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 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 作分析。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 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 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 的聪明(机灵)。
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 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 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 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 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 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4、对该形象的评价。
5、语言特点。
1.客观形象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析】首联起得突兀,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颔联写发现 猎物奋力追击的情形,生动而又逼真。颈联写猎罢归营, 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将军策马疾驰的风姿。尾联以“回看” 一词写将军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首诗通过写一次狩猎活动,勾画出了一位
• 6、点降唇(李清照)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 梅嗅。 • 该词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运用细节的动作描写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 饰一下自己,一便偷偷看客人的一个天真纯 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 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分类: 客观形象: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 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 “我”,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
设题方式:
1、人物形象的 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
2、对人物身份类别的判断
3、鉴赏塑造人物的 技巧。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析】初看是写雪景,大雪之中,一叶扁舟,
一个老渔翁,独钓寒江之上。描写了在寒冷
的环境中,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
大雪飘飞,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孤
独,性格却显得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
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
象,正是诗人那种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2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
景 物
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
烘 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
托 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
地纯洁。
3、比兴手法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 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 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 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 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 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 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 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 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 和热情。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 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 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 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 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 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 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
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 形象。
的思想感情的
寄托和写照。
2.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 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 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 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 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 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 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 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 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 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
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 该词塑造了 一个什么形象?简要赏析。
4、抒情方式:抒情主人公可以直抒 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 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