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
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特征的材料,其在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是制备高质量纳米材料的关键步骤,通过精确控制合成条件和方法,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一、溶剂热法合成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金属盐或金属有机化合物与溶剂反应,形成纳米颗粒。
溶剂热法可以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从而调控纳米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例如,利用溶剂热法可以合成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性能。
二、水热法合成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水溶液中进行合成的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溶液成分,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形貌的纳米材料。
水热法合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纯度,广泛应用于电池、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
例如,利用水热法可以合成氧化物、磷化物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
三、溶胶-凝胶法合成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的形成和凝胶的固化过程来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控制溶胶的成分和凝胶的形成条件,可以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形貌的纳米材料。
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适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等领域。
例如,利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合成二氧化硅、氧化铝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
四、气相沉积法合成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在基底表面沉积纳米材料的方法,通过控制气相反应条件和基底表面特性,可以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形貌的纳米材料。
气相沉积法合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纯度,适用于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
例如,利用气相沉积法可以合成碳纳米管、氧化锌纳米线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光电性能。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是制备高质量纳米材料的关键步骤,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等。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及表征研究
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2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1)1.2.1 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1)1.2.2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2)1.2.3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2)1.2.4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2)1.3 制备纳米硅管模板分类 (2)1.4 软模板制备硅纳米管 (3)1.4.1有机凝胶体系制备硅纳米管 (3)1.4.2表面活性剂胶束体系制备纳米硅管 (4)1.5 硬模板制备硅纳米管 (4)1.5.1实心纤维状模板制备硅纳米管 (4)1.6合成机理 (4)1.6.1液晶模板机理 (4)1.6.2 协同作用机理 (5)1.6.3会发诱导自组装技术 (6)1.7 二氧化硅纳米研究现状及问题 (6)1.8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7)2 原材料、仪器和实验方法 (9)2.1 以碳酸钙为模板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 (9)2.1.1 实验试剂 (9)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9)2.1.3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 (9)2.1.4 实验内容 (10)2.1.5 实验步骤 (11)2.2 以碱式碳酸镁为模板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 (13)2.2.1 实验试剂 (13)12.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13)2.2.3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 (13)2.2.4 实验内容 (14)2.2.5 实验步骤 (15)2.6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结构性能表征 (17)2.6.1 X射线衍射法(XRD) (17)2.6.2组织结构分析 (17)2.6.3比表面积和空隙分析仪的测定 (18)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9)3.1 硅源在碳酸钙表面的生长 (19)3.2 硅源在碳酸镁表面的生长 (20)3.3 以CaCO3为模板制备SiO2纳米管探究合适工艺 (21)3.3.1 硅源的量对合成结果的影响 (21)3.3.2 Ph值对合成结果的影响 (22)3.3.3 酸处理去除模板过程中搅拌对纳米管的影响 (24)3.3.4 溶胶凝胶法与水热合成法的比较 (25)结论 (26)致谢 (27)参考文献 (28)2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991年,日本NEC公司基础研究实验室的电子显微镜专家饭岛(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检验石墨电弧设备中产生的球状碳分子时,意外发现了由管状的同轴纳米管组成的碳分子,这就是现在被称作的“Carbon nanotube”,即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
硅基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技术研究
硅基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技术研究硅基材料是现代工业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材料类型。
硅是全球第二大的金属元素,具有丰富的储量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因此硅基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硅基材料制备技术1. 水热法制备硅基材料水热法制备硅基材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通过加热硅源和还原剂在水热环境下反应制备出硅基材料。
水热制备法的优点是对反应条件的要求不高,制备硅基材料的晶化程度高、粒径小。
然而,制备的硅基材料需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得到较好的物理性能。
2.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基材料溶胶-凝胶法是将一定的硅源和溶剂混合,通过水解凝胶的方法,制得硅凝胶,继而对凝胶进行干燥和煅烧制备硅基材料。
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可以控制硅基材料的形貌和尺寸。
但也存在着制备时间长、成本较高等问题。
3.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硅基材料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沉积反应将一种气态硅化合物沉积在基体上制备硅基材料。
这种方法优点是可以控制硅基材料的成分,同时也可以得到具有较好晶化程度和较小表面粗糙度的硅基材料。
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硅基材料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简称PECVD,是一种利用电子轰击产生等离子体在介质内的放电反应来形成薄膜的方法。
它在制备硅基材料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PECVD法的优点是可以制备出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更高的表面质量的硅基材料,但也面临着技术操作难度大,硬件设备要求高等问题。
二、硅基材料表征技术1.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目前硅基材料表征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把电子束聚焦在样品表面,当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二次电子信号被接收器捕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SEM可用于表征硅基材料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晶体结构等参数。
2. 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硅基材料的结晶结构的技术。
它通过测定样品所散射X射线的角度和强度,来确定样品的结晶状态和晶格参数。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与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与性质研
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与性质研究
研究背景:纳米管和纳米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其具有特殊的
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光电和生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因其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次研究将探究水热法制备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过程及其性质。
研究内容:
1. 制备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方法;
2. 分析不同合成条件对产物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3. 考察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的光催化、光电和电化学性能;
4. 探讨产物性质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将有助于对水热法制备 TiO2纳米管和WO3纳
米结构的控制和优化,以及对其光催化、光电和电化学性能的认识。
同时,还将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水热法制备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光催化、光电
和电化学性能。
同时,还将采用 XRD、SEM、TEM、UV-vis、PL等技术
进行分析,探讨其机制。
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 TiO2纳米管和WO3纳米结构,并深入探究其形貌、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其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其合成条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水热法合成一维纳米
周全
2015-5-20
水热法[1]
概念:使用特殊设计的装置,人为地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环境,使通常难溶或不
溶的物质溶解或反应,生成该物质的溶解产物,并在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后进行结 晶和生长。当然,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易溶的原料来合成所需产品。
水热法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中温液相控制,能耗相对较低,适用性广,既可
控制是水热法制备硅纳米线的核心部分。
在收集实验样品时,发现高压反应釜的釜盖不易打开,打
开釜盖后可以听见气流进入釜体内发出的声音,说明实验
反应后釜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环境大气压,我们猜想釜体内
的空气中的氧气在反应过程中与硅或硅的氧化物发生了氧
化反应,同时釜体底部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硅沉淀也可说明
这点。
图 3(c) 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纳 米线和氧化物包覆层的界面, 从图 3 ( c )的界面处可以发 现纳米线呈晶态和包覆层呈无 定形。图3(c)中界面处晶格 条纹清晰可见,某些区域不太 明显的原因是受到纳米球覆盖。 此外,晶化度跟温度有关,温 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晶 化度。经测量计算可知晶面间 距为 0.31nm ,正好与硅 {111} 面相吻合,因此纳米线的内部 是晶体硅结构。
[3]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的化 合物中最稳定的,因此 无定形的包覆层是二氧 化硅,这与 Tang[3]的 结论相符合。因此,硅 纳米线由两部分组成: 内部为晶体硅结构; 外 部为无定形的二氧化硅 包覆层,而且二氧化硅 包覆层非常的薄,大部 分小于5nm。
图 5是硅纳米线成核和生长过程中
釜体的实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 1(b) 是纵面 SEM 图像,从中可以确定生成物是纳米球,且小粒 径的纳米球分布在大的颗粒旁。图 1(d)是纳米球的EDX图像,可知 纳米球只有硅和氧两种元素,Si /O 的原子数比大约是 1.0:1.3,应 该是硅的氧化物纳米球。
一步水热法合成SiO2纳米棒
Studies in Synthetic Chemistry 合成化学研究, 2018, 6(2), 23-28Published Online June in Hans. /journal/sschttps:///10.12677/ssc.2018.62004Synthesis of SiO2 Nanorodes by One-StepHydrothermal ProcessShuhong Sun, Yin He, Yongmao Hu, Yan Zhu*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Mar. 20th, 2018; accepted: May 2nd, 2018; published: May 10th, 2018AbstractSiO2 nanorode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simple low-cost one-step alkaline hydrother-mal process using commercial silicate glass at 170˚C. The SEM results show that ammonia concen-tration and holding tim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iO2nanorods. XRD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synthesized SiO2nanorods were amorphous. Photolumin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sized nanorodes exhibited a strong, sharp photoluminescence emission peak, centered at 410 nm.KeywordsSiO2 Nanorode, Hydrothermal Process, Silicate Glass一步水热法合成SiO2纳米棒孙淑红,贺胤,胡永茂,朱艳*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18年3月20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10日摘要以商业硅酸盐玻璃为原材料,在170˚C下,通过简单的低成本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iO2纳米棒。
Bi2E3(E=S,Se)纳米材料的水热-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梁玉洁 2013年3月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摘要
硫化铋和硒化铋是VA.VIA族直接带隙无机半导体材料,其性能稳定、环境 友好,光电转换性能优良,在光伏转化、热电器件、光催化等领域有极广泛的应 用前景。探索合适的方法来制备有序的、尺寸可调的Bi2S3和Bi2Se3纳米阵列可 以极大的拓宽此类材料的应用空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综合采用水热法和溶剂热法合成技术,在较低温度下成功合 成了硫化铋、硒化铋纳米棒、纳米片及其阵列。通过改变反应物种类、化学计量 比、溶剂、反应温度、时间及配体等实验条件,研究不同因素对产物形貌、尺寸 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
第一部分以Bi(N03)3·5H20、巯基琥珀酸(MSA)为反应物,水热合成了具 有不同长径比的Bi2S3纳米棒阵列,并用XRD、SEM、TEM等仪器对产品的晶 型、组成和形貌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温度、反应物摩尔比、混合溶剂(水/N,N一 二甲基甲酰胺)比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Key words:Bismuth sulfide;Bismuth selenide;Nanowires;Nanosheets;Nanoarrays;
Hydro/solvothermal synthesis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次
致 谢…………………………………………………………………………………………………………..I 摘 要…………………………………………………………………………………………………………II
solvent ratios of distilled water and N,N—dimethylformamide on the morphologies of products.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1 水热法合成水热法合成指的是将原料(水溶液)在高温的高压条件下,应用水热法(沸石+水)的反应条件而进行的反应,来合成出特定的纳米材料。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种特定的物质通过水热法反应来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水热法合成的优点是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接近热平衡状态下合成出各种纳米材料,而且这些水热材料的粒径可以很容易地微调,同时可以更好的控制形貌和结构。
2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合成水热法合成是利用热量、压力和物质的特殊性质,将不同的原料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在一起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除了需要拥有足够的热量和压力之外,还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原料,这些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出特定的纳米材料。
常用的原料有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以及金属离子等。
一般来说,水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1)将原料混合在一起,构成需要合成的物质;(2)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原料放入反应容器中,并给予有效的加热和加压;(3)将反应液中的物质性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持反应的均衡性;(4)随着反应的进行,纳米材料随时间的推移稳定下来,并形成所需要的纳米结构;(5)反应完成后,清洗干净反应液,装置简单的过滤即可得到预期的纳米产品。
3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表征纳米材料的水热法表征指的是在合成出纳米材料之后,通过对其形貌、结构、化学性质等性质进行表征的过程。
(1)形貌表征形貌表征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的表征,以确定其表面形貌、尺寸、粒径和结构等特性。
(2)结构表征结构表征是指根据样品的衍射图,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和热重法(TG)等方法,来确定样品的结构信息,包括粒径、结构尺寸、结构参数等等。
(3)化学性质表征化学性质表征指的是通过样品的化学分析、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漫反射(IR)等技术,来确定样品的化学组成、表面活性位点、外层官能团等等。
纳米科技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详解
纳米科技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详解引言:纳米科技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纳米科技的发展已经在众多领域如电子、医疗、环境和能源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科技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一、合成方法:1. 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法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溶液等介质中,使得金属、合金、氧化物或薄膜等纳米材料在原位生成。
例如,溶胶凝胶法、热浸渍法和微乳液法等。
2. 物理法: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制备纳米材料,例如,溅射法、等离子体法和球磨法等。
这些方法对晶体结构和形貌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
3.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颗粒。
常见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水热法和溶剂热分解法等。
4. 模板法:模板法是通过利用模板孔道的微小尺寸限制,使得材料在模板孔道内形成纳米结构。
常见的方法有硅胶模板法、无机膨胀模板法和胶体晶体法等。
二、表征方法: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表面形貌观察的方法。
它能够通过扫描材料表面并采集电子散射信号,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观察纳米材料内部结构的方法。
在TEM中,通过透射电子束通过样品,可以得到原子级别的分辨率,并获得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体缺陷等信息。
3.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物相分析方法。
通过照射样品表面,利用入射X射线的散射模式,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4. 热重分析(TG):TG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在升温过程中失去的质量,来确定材料热稳定性和分解过程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热分解特性和热稳定性。
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UV-Vis可以通过测量纳米材料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来确定材料的光学性质。
这包括能隙、吸收强度和色散等信息。
三、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的应用:纳米材料合成与表征方法的发展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温和条件下混合碱辅助水热合成硅酸镁纳米管
w a s d e v e l o p e d f r o m n o r ma l Mg ( O H) 2 a n d S i O 2 p o w d e r s w i t h t h e a s s i s t a n c e o f p o t a s s i u m h y d r o x i d e a n d s o d i u m
h y d r o x i d e . T h e s a mp l e s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XRD, T EM, I R, a n d n i t r o g e n a d s o r p t i o n — d e s o pt r i o n . T h e s y n t h e t i c p r o c e s s wa s s t u d i e d b y XRD, T EM, e t c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t h e e u t e c t i c s o l u t i o n o f p o t a s s i u m h y d r o x i d e a n d s o d i u m h y d r o x i d e o f f e r s h i g h e r d i s s o l v a b i l i t y or f t h e r e a c t a n t s a n d b e n e i f t s t h e r e a c t i o n b e t we e n t h e r e a c t a n t s . T h i s c o mp o s i t e - - h y d r o x i d e - - a s s i s t e d a p p r o a c h i s a mi l d a n d h i g h l y e f f i c i e n t p r o c e d u r e f o r t h e s y n t h e s i s o f h i g h
简述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简述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一、前言纳米技术是在0.1~100nm尺寸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科学技术。
纳米微粒是指尺寸介于1~100nm之间的金属或半导体的细小微粒。
纳米微粒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层次赋予了它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这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它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光、电、磁、催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一个分支,它是纳米科技的一个分支,它是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对纳米材料的组成、结构、形态、尺寸、排列等的控制,以制备符合各种预期功能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制备纳米材料中最基本的原则有二:一是将大块固体分裂成纳米微粒;二是由单个基本微粒聚集形成微粒,并控制微粒的生长,使其维持在纳米尺寸。
二、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简述(一)传统的物理方法1.粉碎法粉碎法制备纳米材料属于物理方法,主要包括低温粉碎法,超声粉碎法,爆炸法,机械球磨法等,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不高,颗粒分布不均匀,形状难以控制。
2.凝聚法凝聚法制备纳米材料也是属于一种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真空蒸发凝聚和等离子体蒸发凝聚(二)传统的化学法1.气相沉积法该法是利用挥发性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来合成所需物质的方法,它的优点主要在于:①金属化合物原料具有挥发性,容易提纯,而且生成粉料不需进行粉碎,因而生成物纯度高;②生成颗粒的分散性好;③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颗粒直径分布范围较窄的超微细粉;④容易控制气氛;⑤特别适合制备具有某些特别用途的碳、氮、硼化合物超细微粉。
2.化学沉淀法沉淀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利用生成沉淀的液相反应来制取。
3.胶体化学法该法首先采用离子交换法、化学絮凝法、溶胶法制得透明的阳性金属氧化物的水溶胶,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冲洗制得有机溶胶,经脱水和减压蒸馏在低于所有表面活性剂热分解温度的条件下制得无定型球形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一、本文概述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已经在能源、医学、环保、电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水热法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技术,包括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影响因素等,并对制备出的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包括形貌、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与表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简要介绍纳米材料和水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水热法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具体步骤,包括原料选择、反应条件控制、反应机理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影响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因素,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溶液浓度等,并分析这些因素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
在纳米材料的表征方面,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表征手段,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线衍射(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并详细阐述这些表征手段在纳米材料形貌、结构、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表征手段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制备出的纳米材料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对纳米材料水热法制备与表征的研究进展进行展望,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二、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水热法是一种在特定的高温高压水环境中,通过溶解再结晶的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
其原理主要基于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反应活性都会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反应进行。
水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适当的反应物和溶剂,将反应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的溶液;然后,将此溶液转移到特制的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尺度(即1-100纳米)的物质,在这一尺度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电子器件、催化剂、能量存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利用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溶解和溶质的极化作用,使得溶质逐渐析出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尺寸均匀,形状可控,适用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制备。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介质来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水热条件下,溶质分子会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溶胶,然后通过溶胶中的聚集和转化,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分散性,适用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制备。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体相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高温下,将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在表面上反应和聚集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纯度高,晶格结构完整,适用于金属、合金等材料的制备。
二、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纳米材料形貌和表面形貌的技术。
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利用来自样品表面的次级电子、逆散射电子等信号来形成图像。
通过SEM可以观察纳米材料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情况。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的原子尺度结构和晶体缺陷等细微特征。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取纳米材料的晶格结构、晶体形貌和晶界等信息。
3.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纳米材料晶体结构的技术。
通过照射样品,并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情况,可以得到样品的衍射图谱。
通过分析衍射图谱,可以确定纳米材料的晶格参数和晶体结构。
4. 红外光谱(IR)红外光谱可以表征纳米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化学键的信息。
纳米材料在红外光的激发下,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从而产生红外吸收谱。
水热法制备Ba(ZrTi)O3纳米管的研究
等… 维纳 米结 构 的 铁 电材 料 。 。 。 j , 铁 电纳 米 线 、 纳 米 管 在微 机 电系统 ( ME MS ) 中具 有很 高 的应用 价值 “ ] 。
在众 多 的铁 电材 料 当 中 , B a ( Z r Ti ) 0。 ( B Z T) 由 于
3 结 果 与 讨 论
度为 1 5 0 ℃, Ba ( ( ) H) 2・6 H。 O 的 浓度 为 0 . 0 8 mo l / I 。
2 实 验
2 . 1 T i Z r — O 纳米 管模 板的 制备 以 直 径 为 01 0 am 的 Ti r 2 5 Z r合 金 为 基 体 , 在 0 . 3 ( 质量 分数 )NH F +2 ( 体 积 分 数 )H 0+ 乙
1 引 言
铁 电材料 可 应 用 在 多层 陶 瓷 电容 器 ( ML c C) 、 铁 电永 久 性 存 储 器 ( F e R AMs ) 、 动 态 随 机 存 取 存 储 器
( D RAM) 等光 电元 器 件 领 域 , 是一 种 被 广 泛 研 究 的传
统功 能 材 料 。最 近 几 年 , 随 着 电 子 元 器 件 向小 型 化、 微 型 化 的发展 , 促使 铁 电材 料也 加快 向纳 米化 方 向 发展 , 纳米铁 电材 料 的 制 备 及性 能研 究 已 成 为 各 国 竞相 研 究 的热 点 , 已获 得 纳 米 量 子 点 、 纳米线 、 纳 米 管
源, 采 用水 热反 应 法 制备 B Z T纳米管, 研 究 了水 热 温 度、 B a ( OH) 。・ 6 H 0浓 度 等 工艺 参 数 对 B Z T 纳米 管
微观组 织 结 构 和形 貌 的 影 响 规 律 , 获 得 了 直 径 为 O7 O n o, t 厚度 约 为 6 7 m的B Z T纳 米管 。
水热法合成Bi2S3纳米管及其生长机理
D m x25 P / a 50 C型 x射线衍 射仪 ,C a源 , uK 。 扫描 范围 ( ) 0 ~7 。 2 :l。 0 ,依照 所 得到 的 X D 图谱 可 以 R
维普资讯
Vo . 9 12 20 08
CHEMI CAL J OURN HI AL OF C NES E UNI VERSTES II
No. 2
2 0~2 3 4 4
水 热 法合成 B23 i 纳米 管及 其生 长机 理 S
米 管 .利 用 x射 线 粉 末 衍 射 ( R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 E ) X D) S M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 E 、选 区 电 子 衍 射 T M)
( A D 和高分辨透射 电镜( R E 对其结构和形貌进 行 了表征.结果表 明,所制备 的产物是结 晶 良好 的 SE ) H T M)
收 稿 日期 : o7 .5 2 0 62 . 基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学 基 金 ( 批准 号: 07 0 9 资 助 . 5 52 5 )
作者简介 : 刚强 , ,硕士,讲师,从事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 的水热法制备 和研究.E m i zq0 6 i L eu c 朱 男 - al g20 @SiI d .n : q . q
朱刚强, 鹏 , 刘 周剑平 , 边小兵 , 汪晓波 , 娇 李
( 西 师 范 大学 物理 学 与信 息 技 术 学 院 , 安 7 06 ) 陕 西 10 2
摘要
以硝酸铋 [ iN ] B ( O) 和硫化钠( as 为反应原料 , N: ) 采用水热 法在 10℃下反应 1 , 2 2h 制备 出 B 纳 i s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进展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进展高飞【摘要】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二氧化硅纳米管在纳米技术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其发光性质和机理进行了阐述.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光谱在蓝带、红带、绿带以及紫外光区域均有发射,其微观结构中不同种类的缺陷中心是导致纳米管不同谱带发射的原因.【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4页(P658-661)【关键词】二氧化硅纳米管;合成;发光【作者】高飞【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721 简介纳米材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形貌、维度和组成),维度分类最为普遍.(1)零维材料:同时受三个维度限制——量子点(纳米球);(2)一维材料:在两个维度上为纳米级别而在第三维度上不受限制——量子线(纳米线、纳米管);(3)二维材料:在一个维度上为纳米级别而在第二、三维度上不受限制——量子阱(薄膜、分层薄膜);(4)三维材料:以零维、一维或二维为模块构成〔1-3〕.二氧化硅纳米结构如纳米管、纳米棒及纳米线等一维材料以其形态、尺寸和形貌可调的优势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这些纳米材料具有一系列的光学、电学和机械特性,这些性质与材料的尺寸和结构密切相关.二氧化硅纳米材料表面的硅醇基团使材料本身的功能性质适用于简单的硅烷化学.表面修饰的纳米材料可用于催化、分离、检测、生物标记及生物分子传递等领域.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有很多不同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模板法、仿生生长法、火焰喷涂热解法、超声波合成法、热氧化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纳米结构的形貌常受到制备方法的影响.除表面化学外,无定形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性质使其在光电子器件和光学传感器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2 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方法2.1 转化法有机分子、组合体和超分子体系(例如人造手性化合物、蛋白质和DNA)常用于新型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为传统合成方法提供了选择(例如水热合成或化学气相沉积).这些体系引起的形貌转化催生了新的二氧化硅纳米结构.其中,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化合物在各种有机稀溶剂中极易形成热可逆的物理凝胶,这些凝胶因子有序组装产生的组合体是三维结构,具有较高的非均质性以及多种形貌(例如纤维状、棒状、管状、柱状、双链状和薄片状等).这些凝胶因子中,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结合到超分子排列中,是二氧化硅纳米管水介质合成中最常见的凝胶状分子.根据其在水中浓度不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可形成不同的凝聚物(球形胶束、细长的柱形胶束或六方/立方/层状液晶),而十二烷胺盐酸盐(LAHC)可形成薄片状产物〔5,6〕.2.2 反向微乳液中间体溶胶-凝胶法大量可控形貌的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制备可采用反向微乳液中间体技术〔4,7〕.该法中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钠(AOT)在非极性溶液(己烷、庚烷或异辛烷)中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以形成反向胶束体系,正硅酸乙酯(硅源)在柱形反向胶束的水-油界面上水解、缩合.产物在435nm处发射强荧光(激发波长为350nm).2.3 羟酸和无机盐模板法将氨水加入到乙醇/正硅酸乙酯/酒石酸溶液中可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8〕.某些同分异构体对反应效率有决定性影响.该反应中只有外消旋酒石酸和酒石酸的L-、D-同分异构体混合物有效.氢键的独特性质是该反应机理的关键〔8〕.除了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离子也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管〔9~11〕.静止条件下形成的柠檬酸铵晶体通过硅醇基团间的相互作用为管状结构的形成提供定向剂. 2.4 金属纳米颗粒、金属氧化物纳米模板法银纳米线和金纳米棒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易于去除,可大规模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并且它们的外壁厚度可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或二氧化硅前体的浓度进行控制,因此是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的通用模板.采用Stober法碱催化正硅酸乙酯水解可轻易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包衣的银纳米线〔12〕.将包衣的银纳米线浸没于氨水中(pH 10.5-11)可选择性的去除银内核,从而得到尺寸和外壁可控的二氧化硅纳米管结构〔13〕.2.5 水热合成法绝大多数的溶剂热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水热).材料的水热合成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很多优点(无毒、不易燃、不致癌、非诱变和成本低等)〔14〕.较简便的合成步骤:将高岭土、CTAB和硫酸混合物置于120℃、高压设备中24小时即得稳定的二氧化硅纳米管〔15〕.也可采用碳纳米管模板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16〕.2.6 薄膜模板法将目标材料填充到有序的纳米级柱形孔道内是合成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管的最简单方法〔17〕.孔道被完全填充时可得到固体纳米棒或纳米线,部分包衣填充可得到纳米管.目前最为流行的方法是采用纳米多孔阳极氧化铝薄膜.多空氧化铝模板可通过对氧化铝板进行电化学阳极处理来制备〔18〕.3 发光性质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光谱在蓝带、红带、绿带以及紫外光区域均有发射.J.L.Shen等〔19〕采用快速热退火(RTA)技术对介孔二氧化硅MCM-41进行处理,研究表明处理后的产品中存在的氧原子相关缺陷—非桥接氧空穴中心(NBOHC)导致了MCM-41产生红光发射(激发波长514.5nm,发射波长580-670nm).经快速热退火处理后,MCM-41中的非桥接氧空穴中心在不同温度范围由不同结构前体产生:(1)0-200℃,高-OH含量环境中由羟基基团产生;(2)200-400℃,低-OH含量环境中由羟基基团产生;(3)400-800℃,可能由过氧键链产生.Y.C.Lee等〔20〕同样对MCM-41二氧化硅纳米管进行研究,发现较低温度环境(50-300K)不同温度下MCM-41展现蓝-绿光发射(激发波长396nm,发射波长496nm)文中提出载体定域化产生的辐射复合和声子辅助非辐射复合之间存在竞争效应,并以这种效应为基础建立模型来解释温度与介孔二氧化硅蓝-绿发光衰变寿命之间的关系.Ming Zhang等〔21〕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大量排列整齐尺寸均一(30-50nm)的二氧化硅纳米管,研究发现在325nm激光束激发下,未煅烧的二氧化硅纳米管产生486nm蓝光发射,而574K煅烧后则产生539nm 黄-绿光.D.P.Yu等〔22〕采用激光消融法制备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纳米线,在2.65eV (470nm)和3.0eV(420nm)处清晰可辨两处宽发射峰,其中3.0eV处峰强度大小相较于多孔硅高出两个数量级.在二氧化硅凝胶方面,林君等〔23〕制备的二氧化硅干凝胶在激发光波长273-426nm范围内激发产生442和487nm两处蓝光发射.SiO2凝胶不是光学惰性的,它本身具有很好的光性能.由此促使人们想到用SiO2凝胶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发光材料,这样可以避免目前发光材料中使用的一些价格昂贵而且有毒的金属离子,如钠、镉和铕、铽等稀土离子,SiO2凝胶作为一种新型无毒、无害的环境友好发光材料的发展是很有前途的.实验结果表明,未掺杂的SiO2的凝胶本身也发光,它的发光性质随着酸、硅源的组成、处理条件以及添加剂的不同而不同.Subhasree Banerjee和Anindya Datta〔4〕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了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纳米片,研究表明在最大350nm激发光激发下,二氧化硅纳米结构的发射光波长在405-440nm范围内,为蓝带发射.当然,文献中报道最多的仍然是以二氧化硅作为基质,掺杂光致发光粒子(如稀土离子),使材料产生发光〔24,25〕.其中也不乏将稀土离子掺入二氧化硅纳米管结构中产生较好光致发光性质的例子 .但是这些文献均未探讨二氧化硅本身发光的变化以及对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等因素.4 发光机理不同种类的缺陷中心导致不同谱带的发射.缺陷中心可以来自内部或外部.发光是由于纳米管的内外表面上的硅醇基团化学吸附、非桥接的氧空穴中心(NBOHC)、二氧化硅基质中的≡Si-O·、缺氧中心(ODCs)和自制缺陷自由基(STEs).羟基自由基,≡Si—OH;富氧系列中的过氧链,≡Si—O—O—Si≡;以及照射诱发的应变硅氧键是非桥接氧空穴中心的三种前驱物.中性氧缺位≡Si—Si≡,双配位的硅缺陷≡Si—O—Si—O—Si≡,是产生缺氧中心的原因.自制缺陷自由基包含过氧链和E’中心.熟化和加热会显著影响二氧化硅的的光致发光强度.200至400摄氏度加热使光致发光强度增强,而超过600摄氏度,真空后处理则导致发光强度下降,熟化也会导致同样的结果.氧气氛围下增环反应导致光致发光强度增加,而氮气氛围下则会产生相反效果.蓝带发射的机理仍有很多不确定性.第一种假说模型与硅醇基团有关.蓝光发射强度在潮湿环境下熟化会明显降低.100至400摄氏度加热条件下光致发光强度增加是因为硅醇基团缩合产生了缺陷中心.2Si-OH→Si-O-Si+H2O但是,该机理无法解释加热温度超过400摄氏度后的发光淬灭现象.而且,硅醇基团吸收光波长在170nm,而非330至360nm范围内(蓝带发射的激发波长范围).第二种理论提出碳杂质是光致发光的原因.然而,使用不含碳元素的无机酸催化硅醇盐正常水解制备的二氧化硅凝胶仍然产生蓝带发射,该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2006年,Uchino和同事们〔27〕提出一种有趣的理论模型:两个双取代的硅醇基团共缩聚产生亚稳态缺陷对,包括=Si(O2)和硅稀=Si:和缺陷中心.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缺陷对光致发光激发波长在240至364nm范围内.这与二氧化硅凝胶激发波长在350nm的发现完全吻合.在其实验中,光致发光衰变动力学遵循双指数衰变定律.短组分由电子空穴重组过程产生,而长组分是表面诱捕和脱陷过程产生.文章以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为依据提出了硅和二氧化硅基材料蓝光发射中心理论模型.文章建立了一种新型氧化多孔硅和纳米结构二氧化硅材料蓝光发射中心的模型.相邻的一对硅醇基团产生的脱羟基作用导致了亚稳态缺陷对=Si (O2)和=Si:的形成.缺陷对的单线态转换与蓝光发射材料的光谱发射峰位置一致.5 结论二氧化硅纳米管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在纳米技术领域引起世人瞩目.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多种发光机理以及发光性质.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光谱在蓝带、红带、绿带以及紫外光区域均有发射.关于SiO2蓝带发射的机理仍有很多不确定性.Uchino和同事们提出=Si(O2)和硅稀=Si:和缺陷中心的理论模型,计算表明缺陷模型与二氧化硅凝胶激发波长完全吻合.Uchino理论认为,较高温度下的发光淬灭是因为能量稳定非发射性的SiO4四面体结构共享的边与角形成.关于溶胶-凝胶法及其他方法制备的SiO2凝胶的发光机制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定论,但是缺陷机制可以很好地诠释SiO2材料发光机理,是较为流行、接受度很高的机理模型.许多相关文献都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硅凝胶纳米材料发光强度的影响,但并未给出强度的具体数值,可见二氧化硅凝胶纳米结构的发光强度并不高,原因可能与其微观结构和宏观形貌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王海力,吕文珍,段莉梅.YVO4:Eu纳米晶的制备与发光性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3):266-268.〔2〕孙永安,孙立波.钙钛矿型LaMnO3和LaMnO3.2011 的结构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31-32.〔3〕J A Garcia-Calzon,M E Diaz-Garcia.Synthesis and analytical potential of silica nanotubes〔J〕.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2012,35:27-38.〔4〕S Banerjee,A Datta Synthesis and analytical potential of silica nanotubes〔J〕.Langmuir,2010,26(2):1172-1176.〔5〕M Adachi,T Harada,M Harada.Formation of Huge Length Silica Nanotubes by a Templating Mechanism in the Laurylamine/Tetraethoxysilane System〔J〕.Langmuir,1999,15(21):7097-7100.〔6〕M Adachi.Formation processes of silica nanotubes and integrated ordered microstructures〔J〕.Colloid Polym Sci,2003,281:370-385.〔7〕J Jang,H Yoon.Novel Fabrication of Size-Tunable Silica Nanotubes Using a Reverse-Microemulsion-Mediated Sol-Gel Method〔J〕.Adv Mater,2004,16(9):799-802.〔8〕H Nakamura,Y Matsui.Silica Gel Nanotubes Obtained by the Sol-Gel Method〔J〕.JAm Chem Soc,1995,117(9):2651-2652.〔9〕F Miyaji,S A Davis,J P H Charmant,et anic Crystal Templating of Hollow Silica Fibers〔J〕.Adv Mater,1999,11(11):3021-3024.〔10〕L Wang,S Tomura,F Ohashi,et al.Synthesis of single silica nanotubes in the presence of citric〔J〕.J Mater Chem,2001,11(5):1465-1468.〔11〕K Khoabane,E M Mokoena,N J Coville.Synthesis and study of ammonium oxalate sol-gel templated silica gels〔J〕.Micropor Mesopor Mater,2005,83(1):67-75.〔12〕W Sto¨ber,A Fink,E Bohn.Controlled growth of monodisperse silica spheres in the micron size range〔J〕.J Colloid Interface Sci,1968,26(1):62-69.〔13〕Y Yin,Y Lu,Yu Sun,et al.Silver Nanowires Can Be Directly Coated with Amorphous Silica To Generate Well-Controlled Coaxial Nanocables of Silver/Silica〔J〕.NanoLett,2002,2(4):427-430.〔14〕Y Gogotsi,J A Libera,M Yoshimura.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J〕.J Mater Res,2000,15(12):2591-2594.〔15〕W Dong,W Li,K Yu,et al.Synthesis of silica nanotubes from kaolin clay〔J〕.Chem Commun,2003,11(11):1302-1303.〔16〕L Wang,Z Shan,Z Zhang,et al.One-po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mesostructured silica nanotube〔J〕.J Colloid Interface Sci,2009,335(2):264-267.〔17〕A Huczko.Template-based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J〕.Appl Phys A:Mater Sci Process,2000,70(4):365-376.〔18〕G E Thompson.Porous anodic alumina:fabric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J〕.Thin Solid Films,1997,297(2):192-201.〔19〕J L Shen,P N Chen,Y C Lee,et al.Red-light in MCM-41 meso-porous nanotubes 〔J〕.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2002,122(1):65-68.〔20〕Y C Lee,Y L Liu,C K Wang,et al.Decay dynamics of blue-green luminescence in meso-porous MCM-41 nanotubes〔J〕.Journal of Luminescence,2005,113(3):258-264. 〔21〕Ming Zhang,Eugenia Ciocan,Y.Bando,et al.Bright visible photoluminescence from silica nanotube fl akes prepared by the sol-gel template method〔J〕.Appl PhysLett,2002,80(3):491-493.〔22〕D P Yu,Q L Hang,Y Ding,et al.Amorphous silica nanowires:Intensive blue light emitters〔J〕.Appl Phys Lett,1998,73(21):3076-3078.〔23〕韩银花,林君.SiO2干凝胶光致发光性质的研究〔J〕.发光学报,2002,23(3):296-300. 〔24〕C Armellini,A Chiappini,A Chiasera,et al.Rare Earth-Activated Silica-Based Nanocomposites〔J〕.Journal of Nanomaterials,Volume 2007,Article ID 84745,6 pages. 〔25〕A V S Lourenço,C A Kodaira,E.R.Souza,et al.Prepar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ized silica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europium complexes〔J〕.Optical Materials,2011,33(10):1548-1552.〔26〕Yan Qiao,Huanfa Chen,Yiyang Lin,et al.Photoluminescent Lanthanide-Doped Silica Nanotubes:Sol-Gel Transcription from Functional Template〔J〕.J Phys Chem C,2011,115:7323-7330.〔27〕T Uchino,N Kurumoto,N Sagawa.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lue-light-emitting centers in silicon and silica-bas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J〕.PHYSICAL REVIEW B,2006,73(23):233203.。
LaPO4:Eu(3+)@SiO2核壳结构发光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合成 了不 同形 貌 的 C P 纳 米 结 构 组 装 的有 序 eO
从 高 的能级 以辐 射 弛豫 的方 式 跃迁 至 低 能 级 时 ,
研 究也 逐渐从 制 备简 的纳 米颗粒 向设 汁币可拎 l J 合 成具 有 特 定 功 能 性 质 的纳 米 复 合 材 料 ‘ 面过
渡 。存 纳米 尺度 【 材料进 行 表面 修饰 ,足 前 时 研 究 的热点 之 一 。随 着 纳米 粒 子 尺 寸的减 小 , 其 性 能主 要受表 面性 质 的控制 。 为了有效 发挥 和改 善 纳米 粒子 的使 用性能 , 该根据 需要 采 物 、 应 化学方 法 改变纳 米 粒 子 表 面的结 构 和 状 态 , 支
DO I: 1 37 8 gx 2 0. 8 /l b 011 0 0 6 32 5 其表 面包 覆 Y O : u u 用 P E 得 到 了 核 壳 结 构 的 Y( H) O E “/ P : O C : u Y O
稀 土元 素具 有独 特 的 4 f电子结 构 , 稀土 离 在
对 纳米 粒子 的表 面 制 表 面包 覆 的颗粒 材 料通
将 发 出不 同波长 的光 。稀 土离 子 的这种 特性使 得
稀 土 发 光材 料 在彩 电 、 显像 管 、 算 机 示 器 、 计 照 明、 医学 、 物 理 和辐 射 场 、 事 等领 域 具 有广 阔 核 军
的应用 前景 。
粒 子。Y n等 采用 共沉 淀法 制得 L P T “纳 a aO : b 米粒 子 。 D 等 采 用 同 相 法 和 共 沉 淀 法 制 得 i Y 0 : b 纳 米磷 光 粉 。 Y n P T ¨ a g等 采 用 水 热 法
TiO_2纳米管的水热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0. 154 18 nm) ; HA TAC H I2600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 2 试验方法 1. 2. 1 TiO2 纳米管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金红石相 TiO2 纳米粉体置于装 有 10 mol/ L NaO H 的聚四氟乙烯高压釜中 ,密封后 放在烘箱中 383 K 保温 30 h 后取出 ,自然冷却到室 温 ,倒出溶液 ,用蒸馏水将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后 ,分 散在 0. 1 mol/ L 的稀硝酸中超声 ,继续用蒸馏水洗 至中性 ,过滤后得到产品 。 1. 2. 2 光催化实验 在盛有 250 mL 次甲基兰溶液的石英容器中分别 加入一定量的 TiO2 纳米粒子和 TiO2 纳米管 ,通空气 搅拌使粉体充分悬浮。在高压汞灯照射下 ,经过一段 时间后 ,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 ,进行离心分离和分光 光度测定 ,对比它们的光催化性能 。次甲基兰的最大 吸收波长为 662. 0 nm ,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
图 2 原料与 TiO2 纳米管的 XRD 图谱
2. 1. 2 透射电镜分析 从原料图 3 (a) 和样品图 3 ( b) 的 TEM 照片可以 看出 ,粒子直径约为 70 nm 左右的颗粒状 TiO2 原料 经过化学处理后已经转化成 TiO2 纳米管 。据文献 [ 8 ]报道 ,模板法制备的 TiO2 纳米管的管径为 100 nm 左右 ,而化学方法制备的 TiO2 纳米管的管径只 有 10 nm 左右 ,内径为 4~6 nm ,并且管形均匀整 齐 ,这意味着 TiO2 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都得到了明 显的提高 。
Keywords : TiO2 nanot ube Hydrot hemeral Photocatalytic Dynamics Ult raviolet abso rption spect 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 第8期2005年8月半 导 体 学 报CHIN ESE J OURNAL OF SEMICONDUCTORSVol.26 No.8Aug.,2005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040532014) 裴立宅 男,1977年出生,博士研究生,从事硅及相关纳米材料的研究.Email :lzpei1977@唐元洪 通信联系人,男,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纳米信息材料的研究.Email :yhtang @ 2004212214收到,2005201224定稿Ζ2005中国电子学会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3裴立宅 唐元洪 陈扬文 郭 池 张 勇(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摘要: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新型的硅纳米管一维纳米材料,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能量色散光谱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硅纳米管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硅纳米管是一种多壁纳米管,为立方金刚石结构,生长顶端呈半圆形的闭合结构,由内部为数纳米的中空结构,中部为晶面间距约0131nm 的晶体硅壁层,最外层为低于2nm 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等三部分组成.关键词:硅纳米管;水热法;结构;表征PACC :6146;8160C中图分类号:TN30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7(2005)08215622051 引言自从碳纳米管[1]及硅纳米线[2,3]等一维纳米材料被成功合成后,立刻引起了诸多领域科学家的极大关注与浓厚兴趣,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成为了当今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热点.碳纳米管能否具有金属或半导体特性取决于纳米管的石墨面碳原子排列的螺旋化方向[4,5],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成功制备出金属或半导体碳纳米管,因此虽然碳纳米管作为场效应晶体管(FET )及纳米电子集成电路的研究已有报道[6,7],但是碳纳米管在应用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硅纳米一维材料与现有硅技术极好的兼容性,使其具有代替碳纳米管的潜力.目前已经采用物理及化学方法成功合成了硅的实心一维纳米材料———硅纳米线[8,9],但是由于元素硅的硅键为sp 3杂化,而不是易于形成管状具有石墨结构的sp 2杂化,所以硅的中空一维纳米材料,硅纳米管难于合成.因此,目前在硅纳米管,尤其是自组生长的硅纳米管的合成方面仍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对硅纳米管模型进行理论研究表明硅纳米管可以稳定存在,同时也发现稳定的硅纳米管结构总是具有半导体性能[10,11].最近Sha 等人[12]以纳米氧化铝沟道(NCA )为衬底模板,以硅烷为硅源、金属Au 为催化剂,于620℃,1450Pa 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催化生长了直径小于100nm 的硅纳米管;J eong 等人[13]在617×10-8Pa 的真空分子束外延生长(MB E )室中于400℃在氧化铝模板上溅射硅原子或硅团簇,并于600或750℃氧化处理后制备了直径小于100nm 的硅纳米管.虽然目前模板法可以制得硅纳米管,但是此法制备过程较复杂,需要模板及金属催化剂,同时实质上所得硅纳米管是硅原子在模板内壁无序堆积形成的.水热法是制备纳米粉末的常用方法,对于制备具有一维结构的纳米材料鲜有报道.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碳纳米丝及碳纳米管[14,15]表明,此法在制备一维纳米材料方面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水热法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操作控制及可重复性好等特点.本文报道在没有使用催化剂及模板的前提下,采用高压反应釜,在超临界水热条件下合成了自组生长的一维纳米硅管,并用TEM ,EDS ,SA ED 和HR TEM 对其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硅纳米管,对于组装纳米器件具有重大的应用与研究意义.第8期裴立宅等: 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2 实验将215g 纯SiO 粉末(中彰国际有限公司,纯度99199%,平均粒度73μm ,密度211g/cm 3)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后置入GCF 21L 型高压反应釜中并密封.在反应釜附带的磁力搅拌器的均匀搅拌下(转速200r/min ),控制升温速率并于温度470℃、压力618M Pa 下保温2h ,随后高压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收集到具有大量微小的悬浮物质的微显黄色的溶液.在高分辨透镜微栅上滴加数滴溶液,并在红外线灯下烘干制备出了透镜样品.采用J EOL J EM 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点分辨率0119nm ,加速电压200kV )对其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3 结果与讨论图1为硅纳米管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从图中可观察到大量纳米管状结构,大多数纳米管呈直线状且表面较光滑干净,其外部直径一般小于20nm ,约为8~20nm ,长度达几百纳米,甚至可达微图1 硅纳米管的典型TEM 图像 左上角的插图为选区电子衍射(SA ED )花样.Fig.1 Typcial TEM images of SiN Ts The inset in left upper is a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 raction pattern.米级.内孔直径通常小于5nm ,有一定的直径分布,但范围较窄.EDS (见图2)分析表明样品中含有硅与氧两种元素,且硅与氧的谱峰高基本相同,说明样品中硅、氧原子比接近1,与原料中硅氧原子比较一致.图1左上角的插图为样品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它是典型的多晶硅电子衍射花样,这两个衍射环分别对应于(111)和(220)晶面族,相应的晶面间距分别为0131和0119nm ,表明所制备的硅纳米管为立方金刚石结构.从TEM 图像中还可明显观察到硅纳米管的头部都呈近似半圆的闭合结构,表明没有催化剂粒子存在,而且在管头部也未观察到开口结构.图2 硅纳米管的EDS 元素分析Fig.2 Elemental analysis of SiN Ts by EDS研究表明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管时,生成碳纳米管的条件是比较苛刻的,一般温度高于600℃,压力在60~100M Pa 范围内[15~18],根据我们的实验在水热条件下硅纳米管的形成显然要比碳纳米管容易的多.用水热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管外部直径较大,壁厚小,内孔大.据文献资料[15~18]来看,水热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外径通常大于20nm ,甚至可达微米级,壁厚一般为管内孔的1/5,甚至更小.而我们所制得的硅纳米管小于20nm ,其内孔通常小于5nm.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管时通常需要加入金属催化剂,生成的碳纳米管的管头部通常具有开口及闭合两种结构,因此在碳纳米管中可观察到大量金属催化剂粒子[15~18],而从硅纳米管的TEM 图像中可以看到其头部均呈近似半圆的闭合结构,并且硅纳米管中不存在金属催化剂颗粒.因此,采用水热法得到的硅纳米管明显不同于水热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没有催化剂的一维纳米材料才有可能测量到纳米材料的真实性能,所以采用水热方法可以制备无金属催化剂的自组织生长的硅纳米管,以便将来进一步测量出硅纳米管的真实性能.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图像(HR TEM )分析可以给出硅纳米管的更多结构细节.通过HR TEM 测量及装置在TEM 上的软件(software of digital micro 2grap h )计算分析硅纳米管的晶面间距、外径、内孔径、无定形外层及硅壁层厚度.图3(a )和(b )为硅纳米管的管身及生长顶端的典型HR TEM 图像.从HR TEM 图像中可明显观察到硅纳米管具有中空的内孔,晶格条纹清晰的硅壁层及具有一定厚度的3651半 导 体 学 报第26卷无定形氧化物外层,晶格条纹平行于硅纳米管的轴向方向生长,经测量计算可知管壁层的晶面间距为0131nm ,正好与硅{111}面相吻合.管身(图3(a ))的外径约14nm ,内孔约115nm ,硅壁厚约5nm 及无定形外层厚度小于2nm ;所得到的硅纳米管的生长端(图3(b ))的外径约13nm ,内孔比管身的大一些,约215nm ,硅壁厚约3~4nm 及无定形外层厚度小于2nm.通过比较可知,管生长顶端硅壁的晶化程度低于管身的晶化程度,尤其在管半圆形的生长头部,其晶化程度更差一些,目前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图3 硅纳米管的HR TEM 图像 (a )管身;(b )管生长顶端Fig.3 HR TEM images of SiN T (a )Body of a SiN T ;(b )Growth tip of a SiN T不是很清楚.由于反应釜内的环境为氧化环境,样品中含有硅与氧两种元素,同时二氧化硅是硅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因此可以确定外层为无定形的二氧化硅.硅纳米管两端较为对称的硅壁层(硅壁层数一致)及无定形二氧化硅层表明所合成的硅纳米管为一种无缝的管状硅结构.因此,硅纳米管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内部为数纳米的中空结构;中部为晶体硅所组成的管壁结构,壁厚一般小于5nm ;最外层为厚度小于2nm 的无定形二氧化硅.从目前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来看,还未观察到样品中存在单壁硅纳米管,因此目前我们所得到的硅纳米管是一种多壁硅纳米管,这与水热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是相似的[15~18].通过水热法可以合成不含催化剂的硅纳米管,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但是目前对于水热法制备硅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初步认为高压下的水热溶液对硅纳米管的形成与生长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SiO 为亚稳结构,高压水热下分解生成了硅及硅氧化物,同时高压下的水热流体可能促进了硅及硅氧化物进行生长、移动、卷曲及重新组合.此法制备硅纳米管的生成机理可能远比其他方法的生成机理复杂得多,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成功合成真正意义上的硅纳米管使得硅纳米管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理论方面,而且对硅纳米管的实际研究成为可能.硅的体材料是间接带隙半导体,不可能发出可见光,所以目前的硅材料不能应用于光电器件中,因此硅在制备某些器件时也有其局限性.硅纳米线、碳纳米管的研究表明这些纳米材料都具有在将来的纳米电子器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潜力[19~20],硅纳米管本身就是一种硅材料,可能会同时兼具硅纳米线状材料及碳纳米管状材料的性能,其最大优势就是可以与现有的微电子工业相兼容,可以预见硅纳米管在将来的研究中会表现出大量不同于体材料的物理、电学、化学性能,为将来制造纳米量级的微小器件提供了继碳纳米管、硅纳米线之外又一种全新的硅纳米材料.与碳纳米管相类似,可以通过在硅纳米管的内孔填充另一类型的纳米材料,或者通过在纳米管外部表面修饰另一种纳米材料来制备不同纳米结构异质结来实现硅纳米管的应用[21],有理论研究表明硅纳米管只存在半导体特性,并有较大的带隙宽度,在硅纳米光电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另外,我们所使用的制备方法也可能用于制备其他类似难于制备的半导体纳米管、纳米线的一维纳米材料,这些都会极大丰富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4 结论以SiO 为原料,在未加入催化剂及使用模板的前提下,采用水热法于470℃,618M Pa 的条件下保温2h 成功合成了表面光滑、直径分布为8~20nm 的自组生长的多壁硅纳米管.硅纳米管中没有催化剂颗粒,其头部为近似半圆形的闭合结构,由三部分4651第8期裴立宅等: 硅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与表征组成:内部为数纳米的中空结构;中部为晶体硅管壁结构,壁厚一般不大于5nm;最外层为厚度小于2nm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外层.初步研究认为高压下的水热溶液对硅纳米管的形成和生长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自组生长的硅纳米管为将来制造纳米器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硅纳米材料.参考文献[1] Iijima S.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Nature,1991,354:56[2] Morales A M,Lieber C M.A laser ablation met hod for t hesynt hesis of crystalline semiconductor nanowires.Science,1998,279:208[3] Tang Y H,Zhang Y F,Lee C S,et rge scale synt hesis ofsilicon nanowires by laser ablation.Mater Res Soc SympProc,1998,526:73[4] Zhang Zhenhua,Peng Jingcui,Chen Xiaohua,et al.Currentproperties in doped single2walled carbon nanotubes.Chinese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2002,23(5):499(in Chinese)[张振华,彭景翠,陈小华,等.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电流特性.半导体学报,2002,23(5):499][5] Wildoer J W G,Venema L C,Rinzler A G,et al.Electronicstructure of atomically resolved carbon nanotubes.Nature,1998,391:59[6] Tans S J,Verschueren A R M,Dekker C.Room2temperaturetransistor based on a single carbon nanotube.Nature,1998,393:49[7] J avey A,Guo J,Wang Q,et al.Ballistic carbon nanotube field2effect transistors.Nature,2003,424:654[8] Tang Y H,Zhang Y F,Peng H Y,et al.Si nanowires synt he2sized by laser ablation of mixed SiC and SiO2powders.ChemPhys Lett,1999,314:16[9] Holmes J D,Johnston K P,Doty R C,et al.Control of t hick2ness and orientation of solution2grown silicon nanowires.Sci2ence,2000,287(5):1471[10] Fagan S B,Mota R,Baierle R J,et al.Stability investigationand t hermal behavior of a hypot hetical silicon nanotube.J MolStruct(Theochem),2001,539:101[11] Zhang R Q,Lee S T,Law C K,et al.Silicon nanotubes:Whynot.Chem Phys Lett,2002,364:251[12] Sha J,Niu J J,Ma X Y,et al.Silicon nanotubes.Adv Mater,2002,14(17):1219[13] J eong S Y,K im J Y,Yang H D,et al.Synt hesis of siliconnanotubes on porous alumina using molecular beam epiaxy.Adv Mater,2003,15(14):1172[14] G ogot si Y G,Nickel K G.Formation of filamentous carbonfrom paraformaldehyde under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2sures.Carbon,1998,36:937[15] Libera J,G ogot si Y.Hydrot hermal synt hesis of graphitetubes using Ni catalyst.Carbon,2001,39:1307[16] Moreno C J M,Swamy S S,Fujino T,et al.Carbon nanocellsand nanotubes grown in hydrot hermal fluids.Chem PhysLett,2000,329:317[17] Suchanek W L,Libera J A,G ogot si Y,et al.Behavior of C60under hydrot hermal conditions:transformation to amorphouscarbon and form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J Solid StateChem,2001,160:184[18] G ogot si Y,Libera J,Y oshimura M.Hydrot hermal synt hesis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J Mater Res,2000,15(12):2591[19] Sun Lianliang,Li Shushen,Zhang Rong,et al.New progressin physics of semiconductor.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2tors,2003,24(10):1115(in Chinese)[孙连亮,李树深,张荣,等.半导体物理研究新进展.半导体学报,2003,24(10):1115][20] Chen Shaofeng,Xia Shanhong,Song Qinglin,et al.Field emis2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nanotubes.Chinese Journal ofSemiconductors,2003,24(suppl):166(in Chinese)[陈绍凤,夏善红,宋青林,等.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特性.半导体学报,2003,24(增刊):166][21] Teo B K,Li C P,Sun X H,et al.Silicon2silica nanowires,nanotubes,and biaxial nanowires:inside,out side,and side2by2side growt h of silicon versus silica on zeolite.Inorg Chem,2003,42(21):67235651半 导 体 学 报第26卷6651H 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ilicon N anotubes3Pei Lizhai,Tang Yuanhong ,Chen Yangwen,Guo Chi,and Zhang Y ong(College of M aterial S cience and Engineering,H unan Universit y,Changsha 410082,China)Abstract:A new kind of hollow one2dimensional nanometer structure,silicon nanotubes(SiN Ts),i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2 thermal method.The SiN 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 raction analysis,en2 ergy dispersive X2ray spectrum,and high2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Si2 N Ts with cubic diamond structure are the kind of multiwall SiN Ts and have close caps at the tip s.The structures of SiN Ts are hollow inner pore with a diameter of several nanometers in the middle,a crystal silicon wall layer with about0131nm interplanar spacing,and an amorphous silica outer layer of less than2nm.K ey w ords:silicon nanotubes;hydrothermal method;structure;characterizationsPACC:6146;8160CArticle ID:025324177(2005)08215622053Project supported by t he Doctorate Fund of t he Education Ministry of China(No.20040532014) Pei Lizhai male,was born in1977,PhD candidate.He is devoted to research on silicon and relative nanomaterials.Email:lzpei1977@ Tang Yuanhong corresponding aut hor,male,was born in1965,professor.He is devoted to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nanomaterials.Email: yhtang@ Received14December2004,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24J anuary2005Ζ2005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