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月光曲》优质教案(含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在1801年创作成功,是一首享誉世界的名曲。

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将它献给自己第一位恋人,并欲娶之为妻的桂齐雅蒂女伯爵。然而当时他们已分手,贝多芬也正经受着失恋和耳疾带来巨大的痛苦,曲子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奏鸣曲中包含着贝多芬至深的感情,是失聪的音乐家用心和灵魂谱写而成。琴音轻推慢陈,如倾泻一地的月光,缓缓移至心房,照亮了那些许久不曾碰触的角落,勾起回忆联翩。月光奏鸣曲一共分为三章。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恬静()照耀()陶醉()苏醒()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在文中画出实际事物,用“~~”画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2)

(3)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你还了解到贝多芬的什么故事?和大家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

一、幽静安静照射沉醉醒悟

二、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恬静波涛汹涌 2.③

3.略

4.(1)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2)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3)海面波涛汹涌

5.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三、略

22 月光曲

【教学目标】

1.会写“谱、莱”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莱茵河、霎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难点: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搜集贝多芬的资料。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吗?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你们知道贝多芬吗?(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的资料,简要发言)教师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政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2.关于《月光曲》的谱写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2课《月光曲》。

3.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从中初步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阅读课文,思考: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是哪几首?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教师重点提醒:

①字音方面:“茵”读“yīn”,不读“yīng”;“霎”读“shà”,不读“chà”。

②字形方面:“盲”的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4.学生朗读课文后,交流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首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哪一部分讲贝多芬创作《月光曲》?

2—7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8—10写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

三、学习弹第一首曲子的内容(第2—7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2—7自然段,教师及时正音。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为不能直接听贝多芬本人的演奏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盲人。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她看不见乐谱只是听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弹琴的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

6.小组分段朗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