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二物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八年级物理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八年级物理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9月30日组织开展了八年级物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各备课组针对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某一章节进行集体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以下是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XXX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难点:XXX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组选派一名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教师A授课内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力学基本概念》教师A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A对学生的回答缺乏针对性,未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教师B授课内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B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B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效果较好。
3. 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结束后,各备课组进行教学研讨。
教师们针对观摩课的教学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1)教师A课堂观摩点评:教师A的课堂氛围较好,但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不足。
建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2)教师B课堂观摩点评:教师B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但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教学经验分享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1)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物理(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主题: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2)备课时间:2022年3月10日(3)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4)备课过程:首先,教研组长对本次备课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备课的主题和目标。
接着,全体成员对摩擦力这一章节进行了深入研讨,分析了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等。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5)备课成果: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形成了以下教学设计:①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②教学重难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探究方法。
③教学过程:a.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c.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d.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观摩(1)观摩主题:摩擦力实验课(2)观摩时间:2022年3月15日(3)观摩地点:八年级(1)班教室(4)观摩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5)观摩过程:本次观摩课由我校物理教师王老师主讲。
王老师以生活实例引入摩擦力,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王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观摩结束后,全体成员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6)观摩成果:通过观摩王老师的实验课,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①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探讨物理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首先,由备课组长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接着,各位教师就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
(1)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牛顿第三定律,即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特点,掌握力的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掌握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规律。
2.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4)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2.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力的作用效果。
3.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教学手段1.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作用与反作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力的作用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位教师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1)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3. 设计趣味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现象。
(2)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 加强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步骤。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完整初二物理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的、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三、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由于抽象度比较高,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1.学生基础不一样,教起来重难点不好把握。2.学生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
对策及措施: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2.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Fra bibliotek主要内容: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是关于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的备课研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突破,课件、视频资源的最优化和共享,习题精选精编精练。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初二物理下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初二物理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探讨初二物理下册教学策略与方法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策略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针对初二物理下册教材的特点,老师们共同研讨了以下教学策略:(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注重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成绩。
2. 教学方法研讨针对初二物理下册的教学方法,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结合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
3. 教学经验分享在教研活动中,部分老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1)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利用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3)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面;(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教学反思与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们进行了反思与改进:(1)针对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辅导;(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成绩;(3)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全体教师对初二物理下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活动建议1. 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2. 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提高教学效果;3. 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初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初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目标本次初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目标是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学科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1. 分享教学经验各位老师按照学科教学大纲,分享自己在物理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使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方面。
2. 探讨难点和疑惑各位老师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提出,其他老师可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如何更好地教授力学中的平衡、力和压强等概念,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和电路等内容。
3. 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各位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教学改进意见,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分工合作,共同备课针对初二物理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教学经验,分工合作进行备课。
每位老师可以选择一到两个章节进行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活动成果1. 教学方案的共享在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将自己备课的教学方案进行整理和归档,并通过学校内部教学平台进行共享,供其他老师参考和借鉴。
2. 教学改进意见的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人员将整理和总结老师们在活动中提出的教学改进意见,并形成备课研讨报告,提交给学科组长和年级主任,以供学校教学改进的参考。
3. 教学资源的共享在活动中,老师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收集和整理的物理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验设计、习题集等。
通过共享,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资源的整体质量和丰富度。
四、活动反思和展望通过本次初二物理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老师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还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难点和疑惑,并提出了教学改进意见。
活动的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本次活动也展示了老师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能力。
希望今后能继续开展类似的教研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初二物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初二物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摘要:
1.备课背景与目的
2.教学内容概述
3.教学策略与方法
4.课堂评估与反馈
5.备课总结与反思
正文:
初二物理集体备课记录表
一、备课背景与目的
为了提高初二物理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在本周进行了集体备课。
本次备课旨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概述
本次备课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有:力的作用、运动与力学、能量转化等。
这些知识点是初二物理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理解自然界现象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1.导入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为课堂内容做好铺垫。
2.讲授法:系统讲解重点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物理规律。
3.互动式教学:设置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4.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
四、课堂评估与反馈
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检查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3.课后作业:布置针对性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五、备课总结与反思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4.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初二物理下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参与人员:全体初二物理教师活动主题:探讨“初二物理下册教学策略与方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二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组织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讨论、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初二物理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师们针对“初二物理下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梳理了教学重难点。
(2)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如实验演示、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等。
(3)教师们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2. 课堂观摩与评课(1)由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全体教师参与听课。
(2)课后,教师们对公开课进行了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就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3. 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1)教师们针对初二物理下册的教学内容,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教师们就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3)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师们针对本学期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2)教师们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三、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收获:1. 教师们对初二物理下册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重难点。
2. 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3. 通过课堂观摩与评课,教师们发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八年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至16日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第一天,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
首先,由备课组长介绍了本次备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了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随后,各备课组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确定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教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改进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天,全体物理教师进行了教学观摩。
观摩课由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展示。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仔细观察,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课题为“牛顿第一定律”。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课题为“电路的串并联”。
李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在课堂上,李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三节课由王老师执教,课题为“光的折射”。
王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
3. 专题讲座观摩课后,教研组邀请了市教科所物理教研员王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王教授以“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活动记录活动日期:XXXX年XX月XX日活动地点:物理教研室参与人员: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全体成员一、活动开场本次备课组活动的主题是“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首先由备课组长李老师进行开场发言,强调了物理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二、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内容讨论:各位老师分别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认为的重点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讲解这些重点,使之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
2. 难点内容讨论: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点,老师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课堂上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障碍。
3. 教学方法分享:在教学方法上,各位老师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建议。
例如,采用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物理现象,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备课组活动总结在活动的最后阶段,备课组长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各位老师在探讨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指出今后应更多地开展此类交流活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活动反思与展望通过本次备课组活动,老师们对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五、活动附件为了便于交流和回顾,本次活动还特意准备了以下附件:1. 重点与难点知识汇总表:包含了大家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2. 教学方法分享记录:详细记录了各位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心得体会和建议。
物理教研组活动记录初中(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与创新教学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与创新教学研讨”的活动。
2. 活动流程(1)实验演示:由教研组长陈老师进行物理实验演示,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分组讨论: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陈老师的实验演示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经验分享: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经验分享,总结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3. 活动内容详细记录(1)实验演示陈老师首先展示了“探究物体受力情况”的实验。
实验原理是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拉力,通过改变拉力大小,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陈老师详细讲解了实验操作步骤,并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分组讨论在实验演示结束后,教师们分组进行了讨论。
各组针对实验演示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①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需要准确,建议使用刻度尺进行校准。
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以便分析受力情况。
③为了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尝试改变实验器材,如使用不同形状的弹簧测力计。
(3)经验分享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总结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①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效率。
②针对不同学情的班级,要合理调整实验难度,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实验。
③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工作要求:①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第一篇: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1 内容:自主学习计划:1.初二物理备课组今年集体用自主学习教学法。
2.学案编写模式讨论,指定。
在学案里面应加入基本知识,把课堂上教师要讲解的知识编在学案的主要知识里面。
编在学案中的题的题量要大一点,题的难以程度要小一些,让学生感觉到通过自学能学会,有一种成功感觉,这样能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下周重点: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对策,把共性的问题拿到下次备课时提出来共同商议解决。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2 内容:本章内容考试的安排:考试题目要简单一些,平时学案上的题目也要加进去一些。
这样以来学生就知道上课要看学案上的练习了。
为了让教师了解自己所教的班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师改自己所带的班的试卷。
考试时间安排在十月九号(周二)第八节,初二年级统一考试。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3 内容:自主学习计划:1.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l内容简单的学生还可以自学学会,可较难一点的知识学生就自己看不懂。
2.要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感觉课时不够用。
3.解决办法:1。
刚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多讲一些知识,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讲授的部分就越来越少。
对于不会的题目知识,教师要重点多讲解一下。
搞清楚学生学不会的原因是学生学不懂还是根本没有去学。
本节课发现上节课的内容不懂就在开始上课时及时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案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课本做学案上的题目。
已经解决的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感觉到困难的部分的处理方法,教师重点精讲。
4.下周重点:继续体会自主学习,发现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拿到下一次备课时解决。
5.已经解决的问题:学案的编写模式: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学案编写模式。
题量和题的难易程度。
初二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4 内容:期中段考安排: 1.考试内容.上课照常,不能因为段考而终止上课来复习,因为时间太紧.2.考试出题人员: 轮流出题本次考试出题人员:蒋海东3.要求: 1.难度适中,题量合适,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2.试卷题类型选择题(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3.满分为100分4.11月七号出题结束,并让全组成员审题,修改.4.教学方面:1.统一现在的教学进度,进度慢的要快一些.2.徐老师谈教学方法,上课既做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练习.讲不完的练习就把答案告诉学生.集体备课情况记录5 内容:1.学习初中物理课标。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学科物理模块初二物理第三章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温度参加教师马国林顾月兰马海龙李小成主讲人:李小成备课目标1、本课是《物态变化》的第一节,通过实验,体验不能凭感觉判断温度,从而引出温度计的教学,教师组织各活动小组观察和了解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学摄氏温度的有关知识,通过同学“播报天气预报”,练习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体现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2、通过实践活动,练习测量水的温度,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刻度范围。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学生动手实验,领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通过生活场景在课堂重现,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兴趣和能力。
3、虽然本节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也作为一个重点。
集中交流研讨典型发言马国林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天气气温的对比引入新课,比如:今天的天气是不是很冷啊?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教室里的温度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今天外面的温度是多少?(不知道)你想知道吗?(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内容的流程:温度的概念-----温度计-------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使用-------体温计。
马海龙老师:建议从一年四季天气变化引入,比如:海口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四季分明,气温变化有规律——冬天冷夏天热。
这段时间海口的天气和前段比,有什么变化?学生:变凉了。
老师:变凉了说明温度降低了,温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温度。
(板书课题:温度。
)李小成老师: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对温度的认识与教材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基本吻合,教学中不必进一步解释。
教师在本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的描述概念。
我们可以简单的引入,如: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顾月兰老师:这节课重点是温度计的使用,对于温度的引入,我也觉得通过天气的变化引入新课。
八下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八年级物理备课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八年级物理教学策略及课程改革四、活动参加人员:八年级物理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
2. 各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3.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实施。
5.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
六、活动记录:1. 教研组长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八年级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八年级物理教学策略。
2. 各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在交流环节,各教师纷纷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的教师认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教师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探讨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时,教师们普遍认为,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力学、热学等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2)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注重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们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针对力学、热学等抽象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2)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开展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4)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学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XX中学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探究“摩擦力”现象四、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物理教师对“摩擦力”教学的认识和理解;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摩擦力”教学的有效方法;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持人:XX老师(2)内容:对“摩擦力”这一章节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3)讨论要点: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② 教学重难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计算;③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实验探究、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
2. 课堂教学展示(1)展示教师:XX老师(2)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教学过程:① 情景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②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③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摩擦力的影响因素;④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3. 教学反思与交流(1)主持人:XX老师(2)内容:针对课堂教学展示,教师们进行教学反思与交流。
(3)讨论要点:①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②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③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4. 教学经验分享(1)主持人:XX老师(2)内容: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摩擦力”教学经验。
(3)分享要点:①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②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③ 教学评价的制定与实施。
六、活动总结:本次初中物理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与交流、教学经验分享等环节,教师们对“摩擦力”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以下为活动总结:1. 教师们对“摩擦力”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2. 教师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 教师们学会了如何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4. 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物理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策略探讨四、参与人员:初中物理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致辞2. 专题讲座:实验课教学策略3. 分组讨论:实验课教学实践分享4. 集体研讨:实验课教学问题与对策5. 总结发言六、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致辞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初中物理组举行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实验课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本次活动的流程。
2. 专题讲座:实验课教学策略(1)讲座主题:实验课教学策略(2)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首先强调了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实验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接着,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实验课教学策略:一、实验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实验课教学目标应遵循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实验内容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既要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又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实验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四、实验课教学评价的改革实验课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环节在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就实验课教学策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对今后的实验课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 分组讨论:实验课教学实践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课教学实践。
(1)分组情况我们将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小组一: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小组二:实验课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小组三:实验课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2)讨论内容各组在讨论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内容:一、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1. 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不准确对策: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物理集体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参与人员:全体物理教师四、活动主题:新学期物理教学研讨五、活动内容:1. 新学期教学计划交流首先,由各年级物理教师代表就本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交流。
各年级教师分别介绍了本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的情况。
2. 教学方法探讨针对新学期教学,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3)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4)如何加强实验教学?(5)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一些讨论成果:(1)提高物理课堂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教学资源分享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验器材、习题等,以便大家相互借鉴和学习。
4.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们对本学期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下是一些反思与改进建议:(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2)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六、活动总结本次物理集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交流、讨论和分享,教师们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物理教研组活动记录八上(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工作也正式拉开序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物理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研讨”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教学经验分享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张老师首先分享了他在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中的经验。
张老师指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基础,但同时也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这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老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
2. 教学方法探讨接下来,教研组教师们就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老师认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老师则认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
3. 教学评价研究针对教学评价,教研组教师们也进行了研究。
赵老师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老师则认为,教学评价要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张老师反思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时过于注重知识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李老师则反思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表示今后将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效果。
5. 制定教学计划最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制定了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按照计划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效果。
八年级物理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三、活动主题《力学基础》单元教学研讨四、参与人员八年级全体物理教师、教研组长、教务处负责人五、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1)案例一:《力的概念》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
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力的概念。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力的认识。
讨论要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3. 如何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案例二:《牛顿第一定律》主讲人:李老师李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通过讲述牛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讨论要点:1. 如何运用故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如何利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3.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2. 教学方法研讨(1)讨论教学方法讨论要点:1. 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2.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如何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交流教学心得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心得: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评价探讨(1)讨论教学评价方式讨论要点:1. 如何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2. 如何运用实验报告、课堂作业等手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3. 如何开展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2)交流教学评价心得各位教师分享了以下心得:1.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 注重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水元万佑松熊良峰
1.重难点不好把握
2.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比较弱。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2.精选习题
3.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由于抽象度比较高,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辛冲街第一中学八年级集体备课活源自记录戴水元万佑松熊良峰1、八年级学生刚学物理,对兴趣的培养。
2、初二物理力量薄弱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2、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是关于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2节的备课研讨: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突破,课件、视频资源的最优化和共享,习题精选精编精练。
其中《机械运动》中单位换算、刻度尺的估读,秒表的使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动手实验和习题和图片进行学习。
1.学生基础不一样,教起来重难点不好把握。
2.学生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2.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是关于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的备课研讨:教学设计中重难点的突破,课件、视频资源的最优化和共享,习题精选精编精练。
本节内容以日常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得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并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同时对“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吗?”的教学时,不要使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产生片面的认识。本节内容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3、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三、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假定该物体不动;
3、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有变化则是运动的,无变化则是静止的。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戴水元万佑松熊良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戴水元万佑松熊良峰
1.重难点不好把握
2.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比较弱。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2.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
3.提前认真到实验室做准备。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一、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者。
二、参照物
1、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的、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