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拉丁美洲讲解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c684d7f2c8d376eeaeaa31c5.png)
1、南北多岛屿,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2、地势西高东低;3、海岸线较平直.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
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
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海地岛西部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据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
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oW-115 oW之间,纬度看:55oS-32 o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
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 地形
杜 11-02世界地理(拉丁美洲)
一、位置与范围
1、范围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
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火地岛
拉丁美洲(高考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高考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7604c2376baf1ffd4fadb0.png)
第十二章拉丁美洲1、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25ºN-57ºS110ºW-40ºW(南美洲80ºW-40ºW)海陆位置: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墨西哥湾(2)范围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两部分: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美洲2、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南段(安第斯山)东部: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2)气候①特点:a、湿热气候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b、没有寒带气候,干旱气候区面积较小c、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②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水文亚马孙河巴拉那河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 (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之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南美洲第三大湖)①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丰富水系:源于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流域内多沼泽;雨水补给水文:水量大、流量平稳、无结冰期、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亚马孙河航运条件优越,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主要原因是什么?流域内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因此航运价值不高②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
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规模第二(次于三峡)、发电量第一的水电站。
水量较大,雨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水能丰富.(4)自然资源①水能资源:丰富,分布于巴西高原的河流上②森林:热带雨林(红木、乌木)草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③渔业资源:秘鲁渔场④生物资源: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等(5)矿产资源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近海银:墨西哥高原铁:巴西铜:智利、秘鲁3、人文环境(1)居民人种:混血种人占一半以上人口:4亿,人口增长快,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分布于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语言: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2)经济-—发展中的民族经济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分布区位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适中,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市场广阔,所产牛肉主要供出口。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c7c9e93941ea76e58fa04f5.png)
部
圭高---亚马孙-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巴塔哥尼亚。
东部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区,铁矿、水能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马孙平原:
最大,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红 木、乌木是珍贵木材。正遭破坏。
拉丁美洲的北部 南部多岛屿
北部有西印度群岛(散 布在加勒比海上, 1200多个岛,分属十 几个国家,古巴是其 中面积最大的岛国, 盛产甘蔗);南端最大 是火地岛,和南美大 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 峡,乌斯怀亚港是世 界最南城镇,与南极 半岛隔着德雷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
西印度群岛 火地岛
填表:对比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名称
沟通的 大洋
苏伊士
运河
印度洋 大西洋
连接的 大洲
亚洲 非洲
所属国 家
不必绕道什 么地方,缩 短多少航程
好望角,
埃及 8000-10000千米
巴拿马
太平洋
运河
大西洋
北美洲 南美洲
巴拿马 麦哲伦海 峡,14500 千米
4、湿热为主的气 候
①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小麦需要进口。 ②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③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 毛等农畜产品
拉丁美洲的国家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 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 家 墨西哥
西3区 70°W-40°W 0°-南回归线
破环
积累知识
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多冰川湖。 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南美洲最大湖泊。
第16讲 拉丁美洲PPT课件
![第16讲 拉丁美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1bec1d763231126edb11ee.png)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热带经济作物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分布 咖啡 3/5 香蕉 1/2 甘蔗 1/2 可可 1/3
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西高原等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区。
粮食作物
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
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经济支柱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解决燃料不足 伊泰普水电站
与巴拉圭合作
著名城市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首都 巴西议会大厦 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巴西第二大城市 1882-1960位首都 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可停万吨海轮
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圣保罗 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
(08天津文综-36) 36.( 34 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图9 ),回答问题。
(l)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的地形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 (4 分) (2) a 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 美的环境,a 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 等新能源。(8 分 )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 分)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 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 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 8分)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 站b 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4 分)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 义?( 4 分)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 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
人教版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共80张PPT)
![人教版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共8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4741f25022aaea988f0f20.png)
太平洋与大西洋 大西洋(地中海)与 (加勒比海) 印度洋(红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苏伊士地峡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
最南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 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 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 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 一。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 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 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 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 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 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 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 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 60 带”、“暴风走廊”、“魔鬼海 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 走廊”。
120o W 80o W 23.5o N 0o
23.5oS
40o W
2.海陆位置
看图说话: 描述拉丁美洲的 位置
位于美洲的中部和 南部,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北临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 海,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N
0o
23.5oS
80oW 德雷克海峡
40oW
类比分析: 类比刚果河分析亚马 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率 高,河流含沙量小 ②世界上三大潮涌区 之一,海浪侵蚀作用 明显,泥沙难以沉积 ③河口地壳下沉
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 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 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 水电站是目前第二大水电站。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的的喀喀湖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玉米文化 在现代的墨西哥社会依然受到呵护和弘扬。玉米是墨西哥人的主食, 他们年人均消费大米只有8公斤,而年人均消费玉米却是几百公斤。 因此,玉米食品是他们食谱的主角,无论是街头小吃,家庭的常餐, 还是在国宴上,无论是主食、点心,还是汤、菜、调料,都有玉米 的份儿 。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征,是他们无 穷无尽的灵感的源泉。
32_高中地理课件拉丁美洲
![32_高中地理课件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88ec0e9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d.png)
思考
巴西的能源矿产如 优质煤、石油都不 多,想一想巴西该 怎样解决能源不足 的问题?
a. 利用水能,与巴拉圭合作修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b. 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优质煤。
c. 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d. 研究利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水能等。
e. 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 f.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 优良(优良 的天然草场) 地广人稀 、土地租金很低 ( 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 (促进了牧场的商 品经营) 国际市场广阔
发展措施: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 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 牛;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利 用草场;等。
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
1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2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 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水文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上游:流经巴西, 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 原,亚季湿气候区
伊泰普水电站
一、位置与地形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赤道 南回归线
思考
简要分析巴西东南 沿海的圣保罗、里 约热内卢等地发展 工业的有利区位。
港口条件好,海陆运 输便利;矿产资源丰 富,资源的配合条件 好;气候温和湿润,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 富;是白人殖民者最 早到达和开发地区, 开发历史悠久,经济 基础好。
人口的分布
闷热、潮湿,不适宜人 居住。
思考 为何广大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课件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b2bc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1.png)
布宜诺斯艾利斯、米拉马 尔、伊瓜苏瀑布
巴西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亚 马逊雨林
古巴
哈瓦那、特立尼达、巴拉 德罗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自然景观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如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加 勒比海等,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资源。
文化遗产
拉丁美洲拥有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
移民和混血种人等。
人口增长
近年来,拉丁美洲人口 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 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
城市化进程
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加 快,但城乡差距依然较
大。
城市与乡村
01
02
03
04
城市特点
拉丁美洲城市多集中在沿海地 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人口集聚度。
城市规划
拉丁美洲城市规划存在一定问 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森林资源
亚马逊雨林等地区拥有丰 富的森林资源,对全球生 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
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具有重要意义。
03
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
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拉丁美洲人口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和主要河流平原地区。
民族构成
拉丁美洲民族构成多样 ,包括印第安人、欧洲
教育改革
拉丁美洲政府正在推进教育改革,以提高教 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04
拉丁美洲的国家地理
巴西地理
亚马逊雨林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巴西高原
广阔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潜力。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第十节拉丁美洲(共56张PPT)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第十节拉丁美洲(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a761199e314332386893c0.png)
拉普拉塔平 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大陆地势: 西高东低
1、安第斯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 阿根廷廷
★南端海岸线较破碎曲折(纬度较高,冰川作用影响)北段海岸 线平直。
亚马孙河也是世界上最宽的河流。甚至在离入海口1500公里的内陆地区,河面也 常常有10多公里宽,在雨季则达40公里宽。在它的入海口,河面宽达300多公里,河口 的马腊若岛,面积有瑞士那么大,为世界最大冲积岛。
1.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流量特别丰富?
2.亚马孙平原与刚果盆地都在赤道地区,但年降水量却比刚果 盆地多,原因是什么?
五、自然资源
石油:墨西哥、 委瑞内拉 白银:墨西哥
铁:巴西
铜、硝石:智利
渔业资源
成因: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
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 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
秘 鲁
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 渔
冷海水上泛的现象。
场
森林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宝库: 有红木.乌木.纺锤树等珍贵树种.
巨嘴鸟
树 懒
水能资源 伊泰普水电站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 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
演示文稿打印出来
PART 04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THIS TEMPLATE DESIGNED FOR FEI ER SHE JI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THIS TEMPLATE DESIGNED FOR FEI ER SHE JI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12e9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7.png)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区域地理非洲——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非洲——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a3dde451ad02de80d4d8409d.png)
非洲四、河湖(一)、河流:1、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1)尼罗河——①发源于东非高原,由流经热带草区的白尼罗河(东非高原)和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支流相会,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世界最长河流。
③汛期:6—10月(正值热带草原气的湿季,雨水补给多)。
(2)刚果河——①干流两次穿过赤道;②水文特征(水量大;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③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降水丰,水量大;流地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二)、湖泊: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共同点——外流湖(淡水湖);构造湖(板块运动,地壳断裂陷落而成)五、社会经济(一)居民与国家:1、北非——阿拉伯民族,白种人,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故乡“黑非洲”。
2、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3、南非是发达国,其余均为发展中国。
(二)、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半成品)为主的“单一产品经济”(殖民统治的结果)1、农业:(1)、灌溉农业——分布:河谷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绿洲(如: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地区)。
(2)、地中海型农业——分布:北部地中海沿岸。
作物:油橄榄、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摩洛哥有“橄榄之邦”之称)。
(3)、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热带种植园):咖啡、可可等2、工矿业(采矿):(1)、石油——北非撒哈拉沙漠(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大产油国),几内亚湾沿岸(石油国:尼日利亚)。
(2)、铝土(几内亚)。
(3)、铜(赞比亚)。
(4)、黄金(南非)。
(5)金刚石(刚果金)(6)磷矿(摩洛哥)(三)、非洲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问题——自然增长居世界之首。
2、粮食问题——农牧生产水平低,同时人口增长,使粮食严重不足。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粮食生产,导致“三乱”(乱砍、乱垦、乱牧)使环境恶化。
4、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环境;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概况ppt课件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概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5fbfe676c66137ef061990.png)
项目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 运河
所属 国家
地理 位置
沟通 海洋
巴拿马
南、北美 洲交界处
太平洋 大西洋
埃及
亚、非两 大西洋
州交界处 印度洋
;
可不必绕道 缩短的航程 的航线 (千米)
麦哲伦 海峡航线
14500
非洲 好望角
10000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 布。
科
迪
安
勒第 拉斯 山山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资料一: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西临太平洋,安第斯山纵贯秘鲁南北,将该国天然分割为三个不同地理区域:西部沿海地域,为太平
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有断续分布的平原,占全国领土的11%,年降水量普通缺乏50毫米, 这里是秘鲁最重要的农业区, 城市人口
也大多集中于此;中部安第斯山区,海拔在800至6000多米,占全国领土的30%;东部亚马孙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区,占全国领土的
20°S 海陆位置:
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
40°S
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
重要国家
墨西哥 古 巴 秘鲁 智利 阿根廷 巴 西 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
重要地理事物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科迪勒拉山系 西印度群岛 大/小安的列斯群岛 亚马孙平原 圭亚那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德雷克海峡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巴拿马运河
区域 地理
拉美地区
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杨川
;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1.为什么将该区域称为拉丁美洲 ? 2.拉丁美洲和南美洲有何区别?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d45764d3d15abe23482f4de7.png)
世界区域地理之拉丁美洲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大约在30ºN~55ºS之间,这种纬度位置决定了该洲热带气候分布面积广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部有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位置的重要性:其陆地是联系南、北半球的陆上通道,巴拿马运河与麦哲伦海峡又是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上通道。
二、范围[读图识记]1.范围(南美洲、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2.赤道,南、北回归线;3.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4.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水电站北美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与拉丁美洲、中美洲等概念的区分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为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思考:(1)南北回归线分别从哪些国家穿过?北回归线穿过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南端、墨西哥高原;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和巴西的南部。
(2)60ºW与南美洲位置有何关系?60ºW穿过南美洲大陆中部(3)赤道穿过哪条大河的河口亚马孙河(4)火地岛与南美大陆之间是什么海峡?这里终年吹什么方向的风?海水向哪个方向流动?麦哲伦海峡西风向东(5)重要经纬线经线:100°W穿过墨西哥高原80°w穿过古巴岛、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南美大陆赤道附近陆地60°W纵贯南美大陆中部纬线:赤道穿过基多、亚马孙河口南回归线穿过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东南端40°S穿过智利、阿根廷三、地形1.南美洲的地形高原: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圭亚娜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山地:安第斯山(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有“南美洲的脊梁”之称)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拉普拉塔平原。
(完整版)拉丁美洲知识点
![(完整版)拉丁美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47478ba0d4a7303763a7f.png)
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3、海陆位置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
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拉丁美洲课件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复习拉丁美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84ffa1be1e650e53ea996d.png)
7
三、拉丁美洲——气候
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热 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阔
气候湿热成因: 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拉丁美洲,恰是陆地 宽广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和洋流: 拉丁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 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 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 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气压带和风带: 地处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 对流雨,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从辽阔海洋吹向大陆, 带来丰沛的水汽。
8
三、拉丁美洲——气候
1.大陆西岸:热 带沙漠气候、地 中海气候、温带 海洋性气候只分 布于大陆西侧的 沿海狭长地带, 呈现出南北延伸、 南北更替规律 2.安第斯山区气 候植被的垂直变 化显著
地形对气候 影响显著
3.巴西高原:地势高,气候温和
4.安第斯山南段(40°S以南): 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背风坡, 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内力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 外力作用: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 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 强;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在内、 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
21
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 水。甲地经百年开釆,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 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型伤疤。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 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气候
湿 热 为 主 的 气 候
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5. 温带海洋性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城市人口比重
1500
拉丁美洲 60%
1000 500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虚假城市化: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
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巨嘴鸟、美洲豹
六、居民和经济 (一)人口 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
拉丁美洲大多数 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混血种人
印第安居民
人口的分布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气候条件 好,开发 历史较早,
巴西东南部 交通便利,
阿根廷沿海 尤其是海 运。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 分布为何稀少?
因为它们均处于信风带,风由海洋吹来, 带来了湿润的水汽;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 加上地形的抬升,地形雨丰富,从而形成了 热带雨林气候。
此外,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 赤道,以及太平洋沿岸气候局限在沿岸地带 又是受那些因素影响?
四、水文
四、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
火地岛
西印度群岛
拉丁美洲的主要国家
巴西
阿 根 廷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 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二、地形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 低;西部为 山地,东部
科 迪 勒
高原平原相 拉
间分布,北 山
部和南部多 岛屿。
B.大气环流的角度看:赤道两侧的信风均来自大西洋, 含有大量的水汽;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 开,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 气流受安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 用明显。
探究2: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 的原因:
加勒比海
大
太
0º
平
西
洋
洋
60ºW
拉丁美洲的岛屿
西印度群岛
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火地岛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
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有 狭长的中美地峡,连接了 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 洲大陆桥”之称。巴拿马 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 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 81.3千米,可通航5~10万 吨级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 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如 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航程 可缩短14500多千米。
(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6.亚热带湿润 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7. 温带大陆性 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 8.高山气候
探究活动(难点突破)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第一组: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 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 大的原因
第二组: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形成的原因:
系 南 段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1.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9000km)。
2.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 3.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 4. 拉普拉塔平原 :阿根廷境内 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第三组: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东北 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 成因?
探究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
A.从纬度位置看:南美大陆北宽南窄呈倒置的三角形, 赤道穿过北部较宽广部位,拉丁美洲热带面积广阔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气流上升,降水 丰富;
气候条件恶劣,热带地区人口和 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温和的高原上
(如: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著名大城市)
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较小,人口稠密区为西印度群岛、巴西 东部和阿根廷沿海,自然条件差的雨林地区人口稀 少;自然增长率仅次于 非洲 、 城市 人口增长快, 热带国家人口分布气候温和的 高原 ;拉丁美洲的 人多信奉 天主教。
国家
主要 经济 支柱 产品 占本 国经 济的 比重
古 中美部分 智 委内 巴 秘 墨西 阿根
第二长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地区入大西洋。
径流量大:流经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支流多。 流域面积大:平原广阔,水流平缓,利航运。 2. 巴拉那 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 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 伊泰普 水电站是目前拉丁美洲最大的水电站
亚
0º
马 逊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 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位于西 风带的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为该地位于南温带高海拔地区,且处 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属于背风坡, 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因而形成温带大陆性 气候,以及温带荒漠景观。
探究3: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东北部, 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 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 治地理概念,由于 本区都隶属拉丁语 系,因此,美国以 南的众多国家,被 称为拉丁美洲国家, 这个地区被称为拉 丁美洲。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位置: 热带为主,少部 分在温带,全部 在西经
海陆位置:
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德雷克海峡
墨西哥湾
河
60ºW
刚 果 河
五、自然资源 丰富多样
1.矿产:石油: 加勒比海、__墨__西__哥___沿海(墨西哥、 委内瑞拉)
白银: 墨西哥,铁: 巴西 ,铜: 智利和秘鲁。 2.水能: 巴西高原 , 3.渔业: 秘鲁渔场 , 4.森林: 热带雨林 (红木、乌木等), 5.草场: 阿根廷潘帕斯 草原(牧牛), 6.独特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