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大学精神文化结构论文
大学精神文化的结构分析摘要: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
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使命与愿景、大学校训构成。
关键词: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愿景;校训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人们对大学的思考和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学者们的讨论已经很多,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三分”说;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四分”说;还有包括价值理念及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大学环境在内的“五分”说。
无论哪种学说,都不否认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本文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大学的精神文化进行分析。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指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特征和目标追求,它可以体现大学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笔者认为大学的精神文化结构应当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与愿景、校训。
1大学精神文化的结构分析1.1大学理念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念,是对大学形而上的价值判断,它包含“大学是什么、如何办大学、大学如何育人”这样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中,“大学是什么”构成大学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是对大学本质的回答。
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指出:“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
”“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
“如何办大学”构成大学理念中的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学校作为一座文化传承者和繁荣发展者承载着的使命和责任。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包含了学校的价值观、文化传承、教育方法论、品德教育等诸多方面,它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当代青年的成长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包含学校的价值观。
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是一座学校的核心,这是一座学校所要传递给学生的基本价值观。
学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要的是在价值观上的提升和塑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学校的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宽容等方面。
这些价值观的传递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师生关系上,也需要在校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得到践行和体现。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也包含了文化传承。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基地,它是一个将文化传承与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深入挖掘和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背景。
这方面需要加强学校的校本文化建设,优化学术研究平台,推动学生加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积极推动学生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还包括教育方法论。
学校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化。
学校应该注重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采用新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个自主、创新和探究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兴趣,从而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
此外,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中还包含了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性格、道德素质和人文情怀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品德教育的推广和实施,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良好的品德素质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源泉。
品德教育应该通过日常生活、文化课程、课外活动等方面得到推广和发扬,使得学生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方向。
学校精神文化发展情况汇报
学校精神文化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
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首先,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思想政治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学校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
学校成立了“文明礼仪小组”,定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同时,学校还开展了“诚信教育周”、“爱心助人月”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注重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课
程和活动。
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团、话剧社等多个文艺团队,举办了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和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文艺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最后,学校还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了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举办了篮球赛、足球赛、田径比赛等体育赛事,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总的来看,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
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学校将继续加大对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丰富相关活动,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校精神文明调研报告3篇
学校精神文明调研报告3篇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习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一,校园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1.校园文化定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精 神价值 和境界 的关怀 ,对 自我完 美生活 的追求 和 向往 , 这应该是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的认识和教育实践 的追求 。
二 、精 神 文 化 建 设 的 理论 依 据
追求 的价值 观 、生 活与生存方式和 未来 发展方 向,也 就是 “ 书育人 ”的育人取 向文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 培养 教 人 ,是 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议的主要论点 。
关键 词 : 文化 ;精神 文化 ; 学校 文 化 中 图分 类 号 :G 7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 — 8 3 (0 9 3. 3 - 2 0 5 5 4 20 )0 - 0 5 0 0
构 建 和 谐 校 园 文 化 的本 义 和 主 旨是 学 校 全 体 师 生 共 同
动 ,给 予 学 生 一 生 有 用 的 东 西 。 为 学 生 将 来 进 入 社 会 打 下
“ 教育——首先 是教 师跟孩子精神上 的接触 , 丰富的生活 用
内容与学生心灵沟通” 。心灵是精神 活动的场所 ,心灵 的本 质就是精神 。关心学生的 “ 内心世界” ,让心灵活动得 到教 育的真诚关怀是最为 重要 的。因此 ,精神文化从 学生心 灵 活动开始 ,学生从 中获得 文化体验 ,感 受人生价值 的快乐
育教 学实践 中积 淀起来 的共 同心理 、学校个 性和生存 、生 活方 式 ,其 内核是办 学理念 、价值 体系 、群体心 理特征 、 思维方 式和工作态 度等 ,具体体 现在学校校风 、校训 、教
风 、学 风和行为之 中 ,制约着学 校文化的趋 向和特 质 。精 神文化是学 校的灵魂 、航标 、旗帜和行动的纲领 。 学校精神文 化建设 的 目的归根结底是 为学生成才 发展 服务 。那 么 ,追寻其终 极意义是 什么?通过学校 的教 育活
高中教育中的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
高中教育中的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在高中教育中,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软实力,而学校精神则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宗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中教育中校园文化与学校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文化积淀。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校训、校歌、校讯等,这些都代表了学校的价值观和传统。
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他们对学校充满敬意和热爱。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等形式,校园文化可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生活中的小细节,比如卫生、秩序等方面的规定,都可以体现学校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精神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宗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例如,独立自主、诚实守信、勤奋上进等都可以成为学校精神的表现形式。
学校精神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通过课程设置、师生互动等方式,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
这样的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结合,形成了学校的育人特色。
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特色,这一特色通常体现在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塑造中。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特色课程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个性发展的重视。
例如,学校可以提供音乐、美术、体育等多种艺术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以及塑造的学校精神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学校文化的熏陶和学校精神的引领,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行和处世态度。
这将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职业发展、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论“学校精神”文化现象的迷失与重建
论“学校精神”文化现象的迷失与重建作者:冉丽娜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9期摘要:学校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等观念的冲击及各种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走向了迷失。
其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规模与利益的盲目追求、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无端忽视,学校精神的锻造逐渐缺失,学校精神的实质逐渐沦丧。
针对迷失的学校精神,笔者认为应通过认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确立学校的学校精神、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及采用各种形式或仪式将学校精神贯彻等方面来重建学校精神文化。
关键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校风;教师学校精神的培育旨在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当前学校精神岌岌可危,反思当前我国学校精神的迷失及重建刻不容缓。
一、学校精神的内涵及表现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个体的文化现象。
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
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
学校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学校教育不断探索和共同教育教学追求的结果,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
学校精神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学校的一般精神,即各级各类学校带有普遍性、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精神状态,如民主和谐之风,为人师表之风,勤奋好学之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风,等等;二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个性,反映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明显、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风貌。
二、学校精神文化现象迷失的表现在一个一切以经济发展和利润水平为追求的社会里,在一个形同工厂的学校里,我们的学校精神文化迷失了。
其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风格和学校目标追求的利益化。
学校的本质目标应该是指向培养人的,是立足于人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的自由完满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与探索的文明场所。
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的生命和灵魂
那么, 学校精神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有I 那些突出表现呢?
一
、
人本 的校 园精神 文化 是 和谐 学校 建设 的永恒 精 髓
一
和教育质量 享誉 省 内外。学 校聘 请学 生作 为 “ 长 助 校
校园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理” “ 、 总务主任助理” , 等 让学生 参与学 校民主管 理 , 调 和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 、 整合 、 提炼出来 的 , 反映学 动学生积极 性 , 让我们领略到学校人文关 怀与人文管理 校广大师生员工共 同的理想 目标 、 文化传统 和行为准则 的和谐 性 , 更看到 了师生 团结 向上 的合力 , 百年 老校光
活动, 使学校精神文 化的理念 、 价值 更加形象 化和具 体
和建设学校精神 文化 则是其 中 的重 中之 重。一流 的学 门输 送 了大 批 专 职 教 研 骨 干 。学 校 鼓 励 和 支 持 学 生 开 校做文化 , 一流的学校 精神文化 哺育 一流的学校 。2 1 展 富有特色 的 自我 教育 活动 和校 内社 团活 动 ……让 学 00 教 学 年 4月 , 笔者有幸参加 了对上海 和山东几所学校 的教育 生 、 师和家长感 受到 真切 的人文 关怀 与人文管 理 , 考察 , 发现这 些学 校办学特 色鲜 明 , 办学成果 显著 , 办学 校也先后获得全 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 校 、 济南省 教书 质量优异 , 师生奋 发向上 , 学校发展喜人 , 八方宾朋慕 名 育人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级 以上荣誉 。走进 山东 , 我们 而来 。感悟至多 , 中之一——学校长期 积淀 的精 神文 领略到 山东兖州一 中坚持 “ 育使人 成为人 ” 其 教 教育理 念
化 工 程 , 学 校 物 化 理 念 、 度 理 念 、 理 理 念 和 育 人 理 有利于培养 良好 学风 , 升学生 的生命 价值 , 成健全 是 制 管 提 形 念 的树 立 和 完善 过 程 , 有 全 面 性 、 具 目的 性 、 略性 和 人 人格与 和谐 品质 ; 校坚持 人本 管理 , 战 学 重视 校园精 神文
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与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活动文化相比~校园精神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发展变化过程来看~校园精神文化相对稳定~规律性强,从发挥作用的形式来看~校园精神文化具有潜层渗透~化育大于训导的特点,从存在形式来看~校园精神文化内化于校园人的文化素质中~是校园人普遍具有的精神特点~并通过文字形式、制度形式、活动形式、环境形式或校园人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形式表现出来。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诸层面中最深层最本质最复杂的内核~因此~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一、学校精神文化的概念学校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成既定的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体现在学校的全部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
学校精神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群体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伦观的总体表现。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个学校的发展~必定要有他自身学校文化的发展定位~那么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精髓和灵魂~是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新的历史时期~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中~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应当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富有学校自身个性的特点~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
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独特的作用~是课堂教学、常规教育无法替代的。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学校精神文化是指独具特色、熏陶人心、发扬光大的学校文化与精神,包括学校的价值观、理念、传统、风格和氛围等方面。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关乎学校的形象与声誉,而且关乎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实际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内涵和功能两个方面谈谈学校精神文化。
一、内涵学校精神文化包含以下内容:1.价值观学校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集合了学校所有教育者共同信奉和积淀下来的道德观、人生观、历史观等方面的观念。
学校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传统学校精神文化中的传统,包括学校的历史、荣誉、业绩等方面的积淀。
学校的传统能够激励和引领在校师生,帮助他们形成团结、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
3. 风格学校精神文化中的风格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校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形象与声誉。
4. 氛围学校精神文化中的氛围包括学校内部人际关系的氛围、教学环境的氛围等方面。
良好的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塑造出正能量的气息。
以上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
它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传统、风格、氛围贯串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和精神。
二、功能学校精神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学校精神文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精神文化能够展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的办学模式在公众中得到认同和肯定,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统一校内人士思想学校精神文化能够将每个在校师生统一起来,让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和理念,形成强大的向心力。
3.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精神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保障教育的公平和普及。
4. 增强学校的社会形象学校精神文化可以为学校增加社会认同度,消除社会对学校的负面影响,增强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声誉。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
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探析一、引言如今,学校精神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以学校教育目标为核心的、以学校精神为灵魂的、以学校之内为载体的文化现象。
学校精神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功能。
本文将从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知。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的灵魂。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和灵感源泉。
学校精神文化反映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理念和追求,具有针对学校特定环境和特定教育目标的特殊意义。
2.学校的文化载体。
学校精神文化表现在学校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师生关系、校风建设等方面。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对学校文化进行学理化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和共同追求。
3.学校的集体智慧。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集体智慧,是学校内部师生共同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现了学校内部的学术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整体理念和发展方向的体现。
4.学校的社会形象。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树立自己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精神文化直接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和评价,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学校。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功能学校精神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引导功能。
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凝聚力功能。
学校精神文化可以有效地凝聚师生团结一致的力量,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学校的精神文化为师生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集体精神。
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软实力”的内核
质要素、 制度 要 素 、 知要 素 和精 神 要 素 的建设 有 机 认
统 一起来 。在 学校 文化 建设 过程 中 , 物质 文化 和制 重 度 文化 轻精神 文化 的现 象非 常普 遍 , 该引 起我们 的 应
师 的 敬 业 精 神 、 献 精 神 、 结 协 作 精 神 和 科 学 精 奉 团
力 是难 以完 成 的 , 不仅 需 要教 育 工作 者 全员 参 与 , 更 需 要 大家 形 成合 力 。所 以 , 作 中要 相 互 学 习 、 互 工 相 配 合 、 互支 持 。同时 , 相 教育 工作 更是一 门科 学 , 有其
精神 文化 建设是 学校 文化 建设 的核 心 内容 , 是 也 学校 文化 建设 的重点 工程 和最 高层 次 , 主要包 括学 校
神 。而这些 学校 精神 的培植 不是 “ 短平 快 ” 工程 , 可 不
能一 蹴 而就 , 不 可 能立 竿 见影 , 要 我 们坚 持 不懈 也 需
地 努力 , 也需 要通 过 时间 和实践来 检验 。 二 、 大 力营造淳 正 的学校 风气 要 学校 风气也 就是 我们 通常 所说 的校 风 , 它是 学 校 精 神 文化 的主要 承载 形式 , 是师 生 素质和 行为 的外 在 表现 , 主要 包 括 教师 的教 风 、 生 的学 风 和 工作 人 员 学 的工 作 作 风 , 它是 学 校精 神 文 明建 设 的核 心 内容 , 是
和精 神 文化 三部 分 , 中物 质文 化 属于 显 性文 化 , 其 制
度 文 化 和精 神 文 化属 于 隐性 文 化 。在 学 校文 化 建设
创新 。由于教 师担 负着“ 传道 、 授业 、 惑” 解 的职责 , 这
是一 项既 费心 又费力 , 有脑 力劳 动与体 力劳 动双 重 兼 性 质 的 艰 辛 工作 , 自古 以来 , 们 就把 教 师 喻 为 “ 人 春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 幽美,学校应在现有财力情况下,创造
更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并鼓励员工和 学生美化周边环境; 应使所有人安全地享受创造的快乐;
应使学校仪式、文化活动更为精致和典 雅; 应使人之言语和行为更优雅; 学校公开外示的,均应符合美感原则
(三)、制度支撑是关键
• 一套好制度就是一所好学校。1.学校
基本制度;2.学校规范性制度,3。 学校奖惩性制度;4。学校评价性制 度
为何聚焦学校精神文化
• 从三个事例谈起 • 1)中西方人夜晚开车过马路 • 美、日、中三个国家妇女在海边遇到强
风的第一反映
• 外星人到中国,部分城市居民的反映 • 社会、家长对学校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
什么是学校精神文化
•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坚持的一
整套信念和行为方式,遵循一系列规则 和习惯,是一种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 它是以学校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 范的总和,反映着一个学校长期的为社 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 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
• 3、 正义与邪恶分辨能力弱
• 4、 追求外在的显性的价值:如着装
• 5、 敌视勤奋学习者
• 6、 集体意识不强
• 7、缺乏责任心
• 8、少数缺乏好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习惯
如何建设积极向上,健康的
学校精神文化
• 总目标:
• • 构建一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
放、民主、和谐、进取为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精 神文化
• 学生方面:
• 1、 部分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不懂得尊重别人。对他
人要求太多,对自己约束太少,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追求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我行我素,急躁、浮躁,缺 乏理智,举止盲目。当自己的行为出现偏差时,对老师 的批评、同学的劝说、朋友的忠告一概不听。这样的学 生很容易产生畸形心理。
学校文化导论-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
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内容学校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校传统及学校成员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
它属于观念形态的学校文化,以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其载体,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并非具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种直观可视的特点。
但是,由于其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了学校内各种文化载体及其行为主体上,从而使人无时不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由它投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学校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
因此,这一形态的学校文化也是学校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的高度表现。
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育人效应也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在这里,我们仅从学校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校传统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学校心理环境学校的心理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现实的、可感觉到的周围空间的反映,同时还是“人类文化方面不直接感知的历史时间环境的产物”。
我们这里所指的学校心理环境,主要是对学校全体师生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
学校外部和内部的全部物质环境和活动,只有当它被反映时才构成对人的行为起作用的环境,心理环境就是这样一种积淀于师生心理的观念形态。
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成员的需要目标、情感意志、政治信念、行为方式和集体舆论,是构成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构成的无形环境,比之于有形的物质环境,其影响更为深刻和有力,更具有导向性的约束力,更易形成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模式。
作为学校内部约束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心理环境往往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内化、认同。
心理环境分为个人的心理环境(主要指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学校组织内部的心理环境、学校外部的心理环境三种类型。
学校内部的心理环境,是一所学校中对大部分成员都发生影响的传统、风气、舆论、气氛以及任务、目标的明晰性等等。
在学校内部心理环境中,校风与集体舆论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学校文化表现的灵魂。
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1、理念文化育人目标: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办学愿景:书香校园人文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和谐发展。
学校办学特色: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活动口号:在学习中成长在成功中成才育人管理24字:定好位带好队负好责做对事抓细节重实效留痕迹有特色校风:严谨求是勤奋进取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学风:乐学、好问、善思、力行校训:爱国立志勤奋好学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三大” 、“三在”、“三爱”、“六学会”“三大”:大气做人:有尊严,有气节,心胸宽广;大方待人:礼貌大方,自然朴实,真诚宽容;大胆做事:大胆质疑,大胆创造,大胆竞争;三在: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三爱”:爱自己:爱自己的生命:乐观向上,远离危险,自护自救;爱自己的身体:坚持锻炼,讲究卫生,爱护眼睛;爱自己的形象: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注意细节;爱他人:爱父母:理解父母、学会感恩、知道孝顺;爱师长:知道行礼、听从教诲、不懂就问;爱弱小:同情弱者、尽己所能、帮助弱小;爱环境:爱校园环境:认真值日、不乱丢、不乱倒、不乱吐;爱自然环境:了解自然、爱护动物、倡导绿色行为。
六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活动口号:在学习中成长在成功中成才三风一训校风:严谨求是勤奋进取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学风:乐学、好问、善思、力行校训:爱国立志勤奋好学1、校风:严谨求是勤奋进取严谨:严密,严格,谨慎,细致。
代表我校教风、学风、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师生员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治学上严格要求,在行为上遵纪守法、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求是:实事求是,探寻规律,追求真理。
代表我校师生员工讲求实际、崇尚知识、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勤奋:勤勉,勤劳,振奋,有为。
代表我校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事业执著勤勉,奋发努力,提高素质,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学校校园文化:传承优秀的校园精神
学校校园文化:传承优秀的校园精神介绍在一个学校中,校园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是学校的灵魂和特点,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学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和才华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以确保学校不断发展和进步。
优秀的校园精神优秀的校园精神是学校校园文化传承的核心。
校园精神是学校特有的精神氛围和学术环境。
它可以在学校师生之间建立联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成长。
优秀的校园精神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严谨求实优秀的校园精神应该强调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批判思考,追求真理。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积极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只有在严谨求实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受益于学校的教育。
2. 和谐友爱优秀的校园精神应该强调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教导学生要互不排斥、帮助和支持彼此。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以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友谊。
学校还可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3. 开放拓展优秀的校园精神应该强调开放拓展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接触多样化的想法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座、论坛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给学生。
校园文化的传承方法要传承校园文化,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校园精神教育学校可以通过特色课程、活动和社团来推广和传承校园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主题的讲座和活动,邀请校友和行业专家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学校还可以设立校园精神奖励,以表彰那些在校园精神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师生。
2. 师生参与学校校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团队合作项目,让师生一起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传承计划。
关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范文
关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结范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必要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道德高尚的品质,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和进一步推进的建议。
首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学校通过课堂教育、活动组织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其次,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新机会,如创新创业训练班、科技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此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开展多样化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
学校注重开展体育运动、健康讲座等活动,提供全面的身心健康服务,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全面发展个体的潜能。
综上所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上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增加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其次,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新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学校在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身心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大培训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道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
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作者:葛金国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年第01期学校精神的特点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
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
强烈的学术任务感、对学生高度的期望感、牢固的师生亲密关系感、高度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同心协力与积极肯定个人学术的卓越表现,构成学校精神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来看,学校精神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积极性”。
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显意识”,凸显的是一种理想和积极精神文化。
这种文化以校园主体积极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表象特征和信息表达方式,具有单向性,直接指向积极意义,从根本上否定消极意义的存在。
充满生机活力,蓬勃向上是学校精神的本质特征。
二是“场效应”。
学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场效应”,其作用犹如液体渗透般,细润无声而又不可抗拒,通过校园主体的内化机制而逐渐浸染成一个强大的氛围,这种精神浸染和氛围形成的过程,一般是按照社会规范要求,淘汰了糟粕之后保留下来的,是被校园主体这一特定群体所认同的某些思想观念的积淀,是校园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最佳整合,而这些思想观念就是他们共同的行为准则。
学校精神的价值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附着于领导方式、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学校道德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样式上,它以其特有的精神特质赋予学校以“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其中的每个校园人都深受影响,以共同的价值规范折射出学校成员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和精神风貌,凸现出凝聚力、耐力、战斗力等精神的核心内容。
显然,学校精神成熟后,对教师群体具有团结协作之功效;对学生群体,则具有至诚关爱和潜移默化之功能。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积极的生机勃勃的表象后面,折射出丰富而深远的精神价值:其一,折射出“公正团体”的学校形象和管理理念。
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学校精神文化的表现
姓名:巨妍学号:20101797 专业:对外汉语学院:文学院摘要: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里所有人员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总体文明样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学校精神文化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徽、校训、校歌、校服以及学校的碑铭雕塑上。
关键词:学校文化;精神层面
一、校徽——文字和意向
校徽是设计者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设计出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文字、色彩的图形。
我国的校徽多是圆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圆象征着团结,圆满之意。
校徽中一般具有两种因素,文字和图形。
文字向人们说明学校的名称,建校时间等等,图形向人们展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
以黑龙江大学校徽为例:
黑龙江大学的标志为昂起的龙头与草书龙字相融合,构成主要视觉形象,标志左侧龙头与下部流畅的曲线构成的图形又与“学”、“子”二字相呼应,龙身与龙尾巧妙构成英文“UNIVERSITY”字头“U”字母,暗示着中西文化的融合,象征黑龙江大学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整个“龙”字在色彩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采用了具有中国典型文化特征的红色,既弘扬了传统又与国际接轨。
黑龙江大学校徽由学校标志和校名的中英文形式组成。
整个标志每一方寸都深深蕴含着黑龙江大学如昂首腾飞的巨龙,是龙江莘莘学子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是黑土地上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这一理念。
标志整体风格洒脱飘逸,极具现代气息,同时又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融合,学术自由与民主精神的结合。
二、校训——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
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
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
总而言之,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校训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凝练性,校训一般是八个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学校的校风校貌。
二是独特性,由于历史的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因此,校训也体现出了多样性。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校训体现出了一个大学的特色与个性。
三是督促性,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
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是相对稳定性,校训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为广大师生所遵守和铭记,一般不易改变。
校训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引经据典型,如黑龙江大学校训:博学慎思,参天尽物;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二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校训,如东北师范大学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三是立志型校训,如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北京大学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桂林中学校训:专心志,忧天下。
三、校歌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
校歌是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优良传统,是学校优良校风及教风、学风的高度概括,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
它在激励学生成长、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校歌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反映学校的地理位置,如湖南大学校歌: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 二是反映学校的价值追求,多是以学生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如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迭,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三是反映学校的历史文化,如成都第四中学校歌:穿越历史风云,历尽时代艰辛,植根中华大地,屹立锦江之滨。
啊,石室。
文翁永存伟业,学风辉耀古今。
荟萃
无数英才,哺育万千先驱,明窗翰墨书声,光大石室精神。
啊,石室。
学子勤奋进取,志在中华振兴。
四、校服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校服最早出现是为了消除阶级差别,推进教育公平。
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
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中国大陆的小学、初中、高中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服为校服,颜色常以蓝色、黑色和红色居多,搭配一小部分白色或黄色。
夏天的校服通常是白色衬衫,有些学校的女生夏季校服是裙子。
多数则为男女统一的裤子。
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我国最早的校服出现在1901年清末学堂中,那时的校服是从官员的朝服改变而来,体现了当时“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
辛亥革命之后,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中山装曾经是中国男子最常见的衣服之一,他的创始人就是孙中山先生; 三十年代: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到了建国初期,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军绿、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军绿、藏蓝成为当时的流行色。
文革时期,稍微鲜艳,新颖的衣服都受到压制,这个时期,类似军装的绿装校服被学生喜爱,成为校园里的主流着装。
到了七八十年代,运动服一统天下,成为校服的统一样式。
五、碑铭雕塑
校园里的碑铭雕塑也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碑铭大多格式整齐对仗,文辞优美,反映了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
如黑龙江大学碑铭:兴安龙江,山高水长,巍巍上庠,气象泱泱。
作育英才,振翮远翔。
弦歌不辍,刮垢磨光。
格致穷理,唯实是尚。
人文精神,以张以扬。
碑铭虽只有短短五句,但却意义深厚。
将黑龙江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的厚重感、对伟大的人民教师的赞颂以及对学生的希望寄托一一道尽。
学校的雕塑不仅具有美化意义,还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
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雕塑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中的湖心岛上。
这座雕塑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揭幕落成的。
它是把北大百年校庆的标志立体变形而成的。
平面标志本身是以流畅的线条将“北大”和阿拉伯数字100融合在了一起。
立体化后,就好像一群正在腾飞的小鸟、一团燃烧的火焰和一组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北大师生意气风发、追求卓越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