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及对策
1、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是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节,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之后的一节应用课,通过研究圆周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体验,加深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这一节既是本章关于圆周运动的总结,同时又对于下一章的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定性分析火车外轨比轨高的原因,能定量计算火车转弯的临界速度;
B、能定量分析汽车过拱桥最高点和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问题;
C、知道航天器中航天员失重的原因;
D、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条件,了解离心运动的应用于防止;
(2)过程与方法:
A、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B、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C、充分展现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意识;
B、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物理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C、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D、充分体现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依据: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课本中明确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并且对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地比较仔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2)教学难点
A、能把所认识到的圆周运动按照水平、竖直方面进行分类,按照步骤进行问题分析;
B、具体的火车结构;
难点突破:用分类的方法把相同的物理情景归为一类,然后找到他们共同的解题方法;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火车车轮结构等问题借助演示图片加以说明,使学生更易理解。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对圆周运动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向心力由谁来提供,还比较模糊,这样就不能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学过多个实例分析说明向心力的来源是由性质力来提供的,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探索新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探索研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法及理论依据
依据心理学中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让学生亲自动笔、推导并表述;对于学生采用观察、推导、探究、讨论等学习方法。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复习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教学用具准备:幻灯片展示、视频演示;
3、教学环境布置: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提前分好小组。
五、时间分配
本节课用1课时讲解,复习引入5分钟,铁路的弯道用15分钟,离心现象用7分钟,拱形桥和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用15分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3分钟。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相关知识。
(教师引领复习,并说明向心力可以是某个力提供、某些力的合力提供、某个力的分力提供)
引入:让学生看一段视频,其中包括火车拐弯、F1赛车比赛、汽车过拱桥、过山车游戏等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观看完视频,展示视频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现核心素养基本原则:注重时代性)
问题1: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东西呢?他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学生:火车、汽车、过山车等都做曲线运动。火车和F1赛车是水平的曲线运动,汽车过拱桥、过山车是竖直的曲线运动。
问题2:同学们,物体做圆周运动需要有力提供向心力,那么F1赛车、过山车是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呢?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进行总结)
学生:由受力分析可知,摩擦力、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视频,轻松引入课题,消除学生的紧心理。用图片作为对比,用问题作为提示,让学生观察搜集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新课教学
1、铁路的弯道
解决的问题:
1)、火车的轨道为什么设计成外轨高轨低?
2)、火车转弯时的临界速度是多大?
给出火车车轮图片的特殊结构。让学生通过看书、观察、讨论,然后回答问题。(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观察火车转弯轨道的高低问题。体现核心素养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
问题1:请观察、总结火车的车轮结构特点、轨道的高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铺设轨道?
(展示课件,教师介绍车轮、轨道结构,特别强调轮缘结构)
问题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所受合力如何?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分析)
问题3:转弯时,如果轨道是水平的,火车转弯做曲线运动,所受外力怎么样?谁提供向心力?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由学生自行完成,强调轮缘的作用)
问题4: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也不小,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轮缘有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从受力情况和分析向心力的来源着手)
问题5:如何改进才能够解决轨道和轮缘易损坏的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示刚才观察图像和视频,引出解决方法:轨道倾斜)
教师讲解:使轨道面向圆心一侧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使外轨略高于轨,这样,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外轨就不受轮缘的挤压了。
(再次展示课件,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
问题6:当轨道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请你画受力图,并分析这时是谁提供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并强调此圆运动轨迹是水平圆周运动,且找准圆心位置)
问题7:转弯半径R确定的时候,速度多大时轨道侧面不受挤压?
(展示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并明确“临界速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