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完美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2张幻灯片)

七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2张幻灯片)
要求: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真情实感,字数600以上 (3)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名人读书故事
《童年读书》莫言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 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 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 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 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 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 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 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 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 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 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读书故事我来说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打开记 忆的闸门,回想下在你的读书之路上,你与这 些良师益友们曾经产生过哪些有趣难忘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相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
好书大家来推举
请你向同学们推举一本你最喜 欢的书并说说推举它的理由。
书的名称:______ 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 推举理由:_____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言好句抒我志
栀子飘香,榴花艳丽,在这充满生机的 初夏时节,请你从读过的书中写一句(诗句、 名言、自拟句)来激励正少年读书时的自己。
示例:诗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名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自拟: 得书文自悟,勤读见慧光
读书名言警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立志宜思真品行,读书须尽苦工夫——阮元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活动方案
示例
本课小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 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 人,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地充实,生活才会更加丰富。 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着我们同行!
少年们,让我们开始阅读吧!

囊萤映雪



头悬梁
锥刺股
活动方案
4. 名人读书经验分享。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交流。
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 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 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有的放矢法
示例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 俱。”这是宋代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 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 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
情景导入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的书籍是 智慧的钥匙。”
情景导入
读书吧,少年!
方法指导
1.填写调查问卷
请综合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课本“资料二”中的调查问卷。这份问
卷,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阅读情
方法指导
况,为改进同学们的阅读现状提供参 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准确作答。只有数
据准确,才能发现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
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
方法指导
2.问卷程序
方法指导
①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 学的情况,并参照“资料一”中的数 据,寻找差距;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18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18张PPT)

活动展示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 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 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反复翻 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与他开玩 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活动展示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 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他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 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 话,我就要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3.将自己搜集的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方法在班级分享。
真题演练
真题演练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

让读者有阅读收获(提高阅读质量)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
题,谈谈你的看法。
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真题演练
(3)下面是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
真题演练
材料2 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 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 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 续性阅读。 材料3 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 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手机微信里收藏了近一 万篇文章。
活动展示
四、课后反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以上的调查、讨论和分析,你对自己的课外阅读 状况一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从同学们的课外阅 读经验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谈谈你对读书的 新认识、新思考。不少于400字。以下题目可供参考: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3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3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任务2:每小组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一份“阅读状况调查结果发布”,1-2人进行结果发布,每组2分钟。每一组都在前一组的基础上发言。
以本课资料夹中的统计图资料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过程性材料:经过绘图指导
初一( 2)班阅读状况调查结果发布2.你平均每天花在趣味性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单选)A.不喜欢趣味性阅读 B.不超过30分钟C.30到60分钟 D.1到2个小时 E.2个小时以上
同上(小组)
便利贴式讨论:独立思考,形成文字,组内交流个人的“阅读改进点”
指导讨论方法,观察
5
分类别:对改进点分类,结成新的学习小组
以个人为单位
区分个人改进点的类别
提供5种基本“分类”,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过程性材料:未经绘图指导
初一( 2)班阅读状况调查结果发布3.你每年的阅读量是多少?(单选)A.1-2本书B.3-5本书C.6-8本书D.8本书以上5.下列图书,哪些你会因为自己想要看而去看?(可多选)A.传记B.漫画书C.散文集D.诗词集E.科普作品F.童话故事G.历史著作H.小说I.军事读物J.哲学读物K.心理学读物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案例交流
目录
DIRECTORY
本课内容与环节安排
01
设计依据
02
工具与支持
03
困惑与思考
04
本课内容与环节安排
01
PART
年级
传统文化类
语文生活类
综合实践类
七上
有朋自远方来
文学部落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主要活动:组织自我展示会辅助活动:资料搜集、阅读、整理,讨论、交流,拟发言提纲、发言
序号
任务内容
活动机制
活动形式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24张PPT)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24张PPT)

读书方法
品读法: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 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 如《春》的语言类。
摘读法、圈点法 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段、句子等加 以摘录、圈点。包括笔记摘录,电脑下载, 圈点画线、评注等,如毛泽东圈点《水浒传》 等。
析读法 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词、句子、 修辞、感情基调、意境等进行品析。这种 读书法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用,带有研究性 质。
谈读书意义 1、书记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 德 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 修
学读书秘籍 爱因斯坦读书法:一总、二分、三合 一总:总览前言、后记、序等,再读目录,了解全书结构、 内容要点和体系等。 二分:略读正文,着重对大小标题,特殊标记的关键句段进 行阅读,选择所需内容细读, 三合:略读全书,再细读目录和全书,综合思考,使其条理 化、系统化。 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再这一步不得要领,看过书一扔, 便算了事。
寻读法 这种方法,相当于跳读法,阅读者不是 对全文进行研读,而是对文章的警花出 细细琢磨,品味。
我国9—13岁未成年人在阅读率指标和人均阅 读量指标两方面都远远高于18—70岁成年人,可见 9—13岁的未成年人比18—70岁的成年人更喜爱读 书。国民图书阅读量的指标约为8本,有的学生年 阅读量根本没有达到,阅读时间很少,读书只读老 师要求读的,或者爱读漫画故事书,读书很随意, 有的甚至没有任何阅读习惯。
设定学习小目标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己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找出 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去阅读。 2、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找到恰当的阅 读方法。 3、大胆交流,积极参与活动,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围绕活 动主题写作,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做到思路清晰。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宣传标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
甲:①师生同读,共同成长。②共建书香 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儒雅一代。② 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开场白:同学们,阅读文学名著,能够培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日不读 书,面目可憎”,让“好读书,读好书”成 为我们生活的习惯,让我们在古今中外的名 著海洋中遨游吧!
三、说读书故事
(一)看图说
三、说读书故事
(二)读文说 1. (纵横家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孙 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 屋梁。
(悬梁刺股)
2.(宋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 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 我获益不少。——卢梭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从以上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得出怎样的结论?
研讨练习
题一: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
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 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 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 为阅读障碍。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 “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 要形式。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看影视、漫画 来代替读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 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 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 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 (共32张PPT)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 (共32张PPT)

三、名人读书故事
范仲淹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 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 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 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 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 上床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有时夜里感 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 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 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 己讲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 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 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 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 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 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 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 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Βιβλιοθήκη 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 刻苦学习的精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 (2)重点是学思结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
•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 (4)热爱读书,其乐无穷。 • (5)我读书,我充实。 • (6)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3、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来开展活动准 备采取哪些形式:
• (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 • (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 • (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 • (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 • (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 (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 • (7)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 (8)“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

2、寻章摘句:形容读书只顾 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 精神实质。 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裴松之注引《吴书》:“(赵 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 曰:’吴王颇知学乎?‘咨 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 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 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 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 已。’”少年正是读书时来自综合性学习目标

古诗
与读书有关的古诗
1、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正觉寺示弟儒祖》 2、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 《示儿》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成语
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1、学富五车: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 的典故。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三》: “惠施多方(方术),其书五车,其 道舛驳(他的学说多差错而杂乱), 其言也不中(正当)。”惠施的学问 广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国兴衰,道 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后人 便以“五车”、“五车书”、“书 五车”、“五车竹简”、“惠施车” 等来表示书多;用“学五车”、“学 富五车”等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调查问卷

看材料回答问题


推荐书籍

1.应该怎样推荐书籍 (推荐这本书应该从哪些方面说) 2.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什么
我觉得从封面,内容, 情节,作者来介绍这本

对,同学们,书的时候应该先 介绍题目,再按那位同学来推
荐这本书籍
我向大家推荐《万物简史》这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比尔-布莱森。外国人 的著作被翻译之后,几乎都会变得枯燥无味,增加了催眠效果。但作者布 莱森很明智,他使用了调侃式的叙述方法,写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无边无际的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看得见的奇点;美国黄石国家公 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人身上的细菌多得无法想象,每平方厘米上有 10万个左右......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 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把缝针插进自己的眼窝,只为了看看会有什么事 情发生;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 步...... 《万物简史》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又奇妙的时刻,导入了近年来的最 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从科学的角度对世界、对生命等千古命题作出了颇为 精当的阐释,激发读者对科学、对自我、对环境产生了全新的感悟。 这本书于2003年5月在美国出版后,连续数十周高居十大畅销书排行榜之 列,2004年夺得了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Aventis)奖。 我十分乐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既言之有物,又令人大开眼界的《万物 简史》。希望大家阅读以后,能够领会到科学的发展脉络。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0张PPT)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0张PPT)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预习检测
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
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
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
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
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
人类文化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
于成为饱学之士。(孙康映雪)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 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 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 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 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 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 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 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 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课堂小结 人生的道路很长,很多好的习惯和 品质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培养起来的。 如果我们不珍惜读书时光,虚掷光 阴,最后后悔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在青少年时代,第一要 务就是要读好书,要知道:花无百日 艳,人无再少年。劝君珍惜好时光, 白发方悔读书迟。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当堂训练 请简单介绍几个“名人读书故事”,至少三 个,要有人名和故事名称。
悬梁刺股: 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 :车胤、孙康 凿壁偷光 :匡衡
韦编三绝 :孔子
达标检测
首先,流行作品是现代生活中的 语言,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思 想感情,读起来很有兴趣。很多 同学都喜欢。 但是,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的筛 选,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读 名著,价值是非常高的。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6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课件(共26张PPT)

摘读法、圈点法
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 段、句子等加以摘录、圈点。 包括笔记摘录,电脑下载,圈 点画线、评注等。如毛泽东圈 点《水浒传》等。
析读法,就是阅读者在 阅读过程中,对词、句 子、修辞情感基调、意 境等进行品析。这种读 书法我们在课堂上经常 用。带有研究性质。
寻读法
这种方法,相当于跳 读法,阅读者不是对 全文进行研读,而是 对文章的精华处细细 琢磨,品味。
阅读量 阅读时间 阅读内容
阅读方式
读10本书
晚上放学做完作业后、周末、假期
《朝花夕拾》西游记》及其他科普作品、人 物传记、散文集等 不同类型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西 游记》采用精读与跳读结合的方式
善读书,
共同研讨促进阅读
解决问题的思路
(1)进一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意识。 (2)转变家长、教师的阅读理念。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 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在邻居家找到一-处墙壁有破损的地方一道弱弱的光线就从墙缝里透射 过来借着这一点点光线看起书来。
读书的重要性
育德
励志
启智
读书增长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
专 题学习活动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少年正是读书时
24年秋 新课件
爱读书,
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见教材第100页图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和数字化阅读方式在内的各种媒介 的综合阅读率为81.8%,较2021年的81.6%提高了0.2个百分点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占 比最高 期刊的阅读率最低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图书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阅读率略有增长 报纸和 期刊的阅读率稍降低。 见教材第101页图2: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者中 有接近一半人倾向于纸质图书阅读 相当一部分人 倾向于选择在手机上阅读、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等数字化阅读的方式 还有少部分 人通过听书、视频讲书等方式阅读。见教材第101页图 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大部分通过手机或网 络接触过数字化读 少部分通过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接触过数字化阅读;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通过 手机接触数字化阅读的比率较2021年有所降低 但是通过网络在线、电子阅器 和平板电脑等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比率略有提高。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件 (共23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件 (共23张PPT)

1、《西游记》------吴承恩 2、《水浒》------施耐庵 3、《朝花夕拾》-----鲁 迅 4、《骆驼祥子》-------老 舍 5、《繁星·春水》--------冰 心 6、《鲁滨孙漂 流记》-------(英)笛福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9、《童年》-------(俄)高尔基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 斯基
独特性,从 读中发现问题,悟出自我,读出
自我。 参阅读读、就美是读一种、交比流读。、就议文读本、、品作者、 文中人读物、、悟师读与、生、疑进读行、多向心灵交流。体
验、评价人物角色。鼓励个性阅读化阅读。 在心灵的放飞中体验自我的力量,人格的熏 陶,灵魂的快乐。
其它如茅盾的“三遍读书法”
“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 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 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 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 各段的结构;第三遍,摘抄型: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 美词 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
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 2、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 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3、归纳型: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 段(各部分)的小标题。 4、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 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 新思维。
二、名人阅读故事
闻一多醉书 匡衡凿壁偷光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韦编三绝 一箪一瓢 引锥刺股 映月读书 映雪读书
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 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 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 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 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 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 识,后来做了宰相。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完整版PPT课件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完整版PPT课件

❖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 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 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 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 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 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 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 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 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 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 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 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 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 来。”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取 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 (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 ❖ (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 ❖ (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 ❖ (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 ❖ (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 (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 讲。
少年正是读书时
❖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 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 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 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 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 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 吧!让书陪伴你一生。
❖ 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
❖ (1)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 (2)书香满校园; ❖ (3)我读书,我快乐; ❖ (4)让书香伴随花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 (5)让心灵与书籍结伴而行
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 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热爱读书,其乐无穷 (5)我读书,我充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梁刺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 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 “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车胤囊萤
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 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 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 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 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 史·杨时传》。
有一年,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 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程颐家 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先生家时,适逢先生坐 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 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
新课导入
你喜欢读书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少年的 我们,正是勤学敏思、追求进步的时候,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一下有关读书的知识,认识读书的妙处,学习怎样 读好书。
目标导航
1.通过讲述典故故事、说读书名言、好书推荐等活动,增 强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价。 3.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悉心倾听。对别人的交际过 程进行恰当的评议,培养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 希金
读书写作交流会
说说自己读过的一些有益的书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说的统称。中国的四大名著 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 特》、《浮士德》。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是《哈克贝利 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 堡的人》、《苦行记》 。
故事驿站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研 读《易》,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 阅读了多少遍。时间一长,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 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 再使用。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 “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 质了。”后人常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读书典故
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头悬梁、锥刺股 —————( 孙敬、苏秦 )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车胤、孙康)
韦编三绝————————( 匡衡 )
程门立雪————————( 孔子 )
杨时
名 著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连 看
水女传
聊斋志异
刘向 吴承恩 王实甫 罗贯中 施耐庵 蒲松龄 刘义庆 曹雪芹
好书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旨在激发人们对生活在我们 之中的非洲裔人的同情;揭露他们在奴隶制度下遭遇 到的种种不平和痛苦——在这一残暴不公的制度下, 就连深切同情他们的人所能试图为他们做的善行也遭 遇挫折和禁止。
与此同时,作者可以诚恳地说明:对于许多往往并非 本身过错而和法定的奴隶关系的苦恼和窘境有所牵连的人 们,作者不抱任何敌意。经验向作者表明,思想高尚、宅 心仁厚的人往往也被卷入这种窘境之中;然而,他们比任 何人都清楚,从这样一部书中所能了解到的奴隶制度的罪 恶,远远不及全部难以言状的罪恶的一半。
读书的好处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 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 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 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与同学交流:通过读书,你有什么收获,体会? 它给予了你哪些启示?
名言锦集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 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本书系将精选精编20世纪初至今100 年间100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100部优 秀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入围尺度界定在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其作品的社会效 果,受小读者欢迎的程度和对小读者影 响的广度;二是看其对中国儿童文学发 展的贡献;三是看其创作生命力,是否 出于高度的使命感,长期关心未成年人 的成长,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重点解读
1.填写调查问卷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课本 P90“资料二”中的调查问卷。这份问卷,旨在帮助同学们 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为改进同学们的阅读现状提供参考, 请根据实际情况准确作答。只有数据准确,才能发现自己在 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
2.同学之间找差距 大致程序如下:(1)小组内分 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学的情况,并参照课本P89“资料 一”中的数据,寻找差距;(2)小组展开讨论,找出大家 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药方”。
3.共同研讨促阅读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 学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 名言,留下了不少动人的读书故事。请借助图书馆、网络等 渠道,结合课本P89“资料一”和P91“资料三”的有关内容, 搜集一些名言、经验和故事。(1)各小组将本组发现的阅读 共性问题提交课代表,召开专题讨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或方案;(2)合作探讨、交流与讨论,可将你的收获写成一 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全班进一步交流评议,以实现资源 共享,互相提高。
孙康映雪
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 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 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 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 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凿壁偷光
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 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 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后匡衡封为丞相, 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探望,此时杨老太已故 去。后来此村改名为杨下村。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 形容勤学苦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