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历史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类型。它既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思维,又异于文学、艺术的思维,它是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综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综合,是历史思维的第一个特点;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的综合是它的第二个特点。本节先谈第一个特点。
一、科学和艺术学科的思维特点
思维类型或方式是指人类进行思维时所采用的模式。由于各门学科的内容特点不同,各学科的思维模式也有很大差异。历史思维的特征,是指历史认识与自然科学认识、数学认识、文学艺术认识、哲学认识等在思维模式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对历史思维特征的考察,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的规律,有效地指导历史教学工作。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反映生活和认识生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两大学科系统。一般来说,科学主要通过逻辑思维把握对象,认识自然的或社会的各种原理和规律;文学艺术则通过形象思维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所以,科学比较抽象和概括,具有认识的普遍性和原则性;文学艺术则比较具体和现实,具有认识的个别性和生动性。科学运用概念进行思维,文学艺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例如,文艺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从而再现社会生活,再现典型人物。形象思维是文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然而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科学如数学、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等,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主要不是通过形象思维,而是通过逻辑思维。这些科学主要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演绎、归纳的思维方法揭示本门学科的内涵。所以,一些数学家和数学教学法专家指出:“数学思维,特别是现代数学思维,有自己的特征,有自己的与其它科学中的思维不同的特点。”“数学思维是一种极其抽象的理论思维,它的对象没有任何物质性,而且可以用任意一种方式来解释,只要保留所给的对象间的关系就行。”科学和艺术两大学科系统的思维各有其特点。
历史学的内容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思维特点。历史思维既有科学思维的特点,又兼备艺术思维的属性,它是综合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的特殊思维模式。
二、历史的形象思维
首先说历史学和历史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形象思维的异同。
所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表象)并按照描述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形式为表象、联想和想象。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独立单位,联想是把两个表象联合起来,想象就是把一系列有关表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新的形象图景。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思维者对于思维的对象要产生各种不同的甚至是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古今中外,无论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有怎样的差异,他们无不把历史理解为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理解为由
特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过程。要想认识和描述这些人物、事件和过程,就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人物性格、复杂事件等。如果不用形象思维,而用纯粹的概念和推理去叙述历史,就会偏离历史的内涵,把生动、丰富、具体的历史写成抽象的哲学理论。从这一点来说,历史学家都是表演和再现历史的艺术家和演员。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鸿门宴、霸王别姬、项羽垓下之围、韩信胯下之辱等等,都是运用形象思维认识历史和表现历史的,从而重构动人的历史场面和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
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要求,历史学科更需要通过语言的生动描述,运用形象思维手段,塑造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具体人物形象和具体历史图景。历史教学所研究的历史对象是无限的,复杂多样的,但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地点是历史知识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关于一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形象思维就成为首要的形象思维。例如,关于数万年前的北京人的生活环境,教科书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周口店一带气候温暖而湿润。那时候,成群的野马、梅花鹿和羚羊在草原上奔驰。犀牛和大象也常常到那里寻找食物。熊、狼和豹等猛兽在山上和洞穴里活动。剑齿虎在茂密的森林里徘徊。”这种具体生动的情景描写,为环境的形象思维提供了材料。
人物是历史知识的要素之二。教科书中大量的对人物的形象描绘,为人物的形象思维提供了材料。例如关于林祥谦,教科书描写道:“反动军阀还闯进工人住宅,大肆搜捕、抢劫。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被捕以后,被绑在电线杆上,反动派用军刀逼他下令复工,林祥谦严词拒绝。刽子手向林祥谦连砍数刀,林祥谦浑身鲜血,始终不屈,高呼‘上工要总工会的命令,我的头可断,工是不上的!’最后,林祥谦慷慨就义。”
教科书中这样生动形象地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例子是很多的。不过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有些人物、事件叙述非常简略,不能引起形象思维。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教师在课堂中用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描述,仍然可以使学生产生形象思维。比如,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召开的三级会议,一位教师作了这样的描述:“三级会议开幕式很隆重。僧侣穿着白色的和紫罗兰色的丝织外套,贵族们穿着富丽的绣金外衣,而第三等级的代表被指定穿着极朴素的黑服。当国王登上王座戴上王冠的时候,贵族和僧侣的代表享有旧日的特权,也戴上帽子。第三等级的代表过去是光着头跪着听国王讲话的,现在竟也戴着帽子站着听国王讲话。贵族和僧侣为这事很生气。”这段描述,可引起学生对三级会议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能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历史学和历史教学离不开形象思维。但是,我们要把历史的形象思维和文艺作品的形象思维严格区别开来。历史的形象思维是重构性的形象思维,文艺作品的形象思维则是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创造性形象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虚构和设想。文学家、艺术家、导演、设计师、工程师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他们进行形象思维的感性材料和历史学科的不同。历史学科是以文献资料作为思维的来源,而文艺家、工程师和设计师则以现实生活作为形象思维的主要来源。尽管文艺家和导演以历史材料为源
泉创造历史体裁的文艺作品,也恪守历史的真实,但允许他们加进许多现代的或想象的内容情节。如电视剧“戏说乾隆”,大家所以喜欢就是因为它虚构了许多历史上不曾存在的情节,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文艺的形象思维重在依据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的塑造,而历史的形象思维重在依据历史的文献资料进行真实的复原。鲁迅先生在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写道:“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种拼凑起来的角色。”
文艺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形象思维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表象、联想和想象创造立体的形象,虽然如此,它们仍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形象思维。
三、历史的抽象思维
历史学的研究,重要的不是占有丰富的史料,而是通过对史料的解释和概括,揭示历史的深层规律。对历史进行解释或概括,这是形象思维所难能完成的,必须依靠逻辑思维。只有通过逻辑思维才能把千头万绪的史料梳理成一个系统,并进而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方法,把历史事件、历史过程上升为概念的认识。只有形成历史的概念,才能够对历史进行概括;只有概括,才能揭示历史的普遍性和因果关系,发现历史的本质。例如美国19世纪中期的民族学家摩尔根对于古代社会的认识,就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完成的。
最初,摩尔根由于生活在印第安人中间,直接观察到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婚姻、生活方式等丰富的历史现象,这时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又通过加工整理,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氏族”、“婚亲制度”的概念,于1877年完成了《古代社会》这一不朽的名著。通过大量历史资料的概括,摩尔根提出了“血缘家族”、“普那路亚家族”、“对偶家族及父权家族”、“一夫一妻制家族”及“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氏族”、“胞族”、“部族”等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从而揭示出历史的深层结构和历史的规律性。
同时,由于人类历史是漫长的,而历史文献又有断档现象,历史的记载语焉不详,因此,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包括的无数细节和偶然性因素以及曲折和倒退现象,就不能都包罗无遗地进行研究。这样,历史的认识不仅要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还要采用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不仅要按照历史本身的曲折道路,还要按照简单扼要径直的思维途径来研究历史。简单扼要径直的思维途径,就是理论思维。历史的理论思维,就是运用历史的概念认识历史,这种认识就要抛弃某些历史的细节而抓其主流,抛弃某些偶然性而抓其必然性,抛弃某些曲折和偏差而抓其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历史思维必须把理论思维作为自己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理论思维是认识历史的捷径。如果单纯使用形象思维认识历史,企图把一切具体细节都包罗无遗地完全生动地再现,就必然打断思路,难于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排斥理论思维的历史思维不是科学的历史思维,而是经验主义。当然,排斥形象思维的历史思维也不是科学的历史思维,而是空洞的教条主义。要防止在历史研究中堆积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例,避免烦琐的经验主义的描述历史,就必然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历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