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八年级下册地理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冰 川、雪山逐年萎缩,众 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 小、干涸。
冻土消融. 冻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损坏。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采金活动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 江水,生态环境破坏
布满鼠洞的草场
虫鼠害肆虐
捕杀野生动物
挖虫草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偷猎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1.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位于我国的A (
)
AHale Waihona Puke 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 2. 三江”指的是( B )
B.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珠江、闽江 D.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
3. 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位置的叙述,你认为正确 的是( D ) A. 青海省东部 C. 青海省北部 B.青藏高原东北部 D.青藏高原东南部
三 江 源 自 然 保 护 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省
三江源
甘肃 四川
西藏自治区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
高原湿地,涵养水源
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生物多样性
这里孕育着…… 藏羚羊.雪豹.黑颈鹤.野牦牛.黑鹳.白唇 鹿…… 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 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4.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据科学家初步测算: ①总水量的25%、②总水量的49%、③总水量的15%都 来自于这一地区。就三江源中的① 、②、③三江,叙述
正确的是( B ) A. 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 B. ①是长江,②是黄河,③是澜沧江 C. ①是黄河,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 D. ①是长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黄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区》知识梳理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仔细阅读哦。

一、【知识框架图】
三江源
江河的源地
中华水塔
江河水源
高原湿地→ 水源调储器
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
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二、【知识点】【亲爱的同学们,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一】、江河的源地
1、地理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源区、源区、
以及源区的总称。

②措施:。

10、P96活动
1、答案:①三江源是中华水塔,冰川的消退意味着供给长江黄河的水量将减少;
冰川消退后地表裸露,土壤沙化;②湖泊、沼泽对河流起到调储器的作用,他们的萎缩,导致气候温暖时河流流量大,寒冷时河流流量小,甚至断流。

2、答案:草场退化,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更严重,致使河流泥沙量增大,泥
沙在下游沉积,河床升高。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附习题)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附习题)

2372 3126
卡日曲为黄河源头。因为这条源流在众多 的源流中,长度最长,流速最快,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终年有水。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 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 干涸。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新课导入
这里是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 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这 里是江河之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 方——三江源地区。
课文梳理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1.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中华水塔”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 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降水丰富,江河水量 稳定、充足 ④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 缩,这直接导致三江源地区( A ) A.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 B.水土流失得到缓解 C.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D.河流源头含沙量过大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 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所以,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三江源地区概述 • 高原湿地的特点与价值 • 三江源地区湿地现状与问题 • 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未来展望
01
三江源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01
02
03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 地。
具体范围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 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 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部分区域。
教育与科研
环保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教育,提高人 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科研支持
加强科研力度,对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入 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方面 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该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合作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得到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多个国 际组织与我国政府合作,共同推进该 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
经验交流
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三 江源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 工作者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技术,促 进了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05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
提供生态服务
高原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 候、维持生态平衡等生态服务功 能,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
意义。
维护生态安全
高原湿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原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突破策略: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课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地图:准备三江源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文献资料:收集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文献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课件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提示:河流是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 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沟 谷只是在降水时才有水流,状元成才路 不能称为间歇性特征的 河流。那么三江源状元成地才路 区河流的源头水,除了积雪融 化的水源外,还应当有较为稳定的水源补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 一。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 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 定。
3.如果你到三江源地区旅游,为 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你该怎么做?
解决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思考】
1.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 半干旱 地区。
2.这里降水并不丰 富,为什么有这 么多的河流发源 于这里?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夏季降水不是太多,但 是其他季节也存在其他降水形式,如降雪等。在 气温升高后,山上积雪和冰川消融,形成涓涓细 流,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思考:在气温较低时,江河源头的水从何而来?
D.禁止一切生产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学以致用
• 大家一起来讨论: 1 . 除了三江源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生态环境被迫坏的例子, 试着说说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2 . 你的家乡有环境遭受破坏的事情吗?你认为怎么处理才 能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3 . 你认为人与环境应如何相处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亲爱的同学们,下面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猜一猜 它会是我国的哪里?
讨论:三江源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 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大美三江源——地位及意义
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 高原湿地
流域的生 态环境与 社会经济 发展
1.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 缩枯竭,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断流 。 2. 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则长江 中下游地区 洪涝加剧 、黄河中下游地区断流增长 。
住在‘世界屋脊’上的我们,也能吃到绿草。
我们这儿湖泊众多,碧水蓝天。
我们这儿还有潺潺的小溪和密布的沼泽。
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 碑是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 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 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636平方米, 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 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 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 ,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 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 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整个 纪念碑造型美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 。
解决措施
•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 •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 持续恶化的趋势。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课件

B.黄河、雅鲁藏布江 D.珠江、塔里木河
当堂检测
3、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 叙述正确的是(D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 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 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 容易再生原貌 D.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 又会导致水土流失
湖泊和沼泽是 三江源地区重要 的调蓄器
讲授新课
活动
黄河的源头在 哪里?
确定河流源头的依据: 1. 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找出 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讲授新课
2. 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 难?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 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保护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板书设计
高 江河的源地 原 湿 地 三 江 源
三江源地区的 保护
位置范围 水源 环境问题
源流 调蓄器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措施对策 重要意义
对三江源 对下游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讲授新课
重要性: 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 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讲授新课问题:
①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 萎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 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②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 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或武汉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北部没有高大山脉,冬季风和 寒潮可以长驱南下。
(3)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一___阶梯,在发展种 植业的过程中,青藏地区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热__量__不__足,所 以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河__谷___地带。 (4)川藏铁路的起点成都市与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武 汉市纬度相差不大,读右图,它们都是_亚_热_带_ 季_ _风_气_候_ (气候类型),冬季平均气温相对较高的是主要原因是 ___成__都_市__(成都市/武汉)。主要原因是_成__都__市__北_部__有__ __高__大__山__脉_,__阻__挡__和__减_弱__来__自__北__方_的__冬__季__风__。_______。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5、三江 源地区的 保护
原因
保护措施
意义
解决措施
•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实施 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 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 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 牧场 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 趋势。
还提供大量的河水补给?
雪山和冰川融水 中华水塔 湿地的调蓄作用 形成江河之源
长江源头
澜沧江源头
黄河源头
三江源
• 1、本区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海拔高,雪山冰川融水提供河流水源) • 2、本区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上海拔最高 • 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野生动植物 资源非常丰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以高原 为主, 平均海 拔4000 米。
——高、寒
地形
气候
高原山 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 ;(三江源、中华 水塔)②高原湖泊 星罗棋布。(咸水 湖)
图片欣赏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 称为湄公河)
“三江并流”呢?
“三江并流”(了解)
•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 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僳僳族 自治州境内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 穿越担当 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 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与怒江不到 19公里。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也是世界上 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 库”,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植物学界 称其为“天然高山花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三江源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西部地区的独特魅力。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江源地区这一较为偏远的西部地区,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三江源地区。

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度,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途径,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三江源地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详细描述
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原因,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减少现象。同时,由于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生态平衡也受到了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结词
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异常,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影响了 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同时,气候变化还导致了冰川退缩、 冻土消融等现象,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分布。
01
02
03
04
三江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如水资源、草地资源、野
生动植物资源等。
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产业结构 单一,发展水平较低。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改善。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 安全屏障,具有特殊的生态地
位和价值。
03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资源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类型与分布
湿地特点
湿地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 生态功能、生产功能、调节功能 和栖息功能,对环境变化和气候 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
地理高原湿地的分布与类型
分布
地理高原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 原、云贵高原和蒙新高原等地区。
类型
地理高原湿地主要包括河流湿地、湖 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类型 。
地理高原湿地的生态环境与保护意义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区
汇报人: 2023-11-25
目录
• 地理高原湿地概述 • 三江源地区概述 •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资源 •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挑战 •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 三江源地区的案例研究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Three Rivers Source Region
许昌市第六中学 地理组 2014.05.08
江河的源地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 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 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 类竞骄……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 江河之源。
三江源地区
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 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 化。
冰川消融
草场退化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 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 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 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那到了冬春季节,冰雪封冻时河流水 源又如何保证呢?
湖泊和沼泽是重要的调蓄器
雪山和冰川融水
中华水塔 湿地的调蓄作用 形成江河之源
探寻黄河源头
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河流唯远
流量唯大
多因素综合考虑
源流
河流长度/千米
河流特征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 流量为2.5米3/秒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 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 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米3/秒
流域面积/千米2
约古宗列曲
326.09
2372
卡日曲
362.63
3126
三江源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 区。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 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渐萎 缩,这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 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点总结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点总结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点总结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点总结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之一,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被誉为“中国水塔”,其三大江源涵盖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这片地区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管理挑战。

本文将针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涉及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三江源地区概况三江源地区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中心部位,海拔在3500米以上。

其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之一提供了绝佳条件。

三江源地区不仅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还拥有丰富的湿地、森林、草地等生态资源,是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原牧区的天堂。

二、生态系统特点1. 高山湿地景观三江源地区由河流、湖泊、沼泽、草原等湿地组成。

崇山峻岭交织,湖泊星罗棋布,湿地纵横交错。

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高山湿地景观,如玛多湿地、重要湿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2. 物种多样性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

例如,森林区域有黑颈鹤、斑头雁等候鸟;草原区域有野牦牛、藏羚羊等高原草原动物。

这里还分布着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种类,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独特的资源。

三、生态保护挑战1. 水资源管理作为中国的水塔,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的湖泊干涸、河流水位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是生态保护的关键。

2. 物种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其中,藏羚羊、藏野驴、棕熊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保护措施,加大对这些物种的保护力度。

3. 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三江源地区既是生态保护地,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据地。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

需要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并加强科技支撑,推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共27张PPT)

第九章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共27张PPT)
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
环节三:探三江之源
战胜 困难
高山峡谷、湖泊沼泽、高寒缺氧 、 灾害频繁……
环节三:探三江源之源
综合 分析
卡日曲 黄河源头为
环节三:探三江源之源
长江 源区
黄河 源区
澜沧江 源区
探索 不断
小试身手
根据大河源 头的确定原 则,推测A、 B、C中哪 个最有可能 是乌鲁木齐 河的源头?
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
➢ 1.明特点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 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 集中的地区。
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
➢ 2.看变化
过 去
现 在
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
➢ 3.说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 关系到 下

河流断流 湖泊萎缩
含沙量增大
环节四:护三江源之地
➢ 4.探原因
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为 什么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
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
雪山、冰川融水 ——固体水库
湖泊、沼泽 ——调蓄器
大气降水 ——水源
补充
环节三:探三江源之源
长江 源区
黄河 源区
澜沧江 源区
环节三:探三江源之源
➢ 探寻黄河源头
模拟科 学考察
黄河源区的水系
环节三:探三江之源
确定 原则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神秘的漂流瓶……
江中一只漂流瓶……
瓶中一封交友信……
上海 王刚
一封交友信……
青海 卓玛
上海 王刚
学习环节
赏三江源之景 析三江源之名 探三江源之源
护三江源之地
环节一:赏三江源之景
环节二:析三江源之名

第九章青藏地区_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九章青藏地区_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过度放牧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动 导致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严重。 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三江源地区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 沼泽不断萎缩,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 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历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 土”。图为黄河边的羊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
三江源地区:
•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 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 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保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 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 直接关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8:3 1:2108: 31:2108 :3112/ 11/2020 8:31:21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108:31: 2108:3 1Dec-20 11-Dec-20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危害严重
冰川退缩,湖泊、沼泽萎缩
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梳理归纳
黄河源 长江源 澜沧江
三江源
保护三江源
评价园地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__三_江__源____地区, 它位于我国的___青_海____省南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据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

2.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3. 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4. 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建立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与发展。

四、教学策略本课时将“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以“问题解决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三江之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

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讲授新课一、江河的源地[活动]教师展示三江源地区地形图;并结合先导片,学生回答问题: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哪三江?指名学生回答:长江、黄河、澜沧江,教师强调在境外澜沧江又叫做湄公河。

[活动]教师出示材料及三江源地区地形图: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000米—50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学生齐读材料,并结合三江源地区地形图回答问题: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美誉?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青海省南部,有“中华水塔”的美誉。

教师归纳总结: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结合地形图可以看出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000米—5000米,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因此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提问:想一想: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是什么?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源 三江源地 生态危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
地 区的保护 区
萎缩,湖泊和湿地逐年缩小甚至干涸;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地区生 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
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保护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河,终年有水,流量为6.3米3/秒。
流域面积/ 千米2
2372
3126
卡日曲。理由根据河流唯远的原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日曲长于约古宗列曲 ;根据河流流量唯大原则,卡日曲流量大于约古宗列曲;卡 日曲流域面积大于约古宗列曲。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为什么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 为关键的地区?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高原湿地
——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一、江河的源地
新C
甘D
青A海省
三江源地区
藏B
川E
一、江河的源地
一、江河的源地
A ①B
C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境外称为湄公河)
三江源地区是哪三条河的发源地?
卡日曲 沱沱河
黄河
扎曲
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水塔”?
长江总水量的25%, 黄河的49%, 澜沧江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
3.阅读表9.1,根据黄河源头科学考察资料, 你认为哪条源流是黄河源头,并说明理由
源流
约古宗 列曲
卡日曲
河流长 度/千米
河流特征
326.09
宽11.5米,深0.1~0.2米,水量较小, 流量为2.5米3/秒
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满汇成宽约3米
362.63 、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
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 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源区水源枯竭,黄河中下游会出现断流, 长江中下游可能会出现干旱灾害。
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 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我 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严重退化,如长江中下游 洪涝灾害会加剧,黄河断流时间会增长等。
2.三江源地区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 地。
3.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 社会发展。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原 因是什么?
问题: 水土流失加剧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环境变迁
冰川不断消退
6.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破坏的 人为原因可能有( ) ①降水量逐年减少 ②过度放牧 ③任意砍伐树木 ④鼠害肆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能力评价
7.生活在图示地区的世界濒危动物是( ) A.驯鹿 B.华南虎 C.藏羚羊 D.金丝猴
8.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风固沙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提高木材产 出量 ④保护三江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草地退化、水土流失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出现了哪些问题?原 因是什么?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湖泊、湿地面积缩小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虫鼠破坏
过度放牧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讨论: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会对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1.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是我国_三___江__源____地区,它位于 我国的_青___海____省南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三江源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B.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水源的保证之一 C.三江源水源地的环境破坏不会对长江中、下游造成影响 D.我国已经开始重点保护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 200—400mm
三江源地区属于半干旱 (干湿)地区。
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 那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
一、江河的源地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湿地的调蓄作用
中华水塔
形成江河之源
湿地的作 用?
活动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1.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源头区状况阅读图9.19,找出 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 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 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活动 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同学讨论如下问题
从众多的支流中确定黄河正源,应根据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 找出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
2 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 在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 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 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952年,黄河河源考察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1978年科学 考察队对古宗列曲、卡日曲等源流进行了考察,认为卡日曲是黄河 的正源。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 大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 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 确定河流源头了比较困难。
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是长江源区
黄河 、澜沧江源区、源区的总称,被誉
江河的
为“中华水塔”。 水源:雪山 和 冰川 的融水是三江源地区江河的

源地

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区重要的 调蓄器。
湿
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

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孕育
3.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D )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大气降水 D.雪山和冰川融水 4.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
的是( D )
A.珠江、长江、黑龙江 B.黄河、长江、黑龙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能力评价
5.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9.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适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建水库 B.建梯田 C.跨流域调水 D.种草植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