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功能评定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调运动
分类:
⑴粗大运动:大肌群参与的身体姿势的保持、平 衡等,如翻身、坐、站、行走;
⑵精细活动:由小肌群实施的动作,如手指的灵 巧性、控制细小物品的能力等
协调运动
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 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其中小脑对协调运动起着重要 的作用,每当大脑皮层发出随意运动的命令时,小脑 便产生了制动作用。
3、眼震 多属小脑病变继发脑干损害,影响到前 庭神经核所致;
4、意向震颤 中脑结合臂病变使主动肌和拮抗肌 不能协调地完成有目的的动作;
5、失去平衡 小脑、前庭、迷路损害均可引起。
协调评定方法
协调试验
协调试验分非平衡性与平衡性协调试验两类: (一)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
表现为不能辩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行走时
动作粗大,迈步不知远近,落地不知深浅,抬足 过高,跨步宽大,踏地加重,而且需要视觉补偿 ,总看着地走路,闭目或在暗处步行时易跌倒。
共济失调常见表现
1、协同不良 在运动中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 的协同不佳而导致失去了对躯干、四肢和言语 肌的正常控制;
2、辨距不良 由于小脑丧失将来自周围的运动信 息和来自大脑的运动命令相比较并发出修正信 号的能力引起;
端坐位时,在外力作用下分别进行伸膝、屈髋、抬上 肢动作,观察躯干肌的协同运动与稳定性。
站立动作:
俯卧位→站立:
正常:俯卧位→双膝跪位→单膝跪位→站 起
协调运动功能低下:四肢支撑、髋关节肢 位→双手扶床,躯干伸展→身体重心后移、 离床站立
端坐位→站立:
协调运动功能低下:身体晃动幅度增大, 膝关节屈曲
小脑性共济失调/偏瘫:患侧下肢过度屈髋、上抬
坐位保持与坐位平衡:
正常:调整重心,恢复躯干稳定位置 小脑受损:重心移动后,身体的摆动随之增大至倾倒 端坐位躯干协调功能检查:
无外力作用时躯干摇摆——轻度功能失调 受力后明显摆动,可恢复稳定位置——坐位平衡能力低下 受力后无法恢复稳定位置——坐位平衡能力明显低下
(二)步行平衡协调的检查 1、沿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足趾之前 3、向侧方走和倒退走 4、正步走 5、变换速度走 6、突然停止后再走 7、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8、足跟或足尖着地走
评分标准
4分-能完成活动 3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少帮助 2分-能完成活动,需要较大帮助 1分-不能完成活动。
粗大运动的评定
共济失调。
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 不自主运动增多(如舞蹈症、手足徐动症)
Q:
A、震颤 B、舞蹈症 C、手足徐动症 D、抽搐 1、在短时间内引起的急速而无目的的、不规则
的运动,称为 2、一种四肢末端缓慢的、不规则的、弯曲的、
扭转似的运动,称为
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脊髓后索对运动的协调性和姿势的保持起着重 要作用,脊髓后索收集肌肉、关节等的神经末 梢传入的本体感觉信息并输入大脑,本体感觉 信息主要包括姿势的感觉和运动觉。脊髓后索 功能不全造成同侧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感觉障 碍,发生感觉性共济失调。
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等常导致小脑共济失调
表现以四肢与躯干失调为主,患者对运动的 速度、距离、力量不能准确估计而发生辨 距不良、动作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 、步态不规则、稳定性差,即蹒跚步态。
基底节共济失调
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皮质深部的一组核团,在 复杂的运动和姿势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窒息、帕金森病、脑动脉硬化、基底节 血管性病变、氯丙嗪药物反应等常导致基底节
仰卧位→俯卧位:
正常:颈部屈曲、旋转→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小脑性共济失调:颈部和躯干伸展运动; 帕金森病:躯干和双下肢对称性过度屈曲样动作似球
状; 偏瘫:无法自患侧向健侧翻身运动。
仰卧位→坐位:
正常:颈部屈曲、旋转→躯干旋转→腹肌和屈髋肌、 伸髋肌收缩→髋、膝关节轻屈、肩屈、肩胛带前突
立位保持与立位平衡:
小脑性共济失调:躯干屈曲向前的平衡能 力下降,向后伸展不能,呈现过度后倾至 跌倒
精细运动的评定
手的准确性检查:
Jebsen-Taylor手功能检查:检查手的粗大运动 的协调性:①写一句话;②模仿翻书;③捡拾小 件物品;④模仿进食;⑤堆叠积木;⑥拿起大而 轻的物品;⑦拿起大而重的物品。
静止和运动成分,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 动,属于一般协调功能障碍的神经学检查。 (二)平衡性协调试验 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的姿 势、平衡以及静和动的成分,主要是粗大 运动。
Biblioteka Baidu
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
1、指鼻试验 2、指指试验 3、交替指鼻 4、对指试验 5、粗大抓握 6、轮替试验 7、反弹试验
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 身体平衡发生障碍,这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 调。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位包括小脑、基底
节和脊髓后索。根据部位的不同,共济失调分为小脑共济 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小脑共济失调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维持身体的平 衡和调节随意运动。小脑肿瘤、酒精中毒性小
平衡性协调试验常用方法
(一)立位保持与立位平衡 1、双足站立:正常舒适位 2、双足站立:两足并拢站立 3、双足站立:足趾碰及另一足足跟的站立 4、单足站立 5、站立位,上肢的位置交替的放在身旁、头上
方或腰部 6、在保护下,出其不意的使患者失去平衡 7、弯腰,返回直立位 8、身体侧弯 9、站立位睁眼和闭眼
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与协调运动
协调 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 动能力。
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有若干肌肉的共同协作运 动,当主动肌收缩时,必有拮抗肌松弛、固定 肌的支持固定和协同肌的协同收缩,才能准确 地完成一个动作,肌肉之间的这种配合运动称 为协调运动。
协调运动主要表现为产生平滑的、准确的、有 控制的运动,同时伴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 向、节奏和肌力。
非平衡协调性检查的常用方法
8、交替足跟至膝和足趾 9、跟膝胫试验 10、足趾触检查者手指 11、画线试验 12、振子试验
交替指鼻
试验评分
5分-正常完成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速度和
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的活动,但协调缺
陷极明显,动作慢、笨拙和不稳定 2分-重度障碍,只能发起运动而不能完成活动 1分-不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