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读书心得
温病条辨叙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叙心得体会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对温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类和概括。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邪所致的疾病,其特点是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
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温病条辨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的基本概念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对温病的分类和概括,主要包括六经温病、伤寒温病、温病杂病、温病后期、温病夹杂、温病未定等六个方面。
其中,六经温病是指温病发生在六经之中,伤寒温病是指温病发生在伤寒病之中,温病杂病是指温病发生在其他疾病之中,温病后期是指温病的后期阶段,温病夹杂是指温病夹杂其他疾病,温病未定是指温病的病情未明确。
温病条辨的基本概念非常重要,对于温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条辨的基本概念进行分类和概括,从而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温病条辨的诊断方法温病条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望是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闻是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是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是指按摩患者的穴位、脉搏等。
温病条辨的诊断方法非常重要,对于温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条辨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法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润燥化痰、补益调理等方面。
其中,清热解毒是指清除体内的热毒,祛风散寒是指祛除体内的风寒,润燥化痰是指润泽体内的燥痰,补益调理是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
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对于温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条辨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和预防,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温病条辨的实践体会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对温病条辨有了一些实践体会。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3篇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2)《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学习《温病条辨》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首先,我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温病是一种由外感风寒、寒湿等邪气侵入体内引起的疾病,具有急性、发热等症状。
通过学习《温病条辨》,我了解到温病的发病机制、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我在临床实践中诊断和治疗温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我学会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
《温病条辨》中提到了很多与温病相关的病证,以及相应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可以更好地运用中医理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这样可以提高我在临床实践中的诊疗水平,使治疗效果更加准确和有效。
此外,学习《温病条辨》还让我深刻认识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温病是一种传染病,它的发生和传播与环境、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
通过学习温病的防治知识,我对如何预防和控制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加强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的来说,学习《温病条辨》让我对温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并加深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性的认识。
这对我在临床实践中的诊疗水平和疾病防控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温病条辨》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理论非常有帮助。
在阅读《温病条辨》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深入研读原著是理解中医理论的关键。
《温病条辨》是古代医家对温病理论的总结和归纳,其内容深入浅出,严密而细致。
通过阅读原著,可以直接了解古代医家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
其次,注重细节和案例分析。
《温病条辨》中包含了大量的病例分析和临床经验,这些病例对于理解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2024年《温病学》学习心得范本(3篇)
2024年《温病学》学习心得范本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医温病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发热病、暑热病等热性疾病的理论与临床。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温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论治方法等重要知识,并对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就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分享。
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温病学的学习首先需要对中医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了中医的整体思想、辨证方法、经络系统、阴阳理论等等。
温病学是基于中医整体思想体系而产生的,所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中,我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复习和巩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温病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非常独特的。
与其他疾病不同,温病的发病机理主要表现为邪气入侵人体,使体内的正气受到侵袭。
根据邪气的性质和侵袭的部位,温病可以分为外感邪热和内伤邪热两种类型。
外感邪热是指外界的病原邪气进入人体,通过传染、病媒或气候变化等途径引发疾病。
内伤邪热则是指由于身体内部的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如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过劳等。
了解了这些发病机理,我更加理解了温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温病的辨证论治是温病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温病学,我了解到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解毒、祛风、祛湿、养阴等。
根据病情和病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方剂和针灸疗法。
这些疗法在实际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这些方剂和针灸手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温病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标准。
这些术语和标准对于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识别舌苔、脉象、面色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病机的发展趋势。
而对于温病的分类、病程等也有着专业的术语和标准,这些对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术语和标准,我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从吴又可著《瘟疫论》,王子接著《降雪园古方选注》到叶天士著《温热论》和薛雪著《湿热条辩》,再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温病学已基本形成系统。
《温病条辨》集前论之所长,更具创新,尤其是大量的经典组方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然,从这部著作里我也学到了许多。
一,学习方法上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吴鞠通早年和其他大部分医家一样,都曾精研儒学经典,这对文学功底的积累是必须的,尤其是吴鞠通有幸整理《四库全书》,这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文学水平以及思想深度。
他对中医典籍更是阅览广博而又字斟句酌。
江苏是个文学和医学都十分发达的地方,对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量的资源俯拾即是,这也使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对之熟视无睹,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或干脆将经典束之高阁。
在中医院的工作经历使我加深了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热爱,捧起这部著作有时会读到爱不释手,不过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就要靠我勤求古训,多读读文学方面的书和其它古代医集著作了。
二,对“医不传量也”的重新认识。
好多同事认为,中医的发展至今天之所以感觉不如从前是因为好多经验失传,是因为组方中的重要部分:药量的多少没有传下来。
而本书从凡例中即指出:“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
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
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
夫古人治病,胸有定见,目无全牛,故于攻伐之剂,每用多备少服法。
于调补之剂,病轻者日再服,重者日三服,甚则日三夜一服。
后人治病,多系捉风补影,往往病东药西,败事甚多。
”这段文字明白的告诉当今医者,勿拘泥于方书中所标药量,更不要被各种规范束缚思维。
这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相同的,当然,也要借鉴现代医学对药量的研究,了解中药的极量,保证在安全用药下使用合适剂量。
三,对温病病因学的认识。
大凡医家多以一言定论,此风气延于金元时期,如河间的火热伦,子和的攻下论,李杲的脾胃论,多将病因源于一说,后世张景岳尤其注重补阳,可见其认为人阳常不足已是根深蒂固。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模板一、引言(背景介绍)- 温病学作为中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内容。
- 学习温病学可以帮助中医医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温病,提高诊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学习目标设定- 学习温病学的目标是对温病的发病机制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温病。
-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过程总结1. 对温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学习。
- 温病是指由温邪引起的疾病,可以分为外感温病、内伤温病、外感内伤温病等不同类型。
- 温病的病因较为复杂,既包括外界的温邪侵袭,也与人体自身的阳气失常有关。
2. 学习了温病的病理机制和病程发展规律。
- 温邪侵袭人体后,会引起人体阴阳失调,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
- 温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表里两个阶段,表邪侵袭的是表邪阶段,邪气内伏而发生内伤的是里邪阶段。
3. 学习了温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 温病的辨证要点包括辨证分型、辨证要素和辨证治法等。
- 辨证论治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温阳通络等。
4. 学习了温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温病的预防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饮食起居的调节等。
- 温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
四、学习心得和体会1. 对于温病的病因和病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 温邪为阳邪,喜燥,易入人体,破坏阳气的正常运行,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 温病多由外感而来,但也与人体自身的阳气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有了初步理解。
- 温病的辨证要点包括辨病分型、辨病要素和辨病治法等。
-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 学习温病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学的独特优势。
-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中医学注重辨证施治,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温病条辨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后感《温病条辨》是一部关于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作者是东晋医学家张仲景。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温病的病因、病机、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阅读了《温病条辨》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对于温病的认识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邪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外邪侵袭,热邪内生,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从而出现各种症状。
在《温病条辨》中,张仲景对温病的分类、病机和病理做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这一类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温病条辨》的学习,我认识到温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更是一种病理状态的综合体现,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其次,我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温病条辨》中,张仲景详细介绍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并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明白了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辨证施治,即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注重病因病机的分析,更注重对患者整体状况的全面考虑,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
最后,我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当今医学领域,中医理论常常受到质疑,有人认为其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然而,在阅读了《温病条辨》之后,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张仲景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虽然不同于西医的理论和方法,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全面阐述,张仲景展现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温病条辨》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临床能力,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中医对于温病的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作为中医学的学生,我有幸能够学习和研究温病学,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对于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于温病的诊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温病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的理论体系。
中医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以中草药和针灸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的医学体系。
而温病学则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为研究对象。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的温病学学习,还对我以后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提供了基础。
其次,学习温病学让我了解了温病的病因和病机。
中医强调疾病的病因与病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了病因和病机,才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不同病因导致的温病,如风寒、风热、湿热等。
同时,我也学习了温病的病机,如卫气失和、正气不固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温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再次,学习温病学让我掌握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中医诊断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注重辩证论治,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疗法的核心。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如望、闻、问、切等。
在温病的诊断中,我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询问,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这使我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准确地辨证论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学习温病学让我掌握了温病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中医治疗温病注重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中草药的应用、针灸的技巧等,以及如何使用温病方剂和穴位的选择等。
通过这些学习,我不仅了解了温病的常用治疗方法,还了解到中医对于治疗的整体观念和方法,如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等。
温病条辨之湿温病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之湿温病学习心得记得之前听熊老讲座时,他说在南方当医生一定要学好温病,特别是湿温病。
我们湖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总体湿热是比较重的,所以,湿温病比较普遍。
因为将来我是要在南方当医生的啊,所以这个学期开设温病课程的时候,我特别期待能把温病学好。
《温病条辨》湿温病在中焦篇论述比较多,上焦篇主要是论述的三仁汤。
原文43条“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责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此条原文论述了温病的一些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禁忌。
湿热病邪致病表现形式多样,初起在卫表时,就会表现头痛,恶寒,发热,身重疼痛,咳嗽舌苔白腻,脉濡缓等。
此时治则芳香辛散,宣化表里之湿。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为什么湖南人,四川人冬天感冒初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吃火锅,很多时候感冒咳嗽就会痊愈了。
因为麻辣火锅是辛辣芳香之品,辛则散之,芳香且能化湿。
所以,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和那里的气候特点息息相关的。
这里,表湿较甚发热为主症时用藿朴夏苓汤。
湿中蕴热,里湿较甚方选三仁汤。
我觉得如果病人有咳嗽等肺失宣降的表现时用三仁汤效果更好些,因为三仁汤中有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
以发热表证较重时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在此方中解表化湿。
之前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治疗湿温病常用的两个常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和麻杏苡甘汤。
《伤寒论》“伤寒,瘀热在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治疗湿热黄疸兼有表证。
刘渡舟老师在他的医案中就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黄疸病人的发热不退,临床效果还是很好的,此方中有连翘、赤小豆有连翘赤豆饮之意,可以清热化湿解毒,桑白皮泻肺热,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麻黄宣肺解表,开腠理以调肺津。
所以不仅是黄疸兼有表证常用,很多情况下湿温初起表证也可以使用。
在临床上还经常用于治疗湿热性质的急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临床效果都很不错。
藿朴夏苓汤加强清热化湿解毒的力量应用范围也会更广。
温病条辨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后感《温病条辨》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前身,由张仲景所撰写。
《温病条辨》对温热型疾病的分类辨析、病因病机的论述以及治疗原则的阐述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通过阅读《温病条辨》,我深感古代医学的智慧和博大精深,也意识到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对当代医学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以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践为基础,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释。
作者明确指出温病的起因是外邪侵袭,通过途经和侵犯经络传至脏腑,使人发生各种病理变化。
其中,外邪主要包括风寒、风热、湿气等,具有一定的毒性和传播能力。
而人体内的病变,主要是由于外邪与正气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所导致的。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温病的病位、病邪、病机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们对温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阅读《温病条辨》让我更加了解了温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象等,症状的轻重和数量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风寒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身体酸痛,病情轻微;而风热病的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病情严重。
在诊断方面,作者强调了观察病人舌苔和脉象的重要性,并根据舌苔的颜色、形态和脉象的弦数、浮沉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这些临床观察和诊断方法,对于准确判断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还对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陈述。
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祛邪和扶正、解表和泻火,这是古代医学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
作者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辛凉解表、清热泻火、苦寒下降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泻火酸甘等途径来达到治疗温病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治疗方法中强调了个体差异,提出了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这为个体化医疗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阅读《温病条辨》,我深刻体悟到中医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
在《温病条辨》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温病类型的辨认和区分,揭示了不同病机和证候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辨证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工号:姓名:科室:通读全本后了解:《温病条辨》共6卷,主体部分以三焦为纲,分上中下三篇,列条文265条,方剂108首。
书前另有四篇序言和一篇凡例,介绍《温病条辨》的来源、概要与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
第一篇到第三篇序言分别是由朱彬、汪廷苏征保作序,第四篇是吴鞠通自序。
就单从几篇序言来看,其中不仅介绍了当时医风之弊,伤寒与温病混淆不清,也阐述了作为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医术和医德,读完之后感受颇深,便一一记录下来:(一)医者当有明辨之智,有创新之思几篇序言当中都有提到当世医者伤寒温病不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
不能明辨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发病,而温病是感谢温邪而发病。
“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脏腑无语,冤鬼夜嗥,二千余年,略同一辙,可胜叹哉!”世风如此,牢不可破,害人甚广,当时却无明辨医理之人出来打破这桎梏,“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至金代刘元素,勇创新说,治疗疾病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成为划清伤寒与温病的重大转折,为后世医家提供辨病辩证的方向,犹幽室一灯,中流一柱;而后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辩证,则为温病学说奠定理论基础。
若无这么多学者承前启后的思考探索,中医的发展又怎能日新月异,推陈出新。
故医者需有明辨之智,能正确区分各类疾病的微小差异,有创新之思,才能举一反三,学有所长。
(二)医者当有学医之法,有行医之术序言中写到:“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
必也博览载籍,上下古今,目如电,心如发,智足以周乎万物,而后可以道济天下也。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文化底蕴。
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学医之法,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博览群书,熟读经典,才能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有独特的思想思考思辨能力,解疑破难,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术者,当以精专为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医学本是神圣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而疾病的发展又是变化多端,幽明莫测。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学习《温病条辨》这本医学经典,我感到非常充实和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我学习了《温病条辨》的基本内容和病理学原理。
《温病条辨》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医学著作,该书系统概括了温病的原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温病的病理学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温病主要指的是人体受到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包括风温、暑温、湿温、寒温、燥温等多种类型。
《温病条辨》详细介绍了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侵袭机理,对于我理解温病的形成过程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在温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温病条辨》也提供了很多珍贵的经验和案例。
其次,学习《温病条辨》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医辨证的重要性。
在学习《温病条辨》的过程中,我发现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内容。
只有通过准确地辨证,才能找到病因,明确病机,从而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方案。
《温病条辨》中对于辨证的论述非常详细和系统。
其中,辨证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医生可以从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方面获得很多有关疾病的信息。
在辨证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病情病机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来做出准确的辨证结果。
最后,学习《温病条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医治疗温病的方法和原则。
根据《温病条辨》的论述,中医治疗温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进行。
在药物治疗方面,《温病条辨》强调了使用温经药物来驱除外邪。
根据温病的病情和病机,医生可以选用辛散发表、温下退陷等不同类型的药物来调理患者的体质。
在药物的使用上,《温病条辨》还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在辨证论治方面,《温病条辨》强调了根据患者的辨证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风温病人,可选用祛风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湿温病人,可选用燥湿化浊的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辨证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学习《温病条辨》这本书让我对温病的病理学原理、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以及治疗温病的方法和原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温病条辨绪论读后感
温病条辨绪论读后感篇一温病条辨绪论读后感《温病条辨》这本书,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犯嘀咕:“这都是啥呀?”但硬着头皮读下去,还真有不少收获。
你说这温病,以前咱哪知道这么多门道啊!读了这绪论,我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作者吴鞠通那是相当厉害,他对温病的见解,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老黄历了,能有啥用?嘿,我还就跟您较这个真儿,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那能没用?就拿里面提到的辩证论治来说吧,那可真是精妙。
以前我觉得治病嘛,不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可这温病条辨告诉我,没那么简单!得综合考虑,整体把握。
可能这会儿看着是这儿的问题,实际上病根在别处呢。
比如说,有一次我自己感冒发烧,就想着随便吃点退烧药得了。
但读了这绪论之后,我就琢磨,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啊。
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的发烧,也许是身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了。
于是我就多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嘿,还真就慢慢好了。
这让我不禁感叹,老祖宗的智慧真是无穷啊!不过,我也在想,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温病的治疗是不是也得跟着变变呢?毕竟现在的病毒可能比以前更狡猾啦。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也会犯迷糊,觉得有些理论太难懂。
但转念一想,这么高深的学问,哪能一下子就搞明白呢?我慢慢学,总会有收获的。
总之,读《温病条辨绪论》,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学问这东西,就得慢慢琢磨,急不得!篇二温病条辨绪论读后感说起读《温病条辨绪论》这事儿,那感受真是一言难尽啊!刚开始,我就像个无头苍蝇,在这密密麻麻的文字里乱撞。
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听得我脑袋都大了。
我心里就犯嘀咕:“这都是啥玩意儿,能治病吗?”可随着深入阅读,我好像慢慢摸到了点儿门道。
就比如说那个卫气营血辨证,它把温病的发展阶段分得清清楚楚,这难道不神奇吗?也许你会觉得,这有啥了不起的。
但你想想,在古代那种条件下,能总结出这样的理论,得多牛啊!我记得有一次,我身边有人生病了,症状和书里说的有点儿像。
2024年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样本(2篇)
2024年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样本我是一名学习中医的学生,对于中医的各个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温病学也是其中之一。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这门学科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理论,提升了我的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
以下是我对于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温病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温病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温病是指由外感热邪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与中医理论中的邪气入侵和病因病机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温病学,我对于邪气的入侵路径、病因病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温病学还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温病,如表热、内伤等,每一类温病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原则。
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和知识,对于温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学习温病学提升了我在临床实践中的辨证能力。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辩证论治。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准确地辨别温病的表现和辨证施治。
例如,温病的患者常常会有高热、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证类型,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在温病的辨证诊治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再次,学习温病学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温病学中也体现了这一观念,治疗温病需要考虑到全身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
例如,温病的治疗除了针对病灶以外,还需调理患者的整体气血、阴阳平衡,以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除了整体观念外,中医治疗还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温病学,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最后,学习温病学让我对于中医的独特性和综合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中医温病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床学科,温病患者往往需要对症治疗,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一个详细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温病的本质是髙热,由于外感邪气、内伤因素等导致气血凝滞,邪热内盛,阻隔经络,以致出现热毒难除,传化失常,导致身体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来确定病程。
一般来说,温病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旬、中旬和下旬。
在不同的阶段,患者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上旬阶段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伴随着头痛、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治疗应该从清热解毒入手,同时加强对肺和喉的保养。
尤其是要注重保持充足的水分,多喝温水,避免口干舌燥和咳嗽。
此时,多喝一些苦瓜汁、菊花茶等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中旬阶段的温病多数表现为火热内扰,患者容易出现四肢麻木、心烦等症状。
治疗时需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可以使用苦寒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以及消炎杀菌的药物,如金银花,藿香等。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脾胃的调理,对于食欲不振的症状,可以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品,如粥、汤等。
下旬阶段的温病通常以血热盛张和夜间出汗为主要表现。
治疗时,需要采用温阳化瘀的方法,提高机体抵抗力。
可以使用如制首乌、阿胶等药物,并配合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以促进身体的疏结通气,增强身体免疫力。
总的来说,对于温病的治疗,一定要结合病情阶段进行治疗,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还需要注重日常保健,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避免温病的发生。
在实践和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温病的治疗需要切实把握温病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病情积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也是每一个中医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
温病条辨学习心得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温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
在中医治疗中,温病常常被用来对于那些难以用其他中药治疗的疾病进行治疗。
而条辨学习则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也是研究中医学的基础。
由于在学习条辨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温病的知识,因此可以说温病与条辨学习紧密相连,互为支撑。
通过学习温病条辨,我收获颇丰,下面将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温病条辨需要对于中医经典的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对于《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证治准绳》等中医经典的研究,才能对于温病条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温病和条辨所涉及的中医经典都是从中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得出来的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其次,学习温病条辨需要对于不同类型疾病的辨证能力。
温病条辨中所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需要我们具备辨证施治的能力。
可以说,只有掌握了中医的诊断技术,才能更好地理解温病治疗中的“辨证论治”之道。
对于同一种温病的不同表现,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根据调配药材的比例和用法进行差异化的治疗。
最后,学习温病条辨还需要知识的灵活运用。
温病条辨本身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中既有千余年来中医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也有现代医学理论的结晶。
在学习温病条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对于中医理论的充分理解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总之,学习温病条辨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的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中医经典,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做到不断深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掌握好这些关键要素,我们就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病条辩学习心得
温病条辩学习心得温病条辩学习心得《温病条辩》是中医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本书。
学习温病条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学习中,我深感温病条辩的深奥和精髓,下面就我的学习心得做一些分享。
一、坚持理论学习学习中医,最重要的是理论的学习。
在学习温病条辩的过程中,要坚持认真学习基础理论,不能心急求成。
只有掌握好中医基本理论,才能在实践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复杂病症,并在疾病预防方面随时取得有效的效果。
温病条辩的理论知识多样繁杂,学习者要坚持系统学习,并和实践结合起来,经过长时间实践及精心设计,才能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注重案例实战学习学习温病条辩还要注重案例实战学习。
只有当理论知识切实地被渐渐的实践所证实,学生们才能把知识点用于实际医治实例。
然后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进入到更高一层的知识阶段。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工作实际中的应用,通过不停地尝试及改进,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魅力和实际效果。
三、关注翻译问题温病条辩是我国古代一部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无论是老中医们还是青年中医,理解起其内容难度非常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的用语、词句及语境等方面,要严格掌握,对温病条辩的理解要能精准传达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掌握其中的精粹。
四、多与专家交流讨论作为一名温病条辩学徒,要多与专家交流讨论,有去深入探究、多向他人请教发珍视的心态。
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避免在实践中产生偏差而造成的误左局面,也能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及视角更加宽泛,从而更好地理解温病条辩的主要理论,尤其是一些垂直价值量较大的内容。
五、总结经验传承在学习温病条辩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把自己的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努力传承这种文化精神。
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沉淀,研究温病条辩的理论知识并造福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医书院精神,并带动更多学生学习温病条辩,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温病条辨的学习体会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温病条辨的学习体会篇一:温病心得体会学习温病的心得体会08中西医 201X013036 谢海旋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
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
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
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
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
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温病条辨》读书心得体会1《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
这书问世迄今已经200多年,因为对温病的辨证论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被广大医家所称誉、效法,至今被看作是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吴鞠通之所以能著成《温病条辨》这部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除了他本人的勤奋努力之外,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社会环境来看,吴氏生活在清代中期的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出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即所谓“康乾盛世”。
这个时期,清帝国的政权相对稳定,比较重视发展文化,人民的生活也较为安定,这就为文人、学者读书学习,致力于研究工作和著书立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卷帙浩繁的丛书相继问世。
吴鞠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有机会“来邀京师,检校《四库全书》”,能够从中看到历代医家的著述。
从学术氛围来看,在中医学的学术上,自金、元、明代直至清初,经过刘完素、王履、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倡导,温病学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逐步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的趋势。
特别是叶天士的《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的问世,对《温病条辨》的成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一书的主要内容在三焦篇。
在三焦篇中,吴鞠通把各种温病按病变性质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别,分别论述它们的辨证论治。
1、温热病纵观三焦篇有关温热病的全部内容虽然上、中、下三焦的证候类型繁多,治疗方药有异,但自始至终以温热邪气损伤阴津为主要特点。
因此,治疗上始终以泄热存阴为目的。
《温病条辨》三焦篇中所讲述的温热病,沿上、中、下三焦传变,按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由浅入深发展,在传变发展过程中,始终体现着温热伤阴这一特点。
在治疗上,上焦用清法,清热以保津;中焦无形热盛仍然用清法,有型热结用下法,急下以存阴;下焦以滋阴法为主。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
《温病条辨》心得体会从吴又可著《瘟疫论》,王子接著《降雪园古方选注》到叶天士著《温热论》和薛雪著《湿热条辩》,再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温病学已基本形成系统。
《温病条辨》集前论之所长,更具创新,尤其是大量的经典组方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然,从这部著作里我也学到了许多。
一,学习方法上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吴鞠通早年和其他大部分医家一样,都曾精研儒学经典,这对文学功底的积累是必须的,尤其是吴鞠通有幸整理《四库全书》,这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文学水平以及思想深度。
他对中医典籍更是阅览广博而又字斟句酌。
江苏是个文学和医学都十分发达的地方,对一个求知若渴的人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大量的资源俯拾即是,这也使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对之熟视无睹,或好读书不求甚解或干脆将经典束之高阁。
在中医院的工作经历使我加深了对我国传统医学的热爱,捧起这部著作有时会读到爱不释手,不过我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就要靠我勤求古训,多读读文学方面的书和其它古代医集著作了。
二,对“医不传量也”的重新认识。
好多同事认为,中医的发展至今天之所以感觉不如从前是因为好多经验失传,是因为组方中的重要部分:药量的多少没有传下来。
而本书从凡例中即指出:“方中所定分量,宜多宜少,不过大概而已,尚须临证者自行斟酌。
盖药必中病而后可,病重药轻,见病不愈,反生疑惑。
若病轻药重,伤及无辜,又系医者之大戒。
夫古人治病,胸有定见,目无全牛,故于攻伐之剂,每用多备少服法。
于调补之剂,病轻者日再服,重者日三服,甚则日三夜一服。
后人治病,多系捉风补影,往往病东药西,败事甚多。
”这段文字明白的告诉当今医者,勿拘泥于方书中所标药量,更不要被各种规范束缚思维。
这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相同的,当然,也要借鉴现代医学对药量的研究,了解中药的极量,保证在安全用药下使用合适剂量。
三,对温病病因学的认识。
大凡医家多以一言定论,此风气延于金元时期,如河间的火热伦,子和的攻下论,李杲的脾胃论,多将病因源于一说,后世张景岳尤其注重补阳,可见其认为人阳常不足已是根深蒂固。
温病条辨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温病条辨读书心得篇一:温病学--读书笔记温病学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温热病治疗禁忌一、忌忌辛温发汗,二、忌淡渗利尿,三、慎用苦寒药。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泄热存阴,处处注意保护津液。
上焦,心肺病变,多为无形之热,多用清法。
中焦,脾胃大肠病变,无形热盛,用清法;有形热结,急下存阴。
下焦,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真阴耗损,多用滋阴。
湿热病治疗禁忌一、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心窍。
二、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
三、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
湿邪弥漫,阻滞气机。
开上,畅中,渗下。
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热不独存。
上焦,湿邪固阻,肺气失宣。
治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
中焦、下焦,湿固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渗淡利湿。
湿重于热,辛温,苦温,渗淡。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佐以祛湿。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热病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
湿热病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
温病的病因:1.风热邪气:冬温,风温。
先伤肺卫。
2.暑热邪气:暑热,直入气分。
暑湿,夹湿。
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等。
3.湿热邪气:湿温,长夏季节,多湿重于热。
4.燥热邪气:温燥,易伤津液。
5.伏寒化温:春温,伏暑。
开始即里热证。
A:伏邪自发,阳盛体质初发即气分,阴虚体质初发即营分。
b:新感诱发,阳盛体质初发即卫气同病,阴虚体质初发即卫营同病。
6.温热毒邪:温毒,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
一是具有传染性。
7.疫疠邪气:(疠气,戾气,)温疫。
温热病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温病条辨读书心得篇一:温病学--读书笔记温病学呜呼!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温热病治疗禁忌一、忌忌辛温发汗,二、忌淡渗利尿,三、慎用苦寒药。
“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泄热存阴,处处注意保护津液。
上焦,心肺病变,多为无形之热,多用清法。
中焦,脾胃大肠病变,无形热盛,用清法;有形热结,急下存阴。
下焦,温热邪气深入下焦肝肾,真阴耗损,多用滋阴。
湿热病治疗禁忌一、忌辛温大发汗,以防鼓动湿邪,内蒙心包,上蒙心窍。
二、忌苦寒峻下,以防损伤脾阳。
三、忌滋腻壅补,以防阴柔敛邪助湿。
湿邪弥漫,阻滞气机。
开上,畅中,渗下。
强调祛除湿浊,宣畅气机,湿去热不独存。
上焦,湿邪固阻,肺气失宣。
治用轻宣肺气,化湿泄浊。
中焦、下焦,湿固脾胃,升降失司,三焦气滞,小便不利,大便不爽。
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渗淡利湿。
湿重于热,辛温,苦温,渗淡。
湿热并重,辛温,苦温,苦寒,辛寒,淡渗。
热重于湿,清热为主,佐以祛湿。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热病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
湿热病表现为身热不扬,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病势缠绵难愈等。
温病的病因:1.风热邪气:冬温,风温。
先伤肺卫。
2.暑热邪气:暑热,直入气分。
暑湿,夹湿。
冒暑,暑咳,中暑,暑厥,暑秽等。
3.湿热邪气:湿温,长夏季节,多湿重于热。
4.燥热邪气:温燥,易伤津液。
5.伏寒化温:春温,伏暑。
开始即里热证。
A:伏邪自发,阳盛体质初发即气分,阴虚体质初发即营分。
b:新感诱发,阳盛体质初发即卫气同病,阴虚体质初发即卫营同病。
6.温热毒邪:温毒,一是局部红肿热痛,甚或溃烂。
一是具有传染性。
7.疫疠邪气:(疠气,戾气,)温疫。
温热病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治上焦要用质地轻扬之品以透泄表邪,举邪外出;治中焦要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使其恢复平衡;治下焦要用重镇沉降之品以滋阴潜阳。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凉血清热;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温热邪气易伤津液,时时考虑存阴。
热邪伤阴与内伤杂病的阴虚不同,所以用药应甘寒,酸寒,咸寒,使之润而不腻,补中有清。
温热病卫分证“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一、风热外袭,卫外失司: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或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辛凉平剂银翘散:连翘30,银花30,苦桔梗18,竹叶12,生甘草15,芥穗12,淡豆豉15,牛蒡子18.上杵为散,每服18克,鲜苇根30克汤煎,香气大出(3-5分钟),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病重者,每天4次,轻者每天3次。
病不解者,作再服。
胸膈闷者,加藿香9克,郁金9克,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12克;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各15克;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咳者,加杏仁9克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12克,麦冬12克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9克,黄芩9克,栀子9克之苦寒与麦冬6克,生地6克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二、风热外袭,肺失宣降:但咳,身不甚热,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
辛凉轻剂桑菊饮: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3克,桑叶8克,菊花3克,桔梗6克,甘草3克,苇根6克。
多加冬花,紫菀,桑白皮,葶苈子。
二三日不解,燥在气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入营分,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6克;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三、晷热致咳:发热,微恶风寒,干咳无痰,咳声清亮,咽干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6克,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甘草3克,桔梗6克,甜杏仁6克,麦冬9克。
知母也可加入。
四、燥热外袭,卫外失司: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干口渴,唇干鼻燥,干咳无痰或少痰,尿少而黄,舌边尖红苔蔳白而燥,脉浮数而右大。
桑杏汤:桑叶3克,杏仁5克,沙参6克,象贝3克,香豉3克,栀皮3克,梨皮3克。
煎煮顿服。
重者,再作服。
五、燥热外袭,肺失宣降:桑菊饮。
六、烂喉痧毒侵肺卫:初起憎寒发热,继而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溃烂,肌肤丹痧隐约,苔白,或有珠状突起,舌红,脉数。
透表泄热,清咽解毒。
清咽栀豉汤:生山栀9克,香豆豉9克,香银花9克,苏薄荷3克,牛蒡子9克,粉甘草3克,蝉衣2克,白僵蚕6克,乌犀角2克,连翘壳9克,苦桔梗5克,马勃5克,芦根30克,灯芯20寸,竹叶3克,水二盅,煎八分服。
犀角可用橄榄代。
表郁较重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等以辛散表邪。
咽喉红肿,尚未糜烂者,可用玉钥匙(焰硝45克,硼砂15克,冰片5克,白僵蚕10克)吹喉。
气分证一、热邪壅肺:身热,不恶寒,咳喘气急,甚则鼻翼煽动,咳吐稀涎,口渴,有汗或无汗,舌红苔黄,脉滑数。
麻杏石甘汤:麻黄9克,杏仁9克,石膏9-27克,甘草6克。
痰多者可加浙贝母,栝蒌,葶苈子,桑白皮,或用竹沥兑入。
二、肺胃热炽: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数而有力,右大于左。
辛凉重剂白虎汤: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9克,白粳米9克。
白虎汤四禁:“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阴液损伤,或重感表邪。
“脉沉者,不可与也。
”沉而有力,在阳明大肠,沉而无力,虚证可知。
“不渴者,不可与也。
”湿热病不渴。
“汗不出者,不可与也”。
外有寒邪束表。
三、暑伤津气: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9克,石斛9克,麦冬6克,黄连5克,竹叶9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
四、肺胃热炽,津气两伤:壮热,大汗出,渴喜冷饮,微喘鼻煽,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白虎加人参汤。
加党参9克。
五、胃热仍盛,津气已伤:发热心烦,口渴,倦怠乏力,舌红苔少,脉浮而促。
减味竹叶石膏汤:竹叶`15克,石膏24克,麦冬18克,甘草9克。
六、津气欲脱:身热骤脱,大汗不止,喘息气微,精神萎靡,脉散大无根。
生脉散:人参9克,麦冬6克,五味子3克。
七、亡阳脱液: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微细欲绝。
参附汤+四逆汤+龙骨,牡蛎。
或可加萸肉,五味子。
八、燥热伤肺:身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燥,咯痰带血,气逆而喘,胸闷胁痛,咽喉干燥,鼻燥,齿燥,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而燥,脉数。
清燥救肺汤:石膏7克,甘草3克,霜桑叶9克,人参2克,杏仁2克,胡麻仁3克,阿胶2克,麦冬6克,枇杷叶2克。
痰多加贝母,栝蒌;血枯加生地;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九、燥热化火,上犯清窍:发热,咽痛,目赤,齿龈肿胀疼痛,耳鸣,舌红苔黄薄黄而干,脉数。
翘荷汤:薄荷5克,连翘5克,生甘草3克,黑栀皮5克,桔梗6克,绿豆皮6克。
十、湿热化燥,上攻咽喉。
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利,有阻塞感,舌红少苔,脉数。
银翘马勃散:连翘30克,牛蒡子18克,银花15克,射干9克,马勃6克上杵为散,服如银翘散法。
不痛但阻甚者,加滑石18克,桔梗15克,苇根15克。
每服18克。
十一、烂喉痧毒壅气分:壮热,口渴,烦燥,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清气解毒。
余氏清心凉膈散:连翘9克,黄芩9克,山栀9克,薄荷3克,石膏18克,桔梗3克,甘草3克,竹叶七片。
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
同时用锡类散(象牙屑三分,珍珠三分制,青黛六分飞,冰片三厘,壁钱—泥壁上者是--二十个,西牛黄五厘,焙指甲五厘,共研细末,密装瓷瓶中,勿使泄气,每用少许吹于患处)少许,吹于患处,以清热解毒,去腐生新。
十二、热郁胸膈:身热不甚,心烦懊恼,坐卧不安,恶心欲呕而不得呕,舌苔略黄,脉略数而寸部有力。
栀子豉汤:栀子18克,香豆豉18克。
十三、热痰郁阻胸膈:心烦不安,痰涎壅盛,胸中痞塞,恶心欲呕,舌苔黄腻,脉滑数。
瓜蒂散:甜瓜蒂3克,赤小豆6克,山栀子6克。
虚者加人参5克。
十四、痰热结胸:高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不痛,便秘,溲短,舌苔黄滑,脉洪滑。
小陷胸加枳实汤:黄连6克,栝蒌9克,枳实6克,半夏15克。
十五、热郁胆腑: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或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
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芩9克,芍药9克,炙甘草3克,大枣3个,淡豆豉12克,玄参9克。
如热郁少阳之经,寒热往来而胸胁胀闷,心烦明显者,加入柴胡,山栀。
如兼表证者,加葛根,蝉衣,薄荷。
如呕吐较甚者,或呕吐如喷者,加龙胆草,川连,并佐玉枢丹止呕。
十六、热郁少阳: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或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春温病初发于少阳者,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又偏于半里;伤寒的少阳病,邪气由表入里,初起是在半表半里而偏于半表)黄连黄芩汤: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5克,香豆豉6克,可加白芍,甘草,元参,滋阴降火,竹茹清热止呕,羚羊角清肝凉胆。
(不过我个人认为小柴胡加芒硝更合适)十七、热灼胸膈:身热不已,烦燥不安,胸膈灼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或黄白欠润,脉滑数。
清泄膈热。
凉膈散:大黄酒浸60克,芒硝30克,甘草18克,山栀子炒焦24克,薄荷21克,黄芩酒炒30克,连翘30克,研为未,每服15克至30克,加竹叶15片,清水煎,去滓,温服。
日三夜二,以得下热退为度。
如大便不秘而烦燥,口渴,唇焦者,去芒硝,加花粉,芦根。
十八、小肠热炽,津液大伤:高热,无汗,烦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涩滞不利,舌红苔黄燥,脉细数。
冬地三黄汤:麦冬24克,黄连3克,苇根汁半酒杯,元参12克,黄柏3克,银花露半酒杯,细生地12克,黄芩3克,生甘草9克十九、肺热移肠: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脉数。
苦寒清热止利,葛根芩连汤:葛根40克,炙甘草10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
肺热甚加银花,桑叶,桔梗等以清肺,腹痛甚加白芍以和营止痛,下利赤白相兼者,加白头翁以清热解毒,凉血止利,如呕恶者,加藿香,姜竹茹以化湿止呕。
二零、肺燥肠热,络伤咳血:初起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清热止血,润肺清肠。
阿胶黄芩汤:阿胶9克,黄芩9克,甜杏仁6克,生桑皮各二钱,生白芍3克,生甘草2克,鲜车前草15克,甘蔗梢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