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变化

江西省吉安师范学校彭尾才

一、村落的形成过程—原始居住地

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防疾病,以便更好地生活。在原始社会,由于经济生活极其简单,靠狩猎、捕鱼、采集等生存,人们的居住地还不能称其为聚落。

史前时代,人们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人类的居住地是非定居式的,那时的村落也是不固定的、流动的,是以家族为单位的散在居住;采集经济时代,人们学会就地取材建立了简陋的住宅,如利用石灰岩、黄土等易穿凿的地区修建的穴居、巢状树居等。石器时代,人们为了很好地捕获大型野兽,如野牛、野鹿等,或者为了自身防卫,人与人发生了社会联系,穴居、巢居等比以前密集,也就形成了早期的简单村落。

二、村落的发展—古代村落、近代村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人类逐渐转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居住条件也有很大进步,建立了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房屋,村落的条件和固定性增高。

氏族社会时期,经济自给,为了防备经济住所被侵袭,便于与其他集团、部落斗争,人们互相结合成较大的集团,为了防风、防野兽筑起墙垣;为了便于管理,还建立了简单的行政中心。这一时期有的村落的规模相当大,如约6000年以前的西安半坡村氏族公社的村落,内部就包括了居住区、制陶工场和公共墓葬区三部分。居住区有40多座房屋紧排在一起,大的有60—150平方米,小的有10—20平方米。房屋中间还有一个火塘,供取暖、煮饭、照明等用。但是,在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有季节性的游牧,住宅也随季节而转移,因此,其村落还是散在的、不固定的。

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聚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手工业的城镇。村落以农牧渔业为主,如西欧的东南部,因开放的耕地而形成的村落具有块状、街状、环状、以集会的广场为中心的集村等特点;干燥地区出现了集中于河流附近、泉水旁边,从事灌溉农业的农村、牧村;拉美地区因有许多大的种植园,村落以农场主的住房为中心。

近代,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世界各国、各地区村落的悬殊也很大。如英国、法国一些古老村落,中间有开阔的中庭,有围墙,且以一户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其他住房、农具房、畜舍、收藏室等,围墙外又有牧场、庄稼地、果园等。西亚地区阿拉伯的传统村落是以带葱头形高头塔的伊斯兰寺院为中心,并且有广场,住房多为石头和瓦造的无窗小屋。

三、村落的变化—现代村落

现代社会,因经济的大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世界新工业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推动各国陆续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大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村落的格局规划也随之改变。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原来的小木屋被现代化的庭院、小洋楼、别墅所代替,多数农家有汽车库、现代化的农机储藏室。连通的道路都是水泥路或柏油路,每个村庄就是一个个现代化的城镇,且村落的布局规划向着科学、生态、环保发展。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最发达的国家,其农村聚落大部分都经过规划,在大农场中间布局现代化的住宅区。如俄亥俄州的代顿附近有一个大农场,就在50多公顷耕地的一角,建有现代化的农村住宅区,有设备齐全、装修较豪华的起居室、储藏室、车库、农具室、各种畜舍、饲料储存库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变化,村落的变化也是可观的。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大

多数土路改成了柏油路、水泥路,村落沿路或沿河建设。如江苏的苏南、苏中地区很多地方进行了集体规划,在沿路或沿河建起一排排的小洋楼,集体安排供电、供水、供气(煤气、暖气)、通宽带、网线、有线电视等(当然,有一些古老民居任然保留下来)。有的还建有简单社区,村落布局规划日臻完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落有很多变成了一个个小城镇。四、我国村落的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村落的发展有几种趋向:

1、村落经济组织与社区整合是大方向,村委会等同于城市的社区,负责一个或几个村落的

各方面农事调度和经济、文化、环保等的安排。

2、对村落布局和规划与城市一样也实行功能分区,如:居住用建筑地(包括住房及院落),

公用建筑地(祠堂、仓库、学校、村办公室、卫生所以及娱乐性建筑),水井,打麦或晒谷场地,道路,墓地(多在村外)。

3、“城中村”—村落终极趋向。在很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出现的、已经转为以从事工商业

为主的村落,是城市地域扩张的一种自然延伸,类似于北京的“浙江村”、“韩河村”,其生活和工作都很城市化,只是房子矮一点、商业气氛淡一点而已。但广州市附近的“城中村”就在繁闹的市中心区域,每个“城中村”就像在方圆几千米人为制造的一个整体高达40多米的“水泥巨物”,就是一个城中城。

还有提倡民主村落、文化村落等。村落的发展变化逐渐使村落中的“庄稼人”变成“社会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