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同文化》教学参考

课文说明

本文介绍了北京的胡同与城建格局的关系以及它的特点,介绍了生活在这些胡同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与处世心态,即所谓胡同文化,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眷恋以及对它们即将消失的无奈与惆怅。

全文共有15段,各段内容及要点如下:

第1段:写北京的胡同与城建格局的关系。要点有:

北京城建格局的特点: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北京的胡同与城建格局的关系: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还附带说到“四方四正”对北京人生活与思想的影响,为后文铺垫。

第2段:介绍胡同的取名。

本段运用了分类举例的方法。对确知来历的说得比较肯定;对不确知来历的用“据说”、“大概”引领,行文很注意分寸。

第3段:介绍胡同的大小及数目。

介绍大小,举胡同名为证;介绍数目,引北京人的俗语。

第4段:介绍胡同的特点,离闹市很近却很安静。

介绍胡同离闹市很近,举生活实例;介绍胡同安静,举北京特有的走街小贩的招徕声。“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一句,化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意,更加突出了北京胡同的“静”的特点。

第5段:强调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是过渡,从写胡同过渡到写胡同文化。

第6段:指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以北京人“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为例,指出即使居住条件已经很差了。也“舍不得‘挪窝儿’”。

第7段:补充介绍北京人虽封闭,却也很讲究处街坊。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处街坊”不过就是讲究个“礼数”,除一般性的交往之外,主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第8段:写北京人易于满足。

从生活中的“吃”入笔,用“知足”“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可以待姑奶奶”直至“嘿”的递进描述,写出了北京人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举“见过世面”的老人的话,突出他们的自满自足的精神。

第9段:写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以“闹学生”、“过学生”为例,突出北京人“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处世态度。

第10—12段:突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其中:

第11段,举《八月骄阳》中的对话来证明“忍”;第12段,举两位“老北京”的话来证明“忍”。

第13段:从居民住房已残破不堪,有些胡同已有名无实角度,指出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第14段:指出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在消失。字里行间充满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眷恋以及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即将消失的无可奈何。

第15段:与胡同“再见”,表达了无限怅惘之情。

课文的基本思路是先写胡同,再写胡同文化,最后写胡同和胡同文化在消失。据此,本

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段):写北京的胡同与北京城建格局的关系以及它的名称来源和特点。

第二部分(5—12段):写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及文化心态。指出他们的封闭知足,不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第三部分(13—15段):写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正在消失,表达了怀旧眷恋之情和无可奈何之感。

(如果认为第1段段末有“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一句,从而把第1段看成是全文的总说段,因而把它单列为一部分,也言之成理。)

本文的语言以直白质朴为主,也间或使用带有古诗词韵味的典雅句子。既有北京的地方特点,又不过于地方化。读来感觉清新自如,极富韵味。例如:

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这句用“知足”“不错”“那还有什么说的”(即“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以待姑奶奶”和一个“嘿”字构成的递进关系,生动地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心态。其中那个“嘿”字尤为精彩,把北京人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就惊叹不已的知足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②“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这句中“睡不着眯着”的说法,把北京人遇到不如意时被动忍耐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先称赞“这话实在太精彩了”,接着拆分原句,带着解释再重复一遍,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最后用“真有你的”总结,把感叹有加的情态表露得清清楚楚。

③西风残照,衰草离坡,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句采用四个四字句,节奏整齐;句内的平仄又中规中矩,读来音韵和谐;遣词造句又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渲染悲凉感伤情绪的用语,从而很好地烘托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④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虾蟆陵和乌衣巷都是诗词中常见的古都繁华之地,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用这两个地名类比,更能表现出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消失的惆怅、无奈。

教学建议

方案一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导读题如下:

1文章标题是“胡同文化”,可是起笔却是从北京的城建格局写起,这是为什么?

(为引出胡同与北京城建格局的关系)

2北京的城建格局有什么特点?胡同在北京城建格局中起什么作用?

(详见“练习设计意图及参考答案”)

3本文介绍了有关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是怎样介绍的?

(第1问见“练习设计意图及参考答案”,第2问见“课文说明”)

4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思想状况和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

(第1问见“练习设计意图及参考答案”,第2问见“课文说明”)

5对于北京胡同的衰败和没落,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1问见“练习设计意图及参考答案”,第2问见“课文说明”)

(二) 梳理文章思路。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是沿着怎样的思路组织文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