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国哲学智慧选修课结课论文
有关哲学的结课论文
有关哲学的结课论文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目标是人的世界的文明进步及其持续发展。
由此,本文从文化哲学视野提出“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有关哲学的结课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有关哲学的结课论文篇一从文化哲学视野审视西方哲学中的实践理论问题全球化时代的历史目标是人的世界的文明进步及其持续发展。
由此,本文从文化哲学视野提出“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
文章批判地考察西方哲学史上在实践理论取向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认为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导致了它从实践范畴中演绎出了这样一种结果——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与现实的实践活动即与“现实生活过程”的分离与分裂。
这是当代世界活动中全部文化危机问题的产生生根于实践理论中的根源。
为此,进一步探索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必须从文化哲学视野真正走进马克思实践理论思想的真实内核。
[关键词]西方哲学;实践理论;人文关怀终极目的与现实的实践活动李应龙(1952—),男,湖北钟祥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柏林洪堡大学访问教授。
(江西南昌330013)进入全球化时代,为了人的世界的文明进步及其持续发展,“重新理解文化”作为从文化批判的视野提出的一个文化哲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学界关注的热点。
原因在于,当代世界产生的各种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其实质是文化危机问题,因为它已经直接裸露出了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的世界存在的意义如何可能这个人文关怀的终极目的问题。
然而,传统的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相互区别与分离的文化观念及其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它作为潜在性的生活意识和文化习惯仍然在顽强地渗透于当代世界的实践领域。
正因此,从文化批判视野来考察源于西方哲学的“实践理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考察的目的是要在实践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上来寻求重新理解文化的正确途径。
因此,本文的批判考察对象不包括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思想,只限于西方哲学史上在实践理论取向方面其他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以便我们在进一步探索重新理解文化的方法论问题时真正走向马克思实践理论思想的真实内核。
【中国哲学的智慧论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的智慧论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刚柔相济,执两用中,是 __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蕴含的深层哲学智慧之一。
以下是分享的中国哲学的智慧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刚柔相济,执两用中,是 __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蕴含的深层哲学智慧之一。
中国模式从总体来看,就是集古今之智慧,汇中外之优长;不走极端,而取中和;灵活多变,不失其刚。
[关键词]刚柔相济中国模式和谐社会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懂得了“刚柔相济”的道理。
在他们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刚性和弹性,而且正因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作用,才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即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在这里,“刚柔相济”既是对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的揭示,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手段,是一种方法论。
“一张一弛”,既是治国理政的原则,也是做好日常工作乃至修身养性的方法。
其实,一切事物都是刚柔一体的。
我国古代兵器中,弓箭具有最典型的刚柔一体特性。
“张”字从“弓”从“长”,由此便可大体知道张力的意思。
张力的存在表明,事物的结构可以改变,但要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事物就会被破坏。
正是在事物结构的有限变化中,即一张一弛运动中,事物方显示出它的功能来。
拉弓射箭 __。
刚性是事物结构的稳定性,弹性则是事物结构的可变性。
没有稳定性,一个事物就不成其为自身;没有可变性,事物会失去灵活性甚至失去生机与活力。
但就一个社会来讲,其刚性和弹性又是相对的。
比如,经济结构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系统中比较具有刚性的东西,它基本上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政治结构相对来说具有弹性,文化系统的弹性就更大一些。
但即使是在文化系统中,也有刚性与弹性的区别。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面,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它大致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性质,具有刚性;而佛教、道教具有补充儒家思想之不足的性质,具有弹性。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儒佛道互补”。
这种刚柔相济的文化体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努力做到刚柔相济,正确利用事物的刚性和弹性,是我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也应当是我们观察和分析中国模式并积极应对当前全球 __、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哲学好课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有幸参加了《哲学好》这门课程。
这门课程由知名哲学教授主讲,旨在引导我们深入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哲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二、学习心得1. 哲学思维的培养:课程中,教授不仅传授了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培养哲学思维。
通过学习哲学,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及如何批判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2. 哲学史的脉络:课程详细介绍了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从古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再到当代哲学,让我对哲学的发展有了清晰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哲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的。
3. 哲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强调哲学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
通过学习哲学,我明白了哲学如何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以及如何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
三、课程内容回顾1. 哲学的基本概念:课程从哲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如存在、真理、美、善等,让我们对这些概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2. 主要哲学流派:课程介绍了多个哲学流派,如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让我们了解不同流派的观点和理论。
3. 哲学家的思想:课程重点介绍了几位重要哲学家的思想,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让我们感受到哲学思想的魅力。
四、个人反思与展望1. 个人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某些哲学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哲学的热爱和追求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
2. 展望未来:通过学习《哲学好》这门课程,我意识到哲学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哲学思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总之,《哲学好》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哲学将继续陪伴着我,指引我前行。
中国哲学的智慧
中国哲学的智慧专业英语班级/学号英090 班2011070 号学生姓名李思之大者为什么选修中国哲学的智慧?现代人越来越不能继承先人的智慧和文化,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道德沦丧的人或事,遇见车祸不敢提供援手,遇见老人摔倒不敢上前搀扶,遇见抢劫偷盗就装作看不到.......我们在迷茫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受教育率提高了,而整体素质没有提高?有位老师说的好,是因为学校还没有把你们教好就放你们出了校门。
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古代有路不拾遗的佳话,有画地为牢的传说,试问为什么古代人比现代人思想道德水平高很多,我自己的观点可能比较片面,我认为是我们抛弃了太多,每个人都学英语,有几个人通读过老子,史记,孔子,三字经等,甚至有的大学生根本看不懂古文,我不禁要问,中国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受的教育只追求过于物质的东西,以至于整个社会的风气就成了这样。
而我想多学一些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改变我自己的这种情况,看学校的选修课竟然有着一科,于是毫不犹豫地选上了。
在本科所学之中我最喜欢老庄的思想,可能我和他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更能引起共鸣。
初中时就读过他的一些著作,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自由无拘束。
而后在高中老师有一天问我们知道江湖一词出处吗,她就跟我们说了一句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
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
)当时就知道自己看到的老庄只是一点皮毛,老庄的思想很大,在天地间自已遨游。
清代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庄子论略>>中写到: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 庄子心肠极热那是怀者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而另一方面却又冷酷犀利,这是对人世间种种荒唐与罪恶的仇视,更是对黑暗世界的控诉.表面上看似无情的他,却有着温柔与宽仁的心。
中国哲学概论课程优秀论文示例(2)
中国哲学概论课程优秀论文示例(2)中国哲学概论课程论文篇四摘要:中国哲学经典一直以来是高等院校中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经典教育法在《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哲学经典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吸纳经典中的人生哲理,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启迪人生智慧。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经典教育法时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准备、注重分组讨论和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
教师对经典的诠释要以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为目的。
关键词:《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经典教育方法教学改革中国哲学经典一直以来是高等院校中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在重视通识教育的今天,为了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提高人文素养,中国哲学经典在许多高校都作为一门选修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哲学专业的学生。
经典教学在上海海洋大学综合选修课程《中国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课程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哲学经典中人生哲学的内容,从而不断启迪智慧,提升人生境界。
与此同时,由于过去中国哲学经典教学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在当代新背景和新要求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因此重新寻找新的经典教育方法对于《中国哲学与人生》的课程建设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回归中国哲学经典的必要性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中国哲学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的医学、科学、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等等,都直接受到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我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既要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成就,又要继承本国的优良传统。
中国哲学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神,所以学习中国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中国哲学的意蕴内涵在不同的哲学经典上,要想把握中国哲学特质及其演变的逻辑,离不开对中国不同时期哲学经典的把握。
过去由于受到西方哲学体系建构的影响,中国哲学史家在撰写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有些是直接用西方的学术方法和哲学架构来诠释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这样就遮蔽了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与人生的选修课程设计优秀论文
中国哲学与人生的选修课程设计优秀论文上海海洋大学综合教育选修课是面向全校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设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
设置综合教育选修课程,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着力于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
随着上海海洋大学课程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XX年实施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以来,我校综合教育选修课程有了明显的增长。
但是这种增长还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还不能满足我校深化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本科教育的需要。
为了提高综合教育选修课程的质量,上海海洋大学从全校综合教育选修课程中遴选了一批作为重点建设课程。
《中国哲学与人生》于XX年被遴选为校重点建设课程,我们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网站、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在上海海洋大学开设《中国哲学与人生》这门综合教育选修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在众多综合教育选修课程中被遴选为重点建设进一步表明了本课程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在各方面已经为建设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课程建设的意义。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中国哲学可谓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精华。
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
人生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人生矛盾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矛盾,灵与肉的矛盾,生存与死亡的矛盾,人生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等等。
中国哲学是中国思想家探索、处理和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方式和答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古代先人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通过本课程的修习,使学生对中国哲学内涵线索、思维特征等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对中国传统知识、思想与信仰等诸领域有更加深入合理的认识,训练学生运用中国哲学的智慧分析知识、人生和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的心灵习惯和独立优异的道德人格,启迪人生智慧,升华心灵境界。
2.课程建设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中国哲学有了深入的了解,智慧得到了开启,人生境界得到了提升,本门深受学生的喜爱。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
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真正的哲学是智慧之学,可以使人智慧,却并不能“给”人以智慧。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对哲学智慧的感悟论文篇一真正的哲学是智慧之学摘要:真正的哲学是智慧之学,可以使人智慧,却并不能“给”人以智慧。
智慧在人的头脑里,并不在哲学的教材、专著里。
智慧孕育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却不必然产生出智慧。
每个人都可以是智慧的,但任何人也都不会自动成长为智慧的人。
智慧之学探讨智慧孕育于怎样的意识,能够产生出智慧的意识又何以让智慧无形湮灭,意识如何才能最终产生出智慧。
“知人则哲”。
在人的精神世界,知识和逻辑的力量是有限的。
真正哲学的智慧是让人人都拥有智慧的智慧,并非借助创造、发明来显示自己有智慧的智慧。
真正的哲学是思想的学校,人人都应当学习,并非少数专家的事情。
思想健康成长,人人都可以是智慧的。
关键词:数字政治;民主;信息技术一真正的哲学是智慧之学——使人智慧的学问,但并不是“给”人以智慧的学问。
如果某种哲学自以为可以“给”人以智慧,这种哲学也就还不是真正的智慧之学,传授这种哲学的哲学教育也不会使受教育者获得他们所期望的智慧。
智慧是人的最重要的能力——“人的最高思维能力”??[1](p.70)?、“人的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2](p.1624)?,与人同在,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
人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源泉,蕴涵无限的创造力。
一切文明创造——畜牧、耕种、建筑、文字、宗教、哲学、教育、艺术、医学、城市、法律、国家、科学、工业等——都凝聚着人的智慧。
然而智慧一旦离开了人,客观化在人的创造物中,也就失去创造性,不会再产生出新的发明创造,不能再让人们正确辨析判断那些以往没有但在文明发展中却必然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文明的存在、延续,人的智慧需要不断客观化为人的文明创造,凝聚于科学、技术、艺术、制度等人的创造物之中。
文明的发展、进步,则要求每一代人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前人的智慧。
哲学哲学课程总结模板思辨与智慧的交织之路
哲学哲学课程总结模板思辨与智慧的交织之路在哲学课程中,我深入研究了思辨与智慧的交织之路。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哲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哲学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并分享我的思考和体会。
首先,哲学课程让我对哲学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在过去,我常常将哲学看作是一门遥远而抽象的学科,与现实生活无关。
然而,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学习中,我意识到哲学的普适性和实用性。
无论是伦理学、形而上学还是认识论,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提供指导。
其次,哲学课程培养了我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哲学不只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对问题的思考和质疑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面对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通过深入思考,我们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复杂的思想和理论。
通过反复的讨论和分析,我学会了审视问题的不同方面,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哲学,也影响了我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的思考方式。
此外,哲学课程还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
在课程中,我学习了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他们的理论,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哲学对于人类思维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了解到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哲学与科学、哲学与艺术等。
这些知识的拓展使我对学术研究和知识体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启发了我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探索。
最后,哲学课程还帮助我发展了自己的智慧和人生观。
哲学是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学科,通过对伦理学和人生哲学的学习,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
我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对内心的追求和发展。
通过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对世界的思考,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题目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专业地理科学班级 1102 姓名杨婷学号 2011119010230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中国哲学简史》是上大学以来看过的第一本有关哲学方面的书,经马原老师的推荐,同学们掀起了一股买书的热潮。
出于跟风的心理,我稀里糊涂的就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可是后来真正用心走进哲学的世界,会发现,原来哲学的世界,充满了一种前所未闻的美,充满了智慧。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无穷智慧,它像"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哲流洪流激荡起的思想浪花淘尽了无数叱咤风云名噪一时的英雄和豪杰,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慰籍心灵启迪智慧的种子,在后来者精心的呵护下,智慧之种开始饮着时代的琼浆润着潮流的雨露生根发芽慢慢成长起来了。
读这本书使我在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内涵远非孔子老子等的思想,或者儒道两家著述所覆盖的范围。
在漫长的二十五个世纪里,凡是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思想家无不思考过。
在漫长的时间里,哲学家所属的学派,尽管还继承了自古以来的名称,但其思想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冯老先生认为: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这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吧:西方哲学可以说只是一种相对比较单纯的科学,而我们中国的哲学则更像是一种能起到规范人们道德行为作用的宗教文化吧;第二,纵观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融合即中国哲学的发展之道。
什么是哲学?以我们高中曾学过的知识,我们肯定会机械般地脱口而出: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这是我们今天的,也是科学的定义。
但是,冯友兰大师所认为的哲学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我能够看懂他解释的每一个字,但蕴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我并不能理解得很透彻。
比如“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在思想人生以前,我们必须思想我们的思想”。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感悟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感悟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
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学派的思想精髓,以及易经、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理论。
通过这些学习,我不仅了解了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
不同学派的思想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又都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告诉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不要过分偏颇,要保持平衡。
同时,中国哲学还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通过这个课程,我也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哲学的应用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借鉴中国哲学的思想,例如“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中庸之道”,保持平衡和公正;在处理自然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借鉴“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中国哲学智慧课程让我深刻领悟到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和广泛应用价值。
通过这个课程,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哲学的理论知识,更深刻地领悟到了中国哲学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我相信,中国哲学的智慧和魅力将会一直影响和启迪着我们。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中国哲学智慧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从大范围上说“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待生态的最有力的总结,是从古至今哲学的基本观念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哲学智慧论文篇一中国哲学视阈下的生态智慧当今全球都被生态破坏这一问题所困扰,相应的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生态问题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生态的问题在态度和解决方式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也在加剧,对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哲学学者对此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哲人就已经对生态问题有过认识,所以无论是如今的法律构建还是哲学思考都应当重新审视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观点,继而引领现代走向未来,为我们的生态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古典哲学对生态的表达我国的古典哲学以儒家、道家最具有代表性,两家都对生态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理念,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对此笔者做如下介绍: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最为有影响力也是最能表达儒家思想的观念,从大范围上说“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待生态的最有力的总结,是从古至今哲学的基本观念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笔者在此对“天人合一”思想作如下理解: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生态的认识,即对天的认识与西方的上帝观点大为不同,生态是指自然界的所有,是真实存在的,而其形而上的才是超乎现实存在的天道、天德,这两方面在传统的儒家看来是统一不可分的。
儒家对人的认识是与自然紧紧相连的,认为人来源于自然,依靠自然而生存,也即为天人合一的主张所在,人是“天”的一部分,“天”是人的一部分。
北宋哲学家提出:“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无与也。
中国哲学智慧的论文(2)
中国哲学智慧的论文(2)中国哲学智慧的论文篇二哲学教育与哲学智慧摘要: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恒久弥新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今天的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把哲学知识等同于哲学智慧,哲学教育成了对既定哲学遗产的继承。
为此,必须恢复哲学的智慧功能。
首先,教育方法应注重启发性和探讨性。
其次,考核方式上应注重能力的评价。
相信凭着哲学的智慧,哲学教育终将摆脱困境,走向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哲学教育哲学智慧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1. 何谓哲学自古以来,有多少个哲学家就有多少关于哲学的定义,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很难给出一个清晰、完整而又为大家都接受的定义。
然而,哲学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它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向人们展示出时代的精神和智慧,它把人们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绪进行提炼、加工,成为照亮众人的智慧之光。
由此可见,不管人们把哲学称之为什么,毫无疑问,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
从词源来看,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文philo(爱) sophia(智)两个词,译成汉语即“追求智慧”之意。
在这里,智慧不等于知识,如果说知识属于静态的范畴,那么智慧则属于动态的范畴。
智慧最重要的涵义就是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人们对宇宙、时代的认识只有挣脱了静态的知识表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升华成动态的哲学智慧。
智慧的第二个涵义是哲学的洞见。
哲学洞见不是指哲学知识,因为知识的堆砌不等于智慧。
不仅如此,知识会老化,而哲学洞见不会老化,也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相反,哲学智慧具有恒久弥新是价值。
正因为如此,成书于2千年前的《道德经》和《柏拉图全集》才没有因年代的久远失去其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而是代代相传,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正是这种对智慧的追求,使哲学具有充分的生存权和独特的魅力,从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痴迷,,为之陶醉。
然而今天的哲学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哲学教育步履艰难。
2. 哲学教育的误区作为一门追求智慧的科学,哲学教育似乎正在背离它原来的目标。
哲学的教学智慧以及内在矛盾论文(共2篇)
哲学的教学智慧以及内在矛盾论文(共2篇)论文一:哲学的教学智慧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因此,哲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探讨哲学的教学智慧,并讨论如何在教学中解决哲学的内在矛盾。
首先,哲学的教学智慧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真理、知识、价值和存在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质疑和思辨。
这种思辨能力不仅能让学生从表面现象中深入思考,还能让他们发展出批判思维,分析问题的多个维度,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其次,哲学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
哲学研究经常涉及到关于道义和伦理的问题,而道德品质是哲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哲学教育,学生能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并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形成更加合理和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此外,哲学教育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宽容心态,让他们具备面对困境和挑战的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然而,哲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
首先是关于思辨和传授知识的矛盾。
传统的哲学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自己发现真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他人的教诲。
然而,在短暂的大学课程中,很难让学生从零开始掌握哲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因此,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同时,也要传授一些必要的哲学知识,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思想。
另一个矛盾是关于教育和自由的矛盾。
哲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见解,但有时候学生可能会陷入怀疑和迷茫的状态,甚至质疑教师和传统观点的权威性。
教师应该如何在保证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的成长,成为一个自由和负责任的思考者,这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哲学的教学智慧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和道德品质。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
要求:1、任选其一题,严格按照论文格式写作: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
不按照论文格式写作者为0分。
2、不少于3000字3、第18周当堂课誊写到试卷纸上4、抄袭比重50%以上为0分5、如果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抄袭雷同,则这些人均为0分6、第18周不出席者不论任何情况均为0分,不接受18周周四下课后补交。
《道德经》的管理思想摘要:《道德经》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而治,一切顺从自然发展规律,反对违背规律做事。
本文从道法自然、柔性管理、以人为本三个角度去探讨《道德经》对于现代管理思想的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字:《道德经》管理思想无为柔性用人学了一个学期的《道德经》,我感受很深,因为它对我做人、做事、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下面就我学到的和感受到的,从管理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日本管理学家廉田胜先生指出:“企业成功与否,经营管理占80%的作用,尤其是管理思想、思维方式又是重中之重。
”《道德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尽管这些观点距今已有很多年历史,但是,它依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有些观点还处于现代的前端。
现代的企业家当中,也不乏将老子的管理思想引用到企业的管理上面,他们深谙管理之道。
海尔老总张瑞敏称:“所谓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
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
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东西生于无形的东西。
”的确,理解、吸收老子的管理思想,对做好企业管理有重大的意义。
一、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什么是道?道是宇宙间最早的形体,是天地的本源。
它先于一切具体有形物的存在。
世间一切事物皆有道,做人有道,做事有道,经营企业更是如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伟大不在于自大,在于取法自然。
道的本性自然,无目的而为,但一切都自然而成。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范例欣赏(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国哲学是智慧之学智慧乃中国哲学之母,学习中国哲学,一是把握其思想内容和方法,二是体悟其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智慧,智慧是浓缩了的思想,是思想的升华,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但见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高耸云端。
庄子忍不住问树旁的伐木者:“请问,眼前这棵大树这么高大挺直,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来砍伐它?”伐木者听了庄子的问话,淡淡地说:“要问为什么,我来告诉你,这棵树看起来高大挺拔,但却是一棵不中用的树。
用它来造船,船很容易沉底;用它来作棺材,棺材很容易腐烂;用它来作器具,器具很容易毁坏;用它来作门窗,门窗的脂液很不容易于;用它来作柱子,柱子很容易受虫的侵蚀,因此,这是一棵不成材的没用的树木。
既然是不材无用之木,所以就没有人对它砍伐,以至于它长成现在这个样子。
”庄子听了伐木者这番话,感慨地对弟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材无用,所以长得高大挺拔,得以终其天年,这难道不是无用之用吗?人们都知道有用之用,却往往不知道无用之用。
”人们往往会问,当今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为什么一定要了解中国哲学、中国文化?这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事了,不了解老子、孔子、孙子,不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了解三国、水浒、红楼,不是也不影响我的人生吗?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还不如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来得经济实惠。
人们有这样的想法,本也无可厚非,因为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出现了断裂,传统文化成为了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人们除了在中小学学的那点古文诗歌外,几乎就不再会接触民族文化的东西了。
其实,如果我们扪心自问、反躬自省,我们就会发现:千百年来积淀成的文化因子已经渗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既然我们每一个人在潜意识中与民族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及其智慧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一件十分重要紧迫的事情,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把传统思想与封建落后保守垃圾等同起来一概否定。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我眼中的中国哲学智慧——以道为视角)
我眼中的中国哲学——以道为视角【摘要:】中国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中国哲学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对世界大发展也极具意义。
以创世人老子所主张的“道”为起点,从人的自身发展、人与人的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发展来看待中国哲学文化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哲学道发展社会指导意义中国哲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哲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它不仅是中国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哲学之父是老子,他写了著名的《道德经》,主张“道”和“无为而治”,这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兼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过:“老子文化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吸桶,唾手可得”。
英国的李约瑟也说:“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烂掉了根的大树”。
在中国哲学中,所谓的“道”是事物固有的规律,是神秘难测而又隐蔽在事物内部的东西,是不可理喻的东西,是不可及的。
而“德”则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们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种人为行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们可及的。
“德”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备的世界观、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如果读了《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
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的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中的“道”是老子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①老子:《道德经》,凤凰出版社及2001年版,第四十四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
哲学课程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哲学课程的结束,我深感自己在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哲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哲学课程论文的总结。
首先,哲学课程让我明白了哲学的本质。
哲学并非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
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宇宙的起源、道德的准则等问题,它是一种智慧,一种对真理的探求。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哲学是一门具有深刻内涵的学科,它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
其次,哲学课程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
在课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这种批判性思维使我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思考,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哲学课程使我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
通过学习哲学,我明白了人生并非只是为了生存,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哲学课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真理、美好和幸福。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我简要介绍了哲学的起源,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出发,阐述了哲学的发展历程。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探讨了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如存在与本质、真理与价值、自由与必然等,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哲学的流派与思想。
我介绍了几个主要的哲学流派,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并分析了这些流派的思想特点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四、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了哲学在道德、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总结来说,哲学课程论文让我对哲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通过论文的写作,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哲学的智慧将指引我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价值。
中国哲学的智慧结课论文
中国哲学的智慧结课论文姓名:王成飞学号:090905323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哲学的智慧道家的天人合一观的内容天人关系这是世界本原论的进一步深化,与世界本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主要有“天人感应论”,“天道自然论”,“天人合一论”。
特别是老庄;一部分既承认自然法则的客观性,又肯定人对自然的主体能动作用,如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宋代以降,“天人合一论”,即整体合观人与自然,成为各派哲学家的共识。
所不同的是,气本论者合一于“气”,理本论者合一于“理”,性本论者合一于“性”,心本论者合一于心,实有论者合一于“实有”。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
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
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
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天人本是合一的。
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孔子仁的思想“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先说孔子的“仁”。
“樊尺问仁,子曰:爱人。
”以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重要;二是就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亲爱。
以哲学为主题的论文:《哲学:探寻生命意义的智慧之钥》
《哲学:探寻生命意义的智慧之钥》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哲学的本质、价值及其在探寻生命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流派和核心问题的分析,阐述哲学如何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帮助人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并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提供指引。
同时,强调哲学教育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更好地弘扬哲学精神。
关键词:哲学;生命意义;思考方式;哲学教育;人文素养一、引言哲学,这个古老而深邃的学科,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一直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
从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追问,到现代哲学家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哲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吸引着无数智者的探索。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哲学的价值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更是我们每个人在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之钥。
二、哲学的本质(一)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哲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对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哲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试图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从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从康德的先验哲学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不同的哲学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世界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这种思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认知方式。
(二)对自我的认识哲学也是对自我的深刻认识。
在思考世界的同时,哲学家们也不断地反思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自我意识、道德伦理、人生目的等问题的探讨,哲学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例如,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这句名言,就强调了自我认识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只有通过对自我的深入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我价值。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思考,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哲学家们通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度中国哲学智慧选修课结课论文中国哲学历史浅谈专业:城市规划学号:100907208姓名:陈晓东中国哲学的历史关键字:。
思想,哲学,历史观、正文: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
先秦即始于夏代止于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
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
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1天道观。
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
2人道观。
即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根本观点。
相对于天道观而言称为人道观。
它也是先秦哲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周代“以德配天”思想的形成和西周末的疑天思潮的蔓延,兴起了注重人事的观念。
子产强调人道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以“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中心内容的仁的学说。
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老子反对各种具体的道德说教,主张以“无为”、“抱朴”为理想人生。
孟子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仁义礼智”,并进而探讨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
而同时代的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也”。
荀子反对孟子的观点,主张性恶论。
庄子发挥老子的无为思想,提出“无以人灭天”,反对积极入世,追求“逍遥”的精神境界。
3知行观。
即认识论。
随着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认识问题已引起先秦哲学家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认识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的问题。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强调“学而知之”。
兼重学与思、知与行。
4名实观。
即关于名称与现实或概念与实在关系的根本观点。
面对春秋时名实相悖的现实,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
墨子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着眼于对事物本身的把握。
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指出“道常无名”。
庄子进而主张“大道不称”,但又认为“名者,实之宾也”,肯定实对名的决定。
秦汉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崇尚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哲学思想几无发展。
汉初记取秦亡教训,缓和矛盾,休养生息,黄老之学盛极一时。
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其后谶纬之学兴起,同时出现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思想。
东汉后期,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社会危机频仍,哲学思想呈现复杂的新局面。
汉代哲学主要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以及古今、人性等问题展开。
1天人关系。
汉武帝时出于巩固封建统治,论证儒家纲常伦理绝对性的需要,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之说,提出天人感应论批判。
2宇宙生成。
在先秦天道观的基础上,汉代哲学家提出了关于宇宙生成的见解。
《淮南子》认为“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分成天地。
3形神关系。
先秦哲学已有形神关系的讨论,《管子》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
4人性学说。
汉代学者在先秦天道观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人性问题,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人性是自然资质,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3种,主要讨论对中民之性的教化问题,认为情与性相联系,主张养性制情。
魏晋南北朝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经长期混战,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又出现南北朝分裂的混战局面。
近400年的社会动荡中,儒学的统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于思辨性的玄学应运而生;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道教体系逐步建立;上述变化使得这一时期哲学思想极为活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
1有无。
何晏、王弼继承老子思想,倡以“无为本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存在(有)都源于一个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本体(无),称为贵无论。
2名教与自然。
有无的争论引申到社会问题,就形成了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讨论。
王弼从“以无为本”出发提出“名教出于自然”,为名教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理论根据。
3言意。
言意问题原为易卦的象、辞、义理的关系问题,魏晋学者将其引申为物象、语言与思维、真理的关系问题。
隋唐隋唐两代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兼宗的政策,提供了三教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的条件。
佛教哲学关于心性、理事问题的讨论;韩愈的道统说;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成为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问题。
1心性、理事。
涉及对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关系的认识。
上述讨论对宋明时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道统与法统。
中国佛学各派形成后,都宣称本教派有一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法系,称道统。
为与佛教抗衡,唐代中期韩愈提出了儒家的道统说。
韩愈认为儒家道统所传之道即仁义道德,此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至孔、孟,孟子以后道统中断。
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继承孟子,延续儒家道统。
他主张佛教为夷狄之法,唯儒家道统才是正统。
韩愈复兴儒学的努力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天人关系。
柳宗元、刘禹锡继续中国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
柳宗元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天地起源于元气。
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天与人不相预”等观点,反对天人感应论。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科学、艺术得到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也有表现。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理学兴起于北宋,发展于南宋,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
理学以儒家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思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时期的哲学主要围绕理气、道器、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承上启下,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的时期。
1理气、道器。
理气、道器是探讨世界本原的一对哲学范畴。
北宋张载提出“太极即气”,以气的变化说明世界的万事万象。
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称气的变化为“理”,认为理是“物之理”。
程颢、程颐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具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双重涵义,二者是同一的2心性、心物。
心性、心物问题源于先秦哲学,受佛教的影响,理学很注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张载认为变易为万有的本性,为人所禀受,称“天地之性”。
人由于身体的结构而形成的性称“气质之性”,“心统性情”。
3闻见、知行。
宋元明清哲学所讨论的闻见、知行指的不仅是一般的认识和日常行为,还包括道德认识和践履。
张载将知分为“闻见之知”即对事物的认识和“德性所知”即对天道的认识,认为后者来自道德修养程颐接受了张载的上述看法,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对自身和万物的研究体认天理。
他主张知先行后,“知之深则行之必至”。
朱熹则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行是知的工夫”,以知为行。
王夫之则主张行先知后,认为“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近现代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酝酿准备时期,以龚自珍、魏源、洪秀全、郑观应等人的哲学为代表。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标志着资产阶级哲学的形成,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把资产阶级哲学进一步推向前进。
1自然观。
早期的近代哲学仍沿用传统哲学“天地”、“太极”等范畴说明宇宙。
从康有为等人开始,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引入哲学,以“光电”、“以太”说明宇宙的本原,孙中山比较自觉地把自己的自然观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但这一时期的哲学往往直接引用自然科学理论说明自己的自然观,未做出哲学的概括。
中国近代的科学宇宙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瞿秋白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宣传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2社会历史观。
由于社会问题的紧迫,社会历史问题一向尤为近代思想家所重视。
3发展观。
处于变动时代的中国近代哲学家普遍重视发展、变易。
但大都把历史的变化发展动力理解为“心力”、“天之所演”,在对“渐变”与“突变”的认识上也存在争议。
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瞿秋白、李达等人都对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作了阐释、介绍。
毛泽东写作了《矛盾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哲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哲学继承了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作为指导,联系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现实情况进行深入的哲学思考,取得了新的进展。
1978年中国哲学界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正确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是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
与其他类型的哲学相比,有如下特点:1封建时代的哲学有比较充分的发展。
中国哲学始于先秦,历史悠久,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哲学相比,属于少数达到较高水平的哲学形态之一。
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秩序相对稳定,故中国哲学在殷周哲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了历史久远,具有较高形态的封建社会的哲学。
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哲学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只是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哲学遂逐渐发展。
2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主要同经学相结合,而不是同神学相结合。
在中国封建社会,宗教神学虽比较活跃,但未能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哲学一直以儒学为正统,儒学虽因袭了传统的天命观念,但着眼于现实社会,不注重彼岸世界;强调道德教育而非宗教说教。
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以“正统”自居,批判宗教神学观点。
而在西方,中世纪时神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唯物主义思想只能披上宗教外衣或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存在。
3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学联系密切,本体论、认识论同道德论相互渗透,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
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等诸家都以天道观为其伦理学说的理论依据。
秦汉以后儒学被奉为正统,无论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还是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的主张,都是通过各自的本体论为儒家的纲常伦理作出论证。
在宋明理学中,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论的结合更为显著。
张载以气为万物本原,宣扬“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爱精神,二程和朱熹以理为本体,强调天理即是人伦的最高原则。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论也往往和道德认识、道德修养相联系。
孟子的“思诚”,荀子的“虚壹而静”,程朱的“格物致知”,陆王的“发明本心”无不既是求知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方法。
4中国哲学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概念范畴。
中国哲学这些独特的概念范畴如:道、气、理、神、虚、诚、明、体、用、太极、阴阳等。
凝结着中国思想家的智慧。
在中国哲学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范畴被不断地充实、丰富,赋予新的内容,围绕这些范畴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