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中美时间观念的变化趋势
![中美时间观念的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03a92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e.png)
中美时间观念的变化趋势
中美时间观念的变化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 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在过去,中美两国的工作时间观念都比较传统,通常是规定固定的上班时间。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或支持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比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工作等。
这种趋势在美国较早出现,而近年来在中国也逐渐受到关注和实施。
2. 时间的效率观念:由于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时间的利用效率。
这反映在中美两国的时间观念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比如,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等概念在中美两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 阅读、学习与休闲时间的重视:与过去相比,现代人对阅读、学习和休闲时间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平台的普及,人们容易获得各种学习和休闲资源。
这种变化在中美两国都有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时间用于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
总体来说,中美时间观念的变化趋势是相似的,都在逐渐向着灵活、高效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增加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同时,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可能在不同的群体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
![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d5ebb0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6.png)
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一、引言时间观念在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
介绍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和本文的研究意义。
二、时间观念的解析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2. 时间的测量:如何精确地测量时间?3. 时间的分类:时间的分类和时间段的划分方式。
三、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1. 中西方时间观的异同:比较中西方两种传统时间观念的异同点。
2. 中西方对时间的态度差异:探讨中西方对时间的态度差异以及其内在的文化原因。
3. 中西方时间观的影响:比较中西方时间观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四、中西方时间观的转变1. 中西方时间观的历史演变:对中西方时间观的发展进行历史纵观。
2. 中西方时间观的转变:分析中西方时间观的转变,从而探讨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和思考方式的变化。
五、现代时间观的思考1. 现代科技对时间的影响:现代科技对时间观的影响,如何让时间变得更加主动和有意义。
2. 个人时间观管理: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个人时间观管理体系,做到高效利用时间。
六、结论对前面章节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人类社会的转型和进步所带来的启示。
第一章引言时间是世界上唯一不可逆的事物,它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
时间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思考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时间的观念和认识。
本文旨在对时间观念进行解析,并比较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异同。
通过探讨时间观念的发展和演变,以及现代时间观的思考,进一步认识时间在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章时间观念的解析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指宇宙过程中不间断的连续性,是一种通过测量来刻画的物理量。
它不可捉摸,无法具体感知,却贯穿着我们的生活。
2.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设备,对时间的变化进行观测和记录,从而得出时间的定量结果。
人们从古至今,不断寻找更加准确的方法和工具来测量时间。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例子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fb8ca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8.png)
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例子时间观念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重要差异之一。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时间的看待方式、时间的利用方式以及时间的价值观等。
下面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
首先,中西方对待准时的态度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准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非常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在西方国家,如果你迟到了一个会议或者约会,会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相对较为灵活。
虽然准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是人们对于时间的弹性更大,迟到一两分钟并不会被视为大问题。
其次,中西方对待时间的利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有限的资源,人们注重高效地利用时间。
例如,西方人通常会将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分开,努力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将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不拘泥于时间的划分。
例如,中国人常常会在工作之余与同事或朋友一起吃饭、喝茶,这种社交活动被视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建立方式。
此外,中西方对待时间的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金钱,人们注重时间的效益和经济价值。
例如,西方人通常会将时间与金钱进行等价交换,他们会计算每小时的工资,以此来衡量时间的价值。
而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自然流动的现象,人们更注重时间的质量和内涵。
例如,中国人常常会将时间与情感、思考等联系在一起,他们更注重时间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中西方对待时间的观念差异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会提前预约,以确保时间的安排。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即时安排,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随机性。
另外,西方人通常会将时间分割成小块,以提高效率。
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将时间视为一个整体,注重整体的流动和变化。
综上所述,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体现在对待准时的态度、时间的利用方式以及时间的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中美时间观念对比
![中美时间观念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13b5c8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2.png)
中美时间观念对比
随着中美两国的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被两国探讨的热点话题。
因此,比较中美文化时,时间观念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在两国不同的时间观念下,它们处于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影响到中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通信。
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一种货币,它被看作宝贵的财产,因此美国人很注重时间的管理。
他们厌恶长时间的等待,并且偏爱完成任务的“立即”回报。
因此,他们不喜欢被耽误时间的行为,还偏爱精确的排程安排。
不同的是,中国人把时间看作是“流动的”,他们不像美国人那样,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重要。
中国人更喜欢随性而来,而不是严格遵循时间表。
在他们眼中,社交活动和行为更有意义,因此他们不拘泥时间安排等问题。
此外,由于中国文化中处处流传着一种“人情主义”,对时间可以宽容一点,所以美国人不喜欢的中文“延迟”就是一个可以容忍的概念。
美国人不喜欢延迟,而中国人则不喜欢紧迫的时间,但他们都把“延迟”看得另外一种方式: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喜欢把时间花在友谊等社交活动上,而不是完成任务。
因此,比较中美的文化中,时间观念是非常有趣的,它也是两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窗口。
尽管中美的时间观念有所不同,但是这些不同也为两国文化之间带来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进了两国之间文化的相互认知和交流。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中美文化有着重要的不同,尤其是在时间观念上的不同。
因此,美国和中国的商务人员、学生和旅行者都应该了解这一点,以便他们在接触两种文化时也能做到相互尊重和了解。
只有这样,两国文化之间才能进一步深化理解,增进友谊。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时间观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时间观对比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2bf8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b.png)
一、概述1. 背景介绍我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在文化和社会制度上存在着诸多差异。
其中,时间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美两国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以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中美时间观念的差异1.时间观念的概念在概念上解释时间观念的差异。
我国传统文化中,时间被理解为一个循环和节奏的概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美国人则更强调时间的线性和进步性,强调时间的价值和效率。
2.时间的使用方式中美两国在时间的使用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人更注重节省时间,强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强调时间的珍贵性。
而美国人则更加重视时间的有效利用,倡导“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
3.时间观念对生活的影响中美时间观念差异对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等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人更倾向于注重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时间观念相对较为灵活。
而美国人更注重效率和成就,时间观念相对较为严谨。
三、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原因分析1.文化传统的影响中美时间观念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时间被视为一种资源而非商品。
而美国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成就和利益,时间被视为一种可以被量化和利用的资源。
2.社会制度的影响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对时间观念也产生了影响。
我国的集体主义社会制度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因此时间观念相对较为灵活。
而美国的个人主义社会制度导致人们更注重效率和成就,时间观念相对较为严谨。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 理解对方时间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充分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差异,避免因此产生误解和冲突。
2. 保持尊重和包容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差异,积极倡导包容和理解,避免因此产生文化隔阂。
3. 寻求共同点,协调双方时间安排在交流中,可以寻求共同点,协调双方的时间安排,使得双方在时间上更加协调和融洽。
五、结论中美两国在时间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原创]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原创]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74156e9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2.png)
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时间观也不同。
时间观制约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常常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和障碍。
时间是人和周围世界存在的一种形式。
时间观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后,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与支配。
相反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的某种信息。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过:“时间会说话。
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更响亮而清晰。
”时间观念是各种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形成其特定的对时间的看法,它对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时间观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 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中国人约会提前到,西方人约会迟到三五分钟。
中国人视年龄大为尊,西方人视年龄大为忌。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看待时间也有所不同,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些障碍可能仅仅由于对时间及其运用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
例如,一位美国学者即将离开中国,他的一个中国朋友邀请他吃饭为他送行,可意想不到的是那个美国人说:“我很乐意去。
但万分抱歉,因为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的事情。
”这位中国朋友听后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在他的眼中美国人对他的友好都是一种过度的冷漠。
不久他才发现是他不合时宜的邀请而导致拒绝。
为了尽量减少因时间观念的不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交际双方应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是一种深层文化,它看不见摸不着,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在全球一体化各国文化交流频繁的新世纪,对其他文化的时间观念不够尊重和了解,误解就有可能发生,跨文化交际就有可能失败。
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意识。
当彼此时间观念不同时,不宜做好坏评价,宜作客观描述。
(2)变通和协商。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了解的过程,单靠一方的努力不容易加速彼此的理解,需要交际的双方互动并将自己的时间观念向对方解释,作出调整。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fb0cbc2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d.png)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惜阴守时,在美国似乎已成习惯。
校车去各社区接送中小学生,每天总是准时到达预定的地点,绝无任何差错。
出席会议,不会有人迟到早退。
亲朋友好相会,也都按时赴约。
美国人做什么事,都讲个时间观念,故此而得到世人的好评。
比起那些磨磨蹭蹭,不守时间不讲效益的人群,是大大地进化了。
遵守时间,还包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少开会,开短会,长话短说。
约会有度,走访限时,邮车按时送取邮件,环卫车准时收取废物,等等。
如何对待时间,在这里,已由一种观念,进入实际的价值取向。
在这里,普遍实行以钟点计酬。
有人把孩子送到邻居家帮忙看两天,完了非付80美金不可。
不收也得收,理由是占用了你的时间。
公司约请外面的技术员前来咨询有关事项或向客户解说技术问题,作顾问等,均按小时支付报酬。
若用去4个小时,该技术员每小时工资为45美金,则起码应付给不少于200美金的劳酬,折合人民币约1400元。
最近,美国官方公布,最低工资由每小时7美元,提高到每小时8美元(有学者提出最低工资制不利劳工就业)。
无论是合同工,还是长期固定工,工资都以小时工资为基本单位计算。
比如,某技术员小时工资40元,那他的日工资就是320元,一月一年的工资便可照此标准计算出来。
计件工的付酬,都是把产品转换为生产时间来计算的。
这就为人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了依据和遵循,从而兑现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
因为我们从事任何活动,做任何一件事,无不与时间发生关系。
没有时间,何谈做事?外出打工,实际上就是出卖时间;雇请别人做工,也就是购买被雇者的时间。
学习需要时间,劳作需要时间。
干家务需要时间,完成工程需要时间。
建设需时间,连破坏也需要时间。
挣钱吃饭,需要付出时间。
劳动致富,更需要时间。
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金钱。
如果随便浪费别人或自己的时间,就等于直接或间接地糟踏别人或自己的财富和金钱。
要是有意占用他人的时间来为自己牟取利益,这叫占人便宜。
而无条件地占用他人的劳动时间为自己服务,无疑就是剥削了。
中美时间观的对比分析剖析
![中美时间观的对比分析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ba24a5fd0a79563c1e729d.png)
Thank you !
美国-未来的时间取向
相对较短的历史,采取现在或,极少回顾过去,一切着眼于未来。
时间体系 计划和预约的不同 办公时间和私人时间的不同 中国-多向时间值
倡导在一个时间段内做很多事情,他们做事不受时间和日程安排的限制,有 较强的灵活性。
美国-单向时间值
时间不可重复,倡导特定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比较看重时间和日程 安排严肃地对待时间,珍惜时间,重视时效,预约、守约和准时。
时间模式 英汉时间习语的不同 交际风格的不同 中国-循环时间观
时间像一个圆圈,始终按照自然规律做着永恒周期性螺旋式运动。像自然界中的 昼夜交替,季节往复,佛教文化中的生死轮回,都是时间循环性的表现.
美国-线性时间观
时间是一种线性的单项持续运动,它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时刻处于变化 之中。一旦消逝便无法挽回。所以西方人使用时间十分精确,经常会精确到分秒。
文化根源
历史因素 宗教信仰 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高低语境文化
应对策略
了解和学习不同文化
避免种族中心主义
培养文化移情能力 避免时间取向的文化定势
结论
通过对中美时间观的对比研究 , 可以看出在时间取 向上, 中国重视历史, 有过去的时间取向, 美国重视未来, 有将来的时间取向;中国传统的时间观以循环时间观为主, 而美国则是线性时间观 ; 在计时、用时和守时的习惯上 , 中国属于多向时间习惯 , 美国属于单向时间习惯。但本 研究只局限于定性分析,将来研究需结合定量分析,以 增强是说服力。 然而在当前的动态的全球化语境下, 旧的时间观念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 时间价值观与计划性 增强, 由过去取向向未来取向转化。 一种建立在理性、 务实、效率的现代观基础上的线性的、以当下为核心并 向未来开放的时间意识逐渐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接受。 要以动态的眼光审视不同国家的时间观。
中美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
![中美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0c8a2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e.png)
中美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中美两国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文中,时间被看作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个人的生命被主要分为十二个年份,每一个年份都与十二生肖之一相结合,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重视时间的周期性。
以太阳活动为基础,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有不同的气候和景象。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非线性的,起伏不定的。
相反,美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主要是线性的,时间被看作是一个从过去到未来的无尽的进展。
人们在美国文化中,往往会感到“时间匆忙”,时间是可以浪费的,因为时间等价于金钱,它可以用来赚钱或者生产出其他物品。
因此,在美国文化中,时间是有用的,而且人们经常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在中文中,时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说法是“不论我遇到什么困难,我会成立日子。
”这表明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一种资源,需要管理和规划。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重视时间的“维度”,时间作为人际上的一种资源的思想将天文、自然、社会、节令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构成了“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思想。
与之相比,在美国文化中,时间往往被看做是一种快捷的手段,通过“多任务并行工作”或者“快速完成”来节省时间。
此外,中文和英文中的时间表述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文中,时间被表述为“点”和“间隔”,例如,“上午十点”,“晚上七点半”,“周末两天”。
英文中则更倾向于表达为“时刻”和“持续时间”,例如,“十点钟”,“两小时”等。
因此,中美两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基本上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文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循环的资源,需要管理和规划。
而在美国文化中,时间被视为线性的资源,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经济价值。
这种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也反映在两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
因此,在国际交流和跨国合作中,必须了解和尊重彼此的时间观念和文化背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中美时间概念差异的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之前”“之后”为例
![中美时间概念差异的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之前”“之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b76b0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c.png)
2020年第竹期(总第861期)丈敖冬‘科中美时间概念差异的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以“之前”“之后”为例严墨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作为一种基于结构主义,传统又实用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对比分析被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
该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
其中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对比而忽略彼m语义、语用、文化等方面的比较,是对比分析具有争议的一点。
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相关事例,对了解语言承载的中美民族时间概在对比分析中的必要性进行阐释。
同时给出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参考,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对比分析时间概念之前之后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化的载体。
人们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和思维表达都要以它作为最主要的媒介。
除此之外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具有的民族性、系统性、发展性等特征语言同样具备,是不可割裂、彼此依附且互相促进的。
学习一门语言必然要了解背后承载的文化和对应民族的思维方式,否对外汉语学的二语学习!容易将的语学习流,地道的语$再,不能站在的语母语的角体悟汉语的特,在学习达到“”的。
因此,在对分的,了语言的进对外要文化的$,分析本身的研究,笔者在CNKI的中英文文相文:从早期,Paul Markham回顾了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以方相关的语言发展$同分的主要:进了,了[11(25-29),在的语言方的本$期,了使用该方法预判、诊断和纠正“中式语”的表达,学叫可以说分在语言学了应,此方的成是非常充分的。
美时间念差异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笔者于CNIKI525相关文章,其中大部分论文聚焦于此不同的成在跨文化交际产的$截2020年3月,语言学习角发分析中美时间差异的:成共7篇$综合被引次数和下载次数,影响较大的分别为:鲁翌和唐德根比较了中美时间观念的不同,对因这样的观念差异导致的跨文化语失误的实例进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as4®。
中西方在时间意识方面的异同
![中西方在时间意识方面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412cc5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1.png)
中西方在时间意识方面的异同一、单向计时制与多向计时制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即“单向计时制”和“多向计时制”②。
单向计时制和多向计时制与一个人的时间结构有关。
持有单向计时制时间观念的人对事情有明确的规划,按照计划一件一件地做事。
对于单向计时制的文化来说,同时做几件事是不负责任和缺乏效率的表现。
多向计时制则相反:人们没有详细的日程安排或明确的计划,即使有计划也不一定按照计划行事,而是想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即使是在办公的地方,我们随处可见一个工作人员正在同时应对几个人或同时处理几件事情。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人属于多时制,习惯同时处理几件事情,根据人际关系来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
然而,这种情况在大城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城市中生活速度日益加快,人们愈来愈重视时间的安排。
严格的计划和支配时间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本批赴泰汉语志愿者教师多来自北师大,已经习惯了北京忙碌而有节奏的生活,对事情有明确的规划,他们的时间观念更倾向于单向计时制。
而泰国人则属于典型的多向计时制,没有清晰的日程安排,经常有“临时通知”的事情。
例如:(1)周三,王老师去上课,可是教室空无一人。
王老师以为学生又迟到了,所以在教室等,可是半小时后还是没有学生来上课。
王老师只好去问其他老师,才知道学生这天要去参加其他的活动,不来上课了。
周四,王老师正在给高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楼下突然响起广播,通知学生们到楼下集合。
学生们收拾书包就下去集合了,也不管课程讲到了哪里。
周五,要进行课堂测验,王老师拿着考卷到教师,发现全班有一半的学生都去寺庙参加活动了,所以只能推迟测验。
在泰国的学校,这是个普遍现象。
学校不会对未来一个月甚至一周的活动有明确的计划,而是临时通知学生要去参加活动,课程由此取消。
对此,泰国教师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初到泰国的志愿者教师对于教学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包括这节课要讲什么,这个月要完成什么,都是提前计划好的。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aaf1f0ee06eff9aff80736.png)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摘要: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发展,中美两国的日常往来越来越频繁。
时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国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从而塑造了不同的时间观。
本文主要对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取向进行对比,分析文化交际中由于中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流障碍。
关键词:中美跨文化交际;时间观一、时间观的定义时间观是指对时间的合理使用和安排。
它涉及对时间的各种认识和认识的过程,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时间观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因素,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根深蒂固的因素。
它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也揭示了人们利用时间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
二、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分析(一)一元时间观和多元时间观1.多元时间观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中国人强调多元时间观。
所有的农业活动都是根据月份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而进行的,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时间是灵活的,所以他们可以随意使用时间。
他们倾向于在一定时间内做很多事情,因此他们的行为不受时间和时间表的限制,要做的事灵活多变的,大多数人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快节奏的生活,因此很少有人匆忙做出决定。
他们不习惯制定计划,因为很多因素可能会影响他们计划的实施。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他们的行为充满灵活性,但缺乏效率。
2.一元时间观相反,美国人对时间的认知是单时的。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不可回收的,所以他们主张在特定的时间段做一件事。
他们更注重时间和时间表。
他们要做的事严格按照他们的日程安排,注重严谨性。
在某种程度上,单向时间观支配着美国人的日常生活。
美国人很清楚自己的日程安排,应该先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都在他们的日程表上。
他们强烈的时间意识与美国的社会形态密切相关。
一方面,美国人追求每个单位时间的最大利益。
另一方面,在一个相对残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在日程上。
因此,美国人追求的是高效率,但有时却很僵硬。
解析中美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时间观差异与影响
![解析中美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时间观差异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44646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2.png)
解析中美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时间观差异与影响跨文化交流与交往中的时间观念因文化传承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中尤其明显。
在商务交往中,时间观念的差异会给双方带来影响和挑战,本文将分析这些差异及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中美时间观念的不同点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强调“王道”,即万事万物应有一个先后顺序和优先级,而且要讲究时机,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种时间观念表现在商务交往中,比如重视熟人介绍,会在第一次见面时询问彼此家庭、工作和出生地等个人信息,以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反之,美国文化中的时间观念更偏向于“宽松”,强调时间的效率和利用率,在商务交往中,更注重规定的时间表,对于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的执行也会更加严格。
美国人往往会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意见,这种直接表达的行为在中美商务交往中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时间观念差异带来的影响时间观念的差异在中美商务交往中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影响:1. 沟通效率不高中美的时间观念差异会影响到沟通的效率。
中方在商业交往中非常重视熟人关系,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而美方则更注重时间的利用效率,更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这样一来,双方在商务交往中的沟通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发生交流障碍和误解。
2. 时间观念的冲突中美的时间观念在商务交往中也会产生冲突。
针对任务和时间的意识不同,可能会出现在预订订单时间表时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况,时间表的执行也可能会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延迟。
美方更加注重严格按照时间执行计划,但在中方文化中,拖延和调整时间表的现象更加普遍,这也会给商业活动带来不确定性,增加交易风险。
3. 交际策略与谈判技巧的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处理交际策略和谈判技巧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商业沟通的效率。
在时间观念方面,中方在处理谈判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保持和谐关系的前提下谈判,而美国人会更多地考虑清晰的目标、与时间、成本和质量等因素的平衡。
中西方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e12a1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d.png)
中西方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一)过去时间取向和未来时间取向
时间取向是文化差异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人们根据其文化在时间连续体上的侧重点来确定自己安排和使用时间的方法。
时间取向与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
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传统,重视历史,主张把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在行事的重要参考。
1.中美称呼差异
(1)中国的称呼。
中国人对称呼是很严谨的。
经常用“老”这个词来表达对年长者的尊重,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老”代表成熟,经验丰富和智慧。
(2)美国的称呼。
美国人不重视“地位”,尤其是社会地位。
大多数美国人都不愿意自己因年龄或社会地位的关系而特别受人尊敬,这样会令他们觉得不自在。
(二)多元时间制和一元时间制
美国人类学家E·T·Hall把世界各地使用时间的习惯概括为多元时间制和一元时间制。
多元时间制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采取这种时间制的人们习惯于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对计时、用时随意性强。
而遵循一元时间制观念的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只安排一件事,强调办事的准时和计划性。
中国人采用的时间是趋于多元制的。
因为中华民族对时间的认识是从农业活动开始的,人们把月亮圆缺,季节更替和农事活动联系在一起。
而西方人采取一元时间制。
一元时间制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
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时间表,讲究计划的周密性和严谨性。
在一定的程度上,西方人受时钟的“铁腕”控制,它极客观地操纵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中外文化比较中国和美国
![中外文化比较中国和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9fea1e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f.png)
中外文化比较中国和美国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强国,其间存在着许多值得比较的文化差异。
中美两国的文化之间既有相异之处,也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美文化进行比较,力求准确展现两国的差异和联系。
一、价值观念比较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是个人主义文化的代表,强调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和竞争意识。
而中国则偏向集体主义文化,注重家庭、团队和社群的利益,强调集体协作和社会联系。
2. 时间观念:美国人更注重时间的效率和准时性,秉持着“时间就是金钱”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性,常常以“情面”为重。
3. 社会地位观念:美国强调个人能力和成就,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论出身和背景。
中国则注重家族和社会地位,尊重长辈和权威,社会地位常常与家庭背景相关。
二、交际方式比较1. 表达方式:美国人往往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喜欢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
而中国人更多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暗示和含蓄的表达来传递信息。
2. 礼貌和尊重:美国人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注重平等待人,喜欢称呼对方的姓名。
而中国人注重尊重和礼貌,常常使用敬语和尊称。
3. 人际关系:美国人的人际关系较为宽松,注重独立性和个人空间。
中国人则重视团队和社会关系,注重人际互动与合作。
三、饮食文化比较1. 饮食习惯:美国人喜欢快餐和便利食品,追求快捷和方便,饮食多样且包罗万象。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注重饮食的均衡和营养,讲求五味调和,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2. 用餐礼仪:美国人用餐时一般使用刀和叉,注重餐桌礼仪,吃饭时谈笑风生。
中国人使用筷子,也注重用餐礼仪,讲究餐桌的庄重和团结。
3. 餐厅文化:美国的餐厅注重效率和服务质量,顾客往往自助方式点餐。
中国的餐厅多数采用点菜制,服务员会主动帮客人点餐,重视人与人的沟通和服务体验。
四、节日传统比较1. 春节与感恩节: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庆祝农历新年为主,家庭团聚,辞旧迎新。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分析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21d288fe4733687f21aa00.png)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分析摘要:作为非言语交际的要素之一,时间的使用及其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反映了许多文化差异。
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其文化差异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本文基于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从时间观念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时间观的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时间观念;文化维度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必然。
在跨文化交际中,时间观念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时间的观念可能会导致误解,甚至导致沟通失败,因此这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二、荷兰社会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1980)为跨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的一些理论被视为现代跨文化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霍夫斯泰德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文化维度。
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差距,男子气概-女性气质,短期时间观和长期时间观。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现实的主要单位和价值的终极标准。
他们把社会看成是个人的集合,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东西。
集体主义认为,民族、社会、种族等群体是现实的基本单位和根本价值标准。
这种观点并不否认个人的现实。
但最终,集体主义认为,一个人的身份是由与他人交往的群体决定的,他的身份基本上是由与他人的关系构成的。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表示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态度。
对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强的文化往往有明确的社会规范和原则来指导几乎所有情况下发生的行为,而规避不确定性程度较弱的文化的社会规范和原则就不那么明确和严格。
权力差距(power distance)表示组织或机构内权力较少的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
权力距离大的文化成员视权力为社会的基本因素,强调强制力和指示性权力,而权力差距小的文化成员则认为权力的运用应当合法,重视专家或合法性的权力。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ppt课件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86c4f04b35eefdc9d33329.png)
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时 间。时间就像金钱一样, 很容易就从我们的指间 溜走;时间也像天气一 样,是很难预测的。然 而,时间是生命中最宝 贵的礼物之一,而拆开 (这项难以掌握和预料 的)礼物本身就已经是 一种乐趣了。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Do you love life? Then do not waste time, for that is the stuff life is made of.
时间是什么?是一种像金钱一样可 以节省、花用或浪费的东西吗?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颜见爹娘 ……”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American lifestyles show how much people respect the time of others.
美国人的生活型态表现出他们对别人的 时间有多尊重。
Wethveheentinmt, ptehede中oyapyl美oesftpoe时lrnan间seatn观当念时人的,们通在异常计同会划在一几项天活或动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No!
Time is money ! So,it’s important for us to save
and use time.
不! 时间是金钱! 因此,珍惜时间与好好的利用时间都很重要。
中美时间观念的异同
Time about American.
中美思维差异例子
![中美思维差异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39ae0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2.png)
中美思维差异例子中美思维差异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时间观念:中美两国在对待时间的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往往更加注重时间的利用效率,比如“五分钟原则”,而美国人则更注重时间的多样性和弹性,比如“下午三点我有个电话会议,但我们可以晚一点再开始”。
2.沟通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沟通往往更加暗示和间接。
人们会通过非言语的形式(例如微笑、眼神等)来传达信息和感情。
而在美国文化中,沟通则更加直白和明确,人们会直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形象和面子,而美国人则更注重实事求是和直奔主题。
3.子女关系:中式思维认为父母对儿女承担责任,而这种责任关系往往能延续一生。
美式思维更注重自我,因此父母与子女关系更为独立。
美国人退休后会自由地旅游、跳舞、学习一项技能,甚至单身者谈恋爱。
4.老人赡养:中式思维认为老人赡养应当亲力亲为,如果中国人送他们的父母去护理院,那会被认为不孝。
而大多数美国人的父母住在护理院。
如果他的孩子花时间去看望他们,那就被认为孝顺。
5.生活方式:以院落设计为例,大多数中国人在后院种菜。
而大多数美国人没有类似的做法。
6.财产管理:中国人把他们挣的钱存银行而有安全感。
美国人喜欢预支未来的财产,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注重信用。
7.信用债务:中式思维认为欠债是一种有压力的生活方式,也被认为是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生活。
很少有中国人信用卡欠款。
美式思维则不然,他们喜欢预支未来的财产,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注重信用。
总的来说,这些例子展示了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一)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一)](https://img.taocdn.com/s3/m/8e101272168884868762d610.png)
中美时间观念的对比研究珍惜时间(time thrift)的概念在16世纪就开始在西方流行。
当19世纪钟表大规模生产以后,时间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有了更深入的影响。
虽然时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认知概念,但分属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社会实践不同,历史地理环境不同,各自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赋予时间的意义和利用时间的方式也就不可能没有差异。
因此当中国人和美国人(美国人是西方国家中制定时间表最严格细致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中美间的差异)进行交际时,时间作为一种无形的向导,就会对人们的言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一、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渊源二、时间观念差异的体现上面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的渊源,下面将用实例进一步阐述部分理论。
1.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最后的期限(deadline)最后期限这个词语之所以能在美国出现,完全是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在作怪。
由于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条长线,人有出生就会有结尾,不像中国人所想,今生用完还有来生,今天过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以他们就有一种“时间危机”,好像如果不和时间赛跑,时间就会飞快流逝,永不再回。
因为珍惜时间,在美国现代企业的生产调控领域中首先出现了“最后期限”一词。
美国人对这个词相当重视,如果逾期,双方都不会愉快。
2.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谁是时间的奴隶一个初入美国社团的中国人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每个美国人手中都有一个schedule book或者叫diary book。
当你要和他(她)约定某个时间出去吃饭时,他(她)会打开这个本子确认一下那个时间是否有空。
制定近期(几周到一两个月)计划是美国人未来时间取向的典型体现。
近年来中国人虽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开始制定计划,工作手册的出版与发行量证明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养成这种工作习惯。
中国人参加社交活动出于谦卑的传统是比较守时的,但是活动的时间往往是没有限制的。
例如,人们在约定见面时,只定开始的时间,却从来不提结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的时间观念
a
1
What is time? Is it a thing to be saved or spent or wasted, like money?
时间是什么?是一种像金钱一样可 以节省、花用或浪费的东西吗?
美国人的生活型态表现出他们对别人的 时间有多尊重。
a
7
When people plan an
event, they often set the time days or
当人们在计划一项活动 时,通常会在几天或
weeks in advance.
几个星期前把时间定
Once the time is fixed, 好。时间一旦决定,
你爱生命吗?如果爱就不要浪费时间,因为 生命即是由时间组成的。
a
11
The end
a
12
others know of the delay.
对美国人来说,守时是一种尊重他人时间的
表现。通常若约会迟到超过10分钟,就应该向
对方道歉或解释原因。知道自己会迟到的人 往
往会an lifestyles show how much people respect the time of others.
美国人认为时间是一项有限的资源,所以他 们试着去爱惜时间且加以管理。
a
5
To Americans, punctuality is a way of showing respect for other people's time. Being more than 10 minutes late to an appointment usually calls for an apology, and maybe an explanation. People who are running late often call ahead to let
a
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时 间。时间就像金钱一样, 很容易就从我们的指间 溜走;时间也像天气一 样,是很难预测的。然 而,时间是生命中最宝 贵的礼物之一,而拆开 (这项难以掌握和预料 的)礼物本身就已经是 一种乐趣了。
10
Do you love life? Then do not waste time, for that is the stuff life is made of.
first to make sure it is
convenient.
a
8
People in the U.S. often attend seminars or read books on time management. It seems they all want to organize their time better.
美国人经常参加有关时间管理的研习会或阅读这方 面的书籍,他们似乎都希望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好。
a
9
No one can master time. Time-like money-slips all too easily through our fingers. And timelike the weather-is very hard to predict. Nevertheless, time is one of life's most precious gifts. And unwrapping it is half the fun.
a
2
No!
Time is money ! So,it’s important for us to save
and use time.
不! 时间是金钱! 因此,珍惜时间与好好的利用时间都很重要。
a
3
Time about American.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美国人的时间观念。
a
4
Because Americans believe 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 they try to conserve and manage it.
it takes almost an
除非情况紧急,否则
emergency to change it. If people want to come to your house for a friendly visit, they will usually call
不会轻易改变。如果 有人想到家里拜访你, 他们通常会先打电话 过来,以确定你是否 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