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历史地理学专业综合笔试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2014考研参考真题整理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2014考研参考真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45a3cc08a1284ac8504398.png)
陕师大历史地理学2013初试真题一、名词解释(共十题)海洋资源冈身二里头文化土地《河山集》丝绸之路《颜氏家训》白登之围承宣布政使司乾嘉考据学二、简述(共5题)1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2.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表现4.简述唐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三、古文献断句(根据自己的语感,很简单)四、论述1.结合古代赋役制度,论述“一条鞭”的意义和影响2.谈谈你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复试真题1.简述中国季风分界线与农牧交错带的关系。
2.举例说明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对区域自然、社会的影响。
3.简述中国行政区划与自然区、经济区的关系。
4.简述明清经济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水经注》段落节选,句读并用下划线标出其中所含地名,找出所引用文献并简要介绍这些文献。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故诗云考卜维王宅是鄗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是地基构沦虢今无可究春秋后传曰使者郑容入柏谷关至平舒置见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容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君使愿托书致鄗池君子之咸阳过鄗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列梓当有应者以书与之勿妄发致之得所欲郑容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焉谒者出受书入有顷闻语声言祖为死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陕师大历史学2013初试真题名词解释:6道,每个10分甲骨文:《史通》:飞钱:胡蓝之狱晚清国粹派台儿庄大捷简答(6道,每题20分)1、管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两税法与摊丁入亩的联系4、《四库全书》与《永乐大典》的区别5、《新学伪经考》的内容6、简述贞观之治论述题3道,每题30分1、论述春秋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2、论述隋王朝3、论述宋至明清的民族关系材料题,给材料断句。
30分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问题:1、“大同”和“小康”社会各指什么,它们是哪个社会时期的反应(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时期)2、“大同”和“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的区别。
历史地理学参考书目
![历史地理学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3a8b924e58fb770bf68a552a.png)
1、马正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和1988年版。
4、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陈代光,《中国历史地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陈昌远,《中国历史地理简编》,7、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韩宾娜、王兆明,《中国历史地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张全明、张翼之,《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耿占军等,《中国历史地理学》,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
11、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12、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8年。
2. 谭其骧:《长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谭其骧:《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1-3),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4.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5.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6. 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科学出版社,1957年。
7. 侯仁之:《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出版社,1999年。
8. 马正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 史念海:《河山集》(1--5),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 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 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
14. 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必读书目的整理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必读书目的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b261f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e.png)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必读书目的整理关于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必读书目的整理中国史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1.[唐]刘知几,刘占召校注:《史通评注》,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2.[清]章学诚,仓修良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共3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5.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白寿彝总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1.杜维运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华世出版社1979年版。
12.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13.王学典:《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乔治忠等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德]兰克:《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北大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鲁宾逊,何炳松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7.[英]巴勒克拉夫,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8.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姜芃:《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先秦史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2.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历史地理研究生阅读书目
![历史地理研究生阅读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0563c60bcc7931b765ce1531.png)
阅读书目一、古籍类:历代正史的地理志(郡国志、地形志)、河渠志古代有关河南的地理专著,如《梦华录》、《洛阳牡丹记》、《洛阳伽蓝记》等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赵尔巽(清)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稿本》,中华书局,1957。
二、现代论著类:河南省志·地名志河南省志·人口志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河南省志·地貌山河志河南省志·黄河志《河南通典》、《河南大百科全书》、《河南大辞典》等尚士英等审订,常剑峤、朱友文等编著《河南省地理》,河南教育出版社刘祖望等《河南旅游资源》,河南人民出版社申畅《河南文化史》,中州古籍出版社杨玉厚《中原文化史》,文心出版社杨文衡《中华文化通志·地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单远慕《中华文化通志·中原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戴庞海《中原文化大典·地理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地名委、城乡建设局、崔敬一、郭顺祥、彭子伊、冷文等编《洛阳历代城池建设》(1985)),内部发行,对洛阳历代的城池建设情况作了较系统地叙述,并搜集了历代洛阳城池建设有关图版一百幅,按时期分类予以编排。
73页苏健主编:洛阳古都史,401 页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地理志》, 211 页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张驭寰:《中国城池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程有为、王天奖等:《河南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文楷、毛继周等:《河南地理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陕西师范大学考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考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9f25f2a34afe04a1b071debd.png)
陕西师范大学考参考书目————————————————————————————————作者:————————————————————————————————日期: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001政治经济学院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中国哲学 010103外国哲学010105伦理学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6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801 《西方哲学史》,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或全增嘏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中国哲学史》,萧蓵父编或其他版本均可030101法学理论602 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02 徐爱国:《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王哲:《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030201政治学理论604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80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030204中共党史604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80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030301社会学606 王继:《理论社会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新修、新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2002历年版80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607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版本均可80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20401行政管理608 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808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002国际商学院809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10、609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003教育科学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610 司晓宏:《学校管理学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李国庆:《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812 王有智:《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004新闻与传播学院050301新闻学611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813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罗亦澄:《新闻采访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郑兴东:《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61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钟大丰、舒晓鸣等:《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郑亚玲、胡滨等:《外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814 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毕一鸣:《语言与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泛读近两年专业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现代传播》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077001教育技术学643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843 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蔡皖东:《计算机网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005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050302传播学611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13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郑兴东:《报纸编辑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天定、郭奇:《编辑出版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006体育学院614 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2005年7月第二版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007文学院6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801 《西方哲学史》,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或全增嘏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或其他版本均可《中国哲学史》,萧蓵父编或其他版本均可61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816 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复试参考书目:010106美学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040102课程与教学论李景阳:《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50101文艺学01、02、03、04方向复试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05方向复试文秘综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02方向复试语言学概论:兰宾汉、邢向东主编:《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03方向复试文秘综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050103汉语言文字学胡安顺、郭芹纳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02、03、05方向复试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04方向复试文秘综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朱维之、赵澧、崔宝衡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第三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008外语学院210 李志清总主编:《新大学法语》(2—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11 乐苓、刘颖主编:《新大学俄语》(1—2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12 《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中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会式合作编写1988年第1版214 张书良、赵仲主编:《大学德语》(1—2册),高等教育出版社617 张汉熙、王立礼:Advanced English 《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17 胡壮鳞:《语言学教程》(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009音乐学院050402音乐学618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0月版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版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819 钱仁康:《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版820 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月版瓦尔特·辟斯顿:《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年版吴式凯:《和声艺术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陈铭志:《赋格曲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619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版李荣有:《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京华出版社2001年5月版821 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版621 彭松、于平:《中国古代舞蹈史纲》,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朱立人:《西方芭蕾史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822 李永明:《芭蕾教学法》,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部教材唐满城、李正一:《中国古典舞蹈身韵》,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622 关苏霞、李国庆:《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824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050401艺术学865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复试科目:050402音乐学01声乐艺术复试:声乐演唱、视唱练耳、英语口试陕西师范大学参考书目02多声部音乐技术理论复试:综合音乐理论面试、钢琴演奏、英语口试03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复试:综合音乐理论面试、乐器演奏、英语口试04舞蹈教学理论研究复试:舞蹈作品表演:在芭蕾舞、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中自选两个舞种;舞蹈基本功与基础教学能力:包括软开度、旋转、弹跳、技巧。
陕西师范大学陕师大《808人文地理学+602高等数学1》2016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笔记)
![陕西师范大学陕师大《808人文地理学+602高等数学1》2016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78e9091e53a580216fcfea1.png)
(1)风水要素:地质地貌 风水术十分重视建筑物的顺磁、地势利用和防止滑坡、地陷等地质地貌因素,与现代 地质地貌学有关的风水理论比如龙脉理论、人和建筑的磁性感应理论。
2
(2)风水要素:气候 风水术注重建筑物的采光取暖、通风顺气、保持温度适应、避免雷击等气候效应。例 如在地势允可的条件下北半球建筑更适宜朝南,座山连丘以阻冬季风,东、南方以开阔平 地、河池为主配合夏季风进入,房屋类型适应降水强度。此外传统风水术更加注重风的作 用,认为风对气场的稳定与否与气场的强弱凶吉变化关系最为密切。具体调风技术有改变 门窗方位、建围设屏、以风调水等等。 ……………… (5)风水要素:土壤 风水术认为土气强弱和凶吉对人的健康、容颜肤色、生儿育女等都有影响,如秀才村、 长寿乡、地方病等由于当地的土壤结构、湿润状况、色泽强弱有较强联系。医学地理也揭 示出地方病的病理机制与土壤中的稀有化学元素相关。
陕师大历史地理历年真题
![陕师大历史地理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83037cf46527d3240ce07d.png)
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地理》一名词解释梅雨潮汐气旋径流锋面雨江汉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南阳盆地二问答题1 西北环境特点对西北大开发的影响?2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气候的影响?3 福建的微地貌与气候之间的关系?2002 历史地理试题《中国地理》1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与山脉分布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其排列特点》?2 我国水系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 我国土壤及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4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2003年《中国地理》一名词解释全新世第四纪大运河梅雨青藏高原季风二问答题 1 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成因?2 中国的地形特征?3 中国东部地区植被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4 你认为当前历史地理学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学科建设?5 结合西北地区谈谈开展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意义?2004年《中国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淮河鄂尔多斯高原中国自然地理徐霞客柴达木盆地二问答题1 潮冷锋进入中国的三条路径2 中国地貌的特点3 中国气候的特点4 黄土高原的治理三论述题1 中国地理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2 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及其治理办法?2005年中国自然地理:1鄂尔多斯高原2南海诸岛3寒潮4黄土5潮汐 6 秦巴山地7罗布泊8竺可桢二简述1简述中国气候的特点及成因2中国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3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4中国植被与土壤的纬度地带性与分布规律5如何搞好黄土高原的环境治理三论述1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2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谈谈对西部开发的看法2006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试题中国自然地理名词:1青藏高原,2黄土高原3气候带4潮汐5河流径流6喀斯特地貌7大陆岛8盐碱土简答:1 从北到南中国境内的主要河流?2 中国季风气候的成因?3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特点?问答:1用你的观点谈谈我国现在土地资源面临的严重问题并谈谈改变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 2谈谈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如何?他的现实意义是什么?09考研陕师大西北环发中心历史地理复试笔试题一、名词解释1、十三州刺史部2、黄土高原3、七大古都4、济水5、自然区划二、简答1、分析历史时期黄河改道频繁的原因2、行省制度的起源与发展3、简述中国自然区域特征4、简述中国气候特征三、论述1、历史时期农牧线的伸缩变化2、谈谈你对历史自然环境的重建与复原的重大意义的认识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西北环发中心历史地理一、问答题,每题20分。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2a0e12f5335a8102d2207c.png)
成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从政区地理角度考察,行政区划基本上有四个要素:()、()、幅员和()。
2、《禹贡》九州是指徐州、()、()、()、()、()、()、梁州、()。
3、北宋的路制是按照()的辖区来划分,而南宋的路制是按照()的辖区来划分。
4、三国到隋朝统一前,中原王朝实行()——()——()三级行政区划体制。
二、名词解释1、《汉书·地理志》2、历史地理学三、简答题1、何以黄河在东汉至唐末时期出现一个安流的局面?2、列举二十四史中的16部正史《地理志》。
四、论述题1.简述隋唐至明清中国政区(含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及县级政区)之沿革。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层级、边界、行政中心或治所。
2、雍州、兖州、青州、豫州、扬州、荆州、冀州。
3、转运使、安抚使。
4、州-郡—县。
二、名词解释1、《汉书地理志》,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我国正史中第一部地理志。
此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全录《禹贡》和《职方》两篇,简述了西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叙述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疆域政区;第三部分是录刘向的“域分”和朱赣的“风俗”,性质近似于附录,但对第二部分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汉书地理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
2、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是属于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主要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其它内容。
三、简答题1、何以黄河在东汉至唐末时期出现一个安流的局面?答: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
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陕西师范大学(陕师大)808人文地理学招生目录、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大纲、考试范围、招生报考人数
![陕西师范大学(陕师大)808人文地理学招生目录、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研大纲、考试范围、招生报考人数](https://img.taocdn.com/s3/m/a490ae5ffe4733687e21aa9a.png)
I
目录
序言...................................................................................................................................................... I 资料使用说明.................................................................................................................................... II
陕西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手册缩略版 (上)
(2016 版) GIS 遥感地理学,考研我们做的更专业
适合专业:人文、自然、GIS 地学考研中心人文小组倾力打造之精品资料
资料使用说明
一、重要版块介绍
1、赵荣版《人文地理学》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度解析。 该版块分别为陕师大人文地理学指定参考书赵荣第二版《人文地理学》各章节常识、知 识点、考点和难点,是所有知识点的一个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有的放矢,我们对每个 知识点都赋予了权重,并且适当添加了本书无涉及,但很重要的知识。以便大家更全面、高 效的进行复习。 2、《人文地理学》近九年真题参考答案、《高等数学 I》近十三年真题答案 陕师大人文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大的论述题一般都是考察大家的综 合论述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关键点在于思路,在于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回答,而不是问此 答彼或胡乱去写,答满为止。希望大家通过我们提供的答案,进一步锻炼自己答题能力。
三、资料更新说明
新的年份,考研范围、考试重点和大纲都会有新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本中心每年都 会进行一次大范围内容更新,所以本套资料仅适用于 2016 年,如有更新,请大家联系我们! 谢谢。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学硕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eeef6b8151e79b89680226b7.png)
801
刘学智:《中国哲学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中乾:《中国古代哲学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815
李 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816
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中华书局2006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1997年版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苏]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0
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聂欣如:《动画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0 003教育学院
708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司晓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司晓宏、张立昌:《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十二院校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建华、陈鹏:《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新版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5b283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8.png)
新版西北师范⼤学⼈⽂地理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在我决定考研的那⼀刻正⾯临着我⼈⽣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个重⼤的打击,我甚⾄⼀再怀疑⾃⼰可不可以继续⾛下去,⽽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进⼊⼀个新的阶段,新的⼈⽣⽅向。
那个时刻,很⼤意义上是想要转移⾃⼰的注意⼒,不再让⾃⼰纠结于⼀件耗费⼼⼒和情绪的事情。
⽽如今,已相隔⼀年的时间,虽然这⼀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年中我发现⼀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了变化。
曾经让⾃⼰⼤为恼⽕,让⾃⼰费尽⼼⼒和⼼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抹灰尘。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进⼊了⼀个全然⾃我,不被外界所⼲扰的⼼境,⽇复⼀⽇年复⼀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种修⾏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当作机器⼀样⽤以逃避现实⽣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到了忘记⾃⾝的状态⾥。
所以我就终于明⽩,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了。
本来⽆⼀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年我不仅在⼼智上更加成熟,⽽且也成功上岸。
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程,所以本篇内容会⽐较长,希望⼤家可以耐⼼看完,⽂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家下载。
西北师范⼤学⼈⽂地理学初试科⽬:(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601)数学(815)⾃然地理学参考书⽬:⾃然地理学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第⼀遍,做⼗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考试前2个⽉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遍都是把⾃⼰的答案写在⼀张A4纸上,第⼀遍也就是让⾃⼰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知道英语真题的⼤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错了为什么会错…第⼀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天⼀份的话,半个⽉能做完吧,偷个懒⼀个⽉肯定能做完吧【第⼀遍作⽤就是练练⼿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书选择:⽊糖英语闪电单词+⽊糖英语真题。
2022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2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347946ccbff121dd3683f0.png)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1.2陕西师范大学专业目录........................1.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陕西师范大学专业综合介绍.................2.2陕西师范大学专业就业解析.................2.3陕西师范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学校简介】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
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8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温习建议
![陕西师大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温习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45560a9767f5acfa0c7cd2e.png)
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温习建议333教育综合的题型分为三大类:名词说明、简答题、分析论述题三种题型,包括四门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这是首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里面最难攻克的一门课,因为知识点内容多,背的东西多,还专门繁杂。
凯程教师指出,在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的预备进程中,必然要牢记基础知识、大体概念、大体原理。
对知识的把握要有轻重之分,抓重点,找主次。
各个学科都是紧密联系的,温习的进程中,必然注意跨章节,跨学科之间的联系。
另外333是不需要死记讲义的,凯程考研陕西师大教育硕士教师会提供专业的辅导讲义和远程辅导视频,视频全程下来考生就会牢牢把握大体知识点,打好扎实的基础。
凯程教师会提供一本333的大纲解析,然后率领学生结合着各学校历年真题来整理笔记。
什么缘故要结合历年真题呢?因为重点都在历年真题里,凯程教师通过对照历年真题发觉里面出题的重复率是很高的。
比如“中体西用”“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等等,一样一道题目,可能前年是A 学校出的,去年B学校又出了,而今年C学校又出了。
在讲课进程中,凯程教师会率领学生把重点与一样的重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凯程教师注重培育学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热点、学会试探的能力,重视用所学的知识和方式来分析现实教育问题。
重视培育学生做题能力,提供给学生专门的习题并配有专门的习题解析。
习题在温习的进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倘假设平常只是进行看和记的训练,却很少练习解题,那么考试进程中就会因生疏而致使不适应感,平常讲课进程中凯程教师通过模拟训练来发觉学生温习进程中的问题和能够改建的地址。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分析本文系统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体会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陕西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给大伙儿详细讲解。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复试参考书目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复试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1cb0d173b0717fd5370cdc24.png)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史学理论史学理论参考书目: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唐代文献与史料02古籍整理03秦汉文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史籍知识历史文选参考书目:《史部要籍解题》,王树民,中华书局《中国历史文选》刘乃和,北京图书馆99年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中国文化史02中国经济史03中国边疆史地04城市历史地理05中外关系史06社会变迁与性别制度史07中国古代思想史08中国少数民族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5韩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朱绍候,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文选》刘乃和,北京图书馆99处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先秦史02隋唐史03明清史04宋元史(偏重西夏文化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张岂之,高教出版社0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刘乃和,北京图书馆99年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中国近现代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④--无复试科目: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参考科目:《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中华书局,94年版《中国现代史》(上册),王绘林,高等教育出版社,88年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02唐代文献与史料03古籍整理04秦汉文献、长安旅游文化05中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中09国文化史06中国经济史07中国边疆史地08城市历史地理09中外关系史10社会变迁与性别制度史11中国古代思想史12中国少数民族史13先秦史14隋唐史15明清史16宋元史(偏重西夏文化史)17中国近现代史方向: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5韩语)③313历史学基础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欧洲史02世界近现代史03西方社会文化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3历史学基础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博物馆与文物研究02商周考古03科技考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2考古学通论④--无复试科目:考古学通论青铜器参考书目:《古代青铜器》,杜?松著,文物出版社,2005年《夏商考古》,陈旭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11-历史学基础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911-历史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6cbe3d70975f46527d3e19f.png)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911-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历史学基础》是在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学生基本课程基础上形成学科基本知识系统,内容涵盖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历史教育学(历史教学论)的主干内容,是历史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
它的主要内容在坚持通史基本脉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重点问题,比较全面地了解历史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和实践现状,熟悉历史教学的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历史学基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世界古代史1.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2.雅典民主制度3.罗马法4.早期国家的形成5.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6.西欧封建制度7.南亚次大陆的文明特征(二)世界近代史1.近代早期西方世界的兴起2.地理大发现3.文艺复兴4.宗教改革与反改革5.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6.英、美、法革命与现代国家制度体系的变革7.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变革8.工业革命与近代欧美国家的工业化9.战争、革命与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10.19世纪世界历史上的改革与革命11.现代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拉美的反殖民运动1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世界现当代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动3.罗斯福新政4.第二次世界大战5.冷战6.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治道变革8.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关系的演变9.“后冷战时代”国际社会的战争、和平与冲突10.20世纪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11.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矛盾与突破12.现代世界的文学、思想和艺术13.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四)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古史传说2.夏商西周: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商朝及其考古发现;西周的盛衰;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西周的经济与文化3.春秋战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4.秦汉:秦朝统一及其历史影响;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东汉的政治;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秦汉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秦汉的民族关系;秦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5.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治;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6.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与覆灭;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7.宋、辽、西夏、金、元: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宋、辽、西夏、金的关系;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宋元的社会经济;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8.明、清(鸦片战争前):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明清国家制度;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五)中国近现代史1.列强的对华侵略:列强历次侵华战争;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边疆危机与朝贡体系崩解;列强划分势力范围2.清统治的衰落: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的政权和制度;湘淮军与地方势力的崛起;清廷政局;义和团运动3.近代化的启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早期维新思潮;洋务运动;商办企业;戊戌维新运动4.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晚期教育改革;八旗绿营的衰落与新军的编练;会党与民变5.辛亥革命:西学传播与革命思潮的兴起;同盟会的建立;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革命党人的反清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6.民初政局:民初政党与议会;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南北对峙与军阀混战7.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民初经济发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8.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与苏维埃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内政、外交;中共土地革命与苏维埃政权;南京政府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9.抗日战争:日本侵华与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面抗战的爆发;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沦陷区与伪政权;侵华日军暴行;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10.国共内战: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内战时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9-1956年):政权的巩固与经济建设;对外政策与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1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建设的曲折;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1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从“五一六通知”到全面内乱;批林批孔;从“反击右倾翻案风”到粉碎“四人帮”14.拨乱反正(1976—1978年):“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5.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16.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17.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六)中学历史课程论和教学论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历史教学论四、掌握重点(一)世界历史1.雅典民主制度2.罗马法的产生及其影响3.如何认识西欧封建制度?3.世界三大宗教的诞生及其主要特点4.如何认识近代早期西方世界的兴起?5.三大革命对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6.如何看待早期民族国家的兴起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7.如何看待20世界历史上的战争、冲突与和平?8.如何全面认识冷战?9.近代以来人类思想认识的发展演变历程10.如何认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11.全面掌握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史,掌握苏联的实践及经验教训12.掌握世界殖民主义的发展历史以及19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5-世界史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715-世界史](https://img.taocdn.com/s3/m/2f433733581b6bd97f19eae1.png)
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出现
原始文化的基本内容
2.埃及
“州”的形成和统一王国的出现
古国时期的金字塔
统一王国的重建和埃及帝国
后王朝时期和希腊人、罗马统治下的埃及
埃及文化各个方面的成就以及它们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3.古代西亚
上古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阿卡得的城邦及其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其成果
[4]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魏凤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及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4.两战之间世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日本军国主义和德意法西斯
甘地主义
凯末尔主义
卡德纳斯改革
5.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格局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
二、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世界中古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述严谨,逻辑合理,文字表达准确清晰。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的改革与亚述帝国的强大
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赫梯、腓尼基、巴勒斯坦的历史特点
波斯帝国、塞琉古王国、安息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主要的历史内容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入学参考书目详解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入学参考书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c736d5e8762caaedc33d4d1.png)
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入学参考书目代码考试科目参考书目2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原著)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经典著作(含《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一卷、《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2002 教育原理《教育哲学通论》,黄济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年《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胡德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教育概论》,叶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著,商务印书馆《教育学原理》,胡德海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年2003 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二、三卷),孙培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导论》,顾明远、薛理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教育政策学》,袁振国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比较教学论》,吴文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2005 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加涅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教学设计》,盛群力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12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近三年以来各期有关论文2006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教育人类学教程》,冯增俊主编,万明钢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2007 心理学综合《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年(或同类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或同类教材)《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年(或同类教材)《心理与教育研究法》,董奇、申继亮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年(或同类教材)《实验心理学》(修订版),朱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或同类教材)《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年(或同类教材)《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侯杰泰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或同类教材)《认知时间相关脑电位教程》,魏景汉、罗跃嘉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或同类教材)《认知神经科学基础》,魏景汉、阎克乐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或同类教材)《神经科学》,(美)贝尔等编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或同类教材)2008 汉语言文学综合《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邓绍基等主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年《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严家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2009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非线性泛函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第二版)郭大钧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2011 抽象代数《代数学》,T. W. Hungerford 著,冯克勤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拓扑学《基础拓扑学讲义》,尤承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Algebraic Topology:An Introduction 》,W.S.Massey,Springer-Verlag,19922013 测度论《Measure Theory》,P.R. Halmos, Springer-Verlag, 1975,1 〜9 章《测度论讲义》, 严加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 近世代数《近世代数》吴品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泛函分析《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张恭庆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第二版),夏道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年2016群论《物理学中的群论基础》,A.W.约什,科学出版社,1982年2017 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陈慧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2018 高等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二版)周性尧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019 高等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2020 高等物理化学《高等物理化学》,“ PhysicalChemistry ”Peter Atkins, Julio de Daula,Oxford,7th,2002.2021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第四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 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现代自然地理学》,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 《人文地理学导论》,顾朝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李小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地理信息系统》(第 2 版),汤国安等著,科学出版社,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学专业综合笔试参考书目: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和蓝勇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2)。
西北研究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 日期:2012-04-11 作者: ]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2级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4月9日、10日(星期一、星期二),根据研招办提供的考生联系电话,电话通知每位考生登录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网和中心“河山网”查阅复试安排,要求按时参加复试。
4月11日(星期二),下午4:00,在中心会议室召开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小组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安排复试及录取工作。
4月12日(星期四),复试考生资格再审核,资格审核通过后领取复试报到通知单。
审核地点在雁塔校区文科科研楼四层417中心办公室。
资格审核时须提交如下材料:
1、应届毕业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反复印)、学生证、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单(教务部门出具);
2、往届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反复印)、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调剂复试考生:提供原报考单位出具的成绩单原件一份,本人准考证原件;此外,应届毕业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反复印)、学生证、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单(教务部门出具),非应届考生须提交本人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件复印件各一份(在参加复试时须提供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身份证件原件)。
调剂复试并被拟录取的考生须于4月25日前完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调剂程序,且收到考生一志愿报考单位提供的考生本人全部考试材料(考试试卷、调剂表、成绩单)后,考生调剂程序结束,否则我校不考虑录取。
4、同等学历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反复印)、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通过资格审查后,请将本人专科毕业证书原件交于资格审核老师,已备省上检查。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二代身份证正反复印)、“报考2 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试登记表”。
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需带:学生证、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单(教务部分出具);非应届考生还需带毕业证书原价及复印件。
4月13日(星期五),下午3:00,在文科科研楼420教室召开全体参加复试考生会议,传达有关规定和安排。
4月14日(星期六),上午,外语复试笔试时间与地点见陕师大研究生部网站通知。
4月14日(星期六),下午2:30—5:30,专业课复试笔试,地点:田家炳楼702、703教室。
4月15日(星期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专业综合情况面试和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历史地理学与科技史专业综合面试地点:文科科研楼三层会议室。
历史地理学专业综合笔试参考书目:谭其骧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1982)和蓝勇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2)。
科技史专业综合笔试参考书目与初试参考书目相同。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综合面试地点:文科科研楼五层502室。
专业笔试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谭崇台主编),综合面试科目:发展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历史地理学、科技史、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地点:文科科研楼五层研究生教室。
4月16日(星期一),对考生总成绩计算和复核,确定初步拟录取名单及递补录取名单,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小组组长签字,报学校研究生部研招办审核,审核通过后由西北研究院向考生分布。
4月18日(星期三),复试完毕,下午5:00前按要求将考生复试材料报研招办。
4月19~20日(星期四—星期五),拟录取考生在雁塔校区医院进行体检。
被录取为非委托培养形式的考生我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向考生发放调档函和政审表,考生本人人事档案和政审表应在规定时间前寄或送到西北研究院办公室上官娥老师处。
初步拟录取为委托培养的考生在初步拟录取名单公布后应及时与委托培养单位(人事部门)签订培养合同(一式四份),在4月25日前寄或送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逾期取消初步拟录取资格。
拟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请有关部门签署在《国家定向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考生或非在职考生)定向协议书》(一式四份)签署意见后,于4月25日前寄或送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逾期取消初步拟录取资格。
二、复试办法
1、历史地理专业上线考生数大于指标数,实行差额复试;经济学上线考生小于指标数,接收调剂考生参加复试,实行差额复试;科学技术史专业上线考生等于指标数,实行等额复试。
2、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综合素质考核、外语笔试、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情况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
复试满分为300分,综合素质考核不量化,专业课笔试150分,专业综合情况面试100分,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50分。
综合素质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本专业之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事业心和责任感、心理健康状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专业课笔试的内容以公布的考试科目为准,时间为3小时。
专业综合情况面试和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复试小组现场进行提问,面试时间总计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时必须有现场原始记录,必须现场打分;面试分为专业综合情况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两个小组,各小组最少由5人组成,复试小组组长对复试成绩负责,并接受
学校监督;小组各成员单独打分,然后汇总计算各考生的平均分,最后由小组全体成员核准签字;所有打分材料均存档以备复核。
3、外语笔试(总分100分,由学校同一划定最低分数线,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专业课笔试(满分1 50分)、专业综合面试(满分100分)和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总分50分)三个部分复试成绩总和为复试总成绩。
复试成绩具有否决权,复试时专业课笔试成绩低于90分或专业综合情况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均视为复试不合格;三部分成绩总和低于180分者,也视为复试不合格。
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除必须参加上述内容的复试外,还须参加2门业务课加试,每门课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门满分为100分,但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其中任何一门加试业务课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若两门加试科目复试成绩均合格时,录取原则与非同等学力考生相同。
5、专业复试和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的一志愿考生,最终录取成绩=初试总成绩(百分制)×55%+复试总成绩(百分制)×45%。
专业复试与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的调剂(含校内、校外调剂)考生按“复试总成绩(百分制)”进行排名,不加初试成绩。
确定录取名单时按照考生最终录取成绩(调剂考生按复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确定初步拟录取人员及递补录取人员(均按顺序),在学校研招办审核通过后及时向考生公布。
6、在复试时必须考核和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考核不量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其他未尽事项请见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网上有关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2-4-10。