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宋史_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b0f78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0.png)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说(shuì):游说。
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⑤丘:孔子,名“丘”。
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乏:贫苦,缺乏)C.孔子辞不受(辞:推辞)D.入谓弟子曰(谓:认为)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行道之人弗受录毕,走送之B.万钟于我何加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太医以王命聚之D.辞而行思而不学则怠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58746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7.png)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2)所恶.有甚于死者( )(3)故患有所不辟.也( )(4)杖.汉节牧羊( )2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隐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
B.【乙】文通过详细记叙苏武被幽禁时忍受的种种磨难,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苏武这一人物。
C.【甲】文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8ac86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b.png)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④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
⑤举进士:考中进士。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轼从旁窃观(偷偷地)B.则能诵习其词(通晓)C.则已私识之矣(认识)D.读之至流涕(眼泪)(2)下列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念拥覆(《送东阳马生序》)B.童子何用知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C.既葬,而墓碑出/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D.且日/年且九十(《愚公移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总角”“加冠”“豆蔻”三个表示年龄称谓的词是按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6ce3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e.png)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 1文天祥传(节选)(8分)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广东。
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
②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
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④泫然,流泪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⑵吾事毕矣()⑶南乡拜而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3.阅读选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
(3分)参考答案:1.1.⑴侍奉⑵完(成)⑶通“向”。
2.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3.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劝降,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译文: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了他。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集锦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94fe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a.png)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集锦15篇)在各领域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14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以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故事两则》)【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欲代子相()(3)故不为苟得也()(4)于是鸱得腐鼠()【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3分)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小题3】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把“腐鼠”比作,巧借鸩鶵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2分)【小题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也体现了这种追求。
第9课《鱼我所欲也》-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第9课《鱼我所欲也》-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练(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6740c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45.png)
第9课《鱼我所欲也》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踩踏)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
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
B.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
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
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再从反面论述为了“义”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
D.“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人们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证正题做好了铺垫。
B.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是高于“生命”。
7.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宋史_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宋史_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d9ea65360cba1aa911da5c.pn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②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10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B.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C.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D.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10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弘范笑而.置之C.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使为书.招张世杰D.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10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A.乙文记叙了文天祥被俘前的三件事不拜弘范,不招降张世杰,不降元庭。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合集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e11a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4.png)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合集15篇)《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合集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景公:齐景公。
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堂,朝堂。
陛,台阶。
④逸:安乐,安闲。
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公被狐白之裘被:(4)乃令出裘发粟出:8.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9.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2分)10.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7.1何加:有什么好处。
2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被:同“披”,披着,穿着 4出:发放(每空1分,共4分)8.(1)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2分)(2)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2分)9.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7d9b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1.png)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而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者→何不为→有不为乡为身死而不受……得我而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文两段文字的结尾,都以归纳总结的方式说到“本心”:第1段称“是心”,第2段称“本心”。
“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虚词,比;虚词,对。
2.实词,做;虚词,为了。
3.实词,给;虚词,表示推测语气。
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文天祥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的逼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示例二】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泰然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示例三】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壮歌。
【示例】我认为应该分情况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生和义,这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是在一种不可规避的两难情境中做出的选择,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其次,“义”是需要去分辨的。
有“甚于生”的“义”,如国家大义,就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医护工作者、解放军战士、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奔赴疫区,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这便是“舍生取义”的当代表率;除此之外,还有“莫甚于生”的“义”,比如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没有能力解决的危机时,“舍生取义”并不可取,这时候更倡导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43116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1.png)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生②不能自已已③延年益寿益④是可忍,孰不可忍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参考答案:1.孟子2.①生存②停止,放弃③增加,增长④这个、这样、这种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34f7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b.png)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与答案篇1【原文展示】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复习题与答案】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
”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8adf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f.png)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鱼我所欲也》(九下)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值:恰逢。
②止:停留。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死亦我所恶货恶其弃于地也B. 所恶有甚于死者况才之过于余者乎C. 败义以求生齐师败绩D.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以刀劈狼首17. 下列对【甲】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中的“是”指“凡可以得生者”。
B.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指的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 “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825f3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2.png)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15篇)《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通用15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分)①故不为苟得也()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A.相与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举于士【小题3】翻译文中画句子。
(2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想想选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2分) 答案【小题1】(1)苟且。
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如果,假使【小题2】B【小题3】如果两种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小题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苟属多义字,有假使、苟且等意。
(2)如使为复义字,如与使的意思一样,都做假如,假使解。
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金牌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金牌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d0843de009581b6ad9eb6a.png)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妻妾之奉.()【答案】①祸患,灾难②同“辨”,辨别③侍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辩”属于通假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
【答案】①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②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 得兼:同时获得。
取:选取。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鱼我所欲也阅读与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f835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d.png)
鱼我所欲也阅读与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与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辞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蹴尔而与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
(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4、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
(不得从本文中选取)5、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14 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
![14 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e53c79a45177232f60a2db.png)
〖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通向;从前。
⑵得通德;感激。
⑶辩通辨;辨别。
⑷辟通避;躲避。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略)3.解释下列多义词:(略)4.(A)5.(C)6 (1)观点:舍生取义诗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⑶“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⑷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⑸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不要见利忘义,不为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而放弃了自己的本心——即义(6)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7)义不容辞、义愤填膺、义无反顾、义正词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B)6.共同点: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作用:引出作者的观点: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
7.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9.⑴从此那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⑵孟母言传身教。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10.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
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
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
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
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
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
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崖山破,军中置
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
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②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
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10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B.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C.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D.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10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弘范笑而.置之
C.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使为书.招张世杰
D.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10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A.乙文记叙了文天祥被俘前的三件事不拜弘范,不招降张世杰,不降元庭。
B.甲文中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乙文中文天祥的事例教导我们要贫贱不能移。
C.文天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甲文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D.甲文中的“箪”“豆”“钟”都是古代的器具,其中“箪”是盛饭用的圆形铁器。
104.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105.曹植说:“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苏轼说:“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你结合以上两文指出“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答案】
101.B
102.D
103.C
104.(1)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
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他的父母,这可能吗?
105.“义”指正义、道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今天坚持这种“义”有必要。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