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理应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合作、谅解的氛围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而且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学生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在专横的旧式家庭环境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的个性特征,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有些家长只想为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过分娇庞,有求必应。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

有些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学生因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表现为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学生。家庭中能互相爱护、关心、随和谅解,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自尊、自立,对别人热情友好。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心理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些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单亲家庭不断出现。首当其冲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更使学生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学生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从而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这都严重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一节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个体生活在社会关系和网络中,社会网络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心理健康研究的先驱、精神病学家格林布拉特(M.Greenblatt)等人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社会网络相关,当个体缺乏社会网络时,他的不健康水平会上升;而较广泛的、支持性的社会关系会使个体保持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李维、张诗忠《心理健康百科全书·妇女家庭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家庭作为个体的主要社会网络,是个体心理健康重要的影响因素。组成个体心理健康的良好情绪情感、健全的人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方面所需的基本能力,如个体的道德行为规范、人际沟通能力、价值观念倾向等特征都是个体自降生那一时刻起就逐渐形成,并最终将个体塑造成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的个体。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学生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其他影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是以血缘、亲情为纽带,在经济依托、生存依托的基础上进行的。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也都或多或少强调了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从本能、无意识角度探讨和描述人的内心欲望、动机等意识活动,认为个体童年时欲望的挫折导致焦虑,在无意识中受挫的欲望会以症状、情结等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该理论强调在家庭中,学生早期的生理习惯(如吸吮、排泄等)的养成、对父亲或母亲角色的认同等经验会进入学生潜意识,影响个体成年期的人格、行为习惯,甚至导致某些神经症。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则从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方面讨论了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提出了自我发展理论。这个理论将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两个对立的相互斗争的心理社会任务。例如,乳儿期要解决信任感对不信任感的危机,婴儿期要解决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的危机,幼儿期解决主动感对罪疚感的危机等。如果学生解决了冲突或危机,完成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就能够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不好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可见,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学生在与社会环境,尤其家庭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出积极的个性品质,完善自我。

行为主义认为个体的行为都遵循刺激—反应的模式,个体的学习就是在成长环境中不断习得对特定的刺激作出特定的反应的过程。例如,新生儿与生俱来的只是吃奶等本能反应,后来逐渐对母亲的喂奶姿势、亲热和抚摸产生了微笑、追随等反应,这些反应得到母亲的赞许和更多的亲热或抚摸(称为强化),因而保留下来并更多地出现。母子之间这种互动反应的彼此强化,使婴儿和母亲都得到心理的满足。如果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的情感氛围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能以积极刺激的形式出现,学生相应也会作出积极的反应,获得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品质。相反,若家庭中的各种刺激对学生发展而言是消极的,那么,学生会表现出消极的反应,习得不良行为,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有研究发现,在肯定、鼓励声中长大的孩子特别有自信,有向上的动机;从充满爱的环境中走来的孩子会有爱别人的能力;在否定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卑和放弃;在惩罚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压抑、说谎、退缩、逃避和暴力;适当的挫折可以让孩子学会坚强;一味地娇惯就是培养孩子的无能、软弱和依赖。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潜力,同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还要取决于他置身其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已经具备了简单的社会关系,能够起到对孩子进行初步社会化的作用,是一个最佳的育苗场所。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个体需要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的需要、受他人尊重及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安全和归属的需要一般是在家庭中获得满足的,在这些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有了向高一层次需要发展的动机。

近年欧洲新兴的派遣理论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一条忠诚纽带是派遣的基本要素。父母在哺养儿女的过程中,强化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忠诚纽带。由于父母和子女间是一种无条件的忠诚孝顺关系,自然父母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使命交给子女,形成一种派遣驱力,由子女来满足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而家庭的意识形态、权利斗争、疗病经验、教育方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