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考试科目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39ae0573c1ec5da50e27097.png)
国内院校微电子专业简介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成立于1986年,由原中国科学院109集成电路制造厂和半导体所微电子学部合并而成,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是一所专业从事微电子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国立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技术总体和中国科学院EDA中心的依托单位。
下设4个研究室和两个制造部。
设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1. 硅器件及集成技术;⒉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3. 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4.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通讯与多媒体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
本专业一级学科为电子科学与技术。
作为一门交叉与综合性学科,跨专业学习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因此微电子所欢迎并鼓励通讯与通信工程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软件类、光电技术、物理与应用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报考。
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硅器件及集成技术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微细加工与新型纳米器件集成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或固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或电子线路□微波电路与化合物半导体器件①英语②半导体物理③半导体器件或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通讯与多媒体系统芯片、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开发)①英语②模拟集成电路③数字集成电路或信号与系统或通信原理或电子线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建有材料和器件大楼、基础理论和理化楼、电子楼、超净楼、离子楼及专业图书馆等。
本所现有研究员69人,包括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生导师55名,硕士生导师53名。
本所是从事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电路及其应用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
考研专业解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考研专业解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a960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f.png)
考研专业解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专业解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作为现代电子信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学术意义。
本文将对考研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进行解读,介绍其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概念1.1 微电子学的定义与特点微电子学是研究微米尺度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微电子系统的学科。
其特点在于器件尺寸小、功耗低、集成度高,适用于制造高性能、高密度、高可靠性的电子产品。
微电子学涉及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
1.2 固体电子学的定义与特点固体电子学是研究半导体、金属、绝缘体等固体材料的电子性质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的学科。
固体电子学主要研究电子能带结构、载流子输运、电子器件原理和性能等内容,为微电子学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验基础。
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历程2.1 微电子学的发展历程微电子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晶体管的诞生,微电子学得以迅速兴起。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微电子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集成电路的问世使得电子器件的集成度大大提高。
80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微电子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2.2 固体电子学的发展历程固体电子学的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固体材料的电导现象。
20世纪初,金属和半导体的电子性质得到了初步认识,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对固体电子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和电子器件的不断演进,固体电子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与微电子学密切结合,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未来发展方向3.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纳米材料和二维材料的发展,新材料在微电子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例如,石墨烯等独特材料在电子器件中具有优良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将为微电子学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
![中科大物理考研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a962fdfab069dc502201cb.png)
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专业代码及名称培养单位代码招生类别070121★数学物理001 硕,博3 623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中国科大出版社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4 80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李炯生中国科大出版社《空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070201理论物理00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0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004 硕、博23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35 原子物理与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学》徐克尊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结构和光谱、分子结构和光谱、量子力学概论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04 硕、博4 808 电动力学A 《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辐射(包括低速和高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狭义相对论4 872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等离子体物理导论》F. F. Chen科学出版社1980《等离子体物理原理》马腾才胡希伟陈银华中国科大出版社1988 单粒子理论、等离子体平衡、等离子体波动、等离子体不稳定性070205凝聚态物理002 博203 硕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09 固体物理《固体物理》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晶体结构、晶体缺陷、晶体结合、晶体振动及热学性质、金属电子论、能带论、电导论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231 硕、博234 硕、博070207光学002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221★量子信息物理学234 硕、博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070301无机化学019 硕、博157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8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234 硕、博070302分析化学019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20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定量分析化学》李龙泉等编著中国科大出版社误差与数据处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常用的分离方法与复杂物质分析070303有机化学019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9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伍越环编著中国科大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伍越环编著的《有机化学》全部内容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03 硕、博231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15 结构化学《物质结构》潘道皑等人民教育出版社量子力学基础、原子分子电子结构、分子光谱、晶体结构4 818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无机化学基本原理、理论及元素无机化学以下为第2 组考试科目,共有 2 组考试科目,可任选一组3 624 普通物理A 中国科大、北大或其他高校物理系普通物理教材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4 811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第一卷曾谨言科学出版社第三版量子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波函数和波动方程,一维定态问题、力学量算符与表象变换,对称性及守恒定律、中心力场、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定态微扰论、量子越迁234 硕、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20 硕、博3 626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热力学、动力学、胶体表面、电化学、统计热力学4 82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才元中国科大出版社2001版;《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马德柱等科学出版社2003版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涉及的内容。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考研方向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考研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ed49db6958fafab069dc025b.png)
西电的2012级微电子学院的招生简章070205 凝聚态物理(招生人数4人):方向:03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物理:汤晓燕副教授04 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分析:李德昌教授05 硅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铁电材料与物理:戴显英教授06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柴常春教授07 材料模拟与设计、超硬材料、稀磁半导体:魏群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02高等数学(不含线性代数和概率论)④872普通物理(不含力学)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9112固体物理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招生人数8人):方向:05 功率器件与集成电路:李跃进教授08 电力电子智能控制技术:宣荣喜教授09 电力电子集成技术:胡辉勇教授10 功率器件与电路应用:吕红亮教授11 高频电源、特种电源、电频调速技术:明正峰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43自动控制原理(古典控制)复试科目(二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招生人数105人):方向:01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郝跃教授03 微电路系统芯片设计与可靠性:庄奕琪教授04 集成电路设计与VLSI技术:杨银堂教授08 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计算机模拟:张玉明教授09 VLSI技术与可靠性、新型材料与器件:柴常春教授10 VLSI与高密度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1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14 新型半导体器件和VLSI可靠性:刘红侠教授17 VLSI设计方法学:马佩军副教授18 VLSI系统设计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刘毅副教授19 SOC设计方法学:王俊平教授20 VLSI设计与可制造性研究:赵天绪教授21 微波功率半导体器件:刘英坤教授22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张进成教授23 VLSI器件模型及仿真:吕红亮教授2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朱樟明教授25 新型半导体材料、器件与集成:贾护军副教授26 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杨林安教授28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胡辉勇教授29 宽禁带新型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冯倩副教授32 微电路可靠性:包军林副教授33 集成电路设计与新型半导体器件:高海霞副教授34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汤晓燕副教授35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36 MEMS技术:娄利飞副教授37 VLSI技术与VLSI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38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金风副教授39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郭辉副教授40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及高层次模型:刘帘曦副教授41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舒斌副教授42 集成电路可靠性与制造过程控制、评价技术:游海龙副教授43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张军琴副教授44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45 超低功耗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李小明副教授46 宽禁带半导体工艺与新型器件结构:王冲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0920 集成电路系统设计(招生人数19人):方向:01 SOC设计与设计方法学:郝跃教授02 通信与功率系统集成:庄奕琪教授03 混合信号电路与系统芯片设计:杨银堂教授04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6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速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刘红侠教授08 VLSI系统及设计研究:马佩军副教授09 VLSI设计及高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刘毅副教授10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②201英语一④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60%,MOS器件物理20%,数字集成电路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招生人数45人):方向:02 SOC与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杨银堂教授03 通信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庄奕琪教授04 高速集成电路设计:张玉明教授0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刘红侠教授06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柴常春教授07 高密度系统集成技术:李跃进教授0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戴显英教授09 模拟集成电路及SOC设计方法学:朱樟明教授10 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宣荣喜教授11 毫米波与太赫兹功能电路设计:杨林安教授12 VLSI系统设计:马佩军副教授13 超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刘毅副教授14 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与电路设计:张进成教授15 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吕红亮教授16 VLSI设计与制造:贾护军副教授17 系统集成技术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董刚副教授18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胡辉勇教授19 新型微波功率与光电集成电路设计:冯倩副教授21 集成电路封装设计:包军林副教授2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设计:高海霞副教授23 VLSI设计方法学:汤晓燕副教授24 MEMS设计与制造技术:娄利飞副教授25 VLSI技术与可靠性:吴振宇副教授26 SOC设计与物理实现技术:史江义副教授28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郭辉副教授29 大规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刘帘曦副教授30 高速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舒斌副教授31 集成电路设计与质量可靠性保证技术:游海龙副教授32 新型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设计:张军琴副教授33 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蔡觉平教授34 混合信号IC、可重构系统、SoC设计:赖睿副教授35 功率与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李小明副教授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数字集成电路40%,MOS器件物理40%,半导体物理20%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微电子技术理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085212 软件工程(招生人数80人):本领域所有考试科目均为全国统考方向:01 嵌入式系统设计:IC导师组一02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IC导师组二03 射频与通信芯片设计:IC导师组三04 混合信号集成技术:IC导师组四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复试科目(三选一):9111 微电子技术概论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9115 半导体集成电路参考书目:801 半导体物理、器件物理与集成电路:《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02 集成电路与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三版)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二版)周润德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43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吴麒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9111微电子技术概论:《微电子概论》郝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112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黄昆著韩汝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911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孙肖子西电科大出版社20089114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赵毅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115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集成电路》朱正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电子科技大学考研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19b9fe12524de518974b7d51.png)
11069
11071
11210
张文鹏
伍忠杰
张杨
张锦帆
楚军
王爱华
徐世红
张振忠
高照
李旭
王明庆
谭冰
马维毅
汤朝菊
胡杰辉
01/02/03
02/03
02/03
01/02
01/02
01/02
01/02
01/02
01/02/03
05
04
04/05
01/02/03
01/02/03
01/02/0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03新型功能材料与光谱学
04计算凝聚态物理
05强激光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辐照损伤
06半导体物理
50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004
10211
10212
10213
10214
10237
10239
10240
10759
10923
11025
11026
11028
②241法语(二外)或242德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英语(二外仅限日语方向考生)
③615日语水平测试或621英语水平测试
④846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及运用或847日语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学院
代码
导师
代码
导师
姓名
导师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050302
传播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细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细分](https://img.taocdn.com/s3/m/ec3e390ade80d4d8d15a4f73.png)
哈工大:物理电子学
西北工大:电路与系统
清华: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北大: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复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东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西安交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方向一般考模拟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方向一般会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
电子工程:
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工程硕士招生简章_电子科大考研论坛
![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工程硕士招生简章_电子科大考研论坛](https://img.taocdn.com/s3/m/87b9763e915f804d2b16c194.png)
附件 1:招生学院及专业
学院代 码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00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02 电子工程学院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085204 085208 085209
三、入学考试 第一阶段 时间:2015 年 10 月 25 日上午 8:30-11:30 地点:由当地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公布为准。
科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 考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注意:10 月 15 日后,考生可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zzlk)。 第二阶段 时间:2015 年 12 月-2016 年 1 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电子科技大学(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科目:(1)专业课(满分 100 分),由学校统一组织。
(2)面试 (满分 100 分),学院组织。 要求:(1)第二阶段考试前须持《2015 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 下
载)、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原件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境外学历、学位证须经教育部 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在第一阶段考试成绩发布后另行通 知。 (2)缴纳二阶段考试费及复试费共 200 元。 四、录取 我校自主划线,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面试)择优录取。招生人数:403 人,其中项目管理专业不超过 150 人。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 10%。 五、学习年限 3 至 5 年,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 六、授位 完成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合格,授予工程硕士学位。根据教育部 规定,非全日制教育均不颁发毕业证。 七、学费 学费标准按国家及本地有关文件执行。
成都电子科大人谈成电专业
![成都电子科大人谈成电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566616a3284ac850ad0242a6.png)
电子科大人谈科大专业又到暑假报考时,看各位学弟学妹对我校专业的疑惑,我就厚着脸皮的小议一下各个专业的情况优劣,声明一下:本人也只是从各位师兄和老师那里得知一些情况,不能保证特别准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举一二,请大家辩证的看待。
废话少说,进入正题。
首先说微固吧,微固学院包含微电子学,微电子科技,集成电路,固体电子工程,应用化学。
其中微电子学和微电子科技所学内容相似,不过前者偏理论,更适合考研,后者偏应用,更适合就业。
集成电路和固体电子有点偏电工的路子,搞电路设计的比较多,也很好就业或者考研。
总的来说,微固学风优良,在学校里面口碑很好,各大竞赛也经常看到微固的牛人,是很好的学院。
(应用化学不是很清楚...汗)收分的话,据说微计收分很高,和通信不相上下,其余几个专业也还是比较高,在几个大院里面算是中上吧。
通信学院,包括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
课程设置稍有不同,不过大体还是差不多,主要都是做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
收分极高,竞争激烈,学风优良,牛人辈出,学生里面除了有很多学霸牛人以外,有搞网站的高手,有做网络安全的,比如内网的管理人员就有很多通信的。
不过近年来由于开设这门专业的学校很多,人才饱和,竞争很大,通信本科就业一般,研究生就业倒是很好,进华为中兴的都只能算小牛,大牛根本不屑,毕业年薪十万以上的占了不小的比例。
这两个学院收分很高,学生的平均学习能力很强,成绩优秀,能力出众,口碑自然很好,尤其是通信的学生会,相当活跃,时常看得到他们的身影。
说是成电的领头羊不为过吧。
电工,电工号称“成电第一大院”,的确名符其实,人是最多的,牛人也不少。
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学的东西偏硬件,各类电子设计大赛也经常成为电工院的牛人们扬名立万的场所。
其中信息对抗技术也是偏硬件的技术,不同于大家想像中善于网络攻防的黑客。
由于所学广泛,就业路子很宽,形势不错,研究生更是供不应求。
学风嘛一般般。
收分也是一般般,不高也不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8d3a2388a0116c175f0e48e0.png)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试科目080902 电路与系统03 智能图像处理、核心算法硬件设计与实现04 信号处理与仿真05 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DSP技术及应用08 嵌入式系统、图像获取、处理、压缩与分析技术09 仿真与信息处理10 数模混合电路与功率系统集成、设计自动化11 智能信号处理、信息融合、图像处理12 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13 信息融合、图像分析与理解、智能信息处理14 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15 网络信息处理、Web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16 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技术17 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18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19 智能测试与控制、微弱信号检测、系统集成与信息处理20 智能信息处理21 图像融合与图像处理、基于DSP的信号处理系统设计22 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23 雷达信号处理、电子对抗技术、系统仿真和模拟25 智能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26 智能信号处理27 新一代通信网及嵌入式系统设计29 信息安全与信息对抗30 图像处理、电子系统设计及嵌入式系统设计31 自然计算、聚类分析、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32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系统仿真33 数据挖掘和进化算法34 数据挖掘与智能信息处理35 电子对抗技术、信号处理与仿真36 智能信息处理37 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38 数模混合信号处理与集成电子学40 电子对抗技术、网络对抗技术41 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测试与控制42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分析43 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图像处理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1 电磁兼容、电磁逆问题、计算微波与计算电磁学04 计算电磁学、智能天线、射频识别07 宽带天线、电磁散射与隐身技术08 卫星通信、无线通信、智能天线、信号处理09 天线理论与工程及测量、新型天线10 电磁散射与微波成像11 天线CAD、工程与测量13 移动卫星通信天线14 天线理论与工程16 电磁散射与隐身技术17 电磁兼容、微波测量、信号完整性分析20 移动通信中的相控阵、共形相控阵天线技术21 计算微波与计算电磁学、微波通信、天线工程、电磁兼容22 电阻抗成像、电磁兼容、非线性电磁学23 天线工程与CAD、微波射频识别技术、微波电路与器件24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电磁兼容25 天线测量技术与伺服控制26 天线理论与工程技术27 天线近远场测试技术及应用、无线网络通讯技术28 天线工程及数值计算29 微波电路与微波工程30 近场辐射及散射测量理论与技术31 微波系统和器件设计、电磁场数值计算32 电磁新材料、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33 计算电磁学、电磁兼容、人工合成新材料34 计算电磁学35电磁隐身技术、天线理论与工程36 宽带小型化天线及电磁场数值计算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05 信号处理与检测09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星载计算机及应用、数据融合10 信号处理与检测11 信号获取与处理、高速信息处理系统设计12 自适应信号处理、智能检测、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13 现代信号处理、微弱信号检测与特性分析14 智能信息处理、影像处理与分析15 信号处理与检测、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智能天线18 信号处理与检测、高速信息处理系统19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20 现代雷达信号处理、高速DSP系统设计与应用21 电子系统设计与仿真、弱信号检测与处理26 子波理论及应用、图像处理28 信号检测与处理、雷达自动目标识别29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30 雷达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高速信息处理系统设计31 信号处理与检测、多速率信号处理32 实时信号处理与检测、视频信号处理33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与检测、DSP应用系统设计34 信号变换、多速率信号处理35 雷达成像、机载雷达信号处理、实时信号处理36 信号处理与检测、高速信息处理系统设计37 信号处理与检测、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38 通信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39 信号与信息处理、实时信号处理40 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信息隐藏、图像处理41 阵列信号处理及其在雷达、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2 雷达信号处理、目标识别、机器学习43 图像和视频编码、图像处理★081022 信息对抗01 信息对抗系统和技术仿真、电子系统侦察与干扰02 雷达、通信对抗系统仿真与信息处理03 电子侦察与干扰、测向和无源定位技术★081023 智能信息处理01 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02 智能信息/图像、目标检测、跟踪与编码03 进化计算04 机器学习与计算智能、医学影像可视化技术05 智能信息处理、多源信息融合081103 系统工程01系统建模仿真与设计、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02 最优化算法、智能算法及在无线系统设计中的应用03 系统工程、检测与故障诊断、无线传感器网络04 进化计算及应用、人工智能05 网络化控制系统06 嵌入式控制系统、信号检测及信息处理07 系统集成技术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1 图像处理、图像压缩、芯片设计、实时操作系统、光机电控制系统02 网络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05 智能信号处理、智能控制、光源控制系统设计、电机控制应用06 模式识别、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07 模式识别、信号分类与识别08 目标检测与识别、信息融合、智能图像处理09 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10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11 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分析12 多源信息融合13 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生物特征识别14 网络多媒体技术研究、图像通信与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5 复杂智能网络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01 先进导航技术及应用、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02 智能GPS技术、复合导航技术03 智能控制及应用、制导与控制中的信息处理技术04 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应用、图像匹配制导05 电子系统建模与仿真、无线电测向技术06 制导信息处理技术、制导抗干扰技术、网络安全技术07 卫星导航定位与时间同步08 导航与制导实时信号处理、数据融合、先进DSP系统设计09 雷达精确制导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10 空间数据系统11 电机控制应用083001 环境科学02 天线布局设计及优化、电磁环境测量08 电子系统电磁环境分析、电磁兼容083002 环境工程01 工程环境电磁学02 工程环境电磁学05 工程环境电磁学06 电磁环境检测与分析、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08 环境监控与检测09 环境监控与检测10 微波暗室设计、电磁环境检测与评估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01 分子影像与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处理02 生物电磁学及信号处理05 医学影像信息处理06 生物信号及图像处理07 生物传感器及弱信号检测09 信号的获取与处理及智能仪器10 电磁成像与脑监护、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检测11 磁场的生物效应12 计算电磁学和射频通信系统13 生物医学信息处理通信工程学院的专业考: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工程学院的专业考: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分布见下图。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e672140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d.png)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哲学类:1.哲学2.科学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4.社会学5.政治学6.法学7.伦理学二、经济学类:1.经济学2.财政学3.经济管理4.经
济信息管理5.金融学6.投资学7.国际经济与贸易三、管理类:1.企业管理2.工程管理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市场营销5.劳动与社会保障6.
人力资源管理7.财务管理8.项目管理9.公共管理四、理学类:1.数学2.金融数学3.统计学4.应用数学5.物理学6.电子科学与技术7.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8.材料学9.化学五、工学类:1.土木工程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3.工程力学4.电子信息工程5.通信工程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控制科学与工程8.测控技术与仪器9.地质学六、信息科学类:1.信息与
计算科学2.软件工程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信息社会5.智能科学与技术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7.网络空间安全七、其他:1.法医学2.生物技术3.生物信息学4.无线电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V1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V1](https://img.taocdn.com/s3/m/7bd71e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f.png)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V1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课程
随着微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微电子专业的教育也日渐重要。
为了满
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专业开设了多门课程,以培
养更多优秀的微电子技术人才。
一、基础课程
1.微电子学:介绍微电子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历史和发展现状,以
及微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制造工艺。
2.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介绍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以及常用的EDA工具,并通过实验练习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的理解。
3.模拟电路设计基础:介绍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以及常用的电路元件和EDA工具,通过实验练习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二、专业课程
1.微纳电子学:介绍微纳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微
纳技术在集成电路、传感器、MEMS和生物芯片等领域的应用。
2.数字电路设计:介绍数字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数字电路的
分析和设计、I/O 接口的设计和测试、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和FPGA设计等内容。
3.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介绍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运放电路、数据转换电路、功率放大器、PLL和时钟等元件的设计。
4.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介绍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射频电路理论、射频芯片、高频传输线、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等元件的设计。
以上课程涵盖了微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在学期间不仅可以加深对微电子学科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将具备较强的微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电子科技大学2013考研专业课入学复试资料大全
![电子科技大学2013考研专业课入学复试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62557fe9e31433239689359.png)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作者:林生、葛红等译∙原价:75.00∙本店促销价:RBM30元/本(数量有限,售完为止)购买全套资料如果还需要教材,请另外留言注明加购,全套资料不含教材!2.《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作者:姜书艳林水生等∙原价:29.00本店促销价:RBM12元/本(二手,数量有限,售完为止)购买全套资料如果还需要教材,请另外留言注明加购,全套资料不含教材![全套资料构成]序列一:数字逻辑设计(科大内部资料)全程导学资料简介:本资料作为指定教材同步辅导,由电子科大数字逻辑课程组编写。
内容包括各章知识要点、典型例题解析、同步练习题及解答,建议作为第一阶段基础复习使用。
序列二: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本科教学课件内容简介:本科课件是科大教研中心授课的重点教案,里面包含了本科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科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办法;本科教学的重点作业习题。
第一轮复习参考本科课堂讲义,就相当于与本校学生一样听了该校老师讲授的课程,众所周知,考研专业课之所以对本校学生有很大优势,其中最重要方面考研专业课的出题的重点难点和本科要求差不多。
所以本科讲义对外校考研把握科大最新出题动向和最新大纲要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所以第一轮复习我们建议看教材的同时结合本科讲义,当然也要认真做本科教学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样专业课基础知识更牢,对后继阶段复习帮助很大。
建议第一阶段基础复习使用。
序列三: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第四版(习题答案+复习总结)内容简介:关于本科教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这些作业题体现了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这些题目都很典型,和代表性,对巩固教材知识和提高自己解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些题目有时也会出现在真题的原题中。
建议第一阶段基础复习使用。
序列四:数字逻辑电路本科期末考题合集(6套试卷附答案)资料简介:期末试题难度要低于考研试题,多少重点难点差不多,有时考研真题也会出自于往届期末题库里面,所以期末题库含金量还是很高,可以在专业课第一轮基础复习后检验自己复习效果。
学科代码、名称
![学科代码、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a011b761844769eae109ed35.png)
学院网址:/
咨询电话:86413406
全日制招生学科目录
学科代码、名称
考试科目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四个学科方向)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01控制原理(覆盖现代控制理论)
0854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11空间光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05物理光学
0854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12光电子信息工程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17激光原理或805物理光学
0854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
815
基础力学
《理论力学》(I)(第8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新编材料力学(第2版)
张少实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材料力学(第6版I、II)
刘鸿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807
航空宇航力学与控制基础
《理论力学(Ⅰ)第八版》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
鄢景华
哈工大出版社
805
物理光学
《物理光学》(第3版)
梁铨廷
电子工业出版社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
石顺祥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817
激光原理
«激光原理»第五版
周炳琨等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光电子学原理与应用»
王雨三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山东区域就业现状的调查-(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山东区域就业现状的调查-(1)](https://img.taocdn.com/s3/m/5c0279b5b90d6c85ec3ac69d.png)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山东区域就业现状的调查――――刘芳前言电子信息(IT)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伴随着国际竞争的产业,为提高我国IT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需要IT人才的持续培养。
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企业在全球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国外的一些企业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我们可以先了解国内电子企业,了解国内电子企业对电子专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在校学生找到奋斗目标,让我们早作准备,将来进入公司,为社会创造财富。
通过调查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专业的国内电子企业。
一、调查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状况,随着近年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受到许多学子的关注。
我们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对全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状况与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
调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市场需求。
调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所具备的条件与能力。
调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形势。
通过此次调查让更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子能够了解就业现状和本专业发展形势,从而更加有能力应对未来就业。
更是通过此次调查让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通过未来就业形势的状况,在大学打好相应的专业基础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反映当今社会该专业的实际情况,为广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深入了解该专业的方便条件。
深层次的讲,调查现实的数据可以令广大学子真正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明确未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不用盲目的广泛学习,从而做到学好和学精该专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电子信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越来越密切,电信产业在手机、通信、家电、汽车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手机方面众多的公司厂商是不用说的,但国外知名的公司的研发单位很多不设在本地,像电信,移动,联通都是该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热门单位,华为、中兴等国内的技术顶尖的企业是最抢手的。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薪酬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薪酬](https://img.taocdn.com/s3/m/791fa56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2.png)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薪酬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是中国重点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信息产业的摇篮”,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受到社会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电子科大的毕业薪酬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首先,电子科大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在行业内享有良好声誉,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毕业生。
学校在信息与软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方向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专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且技术含量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力。
此外,电子科大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优秀教授,他们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毕业后找到高薪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电子科大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在校园招聘会上积极参与,并对电子科大的毕业生给予较高的青睐。
据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电子科大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例如,在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就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电信运营商就职,他们的起薪通常在8000元以上,甚至超过10000元。
此外,也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了知名互联网公司、电子科技行业领先企业,他们的起薪普遍在6000元以上。
再次,电子科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的实习和项目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
这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拥有更高的工资谈判能力。
同时,电子科大也鼓励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基金和创业培训等支持,让毕业生在创新创业领域得到更多机会和资源。
综上所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薪酬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专业设置和教学质量的优势、与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以及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培养。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获得较高的起薪。
当然,个人能力、就业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等因素也会对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产生影响。
作为学生,应该在校期间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在毕业后能够取得满意的就业薪酬。
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899a64f3aef8941ea76e05a3.png)
物理学院2012年拟招生总人数150人,包含以下专业:学科专业代码070200学科专业名称物理学报考条件物理学及相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
物理学一级学科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并建有"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基础等离子体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光电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一级学科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多年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博士毕业生中已有9位同学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了2010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
物理学一级学科涵盖6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
1)理论物理研究方向有:1. 超弦/M理论、引力与极早期宇宙学;2. 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及其唯象学;3. 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系统理论;4. 凝聚态理论、量子力学原理及应用。
2)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方向有:1.高能粒子物理,涵盖粒子物理唯象理论及实验分析、新型探测器及新探测技术研究;2.核谱学与核技术,涵盖核技术在材料、化学、工业、生物、医学中应用;3.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
3)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方向有:1.电子碰撞谱学;2.量子信息和量子物理;3.原子识别与测控;4.同步辐射光谱学。
4)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方向有:1.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2.惯性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3.低温等离子体及其高技术应用;4.基础等离子体物理。
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014)
![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014)](https://img.taocdn.com/s3/m/bf756e6fcaaedd3382c4d304.png)
导师
职称
01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低维半导体材料设计
雷天民
教授
02
材料功能特性与表面改性
梁燕萍
教授
03
纳米材料与器件及人工智能
任庆利
副教授
04
无机光电功能材料、高温智能陶瓷
张显
副教授
05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李培咸
副教授
06
半导体光催化剂、染料电池及光电功能材料
姜海青
副教授
07
光电功能材料与功能陶瓷
080502 材料学
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为材 料的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和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现代材料学科更注重各类材料及它们 之间相互渗透交叉性和综合性。我院的材料学专业 2000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 量雄厚,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场所。主要研究方向有:功能材料与传感器、材料检测与分 析技术、薄膜材料及应用、集成电路及材料、光电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可靠性研究等。该 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从事功能陶瓷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光电功能 材料、纳米材料、半导体器件等多方面的研发、测试、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报考材料物理 与化学、集成电路系统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李桂芳
副教授
08
材料、元器件无损检测与可靠性诊断
何亮
副教授
09
低维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贾巧英
副教授
专业名称
080502材料学
2014年招生7人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初试科目
科目四:(二选一) 852 量子力学; 874 大学物理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9ef0e50ffab069dc51220196.png)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物理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微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及相关技术的综合交叉学科。
主要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推进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根基。
电子科学与技术包含4个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我校这4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内最早批准的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也是近年来我校“21T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形成以刘盛纲院士,林为干院士、陈星弼院士为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的梯队。
设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一大批国际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工作站和先进软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进步,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电子学】“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物理电子学是电子学、近代物理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超导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
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特别迅速,不断涵盖新的学科领域,促进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以及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拓展,形成了若干新的科学技术增长点,如光波与光子技术、信息显示技术与器件、高速光纤通信与光纤网等,成为下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有相对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等离子体电子学、太赫兹电子学、微真空电子学、纳米电子学与生物电磁学。
本专业设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cfc81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6.png)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许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小伙伴们准备考研,那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是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考研方向1: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技术、电路设计自动化、电路优化设计、数字信息处理、信息检测与估值理论、导波原理与方法、导波光学、微波电路理论、高等电磁场理论、应用信息论基础、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考研方向2: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电子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自动化、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技术等本科专业。
本学科属于工学学科门类,涉及广播、电视、电路、视频、音乐、图像、雷达、新媒体、微电子、人工智能等众多高科技领域。
学生需拥有较好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逻辑分析、阅读理解的基础。
考研方向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介绍:“微电子学与固态电子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核与支柱。
本学科主要研究内容:(1) 信息光电子学和光通讯。
(2) 超高速微电子学和高速通讯技术。
(3) 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集成电路。
(4) 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物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832微电子器件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总体要求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情况,以及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2)一维形式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3)基本方程的主要简化形式2.PN结1)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的定义2)PN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3)耗尽近似与中性近似4)耗尽区宽度、内建电场与内建电势的计算5)正向及反向电压下PN结中的载流子运动情况6)PN结的能带图7)PN结的少子分布图8) PN结的直流伏安特性9)PN结反向饱和电流的计算及影响因素10)薄基区二极管的特点11)大注入效应12)PN结雪崩击穿的机理、雪崩击穿电压的计算及影响因素、齐纳击穿的机理及特点、热击穿的机理13)PN结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的定义、计算与特点14)PN结的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15)PN结的开关特性与少子存储效应3.双极型晶体管1)双极型晶体管在四种工作状态下的少子分布图与能带图2)基区输运系数与发射结注入效率的定义及计算3)共基极与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及计算4)基区渡越时间的概念及计算5)缓变基区晶体管的特点6)小电流时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7)发射区重掺杂效应8)晶体管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晶体管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9)基区宽度调变效应10)晶体管各种反向电流的定义与测量11)晶体管各种击穿电压的定义与测量、基区穿通效应12)方块电阻的概念及计算13)晶体管的小信号参数1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组成晶体管信号延迟时间的四个主要时间常数、高频晶体管特征频率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特征频率的主要因素15)高频晶体管最大功率增益与最高振荡频率的定义与计算,影响功率增益的主要因素4.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MOSFET)1)MOSFET的类型与基本结构2)MOSFET的工作原理3)MOSFET阈电压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阈电压的各种因素、阈电压的衬底偏置效应4)MOSFET在非饱和区的简化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5)MOSFET的饱和漏源电压与饱和漏极电流的定义与计算6)MOSFET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7)MOSFET的有效沟道长度调制效应8)MOSFET的直流参数及其温度特性9)MOSFET的各种击穿电压10)MOSFET的小信号参数11)MOSFET跨导的定义与计算、影响跨导的各种因素12)MOSFET的高频等效电路及其频率特性13)MOSFET的主要寄生参数14)MOSFET的最高工作频率的定义与计算、影响最高工作频率的主要因素15)MOSFET的短沟道效应以及克服短沟道效应的措施三、题型及分值填空题(45分)简述题(60分)计算题(45分)考试科目836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总体要求根据“信号与系统”和“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两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对考生学科基础知识点的要求,制定本考试大纲。
其总体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两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能够准确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有关基本理论与方法来正确分析和解答给定的试题。
二、内容及比例“信号与系统”部分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二大类分析方法和四大数学工具等内容。
正确理解信号的基本分类,熟练掌握奇异信号及其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正确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判断系统的基本性质。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正确理解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概念;熟练掌握卷积积分与卷积和的基本运算,尤其能够运用相关性质完成卷积积分与卷积和的基本计算。
熟练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深刻理解连续时间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和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傅里叶变换(包括反变换)的方法;正确理解系统的频率响应及有关滤波等概念,熟悉各类滤波器,熟练掌握信号的幅度调制、采样等基本理论,深刻理解采样定理。
熟练掌握连续时间LTI系统的S域分析方法。
准确理解双边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以及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能够根据信号时域特点正确地判断其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熟练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拉普拉斯变换(包括反变换)的方法;深刻理解连续时间LTI系统的系统函数H(s)对系统基本特性的表征;能熟练地运用双边或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系统(包括具体电路)的响应;熟练掌握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表达、系统函数和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相互间的转换。
熟练掌握离散时间LTI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
准确理解双边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的概念以及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能够根据序列时域特点正确地判断其Z变换的收敛域;熟练掌握从基本变换对出发、灵活运用Z变换的基本性质求解Z变换(包括反变换)的方法;深刻理解离散时间LTI系统的系统函数H(z)对系统基本特性的表征;能熟练地运用双边或单边Z变换求解系统的响应;熟练掌握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表达、系统函数和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相互间的转换。
“数字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概念与定理体系;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综合分析与应用等内容。
1、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概念与定理体系熟练掌握二进制数的表达、转换与运算以及逻辑函数的基本表达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深刻理解数字逻辑定理的表述、证明和运用;熟练掌握组合逻辑最简表达与静态冒险问题;正确理解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基本特性。
2、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分析与设计熟练掌握以逻辑门、基本时序元件为基础的数字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的分析;能够正确地利用逻辑门、基本时序元件完成规定电路功能的设计;深刻理解分析、设计过程的规范表达;熟练掌握常用数字逻辑功能单元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加法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的基本运用。
3、综合分析与应用熟练掌握常用数字逻辑功能单元电路(如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加法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的综合应用。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字电路功能模块准确地设计出能完成指定任务要求的电路,同样也能够正确地分析出给定电路所能实现的数字逻辑功能。
三、题型及分值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30分)计算题(80分)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初试大纲——832微电子器件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3-11-27 09:50 共57人浏览考试科目832微电子器件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 一、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微电子器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情况,以及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 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1)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 2)一维形式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方程 3)基本方程的主要简化形式 2.PN结 1)突变结与线性缓变结的定义 2)PN结空间电荷区的形成 3)耗尽近似与中性近似 4)耗尽区宽度、内建电场与内建电势的计算 5)正向及反向电压下PN结中的载流子运动情况 6)PN结的能带图 7)PN结的少子分布图 8)PN结的直流伏安特性 9)PN结反向饱和电流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10)薄基区二极管的特点 11)大注入效应 12)PN结雪崩击穿的机理、雪崩击穿电压的计算及影响因素、齐纳击穿的机理及特点、热击穿的机理 13)PN结势垒电容与扩散电容的定义、计算与特点 14)PN结的交流小信号参数与等效电路 15)PN结的开关特性与少子存储效应 3.双极型晶体管 1)双极型晶体管在四种工作状态下的少子分布图与能带图 2)基区输运系数与发射结注入效率的定义及计算 3)共基极与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的定义及计算 4)基区渡越时间的概念及计算 5)缓变基区晶体管的特点 6)小电流时电流放大系数的下降 7)发射区重掺杂效应 8)晶体管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晶体管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 9)基区宽度调变效应 10)晶体管各种反向电流的定义与测量 11)晶体管各种击穿电压的定义与测量、基区穿通效应 12)方块电阻的概念及计算 13)晶体管的小信号参数 1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的关系、组成晶体管信号延迟时间的四个主要时间常数、高频晶体管特征频率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特征频率的主要因素 15)高频晶体管最大功率增益与最高振荡频率的定义与计算,影响功率增益的主要因素 4.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1)MOSFET的类型与基本结构 2)MOSFET的工作原理 3)MOSFET阈电压的定义、计算与测量、影响阈电压的各种因素、阈电压的衬底偏置效应 4)MOSFET在非饱和区的简化的直流电流电压方程 5)MOSFET的饱和漏源电压与饱和漏极电流的定义与计算 6)MOSFET的直流输出特性曲线图 7)MOSFET的有效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8)MOSFET的直流参数及其温度特性 9)MOSFET的各种击穿电压 10)MOSFET的小信号参数 11)MOSFET跨导的定义与计算、影响跨导的各种因素 12)MOSFET的高频等效电路及其频率特性 13)MOSFET的主要寄生参数 14)MOSFET的最高工作频率的定义与计算、影响最高工作频率的主要因素 15)MOSFET的短沟道效应以及克服短沟道效应的措施 三、题型及分值 填空题(45分) 简述题(60分) 计算题(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