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分布,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以及它们的分布和特征。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特征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形成原因、分布和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棕壤、黑土等的特点和分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气候、土壤、市场等。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类型和分布。
-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篇一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高三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笔记大全世界地理概况考点搜索〖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知识要点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阿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六、世界的自然资源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6篇)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16篇)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篇1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一、东亚: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二、南亚: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三、中亚: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四、西亚: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五、非洲: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六、大洋洲: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篇2(1)水土流失问题(2)荒漠化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1)自然原因:①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②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黄土高原)。
③降水量大并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破坏了植被。
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②开矿。
③土地利用不合理。
水土流失的后果(危害):①使土地贫瘠,农作物减产。
②下游河床抬高,降低泄洪能力。
③湖泊淤积,库容减少,降低蓄洪标准。
(3)干旱缺水问题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②华北地区春旱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春季雨带未到达,降水稀少;b: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人为原因: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篇3(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二)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地理背书知识点高中总结

地理背书知识点高中总结一、地球基本知识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赤道略大于极轴,赤道半径为6378.1千米,极半径为6356.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是一天的长度。
3.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5天,是一年的长度。
4.地球的倾斜度地球自轴倾斜23.5度,产生了四季变化的原因,对季风气候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5.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经度是由赤道的投影线与地球表面某点连线至地球中心与格林威治的连线的夹角测得的,北京时间确定为东经120度。
地球的纬度是由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表面某点的连线与地球中心与赤道的连线的夹角测得的。
二、地球的地理分区1.地球的自然分区地球根据气候、植被、动物和地形特征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热带和赤道四大自然分区。
2.地球的经济分区地球根据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和旅游区四大经济分区。
3.地球的人文分区地球根据人种、宗教、文化差异等可以划分为东方文明区、西方文明区、伊斯兰文明区三大人文分区。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1.大气圈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电离层和外层大气层。
2.水圈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地球上的冰川、湖泊和河流等。
3.地理圈地理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
四、地球的生物环境地球上栖息着大量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它们在地球的自然环境中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的生物圈。
五、地球的人类活动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河流流域、盆地和温暖地带地区。
2.农业农业是地球上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矿业等。
3.工业工业是地球上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包括原材料采集、加工制造和产品销售等。
4.交通交通是地球上的一项重要的交流活动,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等。
5.城市城市是地球上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商业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和交通枢纽等。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汇总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高三笔记整理地理知识点

高三笔记整理地理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修课。
在高三阶段,系统地整理地理知识点,对于备战高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地理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表呈现日夜更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2. 大气圈:大气层是由空气和水蒸气构成的,它起到保持地球温暖和抵挡太阳辐射的作用。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而气象则是短期的天气变化观测和预测。
气候受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4.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
5. 土壤与植被: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植被对于保持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是一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因素的重要构成部分,人口迁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一种趋势,而农村发展则是农村经济、社会和人文因素的提升和改善。
3. 工业化与城市规划:工业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而城市规划则是为了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交通运输与通信:交通运输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捷。
5.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研究经济与地理之间的联系,区域发展则强调地域经济的差异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三、地球与社会1. 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资源分布是地球各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则是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则是为了使得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3. 自然灾害与应对措施: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涝、干旱等,应对措施是制定预警体系和建立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减少灾害对人类的伤害。
地理高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三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形的球体,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5千米,而南北极之间的距离则只有12,745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而广义上地球的半径则是在基础上再加上大气层的厚度,这个数值大约是6400千米。
地球的体积大约是1.08321×10¹²立方千米,表面积大约是5.1×10¹4平方米。
地球的尺寸在太阳系中十分微小,但对于人类而言,地球的尺寸也是巨大的。
地球的尺寸不仅影响着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二、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
地球大气圈包括了对流层、平流层和臭氧层等;地球的水圈包括了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地球的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这些自然环境构成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基础。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是23小时56分4秒,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
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行,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年。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发生的基础,也是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的地理分区是指根据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把地球分成不同的区域。
根据地球的自然环境,可以把地球分为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根据地球的人文环境,可以把地球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等。
地球的地理分区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五、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了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洪水、干旱等。
这些自然灾害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挑战。
地球的自然灾害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的物理特征、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地质过程等方面。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一层部分熔融的岩石。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2.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由数十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层移动,形成了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板块边界分为三种类型:转换边界、边界跳跃和堆叠边界。
板块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3. 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长期时间和广阔地区内的天气状况。
气象是研究短期时间和局部地区内的天气现象的科学领域。
气候受到地理位置、海洋影响、地形和大气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
重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和温带气候等。
4.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淡水湖泊、河流、地下水和冰川等。
水文地理的重要概念包括水循环、水域和水资源管理。
5.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是研究生物物种的分布和演化的学科。
地理环境对生物物种的分布和特征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
二、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化等方面。
1.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研究农业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特征。
不同地理环境适合不同农作物的种植。
全球主要农业区域包括北美大草原、欧洲平原和亚洲稻作区。
2.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研究工业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
工业区域通常集中在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或交通便利的地方。
重要的工业区域包括美国东北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德国的鲁尔区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
3. 交通地理交通地理研究交通运输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
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高三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三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三地理重点知识点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一、地球的形状与地理坐标1.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 地球的椭球形状和球体近似形状- 地球的半径、周长和表面积2. 地理坐标系统- 地理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测度方法- 经纬度的应用和表示方法- 国际日期变更线和经、纬度所表示区域的范围划分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格局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影响- 地球公转的特点和影响2. 地球的地理时区与气候带- 地理时区的划分原则和地理意义- 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特点3. 地球的地壳运动与地理格局- 地壳运动的类型和地理意义- 地球地理格局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一、地球的大气圈1.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和占比-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和特点2. 大气圈的气候与天气- 气候的形成原因和类型- 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3. 大气圈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产生原因和危害二、地球的水圈1. 水圈的组成和循环- 水圈的组成和存储方式- 水圈的水汽、云、降水和径流等循环过程2. 水资源与水文过程- 水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水文过程的类型和影响因素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问题-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意义三、地球的陆地1. 洲际构造与地壳演化- 洲际构造学说和地壳演化班迪尔重建法- 地壳演化的原因和地理意义2. 陆地地形和地貌- 陆地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地貌发育的影响因素和类型3.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和分类- 植被的类型和分布规律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一、人口与城市1. 人口数量与分布- 人口数量和增长的因素和特点-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城市化的过程和意义3. 城市规模与分布- 城址选择因素和城市规模分类- 城市分布影响因素和模式二、农业与农村1. 农业的类型和特点- 农业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雨养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差异和分布2. 农村的特征和演变- 农村人口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村发展与城乡差距问题三、工业与经济1. 工业的类型和特点- 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差异和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影响2.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中心地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原因- 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和影响3. 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和动因- 区域一体化的利弊和影响四、资源与环境1. 能源资源与产业- 能源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问题2. 城市资源与环境问题- 城市资源开发与消耗- 城市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3. 区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施途径考点总结已超过____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高三知识点手写笔记

地理高三知识点手写笔记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理-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似椭球体,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决定季节的变化。
2. 大气圈与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由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等组成。
- 气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气候形成受纬度、地形、海洋和气象要素的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化。
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的分布与特点地球的水资源主要以海洋、湖泊、河流和冰雪等形式存在。
- 水循环过程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4. 地表水与地下水-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海、地表蓄水和冰雪等。
-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主要储存在地下水层和含水土层中,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
5. 岩石与土壤资源- 岩石的分类与特点岩石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 土壤的类型与特点土壤根据组成与发育过程可分为砂质土壤、壤土和粘质土壤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人口迁移受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率代表城市化的程度。
2. 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
- 区域发展与经济联系区域发展受经济联系和区位优势的影响,存在区域经济差异。
3. 农业与农村- 农业类型与农业区划农业类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区划根据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划分。
- 农村发展与农民问题农村发展受政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民问题涉及土地、收入和社会福利等。
4. 工业与城市- 工业类型与工业布局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布局与资源、市场和交通有关。
- 城市类型与城市规划城市类型包括政治中心城市、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城市规划涉及土地利用和交通布局等。
5.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等。
高三复习世界地理部分笔记

§1、1世界地理概况一、世界地理分区:〈一〉写出各数字所代表的分区名称:(写在图上)〈二〉各大洲的分界线:亚欧:。
亚非:。
欧非:。
南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
亚洲北美洲:。
跨亚欧两洲的国家有、。
跨亚非两洲的国家有。
注意:各州分界线除掌握主要的地理事物外,经纬度位置也应掌握。
〈三〉判断下列所说特点分别对应哪个大洲:A.地形复杂,中部高(高原、山地),四周低(平原),高原、山地占3/4的大洲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00m左右,海拔最低的大洲C.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的大洲D.平均海拔超过2000m,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四〉世界两大山系东西向山系;南北向山系。
〈五〉世界之最:1、最大的大陆岛;2、最大的半岛;3、最大的高原;4、最大的三角洲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5、落差最大的瀑布南美委内瑞拉-安赫尔瀑布;6、最大的淡水湖;淡水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180º150º120º90º60º30º0ºº30º0º最大的咸水湖 ;最大的淡水湖群 ; 7、最大的平原 ;最高的高原 ; 8、第一长河 ;第一大河 ;尼罗河6671km 亚马孙河6480km 长江6397km 密西西比河6262km 黄河5464km 刚果河4640km 湄公河4500km 伏尔加河3690km 多瑙河2850km9、陆地最低点 ; 〈六〉重要国家比较:1、国土面积:(1707万Km 2)、 (997万Km 2)、 (960万Km 2)(937万Km 2)、 (854万Km 2)、 (769万Km 2) 2、人口:(超过一亿)(2004年数据) (12.88亿)、 (10.65亿)、 美国 (2.91亿)、 印尼 (2.15亿)、巴西 (1.77亿)、、巴基斯坦(1.48亿)、俄罗斯 (1.43亿)孟加拉国(1.38亿)、、尼日利亚(1.36亿)、日本(1.27亿) 3、资源大国:美国(进口大于出口)、加拿大(出口)、巴西(出口)、澳大利亚(出口)、英国(出口)、中国(出口)、俄罗斯英、加、澳 是发达国家中少数资源可供出口的国家,其余均需要大量进口。
高三世界地理知识总结(详细!)

地球和地图1、地球概况⑴.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体积1080 0亿立方千米。
⑵.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或三轴椭球体(轴半径比极半径仅长21千米)。
⑶.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⑷.经线和纬线:(见下表)⑸.经度和纬度:(见下表)⑹.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见下表)⑺.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见下表)图示纬度的度量赤道(0°纬线)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某地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⑻.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和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交织;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9)利用经纬网全球定位。
熟悉表1、表2、表3。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2、经纬网的综合应用(1)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有以下三种形式:①确定纬线与纬度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
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
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点的是北方,指向南极点的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是东方,逆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西方。
②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正西的关系。
③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则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向,也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2024年高三地理笔记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三地理笔记知识点总结范本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地球近似为一个扁球体,稍微扁扁的样子。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即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3. 地球的公转: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形成一年的时间。
4. 时区:世界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
5. 地球的倾斜:地球轴倾斜23.5°,形成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二、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地球的地壳: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其中陆地地壳厚度较大,海洋地壳较薄。
3. 地球的地幔:地幔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是地球最厚的一层。
4. 地球的外核和内核: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三、地球的水资源1.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冰雪等形式。
2. 水资源的利用:人类常用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有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等。
3. 水资源的问题: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四、地球上的气候1. 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长期气候要素的统计结果。
2.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湿度和风等。
3. 气候分类:按温度等因素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按降水量划分为湿润气候和干旱气候。
4. 气候与植被的关系:不同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五、地球上的地貌和水文1. 地貌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
2. 地貌的形成:地壳变动、水的侵蚀作用、风力等都可以造成地貌的变化。
3. 水文的分类: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4. 水文的特点:河流有源头、河段和河口,湖泊是由地表积水形成,海洋是地表最大的水域。
六、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火山、洪涝、干旱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都是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因。
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的活动也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灾害,过度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与地图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时区划分•地球形状:略呈椭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地球运动:自转、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时区划分:我国跨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东十区六个时区,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为标准时间。
地图投影、比例尺、坐标系•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常见的有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有数字式、图形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
•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经纬度坐标系。
自然地理•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湿度等。
•气候现象: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
•水体类型: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海洋等。
•水文过程: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循环等。
•水文特征:径流量、汛期、含沙量、水温等。
•地貌类型: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
•地貌形成:地壳运动、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作用等。
•地貌特征:地形起伏、地貌组合、地貌分区等。
•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
•生物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人文地理•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口增长: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人口负担等。
•城市形成: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
•城市布局:集中布局、分散布局、团块状布局等。
•城市问题:城市化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等。
•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农业生产: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技术等。
•农业分布: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作物等。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注记-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技巧3.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划分、板块运动、板块边界类型二、自然地理1. 大气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洋流的形成和分类-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 地貌形态-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主要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4. 土壤与植被- 土壤的形成和分类- 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系统- 土壤侵蚀与保护措施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布局- 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 农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3. 交通运输与贸易-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布局- 国际贸易的格局和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与环境的关系4. 旅游与文化-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和功能- 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GPS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应用五、地理实践1. 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2. 地理调查- 调查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调查数据的处理和应用3. 地理研究- 地理问题的选题和研究方法 - 研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格式和内容。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总结
经线与纬线: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则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同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人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世界人口与人口分布:包括世界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规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知识点。
世界经济地理:涉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世界主要经济体、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区别等内容。
世界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环流系统、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
世界文化地理:涵盖文化的定义与特征、世界主要文明古国、文化扩散与文化接触、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等内容。
世界政治地理:涉及国家与国界、国家的形成与变化、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等知识点。
等高线与地形:等高线是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可以据此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进行打井深度、陡崖高度等的计算。
以上只是高中世界地理的部分知识点,实际上,世界地理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建议通过查阅教材、教辅书籍,或者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更全面、更详细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世界地理概况1. 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特征是海洋和陆地。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表面水资源的97%左右,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
在大洋中,有五个大洋和两个南北极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 地球表面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类型。
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位于低纬度地区。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位于中纬度地区。
温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位于较高纬度地区。
寒带气候的特点是全年低温少雨,位于高纬度地区。
3.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包括浮游植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其中,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主要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氧气。
4.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世界地理分区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脉、平原、沙漠等。
亚洲的气候也十分多样化,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2. 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欧洲的主要山脉。
欧洲的气候也较为温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等。
北美洲的气候也较为多样化,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4. 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洲,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主要山脉。
南美洲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5.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大的沙漠。
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6. 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地形以珊瑚礁和岛屿为主,澳大利亚大陆是其主要的陆地。
地理高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三必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他们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地理高三必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地球的结构和特征-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 地球的特征:地球是一个呈近乎球形的天体,有自转和公转运动,表面70%为水,30%为陆地,分布不均。
2. 地理坐标和地图- 地理坐标系统:经度、纬度。
- 地图的类型:平面地图、圆柱地图、圆锥地图。
- 地图上的符号和比例尺的使用。
3. 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的分类: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
-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
- 城市化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扩大。
- 城市规划与管理。
5. 农业与工业- 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 工业发展与工业布局。
- 农业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6.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
- 区域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区域间差距扩大。
- 区域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
7.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类型:地震、台风、洪涝、干旱等。
-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 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与方法。
8. 区域地理与人文地理- 区域划分与特征:亚洲、欧洲、非洲等。
- 人文地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高三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到此结束。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高三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世界地理复习笔记大全世界地理概况考点搜索〖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
海底地形。
陆地地形。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知识要点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阿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欧洲1000 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二、七大洲地形特色三、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六、世界的自然资源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1)人种:黄、白、黑[注意]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4)宗教世界地理分区及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考点搜索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一节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一、东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1、概述:⑴位置范围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⑵地形、河流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⑶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
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
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⑴自然地理特征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
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
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⑥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
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
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
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
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主要城市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3、朝鲜半岛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
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
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
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
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由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
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注意]朝核问题二、东南亚[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⑴范围赤道两侧,100S—250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2002年5月独立⑵十字路口的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注意]中国的能源安全与泰国的克拉运河计划⑶地形与河流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湄公河平原(东南亚最大平原),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伊洛瓦底江下游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
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2、居民和经济⑴人口稠密华人众多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亿人”国家,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其首都城市雅加达。
宗教:信仰佛教的居民很多,缅甸仰光大金塔、柬埔寨吴哥窟为著名佛教建筑、泰国将佛教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