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藻与控藻技术
除藻与控藻技术
除藻与控藻技术
除藻与控藻技术
对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的去除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针对目前使用的除藻与控藻方法,提出了适合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控制的可行方法.物理法和化学法是除藻技术的直接手段,而生物法是通过生物对藻类的控制来达到控藻的目的.
作者:过龙根 Guo Longgen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刊名:中国水利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06 ""(17) 分类号:X1 关键词:除藻技术控藻技术水域生态系统。
水体藻类防控技术
水体藻类防控技术
水体藻类防控技术是指针对水体中过度繁殖的藻类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术方法。
藻类的过度繁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污染,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体藻类防控技术:
1.机械除藻:利用机械设备,如捕捞船、刮板等,将水体中的
藻类物质捕捞或刮除,以减少藻类的数量和污染物的累积。
2.生物防控:引入或增加水体中的天敌生物,如其他浮游生物、浮游动物、鱼类等,来控制藻类的繁殖和生长。
3.化学防控:使用化学物质,如杀藻剂、氧化剂等,来直接杀
灭或抑制藻类的生长。
这种方法常应用于藻类暴发事件的紧急控制,但使用需谨慎,以免对水体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4.生态修复:通过改善水体的环境条件和生态系统结构,促进
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而减少藻类的繁殖。
这包括改善水质、增加植被覆盖、恢复湿地等手段。
5.管理控制:制定和执行相关管理措施,如定期监测水体状况、控制污染源、限制养殖、加强环境治理等,以减少藻类的滋生和扩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水体的藻类防控策略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防控。
此外,藻类防
控工作需要与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综合考虑,以达到有效的防控效果。
防止鱼缸长藻的方法
防止鱼缸长藻的方法
防止鱼缸长藻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控制光照:藻类的生长与光照密切相关,因此减少鱼缸的光照时间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
避免将鱼缸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同时也要避免使用过强的灯光。
2. 保持水质清洁:保持水质清洁是防止鱼缸长藻的关键。
定期更换水,并使用过滤器等设备来维持水质的稳定。
3. 控制营养盐:藻类的生长需要营养盐,因此要控制鱼缸中的营养盐浓度。
避免过量施肥或使用过多的有机物。
4. 使用除藻剂:除藻剂可以有效去除鱼缸中的藻类,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以免对鱼类造成影响。
5. 生物防治:使用一些可以抑制藻类生长的生物,如鱼类、虾类、螺类等,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
6.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清除底部的废物和藻类,也是防止鱼缸长藻的重要措施。
可以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或手工清除。
以上是防止鱼缸长藻的常见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防止鱼缸长藻。
绿藻防控方案
绿藻防控方案背景绿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生长迅速,容易在水体中繁殖,形成水生植物堆积物,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此外,绿藻还能够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氧气含量降低,影响鱼类生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绿藻防控方案,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绿藻防控方法物理方法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绿藻。
常见的方法包括:•真空吸附:利用真空吸附器将水体中的绿藻吸附到吸附器中,再用其它方法将绿藻处理掉。
•水控片:将水控片放入水体中,水控片中的药剂能够抑制绿藻的生长。
•手工捞除:利用捞网、手工等方法将水体中的绿藻捞出来。
物理方法的优点是处理过程对环境无污染,但处理效率相对较低。
生物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天敌、竞争植物等生物手段控制绿藻的生长。
常见的方法包括:•水生植物:合理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能够减少养分,降低绿藻生长的速度。
•水生动物:鱼类、龙虾等水生动物能够食用绿藻,起到控制绿藻生长的作用。
•生物制剂:使用细菌、微生物等制剂能够抑制绿藻的生长。
生物方法需要长期维护和管理,但相对于物理方法来说,其处理效率高,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化学方法化学防治方法是利用化学剂和药剂杀死绿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氧化剂和消毒剂等药剂会影响水生态环境和水生物生存。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雄性激素类:这是一种常用的药剂,通过抑制绿藻的生长,达到控制绿藻的目的。
•消毒剂类:常见的消毒剂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等,可以通过杀菌、消毒等方法杀死绿藻。
•氧化剂类:如过氧化氢、臭氧等,能够杀死绿藻,并迅速分解为无害物质。
化学方法处理效率较高,但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需谨慎使用。
结论不同的绿藻防控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综合来看,生物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环保性,可作为首选方法。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环境等条件来进行选择。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鱼缸藻类生成及控制方法
鱼缸藻类生成及控制方法鱼缸中繁殖藻类有很多的种类,藻类植物是破坏鱼缸生态环境,影响鱼儿、水草成长,降低鱼缸欣赏价值的原因之一。
对于清除不同藻类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下面介绍几种清除鱼缸藻类的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
鱼缸出现藻类常见原因1、鱼缸中的藻类滋生主要是由于水中过盛的营养物质而引起的。
2、当营养物质、氮、磷和有机碳是过盛造成的,这些过剩营养物质超过了水体和过滤系统的自净能力,同时为藻类生长创造了无比优越的环境。
3、特别是在光照充足合理的情况下,藻类生物会繁殖生长的更为旺盛和频繁。
鱼缸中最为常见的藻类生物有,绿水、膜状藻、丝状藻、青苔、黑毛藻、矽藻等等。
4、绿水主要是水中累积有过量硝酸盐及磷酸盐而快速的生长繁殖。
5、膜状藻常出现在新缸或者频繁换水的水族箱中,它会抑制水草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使水草生长不良。
青苔在未优养化至高度优养化的水质中均能生长。
控制鱼缸藻类生长的方法1、藻类能在水中迅速繁殖生长,藻类会消耗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水质环境中的PH值迅速上升,大量的死亡藻类会消耗掉鱼缸水环境中的大量氧气,从而破坏鱼缸的水质环境,影响水族类生物的成长。
2、当鱼缸出现大量的藻类时,养殖者可以调节好水的硬度、调节水温、稳定池水的pH等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3、常在水中有足够余氯的情况下,藻类繁殖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同时,可以选择专用的除藻剂结晶硫酸铜,去合适的量,然后让其溶于水中,等待水呈现蓝色。
这种专业的药剂极易溶于水,并且除藻的效果非常的好。
4、当发现鱼缸大量的繁殖藻类生物是,养殖者有必要为鱼缸更换新水,并且清洗鱼缸,将鱼缸壁上的藻类生活清除干净,以此方法来清除水草。
5、同时,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还要定期的做好水质清洁工作,有必要定期的进行除藻,减小鱼缸出现大量藻类繁殖的机率。
水族缸不同藻类有效清洁方法1、青苔:主要生长在水族箱玻璃或缸中石块表面上绿色的膜片状藻类。
这种青苔可以使用像小精灵、黑线飞狐、白玉飞狐等鱼类进行清除。
水产养殖杀有害藻的方法
水产养殖杀有害藻的方法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包括赤潮藻、浮游藻和藻类水华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杀除有害藻的方法:
1. 物理方法:
- 筛选:使用细孔网格的筛网将有害藻筛除,适合对浮游藻进
行控制。
- 曝气:通过增加水中氧气浓度,增强水体对藻类的协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藻的生长。
2. 化学方法:
- 使用杀藻剂:选择适用于特定有害藻类的杀藻剂,如硫酸铜、漂白粉等。
但需注意杀藻剂的使用量和浓度,避免对养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 利用植物提取物:例如赤潮藻常用的聚酮类物质可以通过植
物提取物进行控制。
3. 生物方法:
- 利用控制物种:引入天敌、竞争物种或趋光性动物来控制有
害藻类的生长。
例如引入食肉性动物、甲壳类动物等来控制浮游藻。
- 利用高效微生物:某些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和吞噬浮游
藻的方式控制水体中的有害藻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有害藻类可能对上述方法的敏感性和适用性有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避免对养殖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同时,
预防和控制措施应与良好的养殖管理相结合,以减少有害藻类的生长和繁殖。
池塘中有害藻的防治方法
池塘中有害藻的防治方法池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水体,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池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害藻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危害。
有害藻类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腐败臭味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治池塘中的有害藻类。
一、物理防治方法1、机械除藻。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只需要利用人工或者机械将水面上的藻类捞出来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池塘面积不大、藻类生长比较密集的情况。
2、水流清洗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水流将水面上的藻类冲刷下去,可以采用喷泉、泵水等方式进行清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清洗过程中需要保证水流的方向,否则会将藻类冲到池塘的某一侧面,进而导致藻类在该位置再次生长。
二、化学防治方法1、草鱼、鲢鱼等鱼类。
这些鱼类喜食藻类,可以将藻类作为它们的食物。
将这些鱼类放入池塘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藻类的数量。
2、使用杀藻剂。
杀藻剂是一种能够有效杀灭水中有害藻类的药剂。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杀藻剂需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剂,并按照药剂说明书的指导使用,否则会对池塘中的鱼类和植物产生危害。
三、生物防治方法1、增加混浊度。
通过在池塘中投放适量的泥沙、黄土等物质,可以增加池塘中的混浊度,从而有效地减少光合作用,防止藻类生长。
2、增加水中的好氧菌。
适量投放水中的好氧菌可以有效地降解水质中的有机物,从而减少水质中的营养物质,进而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池塘中有害藻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法,并加强池塘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才能保证池塘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有害藻类的控制与清除方法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遇到杂藻繁生的情况,危害很大。
常见的在养虾前期,肥水阶段,池中常生长丝状的绿色藻类,似絮状棉花,这是绿藻的一种,群众称为青苔,能使虾池水变清、变瘦,水中浮游生物难于繁殖,不利于对虾生长。
当温度高、雨水多时,虾池水变淡后,在淡水养殖区的鱼虾池中常繁殖微囊藻,称为“水华”或“湖靛”。
这些杂藻类对虾养殖危害很大,严重时会使鱼虾大量死亡.现将其生成原因、危害、控制与清除的方法加以介绍.一、有害杂藻生成原因1、青苔的形成原因冬闲季节虾池有积水,有藻种生存,养虾前清池未用药物杀死,虾池纳水较浅,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时,施肥量过大,环境适合,青苔就长出来。
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繁殖量逐渐加大,若池中青苔少量时,它可以作为对虾部分饵料,亦是虾池小型甲壳类如糠虾类的栖息场所。
也可以作为对虾防敌害生物侵袭匿身的场所。
往往随水温的升高,青苔大量繁殖起来,对养虾危害很大.2、微囊藻的生成原因微囊藻是高温藻类,水温20℃以上,便开始快速生长,夏季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旺盛,在淡水的鱼虾塘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称为水华或微囊藻水华。
其主要种类是铜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
其能快速繁殖的条件是:(1)在水流交换差的鱼虾塘容易大量繁殖.(2)强光、高温和碱性水体会迅速繁殖生长。
(3)水体中氮和磷是与微囊藻生长、繁殖关系最大的因素。
当水体中三态氮和可溶性磷含量大,其他藻类生长良好时,能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繁殖.相反,当水体中三态氮,特别是可溶性磷较少时,其它藻类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而微囊藻能得到大量的繁殖。
要控制微囊藻的繁殖,就要控制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以及两者的比例.水温15℃以下便不会繁殖了.(4)虾池前期施肥量过大,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期少施肥或不施肥,藻类大量死亡从而形成微囊藻水华。
(5)未搭配食这些藻类的鱼类,如罗非鱼等。
二、杂藻的危害性青苔大量繁殖起来后,吸收池水的无机盐类,水中营养成份下降,浮游生物繁殖不起来,使虾池透明度加大,池水清瘦见底,对虾天然饵料匮乏,影响对虾生长速度。
大鱼池除藻有什么为方法
大鱼池除藻有什么为方法
1、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
2、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
3、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
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
4、使用EM菌调水处理就可以,适当使用一点磷肥。
5、再就是可以在鱼池里放一些水草,让水草吸收水中的无机盐避免暴藻,
6、在水塘里放几条花鲢——就是菜市场卖的那种,让花鲢吃掉水藻,也可以避免水变绿。
第 1 页共1 页。
不花钱的除藻方法有哪些
不花钱的除藻方法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不花钱的除藻方法:
1. 机械除藻:使用渔网、擦拭器或者小刷子等工具,将藻类手动清除。
2. 水质调整:调整水质以减少藻类生长的条件。
例如,减少光照时间、增加水流或者氧气供应、控制水温、调整水质的pH值等。
3. 植物控藻:引入一些对藻类有竞争优势的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葱等。
这些植物会消耗水中的养分,减少藻类生长的机会。
4. 鱼类控藻:引入能够食用藻类的鱼类,如锦鲤等。
这些鱼会吃掉水中的藻类,从而减少藻类的数量。
5. 日光浴:将受到藻类滋生影响的物体,如鱼缸、水族箱等,暴露在阳光下。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藻类具有杀菌作用。
请注意,这些方法的效果可能因环境条件、藻类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为了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可能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
如果藻类问题严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各地蓝藻治理措施
各地蓝藻治理措施以各地蓝藻治理措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蓝藻治理措施概述蓝藻,也被称为蓝藻细菌、蓝藻水华,是一种常见的藻类生物。
当蓝藻暴发并形成水华时,会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因此,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蓝藻治理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二、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最常见的蓝藻治理措施之一。
它通过使用专用的除藻设备,如藻网、藻刀等,将水体中的蓝藻物质进行收集和清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水体,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较低的优点。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然生物控制蓝藻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引入某些天敌生物来控制蓝藻的生长。
例如,一些特定的浮游动物和鱼类可以食用蓝藻,从而减少其数量。
此外,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也可以通过竞争和分解蓝藻细胞来控制其生长。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但需要对引入的生物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管。
四、物理除藻物理除藻是利用物理方法来控制蓝藻的生长。
其中包括利用超声波、紫外线、高温等手段对水体进行处理,破坏蓝藻的细胞结构和生长环境,从而抑制其繁殖。
物理除藻方法无需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操作复杂,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五、化学治理化学治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蓝藻治理方法之一。
它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铜硫酸盐、过氧化氢等,来破坏蓝藻的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从而控制其生长。
化学治理方法具有治理效果快、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药剂使用和监测。
六、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将多种治理方法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蓝藻暴发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在机械除藻的基础上,再采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除藻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综合治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治理效果、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
七、案例分析以中国南方地区的太湖为例,该地区长期受到蓝藻暴发的困扰。
为了治理太湖的蓝藻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水草藻类和治理藻类的办法
水草藻类和治理藻类的办法一、褐藻(矽藻)解决方法:1、用牙刷或信用卡手动去除2、放养小精灵、青苔鼠等鱼类;3、放养笠螺;4、如果底砂是矽砂,可以将水质改为偏酸性,或者使用软水做水源;5、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6、褐藻在开缸初期容易出现,勤换水,待硝化系统建立后,会慢慢消失。
二、绿水解决方法:1、使用紫外线杀菌灯;2、暂时减光,停止添加二氧化碳,勤换水,不施肥,不喂鱼;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三、绿尘藻解决方法:1、使用牙刷或信用卡刮除,另外也可配合紫外线杀菌灯;2、放养笠螺;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四、蓝绿藻解决方法:1、暂停施肥和喂食,断绝营养,特别要降低磷肥浓度;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3、生长于底床的蓝绿藻,可以使用针筒注射,对于特定区域施予合理除藻剂量。
4、使用红霉素,建议搭配酒精溶液,施用剂量为2.5ppm;五、发藻解决方法:1、初期,可放养能摄食水绵的鱼虾;2、减少水中磷肥的浓度,建议将磷酸盐浓度控制在0.5ppm以下;3、动手或使用工具清除大部分的藻体;4、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六、丝藻解决方法:1、放养大和藻虾;2、使用牙刷将丝藻卷起移除;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七、转板藻解决方法:1、减少水中氮肥浓度,通常建议将氮肥浓度控制在5pmm以下;2、动手或使用工具清除大部分的藻体;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八、刚毛藻解决方法:1、动手或使用镊子清除;2、减少水中氮、磷肥浓度;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九、绒毛藻解决方法:1、放养大和藻虾;2、夏天水温若升高至30度,可趁机加强物力过滤,滤去浮游藻体;3、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十、马鬃藻解决方法:1、马鬃藻发生初期,可直接动手清除来控制;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十一、绿毛藻解决方法:1、将附有藻类的水草或饰物取出,以修剪或刷洗的方式去除藻体;2、使用除藻剂,可搭配减光、停肥缩短疗程。
藻类的控制与去除
藻类的控制与去除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如湖泊、水库、储水池等,由于受到污染而发生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会增殖剧烈,因此,消除藻类对城市供水水质的影响,关键要限制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一、库区采取的措施。
①物控制是绿色的控藻技术。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通过在东湖放养鲢、鳙鱼,使其14年未再爆发水华。
此外,还可利用藻类病原菌、藻类病毒以致藻类繁殖。
②清除底是彻底的去除内源性营养盐的方法,但也具有风险,因为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进入水体,宜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③解层技术是常用的物理方法,即人为地使水体水层混合,消除热分层及由此引起的利于藻类繁殖的条件。
英国在一些面积大于1Km2和水深大于10m的水库中应用暴气或推流系统来防止水库热的分层,但对水深小于10m的水库,则因水浅而难于使用曝气系统。
投加硫酸铜是应用最多的化学方法,但是硫酸铜的投加量较大,须保证浓度1.0mg/L以上才能有效控制藻类生长,会使水中铜盐浓度上升。
铝盐、铁盐、钙盐都是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它们可以沉淀水体中的氮和磷,在美国许多湖泊水库的应用中,成功地去除了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改变水体的pH值,向水中投加石灰提高pH值,有助于抑致藻类的生长。
美国有一种产品称为Aquamats,具有很强的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能力,将此产品置于水体中,它们抢先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光合作用之后可产生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藻类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其生长受到限制,其作用相当于一人工湿地。
在取水口种植芦苇等植物,拦截藻类进入水厂。
二、水厂采取的措施。
当水中藻类随取水进入水厂,则需在水厂采取杀藻除藻措施。
预氧化杀藻是常用的一项除藻技术。
常用的预氧化剂有氯、二氧由于ClO2氧化时向ClO2ˉ和ClO3ˉ的转化率为70%,所以ClO2投加量不宜超过1mg/L,这个投加量对含藻量高的水是不够的,所以限制了二氧化氯用作预氧化剂的使用。
(在欧美有一些国家严格控制投加量。
)高锰酸钾预氧化杀藻,由于其氧化能力较弱,杀藻效果不如前几种预氧化剂。
除藻与控藻技术_过龙根
遮 光 技 术 。主 要 是 通 过 在 湖 面 覆 盖部分遮光板, 控制了全湖藻类增 殖。采用塑料制浮板遮光, 覆盖面积 为水面的 50%~60%。遮光一个月左右 微胞藻属消失, 湖水明澈透底。此外, COD 下 降 50%, pH 值 及 溶 解 氧 也 显 著 减少 , 保 持 在 4mg/L 以 上 。特 别 显 著的是水色和藻类的变化。
除控藻方案
除控藻方案简介水体中的藻类是一类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的大量生长不仅影响水的透明度,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因此,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除控藻方案,以帮助解决水体中的藻类问题。
1. 物理除藻物理除藻是通过物理手段将藻类从水体中除去。
常见的物理除藻方法包括:1.1 机械除藻机械除藻是利用机械设备将藻类从水体中捞起或压榨出来。
常用的机械除藻设备包括网箱、拉网、吸藻器等。
机械除藻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对藻类的数量较多时效率较低。
1.2 曝气除藻曝气除藻是利用曝气装置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通过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常用的曝气设备包括曝气管、曝气机等。
曝气除藻的优点是能够提高水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环境,但对某些藻类的抑制效果有限。
2. 化学除藻化学除藻是通过投放化学药剂来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
常用的化学除藻方法包括:2.1 高锰酸钾法高锰酸钾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除藻方法,它通过投放高锰酸钾药剂来氧化并杀灭水体中的藻类。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迅速杀灭藻类,并能有效去除藻类所产生的异味。
但使用高锰酸钾除藻需要注意剂量控制,以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2.2 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法是通过投放过氧化氢药剂来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达到除藻的目的。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快速杀灭藻类并分解有机物质。
使用过氧化氢除藻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过量使用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生物除藻生物除藻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和除去水体中的藻类。
常用的生物除藻方法包括:3.1 利用藻类的天敌藻类的天敌包括一些微型动物和浮游生物,它们能够捕食和消耗水体中的藻类,起到控制和除去藻类的作用。
常见的藻类天敌有浮游动物、甲壳类动物等。
利用藻类的天敌进行生物除藻时需要注意生态平衡,避免引入过多的天敌造成新的生态问题。
藻类污染控制及藻毒素的去除
蓝藻污染控制及藻毒素去除1 研究背景1.1 蓝藻污染的现状蓝藻是一种单细胞水生生物,通常数百个蓝藻细胞聚在一起,由于细胞中含有气泡核,所以蓝藻能浮游在水面。
浮游在水面的蓝藻群体增值到一定程度便形成水化现象。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据报道我国近几年蓝藻污染事件频发,导致大规模水体被污染。
其中,滇池、玄武湖、太湖等淡水湖先后爆发蓝藻污染事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蓝藻的泛滥, 会造成鱼虾死亡, 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 蓝藻还会分泌产生藻毒素。
1.2 藻毒素的危害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 有数据表明,蓝藻毒素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医务人员曾对蓝藻毒素做过相关的研究, 结果表明,蓝藻毒素与乙型肝炎、黄曲霉素三害联手诱发肝癌的概率远大于单一因素或双害因素的致癌概率.实验表明,携带以上三种毒素的转基因鼠肝癌发病率半年达到了32% , 而一年后更是高达56%以上.而且,蓝藻毒素能引起学龄儿童的肝损伤, 从小埋下罹患肝癌的祸根.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上所述,蓝藻大范围的爆发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其次暴发的蓝藻多数具有毒性,其释放的藻毒素是强烈的肝脏肿瘤促进剂,会对人体及牲畜的健康产生影响,更有报道有动物或人类饮用或接触含藻毒素水而中毒甚至死亡。
所以,蓝藻污染控制的技术及藻毒素的去除技术对保证安全用水及人体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藻类的控制与去除
藻类的掌控与去除藻类的掌控与去除在相对封闭的水域,如湖泊、水库、储水池等,由于受到污染而发生富营养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会增殖猛烈,因此,除去藻类对城市供水水质的影响,关键要限制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一、库区实行的措施。
①生物掌控是绿色的控藻技术。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通过在东湖放养鲢、鳙鱼,使其14年未再爆发水华。
此外,还可利用藻类病原菌、藻类病毒以致藻类繁殖。
②**底是彻底的去除内源性营养盐的方法,但也具有风险,由于底泥中的污染物会重新进入水体,宜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
③解层技术是常用的物理方法,即人为地使水体水层混合,除去热分层及由此引起的利于藻类繁殖的条件。
英国在一些面积大于1Km2和水深大于10m的水库中应用暴气或推流系统来防止水库热的分层,但对水深小于10m的水库,则因水浅而难于使用曝气系统。
投加硫酸铜是应用*多的化学方法,但是硫酸铜的投加量较大,须保证浓度1.0mg/L以上才能有效掌控藻类生长,会使水中铜盐浓度上升。
铝盐、铁盐、钙盐都是有效的营养物钝化剂,它们可以沉淀水体中的氮和磷,在美国很多湖泊水库的应用中,成功地去除了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更改水体的pH值,向水中投加石灰提高pH值,有助于抑致藻类的生长。
美国有一种产品称为Aquamats,具有很强的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本领,将此产品置于水体中,它们抢先摄取氮磷等营养物质,光合作用之后可产生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藻类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其生长受到限制,其作用相当于一人工湿地。
在取水口莳植芦苇等植物,拦截藻类进入水厂。
二、水厂实行的措施。
当水中藻类随取水进入水厂,则需在水厂实行杀藻除藻措施。
预氧化杀藻是常用的一项除藻技术。
常用的预氧化剂有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化氢以及高锰酸钾及复合剂。
氯预氧化杀藻效果也好,但会产生大量氯化**副产物,其中大多数对人体有害,所以,现在愈来愈多地被其他预氧化剂代替。
臭氧预氧化杀藻效果也好,但有人认为。
臭氧化可能将大有机物分解成分之较小的中心产物,这些中心产物,可能存在毒性物质或突变物质,或者有些中心产物与氯作用后致突变反而加强。
除藻 新技术
除藻新技术以除藻新技术为标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水生藻类的大量繁殖已经成为一大环境问题。
水体中过多的藻类会导致水质恶化,引发蓝藻毒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即除藻新技术。
除藻新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破坏藻类的生长环境、控制藻类繁殖或直接清除藻类来改善水体质量。
这项技术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污水处理厂等水体的藻类治理工作中。
一种常见的除藻新技术是物理方法,如超声波除藻技术。
超声波除藻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作用,通过破坏藻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达到除藻的效果。
超声波能够产生剧烈的涡流和微小气泡,对藻类细胞产生冲击和破坏,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与传统的化学药剂相比,超声波除藻技术无需添加外部药剂,避免了对水体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干预的成本和风险。
除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也是常用的除藻新技术之一。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抑制藻类的生长。
例如,利用铜离子、银离子等金属离子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藻类的繁殖。
此外,还可以利用氧化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来杀灭藻类。
但是,在使用化学方法进行除藻时,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避免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除了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除藻新技术。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藻类的繁殖。
例如,引入一些食草性或食藻性的水生生物,如小型鱼类、虾类、贝类等,可以通过摄食藻类来控制藻类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抑制藻类生长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硅藻等,来改善水体环境,抑制藻类的繁殖。
除藻新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除了对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进行藻类治理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养殖场等工业和农业用水中。
通过采用除藻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的繁殖,改善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利 2006.17
Hale Waihona Puke 收稿日期: 2006- 07- 20 作者简介: 过龙根( 1974- ) , 男,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博士、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 2002AA601011) 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战 略 行 动 项 目“长 江 中 下 游 湖 泊 富 营 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 KZCX1- S W- 12) 。
一、发展现状
1.物 理 法 目前, 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或人 工打捞、黏土絮凝和遮光技术等方 法。物理法表现得最为直接, 它直接 清除水体中的藻类, 不会产生二次污 染, 但是由于需要昂贵的费用, 因此 该方法只能局限于小水体或大水体 的局部水域。 机械除藻。图 1 列出了在云南滇 池进行机械除藻的工艺流程图。通过 该方法, 在 2001 年 4 月至 2002 年 11 月的 351 天共处理富藻水 42648 m3 ,折 合清除水华蓝藻干重为 460. 83 t, 相当 于从试验区水体中去除了氮 37. 33 t、磷 2. 71 t 、钾 2. 49 t 及粗有机质 200. 32 t, 重 金 属 铅 2. 289 kg、砷 2. 23 kg、汞 2. 3 kg、镉 0. 51 kg。可见, 通过机械方法 清除水华蓝藻, 对控制蓝藻污染可以
(4) 高等植物克制藻类 植物之间存在对环境生长因子 (光 、肥 、水 等 )的 竞 争 和 向 环 境 释 放 化 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的相生 相克的两种相互作用。如荸荠属水 草、水葫芦、水花生、水 浮 莲 、满 江 红 、 紫萍和西洋菜以及凤眼莲, 对蓝藻、 绿藻和衣藻有抑制效应。 (5) 鱼类控藻 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能够 直接滤食藻类, 从而达到控藻的目 的 。基 于 武 汉 东 湖 蓝 藻 水 华 消 失 的 实 践和原位围隔试验, 促成了非经典生 物操纵理论的提出( 图 2) 。 该理论强调了滤食性鱼类鲢和鳙 对蓝藻的直接摄食导致蓝藻的下降。以 太湖梅梁湾约 1km 的围栏水域为例, 2005 年初 1 月放养白鲢鱼种 24775 kg 和花鲢鱼种 8005 kg, 12 月捕获成鱼共 约 14 万 kg, 其中花鲢比例占 37.4%。通 过估算在蓝藻水华暴发高峰时期(8 月) 鲢鳙对藻类的控制效果, 表明围网 中的鲢、鳙对微囊藻生物量的控制达 38%, 并可大幅度降低水体中的藻毒素 含量( >50%) 。此外, 通过推算, 2005 年 鲢鳙的投入∶产出=1∶1.75, 可见鲢鳙的 放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该理 论在我国大多数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水 华的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藻类的控制来达到控藻的目的。
关键词: 除藻技术; 控藻技术; 水域生态系统
Algae r emoval and contr ol technologies//Guo Longgen
Abstr act: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made on algae removal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eutrophic lakes in China.
理论前沿 CHINA WATER RESOURCES
除藻与控藻技术
过龙根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摘 要: 对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的去除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针对目前使用的除藻与控藻方法, 提出
了适合我国富营养化湖泊藻类控制的可行方法。物理法和化学法是除藻技术的直接手段, 而生物法是通过生物
Feasible methods for removing and controlling algae that meets the local condi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comparing current algae removal and control methods. The direct means include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遮 光 技 术 。主 要 是 通 过 在 湖 面 覆 盖部分遮光板, 控制了全湖藻类增 殖。采用塑料制浮板遮光, 覆盖面积 为水面的 50%~60%。遮光一个月左右 微胞藻属消失, 湖水明澈透底。此外, COD 下 降 50%, pH 值 及 溶 解 氧 也 显 著 减少 , 保 持 在 4mg/L 以 上 。特 别 显 著的是水色和藻类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123( 2006) 17- 0034- 03
随着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 的影响日益加剧, 蓝藻水华已成为 全球富营养化水体的表征, 由此导 致水质恶化,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遭到破坏, 同时产生毒素, 对人类 和水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 来, 我国有害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据 统 计 , 我 国 60%的 湖 泊 呈 富 营 养 状 态, 并伴随着藻类水华的发生。而形 成藻类水华的优势种类为铜绿微囊 藻。大面积的藻类暴发, 严重破坏了 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不仅 影响了水体景观, 影响了水产养殖 业的发展, 而且藻毒素已构成对人 类 生 存 环 境 的 威 胁 。自 20 世纪 60 年 代以来, 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控制 蓝藻水华技术, 一般来说, 物理法和 化学法是除藻技术的直接手段, 而 生物法是通过生物对藻类的控制来 达到控藻目的。
改性黏土技术使得黏土除藻在 淡水湖泊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潘纲等将改性黏土技术与生态技术 结合起来, 系统研究黏土凝聚除藻的 科学机理, 提出了既能快速消除水华 又能长期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系 列 改性 黏 土 技 术 。研 究 了 26 种 不 同 黏土与藻细胞之间的絮凝性质, 发现 高效黏土絮凝除藻不是通过传统的 静电吸附机理, 而是通过一种架桥网 捕作用, 就像蜘蛛网一样, 将藻细胞 粘网后共同沉入水底。因此, 他们在 架桥网捕性能方面对黏土进行改性。 结果改性后的黏土不仅特别适合于
but biological method means to apply vegetation for algae control.
Key wor ds: algae removal technology; algae control technology; ecosystem of water body
水 34
理论前沿 CHINA WATER RESOURCES
急 处 理 。面 对 与 人 们 日 常 生 活 息 息 相 关的淡水资源, 许多将黏土除藻技术 应用于淡水湖泊中清除藻华的尝试, 都没有成功。此外, 即使黏土在淡水 中可以絮凝沉降水华, 但由于该技术 的定位是一种应急处理措施, 不能防 止浅水湖泊藻类的 泛起 、底 泥 的 二 次 污染和来年水华的复发, 因而仍然难 以在淡水湖泊中广泛使用, 关键问题 是治标不治本。
3.生物法 对藻类进行生物控制是指在较 短的时间内大量削减藻细胞的数目 或 防 止 藻 类 的 暴 发 性 增 长 为 目 的 。目 前, 应用生物控藻的技术主要有如下 几方面。 (1) 以藻制藻 通常选择水网藻, 隶属绿藻门, 体 长 可 达 2m, 鲜 黄 绿 色 , 由于 其 生 长 繁殖快、吸收肥料 能 力 强 等 特 点 而 与 藻类水华生长竞争水体的营养 ( 氮 磷) , 从而抑制藻类水华的发生。研究 表 明 , 水 网 藻 对 水 体 氨 氮 、总 氮 和 总 磷的去除率均在 70%以上。 (2) 微生物絮凝剂除藻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由微生物 产生的具有絮凝功能的高分子有机 物, 主要有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 剂、利用微生物细 胞 壁 提取 物 的 絮 凝 剂和利用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絮 凝 剂 三 种 类 型 。利 用 微 生 物 本 身 或 产 生 的 多 肽 、酯 类 、糖 蛋 白 、黏 多 糖 、纤 维素和核酸等作絮凝剂, 可以对包括 藻类在内的大多数微生物产生絮凝 作用, 并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另外 水 体 恢 复 功 能 菌 ( RB) 、利 水 剂 、AEM 菌、PSB 光合菌等, 都有较好的除藻作 用。在滇池草海约 800m 围栏水域的 现 场 实 验 中 , 光 合 细 菌 ( PSB) 净 水 剂 对叶绿素 a 去除率在 75% 以上, 藻量 去除率在 90%以上, 平均透明度从 0.3 m 增加到 1.06 m, 具有操作简便, 无二 次污染产生等特点。此外, 还有关于使 用大麦秆控制水华藻类的报告。 (3) 生物控制试剂 潜在的生物控制试剂包括病毒、细 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等, 主要通 过这些生物对藻类的裂解或摄食来达 到控制藻类的目的。如寄生在蓝藻个体
2.化学法 目前, 控制藻菌最行之有效的办 法就是使用杀菌灭藻剂。一般来说, 化 学法的时间效应比较快, 但由于其对 除微囊藻外的其他生物的副作用和能 够加速释放藻毒素等缺点而受到限 制。化学除藻剂一般分为氧化型和非 氧化型两大类。氧化型杀生剂主要为 卤素( 主要是 Cl 和 Br , 其次是 I, 罕用 F) 及 其 化 合 物 和 O3, 还 有 高 锰 酸 钾 等。氧化型杀生剂中, 液氯使用最为普 遍,次 氯 酸 钠 、二 氯 或 三 氯 异 氰 脲 酸 亦 有使用。非氧化型杀生剂主要有无机 金属化合物及重金属制剂、有机金属 化 合 物 及 重 金 属 制 剂,铜 剂 、汞 剂 、锡 剂、铬酸盐、有机硫系、有机氯系( 有机 卤系) 、季膦盐、异噻唑啉酮、五氯苯酚 盐、戊二醛、羟胺类和季铵盐类等。 然而, 化学除藻法既不科学也不 经济, 它不可避免地将造成环境污染 或 破 坏 生 态 平 衡 。这 些 除 藻 剂 的 化 学 成分均为易溶性的铜化合物, 或者螯 合铜类物质, 这类化合物对鱼类水草 等水族生物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甚 至导致死亡, 并且有致癌作用, 还会 产 生 一 些 不 可 预 测 的 不 良 后 遗 症 。可
或群体的病毒能够裂解蓝藻, 而这一类 的病毒主要为肌病毒 科 ( Myoviridae) 、 Styloviridae 和 短 尾 病 毒 科 ( Podoviridae) , 被人们致力于控藻藻类 水华。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这类生物 控制试剂主要是通过释放酶或胞外的 抗生素作用于蓝藻, 从而达到裂解藻类 的目的。此外, 一些原生动物种类( 如变 形虫 Amoebae、纤毛虫 Ciliates 和鞭毛 虫 Flagellates 等) 能够直接摄食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