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目
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目(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目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目》,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语文上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目篇一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总3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高一必备语文文言文
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必背文言文第一部分上册篇目【篇目1】荆轲刺秦王(节选)[汉]司马迁太子及宾客知其事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篇目2】兰亭集序(节选)[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篇目3】赤壁赋[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原文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原文文言文是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知识版块,古代文人的文学素养很高,语言也极其精炼优美,每一个字都值得反复推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必修一文言文原文,同学们不妨仔细阅读一下,看看古人是怎样写文章的,它们的字词又是如何使用的。
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篇一《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篇二《归园田居》南北朝·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_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篇三《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虞美人》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及文言文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及文言文1.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及文言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及文言文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高一上册文言文
高一上册文言文1.《劝学》1.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注释: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5.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6.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槁暴:晒干。
槁,枯。
暴,同“曝”,晒干。
8.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
9.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
省,省察。
乎,介词,于。
10.须臾:片刻,一会儿。
11.跂:踮起脚后跟。
12.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13.彰:清楚。
14.假:借助,利用。
1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通“性”,资质,禀赋。
16.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17.骐骥:骏马,千里马。
18.驽马:劣马。
19.锲:用刀雕刻。
20.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21.六跪:六条腿。
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及文言文必背
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及文言文必背1.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一《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2.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及文言文必背篇三《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1烛之武退秦师左丘明(先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本店铺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9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9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9篇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11、通假字(例)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共其乏困(同供,供给)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请奏盆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要项伯(同邀,邀请)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故择先王之成法(同释,舍弃,抛弃)尝一肉(同脔,切成块状的肉)雍水暴益(同溢,涨水)溺死者千有余人(同又)2、一词多义(例)使:使北营(出使)会使辙交驰(使者)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来者读之(让)使臣奉璧(派)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间:得间奔真州(机会)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当: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盛: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卒: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私: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下: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载:载舟覆舟(乘载,装载)载歌载舞(又)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盖: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在殷忧(因为)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始吾弗信(开始)法: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犹若不可法(效法,取法)时:有要于时也(当时)时不与法俱至(时代)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以益所见(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岂取之易(天下)择善而从之(它)代百司之职(的)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董之以严刑(人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为: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因: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3、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表示政见的公告)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密、严厉、严格)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请求你)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4、词类活用(例)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2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31.《烛之武退秦师》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1原文及翻译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1原文及翻译《最新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1原文及翻译》原文:昔者蓋天將以明其德,地將以奧其瑞,人將以巧其工。
春秋作,而禹跡焉。
禹曰:“予造民河濟、河漕,何如?”醯恧瘁若曰:“荷蓧兩街,群臣堪與輔。
”禹顧謂群臣曰:“予得未央宮而居之。
”群臣默然。
於是禹船陸相望,期於蓧兩街。
群臣莫敢發眾船,惟醯恧起而拜曰:“請以諸侯之言,舉百船。
”禹從之,園蔬兩岸;竟於禾場。
禹曰:“予居未央宮矣。
”群臣承舟以西洲,羊酒大會,珠翠紱來輔。
群臣罷祭,各就其家。
歲餘,然後修禮正統。
蓋初河嶽之會,群臣總取於文、武;及禹作未央宮,遷於文、武時矣。
是故君子以諧瑟琴瑟,與協魚奕,若其有宮室之傅焉耳。
翻译:从前,上天以照明德行,地势险峻则显出宝藏,人们巧妙处理各种技艺。
《春秋》出版后,禹的足迹正存在于世间。
禹说:“我建造渠道和灌溉系统,效果如何?”醯恧犹豫地说:“荷蓧两侧,各位大臣都能担任辅助工作。
”禹转向群臣说:“我想居住在未央宫。
”大臣们默然不语。
于是禹在陆上和水上相对而行,定在荷蓧两侧会合。
大臣们不敢发动众船,只有醯恧起身行礼说:“请按照诸侯的意愿,增加百艘船。
”禹接受了他的建议,操办了沟通两岸的园蔬,一直到禾场。
禹说:“我来到未央宫了。
”大臣们乘舟继续西洲之行,开展宴会,珠翠锦绣纷呈。
大臣们宴会结束,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一年多以后,才修正礼仪制度。
初期河坝的会谈,大臣们之间依照文、武的制度进行;禹迁建未央宫之后,实行了文、武的制度。
所以君子应该按照音乐中丰富的音响效果,与鱼相互竞技,好似设有宫室供应器乐般。
(文章结束)。
高一语文必修一所有文言文和古诗
高一语文必修一所有文言文和古诗《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与古诗全解析》一、《沁园春·长沙》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少年时,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衍生注释“沁园春”:词牌名。
寒秋:深秋。
“层林尽染”中的“染”:像是被染过一样。
“舸”:大船。
“遒”:强劲有力。
怅寥廓: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赏析主题:通过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回忆往昔的革命青年岁月,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情感:洋溢着激昂向上的青春激情和豪迈的气概。
表现手法:融情于景,上阕描写秋景,从山上到江面再到天空、水底,远近结合,动静相宜;下阕叙事抒情,回忆往昔,通过对当年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描写,直抒胸臆。
作者介绍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他的诗词大气磅礴,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不仅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也是中国革命历程的诗意体现。
运用片段- 场景一:学校组织登山活动,当登上山顶,看到漫山红叶和远处奔腾的河流,我不禁想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这壮丽的景色和诗中的一样让人豪情满怀。
- 场景二:在班级讨论理想的活动上,大家纷纷发言。
小明说:“我们正处在恰少年时,风华正茂的阶段,应该学习革命先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情怀,为自己的理想努力。
”- 场景三:参加长跑比赛,跑到中途的时候很疲惫。
这时候我看到其他选手依然争先恐后,就对自己说:“万类霜天竞自由,我又怎么能放弃呢。
”二、《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高一语文文言文及古诗
高一语文文言文及古诗1.高一语文文言文及古诗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优秀5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优秀5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本店铺来讲的。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导语】高一开始以后会有大量的文言文以及古诗词需要进行背诵,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篇一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光辉,若出其里。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随风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高一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篇二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高一语文上册必背文言文(3篇)
第1篇【作者】范仲淹【出处】《范文正公集》【背景】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他在任期间,游历岳阳楼,感慨万千,遂作此文。
文中通过描写岳阳楼及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处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恢复。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和现代人的诗赋刻在楼上。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早晨的阳光和晚上的阴云,景色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那么,向北直到巫峡,向南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游历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涛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及文言文
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及文言文1.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篇一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一.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下步骤)1.整理书后练习题的“一词多意”2.整理课文中的重要实词3.高考中考察的文言虚词有限,在学习中及时整理相关虚词4.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尽可能多的找出与其用法相同的句子5.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注:在以后的专题复习中会陆续的给大家讲解高中文言文的用法和学习方法以及其规律。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类活用①军:晋军函陵。
军,意为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远:越国以鄙远。
远,意为远地、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③贰:且贰于楚也。
贰,意为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为动词。
④阙: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二)文言虚词①而:今急而求子。
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
②是:是寡人之过也。
是,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为本句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③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于,介词,对于。
(三)一词多义1. 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如果。
2.说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同“悦”)高兴。
3.辞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四)文言句式1.然郑亡被动句2.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即“有何厌”。
勾践灭吴1.文言词汇积累(1)多音字:贾(gǔ)人爪(zhǎo)牙疾疹(chèn) 衣(yì)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通假字“”通“哺”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有”通“又” 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已”同“矣” 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句”同“勾” 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取”同“娶” 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免”同“娩” 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政”同“征” 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同“啜” 例句:无不也,无不也。
(3)一词多义知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国语·勾践灭吴》感觉到素与副使张胜相知《汉书·苏建传》相亲,相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勾践灭吴》主持孰为汝多知乎?《列子·两小儿辩日》通智复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副词“又”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国语·勾践灭吴》副词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繁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恢复既楚人未既济《左传·子鱼论战》完全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国语·勾践灭吴》已经既而儿醒,大啼林嗣环:《口技》不久三军既惑且疑《孙子兵法·谋攻》表并列的连词:“常”或“且”将军既帝室之胄《三国志·隆中对》既然劝果行,国人皆劝《国语·勾践灭吴》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说三日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鼓励遂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郑人买履》就遂使之行成于吴《国语·勾践灭吴》终于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于是四方无一遂司马迁《报任安书》成功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阻挡,把守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抵挡吾闻二世公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应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正当北邀当国者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主持,执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面对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将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史记·孙子列传》必定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dàng) 《梦溪笔谈·雁荡山》适当募有得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柳宗元《捕蛇者说》抵挡(4)虚词:无乃无乃后乎?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
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
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
又如:求,无乃尔是过与?译文:冉有,这恐怕是你的过错吧?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译文: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5)词类活用①使动用法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②名词作状语例:必庙礼之。
例句1: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
在这里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
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例句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
“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
例句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
“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包括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三种。
2.课文中重要文言句式①宾语前置例:何后之有?②判断句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③省略句例:于是葬死者“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点拨:“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
“之”代指“皮、、舟、车”等物。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点拨: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
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寡人请更”点拨: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
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例如: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1.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点拨:句1“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
此句省略主语。
句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后两个分句省略谓语“鼓”。
句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
“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1.指以下列字的读音①朝:多音字,作“早晨”义讲时,就读zhāo;作“朝廷”义讲时,就读cháo。
②间:多音字,作“间或,断断续续”讲时,就读jiàn;作“时间”或“中间”义讲时,就读jiān。
③期:多音字,作“日期”等义讲时,读qī;作“全、满”等义讲时,读jī,如“期年”。
注意:易读错的字有昳(yì)丽衣冠(guān) 窥(kuī)镜间(jiàn)进2.词语补释①美:(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以……为美。
②私:(私我也)偏爱。
③明日:(明日,徐公来)第二天,古今异义词。
④以:(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动词。
⑤面:(面刺寡人之过)名词作状语,当面。
⑥闻:(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听到。
⑦受:(受上赏)通假字,同“授”。
⑧孰:(孰视之)通假字,同“熟”。
3.归纳整理(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重点:意动用法,常常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除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句中的名词“师”带了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应译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三)一词多义朝①朝服衣冠(早晨)②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③入朝见威王(朝廷)④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私①强公室,杜私门(私人的,自己的)②燕王私握臣手曰(私下)③臣之妻私臣(偏爱)④自私自利(利己)诚①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列子·愚公移山》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的确诸葛亮《出师表》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表假设,如果、果真《赤壁之战》间①少间,帘内掷一纸出时间《聊斋志异·促织》②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机会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④谗人间之,可谓穷矣挑拨离间《史记·屈原列传》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左传·曹刿论战》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口技》⑦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指南录>后序》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③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四)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重点指导:“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句的句式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