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1.工人阶级等于无产阶级的来源: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平民2.无产阶级的优点:组织纪律行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3.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5.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6.袁世凯采取血腥的手段屠杀义和团团民7.文化侵略的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8.外国教会在中国办的较早外文期刊《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后改名为《字林西报》9.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10.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台湾11.边疆危机的目的:为了在进一步侵略或瓜分中国的争夺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12.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名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13.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远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14.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15.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写了《四洲志》16.魏源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17.严复写了《救亡决论》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膦,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

蚕食鲸吞,也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

提出振兴中华。

19.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由洪仁玕统筹的《资政新篇》20.《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思想文化方面、建设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输入21.《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22.洋务远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有奕 、文祥,地方的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3.洋务远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4.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25.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三个问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26.谭嗣同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一、清朝衰落与西方列强入侵
1.1 清朝的腐败与内忧外患
●官僚体制的僵化与腐败,导致国家治理能力下降;
●社会矛盾的激化,天灾人祸频发,民生困苦;
●西方列强的崛起,对中国形成巨大压力。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签订更为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1.4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
●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

1.5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
●条约内容:更加不平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2.1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斗争对象:清朝封建统治;
●运动特点:兼有宗教色彩。

2.2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抗击
●民间团体兴起,主张扶清灭洋;
●抗击八国联军,表现英勇;
●但对清朝认识不足,被其出卖。

三、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兴起
3.1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
●涉及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达衰的主要表现。

答:(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多。

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度,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茫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7、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专题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简要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极其特点。

答: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主义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

2.简要说明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和构成。

答: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兴企业转化而成。

还有一些华侨商人投资创办。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个任务。

联系则是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清扫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第一,腐朽的社会制度。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总结一句话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给我们的教训是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5.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和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利益的互相矛盾。

第二,中国人民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占绝对优势。

第二,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社会。

第三。

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第四,在社会特征上:是祖宗家长制。

7.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起点?答:第一,鸦片战争以后,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第三,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1.鸦⽚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命性质开始发⽣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命。

正因如此鸦⽚战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1) 1842年8⽉29⽇中国近代史上第⼀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英)割⾹港,赔款,五⼝通商⼴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2)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北京3) 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天津,准华⼯出国,割九龙,加赔款2100万加深了两半4) 1895年《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本,赔款2亿,开⼯⼚,⼤⼤加深了两半5) 1901年《⾟丑条约》赔款4.5亿,列强可在中国驻兵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化渗透。

1.列强⽠分中国图谋破产原因1) 列强之间的⽭盾和相互制约(重要原因),保全清政府为共同统治⼯具,“以华制华”2) 中华民族进⾏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争(根本原因),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进⾏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才粉碎了图谋1.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1.民族意识觉醒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物及作品1)林则徐(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组织将英国的《地理⼤全》编译成《四洲志》);3)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19世纪70年代以后,其中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提出⼤⼒发展民族⼯商业,同西⽅国家进⾏“商战”,建⽴议院,实⾏“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4)康有为(1898年4⽉保国会演说)6.)1898年有⼈绘制的⼀副《时局图》,形象的表现了当时中国⾯临的⽠分危局。

7)孙中⼭(1894年创⽴⾰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纲要》复习题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纲要》复习题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_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必须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到底有哪些重点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简单地梳理一下。

我们要了解的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

那时候,清朝已经衰落不堪,国内外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内呢,就是各种民间起义不断,比如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

国外呢,就是列强不断地侵略我们的领土,割地赔款,让我们的国家雪上加霜。

所以说,清朝末年的政治局势是非常动荡的。

我们要说说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结束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次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很多仁人志士站了出来,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它是在XXXX年X月X日爆发的。

当时,很多年轻人都走上街头,抗议巴黎和会上的不公正待遇。

他们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五四运动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清朝的灭亡,但是它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说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共产党的成立,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从那时起,共产党就带领着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中国的建立。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是在1978年开始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这些重点知识点,都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近代史概述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变革。

近代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近代史时期的背景:近代史时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高峰,也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时期。

同时,近代史时期也是中国和日本历史上的变革时期。

2.近代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近代史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等。

这些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近代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在近代史时期,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化的兴起使得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向了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开始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迫于西方列强侵略的结果。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

2.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在近代的中国,一系列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兴起。

戊戌变法是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尝试,辛亥革命则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标志。

这两个事件都试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文化自觉的运动,五四运动则是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

这两个运动都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近代史是指从明治维新开始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日本近代史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治维新与西方化: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的转折点,也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开始。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积极进行西方化改革,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国。

2.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在近代的日本,帝国主义思潮盛行,日本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并通过战争和侵略控制了台湾、朝鲜、中国东北等地区。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纲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
华版
一、晚清时期(1840-1911)
1. 鸦片战争(1840-1842)
- 内因和外因
- 结果和影响
2. 中外交往的逐步打开(1842-1894)
-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维新派的出现
3. 戊戌变法(1898)
- 自强运动和变法思潮
- 变法运动的失败
4. 辛亥革命(1911)
- 各种反清起义
- 辛亥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民国时期(1912-1949)
1. 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912-1927)- 袁世凯和袁世凯
- 国共合作和双十协定
2. 北伐战争(1926-1928)
- 国共联合抵抗北洋军阀
- 北伐战争的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
- 南京政府的建立
- 南京政府的施政措施
4. 抗日战争(1937-1945)
- 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
- 抗战胜利的意义和影响
三、新中国的建立(1949-现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 人民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社会主义改造和(1949-1966)-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 和人民公社
3.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 运动和造反派
-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影响
4. 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 的改革开放政策
- 改革开放的成果和挑战
四、总结与展望
1. 近代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 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和推动因素
2. 近代史的启示与经验
- 总结历史教训和经验
-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 简答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答案一:答: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们实行专制统治。

不过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比如:出现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从农村迁往城市的城市地主;部分地主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为资本家。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然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3.近代中国诞生了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详见:教材13-15)4.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答案二: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

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

二.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1.政治: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经济: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装备: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

4.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5.其他原因: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详见:教材34-36)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

中国近代历史纲纲目复习重点(完美版)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重点(完美版)
1. 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四五运动及五四运动
- 四五运动的发生背景和主要诉求
- 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
- 北伐战争的背景和结果
4. 南京国民政府和抗日战争
-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特点
- 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影响
5.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
- 解放战争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 中国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初期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和原因
- 初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发展
7. 社会主义改造和
-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 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8. 文化大革命
- 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目标
-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影响
9.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主要内容
-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成就
10.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和发展方向
-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 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以上为中国近代历史纲目复的完美版,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材。

下面是我整理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1.近代史的起点: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史的特点: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和专制制度的动摇、爱国主义思潮的兴起等。

第二章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的历史变革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发动,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中国被迫开放的大门。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满清政权,建立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的新思潮1.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提倡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呼吁变革封建文化。

2.运动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化和政治领袖。

第四章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民主革命潮流1.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主和科学,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城乡工人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巩固民众革命力量的探索与坚持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联俄联共的政权。

2.在土地革命和江西苏区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革命道路。

第六章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斗争的历程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取得了胜利,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2.国共内战:国共两党为了争夺国家政权,展开了长达三年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的胜利结束。

第七章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如土地和工商业。

2.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内部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带有浓厚的个人崇拜色彩,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章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开放:中国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举措,如土地承包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 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考知识整理笔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抗争、探索与变革的历史。

从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史纲要中一些必考知识的整理。

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

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但由于这一制度具有空想性,未能真正实施。

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也未能付诸实践。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三、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晚清时期(19世纪晚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特点、结果
-洋务运动:背景、内容、影响
-义和团运动:背景、原因、结果
二、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与原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局势与军事局势
-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内涵
-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行动
三、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运动的起因与影响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土地革命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经过与结果
五、中华民国时期(1930年代至1949年):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过程
-重要抗战战役与抗战胜利的原因
-解放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六、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近代史的特点与意义
-近代史对中国的启示与反思
七、相关重要人物的思想与贡献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与骚乱廉使派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黄兴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胡适
-解放战争时期的朱德与刘少奇
这个提纲仅是简单列举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复习的
时候可以结合教材和其他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扩展。

在复习过程中,重要
的是掌握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与结果,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思
想变革的大致过程。

此外,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贡献,从中领悟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与启示。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选择题: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目的: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1860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只大沽口、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近代时期(1840年至1949年)的历史发展的纲要。

以下是中国近代史的知识点梳理和总结:1. 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发生的第一次正面军事冲突。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偿大笔赔款,并承认外国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

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民主革命运动,为中国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3.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由一系列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抗议活动组成的,起因是对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背叛。

这次运动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倡导民主、科学、民主、科学、民族主义和反对封建传统等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国共合作(1924-1927年):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临时合作,旨在推翻北方军阀政权并实现国家统一。

这一时期的合作最著名的是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方军阀政权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战略胜利。

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共产党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6. 二战期间的中国(1931-1945年):二战期间,中国成为盟军对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战场。

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队的斗争,成为团结一致的象征,也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

二战结束后,中国取得了对台湾和东北的控制权,为中国内战奠定了基础。

7.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内战的胜利,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的国家。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的社会。

这些知识点涉及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对于理解和研究中国近代史非常重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一、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中国在军事技术、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上与西方列强存在巨大差距。

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朝1.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迅速崛起并发展成帝国。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2.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

但这些未能持续,清朝逐渐变得腐败,国力逐渐衰退。

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1.戊戌变法是清政府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尝试。

变法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为主要目标,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失败。

2.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激烈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运动。

尽管义和团起源于农民阶级,但后来得到清政府和大部分人民的支持。

四、辛亥革命和建立民主共和国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这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次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成为临时大总统。

但由于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民主共和国持续时间很短。

五、北洋政府和国共合作1.北洋政府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民主法制政府,袁世凯成为首任大总统。

但政府内部腐败严重,民主体制未能建立。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起步。

共产党通过国共合作,与国民党联盟以推翻北洋政府和推进民主革命。

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军民经历了八年艰苦的战斗,并以牺牲巨大代价最终取得了抗日胜利。

七、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革命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解放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包括土地、合作化运动、三反五反和大跃进等。

八、文化大革命和开放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全面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书。

(4)中国现代史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答:错。

(1)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鸦片战争的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3)发动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是中国由闭关到开放,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思想上,中国先进知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鸦片战争的最大后果是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1)鸦片战争: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1860)。

(3)甲午战争: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1894).(4)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任务是前提,是基础: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归宿,巩固前者创造的胜利果实。

6.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之经济掠夺(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

(2)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7.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8.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1)中国人民的反抗(根本)。

(2)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

9.义和团失败的原因和启示(1)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

(2)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

(3)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着迷信·落后的倾向。

(4)由于生产和阶级的局限,只有工人阶级才能领导革命胜利。

10.义和团运动的作用(1)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反对外来侵略的精神。

(2)在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海国图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可以算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康有为“吾中国四万万人·······之奇变。

”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兴中会“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

12.问: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有哪些阶段?/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

答:(1)农民阶级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运动;(2)地主阶级在维护封建制度前提下,为实现“自强”和“求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4)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统治,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

这些探索充分说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各自的阶级局限性,都不可能是中国走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中国革命呼唤先进的阶级和先进政党的领导。

1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级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资政新篇》14.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理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对以后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启迪和鼓舞。

15.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和政策。

其次,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做指导-----天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没有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支持)。

再次,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性·散漫性·狭隘性等,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专制政权。

16太平天国起义的教训(1)宗教:拜上帝教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2)天平天国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3)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4)对内外政策的失误。

.1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作用有两重性。

(2)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4)洋务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是人们开阔了眼界。

(5)洋务运动后,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1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2)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3)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4)洋务运动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9.戊戌维新的背景(1)政治基础: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维新派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1.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戊戌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有促进作用。

2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主观)。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客观)。

2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局限性)(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

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敢否定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缺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惧怕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

谭嗣同“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回天之力”存在于亿万民众之中。

2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兴中会,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重要革命团体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日本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25.三民主义的局限(1)民族主义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

(2)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一可乘之机。

(3)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是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4)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2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意义是第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影响(而非彻底)。

27.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9.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A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B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一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所占的土地和财产。

3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D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E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1.旧民主主义终结的标志是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

3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A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第四,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

33.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A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B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

C缺乏群众基础。

D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力环境。

34.1919-1949 工人阶级代表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3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义A欧洲走向衰落。

B美国日本的兴起。

C英国势力卷土重来。

D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36.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意义A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实现的道路。

C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D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新的革命战线。

37.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世界政治形势A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B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

C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D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级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38.三种政治理论,三种建国方案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想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B民族资产阶级在实际上并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

C其他工人阶级和进步势力的方案—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9.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为什么?A帝国主义不允许。

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