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英雄赵尚志与东北抗联(中)
赵尚志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面,原来有个珠河县,这里是著名的抗日联军将领赵尚志战斗过的地方。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英勇殉国的这位烈士,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
至今,尚志县的人民还深深地怀念着这位抗日的民族英雄。
1908年,姓、强奸民女的官兵,被迫逃离家乡。
赵尚志和10个兄弟姐妹,随母亲艰苦度日,吃尽了苦头。
11岁时,赵尚志就不得不独自外出谋生。
他当过佣人,做过学徒,后来靠大哥接济,才得到求学的机会。
他在哈尔滨工业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17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25年,他南下广州,考上黄埔军校第五期。
次年,赵尚志按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哈尔滨继续革命斗争。
他因从事革命活动而两次被捕入狱。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奔向抗日战场,从此开始了他那轰轰烈烈的抗日战斗生涯。
1932年5月至1933年7月,赵尚志先后在巴彦县和宾县自发的抗日军队中工作。
他当过马夫,也当过参谋长。
他常对大家讲:“现在抗日的人不少,但打败仗的多,原因就是不团结,东一股,西一股,很不统一,结果被敌人各个击破。
抗日不是图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只有大家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致行动,才能打败敌人。
”19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抗日游击队成立,赵尚志任队长。
他带领13名战士庄严宣誓:“为收复东北,争回祖国自由,哪怕枪林弹雨,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誓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到底!”从那以后,赵尚志率领着这支只有十余人的游击队,在北满地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武装斗争,不断地打击敌人,壮大自己,为日后北满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珠河抗日游击队成立后不久,就在赵尚志的率领下进行了多次战斗。
先是在罗家店击溃了100多伪军的进攻,后又在火浇沟击毙日军20余名。
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支游击队就发展到了70多人。
敌人意识到,这支抗日队伍将成为“北满治安的最大祸患”,于是悬赏1万元捉拿赵尚志,并关押了他的父亲,要挟赵尚志投降。
中考素材之赵尚志的英雄事迹
中考素材之赵尚志的英雄事迹导语:赵尚志在1942年2月12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
xx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下面是搜集的赵尚志英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创立人和指导人之一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立人和指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
之后,赵尚志指导创立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立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赵尚志将军是牺牲在东北最冷的季节。
而他死后,日军将他的人头砍下,把他的尸体丢进了冰冷的松花江。
赵尚志将军的人头被日军送到长春邀功请赏。
这时候,一位中国爱国的和尚向日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提出,要安葬赵尚志将军的遗首。
也许是出于对这位了不起的对手的尊重,梅津美治郎同意了,但没有人知道埋在了什么地方。
抗日战争成功50年之后,终于发现赵尚志将军的遗首被埋葬在了长春的般假设寺。
1995年的一天,赵尚志的老部下、抗联老战士李敏等人来到了长春的般假设寺,并起出了这颗头骨,从长春一直抱到了哈尔滨。
赵尚志将军的遗首于xx年被安葬于他的故土朝阳。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
“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四期,历经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仍然宁死不屈。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故事
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的故事赵尚志(1908一1942)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省)人,满族。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入黄埔军校学习。
“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武装斗争。
他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
赵尚志骁勇善战,坚强刚毅,有勇有谋,是一位深受抗日军民爱戴的抗联将领、抗日民族英雄。
面对监牢:无所畏惧1927年3月,赵尚志在长春被捕,关押在吉林监狱。
他曾争取看守,组织难友为要求罢免典狱长实行了绝食斗争。
结果,这个虐待“犯人”,欺压看守的典狱长终被解除职务。
吉林监狱新来一位姓刘的“教悔师”,专给政洽犯讲孔孟之道。
赵尚志感到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与以前死心塌地替敌人卖命的教悔师有些不同。
赵尚志经常假借请教为名,与他探讨问题,有意地靠近他,做争取工作。
而这位教悔师对赵尚志的敢说敢干、爱国爱民的精神也表示十分钦佩。
经过多次接触,使这位教悔师理解到自己为军阀卖命、“助纣为虐”的耻辱。
结果,这位教悔师不但没使赵尚志“改邪”,反倒是他自己“归正”了。
他在赵尚志的教育、争取下终于改变了立场。
后来,他利用公开合法的身份多次掩护我党同志在狱中的活动,协助赵尚志在狱中展开斗争。
1929年5月,赵尚志出狱后,根据这位教悔师的思想觉悟水准和实际表现,还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敌人监狱里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1930年4月,因为叛徒告密,他的身份被暴露,赵尚志在沈阳再次被捕。
敌人十分重视对他的审讯。
敌人见他年轻,就软硬兼施,妄图使他开口,供出我党活动的机密。
但不管是在敌人血腥的皮鞭下,还是甜言蜜语中,都未能动摇赵尚志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
面对凶残的敌人,他毫不屈服,痛骂审讯他的人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封建军阀的孝子贤孙”。
每次受刑之后,他都高唱革命歌曲回到牢房。
气急败坏的敌人对他无计可施,称他是个“疯子”。
不久,敌人对赵尚志等同案人实行会审,他利用这个机会,把敌人的“审讯庭”变成了控诉敌人罪行的“讲台”。
赵尚志的事迹材料
赵尚志的事迹材料 赵尚志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游击根据地。
1942年赵尚志在战⽃中⾝负重伤后牺牲,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物”。
下⾯是店铺跟⼤家分享的赵尚志事迹,欢迎⼤家来阅读学习。
赵尚志的事迹材料1 赵尚志,辽宁朝阳⼈,1925年加⼊中国共产党,同年⼊黄埔军校学习。
抗战时期,他指挥的抗⽇联军与⽇寇周旋在林海雪原,驰骋在松花江两岸,创造了东北战争史上的奇迹,被东北的⽗⽼乡亲称为“北国雄狮”。
1931年九⼀⼋事变爆发后,赵尚志到东北宣传抗⽇主张,并很快地组织了⼀⽀抗⽇队伍。
经过数次与⽇军战⽃后,这⽀队伍创⽴了以珠河、宾县为中⼼的抗⽇根据地。
赵尚志创建的东北抗⽇根据地不断扩⼤,⽇军逐渐将他视为了眼中钉、⾁中刺,1934年,⽇军决定对他组建的抗⽇游击队进⾏“围剿”。
赵尚志带领抗⽇游击队采⽤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军进⾏作战,多次跳出⽇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对⽇军进⾏伏击,击毙⽇军200多名。
对于赵尚志出⾊的军事才能,⽇军慨叹道:“⼩⼩的满洲国,⼤⼤的赵尚志!”随着⽇军对东北抗⽇根据地“围剿”的加剧,东北抗联逐渐陷⼊了困境。
1942年2⽉12⽇,赵尚志受特务刘德⼭诱骗,率领包括刘德⼭在内的4名抗联战⼠去袭击梧桐河警察分驻所。
当他们快到梧桐河警察分驻所时,刘德⼭趁赵尚志不备,从背后向赵尚志开枪,罪恶的⼦弹穿透了赵尚志的腹部。
⾝受重伤的赵尚志命令⼀名抗联战⼠带⾛所有重要⽂件后,向事先埋伏好的⽇军进⾏射击,但因他失⾎过多,不久昏迷过去,不幸被⽇军俘获。
⽇军对赵尚志进⾏了突击审讯,他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义凛然地怒斥敌⼈:“你们离我远点,我闻你们腥!”并怒斥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
”当他听到受伤的战友痛苦呻吟时,他⼤声说道:“你叫就不疼了,叫也是死,你要有⾻⽓。
”赵尚志因伤势过重,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4岁。
抗联英雄赵尚志
李延禄 曹玉清 胡伦 2100 周保中 宋一夫 张建东 两个师 夏云杰 张寿篯(代) 冯志刚 1500 陈荣久 崔石泉 700 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先后叛变) 李华堂(叛变) 李熙山 李向阳 2000 汪雅臣 王维宇 1000 祁致中 金正国 白云峰(叛变) 1500
人物简介
赵尚志, 1908 年生,辽宁省朝阳县人。早年投身学生爱国运动。 1925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冬入广州黄埔军校第 4 期学习。 1926 年回东北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 “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 ▲ 1933 年 10 月领导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任队长。 1934 年 6 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 哈东支队司令,与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5 年 1 月任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 3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同年 8 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 3 军军长。后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主席、第 2 路军 副总指挥。曾率部远征松嫩平原,作战百余次,挫败了日伪军的重兵“讨伐”。 ▲ 1940 年夏被错误地开除中共党籍,忍辱负重,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他对 周围的同志说 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 ▲ 1942 年 2 月 12 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所时,负重伤被俘后,痛斥敌人, 拒绝医治,壮烈牺牲,时年34岁。
抗联第一军 抗联第二军
抗联第三军
抗联第四军 抗联第五军 抗联第六军 抗联第七军 抗联第八军 抗联第九军 抗联第十军 抗联第十一军
1936年8月
1936年3月 1936年2月 1936年9月 1936年11月 1936年9月 1937年1月 1937年11月 1937年10月
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精心整理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习,“9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尚志生于1908年10月26日,汉族,辽宁朝阳人,1919年,随家迁居哈尔滨,幼年家境贫寒,11岁离家,寻职谋生。
他当过杂役、学徒和信差。
年“中“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
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
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
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
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
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
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9争。
月12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
”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2004陵园由墓室、塑像、纪念碑、广场、陵园门、环境绿化区等构成。
陵园门口六十二步台阶,寓意赵尚志颅骨六十二年后被发现;纪念广场长宽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时二十分找到赵尚志颅骨;纪念碑高十四米,寓意东北十四年抗战胜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边长十米,同底边相加为三十四米,寓意赵尚志三十四岁牺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赵尚之一。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有哪些赵尚志,一生致力于我国革命事业,是抗日战争的英雄,最终牺牲在战斗活动中。
关于赵尚志的事迹,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传颂,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赵尚志的英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赵尚志的英雄事迹赵尚志生于1908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于1925年加入共产党。
毕业后的赵尚志就开始组织学生运动、从事党内活动。
曾两次入狱,第一次入狱后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自己共产党的身份,最终得以释放。
而第二次入狱的赵尚志坚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解救。
赵尚志积极建立东北抗日联军,带领部队坚强作战。
赵尚志在革命战斗中虽然两次遭受满洲不公正的对待,两次被开除党籍,但他始终坚称抗战活动,即使是孤军奋战,也从未停止打击敌人的脚步。
在第一次恢复党籍之后,赵尚志率领部队在半年时间内进行了百余次战斗,使得日军听到赵尚志的名字便闻风丧胆,甚至重金通缉赵尚志,可见赵尚志对日军的威胁之大。
在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赵尚志仍然进行着抗战活动,他抗战心切,在一次小范围抗日活动中,受到了汉奸的蒙骗,被汉奸打伤,之后又被日军抓捕。
然而面对敌人,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审问怒目圆睁、慷慨陈词,在坚持八个小时的斗争后英勇牺牲,时年34岁。
1982年,党中央对赵尚志当年开除党籍一事进行了认真复查,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声誉。
2008年赵尚志头颅被安葬在赵尚志纪念馆,并举行了赵尚志同志颅骨安葬仪式。
赵尚志纪念馆在哪赵尚志纪念馆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中山大街2段,是为纪念革命英烈赵尚志同志而建造的。
赵尚志纪念馆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在2015年时被列入国家级抗战设施和遗址名录。
赵尚志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5日落成开馆,整个建筑平面是方正的矩形,如果俯视整座建筑将会看到一个方正的“尚”字,纪念馆馆高11米,正面长度34米,象征了赵尚志同志11岁离开家乡和牺牲时年仅34岁。
纪念馆的正面像是张开双臂一样,这样的设计寓意家乡人民对赵魂归故里的迎接。
赵尚志生平简介
赵尚志将军(1908-1942)赵尚志将军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式民族英雄。
毛泽东同志赞誉赵尚志将军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赵尚志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其父赵子服是朝阳南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领袖。
赵尚志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
1916年赵子服领导的“清乡自治会”遭官兵野蛮镇压,家被焚烧。
1919年春,赵尚志举家迁居哈尔滨,因家庭贫困而失学,11岁开始做苦工,曾当过杂役、学徒、信差等。
1925年2月,赵尚志考取了哈尔滨市著名的许公中学,并倡议发起了哈尔滨市最早的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
1925年夏,在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
同年冬,经党组织批准,赴大革命中心广州,考入黄埔军校,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学习。
根据革命的需要,1926年回到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
1927年2月,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在长春筹建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任常委兼青年部长。
1929年下半年到沈阳,在共青团满洲省委工作。
期间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的委派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高级训练班和团中央训练班,受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曾两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
“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先后担任中共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和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开始投身并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1932年任巴彦游击队政委。
1933 年10 月领导创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任队长。
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
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我死也要死在东北”——赵尚志最后的战斗
出请求 :“ 我要 回东北 。 ”此时 ,苏德 战争 已打 响近 四个月 。西线 战事异 常 紧张 ,苏 方考虑 到 日军有 可 能由中国东北北进 ,“ 履行 ”13 年 1 月签订 的 日德 96 1
“ 防共协定 ” ,配合德 国法 西斯对 其进行 东西 两面 夹
和 利用一切工作 ,尽可 能在 旧历正月以前 ,将其诱至
伪 当局从 强 化 “ 岗 鹤 煤矿治安对策 ”出
发 ,兴 山( 岗) 屯 鹤 驻
日本 军部 队大 佐长林
和伪 鹤立县 警 务科决
定执 行对赵 尚志所率 赵尚志指挥冰趟子战斗
队伍驰骋 疆场 ,打 出个 局面 来。 因此 ,他不 断向苏 方提
小部 队 “ 以特务和 警
备 战线 上 的全部 力量
赵 尚志烈士纪念碑
“ 讨伐 ”斗争带来很 大困难 。面对这种危急 形势
H I
共 中央 的联 系 是 有必 要 的 , 于是 ,根据 北满 临时省委 的
决定 ,13 年 末 ,赵 尚志离 97
小部 队在鹤 立 、汤原
应 由他 率领 一 支 精 悍 的 小 部 队 去 北满 执 行 特 殊 任 务 :一旦 日苏 战争爆 发 ,便去炸 毁兴 山 ( 岗) 鹤 的发
电厂和 佳木斯 至汤 原 间的铁路 、桥梁 ,并 配合苏 方 在小 兴安岭 、汤旺 河流域 老 白山 附近修 建 飞机 降落 场。 苏方要求 这支 小部 队过界 三个月 之后 ,不管 情
迄 要 施 臻珧 ∞
赵糍
文/ 马彦 超
在二十世纪三 四十年代的东北抗 日战场上 ,涌现 出无数 “ 捐躯为 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 民族英雄 。他
国 ,大 大 的 赵 尚志 。 ”
东北抗联小故事
在东北抗联的队伍中,还有一位名叫李兆麟的英雄。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被敌人俘虏了。在狱中,
1 他受尽了敌人的折磨和拷打,但他始终没有透露抗联的秘密。最后,在敌人准备对他进行处决的时候,
他挣脱了敌人的束缚,跳入冰冷的江水中,英勇就义了
2
李兆麟的牺牲让敌人惊恐不已,也更加坚定了抗联队伍的斗志。他们明白了,只有不断的斗争和牺牲, 才能换取祖国的自由和独立
有真本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01 02 03 04
赵尚志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 终于来到了那支队伍所在的村庄。 他发现这个村庄非常贫困,村民 们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们并 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团结一心, 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在赵尚志的帮助下,这支队伍逐 渐壮大起来。他们一起训练、战 斗,不断挑战困难和敌人。在一 次激烈的战斗中,赵尚志带领队 员们成功地伏击了一支日军部队。 这次胜利不仅鼓舞了士气,也证 明了他们的实力
东北抗联小故事
有一天,小芳正在为伤员包扎伤口时,一颗炮弹 落在了她的身边。她本可以安全撤离,但为了救 一位受伤的战友,她毫不犹豫地扑在了他身上。 炮弹爆炸后,小芳和那位战友都受了伤,但她的
英勇行为救了战友一命
像小芳这样的普通士兵,东北抗联队伍中还有很 多。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或许被历史遗忘, 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正是这些不知名姓的普通士兵用他们的血汗和生
东北抗联小故事
东北抗联小故事
目录
东北抗联小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名叫赵 尚志的年轻人决定去寻找抗日力 量。他听说在东北的一个偏远山 区里,有一支由抗日志士组成的 队伍。尽管环境恶劣,但他坚信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让更
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赵尚志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但也有一些人对他持怀疑态度。 然而,当他展示了自己的武艺和 智慧后,大家开始相信他是一个
东北抗联:遭陷害抛开生死 赵尚志两次被党内除名真相
--------------------------------------------------------------------------------
2006-03-18 10:34:03 【大 中 小】
鉴于赵尚志在对敌斗争中的表现,中共满洲省委在1935年1月12日,也就是赵尚志被开除党籍的两年之后,便正式作出《关于恢复赵尚志同志党籍的决定》。
第二次被开除党籍
1937年以来东北全境处于日伪的白色恐怖下,特别在面临日军对三江省(黑龙江合江地区)进行大规模冬季讨伐,抗联队伍发生变化的时候,赵尚志也没有丝毫气馁。他在部队打到弹尽粮绝以后,受北满省委的派遣,越过黑龙江前往苏联设法寻求苏联的军事援助。赵尚志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来到苏联境内以后,由于苏方的误解竟会遭到扣押。1940年当赵尚志刚解除扣押,重新受命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并准备率抗日联军与数倍于我的日军进行血战的时候,他没有想到在苏联伯力竟忽然接到北满省委关于永远开除他党籍的通知,这一决定让爱党至深的赵尚志简直无法接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次被开除党籍
1932年冬天,赵尚志率领的游击队在巴彦山区多次击溃数倍于他们的日伪军队,由于赵尚志善于团结包括当地上层人物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所以他很怜惜把抗日根据地从巴彦扩大到齐齐哈尔附近的镇来等地,抗日势力迅速扩大。但是,当时执行王明极左路线的满洲省委,却认为赵尚志犯了“右倾错误”,并给予他撤销参谋长职务的处分。尽管赵尚志失去了指挥游击队的权力,但他仍然在困境中坚持工作。不过由于这支刚刚组建的游击队群龙无首,加之新上任的参谋长执行着过左的路线,致使从前一批支持游击队的当地上层人物,纷纷投向日伪政权,因此北满游击队腹背受敌。这时北满的斗争形势逐渐恶化,入冬以后,日本关东军又调集大批军队对北满山区实施大规模搜山,使得北满游击队多次受挫,死伤人数与日俱增。到了1933年1月,从前威震北满的赵尚志游击队已经名存实亡。
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精心整理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赵尚志简介: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习,“9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赵尚志生于1908年10月26日,汉族,辽宁朝阳人,1919年,随家迁居哈尔滨,幼年家境贫寒,11岁离家,寻职谋生。
他当过杂役、学徒和信差。
年“中“九一八”事变后,获释出狱。
不久满洲省委任命他为省委军委书记,负责领导抗日武装工作。
1934年3月末,联络了二十余支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他被推选为司令。
后改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任司令。
1935年4月,根据满洲省委紧急通知精神,他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
1936年1月,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成立,他任总司令。
他在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开辟了清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政治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校长。
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1939争。
月12势十分严重,敌人决定对他进行突击审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他对审讯他的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现在你们出卖了祖国,……还有什么可问的呢。
”说完了他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敌人,闭口不语——他英勇牺牲了,全国解放后,黑龙江省珠河县第一届工农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珠河县改为尚志县。
2004陵园由墓室、塑像、纪念碑、广场、陵园门、环境绿化区等构成。
陵园门口六十二步台阶,寓意赵尚志颅骨六十二年后被发现;纪念广场长宽均六十二米,契合六月二日晚六时二十分找到赵尚志颅骨;纪念碑高十四米,寓意东北十四年抗战胜利;菱台形墓室底是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墓室斜边长十米,同底边相加为三十四米,寓意赵尚志三十四岁牺牲;墓室由黑白大理石罩面,寓意赵尚之一。
抗联英雄事迹
抗联英雄事迹篇一:东北抗联英雄故事东北抗联英雄故事东北抗联密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
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赵尚志。
抗联战士雪地行军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带头人冷云。
八女投江——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
东北陆军第十七师骑兵第五旅旅长,黑龙江骑兵总指挥,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东北挺进军司令马占山。
重创日军的马占山部队。
篇二: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抗日战斗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
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
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
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赵尚志的生平简介
赵尚志的生平简介赵尚志的生平简介赵尚志我国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也是东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1942年2月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2009年,赵尚志被宣传部、组织部等11个部门共同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8年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的农民家庭,由于父亲是清末秀才,在家乡教私塾,因此赵尚志年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17年因其父参与了打死官兵事件,全家外逃避难。
年仅11岁的赵尚志开始谋生,在店铺当学徒。
1925年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6年赵尚志返回东北进行革命活动,组织了学生运动,在双城和长春进行党内工作。
之后赵尚志利用国共合作与国民党一同成立了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不久后赵尚志的活动被日本特务发现,并被长春宪兵逮捕关入监狱。
赵尚志坚称自己是国民党,没有暴露共产党的身份,因此不久后被释放。
出狱后赵尚志又被派回东北工作,1931年赵尚志再次被捕,他坚贞不屈,严守党内秘密,在九一八事变后被营救出狱。
1932年赵尚志化名李育才开始培养抗日武装。
随后成立的巴彦游击队深入敌后,在赵尚志领导下开展游击战争,但在关东军攻击下这支武装队伍很快解散。
满洲错误的将责任归咎于赵尚志,开除其党籍。
1933年赵尚志带领七名同志在珠河领导帮助下建立了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带领这支队伍在珠海抗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5年,恢复了赵尚志的党籍。
之后赵尚志带领部队在半年时间里参加了百余次战斗,战功不朽。
甚至在1939年,日伪军悬赏重金通缉赵尚志。
1940年,北满再次把赵尚志开除党籍。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抓捕,赵尚志坚强不屈,英勇就义,牺牲时只有34岁。
40年后,直到1982年,中共中央指示对赵尚志当年遭受处分一事进行认真复查,同年6月,中央恢复了赵尚志同志的党籍和他的名誉。
赵尚志简介一生中,他光明磊落,敢为国捐躯的爱国战士。
2022年抗日英雄赵尚志征文
2022抗日英雄赵尚志在北京征文赵尚志(1908—1942),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司令、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1908 年10 月26 日出身在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一个农民家庭,11 岁时,随家人迁往哈尔滨。
1925 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
不久,五卅爱国运动爆发,赵尚志积极参加了这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学校里组织学生会和从事革命活动被开除后,被党组织送到广州黄埔军校,成为该校第五期学员。
1926年5 月,经安排退出军校,返回哈尔滨。
从1927 年3 月至1931 年底,因从事革命活动两次遭逮捕,前后度过两年零八个月的牢狱时光。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在中共满洲省委营郭国言救下出狱。
1932 年初,回到哈尔滨,担任满洲省委兵委书记。
同年夏,他被派往活跃在巴彦的东北抗日志愿军江北独立师工作,任参谋长。
1932 年11 月,独立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任政治部主任。
由于“左”倾政策的影响,独立师在1933 年初被击溃解散。
当时,满洲省委将失败归咎于赵尚志推行右倾路线,被开除党籍。
但赵尚志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依然坚定地投身于抗日斗争中。
1933 年4 月,到宾县孙朝阳领导的义勇军中当了一名马夫。
后被提升为参谋长。
由于孙朝阳抗日决心的动摇,当年10 月,赵尚志等七人携带一挺机枪和十余支大小枪支脱离孙部,决定在珠河县委领导下组建党自己的抗日武装。
1933 年10 月,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赵尚志任队长。
在他的领导下,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连续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部队也发展到七十多人。
1934 年初,他又联合了二十多支义勇军和山林队,组建了东北反日联合军,被推为总司令,全军约五百人。
同时在侯林乡、黑龙宫等地建立了游击根据地。
同年6 月,部队扩编为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赵尚志任司令。
同年9 月,赵尚志率队一举攻克五常堡,震惊了敌人,被当作“北满治安的最大祸患”。
辗转新疆的东北抗联战士
辗转新疆的东北抗联战士作者:卢德峰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10年第01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曾有一支抗联部队从东北抗日战场辗转来到西部边陲——新疆。
这支来自白山黑水的部队主要由原东北抗联第3军1师、9师和第6军4师28团、保安团组成,总数约500余人。
1938年2月肇兴镇战斗失利后,他们暂时转移到苏联境内。
苏联政府没有同意他们继续回到东北抗日战场的要求,而是考虑到国际因素及与日本的关系,将这支部队由苏联境内辗转遣送到我国新疆,进而被戴着亲苏亲共面罩的新疆督办盛世才收编分散,大部到伊犁屯垦,少数人当兵,令人扼腕叹息。
但是这些抗联战士并没有停滞消沉,而是倾力参与到保卫新疆的神圣事业中来,剿灭匪患,平定内乱,屯垦戍边,维护统一,促进了新疆相对和平环境的形成,为新疆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赵尚志入苏求援1937年冬,北满中共组织和军队领导人根据东北抗联孤悬敌后,长期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相互隔绝的实际情况,为摆脱困境,解决各部队存在和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决定谋求苏联的军事援助,并通过苏联打通与中共中央的联系,取得中共中央对东北抗日斗争的领导。
在此情况下,同年11月26日,北满中共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抗联第3军军长赵尚志致信给与自己有师生之缘的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布留赫尔(即加仑)及联共(布)军党的委员会,介绍了中国东北抗联面临的困难,向苏方提出支持军事器械、药品和协助军事技术培训等要求。
同时请代转给中共中央一封信,殷切盼望与中共中央早日取得联系。
同年12月,原抗联第6军2师代师长陈绍滨率交通队从苏联返回,并带来苏联远东边防军司令部邀请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去苏联研究配合行动问题的口信。
北满中共临时省委得到消息后,迅速于12月19日在依兰县东杨家沟召开紧急会议,经过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魏长魁及蔡近葵、戴鸿宾、陈绍滨等抗联领导人商议,决定派赵尚志为代表到苏联去求援,通过共产国际寻找中共中央领导的组织关系。
赵尚志英勇献身
刘德 山是 珠河 一面坡 人 ,当年 4 2岁 ,曾任 伪梧
桐 河采金 会社 警 备 队小 队长。 因枪 法好 ,别人送 给
慌 。伪鹤 立县 兴 山镇 警察署 特 务主 任东 城政 雄 与警
察 署 长 田井久 二 郎立 即进行 密谋 ,并派 出警 备 队长
东 北 抗 联 纪 实 连 载
能 及 时 回 去 ,他 很 挂 念 ,是 来 探 听 我
的。 ”这 样 ,这 名 特 务也 混 在 赵 尚志所
率 的小部 队 中来 了。此后 ,刘 、张两 名 特务 一直潜 伏在赵 尚志 身边 。 2 月 8日晚 ,这 两 名 特 务 开 始 按 田
向岭 后 三 间房 。在 这里 ,赵 尚志 决定 派 3 名 战士 返 回苏 联 ,向上级 汇 报情 况 。 此刻 队 内只 剩 下 3 个 人 了 。赵 尚志率 姜立 新 、王永 孝 又返 回姜 把头 “ 趟 子
房” ,以此 为据点 ,继续开 展活 动。 就 在 赵 尚志 率领 小分 队在 汤 原 、鹤 立北 部 山区
鹤 立河 附 近 山 区地 带进 行 了7天搜 索 ,但 未发现 赵
的 青 年 王 永 孝 入 队 。 这 样 ,小 部 队增 至 6 人 。 随
尚志等 人的踪 影 。之 后 田井久 二 郎与东城 政雄 为捕
后 ,赵 尚志率 队踏 着 皑 t . L / H 己 白雪 、穿过 莽 莽 山林 ,奔
他 。可是 ,事 情十 分凑 巧 ,跟随 赵 尚志 的姜立新 与
刘德 山早 年相 识 ,经姜 立新 的介 绍 ,赵 尚志放 弃 了
对他 的严 格 审 查 ,解 除 了怀疑 ,并 将他 吸 收入 队。
中国东北抗日联军——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作者: 郑宝春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293-29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5期
主题词: 联第 赵尚志 赵一曼 神枪 军副 李北 露营之歌 东北人民 王亚 冈村宁次
摘要:<正>时间:1931年前至1945年9月后。
地点:东北密林雪岭、城镇村庄等。
形象人物: (按出场顺序)妈妈:冯淑艳母亲,后被日军枪杀。
冯淑艳:成长为抗联五军英雄女特工、双手神枪将。
王亚东:冯淑艳丈夫,抗联五军战士,穆棱游击队领导人。
与冯淑艳构成穿越全剧的暗线。
李北麟: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共北满省委领导人。
赵尚志:民族英雄、抗联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赵一曼:民族英雄.抗联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
悲情英雄赵尚志与东北抗联(下)
悲情英雄赵尚志与东北抗联(下)无独有偶。
在下江领导第3军4师战斗的金策几个月后才看到了李兆麟的意见书和张兰生、李兆麟的联名信。
他非常着急,担心北满党和军队的分裂,因此在宝清县密营里奋笔写就了自己的意见书,提出:“为什么尚志同志在此的时候不提出来呢?是因为尚志同志的恐怖手段,因为‘怕奸细的名词’而屈服和调和,这种调和与机会主义斗争方式,不但不能克服与纠正不正确的倾向,而且帮助了这种倾向,使党及联军内部造成更大的分裂。
”“寿篯同志应该毫不掩饰承认这一机会主义斗争方式的错误,自己处处注意转变。
不仅是寿篯同志,北满党许多主要干部同样亦有这样错误,亦应当注意改正的。
”对于赵尚志的问题,有的错误“全部推上赵尚志同志身上是不合乎当时实际环境”。
可以看出,金策明确不同意李兆麟这种北后下刀子的“机会主义“做法。
同时,金策表示李兆麟意见书中有的事实也是不能抹杀的,对于东北抗日运动是极大的妨害,“(有)把北满反日游击运动分裂挫折的可能”。
因此,金策赞成“应该而且立刻开展两条战线斗争,无情地以布尔什维克斗争精神、方法和方式去正面斗争。
”显然,金策之意见的重点在于斗争方法问题,主张用符合党的原则的方法去进行斗争。
1938年8月下旬,金策拖着在战斗中受伤未愈的腿动身出发,经过艰难跋涉到汤旺河谷找到了北满临时省委。
金策与张兰生、李兆麟进行了深入探讨,讲出了自己的意见。
北满临时省委在充分听取了金策的意见后,公开发表了金策的意见书,并加上了按语:“省委郑重的仔细研究了金策同志各种意见,完全同意金策同志各种意见!”对于李兆麟来说,当初在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前后的“调和主义”也确实成了他的心病。
为了争取主动,在北满临时省委第七次常委会后,他就写了一封公开信检讨,即《张寿篯同志关于附会“左”倾关门主义的几个严重错误致全党的一封信》,其中表示:“在执扩会以后,因为我个人小资产阶级精神的存(在),我自己在工作上虽然保持自己应进行的工作,但是在精神上是苦闷的,因我党斗争的孤立,北省调和,吉东代表调和,自己就异常恐怖……奸细名词到自己头上,感(觉)必须中央来人才能解决路线问题,小资产阶级的渺小、柔弱、动摇、可耻,缺点就在这里,因之我就在许多‘左’倾分子的反党信件上,签了许多我的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情英雄赵尚志与东北抗联(中)偏偏就在这时候,从吉东又送来一封信,全称为《中共驻东北代表给珠河中心县委及三军负责同志的信》 (简称“中 代信”)。
原来在吉东特委遭到破坏后,已从莫斯科返回海参 崴的吴平又组建了吉东临时特委,调穆棱县委书记宋一夫担 任临时特委书记。
为了指导北满党组织的工作, 1936 年 3 月, 吴平以中央驻东北代表的身份写了一封信(实际未经中央驻共产国际代团同意) ,通过吉东临时特委转到北满。
赵尚志当初吴平是和魏拯民一道从苏联回国,因此南满的杨靖宇和吉东的李范五、周保中都知道吴平的来历,只有北满的赵尚公开反对归大屯” 、“把枪插起来,保存实力,等待大事变” 等主张外,还提出要改造北满党组织的问题,指示在南满、 变更如下: (1) 建立松江省委” “建议以李兆麟同志或依兰县 委书记李成林同志担任书记” (2) 成立哈东特委,建议由冯同 志(指冯仲云 )任特委书记” ,“哈东特委受松江省委领导”等。
对于突然冒出来的“中代信” ,赵尚志等人既一头雾水,又 等人看后更晕了, 怎么又冒出个 “中央代表 ” ?他们不知道,志、冯仲云、李兆麟、张兰生等领导人还蒙在鼓里。
云、在“ 中代信”里,吴平阐述了与“吉特补充信 ”精 神相一致 的内容,除强调反日统一战线,重复“抗日反满不并提” 、“不东满、吉东三特委分别改组为省委的同时, 对珠河的组织不能不怀疑:吉东特委这边如此异常情况连连,难道真的出了“奸细”?对于一系列真真假假的消息,已经撤到汤原的珠河中心县委和第3 军等部队应该何去何从?由于北满与中央断绝联系已经一年多,而满洲省委和吉东特委传来的消息又互相矛盾,与原来的中央指示反差也比较大,加上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日寇叛徒无时不觊觎的破坏行为,北满领导人不能不坐下来进行共同研究,以确定今后的斗争方向。
1936年9月18日,在汤原县四块石第3军被服厂召开了珠河、汤原两个中心县委与第3 军、第6军联席会议(史称“珠汤联席会议”)。
参加者有珠河中心县委书记张兰生、宣传部长冯仲云、团委代理书记朱新阳,汤原中心县委书记白江绪,第3 军军长赵尚志、1 师政治部主任李福林、 3 师政治部主任许亨植,第6 军军长夏云杰、军部秘书长黄吟秋等人。
李兆麟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会上进行了激烈辩论。
冯仲云认为指示信” 是正确的,而“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却“差不多是投降了” 。
赵尚志认为“六三指示信”大部分正确,但“没有提出反抗的单纯退守政策。
朱新阳提出几封信的总的路线并没有问题,但在具体的策略运用上“总使人的感觉容易走向右倾” 。
经过3 天的联席会议,讨论了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策略,并通过了相关决议草出路和斗争的出路来” ,“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则属于案。
总的思路是根据赵尚志等人的主张,采取进攻策略,“向新区开展,向日满统治环节薄弱的隙缝中突击”,以出奇制胜的游击战术来打击敌人,反对“右倾”退让的主张。
关于组织上,决定在满洲省委和吉东特委的关系问题没有弄清楚之前,按照杨光华临去苏联前指示的各地方党组织“自主的进行工作”之方针,不建立松江省委,而是暂时成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自己找上级关系” 。
根据会议决议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由冯仲云任书记,李福林任组织部长,张兰生任宣传部长,白江绪任职工部长,夏云杰任军事部长,朱新阳任青年部长。
并选举产生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赵尚志任执委主席,冯仲云、李福林、张兰生等人为常委。
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下辖哈东特委、江特委,抗联第3、6 军党委以及第9、11 军党的组织。
或许是出于对“中代信”中提出由李兆麟(依兰县委书记李成林此时已牺牲)担任松江省委书记的怀疑和警惕,在这次联席会议上李兆麟虽然被选为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但不是常委,也没有担任临时省委中的重要职务。
会后,北满临时省委即派省执委委员朱新阳过境赴苏联,去莫斯科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汇报工作,并求证吉东特委转来几封信的真假。
会议结束后,赵尚志指挥部队继续西征,开辟新区,牵制和调动敌人。
而在吉东的周保中接到了北满临时省委送来的文件,感到问题严重。
他很清楚吉东特委和中央驻东北代表的事情,在组织关系上并无问题。
而北满对于上级的领导予以否认,这问题可就大了。
因此,周保中给冯仲云、赵尚志写信,解释其中的原因,并要求吉东和北满的领导同志应尽快面谈澄清误会。
然而由于斗争形势的紧张,致使两区领导迟迟未能见面。
在此期间双方仍通过交通传送信件往来,由于书信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个别措辞不当还容易引起误会,双方渐渐开始了论战。
1936 年12 月,吉东特委给北满临时省委转发了补充文件《中共新政策路线》(简称“新政策路线信”),信中再次提出“抗日反满不并提”的错误主张,又加剧了北满和吉东间的矛盾。
起初是北满认为“六三指示信” 等几封信都有“右倾”观点,要吉东注意。
吉东则反驳说那是代表中央的指示,组织上毫无问题,能指责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右倾”吗?不久后共产国际七大的文件传到了北满,只好转变了态度,承认在组织上没有问题,但“吉特补充信和“中代信”却曲解了“六三指示信”的精神,而且不了解东北的实际斗争情况,犯了比较严重的“右倾”错误。
吉东也不甘示弱,指责北满违反中央路线,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从大的组织路线到东北抗这下与王明、康生、“中央代表”的关系便已清楚了。
北满些具体策略问题进行争论,互相扣帽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双方的论战中,赵尚志的态度很鲜明,有些反对意见措辞比较激烈,如认为不能消极“等待大事变” ;“抗日反满不并提”是敌我不分;劝群众归大屯,不让破坏归大屯,客观上帮助了敌人,割断了抗联和群众的关系等。
周保中对赵尚志很不满,指责其“反对王明、康生,就是反对党中央,就是闹小派别的非组织活动” 。
在此期间李兆麟的态度出现了动摇,他于1937 年3 月初写信给北满临时省委,认为“珠汤联席会议关于组织问题决议,否认中央代表来信是错误总的国际路线是毫无错误的” ,要求省委应“发出文件来纠正这一错误” 。
当时由于李兆麟在松花江南第 6 军指挥作战,赵尚志、冯仲云也未能与李兆麟进行充分沟通。
为了解决上述争论的问题,1937 年6 月28日至7 月中旬,在北满临时省委机关驻地巴兰河上游东岔河东岸张木营子附近的抗联第6 军被服厂,召开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临时省委执委主席、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第3 军军长赵尚志,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临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兰生,临时省委常委、职工部长白江绪,临时省委执行委员、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李兆麟,珠河地方党组织代表魏长魁,汤原地方党组织代表杨同志(即宋乃镇、后改名张福林),第6 军军长戴鸿宾、军秘书长黄吟秋、4 师政治部主任吴玉光,第3 军1 师政治部主任许亨植,团省委书记黄成植等。
中共吉东省委(由吉东特委撤销后的道北特委为基础成立)委员、第 5 军军长周保中应邀参 加会议,记录员为第 3 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于保合、第 治部宣传科长徐文彬。
会议由冯仲云主持。
91 版电视剧《赵尚志》中高强饰演的赵尚志 这是一次东北抗联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北满、吉东的许多重 量级人物第一次坐到了一起。
不出所料,会上发生了严重争 论。
赵尚志坚持“珠汤联席会议”决议,认为王明和康生的六三指示信”有“右倾”观点,已经落后于客观形势。
而就是反对党中央。
冯仲云在思想上赞成赵尚志的主张,但在 组织上又不能不拥护中央,因此犹豫再三后表示不能反王、 康,错了也不能反。
许亨植态度鲜明,认为“抗日反满不并提”是错误的,与中央路线不一样,王明、康生不能代表中要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
然而或许是惮于赵尚志的威势, 李兆麟开始一直没有发言,到了后来才表示, “抗日反满不并提”不是中央提出来的口号,不能执行。
同时也同意周保 中提出的组织原则问题,不能反对王明、康生的指示信。
与会者分成了两派,许亨植、吴玉光、魏长魁、黄成植、于 保合、徐文彬等人支持赵尚志的意见,张兰生、白江绪等基 本同意冯仲云、李兆麟的意见。
周保中虽然反对赵尚志,但6 军政 吉特补充信 中代信”又加剧了“右倾”错误,不能执行。
周保中认为王明、 康生是党中央代表,反对王明、 康生, 央。
李兆麟本来是和周保中同从江南过来的,二人已在主号,他并不是北满的人,起不了决定作用。
会议期间赵尚志充分发挥了凌厉的辩才,气势咄咄逼人,完全主导了会议走向。
在后来被称为“尚志同志挥起拳头一两点钟的一席话”威压,李兆麟不得不低头俯首,言不发。
赵尚志恼于冯仲云脚踏两只船的态度,因此对他进行了激烈抨击。
最后,老实的冯仲云流下了眼泪。
经过十多天争论后,会议形成了决议案,总体上仍然肯定了六三指示信” ,同时认为“珠汤联席会议”决议也是正确的,因为当时工作的重点是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因此在工作上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效果,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显然,决议案主要体现了赵尚志的主张,同时也留有了余地。
周保是带着非常不满的情绪走的,临走之前交给冯仲云同志份由他起草的《吉东省委和北满省委的联合通告》,宣布:意执行王明、康生指示信。
今后两省省委在抗日斗争中团结互助进行协商,为忠实执行王明、康生指示信而努力奋斗!赵尚志对这种强加于人的做法非常生气,还斥责了冯仲云。
这次会议在吉东省委代表的帮助下,中共北满省委一致同由于无法统一思想,这次会议没能实现吉东和北满“一致团结起来”的愿望,双方的分歧继续存在。
会议后期还进行了组织调整,冯仲云被指责犯“调和错误”撤掉了省委书记职务,由张兰生接任,冯仲云改任宣传部长。
赵尚志对李兆麟的动摇比较生气,决定将他从兼第6 军政治委员任上调到第3 军兼任政治部主任,可以放到身边掌握。
冯仲云尽管在会议上没有完全支持赵尚志,可他主要是不愿看到北满和吉东党的分裂,仍然是个与人为善的好同志,在组织原则上并没有什么错误。
赵尚志对冯仲云的指责太过了,撤掉冯仲云的北满临时省委书记职务,这一严重后果在不久的将来就充分 显现出来了。
对于李兆麟在会议上的表现,周保中很是不满。
他在后来给 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抗联第 3军 4师政治部主任金策的信中写道:“去年此时北满扩大会议,寿篯初则一言不发, 完全改变在江南时的堂皇正大,象(像)真是布尔塞维克的 态度,对于有倾向问题及有倾向同志的批评半吐半吞的尾巴 主义。
会议以后,完全调和做了尾巴。
因此去年此时北满会 议原则性的一线曙光,又完全黑暗,而被某个别同志一手全 改,影响到江南江北的全般工作,张寿篯同志首先有责任。
周保中所说的“有倾向同志” 、“某个别同志”即指赵尚志。
他认为赵尚志在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上一手遮天,威 逼同志,排斥了正确意见,致使北满的错误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