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业化水平的测算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工业化水平的测算和分析
2006-12-25 10:36:00 陕西省信息中心
“十五”期间,陕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11%,比全国年均水平24.05%低4.94个百分点。因此,抓住“十一五”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全省工业化进程,迅速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地迫切任务。为此,必须首先对我省现阶段的工业化水平有一个比较明晰地判断和掌握。本文尝试运用西方工业化的理论和计量方法,对我省“十五”期间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在总结认识我省当前工业发展状况及环境的基础上,就如何从质量上提升工业发展层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工业化的涵义及工业化进程的有关经济理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是一种过程。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文版,第2卷,861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这种定义简单,也好理解,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同意这种观点,例如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钱纳里(H.Chenery)、库兹涅茨(S.Kuznets)等。张培刚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的工业化定义: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显然,与前者相比,这个定义内容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业部门自身的变化,还包括由此引起的工厂制度、市场结构等经济组织的变化。因而,工业化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的一个特定阶段和过程。工业化水平得高低,可以通过工业结构、产业结构、从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相关指标反映出来。
西方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主要有霍夫曼工业结构4阶段理论、科林·克拉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和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理论等。
1、霍夫曼工业结构4阶段理论
1931年,他根据20多个国家的资料,通过计算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的比例,提出了工业化4阶段理论。这个比例,后人称为霍夫曼比例。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由此他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一统天下,霍夫曼比例约为5;第二阶段,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提速,但相对消费资料工业,仍显不足,霍夫曼比例约为2.5;第三阶段,生产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旗鼓相当,霍夫曼比例约为1;第四阶段,生产资料工业领先增长,霍夫曼比例小于1,标志着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霍夫曼理论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霍夫曼比例越低,说明资本品工业规模越发展,相应地消费品工业比重越小,工业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高度越高。因此,霍夫曼比例的变化反映了工业化的进程。
2、科林·克拉克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地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见表1),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3、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理论
钱纳里等人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人均GDP水平划分为6个变动时期(钱纳里,1989),如表2所示。表中第2-4阶段是工业化时期,第1阶段和第5-6阶段分别是初始时期和发达时期。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是提高工业化水平的目的和最终归宿。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工业化的经济效益,因此,钱纳里模型已成为评价工业化阶段的标准理论。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89年版)
同时钱纳里在实证部分给出了不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并在GDP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二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10%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达到基本实现阶段。
二、测算指标的选取和权数的确定
(一)指标的选取:
判断陕西的工业化水平,不能单一地选取某个指标,而应综合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运用总量标准和结构标准来进行判断。因而,我们选取人均GDP、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最能反映工业化水平的四个指标来进行综合判断,指标设计如下:
1、工业结构指标:重轻工业比例=重工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
2、产业结构指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GDP中第二产业比重+GDP中第三产业比重;
3、收入水平指标:人均GDP;
4、就业结构指标: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年底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综合判定指标工业化指数就是这四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地确定可以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确定。测算过程需要说明的有:
(1)2004、2005年除我省以外其余各省的工业结构采用的是重轻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数据来自各省当年统计公报以及年鉴;
(2)各指数计算出来后,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对其进行了调整,依据公式:
调整后的数据=100*(调整前数据-调整前数据的最小值)/(调整前数据的最大值-调整前的最小值)
调整后,数据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其中,最大数值为100,最小数值为0。
(3)用霍夫曼比例的倒数即重轻工业比例,来判断工业结构会使工业化指数值偏大。主要原因有:①该指标仅以工业内部结构来分析工业化进程而忽略了各区域、各产业间生产率的差异;②消费资料工业(类似于轻工业)产值中有许多是资本资料工业(类似于重工业)产品的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中有许多消费资料工业产品的产值,如许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