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练习五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77ee880eb6294dc886c25.png)
《练习5》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反映当今时尚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2、通过诵读,积累词语。
3、写好钢笔字,通过描红习字掌握语段整体的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4、练习口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语文与生活”里的“新词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交待本节任务
1、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习5。
2、创设情境:当今世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带
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劲歌劲舞视频文件)
二、学习“语文与生活”,认识新事物
1、引导学习第一部分。
过渡:刚才大家欣赏的这一段视频,就是近几年新出现的舞蹈,深受当今热爱时尚的青少年的喜爱。
可是中老年人却不喜欢,不信,你看——
(1)出示书中短文。
(2)自由读文,要读通读熟,读出感情。
说一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3)细心观察文中的丁大勇在干什么?(他随着电视手舞足蹈)
(4)理解“劲歌劲舞”的意思。
(特指风格粗犷、节奏强烈的流行歌曲和
现代舞蹈。
)
1 / 6。
五年级语文《练习5》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练习5》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50adeeeff9aef8951e064a.png)
7学生练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2.反馈。
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3教师略加讲解: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护公共的利益。
4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
5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
6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3.练习。
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3集体评议补充,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课 题:练习5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九册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教案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
具体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
中心词来写,使中心词的意思表达更具体、生动、准确。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2fd43e53a580216fcfed7.png)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1教学内容:P46—47第6—9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能看懂线段图,能利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基本上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练习指导1、P46.6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能一步求出问题吗?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小结。
2、P47.7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
评讲: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问题?你能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吗?怎样列式?为什么?3、P47.8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并要求画出线段图。
小结:两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4、P47.9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问:这题的线段图和前面的比有什么不同?先求什么?为什么?再求什么?小结。
二、课堂练习1、一辆中巴车可以坐25人,有80位同学坐车郊游,3辆这样的车够坐吗?2、桃树有2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学校买来了39只篮球,买来的排球比篮球的3倍还多4只,买来的足球有多少只?三、全课总结四、作业:P46—47.8、9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2教学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埃及金子塔图片,多媒体课件等;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1、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本,去埃及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数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难点:如何充分利用搜索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对金子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教材分析:《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5》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823840dd36a32d7375819a.png)
《练习5》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反映当今时尚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2、通过诵读,积累词语。
3、写好钢笔字,通过描红习字掌握语段整体的行款布局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4、练习口语交际,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语文与生活”里的“新词儿”。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交待本节任务1、导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练习5。
2、创设情境:当今世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劲歌劲舞视频文件)二、学习“语文与生活”,认识新事物1、引导学习第一部分。
过渡:刚才大家欣赏的这一段视频,就是近几年新出现的舞蹈,深受当今热爱时尚的青少年的喜爱。
可是中老年人却不喜欢,不信,你看——(1)出示书中短文。
(2)自由读文,要读通读熟,读出感情。
说一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3)细心观察文中的丁大勇在干什么?(他随着电视手舞足蹈)(4)理解“劲歌劲舞”的意思。
(特指风格粗犷、节奏强烈的流行歌曲和现代舞蹈。
)(5)联系上下文,理解这里的“新词儿”,就是像文中“劲歌劲舞”这类反映当今时尚生活的词语。
小结: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对于那些新事物,我们要正确理解它、接受它。
2、引导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新词儿。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新词儿。
(1)出示文中的新词儿。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新词儿。
(3)组内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4)教师点拨组内无法解决的词语。
(5)汇报交流成果。
教师小结:通过对这些新词儿的理解,我们知道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同步。
3、引导学习第三部分。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了书中新词儿的意思,你能说出几个新词儿吗?(1)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新词儿?(2)教师出示几个新词儿并解释其意义:给力雷人义工外卖(板书)。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5》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5》教学设计-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6ac5328ba1aa8114431d99b.png)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5》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了解一些生活中最新出现的词汇。
2、让学生通过诵读掌握一些表示说话时的情态的词语,积累以备用。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即兴演讲。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丁大勇和爸爸看电视时,爸爸对大勇的“劲歌劲舞”这个词表示不理解。
(2)学生读这段文字。
思考:什么是新词儿?(3)指名回答问题并说说新词出现的原因。
(4)引导学生小结: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新的词汇层出不穷,这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多留心,多学习。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它们的意思。
(2)学生试说这些新词儿的意思。
(3)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思考准备。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新词儿。
(3)总结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词义的来源,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说出这些词语的特点。
(4)同座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的大概用法和使用的语言环境)(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模拟一个语言环境,说一段话。
(3)集体齐背,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指出这是选自刚刚学过的课文《月光启蒙》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的匀称、合理。
(3)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体,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246e3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f.png)
2022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目标的性质。
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
3、船模型及相关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学过程:—、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练习五](https://img.taocdn.com/s3/m/a41079f9524de518964b7de0.png)
练习五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反应现代生活的“新词儿”,走进现代社会。
2:通过诵读,不断积累知识。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小小即兴演讲会。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重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练习五2.生齐读。
二、教学“语文与生活”1、第一部分。
(1)出示情景短文,让学生读通读熟。
(2)请学生结合文中插图理解“劲歌劲舞”的意思。
(特指风格粗旷节奏强烈的流行歌曲和现代歌舞。
)(3)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叫“新词儿”。
(就是像文中“劲歌劲舞”这类反映当代时尚生活的词语。
)2、第二部分。
(1)(多媒体出示新词)读一读这些词,因为它们都是新词儿。
(生用多种形式读)(2)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呢?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师小结:这些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第三部分。
(1)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看,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新词儿?(2)集体交流,师随手将词写在黑板上。
(3)生齐读这些新词儿。
三、教学“诵读与积累”1、(多媒体)出示12个成语。
2、学生练习流利地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集体交流,说说你理解的词语意思。
参考注释如下:娓娓而谈:形容说话不知疲倦、婉转生动。
夸夸其谈: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
信口开河:不经思索、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海阔天空:比喻想象、说话等无拘无束,不着边际。
老生常谈:原指老书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老话。
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论。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话。
拾人牙慧:比喻抄袭别人的言论或观点,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4、反复诵读,直至熟记。
四、教学“写好钢笔字”1. (多媒体出示钢笔字内容)师指导书写。
(1)指名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月光启蒙》。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注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每一行中的位置。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7916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6.png)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教学活动进程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的性质。
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X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期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X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五教案例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控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掌控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借箭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知道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
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知道“嫉妒、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怅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
5、引导学生课外浏览,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情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浏览《三国演义》中有关孔明借箭的内容资料。
2、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干资料。
3、船模型及相干的演示材料。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控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4、介绍文章的背景、人物。
教学进程:—、揭题激趣。
1.启示入题,了解出处。
《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
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第一要弄清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就产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5
一、看拼音,写词语。
(20分)
qiàn yì cù yōnɡ chú shīáo xiánɡ
()()()()
qiánɡ jiàn yì ràn xiū kuì hōnɡ lónɡ
()()()()
fānɡ fēi lián ménɡ xīn rú dāo jiǎo qì bù chénɡ shēnɡ
()()()()zhūn zhūn jiào huǐ shùn xī wàn biàn yì qì fēnɡ fā
()()()
二、选词填空。
(6分)
富饶富裕富强
(1)、改革二十几年来,农民生活()多了。
(2)、只有国家(),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3)、这是一片()的土地。
沉重沉着沉思沉寂
(1)、一位离开了大陆三十多年的台胞,回到祖国望着眼前的一切,陷入了()。
(2)、面对敌人的审讯,他面无惧色,()应战。
(3)、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要把它当成()的包袱。
三、成语填空。
(12 分)
出其不()见异思()肝胆相()息息相()
耀武扬()日新月()尽心()力情不自()
惊天动()差()人意谆谆教()()其无备
四、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
(12分)
(1)、唐代有许多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他们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2)、中国儿童报少年报小主人报做人导报等都是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报纸(3)、读了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辞一课后我非常感动我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高兴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4)、我喜欢文竹因为它四季长青无论春风炎夏无论秋雨寒冬它始终苍翠挺拔五、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即使……也……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既然……就……
1.刘胡兰()牺牲自己,()向敌人屈服。
2.船夫驾驶小艇时,()能操纵自如,()速度很快。
3.()工作难做,他()不会退缩。
4.你()懂得了这个道理,()要自觉遵守。
5.()考试时后悔不已,()平时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六、修改下面的病句(在原句上改)。
(4分)
1、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2、随地扔果皮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3、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三架飞机和两辆坦克。
4、星期天,王刚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七、排列下列错乱的句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
()工地上刚卸下一卡车水泥。
()三个人一个劲地盖,还差几袋没盖住就没有塑料布了。
()忽然,一滴雨打在小王的鼻尖上,呀,下雨了。
()雨哗哗地下开了,工地上的水泥全盖好了。
()小王一看,急忙跑回宿舍,抱出自己的雨衣盖在水泥上。
()小王和小李奔到工地上,帮助材料管理员盖上塑料布。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4分)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问”常常是,是。
2、有了问题,可请教别人。
你可以请教,也可以请教。
只要他确实能,,不管他,,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
3、“人间四月芳菲尽,”这个诗句出自朝诗人
写的。
你还学过他写过的哪些诗,请默写其中的一首:。
4.“首长,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报告,这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指。
从中可以看出,科马洛夫具有
高尚品质。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分)
芭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树。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
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
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
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
”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的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
”“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
”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
”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坐在桌前批作文。
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
”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
”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1)、在第2 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2分)
(2)、按要求写词语。
(2分)
写近义词:厉害——哺育——
写反义词:枯萎——和蔼——
(3)、请根据短文内容提一个问题,并试着自己回答。
(4分)
(4)、文中分别用“老芭蕉”和“小芭蕉”比喻什么?(2分)
(5)、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什么精神?(2分)
(6)、写几句赞美你身边的老师的话。
(4分)
十、《亲近母语》第9、10单元阅读测试题。
(5分)
(一)、选择题:
1、()写的儿童诗,浸润着美,充满了爱。
在他的诗中,人与各种动植物友爱相处,人
与自然融为一体。
①臧克家②艾青③金波
2、“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是()写的一首小诗。
①巴金②冰心③程玮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1、《白色的塔》中,不许我们搭车还骂我们的是那个小伙子。
()
2、那遥远的白色的塔其实就一座蒙着帆布的井架。
()
3、羚羊木雕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礼物。
()
等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