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论文
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刘辉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加积累、提高能力有着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益处。
基于上述判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进行了认真思考: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面对阅读内容,有些教师和学生表现出了无所适从。
课内阅读被老师分析得支离破碎,提不起学生兴趣,课外阅读被学生当做“放松课”,没有引起应有重视,导致实际教学收效甚微。
分析影响阅读习惯的主要原因:发声阅读:阅读时把每个字都读出声,会影响阅读速度。
逐字阅读:这不但会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会妨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就好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移动手指(指读):这会影响阅读速度,因为眼睛运动的敏捷度要比手运动的敏捷度要强些,有这个习惯的可以强制自己,将手拿开,单纯靠眼睛来引导阅读。
转动颈部:这不但会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会加重颈部肌肉的疲倦,有这个习惯的可以用手将颈部固定,单纯靠眼睛来引导阅读。
纠缠生字:时常停下来思索文中的一些生字,会打乱阅读节奏,并会妨碍对文章重点的掌握,有这个习惯的可以多掌握生字,或根据上下文推测生字的意思,或读完后再查字典印证。
不当返读(回视):回头读一个字或一句话,这是阅读速度慢的原因,这些潜在心理就是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这个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是因为他要回头思索文章的内容,不专注向前读新的内容,结果新的内容又不能得到充分地理解,还要再次回头重读,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返读越多,越要返读。
有这个习惯的可以尝试一口气读完一篇文章。
(如果要仔细咀嚼某个字、句,返读也是可以的)忽略标题:太专注于文内的文字,而忽视了诸多标题、引言、总结、说明及图解等信息。
这是决不可的,因为标题是作者提供的重要线索。
有这个习惯的可以只看标题、斜体字、深色字、特别的信息等,看从中可以领悟多少,当然,也要注意其他的阅读线索,如:介绍下文的起首段,总结全文的收尾段,概述全文意思的第一、两句话等。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选5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精选5篇)阅读习惯是由实践巩固下来的阅读方式、方法、程序等的通称,即适应阅读所需要的、熟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定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篇1一、提高学生的阅读浓厚兴趣是前提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知识点,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进而产生不断阅读的欲望,教师就一定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和激趣导入新课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到好处地创设情境,激趣导课,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由此激发学生急于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兴趣。
2、营造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有效调控,能推动课堂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在深入中不断提升。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感情的传送,进而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
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目前,可供学生阅读物十分广泛,如果不加选择而由其任意阅读,学生就会沉浸在书海中不能自拔,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读物。
如帮助他们选择教育性、知识性较强的读物如文学名著、文学作品、科普作品与一些历史文化等读物,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指导形式多样的阅读多样性的阅读形式,如泛读(初读)、细读(精读)和复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充分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泛读是阅读的第一步,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到整体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它包括阅读课文提示和注释等内容;细读是在泛读的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学生全文精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杆杠;复读是在细读基础上深化,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这样,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阅读品味中逐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良好习惯是关键所谓"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策略论文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语文教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将来的文学鉴赏能力打下基础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仅依靠课内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来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远远不够的。
而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多样,如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门艺术,作为艺术化了的语言,也就有了欣赏、审美的价值。
要想走近作品的形象,语言及其他表现形式,学生就必须去感受,去体验,去揣摩,因此就离不开欣赏和审美。
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审美是肤浅的、初步的、幼稚的,我们需要的不是鉴赏,仅仅是一种渗透、一种融入、一种尝试而已。
希望通过阅读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
”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特别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氛围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培养。
小学阶段是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引导全体学生学会阅读。
课标中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强调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尤其重要。
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阅读目标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社区阅读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学校不仅仅着眼于身边的小社区,而是在此基础上,在更大的社区范围内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条件。
学校突破了狭小地域的限制,与社区联手,成立固定社团,组织大型汇报表演活动,大大地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五篇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并提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生活的外延”与“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取舍阅读材料,采用针对性的阅读方式,领悟文章的丰富内涵,品味享受阅读的乐趣。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在平时的摸索与阅读实践中养成的。
一则需要学生反复“训练”,二则源于教师正确的引导。
简言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与组织,每位语文教师,应重视并重新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很多,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常读“课外书”的习惯。
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越来越普遍,且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仅着眼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吃透几篇重点课文,几个重点段落。
语文教材内容因课时所限,涉及面不够广,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大量的语文阅读素材存在于课堂之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因而必须拓展教学空间,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生活。
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让读课外书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又能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读、善读,读有所得。
(二)常用工具书的习惯。
查工具书,几乎人人都会,但极大部分学生并非形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中碰到疑难字、词、知识点等,大多是一掠而过,并不深究。
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开展“生活阅读”。
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论文
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论文概要: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孩子阅读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以孩子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认真、坚持不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同时,在他们感兴趣的前提下教一些方法,提一些要求,他们乐于接受,良好的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阅读的教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该以读为主,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加以辅助,以“读”为主导来加以锻炼。
一、图文结合,在想像中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低年级的课文中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而且是文章的主干,低年级小朋友都处于形象思维接受状态,都比较喜欢故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达到师生共情,让阅读在想象中更上一层。
例如在教学《小鹰学飞》时,我先让孩子们看图,图中画了什么,小鹰是怎么飞在了大树上面,怎么飞在了大山上空,怎么飞的很高了却还在抬头看白云上面的鹰呢?同时让孩子体验小鹰那种不断进取,坚持不懈的坚强的精神,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有志者,事竟成。
”的真实含义。
让孩子在图文结合的阅读中达到课文所要教育学生的中心思想。
通过图文转换,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
让阅读达到质的飞跃。
二、音乐诵文,在聆听中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同样有声有色的读书方式,才能更吸引孩子。
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形式。
它不像图画是可见的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联想,从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论文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达到一定的量时,便会有写作质的飞跃。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内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学生不能从阅读中受益而提高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较少,即使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也有大部分学生没有读完。
因此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僵化,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较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素材的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老师要借助课本这个平台,让学生学会积累,然后拓展到课外阅读积累。
积累可分几个方面:一是积累名言警句。
注意分门别类积累。
如古诗词的名句可分为写景的、爱国的、惜时的、远大抱负的……而写景的还可以分为写风、花、雪、月、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等等。
分类积累不但有利于考好名句默写题,而且“厚积而薄发”,在写作时还可以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增添文采。
二是积累好词佳句。
让学生特别注意积累写景生动、巧用修辞、富含哲理的语句、文段及常见作文开头、结尾的典例,并注意仿写、借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写作技巧的积累。
许多学生最怕写作文。
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呼天抢地,摇头叹气,写起作文来平铺直叙,毫无文采,更无技巧可言。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学会借鉴、积累写作技巧。
比如:《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
在学习时要重视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就看“春花图”吧,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上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百花争春”图,有声、有色、有形、有味,透过灵动的文字,我们不但感受到了花的多、艳、香,更感受到了作者那颗热爱、赞美春天的心。
景美情真,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完全可以学习这种写法进行片段练习,学以致用,学会多角度写景的技巧,也可以学习通过几幅图画去描绘景物的布局谋篇法。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沉淀,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主动养成七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认真细致的阅读习惯认真的阅读习惯首先表现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专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阅读的对象上。
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心读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抵制干扰的能力,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其次要在激发兴趣上下工夫,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认真阅读的习惯。
二、列出清单的阅读习惯虽然读书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加上近年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可谓浩如烟海。
在大量书籍中,老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课标的要求,针对不同年段列出要阅读的书目清单,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为此,针对每年段的课标要求,我都会列出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阅读清单,这样学生就不会毫无计划和目标地去阅读。
三、晨起早读的阅读习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学生在早晨精力充沛、思想集中,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
在晨读中,学生品味着文章的语言,感悟着语言文字的美,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快乐地理解文章、读懂文章,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技巧,而且又提高了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完成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引导学生从最根本、最普通的事情做起,严格按照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循序渐进,不放松任何细节,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应用于实际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应用中会发现缺陷,于是又在阅读中吸收营养,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
具体地说,有如下诸方面的内容:(一)根据材料选择阅读方式。
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跑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
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1、朗读与默读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它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
默读是不出声的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
默读的视觉度大,阅读速度快,可以重复看、反复看,有助于理解,便于思考。
2、粗读与精读(1)粗读“浏览”和“略读”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
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查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即拿到一本书后,先大略地翻一遍。
比如先看一下书的序、跋、目录、图表、照片等,以求对全书有一个初步印象,把握全书的梗概,又可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
浏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扫描式”,即一目十行地读,迅速了解全书的内容;二是“跳跃式”,即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引文、图表、推理过程等整页整页地翻过去,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
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
它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在于发挥自觉思维的作用。
对于有些名著大略地读一下,了解大意即可。
略读对增大阅读量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曾说:“如果只注重精读,而忽略略读,功夫只作了一半。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由此可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教师作为教学中起着主导地位的引领者,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阅读?一、营造书香弥漫的阅读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阅读环境大到校园文化建设,小到班级文化布置,给予学生的阅读欲望是肯定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阅读课、午阅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予学生熏陶。
班级则可以通过图书角、宣传栏、读书展台等形式,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借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感知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
读出自我体会,读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不应刻意去追求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而忽略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会。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数。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然而据调查全国绝大部分的孩子只能保证每天10分钟的阅读时间,能坚持课外阅读30分钟的仅占总人数的22..5%,学习日内每天只能坚持300字--1000字左右。
时常能听到家长的抱怨孩子不喜欢阅读,家里买了许多书孩子只是随便翻了翻。
教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呢?⑴选择合适书籍教师在各个阶段教学中应向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书籍,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而学校社会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坏境和阅读的条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拥有强大的求知欲望,具备阅读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家长也要积极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总之,教育各方要相互配合,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可见,习惯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从开始就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会因为掌握了这一基本技能而受益终生。
阅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部分,“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阅读习惯是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有了较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吸取精华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这里地处边远的山区,学生各种习惯包括阅读的习惯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养成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从教几年来,我对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点浅薄的看法,现以大家共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十分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生充满了天真和孩子气,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在生活中教师要有效利用各种条件和创造条件,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积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利用丰富多彩的课文,讲有趣的故事,设置各种有趣的疑问等。
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不在让学生被动地区进行阅读,使要学生阅读变成学生要阅读,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进行阅读,从而形成一个良好循环,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立足课堂,从语文课堂入手,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是专家们精心编写的,是符合我们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
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了阅读面狭窄,阅读的兴致低落等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不要老是让孩子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作者思想情感之类的。
小孩有小孩的理解方式,让他们去想象,不要有太多附加的东西。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
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摘要】语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特别是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以便将来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来适应社会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阅读习惯月底兴趣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简谈以下几点:一、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每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
利用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难易程度不同及文质皆美的教学内容,既能让学生不断学到知识,又能使学生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如阅读小说作品,使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环境映衬,如阅读议论文的文章,从而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文艺作品,可以受到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操。
使学生更自觉地努力去阅读,去探求新知识的领域。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教课本本质,并非老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
鸸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有观其他类似之文章,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要的要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讲读课文的教学是单元的主体。
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求。
是“举一反三”中的“举一”的部分,自读课文是单元的补充,着眼于实际应用,是“反三”的部分和后面的思考和练习,还要看注释,使用工具书查阅参考资料,圏点批注、审题、分段落。
使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设计好预习思考题,使学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研究课文的重点,启发学生比较深入的思考。
鼓励学生质疑、辨疑、析疑、解疑。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当然,布置就是检查,要通过布置和检查来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布置和检查预习后,我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这一类课文的方法。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论文摘要: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将终身受用。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培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摆正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好书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没有什么比好书带给孩子的快乐更温馨、更持久。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激发学生阅读名家名著的兴趣。
现在不少学生对名家名著知道的不多,有的只知其书名,不了解其内容,有的甚至连书名都不知道,但对一些漫画故事、港台小说却如数家珍。
Ww为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要使学生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是健康的,语言是美的,情节也不逊于言情武打小说与漫画故事,使他们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主动去读。
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名著的节选,我们在指导学好课文的同时,可介绍前后相关情节,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到自觉地去读,提高阅读生活气息浓厚的名著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
可结合阅读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寓言二则》时推荐《寓言故事》,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或开设赏析课,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或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分别向他们介绍各种读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它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会让人终身受益。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快乐;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去学习,去探索。
首先,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素材。
“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在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图文并茂、有教育意义的读物。
如卡通类读物,故事性强的童话、神话、寓言、英雄人物故事等,这些,都容易让学生找到乐趣,产生读书的兴趣。
其次,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创设各种阅读情境。
如精心设计导语,可以赢得“开门红”的效果。
如教学《翠鸟》一课时,可以先出示翠鸟图片,然后问:“你们认识它吗?看到它,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时,教者话锋一转:还是先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从中获得答案的。
好奇心促使学生们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
又如,教学《草船借箭》,根据学生喜欢故事、崇拜英雄人物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以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吸引到书本中来,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这时孩子急于了解故事的具体内容,很容易产生读书的兴趣,然后趁势让孩子仔细阅读本文。
二、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1.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读书气氛,鼓励学生抛开一切杂念,认真读书,真正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抱着读不懂决不罢休的决心。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只有长期如此,我相信“囫囵吞枣、有口无心”的读书现象会逐渐减少,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所能带来的动力是强悍的,是持久的。
在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们感受到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循序渐进地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励着学生们更积极地去寻求各类书籍,到知识海洋去畅游,从而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的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完成《课标》中提出的阅读量。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就能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
林语堂在谈读书说道:“读书须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立足课内 延伸课外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论文
立足课内延伸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指导”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
学习的成果70%得之于课外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如何有效地促进让语文教学走上一条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康庄大道,成了我们研究的主题:(一)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唤起学生浓厚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
1、精心推荐读物,唤起读书兴致。
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是阅读的基础。
只有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读书欲望,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致。
首先,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故事、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水浒传》、《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
要使学生能将课外阅读长期坚持下去,必须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如把班级同学组成”读书小组”,开展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较好地激发了阅读兴趣。
同时,规定每天、每周的阅读量,定期进行抽查,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3、营造读书氛围,陶冶学生情感。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
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1)开放学校图书室,根据学校安排定时自由借阅推荐的书目,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进行借阅管理。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条件。
(2)楼道展牌上,定期展出学生自己的作品——习作、自制信息卡、速写、漫画、毛笔字等作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即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
从实践来看,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着眼点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出发点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让枯燥的阅读变成有趣的阅读,让学生真心地热爱阅读。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要阅读的篇章,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并进行引导,选取有趣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某一方面,例如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主人公遭遇、相关文化知识以及作品反响等加以详细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带着思考和趣味去读。
渐渐地,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能力提高了,好奇心满足了,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二、落脚点是课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阅读习惯地培养要从阅读课本开始。
语文课本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和最好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的重要依托。
“课本无非是个例子。
”文质兼美的课本,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课本的学习,直接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图文并茂,知识丰富,体系完整,包罗万象。
每册教材前有“编者的话”,每个单元前有“单元提示”,每个单元后有“诵读欣赏”、“口语交际”、“社会实践”等。
课文中有精美的插图,课文下有详细的.注释。
此外,课本后还有“附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每一篇课文都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很强的典范性、可读性。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用好课本,有序地、科学地引导学生咀嚼课本,以“用教材”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征文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征文第一章: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2)1.1 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 (2)1.2 阅读习惯的培养意义 (2)第二章:培养阅读兴趣 (2)2.1 选择适合的读物 (2)2.2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3)2.3 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3)第三章:阅读方法的指导 (3)3.1 精读与泛读 (3)3.2 提高阅读速度 (4)3.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第四章:阅读习惯的养成 (5)4.1 设定阅读计划 (5)4.2 坚持阅读打卡 (5)4.3 阅读分享与交流 (5)第五章:家庭阅读指导 (6)5.1 家长的榜样作用 (6)5.2 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 (6)5.3 家长与孩子的阅读互动 (6)第六章:学校阅读教育 (7)6.1 教师的引导作用 (7)6.2 课堂阅读教学 (7)6.3 校园阅读活动 (8)第七章:阅读习惯与心理健康 (8)7.1 阅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8)7.2 阅读与情绪管理 (8)7.3 阅读与性格塑造 (9)第八章:阅读习惯与社会实践 (9)8.1 阅读与知识拓展 (9)8.2 阅读与人际交往 (9)8.3 阅读与成长规划 (10)第九章:阅读习惯与科技发展 (10)9.1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 (10)9.2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 (10)9.3 科技对阅读习惯的影响 (11)第十章: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11)10.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阅读指导 (11)10.2 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12)10.3 阅读习惯的培养成果与反思 (12)第一章:阅读习惯的重要性1.1 阅读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阅读习惯作为一种持久且自觉的行为方式,对小学生的影响深远。
阅读习惯有助于小学生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升认知能力。
阅读习惯对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结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读”。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及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但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了阅读面狭窄,阅读的兴致低落等现象。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颂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我想,到那时,同学们会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
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不要老是让孩子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和作者思想情感之类的。
小孩有小孩的理解方式,让他们去想象,不要有太多附加的东西。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说明文。
提供给学生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材料,包括人物轶事、科普常识、文化习俗、人文历史、新闻报道、广告说明等。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读些原文版的简易读本、报刊杂志等。
3、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改善中小学生阅读状况,最关键的也就在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校外培训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听从自己的兴趣,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当然,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能否为中小学生挤出阅读时间,既是教育“基本功”,也是评价减负效果的一个维度。
同时,我们也呼吁学校和社会打造更多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公益空间,加强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建设,为中小学生阅读创造更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除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必须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
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打印成单页发给学生,以便随身携带,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开创语文教育局面,必须首先使阅读教学跨越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