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一)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二)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三)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四)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对比表(五)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类比表(六)
- -可修编.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矿方法类比表(七)
- -可修编.
根据矿岩稳固性、矿体厚度和倾角,可能采用的采矿方法
- -可修编.
2、按矿体厚度分类:a、极薄——厚度在0.8m以下;b、薄——厚度在0.8~5m;c、中厚——5~15m;d、厚——15~50m;e、极厚——厚度大于50m2以上。
3、矿岩的稳固性分五级:⑴极不稳固:掘进巷道或采矿时,不允许有暴露面积,否则可能产生片帮或冒落现象。
⑵不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在50m2以
⑶中等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为50~200m2。
⑷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为200~800m2。
⑸极稳固:不支护的允许暴露面积在800m2以上。
- -可修编.。
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工作勘查研究程度、勘察类型及其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和审批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报告,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及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矿业权评估、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3 勘查的目的任务3.1 预查对铜、铅、锌、银、镍、钼矿有成矿远景的地区,通过综合地质研究、初步野外观察、极少量工程验证,初步预测可能的资源量,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
3.2 普查对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或地段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有效的技术工作、数量有限的工程验证和取样测试,进行可行性概略评价,相应估算矿产资源量,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3.3详查采用各种勘察方法、手段及系统取样工程,对详查区内的矿体加以控制,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
3.4 勘探对勘探区内的矿体,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及采用其他技术方法手段,探求矿产资源/储量,同时为可行性评价和矿业权转让、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须的地质资料并提交有关的地质勘查报告。
3.5 勘查工作顺序勘查工作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等顺序进行。
4 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研究程度4.1.1 预查阶段收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了解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选定找矿远景区进行预查。
4.1.2 普查阶段在预查阶段收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和成矿远景。
地质勘查常用标准汇编3-08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3—8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 0145-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主要方法、技术要求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
铀矿、地热、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工作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GB/T 14496 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名词术语DZ/T 001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50 000DZ/T 0075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3 总则3.1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简称土壤测量,是以土壤为采样对象所进行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
3.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主要用于矿产勘查的详查阶段,也可用于在区域调查、普查阶段中水系沉积物测量无法进行的地区。
3.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可用于找矿以及各类异常和矿化点的查证、评价,也可为地质填图提供信息。
3.4 区域调查和普查的土壤测量方法,其主要技术要求,按化探区域调查和化探普查的规范执行。
3.5 用于金属矿产地质勘查的土壤测量应选择在残坡积层发育地区进行。
4 工作设计4.1 资料收集编写土壤测量的工作设计前,一般应收集和分析以下资料:地质矿产部1995-01-27批准1995-12-01实施·929·a. 测区的地理和交通、生活情况以及测地资料;b. 测区及外围地质特征,矿产、矿床类型和成矿规律,矿床氧化淋失程度等特点;c. 测区及外围以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的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d. 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第四纪覆盖物(尤其是土壤的类型,植被特征,人工污染情况等有关资料;e. 表生作用对指示元素的影响及表生赋存状态。
4.2 方法有效性与技术试验4.2.1 野外踏勘编写设计前应对测区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工作、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了解所收集资料方法技术的有效性,其内容包括:a. 检查核对所收集资料的可靠程度;b. 确定试验地点和测区的有效范围;c. 实地考察工区的交通、生活及工作条件。
矿产勘查基本分析取样方法和要求
(5)若采用切割机采样时,先沿样槽边界线四周切入规定深度样沟(如坚 硬岩矿石可在样槽中间切入 1--2 条相同深度样沟,便于凿取槽内岩块),然后用 钢钎与手锤等工具凿出槽内样块,铲平槽底,并清扫干净样屑。
6
③通过统计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规格标准的刻槽样的平均体重值(即 实际重量与实际体积之比)确定;
④由碎块与土状物组成的样品,可按碎块所占比例用内插法确定体重[即碎 块占 0%(土状)--100%(块状)的体重变化值];
⑤与同类矿区类比确定。 (3)样品验收 ①规格不够,但样品实际重量与其实际规格吻合时,应补充采样(与原样 合并); ②规格明显不够,但重量符合要求,问题严重,应报废 ; ③宽度或深度偏大(裂隙发育、岩石破碎),边框及底面基本平整,样品实 际重量与实际规格吻合时,可验收(在验收表中说明); ④样品边界不清楚、边界呈锯齿状、采样工作面未平整呈锯齿状、分不清边 帮与底等情况,原则应报废; ⑤采样工作面凹凸不平、表面有风化外壳、有炮粉、炮泥覆盖,原则上应报 废; ⑥样品中有大于断面规格(如 10×3 厘米)的岩(矿)块,应报废; ⑦规格基本符合要求,但边帮、底面不平整的要修补平整(与原样合并)。 6、样品登记 经地质编录人员验收合格的样品,应及时将有关数据(包括样品编号、位置、 样长、样槽坡向、坡度角、岩、矿石类型及矿体倾向、倾角等内容)填入坑探工 程采样登记表中(附表 1)。
一、基本分析采样目的 通过对矿样分析,了解矿石中主要有益、有害组分含量,为圈定矿体,划分 矿石类型和品级,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依据。 二、采样工具及材料 样品袋(一般用白布缝制,要求可装 5-10Kg 矿样)、小型石材切割机(角磨 机)、手锤、圆(扁)钢钎头(数十支)、采样围布、垫布、刷子、钢卷尺、罗盘、 红油漆、记号笔、秤、样品标签、采样登记表等。 三、布样原则及要求 1、布样应在详细观察、工程地质编录、分层的基础上进行; 2、样品应尽可能沿矿体厚度方向、分矿石类型、品级、分段连续布置; 在勘查工程中样品布样方向一般与工程延展方向一致,如,在探槽中的采样 位置一般在槽底,或编录壁的下部;坑道中的采样位置一般在首选壁的腰线上; 沿脉坑道则布在掌子面上(一般视矿种和矿石变化情况间隔 4—10 米);圆井、 浅井或竖井布在首选壁的中线上; 3、同一件样品不得跨越不同的矿种或不同矿层(图 1);
地质矿产勘查主要标准目录表
9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
DZ/T0060-1993
10
冻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
DZ/T0061-1993
11
红层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1∶200000)
DZ/T0062-1993
类别
序
名称标准号备注一区 Nhomakorabea地质调查
1国家标准
1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1-1998
2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2-1998
3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3-1998
4
地质图用色标准(1∶50万~1∶100万)
1∶5万和1∶20万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DZ/T0130.6-1994
31
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DZ0130.13-1994
32
岩心钻探规程
地工1982-558
33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原国家地质总局)
1977
34
地质勘查坑探工程规范
DZ/T0141-94
35
矿产一般工业要求汇编
4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
DZ/T0171-1997
5
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
DZ/T0237-2006
6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DZ/T0170-1997
7
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
DZ/T0172-1997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2015版)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2015版)ICSD 10/19DZ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8-2015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Procedures for Original Geological Record of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2015-04-15发布 2015-07-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前言 .............................................................................. V 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地质编录的综合技术要求 (1)3.1目的任务 (1)3.2地质编录的基本内容 (1)3.3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2)3.3.1原始地质编录的及时性 (2)3.3.2工具、量具及设备和材料 (2)3.3.3自动记录软件的规定 (2)3.3.4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2)3.3.5编录工作的现场质量监控 (2)3.3.6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修改 (2)3.4地质编录用语、代号及编号 (2)3.4.1常用地质编录用语及代号 (3)3.4.2地质观察点与剖面编号 (3)3.4.3工程编号 (3)3.4.4预查阶段的探矿工程编号 (3)3.5地质观察、分层与布样 (4)3.5.2地质分层 (4)3.5.3布样 (4)3.6绘图 (4)3.6.1原始编录图件分类 (4)3.6.2地质素描要求 (5)3.6.3非素描图类 (5)3.7地质描述与记录 (5)3.7.1地质描述内容 (5)3.7.2记录 (5)3.8野外资料整理要求 (6)3.8.1文、图、实物资料的核对 (6)3.8.2文字记录整理 (6)3.8.3标本、样品整理 (6)3.8.4野外图件整理与成图 (6)3.8.5岩矿层厚度计算 (6)3.9特殊矿种勘查地质编录 (7)4实测地质剖面 (7)4.1目的任务 (7)4.2技术准备 (7)4.2.1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 (7)4.2.2剖面位置选择 (7)4.2.4剖面设计 (8)4.3剖面测制 (9)4.3.1基线布置 (9)4.3.2地质观察、分层与记录 (9)4.3.3作图步骤 (9)4.3.4记录 (10)4.3.5剖面测制中的物化探工作 (10)4.4编制综合地质柱状图 (10)4.5实测剖面小结 (10)4.6实测勘查线剖面 (11)4.6.1勘查线剖面用仪器法测制 (11)4.6.2勘查线剖面的内容 (11)5地质填图 (11)5.1目的任务 (11)5.2工作依据 (11)5.3填图比例尺的选择 (11)5.3.1填图比例尺的确定依据 (12)5.3.2预、普查填图比例尺 (12)5.3.3详查、勘探填图比例尺 (12)5.4填图精度要求 (12)5.4.1对地形底图的要求 (12)5.4.2对地质研究程度及地质体表示程度的要求 (12)5.5地质点布置 (13)5.5.1地质点位置 (13)5.5.2地质点分类 (13)5.5.3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13)5.6填图方法及技术要求 (14)5.6.1野外踏勘 (14)5.6.2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 (14)5.6.3地质点的布置原则及要求 (15)5.6.4地质草图 (15)5.6.5地质简图 (15)5.7矿床地质填图及矿区地质填图 (15)5.7.1矿床地质填图 (15)5.7.2矿区地质填图 (16)5.8地质点定位 (16)5.8.1现场标注点位 (16)5.8.2测量坐标 (16)5.8.3精确定位 (16)5.9地质点的观察和记录要求 (16)5.9.1 5.9.1地质点的观察记录要求 (16)5.9.2 5.9.2地质点记录内容 (17)5.9.3地质界线勾绘 (17)5.10编制实际材料图 (17)5.11地质填图工作小结 (17)6探槽编录 (17)6.1编绘壁及绘图方向 (18)6.1.1竣工探槽的编绘壁及绘图方向 (18)6.1.2施工中探槽的编绘壁及绘图方向 (18)6.2基点基线设置 (18)6.2.1设置基点基线 (18)6.2.2基点基线数据的测量记录 (18)6.2.3工程定位 (18)6.3地质观察、分层与布样 (19)6.3.1总体要求 (19)6.3.2注意判别基岩与残坡积层及转石 (19)6.3.3布样 (19)6.3.4标注分层界线、样品位置及其代号 (19)6.3.5拍照 (19)6.4素描图 (19)6.4.1基本要求 (19)6.4.2普通探槽绘图方法 (21)6.4.3特殊探槽绘图方法 (23)6.4.4槽底的绘制长度及连续性 (27)6.5记录 (27)6.5.1总体要求 (27)6.5.2地质要素位置的记录规定 (27)6.6探槽及刻槽样在采样平面图上的展绘 (28)7探井地质编录 (31)7.1采样钻地质编录 (31)7.1.1采样钻的布置原则 (31)7.1.2地质编录及采样 (31)7.1.3采样钻的定位 (31)7.2小圆井地质编录 (31)7.2.1施工与地质编录应交替及时进行 (32)7.2.2小圆井展开作图法 (32)7.3浅井地质编录 (33)7.3.1施工与地质编录应交替及时进行 (33)7.3.2浅井壁展开作图法 (33)7.3.3野外编录要求 (35)8坑道地质编录 (35)8.1首选壁及绘图方向 (35)8.2基点基线设置 (35)8.2.1设置基点基线 (35)8.2.2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 (35)8.3观察、分层与布样 (35)8.3.1清洗坑壁 (36)8.3.2观察重点 (36)8.3.3标注分层界线、样品位置及其代号 (36)8.3.4布样 (36)8.3.5拍照 (36)8.4绘图 (36)8.4.1基本要求 (36)8.4.2绘图方法 (37)8.5记录 (42)8.5.1总体要求 (42)8.5.2地质要素位置的记录规定 (42)8.6坑道及刻槽样在平面图上的展绘 (44)8.7老硐地质编录 (44)8.7.1老硐调查 (44)8.7.2老硐清理 (45)8.7.3老硐地质编录 (45)9钻孔地质编录 (45)9.1主要工作内容 (45)9.2施工质量监控 (45)9.2.1施工准备 (45)9.2.2施工质量监控 (46)9.2.3残留岩心处理 (46)9.3钻孔质量验收 (47)9.3.1验收要求 (47)9.3.2钻孔质量评级 (47)9.4地质编录 (47)9.4.1地质编录应随施工进度在现场进行 (47)9.4.2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检查岩矿心 (47)9.4.3岩矿心拍照 (48)9.4.4地质观察、分层与记录 (48)9.4.5钻孔布样 (52)9.4.6编制钻孔综合柱状图 (53)10采样编录 (54)10.1目的任务 (54)10.2各类工作项目采样的重点 (54)10.2.1实测地质剖面采样 (54)10.2.2地质填图采样 (54)10.2.3探矿工程采样 (54)10.3岩矿鉴定标本采样 (55)10.3.1采样目的 (55)10.3.2采样原则和要求 (55)10.3.3标本的采集 (55)10.3.4矿石研究标本 (55)10.3.6标本的登记、包装及送样 (56)10.4化学分析采样 (56)10.4.1采样目的 (56)10.4.2采样原则及方法 (56)10.4.3采样长度的确定 (57)10.4.4钻孔岩矿心采样 (59)10.4.5刻槽采样 (60)10.4.6样品编号原则 (60)10.4.7样品编号、包装、称重 (61)10.4.8基本分析样 (62)10.4.9组合分析样 (62)10.4.10化学全分析样 (64)10.4.11光谱全分析样 (64)10.4.12岩石全分析样 (64)10.4.13物相分析样 (64)10.4.14化学分析质量监控 (64)10.5技术样 (65)10.5.1矿石加工技术试验采样 (65)10.5.2矿石体重样 (66)11野外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的检查验收 (68)11.1检查内容 (68)11.2野外实地抽查资料的准确性和质量 (68)11.2.1野外原始资料的质量检查 (68)11.2.2野外原始图件 (68)11.2.3野外原始地质记录 (68)11.3原始地质编录应提交的资料 (69)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图件的图式及内容 (71)附录B(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中主要用表格格式 (7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
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摘要】:本文对砂矿矿体体圈定的特殊性、储量计算(矿体的矿砂量、品位、金属量或矿物量)。
、砂矿床品位校正系数(校正系数的测定和应用、各种校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评价校正系数资料应注意的问题)等储量计算问题都作了祥细而清楚说明。
按照此文所述能够较准确的对砂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
??? 一、矿体圈定??? 分析评价矿体圈定资料时,必须注意砂矿圈定的特殊性??? (一)砂矿床矿体圈定依据和使用工业指标除与原生矿床有相同的方面外,还存在其特殊性。
在冲积砂矿床、尤其是河流冲积砂金矿床中,常使用混合砂或矿砂层指标。
用混合砂指标圈定的矿体包括了含矿层上部的覆盖层(腐植土、粘土等),砂、砂砾层及风化的基岩(含金层底板的可挖掘基岩,多为风化基岩,一般圈入矿体20~30cm),见图1。
用矿砂层指标圈定的矿体包括了砂、砂砾和风化的基岩,见图2、及图3。
图1? 某砂金矿混合砂圈定剖面1-腐植土;2-粘土;3-含砂粘土;4-砂;5-砾石;6-混合砂金矿体边界;7-钻孔内采样位置及编号图2? 某金矿矿砂层圈定部面1-腐植土;2-残坡积砂砾粘土;3-砂金矿本(矿砂层)边界;4-浅井中取样位置及编号;5-堆积层界线图3? 某河流冲积砂金矿103线矿砂层圈定剖面1-砂层、含砾砂层;2-砂砾层;3-含金层(品位>0.04g/m3);4-淤泥;5-砂质粘土;6-褐色粘土;7-现代河床砂矿;8-河谷砂矿;9-阶地砂矿;10-河漫滩砂矿;11-河水面;12-钻孔??? (二)在砂矿床矿体圈定中,矿体的边界线一般用直线连接。
但很多砂矿床,尤其是河流冲积砂矿床,其分布范围常受地形地貌控制而呈各种曲线变化,如随河床变曲呈弧形变化等。
单纯采用直线连接矿体界线,会造成矿体范围扩大或缩小,不仅影响矿体平面位置的准确性,还会降低储量的可靠性。
如石头河子“V”号矿体400线~408线块段,经生产验证,由于矿体边界发生很大移动(见图4),使原来用直线圈定的矿体平面面积减少40%,矿砂量减少64%。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
第三章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采样、加工、化验工作是指导找矿勘探,确定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通过试样的分析,确定矿石有用组分及有害杂质的含量,圈定矿石与岩石的界限,掌握矿石质量的资料;同时可了解矿体内部与矿体与围岩间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为总结成矿规律提供资料。
正确的采取样品、合理的加工试样、精确的分析样品成分、是完成找矿勘探任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当前在采样加工等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总结,成熟的成套的经验尚未归纳出来,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实验方法的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这一参考资料中所列内容,都须在工作中继续完善,根据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第一节采样(一)决定采样方法的因素采样方法,尤其是山地工程中的采样方法,取决于地质因素与经济效果两方面:1.地质因素方面:首先要考虑到所含主要有用组份的矿物分布的均匀程度,同时兼顾所含有害组份的矿物分布状态。
矿物分布状态一般反映为各种不同的矿(岩)石结构、构造。
在有益,有害组份均匀、矿(岩)石结构、构造简单时,可选用连续拣块法;块状、细脉浸岩状矿石可选用小规格刻槽法或其他方法;组份分布不均匀时选用方格法、剥层法或全巷法等取样面积较广的方法;而某些有用矿物颗粒粗大且组分不均匀的矿石只宜用全巷法。
其次要考虑矿体的规模、产状,如矽卡岩中白钨矿矿巢,基性岩中的镍矿矿筒、矿囊等,宜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尤其在此类矿体。
厚度小于坑道断面时,剥层法比全巷法更为适宜,避免了围岩掺入试样内引起贫化。
2.经济效果方面:在地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较轻的简单的采样方法。
此外,找矿勘探各阶段中的目的要求和技术装备状况,也是选择采样方法时应予考虑的因素。
当前分析技术正由化学分析逐步向器械分析发展,对试料重量,也由多而少,因此如何采用代表性强、采样比较简便的采样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二)各种采样方法1.目前山地工程中使用的采样方法,对山地工程中矿体揭露范围而言,有三类:(1)“线型”:包括拣块法、刻槽法、打眼法;(2)“面型”:包括方格法、刻线法及剥层法;(3)“体型”:包括全巷法、刻块法及攫取法。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采样、加工、化验工作是指导找矿勘探,确定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通过试样的分析,确定矿石有用组分及有害杂质的含量,圈定矿石与岩石的界限,掌握矿石质量的资料;同时可了解矿体内部与矿体与围岩间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为总结成矿规律提供资料。
正确的采取样品、合理的加工试样、精确的分析样品成分、是完成找矿勘探任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当前在采样加工等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总结,成熟的成套的经验尚未归纳出来,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实验方法的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这一参考资料中所列内容,都须在工作中继续完善,根据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第一节采样(一)决定采样方法的因素采样方法,尤其是山地工程中的采样方法,取决于地质因素与经济效果两方面:1.地质因素方面:首先要考虑到所含主要有用组份的矿物分布的均匀程度,同时兼顾所含有害组份的矿物分布状态。
矿物分布状态一般反映为各种不同的矿(岩)石结构、构造。
在有益,有害组份均匀、矿(岩)石结构、构造简单时,可选用连续拣块法;块状、细脉浸岩状矿石可选用小规格刻槽法或其他方法;组份分布不均匀时选用方格法、剥层法或全巷法等取样面积较广的方法;而某些有用矿物颗粒粗大且组分不均匀的矿石只宜用全巷法。
其次要考虑矿体的规模、产状,如矽卡岩中白钨矿矿巢,基性岩中的镍矿矿筒、矿囊等,宜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尤其在此类矿体。
厚度小于坑道断面时,剥层法比全巷法更为适宜,避免了围岩掺入试样内引起贫化。
2.经济效果方面:在地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较轻的简单的采样方法。
此外,找矿勘探各阶段中的目的要求和技术装备状况,也是选择采样方法时应予考虑的因素。
当前分析技术正由化学分析逐步向器械分析发展,对试料重量,也由多而少,因此如何采用代表性强、采样比较简便的采样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二)各种采样方法1.目前山地工程中使用的采样方法,对山地工程中矿体揭露范围而言,有三类:(1)“线型”:包括拣块法、刻槽法、打眼法;(2)“面型”:包括方格法、刻线法及剥层法;(3)“体型”:包括全巷法、刻块法及攫取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1.采样的目的 ................................................................................................................................ 5 2.采样要求.................................................................................................................................... 5 3.选择测定方法 ............................................................................................................................ 5 4.选择测定的矿物(岩石) ........................................................................................................ 6 5.样品的采集 ................................................................................................................................ 7 6.送样要求.................................................................................................................................... 8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
地质矿产采样要求及方法一、地质调查及研究采样1岩石标本采样1.1采样目的1.1.1 观察研究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及其共生组合,研究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对比地层和岩石。
1.1.2 配合其他样品的采样及分析。
1.2 采样原则和要求1.2.1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充分的代表性。
采集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新鲜的岩石,并做好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
1.2.2 以能反映实际情况和满足切制薄片及手标本观察的需要为原则,一般为3×6×9cm。
1.2.3 采集到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记录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对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然后用麻纸包好,统一保管。
(以下标本样品同)2岩石薄片样1.2主要用途2.1.1测定造岩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对岩石进行定名、分类。
2.1.2测定透明矿物的晶形、粒度、构造、光性等特征,研究矿物的形成环境,并为岩石对比提供信息。
2.1.3鉴定岩石的结构(包括粒度)、构造特点,研究岩石的成因及形成史。
2.1.4定矿物包裹体,了解岩石的形成条件。
2.1.5鉴定岩石的后期蚀变、交代及矿化,为找矿提供资料。
2.1.6定化石的种属、特征,研究地层的时代及古生态环境。
2.1.7行岩组分析,研究岩体、岩层的构造。
2.1.8鉴定岩石的微裂缝及孔隙度,为找油气提供资料。
2.2采样、制样要求2.2.1样品大小一般5×5×5cm,粗粒岩石含量测量样品要加大至10×10×5cm。
2.2.2作岩组分析及区域构造研究的样品要定向,在样品的层理、片理、线理及节理面上标注产状。
2.2.3松散样品应用棉花及小硬盒包装保护,磨片前用稀释的环氧树脂浸泡固结。
2.2.4化石薄片样应在标本上圈出化石的位置及切片的位置。
2.2.5所采样品一般要用白漆在薄片标本的左上角涂一小长方形,待干后写上编号,与此同时要填写标签,然后用麻纸包好,并进行登记。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逐渐增长,对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品质,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工作应运而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一. 规定1.勘探地质学基础知识矿产地质勘探采样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矿种和地质环境,选择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设备。
地质勘探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能够合理地选择采样工作的地点和方式,并根据采样结果分析矿产资源的产出情况。
2.采样地质学规定采样地质学规定是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工作的基本要求。
采样必须依照规范进行,否则采样结果将无法反映真实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和地质环境污染。
3.采矿许可证所有的矿产地质勘探采样工作都必须有相应的矿产资源勘探权和采矿许可证。
没有合法的矿产资源勘探权和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不能进行采样工作。
4.勘探程序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工作必须按照勘探程序进行。
包括矿区勘探、矿体勘探、矿床勘探、矿区评价、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等。
5. 采样作业人员的技术职称和资格证书采样作业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职称和资格证书,以确保采样工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 方法1. 柱状取样法柱状取样法是一种采集矿床核心的方法,在矿床核心中取出一定长度的样品,从而更加准确地了解矿体的结构和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尺寸较小的矿床或者需要对矿体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的情况。
2. 分格取样法分格取样法是一种基于矿化程度和矿体构造的方法,对采样区域进行划分,按照一定比例采集样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床面积较大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矿体的全貌和矿化程度。
3. 洛氏采样法洛氏采样法是一种相对快速和简便的采样方法,可以在现场对岩石和矿石进行采样。
将采样用的容器带到采集点,然后在容器中用粉末研磨机将样品研磨成粉末,采样就完成了。
这种方法适用于采样点位比较频繁和采样数量比较少的情况。
3-15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 第一章 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样 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 1、采样目的 ⑴ 采集岩矿鉴定样品是研究岩石和各矿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 共生组合,研究岩石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 为研究矿床提供资料。 ⑵ 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类型,进行分带。 ⑶ 配合加工技术试验,提供矿石加工和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资 料。 2、采样原则和要求 所采集的样品应有的代表性。要根据工作需要及岩放变化系统地采 集,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标本亦应注意采集,以处研究其变化规律。 采集标本时要尽可能采新鲜的、并须做好野外描述工作。 3、各类标本的采集 ⑴ 采集标准标本 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套标准标本。包括工作地区 内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全部地层、岩石、矿物、矿石标本。以便统一 认识,统一名称。标准标本是随工作的进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 ⑵ 采集岩石标本 在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应按地层的层序及不同岩性逐层采取,注 意岩相的变化以及采集和沉积相有关的标本。对火成岩(侵入岩和熔 岩)要从接触带至岩体中心或由内向外,根据岩相变化系统采取,并应 注意岩浆分异和火山岩的特征。对包体的同化以及蚀变现象也应采取必 要的标本。对变质岩,要在不同的变质带内采样,并注意标本中应含有 划分变质带的标准矿物。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征的标本。小标本不能反 映岩矿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取大型标本,如系定向标本需注 明产状和方位。 (3)采取矿石研究标本 采取矿石研究标本,要根据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物组 份、结构和构造、蚀变深浅或变质程度、矿石和围岩的关系等特征进行 采集。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份变化大的矿订,还应选择有代表性 的剖面系统采取,便于研究矿物的变化规律。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2)样槽的具体布置
探槽 多在槽底取样,也可在槽壁取样 浅井、竖井 多在井壁取样 沿脉坑道 多在掌子面或顶板取样 穿脉坑道 多在坑道壁取样
陡倾斜矿体常用水平刻槽,缓倾斜矿体常用垂 直刻槽。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3)样槽形状断面规格及其影响因素
样槽断面形状有矩形和三角形两种,以 前
第五节 矿产取样及质量评定
一、矿产取样概述 二、化学取样—(取样质量评定) 三、岩矿鉴定取样 四、加工技术取样 五、开采技术取样 六、地球物理取样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一、矿产取样概述
1.取样的概念 2.取样的目的 3.取样的分类 4.取样的一般程序 5.影响取样的有关因素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1. 概念:取样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和堆积物中采集 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 鉴定与实验,以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 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2)样品数量与间距的影响
样品的数量越多, 其取样代表性越好。
取样间距小,能反 映出小 尺度的内 部结构,随着间距 的增大,所反映的 变化性的尺度水平 也随之加大。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3) 样品体积的影响
样品体积对有用组分变化性估值的影响 极大。
如金刚石只占金伯利岩体体积的千万分之 一,为了保证样品中平均能有1个金刚石晶体, 样品体积应大于晶体体积的1千万倍。考虑到晶 体的大小不一和晶体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其 体积应数倍于此数。
矿山取样方法及要求
取样间距的确定
确定取样间距的方法:类比法
矿种
1、 多 金 属 矿 、 铜 、 黄 铁 矿 、 砷 2、 钼 、 钨 、 锡 、 金 ( 脉 ) 3、 硫 化 镍 4、 铝 土 矿 5、 汞 、 锑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修正)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5修正)【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8号【发布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5.26【实施日期】2015.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0年12月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5号公布,根据2015年5月26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8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的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生产矿山企业的探矿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作业,是指在依法批准的勘查作业区范围内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地质勘探单位,是指依法取得地质勘查资质并从事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活动的企事业单位。
第四条地质勘探单位对本单位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从事矿产地质勘探及管理的企事业法人组织(以下统称地质勘探主管单位),负责对其所属地质勘探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勘探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职责第六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条从事钻探工程、坑探工程施工的地质勘探单位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八条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地质勘探活动,应当持本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和地质勘探项目任务批准文件或者合同书,向工作区域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
矿石的采样方法和采样规格(1)采样、加工、化验工作是指导找矿勘探,确定矿床工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目的是通过试样的分析,确定矿石有用组分及有害杂质的含量,圈定矿石与岩石的界限,掌握矿石质量的资料;同时可了解矿体内部与矿体与围岩间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为总结成矿规律提供资料。
正确的采取样品、合理的加工试样、精确的分析样品成分、是完成找矿勘探任务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当前在采样加工等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总结,成熟的成套的经验尚未归纳出来,今后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实验方法的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
这一参考资料中所列内容,都须在工作中继续完善,根据工作对象的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一)决定采样方法的因素采样方法,尤其是山地工程中的采样方法,取决于地质因素与经济效果两方面:1.地质因素方面:首先要考虑到所含主要有用组份的矿物分布的均匀程度,同时兼顾所含有害组份的矿物分布状态。
矿物分布状态一般反映为各种不同的矿(岩)石结构、构造。
在有益,有害组份均匀、矿(岩)石结构、构造简单时,可选用连续拣块法;块状、细脉浸岩状矿石可选用小规格刻槽法或其他方法;组份分布不均匀时选用方格法、剥层法或全巷法等取样面积较广的方法;而某些有用矿物颗粒粗大且组分不均匀的矿石只宜用全巷法。
其次要考虑矿体的规模、产状,如矽卡岩中白钨矿矿巢,基性岩中的镍矿矿筒、矿囊等,宜用全巷法或剥层法,尤其在此类矿体。
厚度小于坑道断面时,剥层法比全巷法更为适宜,避免了围岩掺入试样内引起贫化。
2.经济效果方面:在地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成本低、效率高、劳动强度较轻的简单的采样方法。
此外,找矿勘探各阶段中的目的要求和技术装备状况,也是选择采样方法时应予考虑的因素。
当前分析技术正由化学分析逐步向器械分析发展,对试料重量,也由多而少,因此如何采用代表性强、采样比较简便的采样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二)各种采样方法1.目前山地工程中使用的采样方法,对山地工程中矿体揭露范围而言,有三类:(1)“线型”:包括拣块法、刻槽法、打眼法;(2)“面型”:包括方格法、刻线法及剥层法;(3)“体型”:包括全巷法、刻块法及攫取法。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和铜、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杨建功)受中国矿联地勘协会的委托,就《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和铜、金多金属矿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与各位同仁一起学习和探讨,不当和谬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Ⅰ.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一、规范的主要特点《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基本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一)类别划分和名词、术语的定义基本与国际惯例接轨规范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 16 种类型,每一类型一个编码,便于不同类型的识别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与信息交流。名词、术语的定义严谨、词义确切,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便于国际交流。(二)强化了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内涵资源/储量分类的依据是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及其得出的不同经济意义。突出了可行性评价程度(特别是可研和预可研)及其得出的经济意义在分类中的重要作用。(三)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要求规范对“各级储量比例”再不作硬性规定,而是由投资者根据需要确定,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对于各类储量、基础储量或资源量的用途要求仅作了一般性规定,基本原则是探明的矿产资源应满足矿山建设还本付息期所需的矿量;控制的矿产资源应达到矿山最低服务年限的矿量;推断的矿产资源应满足矿山远景规划的矿量。(四)利用“类型系数”作为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的依据本规范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首次引入了“类型系数”的新概念,利用“类型系数”作为划分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依据,减少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从定性向半定量转变。(五)规范包含四个勘查阶段的有关技术要求规范对铜、铅、锌、银、镍、钼矿的勘探、详查、普查、预查工作均提出了相关的技术要求,而不仅是对某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技术要求,以满足多层次勘查和不同业主对地勘工作的需求。所以,称为“地质勘查规范”。二、矿床勘查类型与勘查工程间距一般是先划分矿床勘查类型,然后根据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勘查工程(或叫探矿工程、采样工程)间距。(一)矿床勘查类型划分1.类型系数:通过对 75 个矿床勘查类型实例的研究,规范首次提出了“类型系数”的新概念。划分矿床勘查类型和确定勘查工程间距时,应依据主矿体规模、形态及内部结构、矿床构造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和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5 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为了量化这 5 个因素的影响大小,给每个因素赋予一定的值,即类型系数,根据 5 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值之和就可以确定是第几勘查类型。在 5 个因素中,主矿体之规模大小比较重要,所赋予的类型系数值要大些,约占 30%;构造对矿体形状的影响与矿体规模有间接联系,所赋予的值要小些,约占10%;其它3 个因素各占20%。(1)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其具体划分及类型系数见表1。表1 矿体规模划分及类型系数表(2)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分为三类A.简单:类型系数 0.6。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大透镜状、大脉状、长柱状及筒状,内部无夹石或很少夹石,基本无分枝复合或分枝复合有规律;B.中等: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系数 0.4。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透镜状、脉状、柱状,内部有夹石,有分枝复合;C.复杂:类型系数 0.2。矿体形态主要为不规整的脉状、复脉状、小透镜状、扁豆状、豆荚状、囊状、鞍状、钩状、小筒柱状,内部夹石多,分枝复合多且无规律。(3)构造影响程度分为三种A.小型:类型系数 0.3。矿体基本无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很小;B.中型:类型系数 0.2。有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C.大型:类型系数 0.1。有多条断层破坏或岩脉穿插,对矿体错动距离大,严重影响矿体形态。(4)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大致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种。各矿种不同稳定程度的厚度变化系数及类型系数见表 2。表 2矿体厚度稳定程度及类型系数表(5)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根据主元素品位变化系数划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三种。各矿种有用组分均匀程度具体划分及相应的类型系数值见表3。表3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及类型系数表2.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主要根据上述5 个地质因素及其类型系数来确定,具体划分为三种勘查类型:第Ⅰ勘查类型:为简单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2.5~3.0。主矿体规模大到巨大,形态简单到较简单,厚度稳定到较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到较均匀,构造对矿体影响小或中等。第Ⅱ勘查类型:为中等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1.7~2.4。主矿体规模中等到大,形态复杂到较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第Ⅲ勘查类型:为复杂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1~1.6。主矿体规模小到中等,形态复杂,厚度不稳定,主要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到不均匀,构造对矿体形状影响明显到严重。本规范把原来的 4 至 5 种勘查类型调整为 3 种。本规范的Ⅰ类型相当于原来的Ⅰ、Ⅱ类型;Ⅱ类型相当于原来的Ⅲ类型;Ⅲ类型相当于原来的Ⅳ、Ⅴ类型。(二)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规范对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只提出了原则意见。勘查工程的布置,一般是以一定几何形态的网格来控制矿体,并根据工程密度估算不同类别的资源/储量;勘查工程的布置还应考虑不同勘查阶段的衔接。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参考,本规范附录 D 之表 D.4 给出了 3 种勘查类型“控制的”资源/储量的参考工程间距(见表4)。这些数据仅是经验的总结,使用者必须结合矿床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程间距。表4 铜、铅、锌、银、镍、钼矿床勘查工程间距参考表注意:1.工程间距沿倾向钻孔指实际控制矿体的距离(斜距),坑道为中段高度;2.同一勘查类型中工程间距视矿床规模及复杂程度择优选用;3.当矿体沿倾向变化较走向稳定时,工程间距沿矿体走向可密于倾向。
地质样品取样要求
铜铅锌矿普查取样要求一、岩矿薄片、光片鉴定样品及标本采集1.样品规格:在地质填图中可根据地质需要布设和采取。
样品采集坚持具代表性和相对坚硬无破碎的原则。
采样规格3cm×6cm×9cm。
2.采样要求①沉积岩对工作区内各时代地层的每一种代表性岩石均应按地层层序系统采样,同时也要适当采集能反映沿走向变化情况的样品;有沉积矿产的地段和沉积韵律发育地段,应视研究的需要而加密采样点。
②岩浆岩在每个岩体中按相带系统采集各种代表性岩石样品,在各相带间的过度地段应加密采样点;对岩体的下列地段及地质体均应采集样品:析离体、捕掳体、同化混染带、脉岩、岩体各类围岩、接触变质带、岩体冷凝边等;对各种类型的火山岩,按其层序及岩性,沿走向和倾向系统采样。
③变质岩根据岩石变质程度按剖面系统采样,并注意样品中应含有划分变质带的标志矿物;对不同夹层、残留体(由边缘至中心)、各种混合岩应系统地分别采样。
④矿石应按不同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化期次、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的矿石,以及根据矿石中各有用矿物的相互关系,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相互关系等特征分别采集矿石样品。
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合变化大的矿体,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系统采样,以便研究矿石的变化规律。
在对矿石采集光片鉴定样品的同时,为研究其中透明矿物及其与金属矿物的关系,应注意适当采集薄片、光薄片鉴定样品。
当对各类岩石和矿石采集化学全分析样品,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品时,应同时采集岩矿鉴定样品。
应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征的标本,若小型标本不足以反映岩石、矿石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集大型标本;若采集定向标本,则应注明产状方位;采集极疏松和多孔样品时,可先用丙酮胶(废胶卷溶于丙酮制成)浸透岩石、矿石,待胶结干涸后再采集样品。
无特殊情况(如研究风化岩石、矿石),一般应采集新鲜样品。
对于岩石标本,有时可适当保留部分风化面,以便更好地再现它的野外直观特征。
3.样品的编录样品采集后,应在采样现场按采样目的,将欲切制成光片、薄片等部位,用醒目的色笔圈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第一章岩矿、标本、孢粉鉴定采样和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1、采样目的⑴采集岩矿鉴定样品是研究岩石和各矿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研究岩石矿物的变质、蚀变现象,确定岩石、矿物的名称,为研究矿床提供资料。
⑵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矿石氧化程度,划分矿类型,进行分带。
⑶配合加工技术试验,提供矿石加工和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
2、采样原则和要求所采集的样品应有的代表性。
要根据工作需要及岩放变化系统地采集,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标本亦应注意采集,以处研究其变化规律。
采集标本时要尽可能采新鲜的、并须做好野外描述工作。
3、各类标本的采集⑴采集标准标本矿区开展地质工作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套标准标本。
包括工作地区内所见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全部地层、岩石、矿物、矿石标本。
以便统一认识,统一名称。
标准标本是随工作的进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
⑵采集岩石标本在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中应按地层的层序及不同岩性逐层采取,注意岩相的变化以及采集和沉积相有关的标本。
对火成岩(侵入岩和熔岩)要从接触带至岩体中心或由内向外,根据岩相变化系统采取,并应注意岩浆分异和火山岩的特征。
对包体的同化以及蚀变现象也应采取必要的标本。
对变质岩,要在不同的变质带内采样,并注意标本中应含有划分变质带的标准矿物。
注意采集反映构造特征的标本。
小标本不能反映岩矿的特殊构造时,可根据需要,采取大型标本,如系定向标本需注明产状和方位。
(3)采取矿石研究标本采取矿石研究标本,要根据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矿物组份、结构和构造、蚀变深浅或变质程度、矿石和围岩的关系等特征进行采集。
对于矿石类型复杂,矿物组份变化大的矿订,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剖面系统采取,便于研究矿物的变化规律。
在采取加工技术样品的同时,需要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及岩石标本,用以研究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中各种矿之间的共生关系及其结构、构造,以及测定矿物粒度和含量,了解矿石与围岩的关系,对研究加工技术和矿石的可选性能提供资料。
有些矿床的氧化矿石与原生矿石的加工技术方法不同,需要由浅而深的采集矿石物相鉴定标本、采集物相分析样品,从而划分矿床的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
对已有系统的岩矿鉴定资料,分带情况比较清楚的矿床,专门的物相鉴定标本可以少采或不采。
4.采集标本的规格岩矿鉴定样品的块体积一般不小于3㎝×6㎝×9㎝(小口径岩心标本不小于岩芯直径的二分之一,长度不小于6㎝),结构不均匀岩石和有物殊要求样品应适当加大块样体积、松散和粉状样品一般不小于100g。
5.样品的登记、包装和送样要求采集岩矿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注明采样位置和编号,必要时可编制专门性图件。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并在标本上编号(涂漆等方法)以防混乱。
标本与标签一起包装,应注意不使标签损坏。
对于特殊岩矿标本或易磨损的标本,应妥善包装。
对易脱水、易潮解或易氧化的某些特殊标本应密封包装。
装箱时箱内应放入标本清单,箱外须定明标本编号及采样地区。
并在标本登记簿上注明标本放置的箱号。
应认真填写关样单,并注明岩矿产状、鉴定要求。
系统采送的岩矿鉴定样品,应附剖面或柱状图。
对某些化石标本和具有特殊现象的标本,为了便于室内外结合研究,尽可能附剖面或素描图。
岩矿鉴定样,一般需留手标本,以便校对鉴定成果帮助提高对标本的肉眼观察能力。
对某些岩石,矿石样品,需要磨制定向,定位光薄片者,应在标本上圈定明显标专,并在采样说明书(送样单)中加以说明。
二、孢粉鉴定采样1.采样目的在有植物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每个时期的植物不同,则相应地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花粉,通过鉴定岩石在沉积过程中所赋存的孢粉,从而确定地层的时代和进行地层的划分对比。
2.采样方法和要求一般要求在富含孢粉的未经变质或在轻微变质的岩层中采取,如:(1)灰色、暗灰色、黑色的含植物化石或炭屑的泥岩。
(2)灰黑色、暗绿色的砂质和泥质岩。
(3)灰色、暗灰色、黑色的细砂岩、粉砂岩等。
(4)红色岩石沉积岩系中要着重采其中的含有机质的夹层,如采取很困难时,也可采部分红层岩石岩石样石样品作试验分析。
(5)砾岩中只能采其胶结物。
(6)煤炭类:泥炭、褐煤、烟煤。
(7)原油和油层水。
(8)在震旦纪地层中应注意采集碎屑岩中的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化学沉积岩中的各种碳酸盐类岩石(白云岩、石灰岩)和硅质岩石(燧石层、燧石结核),以其中各种黑色至灰色和含色和沥青质的岩石分析效果较好。
(9)在中、新生化海相地层中灰色、黑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以及硅质岩、碳酸盐岩中均可取样。
(10)对火山岩类中的沉积夹层应注意采样,有时对凝灰质粉砂岩类也要采一此样品进行试验。
(11)从岩石变质程度看,不变质的最好,但板岩、千枚岩及其它浅变质岩中也可能含有少量孢粉,在缺乏化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一些样品。
采样要按剖面顺序采集,露头样品应剥除岩石风化面,在新鲜岩石中采块状样,在坑道或探槽中采样要自上而下,防止上面岩屑落入样中。
钻孔采样要注意上下层位,不能在层序混乱的岩心中采取,并要仔细排除外来泥浆和杂质。
在火成岩体附近不宜采样,应适当移动采样点。
样品需保持纯洁,采后立即用坚实的纸包装,防止现代孢粉混入。
3.采样间距要根据地层划分的需要和岩层含孢粉情况而定。
一般是逐层采样,要注意含孢粉情况、岩层的厚度和岩性变化。
在含孢粉多的地层中采得密些,含孢粉少的地层中就采取稀些;地层厚度小、岩性变化大时,样品就要采得密些,反之则采取稀一些。
只要所采集的样品能够满足解决某一地层时代即可。
在野外工作中如果能用化石解决问题的,可不采孢子花粉方法进行研究。
在采样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1)为了解决某一地层的时代,除在该层采样外,还应在其上下接触带附近采取适当样品。
(2)为了详细划分地层确定时代到阶,如岩层厚、变化小采样间距一般为5—10米,如岩层薄、变化大可为2—5米。
(3)为了在区测,普查工作中建立标准剖面,要选择地层出露完整、地层界限清楚、构造简单的地段,逐层采取孢粉样品。
(4)为了进行煤层对比,通常较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分层采样法,即将一个煤层按其煤层性质、厚度、结构分为若干小层,然后由下而上可按小层采样,一般间距为20—25厘米。
此外,对煤层中的夹矸及顶底板都要分别采集几个样品。
4.样品重置每件样品重为200克左右。
震旦纪地层中的砂岩,硅质岩及碳酸盐类以500—600克为宜。
泥炭和烟煤可减少到50—100克。
5.送样要求(1)每件样品必须详细填写标签,内容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岩石名称、野外初步确定的时代、产地及层位等。
(2)在送样时必须附有剖面图或柱状图、图中注明取样地点及层位。
(3)每件样品都须用清洁坚实的包装纸包好,防止样品混杂或几个样包在一起。
三、同们素地质年龄测定采样1.采样的目的是根据岩石、矿物中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母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衰变成为稳定的子体同位素。
通过对母体和子体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来确定地质年龄。
2.采样要求采集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样,必须明确测定的是原岩时代,还是变质时代、成矿时代或构造时代,不同的目的应采相应地质作用中形成的矿物进行测定。
样品必须在经过详细研究的地质体上采取:如岩体穿插关系、岩层顺序、变质欺次、成矿阶段等,根据目的要求确定采样对象。
测定原岩时代的样品,必须采自未受任何后期叠加作用(包括变质、热液蚀变、交代及同化作用)的新鲜岩石。
尽可能远离热液蚀变带,接触变质带、动力变质带和含放射性元素集中地带,不能包含有岩脉、捕虏体与析离体。
用于铀、钍铅法的放射性矿物和锆英石等付矿物,其中不能含有硫化物和方铅矿的包裹体。
若要测定区域变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构造变动的时代,则应采集在该种作用中形成的单矿物来测定年龄。
若采集的单矿物曾受多次后期地质作用,则所测出之年龄。
若采集的单矿物曾受多资扣期地质作用,则所测出年龄,既不能代表原岩的形成时代,也不能准确地代表某次后期地质作用时代。
3.选择测定方法(略)4.选择测定的矿物(岩石)5.样品的采集样品要求采取新鲜的基岩,最好在人工采石场、地下坑道或钻孔岩心中取样。
注意不能采取混合样品。
对全岩样品的采集,可以同时在同一岩体(同一地质条件)采集3—5个样品,单独作为该地质本的年龄测定样用以相互验证。
岩样采集后,一般均需挑选出所需的单矿物,野外加工时不宜将样品粉碎的太细,一般在0.25—1毫米粒度间较合适,具体适宜粒度视所选单矿物颗粒大小决定。
对于伟晶岩中的粗大晶体,可直接在露头上采选,不需破碎直接送出。
进行钾氩法测定的,要防止钾的混入,不能使用强酸、强碱处理,使用重液时不能用含有钾或铊的重液(如杜列重液、克列特里重液)。
选取单矿物时,可分别用则电磁选、重选、浮选等方法,最后在双目镜下挑选出所需矿物。
选出的样品要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如采用浮选时,应用热水把浮选的油剂洗掉。
烘干时切勿直接放在200℃以上火炉上灼烧,对沉积岩样品,烘烤温度不超过80℃。
野外实践证明,使用稍微粗糙和硬纸抖选云母是一种较好方法。
进行铀钍铅法测定的要防止铅的混入污染。
样品重量:钾氩法测定以云母为标准所需单矿物重量。
推测平行两次测定所需云送交实验室的云母地质时代母类样品重量(克)类样品重量(克)太古代1—3 5—6元古代4—5 8—10古生代8—10 15—20中生代15—20 30—40新生代40—50 80—100海绿石单矿物样重量与云母量相同,长石样重量可略低;角闪石、辉石样因含钾量低,需要重量约为云母重量的3—5倍。
在野外需采多少岩样才能满足上列所需要单矿物的重量,是由岩石中含所需矿物的多少所决定,一般重量在几公斤至拾几公斤即可。
全岩样送样重量一般在250—500克。
铀、钍、铅法测定所需单矿物重量:对沥青铀矿(指晶质铀矿)、独居石、锆英石三种各代表性矿物关交实验室的样品量(包括检查分析)不应少于1.5—2克。
其他如铀、钍元素作为混入物存在的含量低的样品,送样量则应增加。
铷锶法测定的单矿物样重量要求大于6克,全岩样大于20克(缩分后重量)。
6.送样要求送样时应有标签、送样单、并附小比例尺地质图(附标有采样位置的平面、剖面图)、薄片或光片有其鉴定结果。
送样单上应注明矿物或岩石名称、采样地点、属于那一个岩浆岩系,与围岩相互关系,地层层位,岩体产状以及推测的地质时代及根据,样品选取的流程情况,并应有负责样品质量的地质人员签字。
第二章化学分析采样1.化学分析采样的目的:是通过矿样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或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研究各组份间的相互消长关系和空间变化规律。
对于某些按物理机械能确定矿石质量的矿种,有时也需采集少量化学分析样品,用以检查其杂质含理和判明其矿物种属。
2.化学分析样品采取的原则:应沿着矿体厚度方向即沿物质成分变化最大的方向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