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应用数值模拟法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
应用数值模拟法研究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发表时间:2020-09-24T15:18:38.8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5期作者:周璇[导读]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开发后期,会造成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周璇冷家油田开发公司辽宁省盘锦市 124010摘要:复杂断块油藏进入开发后期,会造成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会给开采和挖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剩余油分布的预测已经成为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技术来进行开采复杂断块油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应用数值模拟法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才能知道影响分布规律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剩余油分布预测需要强调地质资料的精细化,保持生产数据的完整性,才能对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数值模拟法;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主要任务,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的采收率以及开发效果。
高含水区油藏中的油水关系非常复杂,尤其是复杂断块油藏内的剩余油研究难度非常大。
利用数字模拟技术预测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可以有效预测油田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合理地开发方案和调整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全方位的动态描述和预测。
1精细地质建模1.1地质模型为了准确描述复杂断块油藏的空间展布规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1)建立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参数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矫正和标准化处理。
(2)对区块内的工作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包括层位数据,断层数据等。
(3)加强数据转换和录入,包括测井解释数据、录井资料数据。
(4)分析测试数据及地质数据的录入。
建立完善地层层面构造模型,利用交互式方法建立储层沉积分布模型,在建立模型时要考虑到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参数的校正。
1.2储层参数模型三维地质模型可以用参数体的形式充分反映出储藏内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储层内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可以充分表明油藏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
因此建立模型中利用高斯模拟方法,输入参数为变量统计参数、差函数参数以及条件数据。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指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等相关信息来预测和评估油田中未探明和未开发的油层的位置、规模和产量分布。
准确的剩余油分布预测对于油田的规划、开发和生产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合理的油田开发,提高油田生产效率和油田开发利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一、地质模型方法地质模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它通过分析油田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建立油层的地质模型,从而预测剩余油的分布。
常用的地质模型方法包括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和地质统计方法等。
测井解释是通过对油井的测井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来确定油层的厚度、含油饱和度和渗透率等地质参数,从而预测剩余油的分布。
地震解释则是利用地震数据进行观测和解释,以揭示油层的结构和性质。
地质统计方法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剩余油分布的统计规律和概率特征。
常用的地质统计方法包括变异函数法、克里格法和高斯模拟法等。
二、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来预测和评估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反演法、电法勘探法和重力法等。
地震反演法是通过分析和处理地震数据,来揭示油层和岩层的物理性质和油气藏的地质构造,从而预测剩余油的分布。
电法勘探法则利用电阻率差异来揭示油田的地下构造和油气藏的分布。
重力法是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和异常来揭示油田的地下构造和油气藏的分布。
三、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油田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来预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等。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通过在有限距离上进行微分,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
有限元法则是一种通过将问题区域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几何元素,利用一组简单的近似函数来描述系统的物理过程。
第11章储层非均质性
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可以采出的石油储量
35% 平均采收率
30-45% 残余油
25-35% 未采出的 可动油
必须用昂贵的 化学剂才能采 出的石油储量
被油藏非均质性 隔挡在地下,当前 正在挖潜的对象
28
第6节 剩余油分布
一、成因机理
油气采收率=波及体积× 驱油效率
采油
注水
平面波及系数:
注入剂 波及
宏观 剩余油
质程度平面等值图,表征其平面变 化。研究重点是渗透率方向性,它 直接影响到注入剂平面波及效率。
5、渗透率方向性
15
第3节 平面非均质性
二、对开发影响
影响注入水平面波及范围 1、高渗带方向; 2、古水流线方向; 3、裂缝发育方向
影响注采关系和井网布置 对于侧向连续性差砂体,如透镜状砂体,注水开采必须保证每个砂
体至少有一注一采。若井网不完善,则: 1、砂体无钻井控制,油层处于原始状态,形成未动用剩余油区; 2、只注无采,使油层压力越憋越高,注水不见效,最后水无法注入; 3、只采无注,仅靠天然能量采出少部分原油,大部分成为剩余油;
16
第4节 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包括韵律性、渗透 率各向异性、夹层分布等。层内非均质性是直接控制和影响单砂层内 注入剂波及体积的关键地质因素。
3、构造高部位的水动力“滞留区” 注入水常向低处绕流,构造高部位无井
控制则可造成水动力滞留,注水驱不到。
34
第6节 剩余油分布-分布模式
4、断层附近的水动力“滞留区” 由于断层封闭遮挡作用,致使单
向注水受效差,在油水井与断层之 间不能形成良好驱替通道,地下流 体因不能流动而形成滞流区。
35
水驱数值模拟预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2 . 2 起 泡性 能评 价
测定 四种产 品不 同浓度下 的起泡体积 以及半衰期 ,对 比其 起泡性能 。由表 2可 以看 出, 氧丙烯链节为 5时起泡能力最强 , 而且氧丙烯链节越大 , 泡 沫稳定性越差 。
产 品 不 同质 量 分数 下 的 不 同质 量 分 数 下 的
面’ ? 舌l } 生高、 起泡性能好 、 乳化能力高的要求 。
一
当夹 层只存在于注水井 中 ,数值模拟结 果是含水
到9 8 %时 , 采 出程度 5 8 . 6 1 %, 与无夹层 时相 比, 采 出程
o
度 降低 0 . 4 1 个 百分 点。 纵 向分段采 出程 度对 比结果 : 夹
。 层上部采 出程度下降 , 夹层下部采 出程度提 高 , 说明注
中间体与磺化剂的摩尔 比 1: 1 . 6 , 温度 1 6 0  ̄ C, 反应 8 h 。
( 3 )氧丙烯链节数为5 的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 降低界面张 力能力强、 耐温性能好 、 起泡能力强 , 可以满足蒸汽吞吐的需要 。
【 参考文献】
[ 1 】 周 英 杰. 胜 利 油 区 水 驱 普 通 稠 油 油 藏 注 蒸 汽 提 高采 收 率
学 术 研 讨
4 5
0 . 3 9 个百分点 , 说 明夹层对水驱效率影响较大。从纵 向分
行调 驱调 剖等改善 吸水剖 面措施 , 均是高含水期 主力层挖 潜的有效途径 , 能提高采收率 0 . 2 7 ~ 1 . 2 4个百分点。
3 、 取 得 的 经 济 效 益
瑟
曩 麓
化射孔 , 改善了层 内矛盾 , 提高 了驱油效率 , 取得 了较好 的 效果 , 为老井挖潜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共实施 1 2 井次 , 日增 油能力 2 7 . 2 t , 累计增油 2 8 1 0 t , 综合含水下降 5 - 4 个百分点。
剩余油概念及检测方法
剩余油概念及检测方法剩余油是指石油储量中的剩余可采油量。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石油都能被开采出来,一部分油气会由于地质构造或岩石性质等原因无法被提取出来,这部分无法被开采出来的石油储量就是剩余油。
剩余油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石油储量的评估和开采效果的判断。
因此,在石油勘探中,准确估计剩余油量是十分重要的。
剩余油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评估剩余油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钻探、地震勘探等手段,获取地下油藏的地质信息,对储层状况、含油性、岩石性质等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估计剩余油的数量。
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剩余油的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藏地质特征、结构和流动规律等,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和规模。
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物理模型、数值模型、统计模型等。
3.地球物理探测:地球物理探测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物理属性,如密度、磁性、电性等,来分析和判断剩余油的问题。
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
4.采油工程方法:采油工程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已经开采的油田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推断剩余油的大小。
抽采油田的开采历史和生产数据,结合工程参数和地质参数,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预测剩余油的储量。
剩余油的检测方法虽然多样化,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以提高剩余油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剩余油的检测对于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评估剩余油的大小,既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又可以为能源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剩余油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对于石油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质勘探、数学模型、地球物理探测和采油工程方法等多种手段,可以对剩余油进行有效检测和评估。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多种方法,并根据矿田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灵活选择合适方法,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剩余油数据。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
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和技术动静态精细油藏是指储层中油水分布与流动状况相对复杂的油藏。
在这种油藏中,油水界面的变动频繁,储量分布不均匀,储层渗透率差异大,流体性质复杂,难以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
因此,针对动静态精细油藏的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一、动静态精细油藏描述方法:1.目视描述法:通过实地观察和描述油藏、储层的基本特征,如油水界面的形态、断层的分布、储层孔隙结构等。
2.孔隙特征分析法:通过岩心切片的显微观测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储层中的孔隙特征,包括孔径、孔隙度、孔隙连通性等,为进一步研究剩余油分布提供基础数据。
3.测井揭示法:通过采用测井技术,获得储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饱和度等,从而分析储层的流体性质和剩余油分布情况。
4.静测法:通过进行压力临近稳定的恒流生产试验,获得动态压力数据,并通过解压分析和生产预测计算,得到储层的动态物性参数和剩余油分布。
二、动静态精细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技术:1.三维地质模型构建:通过采样岩心、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等,结合地质学原理和平面地质分析方法,构建动静态精细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储层厚度、岩性、构造等信息。
2.压力历史匹配法:利用历史生产数据和动态压力数据,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油藏的生产过程,更新储层的渗透率、储量等参数,进一步优化剩余油分布预测。
3.产量反演法: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反演,得到剩余油分布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从而提供预测剩余油储量和开采方式的依据。
4.储层可视化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储层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图像,实现对储层的直观观察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剩余油分布的规律。
总之,动静态精细油藏的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结合实地观察和实验分析,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储层信息,为精细油藏的开发和油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淹层测井技术
水淹层测井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工艺,是探测注水开发油田含水率高低、预测地下剩余油的重要技术。
目前,该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个技术系列,成为为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水淹层测井技术有自然电位测井、激发极化电位测井、电阻率和介电测井、核测井以及复电阻率测井等。
其中,复电阻率测井技术是目前国内油田较常使用的一种先进的水淹层测井技术。
石油企业呼唤水淹层测井技术我国绝大多数油田为陆相沉积,油藏非均质严重,天然能量不足,主要采用注水方式开采。
我国是世界上注水开发油田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注水开发的储量占总储量的60%以上。
长期的注水开发,使得许多油田的含水都比较高。
以中原油田为例,目前,该油田80%以上的区块都处于高含水状态。
高含水的特点,使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高含水区域与低含水区域分布无序,使得剩余油调整挖潜难度增大,措施效果变差,也使得调整井的井位难定。
要克服这两个困难,必须要搞好控水稳油,在此基础上打好高效调整井。
无论哪种对策,前提都是要弄清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域。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来说,测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水淹层的解释精度。
水淹层的动态过程十分复杂,加之多层合采合注、清污混注,使得水淹过程变得较为复杂,加大了对水淹层的解释难度。
预测地下剩余油分布的方法主要有测井、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物质平衡、生产动态分析等,其中测井是通过井筒采集地层信息最多、覆盖面最广、采样密度最大、最能实时反映地层条件下各项参数的技术,是监测静态和动态含油饱和度的主要手段。
在此条件下,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区内的测井技术———水淹层测井技术应运而生。
剩余油挖潜的“火眼金睛”为搞好注水油田开发,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着手水淹层测井研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近10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除了较系统地开展了水淹层岩石物理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及解释方法的研究外,各油田还建立了适合自己油田特点的水淹层测井系列。
数值模拟方法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数值模拟方法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油藏中的原油,经过多次不同方式的开采之后,仍然保存在油藏之中的原油即为剩余油。
剩余油开采难度较大,但作为中后期油田提高产能的可靠途径,是不少油田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
本文简要讨论了剩余油研究的现状,希望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标签: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数值模拟以往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案编制等工作中,主要应用原始的测试等资料,采用油藏工程常规方法分析潜力、拟定措施,这种定性研究难以满足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分析、精细挖潜的要求。
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就是一种更快速、更直观、信息处理更加迅速进行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对剩余油分布等研究达到量化描述水平,为油田特高含水期的精细挖潜提供有利条件。
剩余油研究,作为中后期提高油田产能的可靠途径,备受研究者关注。
简要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两个因素:地质因素与开发因素,同时对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简单探讨。
最后对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以提升数值模拟方法的精度。
1.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1.1地质因素沉积微相的展布是控制油水平面运动的主要因素。
研究发现,剩余油分布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1)空间中的砂体几何展布形态。
砂体顶--底界面的起伏形态、油层的构造控制着剩余油的形成分布,除此之外,还影响着油井的生产。
2)存在着不同的微相物性。
不同的微相物性之间存在差异,此种差异会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
3)砂体内部结构。
砂体内部结构呈现出向上的韵律性。
研究发现,在正韵律的油层顶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在反韵律油层的底部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在复合韵律层垂直向上会出现渗透段,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1.2开发因素1)井网分布不均匀。
对于整个开采区没有分层系开采,而是采用一个井网,这种情况会引起层位井网的不均匀,容易形成剩余油。
当井网分布不均匀时,一些油藏区域中分布有井网,一些油藏区域无分布井网,则这些无井网油藏区域会存在较多的剩余油。
应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进行剩余油预测的方法探讨_杨懋新
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流体非均质性及注水开发条件等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
X Yang M ao xin, G eophysical Institute of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Daqing 163357 本文于 2000 年 9 月 22 日收到, 二次修改稿于 2001 年 1 月 15 日收到。
2 基本指导思想
剩余油分布研究是 2 次采油后期油田深入挖潜和制定 3 次采油方案的重要依据, 因此世 界各国均非常重视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预测方法研究, 但目前仍没有一种行之有效、 精度较高的方法可以推广使用。
一般而言,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资料相当丰富, 但仍是一孔之见, 且井网密度不可能无限加 密, 尤其对于横向相变频繁的河流三角洲相储层, 要想通过井加密来控制储层的空间变化是很 难做到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在油田开发中后期, 由于横向可连续追踪这一优势, 使得地震技 术在剩余油分布的预测中找到了用武之地,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地震可连续追踪的优势, 克服自 身垂向分辨率较低的不足。在太 190 区块剩余油分布的预测工作中, 我们确定了应用三维高 分辨率地震解释技术( 包括精细构造刻划和储层反演) 精细刻划储层的微观特征, 然后结合动
图 4 葡 I 油层组单井 微相分析
表 1 砂岩预测精度分析
砂岩 厚度 范围
先验井预测 后验井预测 统计井数
符合率( % ) 符合率( % )
< 3m
30
81
75
> 3m
43
10 0
1 00
< 3m
34
76
60
> 3m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剩余油类型及分布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摘要】大庆油田萨北地区开采注水时间长,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储层内部的油水分布日趋变得复杂,其运动规律越来越难以预测.利用油藏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测试和生产资料,研究其高含水时期油层内部的剩余油分布,认清油水运动规律,准确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平面上研究区剩余油有5种分布类型:①好砂层砂体边角部位零散分布的剩余油;②好砂层主砂体边部连续分布差砂体中的连片分布的差油层;③差砂层中由于层间屏蔽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④差砂层由于砂体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连片分布剩余油;⑤差油层砂体过于孤单注采不完善形成的零散剩余油.从垂向上研究区剩余油呈以下5种分布类型:①剖面中的低渗层中的剩余油;②剖面中的高渗层中的低渗层段的剩余油;③剖面中厚层砂体中的剩余油;④剖面中的砂体尖灭区的剩余油;⑤砂体射孔不完善的剩余油.【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3(035)004【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剩余油类型;剩余油分布;萨北地区;大庆油田【作者】欧阳静芸;尹太举;吴志超;刘晓【作者单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1 地质概况大庆油田萨北地区位于萨尔图油田北部背斜构造的西端,研究区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属于碎屑岩储油层,其上白垩统发育萨尔图油层(S)、葡萄花油层(P)、高台子油层(G)等3套油层,是在松辽盆地整体拗陷时沉积填充形成的,即青山口组(K2q)水退旋回沉积晚期至姚家组(K2y)-嫩江组(K2n)水进旋回沉积早期,沉积总厚度约380m (图1)[1]。
从1964年至今近50年,研究区块的主力油层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先后经历了3次大的调整,目前共有7套井网,现今该区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地下油水分布更加复杂,剩余油难于预测。
水驱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的岩石物理依据和方法
21 0 0年 9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o .2 No3 12 .
LT I HOL I 0G C RES RVOI E RS
S D. 0 0 et 2 1
文 章 编 号 :6 3 8 2 (0 0 0 — 0 1 0 17 — 9 6 2 1 )3 0 9 - 4
关 键 词 : 驱 油 田 ; 余 油 预 测 ; 石 物 理 ; 间推 移 地 震 ; 水 剩 岩 时 叠前 反 演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P 3. 4 文献标 识码 : A
0 引 言
18 9 2年 , 国斯坦 福 大学 的 A o u 做 了一 美 m s r] N c 1
得 了好处 , 这足 以说 明开展 岩石物 理研究 的重 要性 。 继 地 震 监 测蒸 汽 驱之 后 , 测 气 驱 、 驱 也 相 监 水
继 获 得 成 功 。世 界 上 7 % 以 上 的 地 震 监 测 项 目是 监 0
:
盟 + 二 +
VW I )O
() 1
式 中 : 为 砂岩 孔 隙度 , ,w , 分 别 为水 置 换 %; ,。
注水 开采 油 田的岩 石 物理 分 析人 手 。 讨 了地震 监 探
间 的关 系进 行换 算 _。含 水量 9 %相 当 于含水 饱 和 3 ] 0 度 是 7 %, 直接 把 含水 量 当作 含水 饱 和度 进行 估 5 若
算 , 估算 的速度 变化 将会 偏 大 。 则
由图 1可见 。 含水 饱 和度 由原 始 的 3 %增 加 到 0 7 %, 度 相对 增 加 量 是 4 5 速 %。在 中 国东 部 地 区 , 无 论 是 利用 G sm n as a n方 程进行 流体 置换 , 是砂 岩样 还 品实 验 室含 水 饱 和度 变 化 测定 , 即使 含 水 饱 和度 取
一种水驱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预测方法
维普资讯
大
庆
石
油
学
院
学
报
第 3 1卷
20 年 07
式 中 :。 B 为地 层原 油体积 系数 ; 为地 层水体 积 系数. B
利用 油水 两相渗 流理论 , 结合 产水 率及相 对渗 透率 计算公 式 , 可求 产层剩 余油 饱和度 S 即
。 ,
F 一 / 一 F + ( 1 B + B ) B , /
’
。 。
() 2
收 稿 日期 :0 7 4—2 ; 稿 人 : 考平 ; 辑 : 开 澄 2 0 —0 5审 宋 编 关
作 者简 介 t 于晓 明 (9 5 , , 师 , 要从 事石 油 工 程 方 面 的 研 究 1 6 一) 男 讲 主
S一 aw , I ( ) b 音 R
电阻率.
( 1 )
式 中 : 为饱租 度指 数 ; k为胶 结指 数 ; , a b为经验 因 数 ; 为 地层 水 电阻率 ; R 为有 效 孔 隙度 ; 为深 侧 向 . R 为避 免确定 a b k 带来 不确定 性 , ,, , 可采 用多元 回归统 计 方法 , 利用 油基 泥 浆 岩 心分 析 资 水 两 相 平 衡 剩 余 油 动 态 预 测模 型 ; 应 用 不 同开 发 阶 段 测 井 信 息 , 出 一 种 水 淹 层 测 井 评 价 与 数 值 模 拟 方 法 并 提 相结 合 的剩 余 油 预 测 方 法 , 根据 此方 法 编 制 了剩 余 油 描 述 软 件 , 大 庆 杏 南 开 发 区应 用 , 果 较 好 . 并 在 效
, Y 和 1 Y [, . , 15 2 6
划分 为地质 、 地震 方法 , 油藏工 程 、 井及 数值 模 拟 方法 , 试 以及 室 内实验 技 术 和工 艺技 术 .在 地质 方 法 中 ,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剩余油的分布预测方法矿物S121 汤乃千 201271472剩余油分布预测的方法摘要:目前剩余油分布的研究分为开发地质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测井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和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6个方面。
本文介绍了每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继续深入探索开发地质学研究方法;综合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新方法;微观和宏观齐头并进,从本质上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机理。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机理;发展趋势;饱和度一.前言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人们仅能开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大约还有60%以上的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1],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是目前石油行业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也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是油田开发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2]。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3],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很多,包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是各种方法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这也就表明了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难度及其重要性。
二.国内外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现状目前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可谓百家争鸣 ,各有千秋[3]将有关剩余油分布归纳为“微观分布研究”,“宏观分布研究”和“饱和度研究”三部分。
文献[1]将研究剩余油的分布分为“取心技术”等6个方面,本文在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现状。
1.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技术是在对不同储层、井网、注水方式等条件下, 应用流体力学模拟油藏中流体的渗流特征, 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手段[4]。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剩余油分布的定量研究,但实践证明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研究人员所期望的实用价值。
数值模拟技术从其模型本身来讲是比较完善的, 但其研究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建模的精度。
油藏数值模拟法预测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挖潜措施——以临南油田夏32块油藏为例
a )构 造 特 征 。夏 3 2断 块 位 于 夏 口大 断 层 和 双 丰 1号 断 层 的 下 降 盘 , 层 向北 西 、 和 北 东倾 地 北 斜 , 角 5 。夏 口大 断 层 和 双 丰 1号 断 层 控 制 了 倾 。 夏 3 2块 的 沉 积 发 育 及 油 水 分 布 。油 水 关 系 比较
郭 腾 明 杨 承 林 赵 永 强 王勤 田 曹 志 军 杨 晶
( .胜 利 油 田有 限 公 司 临 盘 采 油 厂 1
2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科 学 研 究 院 )
摘 要 以 临 南 油 田 夏 3 2块 油 藏 为 例 , 述 了 边 水 活 跃 油 藏 中 高 含 水 期 油 田 调 整 模 式 。 叙 在 精 细 油 藏 描 述 的基 础 上 , 用 油 藏 数 值 模 拟 技 术研 究 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是 较 为 直观 的好 方 法 。 利 通 过 对 开 发 动 态 进 行 历 史 拟 合 , 析 了 剩 余 油 的 分 布 特 征 及 其 控 制 因 素 , 对 不 同 的 剩 余 油 分 分 针
维普资讯
断
块
Hale Waihona Puke 油 气 田 第 9卷 第 3期
FAU IT— BLOCK 1 & GAS FI O 1 EID
油 藏 数 值 模 拟 法 预 测 剩 余 分 布 及 调 整 挖 潜 措 施 油
以 临 南 油 田夏 3 2块 油 藏 为 例
型 。
面 不 同 。含 油 层 主 要 分 布 在靠 近 南 部 和 东 南 部 的
双 丰 1号 断 层 和 夏 口 大 断 层 附 近 , 面 和 西 面 是 北
油藏描述第11章剩余油分布研究精品PPT课件
(2) 亲油毛细管 亲油毛细管中,原油受毛细管壁吸附力作用而附
着在毛细管壁上。毛细管壁吸附力及表面张力的方向 与注入水驱替力的方向相反,因此,注入水驱替力不 仅要克服流体的沾滞力,还须克服界面张力,使得流 体驱替能力大大降低。注入水首先驱动毛细管中轴部 分的原油,而毛细管壁 的油膜较难被驱替,在 较细孔中及岩石颗粒表 面留下一层油,形成剩 余油相对富集。
(3) 沉积微相控制油水运动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对油水运动规律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河流相中的河道边缘亚相、决口扇微相,冲 积扇相中的水道间微相以及三角洲前缘亚相的道间浅 滩、水下分流河道边缘微相等沉积环境的储层岩石颗 粒细,这些边缘微相带的储层的吸水能力较河道、心 滩、边滩、沙坝等中心微相带储层的吸水能力低,因 此,中心微相带水淹程度高,驱油效率大,而边缘微 相带水淹程度低,驱油效率也低,导致边缘微相带剩 余油相对富集,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受以下因素控制: ① 夹层平面位置及油水井射孔方式
夹层位于注水和采油井中间:影响小 采油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注水井钻遇夹层:影响复杂,与射孔方式有关 ② 夹层垂向位置:位于正韵律储层中上部,影响最大; ③ 夹层数量:夹层数量越多,影响越明显; ④ 夹层面积:夹层面积越大,剩余油越富集。
③ 复合韵律的厚油层 具有正、反韵律的综合特点,在条件相似的
情况下,水洗效果介于正韵律和反韵律之间。
(2) 沉积构造影响驱油效果 大量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在驱油过程中注入水往往
会沿沉积层理中的高渗透纹层快速推进而水洗干净,沿 低渗透纹层驱油效果较差。不同层理类型对驱油的影响 也存在明显差异,水平(平行)层理、微波状层理因其基 本平行于层面、分布稳定、延伸距离远,形成相对高渗 透带,注入水易沿其快速推进,造成驱油效果差。尤其 是当注水压力过高,造成层理面开启,可能形成水窜, 致使驱油不彻底,因而剩余油相对富集。
应用生产测井资料预测油藏剩余油分布方法研究
维普资讯
该 成 果 的 应用 , 还 可 以减 少 钻 井工 作 量 以及 生 产 井产 水 量 , 具 有 广 阔 的推 广 应用 前景 。
储 层 建 筑 结 构 分 析 与流 动 单 元 划分
单 位 : 江 汉 石 油 学 院 , 通 讯 地 址 :湖 北 省 荆 州 市 ,联 系 人 :
双河油 田推广 。在 油 田高含水 开发期具 的广 阔的应用 前景 。
侧 钻 水 平 井 井 眼 轨 迹控 制软 件 研 究
单 位 : 石 油 大 学 ( 京 )机 电 系 ,通 讯 地 址 : 北 京 市 昌平 水 北
奠定 了理 论基 础 ,拓 宽 了生产测 井资料 的应用 范围和剩余 油饱 和
度 测井 评 价 的 思 路 。
该 方 法 不 仅 紧 密 联 系 油 田生产 实 际 , 而 且 可 以分 阶段 地 对 油 田剩 余 油 动 态 分 布 进 行 描 述 ,在 不 增 加 钻 井工 作 量 的 情 况 下 , 可 为 油 田开 发 方 案 的合 理 调整 , 以及 三 次采 油 开发 方 案 的制 定 ,做 好” 控水 稳 油 ” 作 ,提 高 油藏 最终 采 收 率 等 ,提 供 科 学 的依 据 , 工
张 昌 民,邮 编 :4 4 。 1 2 3 0
本 研 究依 据储 层 建 筑结 构 分 析 法 ,对 双 河 油 田 I 、V 油 V I I等
组进行 了解 剖 ,建 立 了储 层建 筑结构 预测模 型 ,在 此基 础上依 据
储 层物性特征 建 立 了储 层流 动单 元模 型,最后依 据 以上储 层精 细 描述成果 以单砂体 为 单位进行 了储 层剩余 油分 析 ,单个结构 要 素 的剩余油分布 特征 ,提 出了调 整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F1 孤粒、孤滴状分布 F. 零星分布型 F2 星点状零星斑块状
G. 油水混相型(水驱好视域)
二.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技术是在对不同储层、井网、注水方式 等条件下, 应用流体力学模拟油藏中流体的渗流 特征, 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手段 。但实践 证明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图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研究人员所期望的实用价值。 由于储层建模本身的随机模拟方法就已经指出了 建模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难以使数值模拟摆脱 目前的困境。因此在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时必须充 分考虑油藏的非均质性,以提高数值模拟技术的 精度。
(1 ) ma Sw w (1 Sw) h
Sw
ma ( ma h) ( w h)
泥质砂岩模型: 即:
(1 Vsh) ma Sw w (1 Sw) h Vsh sh
C/O高, C/O与 Ca/Si 比曲线 重叠后 幅度差 很大, 且与上 部强水 淹层间 有岩性 夹层
中子俘获测井也称为脉冲中子寿命测井。当中子 源产生的高能中子流(En=14Mev)进入地层 时,中子与地层物质的原子核发生作用。快中子 经过多次碰撞后变为热中子(En=0.025ev),
热中子从产生时刻起到被吸收的时刻止,所经历 的平均时间称为热中子寿命(τ)。τ与热中子宏
七.总结
(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 调研来看, 国内外对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是 十分重视的,存留在地下的剩余油是未来开发石油 资源的主要对象。 (2) 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主要有: 开发地质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测井方法;数 值模拟方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微观剩 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等。 (3)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继续深 入探索开发地质学研究方法;综合多学科理论技 术,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 个方面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机理。
统计近期产液剖 面测试资料(包括找 水),了解各小层、 砂层组及不同沉积微 相的油层水淹百分数, 了解和认识油层动用 及开采动态情况。
前缘砂 175.9
2.单井回流示踪剂试井和井间示踪剂测试 :
通过示踪剂资料解释数值模拟软件,可以对 油藏的高渗透、低渗透层进行预测, 预测水 淹层以及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 。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从成因地层学入手, 对中间储层进行较为精细的对比, 在油田或 油气藏范围内,主要通过关键界面的认识和 对比进行研究 。 根据沉积基准面原理,详细划分对比储集层, 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
四.油藏工程方法
1.含水率法: 小层注入采出状况分析 小层剩余油半定量研究-水淹图绘制 1、调整、侧钻井水淹状况 分析 统计近几年所钻调整 井、侧钻井的油层水淹情 况,分析油藏宏观剩余油 分布状况。 统计小层、沙层组及 不同沉积微相的水淹状况。
合计 663 1493 365
2、产液剖面资料分 析
油层
块产液剖面统计 产出层 层数 厚度 (m) 15 96 13 124 32 73.1 2.2 107.3 厚度 (%) 62.75 41.56 12.72 43.94 8 33 2 43 层数 层数 (%) 53.33 34.38 15.38 34.68 砂层组 厚度 (m) 河道砂 远砂 合计 51 17.3 244.2
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在井剖面上分布的最广泛使用的方法, 根据 井眼条件的不同, 可以分为裸眼井测井和套 管井测井两大类, 裸眼井测井包括电阻率测 井, 核磁测井,电磁波传播测井,介电常数测 井等方法,套管井测井主要包括脉冲中子俘 获测井, 碳氧比测井, 重力测井等方法。 最常用的是碳氧比测井和中子俘获测井方 法。
A1网络状连续分布 A. 片、网流态分布型 A 2片状分布
网状、片状分布
×100
B 1 沿喉道连续分布 B. 渠道流态分布型 B 2 支节状分布
C 1孔腔斑块分布 C. 斑块型 C 2 孔喉斑块分布
D 1附着于孔壁表面 D. 附着型 D 2附着于砂粒表面
E. 包裹型 水包油,油包水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矿物S121 汤乃千
大纲
一.引言 二.数值模拟方法 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四.油藏工程方法 五.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 六.开发地质学方法 七.总结
一.引言
在石油开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人们仅能开采出 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大约还有 60%以上的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剩余油的形 成与分布研究是目前石油行业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也是目前石油勘探开发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是油田开发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剩余油, 开采剩余油,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很多, 包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是各种方 法都有其应用的局限性这也就表明了剩余油形成 与分布研究的难度及其重要性。
碳氧比测井:碳氧比测井是依据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理论,测量碳和氧的非弹 性散射伽玛射线。由于原油中碳元素含量高,而水中氧元素含量高,因此可 以通过碳氧比研究储层的含油性。碳氧比测井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和套管的影 响,因而是生产井剩余油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数及其用途: Ca/Si或Si/Ca用于区分岩性 CI/H可指示SW的变化或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 H/(Si+Ca)反映地层含氢量的变化,指示地层 孔隙度; Fe/(Si+Ca)指示套管和接箍的存在,反映地层 的泥质含量或粒径,发现地层中的铁矿物; Si/(Si+Ca)用于区分砂岩和碳酸岩地层,估算 砂岩中的碳 酸盐含量,指示砂岩位置; S/(Si+Ca)用来划分石膏、硬石膏、估算地层 中的含膏量。
水淹层统计对比表 油层 微相 层数 厚度 (层) (m) (层) 河道 180 559.7 119 前缘砂 462 898.6 241 远砂 21 34.7 5 层数 (%) 66.11 52.16 23.81 55.05 (m) 415.6 529.0 14.4 959.0 水淹层 厚度 (%) 74.25 58.87 41.50 64.23
储层相控建模技术: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井网控制区域外的砂体以及井网控制砂体物性 变差的边缘地带; 通过结合水淹层解释, 在水驱未波及区域亦是剩余油大量分布的区域。 岩石物理相方法: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区划分为多个级别的岩石物理相, 研究 不同岩石物理相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从而确定剩余油分布的岩石物理相区 域。 储层流动单元法:不同级别的流动单元中油水渗流是有差异的, 水淹特征各不相同, 反 映剩余油的分布是有差异的, 从而对剩余油的平面分布做出判断和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丰富可靠的检查井资料、测井资料为基础, 利 用神经网络识别技术, 实现任意井点薄差油层水淹程度的自动判别(定性判别) 。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应用较密的井网资料和小间距等高线进行微构造研究, 结 合油水运动规律, 寻找剩余油富集区域。
Sw ma ( ma h ) Vsh( ma sh ) ( w h)
六.开发地质学方法
开发地质学是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基 础和主要方法之一,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油藏 地质精细描述, 揭示微构造、沉积微相及油 藏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 用, 储层相控建模、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 神经网络等研究手段寻找剩余油分布的富 集区。
观俘获截面∑成反比(τ=4550/Σ)。∑是单位 岩石体积中所有元素的微观俘获截面的总和。不 同物质对热中子的俘获几率不同(即俘获截面不 同),因此通过测量热中子的衰减时间(即中子 寿命),就可以区分地层中物质的含量,这就是 中子寿命测井的基本原理。
中子俘获测井
中子俘获测井确定目的层含水饱和度:
当地层水矿化度高于5万PPm时,可以用中子寿命 测井确定目的层的含水饱和度Sw。 纯岩石孔隙模型: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