚀等工艺步骤,制作电极和导线。
最后,进行测试和封装。
测试是为了检验LED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电学测试、光学测试等。
在封装过程中,将测试合格的LED芯片封装在塑料灯座、金属灯座等外部封装器件中,以保护LED芯片,并向外界发光。
总结起来,LED芯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外延生长、晶圆加工、金属化、测试和封装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要求,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LED芯片的制造工艺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完善,使LED芯片在照明、显示、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ed工艺流程
![led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5c76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8.png)
led工艺流程LED工艺流程是指LED芯片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加工工艺。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LED工艺流程。
首先,制备衬底。
衬底是制造LED芯片的基础材料,主要有蓝宝石、碳化硅等。
制备衬底主要通过单晶生长法来实现,利用高纯度原料在高温下结晶形成单晶。
然后,生长外延层。
外延层是指位于衬底上的能够提供所需材料的薄膜层。
外延层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在高温下将外延材料分子分解并在衬底上沉积,逐渐生长出所需要的外延层。
接下来,进行掺杂和扩散。
掺杂是指在外延层上注入不同杂质来调节材料的电性能。
扩散则是利用高温将注入的杂质快速扩散到外延层内,形成掺杂区域,从而改变材料的导电性。
然后,完成特征制作。
特征制作是通过光刻、蚀刻和蒸发等技术,将外延层表面的材料层进行加工,形成所需的器件结构。
光刻是将光敏胶涂在外延层表面,然后通过光刻机将模具上的图案投影在胶层上,形成图案化的胶层。
腐蚀则是利用化学液体将未被光刻的胶层溶解,暴露出外延材料,然后通过蒸发将所需的金属材料蒸发到外延材料表面,形成所需结构。
最后,完成封装和测试。
封装是将LED芯片封装到塑胶封装盒或金属封装盒中,以保护芯片并提供电气连接。
封装完毕后,需要进行一系列测试来验证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测试主要包括外观检测、亮度测试、颜色均匀性检测等。
综上所述,LED工艺流程是一个包括制备衬底、生长外延层、掺杂和扩散、特征制作、封装和测试等步骤的过程。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各参数,以确保LED芯片的性能和质量。
同时,LED工艺的不断改进也是提高LED芯片亮度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led 材料
![led 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2605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c.png)
led 材料LED材料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
它不同于常见的发光体,如白炽灯泡或荧光灯管,LED具有高效、耐用、可靠、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LED的材料是构成LED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常见的LED材料:1. 半导体材料:LED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通常使用硒化镓(GaN)和磷化镓(InGaN)合金作为主要半导体材料。
硒化镓和磷化镓具有较高的能隙,使得LED能够发出可见光。
其中,硒化镓主要用于蓝色和绿色LED,而磷化镓用于制造黄色和红色LED。
近年来,氮化铟(InN)和氮化铟镓(InGaN)等新型材料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以提高LED的性能。
2. 衬底材料:衬底是用于生长LED器件的基底,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晶格和温度友好的平台,以使得半导体材料能够正常生长。
常用的衬底材料包括蓝宝石(sapphire)、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等。
其中,蓝宝石和氮化镓属于硬性衬底,可用于制造蓝色和绿色LED。
碳化硅是一种较新的衬底材料,具有高导热性和低电阻特性,适用于高功率LED的制造。
3. 包埋材料:为了保护半导体材料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LED通常需要使用包埋材料进行封装。
包埋材料通常使用环氧树脂或聚光酯等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机械性能。
此外,包埋材料还可以起到折射、反射和散射光线的作用,以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4. 电极材料:电极是将电流引入LED器件的关键部分。
常见的电极材料是金属,如铝(Al)和银(Ag)。
铝通常用于n 型区域的电极,而银用于p型区域的电极。
电极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以确保LED器件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LED材料是构成LED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
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材料的不断发展,LED的性能和品质不断提高,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LED 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节能照明、显示技术和光电子器件等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
蓝宝石衬底介绍
![蓝宝石衬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f09eef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d.png)
蓝宝石衬底介绍led用衬底材料一般有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及硅衬底三种,其中蓝宝石衬底应用最广泛,因为其加工方法以及加工成本等与其他两种相比较都有不小的优势。
虽说在晶格匹配上面是氮化镓衬底砷化镓衬底最为匹配,但其生产加工方法要比碳化硅及硅等都更难上加难。
目前,GaN基LED的衬底材料很多,但可用于商业化的衬底只有蓝宝石和碳化硅两种。
Gan、Si和ZnO等其他衬底仍处于研发阶段,离工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一、红黄光led红色LED主要有gap(二元系)、AlGaAs(三元系)和AlGaInP(四元系)。
Gap和GaAs主要用作衬底,蓝宝石Al 2O 3和硅衬底尚未工业化。
1、gaas衬底:在使用lpe生长红光led时,一般使用algaas外延层,而使用mocvd生长红黄光led时,一般生长alingap外延结构。
外延层生长在gaas衬底上,由于晶格匹配,容易生长出较好的材料,但缺点是其吸收这一波长的光子,布拉格反射镜或晶片键合技术被用于消除这种额外的技术问题。
2.Gap衬底:当使用LPE生长红色和黄色LED时,通常使用Gap外延层,波长范围为565-700nm;当使用VPE生长红色和黄色LED时,生长GaAsP外延层,波长在630-650nm之间;当使用MOCVD时,通常会生长AlInGaP外延结构。
这种结构解决了GaAs衬底光吸收的缺点,直接在透明衬底上生长LED结构,但缺点是晶格失配。
生长InGaP和AlGaInP结构需要缓冲层。
此外,基于gap的iii-n-v材料体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这种材料结构不仅可以改变带宽,而且当只添加0.5%的氮时,也可以改变带隙从间接到直接,并且在红色区域(650 nm)有很强的发光效应。
使用这种结构制造led,可以从Gan P晶格匹配异质结构一步外延形成led结构,并且可以省略GaAs衬底去除和晶圆键合透明衬底的复杂过程。
二、蓝绿光led用于氮化镓研究的衬底材料很多,但只有两种可用于生产的衬底,即蓝宝石al2o3和碳化硅SiC。
LED外延结构及材料特性分析_最终版
![LED外延结构及材料特性分析_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3249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f.png)
LED外延结构及材料特性分析_最终版引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LED的外延结构和所使用的材料对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分析LED的外延结构及所使用的材料特性,并探讨其对LED性能的影响。
一、LED的外延结构LED的外延结构是指LED的多层薄膜结构,通常由衬底、外延层和上电极组成。
1.衬底材料:衬底材料对LED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衬底材料有蓝宝石、氮化铝等。
其中,蓝宝石是质量最好的衬底材料之一,其热膨胀系数与外延层材料相匹配,有利于减小材料之间的应变。
而氮化铝衬底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在高功率LED器件中应用较广。
2.外延层材料:外延层材料是LED中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到LED的光电转换效率。
常见的外延层材料有氮化镓(GaN)、磷化铟镓(InGaP)和砷化镓(GaAs)等。
其中,氮化镓是蓝光和绿光LED最常用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迁移率和光学特性;磷化铟镓则常用于红光和黄光LED,具有较大的能带间隙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砷化镓主要用于红外LED,其能带间隙比较适合红外光发射。
3.上电极:上电极是将电流注入到外延层材料中的重要部分,常见的上电极材料有透明导电氧化锡(ITO)和金属材料。
透明导电氧化锡通常用于制作透明的上电极,对于提高光输出有一定的帮助;金属材料如铝和银则常用于制作反射性上电极,有助于提高光提取效率。
二、LED材料的特性分析LED材料的特性包括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热学特性和结构特性等。
1.电学特性:主要包括豫兆电压、电流密度和电导率等。
其中,豫兆电压是指在特定电流下,材料开始发光所需要的电压。
电流密度则是指通过材料单位面积的电流。
电导率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影响LED的电流传输效率和导电功率损耗。
2.光学特性:主要包括发光效率、发光波长和色彩纯度等。
发光效率是指LED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是衡量LED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发光波长和色彩纯度则决定了LED发出的光的颜色和亮度,不同的外延材料和结构会导致不同的光学特性。
LED衬底材料
![LED衬底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65978583d049649b665871.png)
LED衬底材料氮化物衬底材料的评价因素及研究与开发GaN、AlN、InN及其合金等材料,是作为新材料的GaN系材料。
对衬底材料进行评价,要就衬底材料综合考虑其因素,寻找到更加合适的衬底是作为发展GaN基技术的重要目标。
一、评价衬底材料综合考虑因素评价衬底材料要综合考虑以下的几个因素:(1)衬底与外延膜的晶格匹配衬底材料和外延膜晶格匹配很重要。
晶格匹配包含二个内容:·外延生长面内的晶格匹配,即在生长界面所在平面的某一方向上衬底与外延膜的匹配;·沿衬底表面法线方向上的匹配。
(2)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热膨胀系数的匹配也很重要,外延膜与衬底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相差过大不仅可能使外延膜质量下降,还会在器件工作过程中,由于发热而造成器件的损坏。
(3)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衬底材料需要有相当好的化学稳定性,不能因为与外延膜的化学反应使外延膜质量下降。
(4)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考虑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衬底材料的制备要求简洁,而且其成本不宜很高。
二、InN的外延衬底材料的研究与开发InN的外延衬底材料就现在来讲有广泛应用的,其中有:InN;α-Al2O3(0001);6H-SiC;MgAl2O4(111);LiAlO2和LiGaO2;MgO;Si;GaAs(111)等。
Ⅲ-Ⅴ族化合物,例如,GaN、AlN、InN,这些材料都有二种结晶形式:一种是立方晶系的闪锌矿结构,而另一种是六方晶系的纤锌矿结构。
以蓝光辐射为中心形成研究热点的是纤锌矿结构的氮化镓、氮化铝、氮化铟,而且主要是氮化镓、氮化铝、氮化铟的固溶体。
这些材料的禁带是直接跃迁型,因而有很高的量子效率。
用氮化镓、氮化铝、氮化铟这三种材料按不同组份和比例生成的固溶体,其禁带宽度可在2.2eV到6.2eV之间变化。
这样,用这些固溶体制造发光器件,是光电集成材料和器件发展的方向。
(1)InN和GaN因为异质外延氮化物薄膜通常带来大量的缺陷,缺陷损害了器件的性能。
LED芯片制造流程
![LED芯片制造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75342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7.png)
LED芯片制造流程首先是晶片生长。
LED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砷化镓(GaAs)、磷化铟镓(InGaP)、氮化镓(GaN)等半导体材料。
晶片生长是将这些半导体材料以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分子束外延(MBE)的方式在衬底上生长出晶片。
生长过程中,控制气氛和温度等条件,使得材料以晶体形式生长。
接着是晶片切割。
生长好的晶片通常是较大的圆片,在这一步需要将大圆片切割成小圆片,即LED芯片。
切割通常是通过利用金刚石刀具进行切割来完成的。
在切割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晶片表面的质量和切割后的尺寸稳定性。
第三个步骤是电极化。
电极化是将金属电极结构附加到LED芯片上的过程。
电极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如金、铝)制成的。
电极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电流传输的通路,二是引导光线的反射和封装。
电极化工艺包括电极沉积、光解胶、金属蒸镀等步骤。
最后的步骤是封装。
封装是将LED芯片放置在LED封装器件中的过程,使之成为一颗独立的、完整的LED发光器件。
封装过程中,先将芯片粘合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基板上,然后利用机械原件和设备进行封装。
封装过程还包括胶水和导热粘合剂的选择,以及焊接和封装的机械力学和热学参数的控制。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工艺步骤和测试过程,比如晶片抛光、晶片分选、晶片测试、LED散热等。
这些步骤和过程的细节和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的芯片类型和技术路线而有所差异。
总之,LED芯片的制造流程包括晶片生长、晶片切割、电极化和封装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涉及到不同的工艺和设备,需要精确控制各个参数和条件,以保证芯片的性能和品质。
同时,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也会对LED芯片的制造流程和工艺进行不同的优化和调整。
LED芯片衬底材料
![LED芯片衬底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f032a2b0717fd5360cdc17.png)
LED芯片衬底材料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蓝宝石(Al2O3)、硅 (Si) 、碳化硅(SiC)蓝宝石衬底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LED芯片16种衬底、外延及芯片结构分析
![LED芯片16种衬底、外延及芯片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96cb06312b3169a451a49f.png)
LED芯片16 种衬底、外延及芯片结构分析近几年LED技术发展迅速,取得衬底、外延及芯片核心技术突破性进展。
1、图形化衬底LED外延现阶段普遍使用图形化衬底(PSS),PSS目前分为微米级PSS和纳米级nPSS,微米级PSS 有各种形状图形,图形高度一般1.1~1.6μm,园直径2.5~3μm,周期约4μm,采用光微投影及电浆干式蚀刻技术,一般可提高光效30~40%。
nPSS一般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图形大小约260nm,周期约460nm,一般可提高光效70%左右。
(1)nPSS衬底对纳米模板及衬底平行度要求苛刻,nPSS优点:LED更高发光效率,均匀性更好,成本低。
如在蓝宝石衬底上用纳米压印光刻获周期为450nm园孔的六角形阵列,使绿光LED输出光功率是原来的三倍。
(2)纳米柱PSS英国塞伦公司的新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采用独特的纳米光刻技术,形成表面的纳米柱,在此衬底上外延生长可缓解应力85%,从而大幅度减少缺陷,可提高发光亮度达80~120%,LED光效的产业化水平达200lm/w,并改善Droop效应,衰减减缓约30%。
小结:PSS能较大提高LED发光效率,特别是纳米级nPSS能更大提升LED发光效率,PSS是现阶段LED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PSS在降低成本方面有不同看法。
2、同质衬底同质衬底是以GaN作衬底,生长GaN衬底有多种方法,一般采用HVPE(氢化物气相外延)或钠流法,生产GaN衬底要很好解决残留应力和表面粗糙问题,衬底厚度约400~500μm,现可产业化。
GaN衬底的优点:位错密度低(105~106个/cm2),内量子效率可达80%以上,生长时间短约2小时,节省大量原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成本。
(1)实现高亮度LED丰田合成采用c面GaN衬底生长LED芯片,其面积为1mm2,可实现400lm光通量。
(2)HVPE生长GaN衬底产业化三菱化学、住友电工、日立电线等公司采用HVPE法生长GaN衬底,厚度450μm左右,位错密度(106~107个/cm2),三菱化学近期宣布可提供6″GaN衬底,并计划2015年将成本降至目前的十分技术纵横Technology Reviewwww.cn-zgzm.com | 1-2 / 2016 69之一。
led蓝宝石基板
![led蓝宝石基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d1b2e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技术发展方向
高效化
通过改进LED芯片结构和封装工 艺,提高LED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降低能耗和成本。
小型化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对轻薄短小的 需求增加,LED蓝宝石基板需要 进一步减小尺寸和重量,提高集
成度。
智能化
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LED蓝宝石基板的智能化控 制和自适应调节,提高产品的智
能化水平。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蓝宝石基板的产量和良品率,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采用 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
总结词
技术创新是推动LED蓝宝石基板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蓝宝石基板产业也在不断创新。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 的材料和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推 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总结词
LED蓝宝石基板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能够满足各种光学应 用的需求。
详细描述
蓝宝石基板透明度高,能够透过短波长的光线,是制造LED 灯具和显示器的理想材料。同时,蓝宝石基板的折射率较高 ,能够有效地引导光线,提高LED的出光效率和亮度。此外 ,蓝宝石基板的表面光洁度高,能够减少光线的散射和反射 损失,提高LED的光效和亮度均匀性。
制造工艺
原材料
表面处理
采用高质量的蓝宝石晶体作为原材料。
在蓝宝石基板上进行金属化处理,以 实现LED芯片与基板的良好接触。
加工工艺
通过切割、研磨、抛光等工艺,将蓝 宝石晶体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领域
01
02
03
照明
LED蓝宝石基板广泛应用 于照明领域,如LED灯具、 背光显示等。
led衬底 外延片 芯片的关系
![led衬底 外延片 芯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4e6d1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led衬底外延片芯片的关系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芯片。
而要制造LED 芯片,需要依赖于外延片作为基底材料。
因此,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LED衬底。
LED衬底是指在制造LED器件时,作为芯片的基底材料使用的衬底。
LED衬底主要有几种常见的材料,包括蓝宝石、氮化铝和硅等。
其中,蓝宝石是最常用的LED衬底材料之一。
它具有优良的热导性能和光透性,能够有效传导芯片产生的热量,并透明地传播出LED发光的光线。
而氮化铝和硅则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被广泛采用。
LED外延片是在LED衬底上生长LED芯片所需的材料层。
外延片的材料和生长方式对LED芯片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外延片材料包括氮化铝外延片、磷化铝镓外延片等。
在外延片生长过程中,通过控制材料成分和生长条件,可以实现不同波长和颜色的LED芯片的制备。
外延片的质量和生长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LED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LED芯片是LED器件的核心部分,也是LED外延片的最上层。
LED芯片由多层材料组成,包括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
在LED芯片中,P 型和N型材料之间形成的PN结会形成电场,当电流通过芯片时,电子与空穴在PN结的电场作用下重新组合并释放出能量,从而发光。
LED芯片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决定了LED器件的电学特性和发光性能。
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LED衬底作为芯片的基底材料提供了支撑和传导热量的功能,外延片则为芯片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材料层,而芯片则是LED器件的核心部分,决定了LED器件的电学特性和发光性能。
这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高性能和高品质的LED器件。
在LED产业的发展过程中,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的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提高LED器件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LED衬底材料的选择、外延片的生长工艺和芯片的设计都对LED器件的性能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一直是LED产业链中的热点和关注焦点。
led衬底 外延片 芯片的关系
![led衬底 外延片 芯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dcd8e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8.png)
led衬底外延片芯片的关系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自发光特性。
在LED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三个关键部分: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述。
LED衬底是LED器件的基础,它提供了生长LED晶体的基础材料。
衬底通常由硅(Si)或蓝宝石(Sapphire)等材料制成。
硅衬底是最常用的材料,因为硅材料成本低廉且易于加工。
而蓝宝石衬底由于其优异的热导性能和光透过率,被广泛应用于高功率LED器件。
外延片是在LED衬底上生长的一层薄膜材料。
外延片的材料通常是镓化铝(AlGaN)或磷化铟镓(InGaP),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外延片的生长过程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或分子束外延(MBE)等技术来实现。
外延片的厚度决定了LED的发光效果和电流扩散性能。
芯片是LED器件的核心部分,也称为LED晶片。
它是由多个外延片组成的,每个外延片上都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
当电流通过芯片时,外延片中的半导体材料发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产生光子发射,从而实现LED的发光。
芯片的制造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外延片材料、切割和镀金等工艺。
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为“房子”的建造过程。
衬底相当于建房的地基,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外延片相当于房子的墙体,决定了房子的外观和性能;而芯片则相当于房子的内部构造和装饰,决定了房子的功能和价值。
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的选择和制备对于LED器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可以实现不同颜色、亮度和效率的LED。
例如,使用蓝宝石衬底和AlGaN外延片可以制备出蓝光LED;使用硅衬底和InGaP外延片可以制备出红光LED。
此外,优化外延片和芯片的结构和工艺,可以提高LED的亮度、色彩纯度和发光效率。
LED衬底、外延片和芯片是LED器件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个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LED器件的性能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芯片常用衬底材料选用比较
对于制作LED芯片来说,衬底材料的选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采用哪种合适的衬底,需要根据设备和LED器件的要求进行选择。
目前市面上一般有三种材料可作为衬底:
1. 蓝宝石(Al2O3)
2. 硅 (Si)
3. 碳化硅(SiC)
蓝宝石衬底
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衬底上。
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
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图1示例了使用蓝宝石衬底做成的LED芯片。
图1 蓝宝石作为衬底的LED芯片
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
蓝宝石是一种绝缘体,常温下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制作垂直结构的器件;通常只在外延层上表面制作n型和p型电极(如图1所示)。
在上表面制作两个电极,造成了有效发光面积减少,同时增加了器件制造中的光刻和刻蚀工艺过程,结果使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由于P型GaN掺杂困难,当前普遍采用在p型GaN上制备金属透明电极的方法,使电流扩散,以达到均匀发光的目的。
但是金属透明电极一般要吸收约30%~40%的光,同时GaN基材料的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对其进行刻蚀,因此在刻蚀过程中需要较好的设备,这将会增加生产成本。
蓝宝石的硬度非常高,在自然材料中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是在LED器件的制作过程中却需要对它进行减薄和切割(从400nm减到100nm左右)。
添置完成减薄和切割工艺的设备又要增加一笔较大的投资。
蓝宝石的导热性能不是很好(在100℃约为25W/(m·K))。
因此在使用LED器件时,会传导出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导热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很多人试图将GaN光电器件直接生长在硅衬底上,从而改善导热和导电性能。
硅衬底
目前有部分LED芯片采用硅衬底。
硅衬底的芯片电极可采用两种接触方式,分别是L 接触(Laterial-cONtact ,水平接触)和 V接触(Vertical-contact,垂直接触),以下简称为L型电极和V型电极。
通过这两种接触方式,LED芯片内部的电流可以是横向流动的,也可以是纵向流动的。
由于电流可以纵向流动,因此增大了LED的发光面积,从而提高了LED的出光效率。
因为硅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器件的导热性能可以明显改善,从而延长了器件的寿命。
碳化硅衬底
碳化硅衬底(美国的CREE公司专门采用SiC材料作为衬底)的LED芯片电极是L型电极,电流是纵向流动的。
采用这种衬底制作的器件的导电和导热性能都非常好,有利于做成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
采用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如图2所示。
图2 采用蓝宝石衬底与碳化硅衬底的LED芯片
碳化硅衬底的导热性能(碳化硅的导热系数为490W/(m·K))要比蓝宝石衬底高出10倍以上。
蓝宝石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在制作器件时底部需要使用银胶固晶,这种银胶的传热性能也很差。
使用碳化硅衬底的芯片电极为L型,两个电极分布在器件的表面和底部,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电极直接导出;同时这种衬底不需要电流扩散层,因此光不会被电流扩散层的材料吸收,这样又提高了出光效率。
但是相对于蓝宝石衬底而言,碳化硅制造成本较高,实现其商业化还需要降低相应的成本。
三种衬底的性能比较
前面的内容介绍的就是制作LED芯片常用的三种衬底材料。
这三种衬底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可参见表1。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衬底材料之外,还有GaAS、AlN、ZnO等材料也可作为衬底,通常根据设计的需要选择使用。
衬底材料的*价
1.衬底与外延膜的结构匹配:外延材料与衬底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同或相近、晶格常数失配小、结晶性能好、缺陷密度低;
2.衬底与外延膜的热膨胀系数匹配:热膨胀系数的匹配非常重要,外延膜与衬底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相差过大不仅可能使外延膜质量下降,还会在器件工作过程中,由于发热而造成器件的损坏;
3.衬底与外延膜的化学稳定性匹配:衬底材料要有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外延生长的温度和气氛中不易分解和腐蚀,不能因为与外延膜的化学反应使外延膜质量下降;
4.材料制备的难易程度及成本的高低:考虑到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衬底材料的制备要求简洁,成本不宜很高。
衬底尺寸一般不小于2英寸。
当前用于GaN基LED的衬底材料比较多,但是能用于商品化的衬底目前只有两种,即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
其它诸如GaN、Si、ZnO衬底还处于研发阶段,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